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水雾,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的用途:(1 (42、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又称作惰性气体的用途:(1)填充氦气球(2)焊接金属的保护气(3)制作各种光源(如做霓虹灯)3、环境保护方面(1)绿色化学:无毒、无害、无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

(2)白色污染:一次性难降解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

(3)低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

)(4)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如PM2.5)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我国古代四大化学工艺: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和使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

2、现代化学工艺的应用:半导体硅晶片、石英光导纤维、钛合金、高强度陶瓷等。

3、化学技术在未来的应用领域: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控制。

加热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蜡烛燃烧: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现象:火焰呈黄色,放热,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烟:固体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雾:小液滴分散于空气中。

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状态、形状、大小改变)(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

(4)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一、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和氧化性等。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和电灯发光等。

化学变化包括燃烧、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和光合作用等。

能量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等。

二、仪器使用在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例如,使用滴管时要垂直悬空并注意三不要;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接近刻度并注意读数;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

操作时,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称量后,应复位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对于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三、空气成分的探究化学家XXX发现,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中,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和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剩余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

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被用作灯泡填充气体以及粮食、瓜果保护气。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氦气常被用来填充气球,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体,以及制作霓虹灯和放电管。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忙同学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最新,欢迎查阅!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殊。

3、试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试验步骤:“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试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试验现象:“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遗忘。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潮湿,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1、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①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②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腐蚀;中毒等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2、SO2)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6、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绿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7、CO2能使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一模块:基本常识与常见实验1.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化学的定义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危险实验室物质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常用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使用方法1.2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由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离子的含义1.3常见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的记忆方法-硫酸根离子、硫酸盐、盐类和氧化物的命名规则1.4化学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第二模块: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原子量和质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历史演变2.2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原子的共价键和简单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晶格结构2.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主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第三模块:化学中的能量变化3.1热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热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平衡3.2燃烧反应和火焰-燃烧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特点-碳的燃烧反应和火焰的结构-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3.3蒸发和溶解的能量变化-蒸发和溶解的定义和特点-蒸发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溶解热和溶液的浓度第四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4.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4.2双曲线反应和燃烧反应-双元反应和双曲线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燃烧反应的类型、条件和特点-燃烧反应的平衡计算4.3中和反应和盐类的制备-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盐类的命名和制备方法-盐类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必备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和总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点归纳的⽂章,供⼤家学习参考!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种或⼏种物质分散到另⼀种物质⾥形成的、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注意:a、溶液不⼀定⽆⾊,如CuSO4为蓝⾊ FeSO4为浅绿⾊Fe2(SO4)3为黄⾊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体;⽔是最常⽤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 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法:看有⽆不溶物或继续加⼊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降低
②最可靠的⽅法是:加、。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灰⽔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定要⽐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3溶解
溶解放热:如溶解、溶解。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原子结构-原子模型的发展-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化学-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表2.离子和化学键-离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方法-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各种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3.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平衡方程式和化学平衡-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4.酸、碱和盐-酸碱理论和酸碱指示剂-酸和碱的性质及化学式-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盐的命名和产生方式5.氧化与还原-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实例-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活性顺序6.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和性质-醇、醛、酮和羧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应用7.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表观活化能和催化剂的作用8.化学能与能量变化-化学能和化学能的转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以上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的方法,认识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1.第一单元:基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结构,如溶解性、化学反应等;-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3.第三单元:金属元素与金属化合物
-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酸的性质与用途。

5.第五单元:盐与化肥
-盐的性质与应用;
-酸与盐的反应;
-化肥的成分与作用。

6.第六单元: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计算;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的应用。

7.第七单元:空气与水净化
-空气中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和水的重要性;
-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这是根据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列举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过程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沪教版初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全集

沪教版初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全集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全集(江苏省涟水县时码中学薛鸿美收集整理)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1 )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纯净物质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的分类: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延展性和延展性,金属氧化物一般呈碱性。

2.非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差,一般为不良导电体,与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一般呈酸性。

3.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常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4.水:无色、无味、无臭,存在于三态,密度最大时为4°C。

5.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组成。

6.酸碱盐:酸呈酸性,碱呈碱性,中性物质常常为盐。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表现形式:生成物的出现,物质的消失,能量的产生或吸收,颜色的变化等。

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反应物在左边,生成物在右边,用符号表示物质和反应条件。

3.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通过调整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四、理化性质与化学性质:1.理化性质:与物质的结构和组成有关的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与物质的化学反应有关的性质,如酸碱性、氧化性等。

五、离子方程式与电解质:1.离子方程式:以离子的形式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更能体现物质中离子的变化。

2.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六、原子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2.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的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分为周期和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周期和族的变化而变化。

七、化学键与分子:1.化学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的实体。

八、离子式与分子式:1.离子式:用离子的方式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例如Na+、Cl-。

2.分子式:用原子符号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例如H2O、CO2九、化学中的能量:1.化学能量: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初三化学知识点1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0.氢气还原氧化铜21.镁还原氧化铜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25.焦炭还原氧化铁: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一、物质的性质与结构1.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对声音具有吸收能力,因而可以用于制作音响材料。

2.铁和铝都属于金属,但铁比铝更容易被磁化。

3.水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较弱,但可以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

4.分子运动使物质呈现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质不同态的存在。

5.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成正比,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6.分子和离子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二、最简单的物质,金属1.金属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热导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金属通常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金属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4.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5.金属的碱性越强,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越快。

三、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非金属元素的特点:不良导电性、不良热导性、易聚集静电电荷。

2.卤素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常见气态。

3.硫、氮、碳和氧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元素。

4.氧和氮都是气体,但氧为带状结构,氮为双键结构。

5.碳可以形成多种结构,如钻石、石墨和纳米管。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消失和生成关系。

2.反应物通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产生新的物质。

3.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五、酸、碱和盐1.酸具有酸性气味,能与碎纸反应。

2.酸可以与金属生成盐和释放氢气。

3.氧化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有苦碱性气味,能与红茶叶反应。

5.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性盐和水。

6.盐是酸和碱中的一种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浓度变化或生成物生成速率来确定。

2.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3.平衡状态指的是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4.平衡常数描述了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七、酸碱溶液的电离和中和反应1.弱酸和弱碱在水中不完全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较低。

(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第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知识类型
编号



考试要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A
2
化学研究的内容
A
3
科学探究的方法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
5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B
6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中和反应)
c
7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
A
8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B
9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
B
缓慢氧化、爆炸
1
灭火原理和方法
B
2
质量守恒定律
c
3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意义c
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c
5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c





6
分子构成物质及分子的性质
c
7
微粒构成物质及其性质
c
8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
B
9
原子构成物质的原子结构
c
20
用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c
21
相对原子质量
B
22
相对分子质量
B
23
原子团
A
24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A
25
离子构成物质及它的形态以及表示方法B
26
元素
B
27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c
28
元素的存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A
29
化学式的概念
A
30
化学式书写及其意义
c





31
单质和化合物
B
32
混合物和纯净物B
33
催化剂、催化作用A
34
氧化物
c
35
有机物
B
36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
37
碳水化合物、油脂
A




38
元素符号(20种)
B
39
常见元素化合价
B
40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氢氧根、铵根等等)
D
41
化学式(根据常见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书写)
D
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
c
43
原子(含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A
44
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B


45
溶质、溶剂
B
46
溶液
B
47
乳化
A
48
溶解过程影响温度的变化
49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B
50
溶解性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B
51
溶解度
B
52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B
5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B
54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A
55
物质的结晶
B
溶液的导电性
A
57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A
58
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B
59
溶液酸碱性与生活活动关系
A







60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能等各种新能源B
化学与材料
B
62
几种材料性能用途
A
63
化学与环境
B
64
大气污染原因及防止
B
65
水污染原因及防止
B
66
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B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知识类型
编号


考试要求


67
空气的成分
B
68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B
69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
B
70
氧气的工业制法及贮存
B
71
氧气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D
7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73
水的存在、用途A
74
水的污染和防治B
75
水的物理性质B
76
硬水及其验证B
77
水的组成
B
78
水的净化和利用B
氢气
79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D
80
氢气的可燃性
c







8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用途
B
8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D
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D
84
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A
85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
A



86
人体六大营养素
B
87
主要有机物: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存在
B
88
光合作用
B
89
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B
90
淀粉的检验
c
91
葡萄糖作用及检验
c
92
蛋白质的作用及其性质
c
93
维生素及其存在和人体健康B





94
常见金属及金属矿物
B
95
铁的冶炼
c
金属(钢铁)的生锈、防锈及回收B
97
生铁和钢
B
98
石灰石的利用
c

99
盐酸的组成、物理性质、用途
B
00
盐酸的化学性质
D
01
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B
02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D
浓硫酸的特性
B

04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特性B
05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D
06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B
07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D
08
氨水性质和用途
c

09
氯化钠(食盐)
10
碳酸钠(纯碱)、硫酸铜(胆矾)
D
11
石灰石成分
B
12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和用途D
13
硫酸铜
c
14
化学肥料(种类、特性)
B
15
铵盐检验
c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仅限于课本中涉及到的物质)
c
17
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
3、化学计算
知识类型
编号



考试要求



18
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D
19
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D
20
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D



21
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和质量
D
22
求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的反应物或生物物的质量
D


23
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24
溶液质量(g)=溶液体积(cm3)×溶液密度(g·cm-3)D
4、化学实验
知识类型
编号



考试要求



使

25
试管、试管夹
c
26
滴瓶、滴板、滴管B
27
玻璃棒
c
28
酒精灯
29
烧杯
c
30
量筒
c
31
铁架台
B




32
固体药品的取用c
33
液体药品的取用c
34
洗涤玻璃仪器
35
连接仪器装置
B
36
气密性检查
c
37
排水法、排气法收集气体c
38
过滤
B
39
蒸发
B
40
配制溶液
B
41
pH试纸的使用
B

42
物质的鉴别或检验
c
43
物质的分离、提纯
c
44
物质性质的证明
c
45
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装置连接
c
46
o2、H2、co2的性质实验
c
47
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c
48
用实验方法鉴别:重要的酸、碱、有机物、氧化物
49
用指示剂鉴别的酸溶液和碱溶液c
50
填写实验报告
c
51
实验室安全知识
B
52
实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