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8)

合集下载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中写的是张继夜泊枫桥的情景。

枫桥即今江苏省常熟市枫桥。

唐代的枫桥,因其美丽的风光而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

文章描绘了夜晚枫桥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位于哪个地方?2. 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意境?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 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 枫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2.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寂静的夜晚中,诗人通过钟声传递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表达了要想有清澈的水,必须有源头不断地涌出活水的意思。

4. 诗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钱成为空虚的象征。

高一上学期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高一上学期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⒈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全的一项是()A.发酵.孝.悌不肖.校.对B.静谧.秘密.寻觅.分泌.C.嫌疑..赚.钱谦.虚歉.意D.兑.现蜕.变褪.色脱.身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诅咒忌恨安之若素砥砺B. 坚韧寥廓背景离乡赎罪C. 尝试敷衍民不聊生班斓D. 身驱跋涉死有余辜饿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取一百一十米栏金牌,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

②在2008年的中国平板电视论坛上,彩电巨头们对未来中国彩电市场作了大胆的。

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从制度上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④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A.轰动预测保障报复B.震动推测保证抱负C.轰动预测保障抱负D.震动推测保证报复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许多人士担心网络语言会取代传统汉语,而有人认为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

B.《水浒》中的林冲的人生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他自己逆来顺受....的性格造成的。

C.中国人历来就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但有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重新安家创业。

D.老王花重金买来的一件古董,原来是不名一文....的赝品,这让他懊恼不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态势,在有关部门的调控下,使我国燃油价格也有了小幅度提高。

B.能否提高语文阅读水平,阅读量的大小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C.感受生活落实到写作上,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D.班会课上完后,老师的亲切话语和笑容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使人难以忘怀。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实践活动与语言积累(11分)(一)当代文化参与(本题共1小题,3分)1.某校高一(2)班开展“家乡文化调查“学习活动,第一组同学经讨论,草拟了以下谪查提纲。

在访谈、问卷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三栏中,各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时间2023年10月3日地点剧场;商业街人员高一(2)班笫一组全体组员对象剧团人员;市民调查主题闽南歌仔戏的“前世今生”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市民访谈对象:剧团人员问题1:您是否观看过歌仔戏?提问1:请您介绍一下歌仔戏名称的由来。

提问2: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歌仔戏,您怎么看?问题2:您是否喜欢歌仔戏?问题3:您了解哪些歌仔戏的代表作?提问3:对歌仔戏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问题4:歌仔戏与京剧在唱腔上有何区别?......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访谈内容,收集调查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步骤2: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形成调查结论。

步骤3:阐明此次调查的重要意义。

步骤4:列出参考的文献资料及其来源。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l) 《诗经·郝风·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男子只能独自焦急徘徊。

(2)苏轼《赤壁赋》中,客以“”两句表达美好愿望,而后意识到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借箫声表达悲苦。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

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真实自然是最美的。

在中国,汉成帝宠爱苗条纤细的赵飞燕,唐玄宗宠爱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使得“燕瘦环肥”曾经在特定时代掀起一股不小的审美风潮。

尽管人们追求身体美的愿望不曾改变,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等的不同,历时的与共时的“身体美学”均呈现出千姿百态。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地域隔阂被打破,东西方越来越多地共享着时尚身体的审美观念。

②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从面部轮廓延伸至整个身体的全面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展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借助发型、化妆和体型锻炼等传统方式来修饰身体,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凭借科技支持,医疗美容手术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

于是乎,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成为一种追求身体美的新时尚。

在此背景下,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在内的上百种服务项目。

在医美市场的扩张中,医美广告——既推销商品和服务,还不断地“生产”消费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③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新氧医美,整整整。

女人美了,才完整。

”随后画面上浮现出五个大字——“做女人整好”。

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广告就是能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在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之上。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山东省德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留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仔细、精益求精、追求完备、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瓷器、丝绸、家具等精致制品和很多浩大壮丽的工程建立,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看法。

《庄子》中讲庖丁解牛___________,“道也,进乎技矣”。

可以说,我国古代特别留意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呈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实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___________。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实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

工匠精神不是___________、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

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备,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

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备、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水一中xx级xx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每题2分)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

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

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

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

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

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

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

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 2023.1 本试卷共10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4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揣摩琐屑落慌而逃莫名其妙B.弥望签署云蒸霞蔚冠冕堂皇C.隽永震颤感人肺腑自惭行秽D.恪守荒芜和言悦色残羹冷炙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体诗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它继承了汉魏以来古体诗的特点,又在诗歌格律方面有所创新。

如,同属唐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

B.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们的代表作《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C.《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词人都借怀古抒发了自己的怀抱。

D.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提倡写新格律诗。

《红烛》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诗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生.非异也生:天性B.君子不齿.齿:并列C.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D.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时候学习,长大了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中山市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书写(6分)1.本题根据答题卡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力求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6分)二、现代文阅读(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颜回是孔子唯一认定的“好学”的弟子,所以,至少读书是这种孔颜之“乐”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现代人读书无非两种,读专业之书和读非专业之书。

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

用司马迁的话说,应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

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朱熹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也就是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

这虽然是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但同样值得今人思考。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2分)1.(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先哲从不同思想立场出发,先后就学习这一主题有过精辟阐发,涌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学习观。

就学习本质而言,先秦时期的孔子强调“德性至上”。

在孔子看来,学习要更多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认知的问题。

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学习就是过一种有意义的“德性”生活。

东汉王充则首次提出要从智、德两个方面去学习,尤其强调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

王充主张通过学习来推动“才”“德”不断获得进益,这一认识首先是对先秦儒家“仁智统一”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大跨度飞跃的新开拓。

明清之际,三大儒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在这其中,可以清晰地让人看到“德性”“理性”在有关学习本质的认识发展中的不同轨迹。

但是,在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先秦儒家孔子所确立的“仁智统一”的修身传统却从未间断,亦即德性与理性始终蕴含于修身养性之中,并在学以成人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关联,浑然一体。

就学习目标而言,“学以成人”一直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

先秦时期,儒家主张“学为圣贤”,道家主张“学为真人”,东汉时王充则主张“学为通人”;而到了宋代,张载、朱熹等人又强调“学为圣人”,再到清代颜元则强调“学成其人”。

可以说,对学习到底可以塑造怎样的理想人格,不同历史时期都提出了与时代相应的要求。

就学习过程而言,无论是孔子的“学、思、行”,还是荀子的“闻、见、知、行”,还是《中庸》中广为传诵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抑或是明清学者王夫之的“知行统一”,只要对这些认识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先贤们关于学习过程的阶段划分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层次上也有着粗细之分,但又无一例外地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程”与“习程”的连续体,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强调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的内在统一,突出学习具有认知和实践两大基本属性。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家池的修禊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凿齿居焉,因名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个学期即将告别我们而去,朋友,想必你在期末考试中一定收获满满吧。

是不是打算核对一下答案你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16题,共120分,共3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58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一、混合默写1.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

(《诗经·邶风·静女》)(2)《荀子·劝学》里的“_____,_____”这两句中,作者将“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3)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2.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

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

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

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天津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一、基础学问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訾詈.lì潭柘.寺tuò涸辙之鲋.fù前倨.后恭jùB. 勖.勉xù潜.意识qián蓊蓊..郁郁wěng卓.绝之士zhuōC. 祈.祷qǐ梵.婀玲fàn旁稽.博采jī无济.于事jìD. 混.沌hùn眺望..哨liào黯然失色chù奄奄一息....j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实力。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留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常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依据字形去精确辨识字音。

只有平常的多积累,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作答字音题。

选项A,潭柘寺zhè;选项B,卓绝之士zhuó;选项C,祈祷qí。

故答案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 肆业砥砺开诚布公责无旁贷B. 绿洲斑驳无影无踪汗流夹背C. 造诣葳蕤锋芒必露浅尝辄止D. 冶游攀援装腔作势急不暇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实力。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留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选项A,肆业——肄业;选项B,汗流夹背——汗流浃背;选项C,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故答案选D。

3.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打算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了整个地区,________各行各业人士的看法。

②本人昨天下午在32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400元,决不。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

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

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

“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

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

“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

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

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一、(18分)1.(3分)B 2.(3分)D 3.(3分)A4.(3分)答案示例:这句话是说,君子广泛学习,多多省察,就会智慧明达,不会出错。

本句意在强调要有德性与智慧的共同提高才能帮助学习者获得成功,是“仁智统一”学习观的体现。

评分参考:两个要点。

流畅解释句意,1分;结合材料分析并作结,2分。

从学习本质、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过程等角度入手分析并作结,亦可。

意思对即可。

5.(3分)C 6.(3分)B二、(9分)7.(3分)A 8.(3分)C 9.(3分)B三、(8分)10.(8分)①海不厌深周公吐哺②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评分参考:每空1分。

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10分)11.(4分)答案示例:这些富于文化意味的联想彰显了人类对于秋的普遍关注,突出了中国文人与秋之间的联系之深。

评分参考: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意思对即可。

12.(3分)答案示例:一种能够特别引人共鸣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评分参考:两个要点。

“一种感触”,1分;感触的具体特点,2分。

意思对即可。

13.(3分)答案示例:作者的意思是愿意为留住北国之秋付出牺牲生命长度的代价,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深挚真诚的爱与珍惜。

评分参考:两个要点。

解释句意,1分;思想感情,2分。

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4页)五、(5分)14.(5分)答案示例: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特的亲属网,每个家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大小势力各不相同的富于伸缩性的社会圈子。

评分参考:两个要点。

前一要点,2分;“每个人的亲属网”“以自己为中心”,各1分。

后一要点,3分;“每个家的社会圈子”“势力不同”“富于伸缩性”,各1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______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______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______了。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弥漫霎时好像风流B.弥望突然好像风致C.弥漫突然宛然风流D.弥望霎时宛然风致2. 填入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恰当一项是()A.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B. 一些白花零星地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C.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D. 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零星地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3. 下面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与画横线的句子类似的一项是()A.足见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D.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4.高一2班打算在新学期举办“鲁迅文化周”,希望通过丰富的活动,带领学生重温鲁迅精神。

下列语句,都可作为本次活动主题的一组是()①留得正气凌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②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⑤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第1页共8页A. ①②⑤B.②③⑥C. ①④⑥D.③④⑤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我们至今引以自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发生在稷下学宫。

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

诸子百家在这里长期并存,彼此交流切磋,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互相吸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这里迅速达到了鼎盛状态,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首先,这些主要的学派在稷下都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

同以往那种“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不同,稷下的学派分化主要是不同学派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吸取而产生的,形成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没有学术思想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充分争鸣,这样的分化是不会出现的。

其次,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还表现为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

在稷下,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在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在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呈现出纷繁交织的复杂情况,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以至于我们在给某位思想家或某部著作进行学派划分时常常感到很困难。

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离开了百家争鸣的特定环境,很难形成这种局面的。

第三,学术思想的分化和融合必然会导致学术创新。

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新的方向。

例如,道家的黄老之学就是稷下学术的一个重要创新。

该学派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

黄老之学既适应了时君世主的眼前需要,又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且引领着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所以最终能够“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

稷下的百家争鸣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它作为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意义却是超越时代的。

鉴古知今,稷下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启示。

(选自《光明日报》)1.下列各项关于“稷下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都在这里发展到了自己的理论高峰,诸子百家在此长期并存,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

B.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在稷下百家争鸣中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

C.稷下百家争鸣使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开始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开始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D. 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稷下百家争鸣”取得的“学术成就”的一项是( )A.主要学派在稷下产生了众多的支派,形成“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

B.学术思想融合会通,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稷下学术具有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

C.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了新的方向D.产生了道家的黄老之学,它引领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

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B. 如果没有古代稷下学宫的诸子百家争鸣,就不可能有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C.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是稷下百家争鸣的特点,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

D.道家的黄老之学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

少惠,善淘金,父爱之。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

膳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

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①赪:红色②郁栖:粪土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B.女觉遽.反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D.一夕,为.海潮所沦。

为:是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面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A.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B.膳其肉,味倍于常鱼常令樵险汲深C.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D.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观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3分)(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3分)(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①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④劲气:寒气。

8.“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9.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3)寄蜉蝣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灵魂远去的村庄陈柳金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

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

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

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

家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

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

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

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

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

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

仅一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

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

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

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

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