碳交易市场机制发展综述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前景展望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前景展望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模式,正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被视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前景展望。
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概念碳排放交易是指企业或国内外组织之间,就其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进行交易或通过政府推行的发展机制实行转移支付。
碳排放权是指国家规定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和分配给企业或组织的额度。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或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一个交易平台,实行碳排放权买卖的交易方式,从而影响企业或组织的排放行为,提高企业排放减量的效率,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1. 碳排放配额的发放和监控:政府部门将国家的碳排放总量分配给各个行业和企业,各个企业按照分配的配额进行排放。
政府要通过检测、检验等手段对各个企业的排放量进行监控。
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府将碳排放配额纳入到国内市场中进行交易,组织纳入交易市场的企业在指定时间内必须出售或购买一定的碳排放权。
3. 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政府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销售价格定为一个最低限价,市场中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实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
4. 监测和执法:政府部门通过对企业的监控,对碳排放违规的企业进行行政惩罚或经济处罚。
三、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景展望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一种经济集约和资源利用高效的新型经济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经济机制,具有广阔的前景展望。
1. 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出现将促进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2. 促进各国的合作和组织: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各国将会更加密切的合作,建立全球化的碳排放交易网络。
3. 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碳排放交易市场时刻提醒企业和组织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
碳交易行业报告
碳交易行业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交易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碳交易行业报告旨在全面分析碳交易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碳交易的定义和背景。
碳交易是指政府或国际组织制定一定的碳排放限额,将排放权进行分配,并允许企业在限额内自由买卖碳排放权的行为。
碳交易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减排措施,碳交易作为其中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
二、碳交易的发展现状。
1. 国际碳市场的发展。
国际碳市场主要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和京都议定书等。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已经成功实施多年,成为碳交易的典范。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和京都议定书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减排机会。
2. 国内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也在积极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自2017年起,中国先后启动了七个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
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碳交易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三、碳交易的趋势。
1. 国际碳市场的一体化。
随着全球碳排放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碳市场将趋向一体化。
各国之间将加强碳交易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 碳价格的波动。
由于碳排放权的供需关系,碳价格将会出现波动。
随着减排目标的不断提高,碳价格可能会上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产生一定影响。
3. 碳交易的拓展领域。
除了传统的工业领域,碳交易将逐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农业、林业等。
这将为碳交易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碳交易的影响。
1. 对企业的影响。
碳交易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
企业需要根据碳价格的波动,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以适应碳交易市场的变化。
2. 对政府的影响。
政府作为碳交易的监管者和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碳交易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3. 对环境的影响。
碳交易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安徽省碳交易发展情况汇报
安徽省碳交易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安徽省碳交易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首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安徽省积极推进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提高了碳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同时,安徽省还加大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市场违规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
在碳交易市场运行方面,安徽省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碳交易市场交易额稳步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其次,碳交易参与主体逐渐增多,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度不断扩大。
同时,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日益完善,交易方式多样化,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更多选择,促进了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探索碳交易市场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通过碳交易市场,推动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也为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可以说,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未来,安徽省将继续加大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安徽省还将进一步深化碳交易市场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融合,推动碳交易市场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的来看,安徽省碳交易市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碳交易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分析随着全球对于环境污染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碳排放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挑战,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碳排放权交易便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机制。
本文将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和分析两个方面出发,深度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问题。
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市场。
它采用了“排放许可证”这样一种机制,通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控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环保发展的目标。
1. 碳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权的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
在分配碳排放权时,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量、行为调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 碳排放权的交易方式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多样,包括拍卖、分配、转让等方式。
其中,拍卖和分配被广泛采用。
拍卖要求企业通过竞价方式获取碳排放权,分配则是根据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情况来分配碳排放权。
3. 碳排放权的监管机制为了确保交易的效果和公平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必须拥有完善的监管机制。
这包括监督和审核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相关的信息公开也需要及时透明地发布,以确保参与者的知情权。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分析1. 优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推广,其主要优点包括:(1)能够将减排的成本降至最低,帮助企业节约成本;(2)激励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实现了碳排放的统计和监管,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4)提高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带动了社会环保意识的普及。
2. 缺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1)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效;(2)碳排放成本并不完全由企业承担,一部分成本可能传递给消费者;(3)碳排放权价格变动较大,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双碳背景下地方碳普惠机制发展综述和建议
双碳背景下地方碳普惠机制发展综述和建议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行双碳目标,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实现碳中和。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地方碳普惠机制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地方碳普惠机制是指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激励和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减排工作,并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双碳背景下,地方碳普惠机制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地方政府承担着减排政策的实施和推动的重要责任,发展碳普惠机制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其次,地方企业和居民也是减排的主要参与者,发展碳普惠机制可以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减排,并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地方碳普惠机制需要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手段。
一方面,政策手段可以包括制定有力的减排目标和计划,加强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减排责任和考核,鼓励地方政府提高建设碳普惠机制的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市场手段可以包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自愿减排,并通过碳交易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建立认证和核算机制,确保减排行为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在具体实施地方碳普惠机制时,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和产业特点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减排政策和激励措施。
另一方面,发展碳普惠机制需要广泛参与各方,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等,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确保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地方碳普惠机制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对碳普惠机制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有限,需要通过宣传和培训来提高他们对碳普惠机制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碳普惠机制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在双碳背景下,地方碳普惠机制的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碳交易市场中的交易机制与分析
碳交易市场中的交易机制与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纷纷推出了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指通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交易,达到减排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及其分析是了解碳交易市场运作和理解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基础。
一、碳交易市场的基础碳交易市场从概念上来说,是一个允许企业之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政府将一定数量的减排指标分配给企业,企业可以在总量内自由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额度。
这种市场主要是为了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与环保法律法规相一致。
碳交易市场的核心机制包括碳配额分配、碳交易、碳清算和碳监督等四个方面。
碳配额分配是指政府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根据国家减排目标,将全国排放指标独立分配给不同的企业。
碳交易则是指根据企业所持的各自的碳配额和实际排放量之差,计算出多余的排放量或未达到指标,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碳清算是指将企业碳交易的收支进行结算,保证交易规则的顺利实施和交易成立。
碳监督则是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管与结算统计。
二、碳交易市场的价值碳交易市场的急需性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主要有以下三点:1. 降低碳排放量碳交易市场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企业在进行碳交易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制定减排计划,通过交易机制实现减排目标。
2. 商业创新碳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获得未使用的碳排放权,以满足自己在得到这些权利后能够产生的财务利益。
同时可以通过获得未使用的碳排放权,实现对自己减低企业排放的贡献。
3. 收税的减少碳交易市场还可以帮助政府减少必要的收税。
碳交易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在进行碳排放的时候需要对自己排放量进行测算和报账,从而在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后,企业能够减少自己的税负。
三、碳交易市场的关键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货币和商品交换制度,其实施方式涉及多种因素。
碳交易市场最关键的是碳排放权定价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和政策支持。
碳交易市场机制发展综述
18 8
时 志雄 : 交 易 市场 机 制 发 展 综 述 碳
行 数量控 制 的政 策 , 是碳 排 放 发放 市 场许 可 证 就 的总量控 制和交 易制度 (a —n — a e 。2 cpa dt d ) 0世纪 r 9 O年代《 国清洁 空气法 案 》 正 实施 后 , 美 修 政策 制 定 向限额一 易 (a —n —rd ) 划 改变 , 交 cpa dta e 计 以酸 雨
场为 案例进行 了研究 , 究 结 果表 明在排 污 权交 研
易 初 期 交 易 成 本 有 重 要 作 用 , 着 市 场 成 熟 交 易 随
成本 作用 逐渐下 降 , 能也 是 排 污权 交 易初 期 市 可
场不 活跃 的原 因之一 。
20 0 5年开始 运 营 的欧 盟排 放 贸易 系统 ( U— E E S, T ) 目前 已是全 球碳交 易市场最 重要 的组 成部
计划 的建立为 代表 的最为成 功 。 1 1 碳 排 放 交 易 系 统 .
成本对 排污权 的供 给和 需求 均 有 压抑 的 效果 , 进
而 降 低 交 易 系 统 效 率 , 响 污 染 治 理 效 果 。 G n 影 a— d a h rn 2 0 ) 1 9 g d aa (0 0 以 9 4年 洛 杉 矶 排 污 权 交 易 市
s mma ie n t es mma y a d a a y i o h n e n t n l a b n ma k tb s d o h a o e e o me t f u r d i h u z r n n l ss f e i tr a i a r o r e a e n t el w fd v l p n t o c o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必要性及制度框架研究综述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5 01 期
内 C M项 目合作 ,从而可 以加强对 国外先进技 D 术和管理模式的吸收和利用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 ;4有利于 省内企业获取效益信息 、 () 拓宽交 易渠道 , 并参与相关标准 的制定 , 争取碳交易的定 价权 ,从而改变在碳交易微笑 曲线 的位置 ;5有 () 利于省内金融业通过碳交易获得新 的发展机遇 , 可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与环境问题 的有机结合在 碳金融衍生品方面进行创新 。周艳 、 韩文龙认为 , 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的重要意义 :1有利 () 于提高我国碳交易竞争力 ,维护碳交易利益 ;2 () 有助于培育低碳经济意识 ;3有利于利用金融危 () 机之契机 , 发展新兴“ 产品” 交易市场 , 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 ) ( 完善碳交易市场 , 4 发展低碳经济是 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⑤ 杨涛认为 , 碳交易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机遇 。 《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 了三个补充性的市场机制 , 来降低各国实现减排 目标的成本。这三种机制包 括: 国际排放权交 易( T 、 I )联合实施机制 ( ) E J 和 I 清洁发展机制( D 。“ D C M) C M项 目往往需要两个
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不仅必要 , 而且可行。 白 洋撰文指出 :、 1我国碳交易市场 已初见雏形。 中国 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 国,虽然没有减排约 束, 但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 的减排市场。 国 家发改委 C M项 目管理 中心最新统计显示 : D 戳 止 20 09年 1 月 1 1 3日, 中国已批准 的 C M项 目 D 达到 2 7 个 , 中 63 已在联合 国 C M执行 29 其 6个 D 理事会成功注册 ,注册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 第一 。我 国已经建立了一批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机 构 , 20 年 8 5日同时在北京和上海挂牌的 如 08 月 北京环境交易所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08 9 20 年 月2 5日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产权交易 中心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三方出资设立的天津排 放权交易所 。从总的形势来看 ,市场基础 已经形 成, 只要 国家引入相关 的碳交易政策机制 , 很快就 能激活当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2相关政策和制 、 度基础 已经具备 。 0 8 1 月中国政府发布《 20 年 0 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白皮书, 作为未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具体指导 。在具体碳排 放权交易活动上 , 我国依 据《 京都议定书》 要求 , 国 家发改委为我 国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 , 并 依据 2 0 年颁布的《 05 清洁生产机制项 目 运行管理 办法》 及一系列相关细则进行碳排放交易的管理 。 此外 ,大气污染防治法》 《 《 及 水污染防治法》 等法 规 中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 许可证制度的规定也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 提供 了重要的法律参考。喇 楠认为 , 我国建立碳 交易市场有一些 内部优势。 中国具有巨大的、 潜在 的减排空间。发达国家履行其减排义务需要建立 “ 在较高成本基础上 ,而中国可 以用低得多的成本 完成减排 ,完全 能够利用 C M机制将其在国内 D 的环保义务转化为融资 和交易产品。” ⑩
森林碳汇市场综述
森林碳汇市场综述森林碳汇市场是指通过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使其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目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森林碳汇市场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纷纷推出了相关政策和项目,以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森林资源。
本文将对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作用与意义、市场机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
一、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森林碳汇市场起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京都议定书》,其中碳汇项目是指通过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从本质上来说,森林碳汇市场是一种碳交易市场,通过交易碳汇配额,实现减排目标。
据国际森林资源评估研究机构(IFRA)的数据显示,全球森林碳汇项目数量逐年增加,项目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以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为主要发展区域,同时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较大的碳汇项目规模。
在国内,中国也是森林碳汇项目的主要生产国,中国国内的碳汇项目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长。
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森林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促进碳汇项目的发展。
二、森林碳汇市场的作用与意义1.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
通过森林碳汇市场,可以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
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2. 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为了符合国际碳汇项目的标准,森林碳汇项目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这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可以保护原始森林、改良退化森林、恢复潜在碳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支持森林碳汇项目通常会引入资金支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发展机会。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写出相关参考内容:碳交易是指通过购买和出售温室气体排放权证书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
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阶段(2013年-2017年)国内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始于2013年,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立法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国试点的行业主要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部门。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个省市。
这一阶段的碳排放权价格波动较大,交易量也相对较低。
第二阶段:全面推行阶段(2017年-2020年)全面推行阶段是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017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碳排放权交易从试点扩展到全国范围。
在这个阶段,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扩大到包括更多企事业单位,试点的行业范围也扩展到包括石化、造纸、航空等行业。
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已经涵盖了全国范围的多个省市,并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实现了碳排放权的交易。
这一阶段碳排放权的价格保持较高水平,交易量逐渐增加。
第三阶段:系统推进阶段(2020年-至今)当前,国内碳交易市场正在进入系统推进阶段。
碳排放权交易被列入了国家政府的重要政策,推动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碳减排的技术创新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根据公开信息,我国将会在2021年推出碳排放权交易的全国性市场,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机制和制度,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在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市场发展。
例如,建立了碳排放权的登记核查机制,实施了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监控项目,加强了碳排放的计量和监管。
同时,为了鼓励减排行为和碳减排创新,政府还设立了碳金融基金,支持企业和项目发展低碳经济。
总的来说,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行和系统推进三个重要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碳减排目标的日益迫近,碳交易市场将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并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碳交易中,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前景
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也会随市场状况和政策调整而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碳减排成本和碳资产配置。
政策风险
政策稳定性
碳交易市场的政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 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பைடு நூலகம்法规执行力度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碳交易市场的法规执行力度不同,企业需关注所在地的法规要求,并 做好合规准备。
机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全 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一。同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将促进企业绿色转 型和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4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
碳交易市场的未来趋势
1 2 3
全球碳市场一体化
随着各国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球 碳市场将逐渐走向一体化,各国将加强合作,共 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与能源市场的联动
碳交易市场与能源市场相互影响 ,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 。
与国际贸易的联动
碳交易市场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促进绿色贸易的发展,推动全 球产业链向低碳方向转型。
05
碳交易市场的风险与挑战
市场波动风险
碳价格波动
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政策变化、国际市场动态等,价格波动可能导致企业面 临成本不确定性。
碳价格持续上涨
随着碳排放限制的加强和碳减排技术的进步,碳 价格将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推动企业采取更加 环保的生产方式。
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市场更加高效、透明和规范 。
技术创新对碳交易市场的影响
碳监测与核查技术
碳交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1.1历史回顾1820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就开始研究地球与太阳间热量传递问题。
他在1824发表的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气层阻挡地球的辐射热返回宇宙空间,虽然这只是他论文中很小的一部分。
1895年,瑞典物理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在傅里叶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了第一个用以计算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即: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约40%,温度就会下降4-5摄氏度,并可引发一个新的冰川期;同理,假如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翻番,温度就会上升5-6摄氏度。
1908年,斯文特·阿列纽斯已经认识到了人类工业活动将对地球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不过他对气候变暖现象还是比较乐观。
他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高,而且每年工业产生二氧化碳占总量比例很少,大部分都会被海洋吸收。
特别对寒冷地区来说,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
1938年,乔治·卡伦德根据1880年至1934年间从世界各地200个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出当时地球的气温已经升高了0.55℃。
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他认为地球的温度下世纪将会上升1.1℃,并发表了《人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其对气温的影响》一文。
1956年,卡伦德在对进一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900年的290ppm(百万分率)增加到当年的325ppm。
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查尔斯·基林同年计算出的的315PPm相当接近。
基林在此后二十年里的测量结果更证明了这一点,基林曲线从1956年的315ppm稳步上升到了1997年的365ppm。
1957年,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杰·雷维尔和汉斯·聚斯指出,“人类正在从事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实验,要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气层中去”。
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来和主要机制
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来和主要机制1.由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各国开始意识到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为应对气候变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了国际碳交易市场。
国际碳交易市场源自《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各发达国家应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数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气化物等六种气体。
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减排,增加排放限额的透明度,提高排放限额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2.主要机制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是指国家或地区设定碳排放限额,然后将碳排放额分配给企业或机构。
企业在实施减排措施后,如果其碳排放量低于分配的限额,那么可以将其节约下来的排放量以减排单位的形式(如碳排放权)出售给其他企业或机构。
相反,如果企业碳排放量超过其限额,企业则需要向市场购买相应的减排单位。
项目交易(Offset Projects)是指企业或机构实施减排项目,通过减排行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根据相关减排标准生成减排单位。
减排单位可以被出售给企业或机构,用来弥补其排放行为产生的碳排放。
这些减排项目通常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转让。
此外,碳市场还包括碳交易所和碳信用清算机构的建设,以提供碳交易的交易平台和结算服务。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他们通过买卖碳排放权和减排单位来达成减排目标,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总之,国际碳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为各国间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了机制和机会。
通过排放交易和项目交易,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和机构采取减排措施,以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碳市场是指以碳排放权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该市场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推动全球减排工作的开展。
在全国范围内,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如下:一、发展现状:1.政策框架的完善:中国政府先后推出《国家关于治理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碳市场试点项目的启动:自2024年开始,我国陆续开展碳市场试点项目,目前已经有7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
3.碳市场监测与核查体系的建立:为确保碳排放权交易的公平和透明,我国建立了碳市场监测与核查体系,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与交易平台,并完善了核查和核算方法。
二、发展前景:1.政策环境的支持:中国政府将碳市场作为国家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减排工作,建立碳排放权市场”的目标。
政府的支持将为碳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2.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我国面临着废气排放增多、能源消耗增加等环境压力。
碳市场的发展将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减少碳排放。
3.经济效益的提升:减排行为可以获得经济效益,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本下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国际合作的机会:随着全球范围内碳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合作,提高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总之,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政策支持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将促使其未来前景更加广阔。
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完善相关产业链,能够进一步推动碳市场的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运营机制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运营机制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长,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日益加剧。
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各国重视,并逐渐出台相关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一个通过发放碳排放许可证和交易碳排放权益的交易市场。
本文将从碳交易市场的定义、发展背景、运作机制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碳交易市场的定义碳交易是指通过交易碳排放权或减排量的行为。
碳排放许可证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监管碳排放而颁发的凭证,是企业或组织在一个贸易系统内扣留其排放总量的关键文书。
而碳排放权益是指企业或组织根据其排放量获得的碳减排证明。
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加速的今天,传统的环境保护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变化,碳交易机制成为新兴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开始探索碳交易的实践,随之而来的是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参与。
2005年,欧盟系统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开始运行。
2013年,中国开始试点碳交易。
2018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碳交易市场试点,试点地区共涉及工业、建筑、交通、服务业和能源等5个重点行业。
据统计,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额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已经超过50%。
三、碳交易市场运营机制碳交易市场从建立到实现持续运营,需经历多个阶段,如设计一个合适的碳排放量上限、划分排污权益等。
一般碳交易市场中,政府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拥有制定碳排放标准、授权和核发碳排放量许可证的职能,在市场监管和调控中,引导碳排放量降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会制定相应的卡位政策以及考核制度,对排放企业进行管理、监督与协调。
而企业或组织在碳交易市场上的角色则是在政府的管理调控下,根据企业排放情况,进行碳排放证明和交易,在市场中交换碳排放权益。
对排放量超过企业分配的排放权益的企业,政府将根据制定的扣罚政策进行惩罚。
企业或组织通过购买碳排放权益或者进行碳交易,使得碳市场成为一种经济利益驱动的机制,从而推动企业进行低碳经济转型升级。
碳排放交易的碳市场机制
碳排放交易的碳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限制和减少碳排放的方式。
碳市场机制是碳排放交易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碳排放权的交易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并且对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管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碳排放交易的碳市场机制,包括其原理、运作方式和效果。
一、碳市场机制的原理碳市场机制的原理是基于供需关系和经济激励的基础上。
根据碳减排的需求,政府将一定数量的碳排放权进行划分,并将其权益分配给企业和组织。
这些碳排放权可以被当做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和交易。
企业如果超出了其分配的碳排放权,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额外的权益,而如果企业减少了排放,就可以将其多余的权益出售给其他企业。
二、碳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碳市场机制主要通过碳交易所来完成碳排放权的买卖。
碳交易所是一个专门的交易平台,它提供碳排放权的买卖服务,并且监督和管理交易的过程。
企业和组织可以在碳交易所上挂单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可以确定价格和交易数量。
交易所同时也负责监控和核实各参与者的排放情况,确保排放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三、碳市场机制的效果碳市场机制的实施可以促进碳减排的效果。
首先,通过引入经济激励机制,碳市场促使企业在减少碳排放上进行更多投入。
购买额外的碳排放权成本较高,这就激励了企业减少碳排放的成本,从而促进减排行动的出现。
其次,碳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排放权的需求和供给是基于市场机制进行调控的,资源可以在需求和供给之间自由流动,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碳市场机制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
减少排放需要技术支持,而企业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或出售多余权益的方式,可以获得额外的资金用于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四、碳市场机制的挑战和改进然而,碳市场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碳排放权的定价是一个关键问题。
过高的价格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转移或逃避排放,而过低的价格则可能降低减排的激励作用。
因此,合理确定碳排放权的价格,是保持碳市场机制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构建的文献综述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构建的文献综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于2024年开始推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
碳排放交易制度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碳排放进行定量管理和减排,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国际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已被广泛应用,主要以欧盟ETS为代表。
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则是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进行构建的,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
首先,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建立在政策法规基础上的。
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碳排放交易活动,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
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碳排放交易的范围、参与主体、交易规则和监管措施等,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其次,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注重市场化运作。
中国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碳排放交易提供了交易平台和机制。
同时,中国也鼓励企业通过碳排放交易参与减排,以达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在市场机制运作上,中国强调交易的自愿性和灵活性,让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减排方式和策略,提高减排效益。
第三,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强调监管与支持相结合。
在监管方面,中国设立了碳排放交易的监管机构,加强对交易过程和交易结果的监督和审查,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规。
而在支持方面,中国政府向有减排需求的企业提供碳排放权补贴、财政奖励等激励措施,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
最后,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际碳市场的发展。
中国还把碳排放交易列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减少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目前,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则和制度设计,提高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减排能力和监管能力的培养,提高碳排放交易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一、国内碳交易市场的起源与发展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逐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的建设。
国内碳市场起源于2011年,当时在上海和深圳两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此后,碳市场逐步扩大,陆续在天津、北京、广东、湖北、福建等地区开展试点。
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碳市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交易流程等。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碳市场逐步建立起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碳排放权登记与交易制度、碳排放风险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透明度,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公平、公正、公开。
三、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在实践探索方面,各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截至2023,我国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20多个行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在国内碳市场建设过程中,成效显著。
碳市场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积极性。
同时,碳市场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碳排放调控手段,有助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四、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国内碳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碳排放数据质量、交易主体多元化、市场流动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展望未来,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碳市场建设力度,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碳市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提高碳市场透明度;三是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碳市场全球化进程。
碳交易和CDM机制原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碳交易和CDM机制原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概念与原理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付款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现金、股权资产、债务或者非现金捐助。
根据《京都议定书》,各个减排义务国将各自的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中,体现为每个排放主体的减排量;各个企业可以选择内部消化,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
碳交易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配额的交易,通常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
第二类是基于项目的交易,通常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
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JI),这两种交易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额(CERs)和减排单位(ERUs)。
发达国家在本国的减排成本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从其他国家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要比花费大量资金改进工业技术减排合算得多。
举例来说,目前英国工业企业的减排成本每吨至少花费20~30欧元,而通过在中国购买,价格只有7~10欧元。
与此同时,碳交易也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及先进技术。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灵活的减排方式基于三种交易机制,即排放贸易ET(Emissions Trading)、联合履行JI(Joint Implementation)和清洁发展机制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清洁发展机制(CDM)。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l2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
其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由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完成在《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碳市场与碳交易机制
碳市场的结构包括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交易平台的搭建、监管机构的设立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 等。
02
碳交易机制
排放权交易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通过建立排放配额制度,允 许企业在配额范围内排放温室气体,超出配额 则需购买排放权的市场机制。
排放权交易有助于降低企业减排成本,促进技 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全球主要的排放权交易体系包括欧盟排放权交 易体系(EU ETS)、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对碳市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方式,从而影响碳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04
碳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由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可能导致碳市场价 格信号失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政府干预
政府对碳市场的干预可能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如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市场 僵化,缺乏灵活性。
碳市场与碳交易机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目录
• 碳市场概述 • 碳交易机制 • 碳市场的影响因素 • 碳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 碳市场的未来展望
01
碳市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碳市场是一种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来实 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机制。
特点
具有经济激励性、市场导向性和灵活 性,能够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
碳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碳市场起源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该议定书规定了各国的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并建立了排放权交易机制 。
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 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覆盖范围和参与 国家不断以根据覆盖范围分为全球性碳市场、区域性碳市场和国内碳市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3期2011年6月电力与能源碳交易市场机制发展综述时志雄(上海市电力公司智能电网办公室,上海 200122)摘 要:对国际和国内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在总结和分析国际碳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碳市场的结构、主体构成、价格形成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建设和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途径。
关键词: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碳交易;市场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2095-1256(2011)03-0187-04A General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C arbon Trading Market MechanismShi Zhix iong(Co mpany,Smart G rid Depart ment o f SM EP C,Shang hai200122,China)Abstract:T he internatio nal and domestic carbon emissio ns t rading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 y and practice ar e summar ized in the summary and analy sis o f the internatio nal car bo n market based o n the law of dev elo pment o f the str ucture o f the car bo n mar ket,the main structur e,pr ice for mation mechanism,incent ive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t rends.Analy zed the dev elopment of China put fo rw ard the task of carbon emissio ns tr ading market,and co nstr uctio n and dev elopment of carbon tr ading markets.Key words:climate chang e;carbon diox ide emissions;carbon tr ading;mar ket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暴风雨、龙卷风、海啸等诸多自然灾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在世界各国达成了共识。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3次气候变化缔约国大会上,149个国家和地区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京都议定书 ,正式启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性减排行动。
为了使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最小化, 京都议定书 设计了三种基于市场的国际合作碳减排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机制(IET)、联合履约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通过这三种机制、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将实现配额互换、资源互补,国际碳交易市场就是根据这些机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据统计,自2005 2009年,全球的碳交易量从710M t二氧化碳当量增长至8700Mt;碳交易额从108.65亿美元增长至1437.35亿美元。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交易量占到了全球市场总量的72.71%,交易金额占全球市场的82.43%。
EU ETS的成功地运用了总量交易机制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全面完成,为了能够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仍然是第一要务,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发展不仅受到能源资源的约束,而且所导致的碳排放量不断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国际压力。
建设和发展碳交易市场,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我国应当转变我国碳排放的治理思路,借鉴欧盟制定交易体系的理念和实施经验,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环境资源,早日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1 国外研究状况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一样,温室气体的排放实质上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基于价格的机制和基于数量(即配额)的机制。
以价格为基础的机制就是环境税(也称为庇古税),这种方法通过对污染者征税,可以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
以数量为基础的机制利用排放权的产权界定,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John H Dales提出了利用许可证制度对污染物实187时志雄:碳交易市场机制发展综述行数量控制的政策,就是碳排放发放市场许可证的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
20世纪90年代 美国清洁空气法案 修正实施后,政策制定向限额 交易(cap and trade)计划改变,以酸雨计划的建立为代表的最为成功。
1.1 碳排放交易系统2005年开始运营的欧盟排放贸易系统(EU ETS),目前已是全球碳交易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年成交量和市场价值均占到全球碳市场总量70%以上。
研究EU ET S的发展、规模、交易品种及其运营规则等内容,可以为发展中国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益帮助。
Stavins (1995)认为排放权交易制度有8个要素: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机制、排污许可、市场运作、市场定义、监督和实施、分配和政治性问题、与现行法律和制度的整合。
Don Gunasekera和Anto nia Co rnw ell(1998)认为澳大利亚的排放权交易系统应包含以下因素:产品定义(排放许可总量、种类、期限)、市场参与者(强制参与者和自愿性参与者)、排放权分配、运营体系(许可的核实、监督)、交易机制和市场势力。
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一些国家遇到的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
1)覆盖问题 H ahn(1984)认为排放损害与排放位置点无关,排放权交易尽可能覆盖多数的排放源以便降低管理和监督成本。
2)行业选择问题 刚开始避免选择过多行业以减少反对意见,甚至只选择一个行业进行减排以达到体系的简单化。
美国的酸雨计划,从1995 2000年的第一个阶段只包括了一些高排放源;第二阶段才包括了足够多的排放源。
3)许可证存储 Godby,M estelman和Muller(1999)研究存储许可证的作用,在政策不确定环境中,发现许可证的储存制度在衔接时期可以降低价格的波动,而在市场本身有效率的时候效果不清晰。
4)市场势力 M iso lek和Elder(1996)研究企业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排他性操作行为。
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通过排他性操作提高竞争对手的交易成本,降低了污染治理效率。
5)交易成本 Stavins(1995)认为由于存在交易成本,边际成本不为零,如果交易成本增加,排污权的市场交易与成交量都会下降,因为交易成本对排污权的供给和需求均有压抑的效果,进而降低交易系统效率,影响污染治理效果。
Gan dgadharan(2000)以1994年洛杉矶排污权交易市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排污权交易初期交易成本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成熟交易成本作用逐渐下降,可能也是排污权交易初期市场不活跃的原因之一。
6)排污权初始分配 Rose(1993)认为免费分配从长期看降低企业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竞争,导致效益损失。
Borenstein(1998)认为从部分拍卖到全部拍卖需要一段过渡期。
Goulder(1999)、Fullerton和M etcalf(2002)认为公开拍卖可以提高政府收入用于环境保护、激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税收扭曲,更能体现公平。
1.2 碳配额的价格价格是市场核心因素,碳配额价格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发挥关键性作用,欧盟排放贸易系统(EU ETS)在碳配额价格的确定方法上取得了成功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市场(EUA)碳配额价格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
例如Sijm等指出,经济增长率、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气候因素、市场不确定性、交易信息、配额分配情况、市场势力等都对碳配额价格产生影响;Alber ola等认为EU ETS涉及的炼铁、燃料、造纸等部门的生产情况也影响碳配额价格;Alber ola和Chevallier认为过度发放配额以及银行对碳交易的严格管制会破坏EU ETS的价格信号,造成EUA价格偏低; Daskalakis等研究了碳配额价格的分布特征,认为碳配额价格是不稳定的,分布是非正态的,呈现非连续突变。
U hr ig H o mburg and Wag ner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监管,EUA具有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同的随机特征,在EU ETS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如果供大于求,EUA预期价格将下降到零,因为交易规则规定一期的配额不能转到二期,不能转换的配额毫无价值。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碳配额价格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1.3 碳配额衍生产品碳配额交易受到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给风险管理与交易策略带来很大困难,而碳远期、碳期货和碳期权等碳配额衍生产品交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
Uhrig H om burg and Wagner研究了碳配额现货与期货价格188时志雄:碳交易市场机制发展综述关系后指出,碳排放交易市场对长期衍生产品市场有现实需求。
U hrig H om burg and W ag ner对EU ET S的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碳配额现货与期货之间具有联动关系,碳配额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Waldemar Ro tfuss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EU A 现货市场价格分布受EUA期货市场价格分布的影响,这些市场具有关联性。
2 国内研究状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保持经济增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与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以全面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存在一定的矛盾。
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人均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降低40%~45%的承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赞扬中国政府为了积极履行相应国际义务,为今后的减排工作做了很大努力,但也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到2050年比1990减排80%的方案,要求中国进一步增加减排力度。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相对重型化、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较为落后,因此又具有广阔的减排空间,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可以用最低成本方式进行减排,是实现我国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
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碳市场对碳市场交易标的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政策对碳排放总量的控制。
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设定一个全国性的总量控制额时机远未成熟,采取减排量交易机制和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可能是当前阶段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