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变迁--尹稚

合集下载

尹稚:“半城市化”不是健康的城市化

尹稚:“半城市化”不是健康的城市化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城乡二元分治结构的长期坚守,人为制造城乡阻隔,导致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脱节。

社会问题频生的真正原因在我们选择财富积累的方式缺乏公平公正性,我们为何一定要剥削一部分人才能让另一部分人富起来?我们将在战争年代的管理军事系统的经验放大到了全社会系统中,即使是在农业社会,也不可取。

今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数的50%。

城市化作为一个关乎城市发展未来、国家发展未来的问题,涉及经济、思想、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中国并不是第一个走上城市化道路的国家,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却是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城乡二元化的制度设计注定了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会成为时代中最为失落的人群。

这一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历史能够获得个人视角的何种解读?笔者采访了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尹稚教授。

记者:目前,在一些偏远村落,留守儿童正在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在一些村小学,出现了一个年级100%留守儿童的现象,偏远地区基层社会在儿童安全、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如果不进行改善,儿童在成年后可能还会延续其父辈的命运。

您对此如何看待?尹稚:之所以中国有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中国“半截子城市化”现象造成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半截子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环境建设看,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中国与发达国家已无区别,但从人口迁移角度看其实有根本性区别。

从全球范围内看,各地域的城市化都是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角色转换中完成的,国际上称这类迁移人口为new-comer(新移民),而在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和城市建设实践中,最主要的关注是,这些新移民如何以比较低的门槛进入城市,能够在城市中随着就业形式的转换,实现财富的积累,完成生活方式的变化,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代际转换。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城市建设规模扩张、建设形态日益立体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环境改善、可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人的现代化过程。

柴静《汶川:重建的选择》分镜头分析 (2)

柴静《汶川:重建的选择》分镜头分析 (2)

人物内容概要画面分析时间1.柴静开场白汶川震后,汶川县城,是原址重建还是选址另建,存在着巨大争议。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审视这项关乎十万汶川人的安全与发展的问题的决策,我们去往汶川实地调查。

汶川县城震前震后图片对比。

柴静陈述事实,图片对比具有引导性,灾后航拍画面标示出县城周边坍塌严重的地区,已经向受众暗示不宜原址重建。

0——1'40"2.柴静、尹稚柴静问汶川县城是否能原址重建,尹稚回答,越来愈多的“证据”证明不能原指重建。

尹稚回答柴静问题尹稚陈述其观点:不宜重建。

强调不宜重建时,语气明显地具有强调性。

1'40"——1'52"3.柴静、张信宝柴静问张信宝:“你觉得他(尹稚)的观点站不住脚吗?”,张:你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呆着,说我们这个地方到处都不适合人居。

我们一起到总部去了嘛张信宝回答柴静问题柴静在问张信宝问题时带有主观色彩偏见性,这也是张在回答问题时情绪稍有激动的原因。

张没有没有直接回答柴静的问题,而是说:我们一起到总部去了嘛.。

表明了他的观点,在表明观点时伴有手势,佐证其观点。

1分52秒—2分07秒4.柴静、尹稚、工作人员介绍尹稚背景:北京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车上尹特写,采访特写在介绍尹稚时,给出其身份背景,表明其权威性2'07"——2'27"5.柴静、张信宝介绍张信宝背景: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在一幅地图面前给柴静讲解汶川具体情况给出张背景也表明其权威性,在地图面前讲解更是表明张对汶川现状的了解2'27——2'38"6.柴静、张信宝张信宝阐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指出汶川县城是几千年来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寻找到的安全岛,汶川还剩余2平方公里可以重建张讲解汶川的情况张语气都较平和,这也暗示出其观点是根据现实情况与历史渊源得出的,是真实可靠的。

健康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城镇化战略重点的调整

健康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城镇化战略重点的调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道 的流动于城 乡间的候 乌型 人1 3,这 类流 动性
人 口2 0 0 0 年 时有 1 2 亿 ,到 2 0 1 0 年变成2 2 到2 4 亿 ,还 有 7 0 0 0 万 人 是 在 城 市 之 间 流 动 的 流 民
的人 口、资源 、环境发展之 间的协调 .才体现社
会 的公 平 7 同样 ,社 会 结 构 的分 裂 与对 抗 是 中
早在2 0 0 0 年前后 ,规 划界 的一 些学 者就 开始
谈 到 中 国城 市 化 健 康 发 展 需 要 关注 的 问题 。 应该 说 学 界 的关 注 在 几 年 以后 变成 了政 府 的 关注 ,这
的心态 .支撑城市 的外延式扩张 ,这些扩张有 的 达到 了效果 ,有 的变成 了形象 工程
国 目前城市存在 的一个普遍现 象 如何从分裂再

次走 向融合 7中国传统城市社会 的形 态是一个
中 国现 代 城 市 化 进 程 有 什 么启 发 7还 有 ,城 市 是
典 型 的混 居 形 态 ,具 有 东 方 式 的和 谐 理 念 ,这 对 打 造 还 是 生 长 ,是 工 具 还 是 有 机 体 ? 当然 ,还 涉
就这个主题放开作发言和讨论 。
会 前 总 结 了 一 下这 几 年 全 社 会 关注 的城 市 议 题 :谁 是 城 市 的主 人 难 道 只 有 硕 士 以上 学 历 的
人 .才能获得城市户 籍吗 ?城市 的空 间资源 是
任 何 一 个 城 市 形 态 社 会 所 具 有 的最 大 的 资源 ,这 个 资 源 究 竟 怎 么 分 配 .怎 么利 用 才 能 体 现 所 谓
主持人 :尹稚
Mo d e r a t o r : YI N Zh i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19•【字号】南府办[2013]29号•【施行日期】2013.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办公室的通知(南府办〔2013〕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为推进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

现将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名单通知如下:主任:吴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主任:刘志烈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黄定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寿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共55名,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民生、政策法规等专业咨询组。

(一)产业发展组组长:农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咨询专家12人:张新明美国纽约科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和工程院、白俄罗斯工程院四院院士,国家铝“973”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学科首席教授、计算材料与虚拟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属材料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压力加工硕士。

杨圣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朱文晖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节目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后。

陈文玲(女)原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兼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汪春伟原自治区工信委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

尹稚:对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模式的思考—兼论规划师的价值定位

尹稚:对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模式的思考—兼论规划师的价值定位

尹稚:对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模式的思考—兼论规划师的价值定位导读在北京市规划院建院3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尹稚教授做了《对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模式的思考——兼论规划师的价值定位》学术报告。

报告围绕“城市为了谁?”的拷问与思索展开!尹稚: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1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弊病——重读《The City in History》首先建议年轻一代的规划师重读一本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名著——《The City in History》。

我相信对于任何考过研究生的人,这是一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名著。

但是恐怕我们曾经可以背诵的东西,大概只是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而被我们遗忘的、忽略的,恰恰是这本名著所代表的思想。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市的希望在于区域,或者城市的希望在于城市之外”,它的核心思想是跳出城市的中心,如何在更广的地域上组成分工协同的网络,而不仅是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不断吞并,不断把可调配、可控制的资源做简单的扩张。

从古代城市、希腊城市到中世纪城市、巴洛克城市,城市发展逐步呈现出物质享受与精神彰显的特征,进入资本时代,城市开始演变为以资本积累形式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对于商人来说,理想的城市应该设计得可以最迅速地分成可以买卖的标准单位。

“所谓规划,只是迅速地把土地划成小块加以分配。

不考虑地形,景观,人类需要,但恰是这种模糊性和无设计性,增加了它总交换的可用性。

”以资本作为原动力的城市发展,随着特大城市的扩张,甚至未来城市的发展都衍生出了一系列城市病问题。

例如旧金山,在山水纵横、地形复杂的基地上,强行叠加了方格网、棋盘格,如果按照中国“山水城市”理念,我们绝对不会选择这样一种空间生产模式。

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访学期间,与我的联合导师阿兰·雅各布斯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旧金山的模式就是资本逐利的直接结果,后续的城市设计则不过是一种救赎。

国外很多学者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过大量的论述,从人文主义和田园主义情怀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弊病,并为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国家进展改革委12日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强化随迁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等一系列利好措施。

这些措施将带来怎样的变化?日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清华高校中国新型城镇化讨论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在接受央视新闻记者采访时对《方案》作出解读。

放开放宽部分城市落户限制人的自由迁徙的权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进展得越好的国家,公民的自由迁徙度就越高,可以更为敏捷的选择生活地点、就业地点,甚至是人生不同阶段所选择的居住地。

我们可能听过一句话“在西方,城市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

其实这句话是有更深层次的缘由的,他的人口是自由迁徙的,在受教育阶段到大城市去享受最好的教育;在就业阶段,人的就业力量越强,就越往等级高的城市去走;到了老年,绝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在城市养老,会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或是小城市,甚至是乡下的庄园。

实现这样的城镇化进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没有户口所在地限制,人口可以自由流淌。

中国迟早会往这一方向进展。

人口的自由流淌,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升级换代及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简洁劳动力的削减、人口的削减,让劳动力升级换代才能够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

现在许多农二代在城市中从事简洁劳动力工作,是由于在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上的缺失。

所以要特别强调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开头把进城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到统一体系中去,这关系到农二代、农三代的将来进展问题,也是我国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环节。

《方案》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常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

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舞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酒泉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专业审查委员会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酒泉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专业审查委员会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酒泉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专业审查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3.21•【字号】•【施行日期】2012.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酒泉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专业审查委员会的通知肃州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升规划管理工作水平,市政府决定成立酒泉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专业委员会。

现将组成人员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主任:康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主任:潘卫东副市长、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成员: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14人):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春峰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岭峻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陈志强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建设厅规划处调研员、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曹鸿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建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军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周彦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郑筱津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体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马元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一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贺诚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习建义市规划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韩兆斌市规划局副局长、工程师连浩市规划局规划室主任、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向军市规划局管理科科长、工程师建筑专业审查委员会(19人):宁崇瑞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延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火宏省建设厅设计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卫平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刘胜省建筑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米宏图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春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志伟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李学端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陈东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姜玉光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屈刚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所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金建民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毛华业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冯立平省建筑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德生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史勇市建设局局长、工程师王涛市建设局副局长、工程师周满仁肃州区建设局局长主要职责:1、对涉及城市性质、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城市规模、道路交通等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规、专项规划等提出审查意见;2、对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技术性规定进行审查;3、对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意见进行审查;4、依据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审查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规划要求;5、对建设项目规划总平面(结构布局、道路系统、绿地景观、竖向设计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6、对建筑设计方案立面、功能、色彩等方面提出审查意见;7、审查建筑设计是否符合节能环保规范要求。

关于科学、民主编制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学、民主编制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学、民主编制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
尹稚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8(032)001
【摘要】不管中国的城市规划在1950年代相当程度上照搬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还是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更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这个行当总要回答三件事即城市规划建设如何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讲、有据可证”。

这里的“法”即包括法律、法规。

也包括规律、法则;这里的“理“即包括科学公理。

也包括社会共识,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尹稚
【作者单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DF454
【相关文献】
1.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
2.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初探——以《南昌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制定为例
3.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初探——以《南昌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制定为例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城乡规划编制
5.城乡规划编制中人口增长率的科学取值路径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毕业论文2014

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毕业论文2014
医学院
徐和平
祁海
ICOS-ICOSL相互作用调节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分化与功能
王阳梦
常智杰
GdX/Ubl4A通过负调控STAT3的活性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174篇)
院系
作者
导师
论文题目
建筑学院
王笑竹
王丽方
明代江南名园王世贞弇山园研究
游田
石文星
复合补热机组与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特性研究
曾丰
张学工
DNA测序数据分析与遗传变异检测方法研究
郭伟龙
张奇伟
单碱基分辨率的DNA甲基化图谱的绘制与分析
冯定成
徐文立
变量依赖关系学习
微纳电子系
冯婷婷
谢丹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航院
于洋
宝音贺西
小天体引力场中的轨道动力学研究
鞠生宏
梁新刚
半导体纳米结构界面导热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郝峰
方岱宁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热能系
李励
姚强
带弹性回热技术的SCR烟气脱硝系统性能研究
姜曦灼
史琳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率评价及碳足迹分析
宗晓辉
张海
600MW超临界锅炉低氮燃烧改造
胡康涛
杨海瑞
850t/h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设计
汽车系
金磊
郑新前
涡轮增压离心压气机非对称有叶扩压器扩稳机理研究
陈晶晶
李一兵
夹层玻璃动态冲击下断裂机理研究
2014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获奖名单
经学生和导师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研究生院审定,确定2014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6篇,二等奖8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74篇。获奖名单如下。

中国新型城镇化 大国·大局·大势

中国新型城镇化 大国·大局·大势

中国新型城镇化大国·大局·大势尹稚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提出了三点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第一,内涵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

第二,理念提升: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中国城市转型升级。

第三,模式升级:实现“六个更加注重”的转变提升。

新时代城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实实在在进入了一个城市化的社会。

这个社会的未来怎么去思考?其实是摆在整个城乡规划中的一个题目。

“十九大”之后,中国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有一系列新的需求新的要求。

中国的城镇化,首先不可能脱离全球大势的进程。

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全球大趋势,越来越多学者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将超过70%。

中国的城镇化在里面起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1960年到2016年期间,世界城镇人口一共增加了30.1亿人,中国贡献了22.4%。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其实有非常强的特殊性。

它是一个广义的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

如果立足世界的坐标系统和大历史观来讲,拉美地区以数量为核心的过度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不一定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城镇化的中国道路应立足于世界坐标系和大历史观,既避免走拉美地区过度(数量)城市化道路,也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把握和应对全球城市化大趋势,遵循国际前沿共识,呼应生态文明、智能社会等时代变革需求,从追随者向开拓者转变,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复杂多元国情民情和智能社会、生态文明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要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整体发展道路、整体发展理念,以东方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历史观和大势研判、复杂适应系统论、科学决策支撑系统和政策响应以及分步走策略为切入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围绕我们的国情世情和民情。

比如说,在一个常年从事工程性工作的规划师面前,会不会意识到比技术更重要的恰恰是价值导向,比短期政策更重要的其实是大势预判。

彰显价值·引领科技 关怀人文·实践跨界

彰显价值·引领科技 关怀人文·实践跨界

作者信息尹稚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YIN ZhiValue, Technology, Humanity and Practice1 彰显价值—面对现实社会的纷繁困扰,一切技术思考的前提是明晰“城市建设价值观”1.1 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弊病—重读《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对人类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代表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梳理。

他指出:“城市的希望在于区域,或者城市的希望在于城市之外。

”它的核心思想是跳出城市的中心,如何在更广阔的地域上组成分工协同的网络,而不仅仅是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不断吞并,不断把可调配、可控制的资源作简单的扩张。

从古代城市、希腊城市到中世纪城市、巴洛克城市,城市发展逐步呈现出物质享受与价值彰显的特征。

进入资本时代,城市开始演变为以资本积累形式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对于商人来说,理想的城市应该设计成可以最迅速地分成可买卖的标准货币单位。

“所谓规划,只是迅速地把土地划成小块加以分配。

不考虑地形、景观、人类需要,但恰是这种模糊性和无设计性,增加了它总交换的可用性。

”以资本作为原动力的城市发展,随着特大城市的扩张,甚至未来城市的发展都衍生出了一系列城市病。

规划设计中的这些弊病,成因并不在于追求利润本身,而在于追求利润时把人类的其他需求忘得一干二净。

国外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过大量论述,从人文主义和田园主义情怀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弊病,并为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但在实践路径上举步维艰。

彰显价值·引领科技 关怀人文·实践跨界尹稚■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49/j.urp.201801001■ 文章编号:2096-3025(2018) 01-0004-05那么,难道资本就是城市的唯一主题吗?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行业,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走的是一条资本城市的发展道路,而对中国来说,它并不是唯一的样板。

规划师的职业规划

规划师的职业规划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业知识和 技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 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一般来讲,一名 员工从大学毕业进入单位到退休.都要经过职业 初期.职业成长期.职业成熟期和职业晚期.不 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发展困惑和瓶颈。30岁 前.毕业进单位后需要对单位.社会有一个全面 了解和适应的过程.同时还面临生活的压力.包 括:结婚、买房.生孩子等.特别是对外省市的 员工来说尤为突出.增加经济收入是第一需求.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副院长):
我想对整个规划行业的 发展前景谈一点看法,供大 家参考。
第一.规划师的职业前 景我是看好的。这句话主要对年轻人说.因为这 个产业我估计至少还有20年的黄金期。为什么7 因为规划离不开城市的发展.虽然要推进城乡统 筹,城市还是很重要的一环,我国的城市化是绕 不过去的,至少还有20年.所以学土木.建筑. 规划.交通.景观专业的人,理论上20年以内就 业前景良好。至于有些年轻人觉得找工作不易. 并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过剩问题.而是空间的错位 问题。现在越发达的地区大家越想去.最后找不 到合适的岗位.但同时也有70%~80%的地方招 不到规划师,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如 果我们把规划师简单看作生产要素,它就遵循效 率优先的原则去配置.都往上海.北京.深圳. 广州跑,连一般省会城市都不愿意去。如果把规 划师看作公共资源.它就应该遵循公平原则来配
规划师的职业规划
PROFESSIONAL PLANNING OF URBAN PLANNER
主持人:尹稚
Mediator:YIN Zhi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 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 院副院长):
这是今年学会公开征集 方案当中的一个获奖题目. 题目应该说很有意思,规划师的职业规划。这个 题目的提出也反映出规划界在这些年新的转型情 况下的一种困惑和交流。相关的问题都很尖锐: 我们的职业规划师制度号称十多年了.但还是 没能正式注册;也有人看到东部地区热门的规划 机构岗位越来越饱满.越来越饱和.西部人才越 来越馈乏:这些年高校的规划专业越来越多.现 在不完全统计1 70-180个高校都有规划专业,大 概2/3是传统的工科院校,还有1/3来自理科专 业.也包括环境艺术.但同时大家也看到.规划 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包 括在这次青年论坛上.陈锋书记谈到的问题:规 划地位越来越高了,规划师的独立性正在丧失. 变成了被权力和资本绑架的工具。在这种情况 下.规划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业究竟向何处去?确实值得我们 做深层次的思考。

尹稚:新时代的高质量城镇化

尹稚:新时代的高质量城镇化

尹稚:新时代的高质量城镇化导读5月21日,“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开幕。

在上午的“巅峰讲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以“新时代的高质量城镇化”为题,从国家宏观治理层面,对高质量城镇化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与之相应的“高质量城镇化”,目前的讨论往往关注诸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技术细节问题。

而中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回到对社会核心矛盾的关注和化解。

由此,“高质量城镇化”与国家整体空间治理战略重新布局,以及空间规划体系的再造,都有相对密切的关系。

一、重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回顾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把空间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是必然选择。

而在具体路径上,通过立法、规划和管理之间的相互配合,构建层级清晰、分工明确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通过覆盖国土全域的空间综合管理方式,引领国土开发建设,也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中国作为广域大国,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对解决整体不均衡问题,无疑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但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行政区划跟真实意义上的经济区划和环境区划有区别。

由于我国强行政体制特征,目前遗留了大量经济区划和环境区划不匹配的矛盾。

而从未来发展来看,弱化行政边界的限制,以真实的经济区划和环境区划为基础,划定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区域,将行政区划和经济环境区划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走向区域差异化、动态化和多样化。

二、区域内部空间治理推动协同发展1. 自上而下——国家层面差异化政策导向国家层面应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空间单元属于不同类型的集群,需要配套差异化的区域策略。

均衡不等于空间资源均质化,正如西部大开发绝不意味着在西部可以重建“深圳”与“上海”,它承担的国土职责与东部地区有本质差异,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宏观调控。

城市规划方法论

城市规划方法论

年会自由论坛A n n u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F o r um28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应当说进展是比较缓慢的,到目前为止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的规划思想在中国仍然占主导的地位。

一方面,大家都感觉城市规划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就像很多学者描述的那样,城市规划从自身的学科和实践体系建设来讲,理论越来越不适用,方法上也不太够用,出现的各种问题比较多,但仅在各种名词、概念上不断发展翻新解决不了问题。

另外在我们的城市规划教育和实践当中对方法论的研究相对比较欠缺。

因此,我们举办了这个论坛,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交流一下城市规划的方法论的思想和思路,在如何提高在规划的科学性方面,交流一下新的探索。

需要提醒的是论坛的题目是城市规划方法论,所列主题又偏重研究方法,而方法论和方法是有很大的区别,方法论讲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是视界、视角和思路的选择;而方法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当然两方面的议题都欢迎大家来谈。

马文军(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这个论坛的题目叫城市规划方法论,具体的参考议题是城市规划新方法,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城市规划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我个人认为是目前在面对市场经济、面对全球化、面对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规划工作者可以借鉴的方法。

先谈谈背景,首先是我们面临的全球化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化的思潮传到我国,最开始的一股热情使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规划定位都是以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发展的方向,城市的大楼则动辄称“世界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亚太物流中心”等。

到后来各地开始注重城市形象工程,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竞争态势逐渐形成。

很多城市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与节庆活动在媒体上进行宣传,甚至开始以整个城市品牌作为宣传的主题。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基础设施问题、防灾问题,以及我们自己历史文化流失的问题。

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与城市规划制定

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与城市规划制定

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与城市规
划制定
彭海东;尹稚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政府是城市规划制定的法定主体,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规划是否公平与公正.本文首先从政府及其官员的价值取向出发,研究了政府影响公共政策的基本行为动机,并论述了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指出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环节.基于对政府一般特征的论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利益主体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影响城市规划的根本动机--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利益,阐明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于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的影响.
【总页数】8页(P41-48)
【作者】彭海东;尹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政府行为失范下的维稳困境——基于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失范拆迁行为的思考
2.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预算配置中的博弈关系分新——基于地方政府争取中央新增投资资金的竞争性行为
3.解析政府竞争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兼论我国
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膨胀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中地方政府行为动机分析5.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行为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上最高的谜

世界上最高的谜

听说湖南长沙要盖一座高楼,比“迪拜塔”还高十米,盖出来能成“世界第一高楼”。

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围着看了一圈又一圈,却没看见高楼,只看见一个又一个谜。

长沙的这座高楼有个名字,叫做“天空城市”。

投资这座大楼的远大集团说,这楼盖出来会有八百三十八米高,一个谁都没盖过的“世界第一”高度,与之相配的是六个月的基础施工和四个月的地面建筑时间,一个谁都没经历过的“世界第一”速度。

以上差不多就是关于这座高楼所有说得清的内容了。

当然了,围绕在这座未来“世界第一高楼”周围的,少不了还有许多热门话题,其中不乏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但那些事情有一个共同点———统统说不清。

比方说,盖这么高的楼,到底安全不安全?没人能给个准信儿。

远大集团印发的宣传册上说,这楼“通过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地震实验、湖南省住建厅主办的评审”,“经历了四十二次七度至九度模拟地震试验无恙”。

这结论看着让人挺安心,可去采访的记者仔细一看,“这项实验结论只是针对远大三十层的可持续建筑”,即将要盖的高楼有二百二十层呢,这该怎么算?这就说不清了。

有记者跑去问建筑专家,问了好几个也说不出个道理。

这也难怪,他们对“天空城市”也是雾里看花,能看得见的参考资料只有一本宣传小册子,“公布资料太少,信息很模糊,不好下判断”。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只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说:“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在建造技术上有惊世之举,有非常邪门的突破,要不就是一个骗局。

”安全问题说不清,那么,这样一栋前所未有的超高楼房,要如何盖出来?也没人知道,就连主管此类项目的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都说不明白。

当地住建系统的一个工作人员说,它“就像是一颗卫星,嗖地蹿了出来”。

甚至,这房子到底能不能盖,都如谜题一般令人费解:一会儿省住建厅“明确表态”,盖这座高楼“没有办理报建手续”,不能盖;一转头远大集团又说,“报建手续齐全”,“目前只是在做前期土地平整工作”,可以等审批完成继续盖。

事实上,围绕在“世界第一高楼”周围的谜题,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的变迁接到这个邀请是想让我讲一下具体的案例,但是后来我一想跟一线设计师讲案例就算了吧。

我今天想讲点观点,讲点故事,讲点我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以及我们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面对的困境。

为什么叫“变”与“不变”,这是当时我的导师吴良镛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

中国的城市规划处在变与不变之间。

一方面从媒体等方方面面对城市规划有很多的批评,有说城市规划是跟权贵跟金钱勾结狼狈为奸的,也有骂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

同时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恰恰跟城市规划有很密切的关系。

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地步,很多地方的市长动不动就讲,规划是龙头等等。

但是他讲的规划和我们干的规划是不是一码事?或者干的技术活放在国家大的背景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差事?这个恐怕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昨天我看微薄,北京淹了水,很多网友谴责规划师。

到底是不是规划师干的?我觉得这是规划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在政府决策系列里面并不是最高层面的决策,或者说城市规划处理的事物,它的话语权并不足够高,足够大。

因此任何一个规划师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其实脑袋比你大的有的是,要想走一个技术精英路线,书记市长决策都是拍脑袋都是错的,应该拍城市总规划师的脑袋,碰到这种情况我感觉这辈子是做不到的。

因为你会看到,我们需要参照的背景,无论是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军事决策任何一个方面都比你要处理的事要大。

为什么中国这些年出现对城市规划的质疑?其实跟中国的大环境有关系,我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方方面面,中国面对的是巨变和动荡的年代。

这不仅仅是从中国国内的环境来看,即使你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间歇性的动荡期。

所谓间歇性的动荡期,大白话来讲就是进入了一个地震高发期。

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看到了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的失败,看到了表面上市场经济大获全胜。

对这种态势的判断的非理性和过度的意识形态化,会看到不仅仅从计划到市场过渡的国家面对很多问题。

同时也会看到当年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面临很多问题。

所以巨变跟动荡是潜伏在市场经济大获全胜这样一种表象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背景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原来走的路,不管往哪个极端走都是错误的。

北美,欧洲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与中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危机等等,都会导致双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

同时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影响,而我们前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成果获得的同时,财富再分配出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的积累,我们社会上的反映比其他国家更暴力一些。

同样会看到,我们看到中国周边的政治环境,军事环境都是起起伏伏的。

前30年是比较稳定的时期,这些年大家都感觉到了。

无论在全球的政治变革的压力下,军事环境的变化下,我们会面对一系列新的问题。

我举一个城市规划跟军事方面的例子,这些年在福建和浙江沿海,中国突然开始投入巨资修将近40个核电站,基本集中在这些地方。

为什么出现这个局面,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就是台海的关系的缓和,双方认为没有必要打了。

发展这么快实际上就是一个军事背景造成的,如果说台海两岸紧绷的话,到现在为止还不可能出现新的土地释放,出现新的重大设施的布局。

大局不变,想孤立的探讨城市规划自身的变革是很困难的。

同样这些大的形式发生变化,城市规划固守于从五十年代流传至今的这套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办法,和资源配置的方法也是有问题的,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双方都不匹配的过程当中。

实际上经济环境在变,整体大环境在变,我们跟不上这种步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处在一个比较纠结的时期。

城市规划职业为什么能存在?就是建立空间对应关系,人的任何一种行为是空间资源的占有以及空间资源之间的相互组合实现的。

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用来看家的东西。

这里面在不同时代其实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关注人类的基本行为范围不会变化。

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一些逻辑关系是发生变化的,所以演变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一样的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当中在建立空间对应关系的时候采用的不同的组织手段和建设办法。

空间对应关系在进一步技术化,对城市规划这个行当而言有两方面是最核心的。

一方面城市规划是通过对土地利用和城市支撑系统的建立来实现这些空间对应关系。

土地利用基本上是性质,规模,强度等等一系列基本要求。

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规模安排合适的活动,这是最本质的东西。

同时很多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也是围绕最核心的土地利用安排。

当然随着城市支撑系统进一步丰富,进一步的完善,远远不是交通系统本身了。

城市规划支撑系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工程性的系统。

还有就是面向城市生活服务系统。

人为什么要进城,这是最本质的问题,除了要生存谋生外,就是享受城市型的公共服务。

这个可能是永远城乡之间会有区别的。

不变的是技术性的规则,显然在不同时代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满足土地利用,来实现土地开发,实现对一个城市良好支撑,技术是一直在进步的。

城市规划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是引领导引空间形态,在这个方面存在大量的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的变化。

因地制宜是贯穿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核心因素,也因为如此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具体的城市空间模式是可以被翻版的。

城市规划有三类理论,第一个叫描述性理论。

第二个叫解释理论,就是解释为什么在城市初期会是一个同心圆式扩张,解释理论就会做一些调查测算,基本是按房租的地价投标理论来的。

第三类是规范性理论,从里面找一些个,至少规划师认为是好的倾向和好的趋势,把它提炼出来制定一些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

这是关于规划职业一方面的现象,其实城市规划还有另外一张脸。

城市规划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所谓的专家群体或者所谓的政客群体一家就能玩的,城市规划是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

目的是社会的改良,社会的变革以及不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为什么说城市规划有两种导向,一种是问题导向,一种是目标导向。

其实目标导向是理想导向,一定是设定一个比现实更美好的东西,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

为什么讲城市规划从诞生那天起与社会运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去翻翻教科书,城市规划最早起步的时候我们这些画图的根本就无足轻重。

真正推进城市规划那些人有这么几类。

第一是政治家,怀抱着改良社会甚至是革命社会的一些政客。

当时看到了在欧洲的工业革命早期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看到了把剩余产值完全用于资本的再生产,用于工业品再生产,而不考虑劳动力的再生产。

看到了一系列资本主义初期一系列丑恶现象,试图来改良甚至是变革这个社会,这是一类人。

第二类是所谓有良心的资本家,改良社会是要有钱的,当时就是有一些有良心的资本家提供了一些钱。

他考虑到一个再生产的过程最终是人的再生产的过程,一定考虑劳动力可持续的利用。

前两者在一起以后权力有了,钱也有了,找了一些人来做画图将,从最早的设计师里分裂出规划师。

规划师从诞生的那天起是很特殊的,规划师是为社会理想去打拼的。

不完全个人的理想打拼。

城市规划这个行业很有意思,很多人说这是大众科学。

在城市里生活的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对成功的期望与现实的需求。

如果规划不能了解需求,规划基本上是属于扯淡。

抛开需求的规划只有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做。

第一叫极端教权,就是说这个城市已经不是为某一个层面服务的,而是为神服务的。

第二是绝对的皇权情况下可以做。

第三现代集权可以做,比如希特勒做的一些东西。

各阶层作为一个砝码从来都是没有变化的,不可能说某一个阶层不参与城市资源的争夺,不参与城市利益的分配,这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利益平衡的支点是左摇右摆的。

比如中国改革开放大家看到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另外就是感觉到了社会更多的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

这些实际上是满足各阶层城市需求利益博弈中有些人利益受到了非正常的损害,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一个城市规划好与不好,其实是社会个阶层利益达成大体一致,基本平衡的产物,是人的平衡的结果,不是技术最优化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我走了效益优先,GDP优先等等这样一条路。

这条路一方面形成了巨额的财富积累,另外反映出财富再分配大量的缺陷,导致我们现在积累的社会矛盾爆发了。

其实反映了前一段时间我们设定的支点其实是不平衡的。

我做规划工作已经30年了,城市规划真正从新关注社会问题,从新关注各阶层实实在在人的问题基本是近十年的事情,真正把它作为技术规则来做可能五年时间都不到。

过去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积累是非常薄弱的。

在中国进入改革动荡时期的时候,基层利益需求的满足在城市里面会日益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人是分层面的,社会矛盾是在哪个层面,恰恰这个层面的人应该受到更多关注和满足。

城市规划从初期的理论是始于对基础功能的关注,但是从趋势来看走向更为整体的思路。

功能主义的城市实际上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西。

但是看看中国教科书基本还停留在功能主义城市阶段。

关注功能没有错,但是这个功能最终是由什么决定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事物的广泛关联性越来越明显的在这个学科里起到更主导的作用。

搞工程,搞建筑学的在向规划师转变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搞建筑学的是纯艺术出身,以美学规律为基础建立的。

很多人接触规划以后很容易自然而然的把这些东西变成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

建筑师转向规划师的时候,你的思维惯性,传统的价值观念带入城市规划的时候,其实在老百姓的决策序列里面,甚至在政府的决策序列里面都是垫底的价值观。

如果没有能力提升关注问题的层次,必然会被整个社会的序列慢慢的矮化抛弃。

我看到你们在网上问我中国的城市规划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还是起到了很主导的作用,从具体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具体的工业农业居住问题的解决开发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城市规划口头地位提升。

另外一方面由于投资利益主体多元化,城市建设手段的多元化,资源分配的多元化,很难讲城市规划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我们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技术逻辑和技术理性,没有及时的把行业走向整体思维模式下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及时的把行业变成占领道德高地的行业。

这个行业不及时转型,不按住一些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城市规划早晚有死的一天。

如果你理解城市规划只画一张图,做一些控规详规的话早晚有一天这活都能干,不需要规划师。

变与不变第三个思考是关于规划内容。

很多年前在圈里面讨论城市规划教育计划的时候就讨论过,就是你要掌握多少知识才是一个合格的规划师。

那个时候我们对职业教育一方面想垄断。

另外确实觉得建筑系理工科出身的规划专业又好像缺很多东西,又想放大培养计划。

城市规划问题非常复杂,从我们擅长的空间规划到空间与非空间并用,这已经是不争的趋势,空间跟非空间的东西很多情况下说不清楚谁更有效。

城市规划要想要一个城市事物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空间的规划,空间的安排加上为空间实施的工程技术手段是一个方面,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靠工程技术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