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浅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摘要:在当前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一课程。
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课程,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急需解决。
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如何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也因此受到高校的重视与推崇。
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各个学校的条件不一,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开展情况和水平也不一样,问题不少。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现阶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开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只是单纯地认为就业指导课是德育课程,只要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就可以,而未真正从自己学校的学生需求出发来探讨和研究课程的教学,致使很多学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停留在表面形式,未达到真正的实效。
学生不仅未从就业指导课中获取相关的就业知识和技能,也使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信心不足。
2.师资力量不足当前,一些高校虽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配备了相关的师资队伍,但很多教学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大多数为学校的行政人员,或者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这些教师与其本职的工作相比,教学就业指导课,只是充当着一个兼职的角色,他们对就业指导缺乏专门的研究和准备,也使得对学生的指导实效性不强。
3.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课程,跟其他课程相比,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有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教师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广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量和实践经验,能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达到理想就业的效果。
但事实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只是传统的说教教学,学生不仅兴趣不够,也使得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关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大二课 程 。 阶段 主要 是学 生综合 素质训 练和提 高阶段 。 此 通过 课 程 内容的学 习 , 帮助 学生进 行素 质拓 展 , 养 团队精神 , 习求 培 学 职 知识 和技能 , 为就业 与创 业做好 充分 的 准备 , 而达 到提升 就业 从 竞 争力 的 目的。 阶段 的课 程安 排应该 突 出实践环 节 , 程 内容则 此 课 主要 包括 团 队创建 、 职业 意识训 练与指 导 、 本能 力与 素质 的训练 基 与指导等 。 大 三课程 。 阶段主要 是大学 生求 职的热 身和实 施阶段 , 此 指导 学生做 好求 职前的准 备工作 。 程主要 内容则包括 了解和搜集 就业 课 信 息 , 职技 巧 , 求 求职 过程 中的心 理调适 , 了解相 关就业 权益 保护 政 策; 完成 向职业 人角 色 的转挽 了解 一些 基本创 业知 识等 。 三 、努力提高 就业指导课 教学质 量 1 规 范教学 管理 。 、 大学 生就业指导作为一 门课 程纳入学校整 体教学计划后 , 比 应 照“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 与政策” 、形势 等课程设 置学 分, 并严格执行 。 为此 , 必须建立和完善教 学质量监控和保 障体系 , 制 定严格 的教学检查制度 , 定期检查 教学秩序和教学效 果 , 生进行 对学 必要 的就 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考试 , 不断提高教学 质量 。 为保证就 业指导课 程的顺利开设 , 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 程基础建设 。 首先 , 要 建设一支具有 丰富的思想政 治教育经验 , 既懂就业指 导理论知识 , 又 掌握就业政策和现代信 息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专门从 事就业指导教学 、 咨询 的师 资队伍 , 努力 为这些就 业指导课教师创造学 习深造 、 并 学术 交流 、 职称 评定的条件 和机会 , 不断提高他们 的工作与教学水平 。 其 次, 要有保 障就业指导教 学和研究的专 门经 费。 再次 , 要有先进 的信 息手段 , 以快速准确地 收集 人才需求信息 , 用 反馈毕业就业信 息, 作 出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 , 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充分条件。 2重视 理论 研究 。 、 就业指 导工作 要不 断总结提 高并 取得实效 , 就必须 重视就业 指导理论 建设 。 大学生就业 指导既应 贯穿大学 教育 的全 过程 , 也应延 伸至 对毕业 生 的跟踪 调查 , 将社会 及用 人单位 对 毕业 生 的评 价 和对 学 校专业 设置 等意见 及 时提供 给学校 。 这样做 , 不但有利 于就业 指导学科 建设 , 也将促 进学校 教育质量 的提高 而且 和教学 改 革的深 化 。 把大 学生就 业指 导作 为一 门学科加 以建设 , 要 还必须 加强就业 指导学科 的理论 和实践研 究 , 就业 工作遇 到的 针对 矛盾 和 问题 , 筛选 确定 需要 的课题 和项 目, 织就业 指导 课教 师到 组 国 内外 学 校 、 业单 位考 察 , 借鉴 国内外 先进理 论 和经验 的基 企事 在 础上 , 逐步探 索 出一套 符合 我 国国情 , 应 当代大学 生特 点 的大学 适 生就业指 点并 逐 步深化 的教学模 块 。 大一课 程 。 阶段 主要 是意 识唤醒 阶段 。 程 内容应主要 包括 此 课 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 自我 , 社会和 职业状况 , 了解 尽快适应 大学生活 , 明确大 学成 长 目标 指导学 生 了解职业 生 涯规划 的重要 意义 , 理解 职 业生涯规 划 的内容 、 步骤和 方法 , 适合 自己的职业生 涯规划 。 制定 具 体 内容应该 涵盖 探索 自我 、 探索 职业 社会 、 职业 基础 知识 、 大学 学 习与 职业发 展 、 职业 素质 测评 、 职业 生涯规 划 、 职业 发展基 本理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产业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二者之间的融合关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的理念可以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工作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一环,需要从产教融合的视角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1.更贴近实际的职业需求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更贴近实际的职业需求。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从而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2.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产教融合视角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1.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此为依据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
通过这种合作机制,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2.深化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与实际的就业需求紧密结合。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HR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士来为学生讲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和要求,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需要。
3.推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需要跨学科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学校可以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就业指导和培训,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基于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
装卸、 保管、 物 流 信 息 管 理 等 一 系 列 活 动 ( 2 ) 主 观感 觉 上 , 感 受 到 当下 竞 争 的 激 中, 物 流 企 业 的 员 工 的 最 重 要 的 素 质 就 是 烈 , 但 是 又对 自 己有 信 心 , 感 受 到 自己可 以 责任心 , 然 后 是 以 客 户需 求 为 中 心 , 其次 才 通 过 努 力找 到 适 合 自己 的 位 置 。 是企业 本身需 求的敬业精神 。 另一 个现 象 ( 3 ) 知识上 , 了解 了 一 些 生 涯 规 划 的 理
上认 识 自身 的 不 足 , 积极 寻 找 改进 措 施 。 部分 感 觉一 般 的学 生 , 在 对 课程 内 容 、 教师、 ( 3 ) 建 议 学 校 相 关 部 门 从学 生 实 际 需 求 多媒 体 教材 三 项 满意 度 评价 上 , 感 觉一 般 的 出 发 增 加 本课 程 的 教 学 时 数 , 最好 是 一 周 学生 比例分 别占到总数 的8 . 1 %、 1 7 . 1 %、 1 7 . 1 %, 次课, 上课 人 数 在 4 0 人左右。 此外还 有 很小 的一 部分学 生 表示 出 不太满意 ( 4 ) 争取建立 “ 职业咨 询工作室” , 满 足 甚至非 常不满意 的倾 向, 尤 其是对 教师评价不 学 生 的 个 性 化 咨询 。 超过这个标 准 , 才能实现就业 , 获得 岗位。 满意和 非常 不满意 占有 1 6 . 6 %, 说明 我们教师 因此 , 以用人单位 对“ 人才” 的 市 场 需 求 标 还要继 续 努力 , 在课 件制 作 上下功 夫 , 不断 的 参 考 文献 准作为本课程 改革的方向。 提高 教学 能 力 。 [ 1 ]夏祖 浩 . 浅 谈 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标 准 与 竞 3. 2 适合 学生 需 要的 程度 的 分析 争优 势【 N] . 中 国教 育报 , 2 0 0 6 -0 5 -l 7 . 2 课 改教学 内容的构建 2 ]吴 琪 . 关 于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规 划 的调 查 总的来 说课 程内容 的针 对性 、 实 用 性 [ 根 据 物 流 就 业 岗 位 设 置共 搜 索 了报 关 和 系 统 性 、 给 学 生 启 发 方 面 均 得 到 了 一半 分 析 与思 考[ J 】 . 中国大学生就业 , 2 0 0 7 存 和 更 好的 发展 , 那么 , 他们 最 终 的 目标 就 是 寻 找 一 个 自 己喜 欢 又 有 发 展 的 好 工 作 。 实 现 这 两 方 面 的 需求 的客 户终 端 就 是 用 人 单位 , 用 人单 位 根 据 自己 的 需 求 确 定 选 人 用人标准 , 我们培养的 “ 人才 ” 只 有 符 合 或
大学生团体生涯辅导探讨——基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
急式 的 “ 注重就业安置和信息提供 ”的就业指导效果 并不明
显 。职业选择不是短期行为 ,而是一个人在学习期间不断学
习、 不断调整 、 不断完善的持续行为。主动式 、 预防式 的“ 关注 体 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不过通过团体生涯辅导 能形 个体长远生涯发展和生涯满足 , 将事业、 心理 、 学习三合一” 的
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 的生涯辅导模式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是 历史 必 然 。
一
、
改革 动 因和 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动力首先来 自于多年 的教学反思。笔者深 深地感受到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难以达成教育部制订的
《 大学 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一是单向的灌
成态 势 良 的院系小气候 , 好 却是完全可行 的。
动因之二是寻求适合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 金树人认为 ,
以辅导人员涉入程度 为指标 ,生涯辅导 的服务方 式可以概分
生涯辅 导效果 更为显著 。因此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导课程
教学改革第一要务是理念的更新 ,即突破传统 的 “ 季节性促
关 键词 :大学生; 团体生 涯辅导; 改革;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 号 :G 4 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14 2 1 )60 7 —3 6 1 2 ( 0 0 —020 6 1
在 高等教育走 向大众化进程中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 会需求 的矛盾 日益突 出,促进大学生就业 已然成为高校一项
大学生 团体 生涯 辅导探讨
基 于职赵 荣 生
(.湖南第一 师范学院 人事处,湖南 长沙 4 0 0 ;2 1 12 5 .湖南科技 学院 学工部 ,湖南 永州 45 0 ) 2 1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及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及教学改革探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业指导课程备受重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应试化”、“内容陈旧”、“一刀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1. 应试化就业指导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和求职技巧,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仅仅拿到一份简历和一些面试技巧,但是,并没有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内容陈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
课程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这导致大学生往往缺乏对就业市场的真实了解,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3. 一刀切部分就业指导课程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即老师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求职建议和课程内容。
这样的老师往往缺乏对不同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的了解,这会使学生的就业甚至职业生涯面临一些风险。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讨1. 制定培养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认识和职业能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需求,并在职业规划和就业过程中获得成功。
2. 强调实践教学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真实了解往往来自于实践教学,比如参观企业、实习、担任志愿者等。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就业市场的实际经验。
3. 个性化培养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
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需求各不相同,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建议。
4. 建立职业发展档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建立个人职业发展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实习经历、社团经验、荣誉证书以及能力评价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1. 1. 3 按照职业活动环节, 实施教学过程。 高职教育的 “ 教法” 学法” 与“ 要创新, 要在学习专业知识、 训练职业技能、 培养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素质等方面开拓新的思路。 1. 1. 4 围绕学生是否具有职业胜任能力进行教学评 价。即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不是考核教师 “ 了多少, 教” 学生 “ 了多少, 学” 而是考核学生能不能“ 。 做” 1. 1. 5 教学资源建设尽可能与职业环境的要求相符。
法或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排列组合。开发高职课程的 基础是生动活泼、 具体实在的职业分析。职业实践活动是开
发高职课程的根据, 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是开发高职课程的
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开展, 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标是要适 总目 应社会需求。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即课程改革必须满 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 质量和类别需求。二是适应经济 发展需要。 即课程改革必须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 的数量、 质量和类别需求。 三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即课程 改革必须满足教育观念、 教育规律、 人才标准的发展需要。四 是适应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 即课程改革必须满足受教 育者就业、 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这几个方面的需要 应该统一在就业导向下。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其内容框架应 包括如下方面: 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设置、 基于职业能力标 准的课程体系与内容、 基于职业活动的教学过程、 基于职业 胜任的教学评价和基于职业环境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师、 教 材、 教学设备等。具体为: I. 1. 1 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 构调整的走向, 对人才需求预测、 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人才培
预期研究目 标。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甘 锦琛 ( 桂 林理 工 大 学 南 宁 分 校
摘要: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 业困难 , 为 缓 解 高 职 院校 毕 业 压 力 , 高 的 形 式具 有 多 样 化 , 它打 破 了传 统 的授 课 模 式 , 就 业 指 导
职院校要在 提高学生专业技 能的同时加 大 对学 生就 业的指导力度 , 课程 可 以采 取 更加 灵活 的方式 ,比如 通过 真 实案例 讲 解、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就业指导课程
改革
创新
具 有 专 门 的就 业 指导 教 研 室 等 , 并 且 高职 院 校 对 就 当今 时 代提 高 大学 生 的 就 业 率 成 为高 等 教 育 必须 要 丰 富 、 比 面 临 的 问题 , 毕 业 难 需要 社会 、 高校 、 家 庭 以及 学 生共 同努 业 指导 课程 的硬 件基 础 设施 投入 力 度也 在 不断地 加 强 , 如 高职 院校 投 入 大量 的资 金制定 了学 生职 业评 估体 系。高 力 。作 为 高职 院校 要 提 高对 学生 就业 的指导 工作 认识 , 帮 助 学生 对就 业 有 一个科 学 的看法 ,树 立 正确 的就 业观 , 因 职 院校 对就 业 指 导课 基 础 设施 投 入 力 量 的增 加 为 就 业 指
提高他 们 的就业 能力 。 根据 2 0 1 2年河北 省教 根 据 目前 高 职 院校 毕业 就业 困难 以及 学 生 对就 业 观 清晰 的认识 , 接受 过就 业指 导 课 的学生 在毕 念存 在 着认 识 不 正确 的现 象 , 为提 高 高职 院校 学 生 的就业 育厅 统计 的就业 情况 发 现 : O % 左右 ,而没 有 接 受过 就业 率, 提 高 对 学 生就 业 指 导 工作 的成 效 , 高 职 院校 一般 都 开 业后 找 到工作 的基 本 占到 8 设 了就 业 指导 课 程 , 并 且 此课 程 已经 推行 多年 , 在 指导 学 指 导课 或 者 说没 有 系统 接 受就 业 指导 课 的学 生在 以后 的 社 会 中就 业 率 只 占到 5 O %左 右 ,由此 可见 就 业指 导课 对 生 就业 方面 取 得 了很好 的 成效 : 就 业指 导课 成 效在 学生 就业 1 . 1 . 1 就业 指 导课 成 为高职 院校 最基 础 的课 程。 高职 学生 的就 业 具有 很 大 的帮助 , 院校 对就 业 指导 课 的重视 程度越 来越 高 , 目前 就 业指 导课 中 已经发 挥 出其效 应。 1 . 2 就业 指导课 程存 在 的 问题 已经 在 高职 院校 中得 到 全 面 的发展 , 它 已经成 为高职 课程 虽 然就 业 指 导课 经 过 多年 实 施 已经 具 有 了非 常 成熟 教 育 体 系 中最基 础 的课 程 之 一 。就 业指 导 课 在 不 同 的 年 并且 其在 高校 的课程 体 系 中也 已经 有 了完善 的规 级、 不 同 的 专业 都 已经开 设 , 高职 院校 的学 生 在校 期 间都 的经 验 , 能接 受 比较 系统 的就业 指导 培训 。 则 制度 等 , 但 是 其 在 教学 方法 、 教 学 手 段等 方面还 存在 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1 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服务。
这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个人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模拟实践、角色扮演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强调职业规划的连续性和动态调整,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虽然许多学校已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侧重于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短期应急性的内容,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大挑战,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和就业指导专家。
针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尽管国内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教学理念、方法和资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板, 内容 单 一 。课程 实施 多 以课 堂 讲授 为 主 , 缺乏 实 践环
节 来 提升 学生对 就 业 的认 知 和技 能 。 关 调查 发现 。 有 目前
学 生对 就 业指 导 的不 满在 于 “ 乏与 用人 单 位 的交 流 与 缺 沟 通 ” 学 生最 希望 学 校提供 面试 指导 、 业 需求 分 析 、 。 行 就 业 市 场前 景分 析 和 预测 以及 就业 心 理辅 导 三 是共 性化 指 导 多 , 性 化 指导 少 。课程 主要 涉 及 就业形 势 及 政策 、 个 就业 前 的准备 、 择业 技 巧等 方面 的 内容 . 而对 于个 体 间 的 差别 , 据个 人综 合 素质 、 心特 点和 爱好 特 长选 择适 宜 根 身 的职 业 . 到 人 职 的合 理 匹 配 等方 面 缺 乏 “ 达 一对 一 ” 的个 别指 导 。 四是 师资 队伍 不健 全 。 大多 数高 校 “ 绝 就业 指导 ” 课 主 要 由辅 导 员 或 班 主 任 等 学 生 工 作 人 员兼 任 教 学 工 作。 虽然 他 们 长期 从 事 此 项 工作 。 累 了一 定 的经 验 , 积 但 缺乏 系 统 的理论 培 训 , 与专业 化 、 业化 的要 求 存在 一 定 职 距离 , 导 水平 和效 果有 待进 一步 提高 。 指
20 0 6年 美 国 次贷 危机 引 起 的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波 及 我
国 , 致 大 量 企 业 特 别 是 制 造 、 口型 企 业 倒 闭 、 员 , 导 出 裁
课 程 , 程 体 系缺 乏 全 程 型 , 于 职业 生 涯 规 划 、 人 素 课 对 个 质 提 升 等重 要指 导 内容 缺失 .导 致很 多 毕业 生 在求 职择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变得尤为迫切。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常常缺乏与实际就业需求相匹配的内容和方法,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产教融合的理念逐渐被引入高校教育领域,倡导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市场适应能力。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焦点,而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更是备受关注。
通过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与高校教育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意在深入探讨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路径和实施策略,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更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引入产教融合视角,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资源和人才,实现人才供需的对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职场挑战的能力。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3 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究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4)1.4 研究方法 (5)2. 国内外典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案例分析 (5)2.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6)2.1.1 案例一 (7)2.1.2 案例二 (8)2.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10)2.2.1 案例一 (12)2.2.2 案例二 (13)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 (14)3.1 大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15)3.2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6)3.2.1 内容与技能的匹配度不足 (17)3.2.2 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18)3.2.3 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19)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路径与建议 (20)4.1 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22)4.1.1 针对性培养职业技能 (23)4.1.2 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24)4.2 加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25)4.2.1 实践性项目 (27)4.2.2 企业/行业导师对接 (28)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服务体系完善 (30)4.3.1 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质量 (31)4.3.2 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咨询服务体系 (32)5. 结束语 (33)1. 内容综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就业指导的各项技能,从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结构化,涵盖职业规划、求职策略、面试技巧、职场礼仪、劳动关系、职业生涯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强实践性和互动性,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面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实践。
课程还将引入行业发展报告、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等资料,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新兴职业的出现。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实践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
04
课程实施与评估
课程实施策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确保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支撑,又有 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践
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项目式学习
设计真实或模拟的项目,让学生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实际工 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如 设备、技术、人员等,为学生提 供更接近实际工作的学习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目 录
• 引言 •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 行业需求与课程设计 • 课程实施与评估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 剧,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 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教育系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
掘自身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课程评估方法
过程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 度和成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
结果评估
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最终成果进 行评估,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 程目标的达成度。
反馈评估
通过学生反馈、教师观察、企业反馈 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估,以改 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原则
市场需求原则
学生中心原则
课程设计应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确 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符合行业要求。
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 趣、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
实践应用原则
持续更新原则
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应用,通过项目、案 例、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为了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存在,就业指导课程逐渐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在当前的产业和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更加迫切和重要。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探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旨在为高校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就业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脱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但是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
学生在校学习时往往不能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能需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挑战。
2.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知识和技能,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就业兴趣和潜能。
而且更多地是以就业资讯的发布为主,缺少对学生个体就业需求的深入挖掘。
基于上述现状,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需要多元化,通过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最重要的是,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更多注重个体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分析1. 教师队伍不稳定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构成相对简单,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而且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稳定,缺乏一支一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 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完善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更多的与企业合作,将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相结合。
但是当前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合作层次和程度较低,无法很好地满足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
3. 学生就业需求个性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但是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中,往往只是停留在泛泛的指导上,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足。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探讨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探讨【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就业指导课如何顺应改革以适应大学生的成长,如何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获得知识,成了高校教师的探讨话题。
本文就如何在新教改背景下把握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和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新教改;课程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肩负着培养高等教育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毕业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顺利找到适合的岗位。
然而,在新教改背景下,就业指导课如何顺应改革以适应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人员认真改进就业指导课,以推动该课程的优化完善。
一、结合学生发展需要,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性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载文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公共课,性质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课程旨在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1] 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转变“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逐步找到自我的准确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明确未来的职业定位,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结合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突显就业指导课内容的科学、系统和实用。
就业指导课内容的设计旨在深入研究就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做到贴近市场,使就业指导内容具有现实性;同时教学内容还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的定位及职业准备。
就业指导课的教材主要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对就业指导的理解进行编写,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知识体系,高校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侧重点也不一致,很多高校主要是讲授求职择业流程、方法与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等内容,有关职业与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较少涉及,这种欠缺或者滞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同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方向也不利[2]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作者简介:韦柳(1981-),女,壮族,广西柳江县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教师。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大力关注,作为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桥梁的就业指导教师,更应重视就业指导课,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问题;对策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困难日趋复杂,这就使得他们迫切急需教师的指导,促使他们顺利就业,在这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彰显其重要性。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中指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从2008年起列为公共课,将伴随学生大学四年。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教材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师资队伍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内容有待更新综观各高校在选择大学生就业指导类课程教材时,不少地区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在教材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实用性,一些教材存在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甚至还出现与社会发展现状脱节的现象,一些案例实例未能充分利用本校实例,缺乏说服力和代表性,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有的课程内容常限定于简单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的推荐学生,对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涉及较少或不够深入,这样的教材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新要求。
2.教学方法有待转变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现学现用的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实用性,这就对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
王利 娥
科
当前 大学 生就业 指 导课程 改革 初探
( 黑龙 江 八 一农 垦 大 学 , 龙 江 大 庆 1 3 1 ) 黑 6 3 9
摘 要: 前, 目 大学生就业 问题 日 益突 出, 为高等教 育的栽体 , 作 高校在 引导 大学生就业方面应 当担任 的角色和 承担 的责任不仅仅在 于“ 高校推 荐” 更重要 的是 “ 业指 导” 所 以高校开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程显得 非常重要 。主要分析 了当前我 国高校就 业指导课 程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结 , 就 , 合实际提 出了一 些建议性的对策。 关键词 : 大学生; 就业指导 ; 课程改革 ; ; 问题 对策 督导检查 ;而一些 尚未对就业指导工作引起重 是 ,目前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由搞就业 视 的地 区则对 就业指导 课持可有可无 的态度 , 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 的人员和领导兼 职 , 们 他 教师授课缺 乏统一 的教材 ,授课 内容不 系统 , 虽然 长期 从事此项工作 ,有一定 的实践经验 , 内容过于老化 ,很多内容是授课老师东挪西借 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 习和专门培训 ,对就业 指 拼凑而成 。同时 内容还偏 重单一 的择业技 巧 , 导的教学课 程建设 以及科研往往是 “ 心有余 而 商业性 的指导 多,教 育性 的指导少 。大多数高 力不足 ” ,很 难胜任就业指导课 的教学和科 研 校 的就业指导 课程 内容 常限 定于传 授求 职技 工作。这些 老师也缺少心理 、择业 、职业生 涯 巧、面试技巧 ,联 系用人单位 和推荐学生 ,对 设计、职业定位等技能 ,不能解决新形势 下学 就业形势的一般 介绍 ,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 生就业出现的诸 如心理等新问题。另外 ,尽 管 缺乏对就业指导 工作 的全局 考虑和总体安排 , 目前我国大学 的组织体制中 ,专门设立 了毕业 就业指 导工作功 能单一 ,内容狭窄 ,在对大学 生工作的机构 , 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 生就业 观念 和价 值取 向的引导 ,在职业判 断和 的职 能 。高校 还没有 建立就 业指导 课 的教研 选择能力 的培养 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 力 室 ,对 教研室 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也缺乏统 帮助 ,就业指导工作 的作用 日 趋明显 ,内容也 较少,难 以适应 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就业指 的规定 。那 么,面对—个专业化程度较高 的 日趋 丰富 。19 9 5年 5月 ,原 国家教育委员 会 导课变成 了应试指导和应付面试的指导。出现 劳动力 市场 ,与市场不相匹配 的非专业化指导 发 出通知 ,要求在高校 高年级学生中开设 托 这种现象与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 当然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2对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学生 就业指 导》 课程 。 19 9 7年 3月国家教 委 生,课程体系没有做到全程性是分不 开的。 目 颁发的 《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 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课还只停留在对毕业班 21 .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和 是 中又强调 : “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 学生 的突击教学上 。从学生刚进校 门就应该开 工作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是帮助毕业生 了解 始 的分阶段 、有重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 扶持 ,要 根据教 育部 要求与本 校就 业工 作实 国家 的就 业方 针政策 .树 正确 的择业观念 , 育体系 尚未形成 ,还没有做 到对大学生进行全 际,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 保障毕业生顺 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 “ , 毕业生 程化的就业指导。 划 ,面 向全校学生。要 为就业指导课创造 良好 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 、价值观、择业观和 13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和有效性 . 的外部条件 ,课程从课 时安排到课量计算 、教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 、实用性 、参与 学研究的专项经费、师 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应 职业道 德教育 ,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 的宣传。 ” 应该说 ,这 既是对 《 就业 指导》 课的指导 思 性很强的课程 ,在课 堂组织上有别于基础教学 给予相应的重视。同时还要建设和完善教学质 想 、教学 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 ,也是对 和专业 教学 ,对 方式方 法创新 和课堂的互动性 量监 控和保 障体 系 ,制 定严格 的教学 检查 制 课 程内容 的基本规定 。然而 ,通 过十几年的探 提出了更 高的要 求。而 目前有~大部分开设大 度 ,定期对教 学秩序 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 索 , 国高校 目前的就业指导课 程仍然存在诸 学生就业 指导课 的高校 ,在教学形式上还停留 我 22制定 统一 的教 材 ,并 根据就 业 需要 , . 如学校重 视不 够 ,就 业指导课 教材 陈 旧、老 在灌输 式课堂 教学 模式 上 ,理 论性 的 内容 偏 以市场为导向 ,及时进行课程建设 和改革 化 ,授课 内容不 够规 范 ,授课方式较为单 一 , 多 , 多样 化、市 场化 、信息化 、系统化的教学 首先 各省市教委应该组织高水平 、有经 验 师资 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 模式还未形成 ,从而使学生感到就业 指导课 空 的教师编写适合本省市的就业 指导课教材 ,让 题 ,这些 问题的存在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一大批 的内容太多 ,对他们不实用 ,从而导致教学效 各高校都能有一个总的大纲。但由于就业指 导 大学毕业生的未来 ,影 响了当前我国人力资源 果不佳 。而有的高校课程形式不规范 ,就业指 课 的特殊性 ,很难有 一本全面 、长期 、稳定 、 的分配和利用问题 ,造成很大 的资源浪费。 导课 主要 以讲座 、会议等形式 出现 ,而此类形 适用的教 材,所 以各高校授课 内容应该有适 当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中存在的问题 式有时间短 、形式化 、不固定、过于零散 、不 的补充 和超前性 ,教师要通过文件学习 、信息 1I重 视 程 度 不够 . 易掌握 ,学生不够重视等缺点。面对学 校里一 搜集、广泛 阅读 、大量查阅,系统地 、有序地 当前 ,国内各 高校基本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个又一个的讲座 ,学生认为数量很多 ,但质量 确定教学 内容 ,编写适用的课程教学大纲 、规 程 ,只是多数高校还是把就业指导课列 为选修 不够 ,特别是学校老师的讲法单调乏 味,或是 范的讲义或学 习指南、完整的授课计划 、详尽 课 ,或隶 属于德育课程 ,有的高校甚至 只在毕 缺少实践 经历 ,根本 吸引不了学生 的注 意力 。 的教案 ,制作生动直观、实用性强、信息量大 业班中安排几场讲 座,即使纳入教学计划也没 有 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甚至不带一张纸 、一支 的课件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授课方式 有稳定的学时,对课程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清 笔 ,听完了事。这两类 教学形式可 以说是各走 适 当增加实践性环节 , 考核方式增加对应用能 楚 ,一般 说来 ,该课的授课教师多为辅导员或 端 ,最终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力水平 的测试 ,以满足学生 的求知欲和提高学 其他德育教师 ,认为学校的任务 只是按教学计 1 师资 队伍缺乏 专业化 和职业化 . 4 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 划完成教学任务 ,还没有像国外 高校那样把就 就业指导课 是一门理论性 和实践性较强的 23就业指导全程化 . . 业 指导作 为一 门学科来 研究 ,进课 程 、进 学 学科 ,它 除了涉及 到就业相关知识以外 ,还 涉 将 就业指导这 “ ”以前只有大 四学生 才 碗 分 、进教学计划还只是少 数高校 。 及到社会学 、心理学 、经济学 、公共关系学 的 囫囵吞吃的快餐 ,变成大学生人人吃 、月月吃 1 . 2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 知识。因此 ,教 师不仅要有广博 的理论知识 , 的 “ 家常菜 ” 。大学生从大一到毕业 ,其心理 、 目前 ,各省市根据本地 区实际情况编写教 而且还应具备丰 富的就业信息量 和社会选业 、 生理都处 于连续变化的过程之 中,完善 的就业 材 ,组织 授课 , 但授课情况参差不齐。有些重 就业 、从业经验 ,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 留 指导应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分 视就业 指导工 作 的省市组 织专 家精心 编写教 在 口头 说 教 上 ,很 难 达 到 理 想 效 果 。我 国 从 段实施 ,持续进行。大一主要是意识和方 向上 材 ,并对 骨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对授课情况 19 年 开始推行 职业 指导师 职业资格证 ,但 的培养 ,如就业形势指 导、 99 ( 下转 14页) 8
基于“一体两翼,三融四类”的中职课改研究与实践
基于“一体两翼,三融四类”的中职课改研究与实践“一体两翼,三融四类”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和情感为核心的新型教育体系。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职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就基于“一体两翼,三融四类”的中职课改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理念解读“一体两翼”是指学科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特征。
一方面,中职教育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就业创业的实际技能。
“三融四类”是指融合性、个性化、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是中职教育的实践路径。
融合性就是强调学科知识融入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个性化则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实践性是促进学生在校外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性则是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不同职业的技术人才。
这一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指导了中职课改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二、理念落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职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一方面,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学校也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的途径,不断寻求适合中职教育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一体两翼”理念的指导下,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外,还增设了实训课程、技能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还积极探索设置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
2.推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特征,也是“三融四类”理念的基础。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项目式学习机会。
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注重个性化教育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增强个性化教育的政策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路径研究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市场调查是商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状况,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因此市场调查课程的改革显得非常必要。
目前学校中的市场调查课程多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被 passively的接受着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难以满足市场对于毕业生的需求。
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构建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路径,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学生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1. 强调实践和应用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从passively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参与市场调查项目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倡导合作和交流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市场调查任务,与同学分享经验、借鉴他人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注重实践与创新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强调实践和创新。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建设学习共同体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更宽松、更自由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和交流。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包括建立学习团队、制定学习规则、建设学习平台等。
2. 项目学习设计在《市场调查》课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型的市场调查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了解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制定调查方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
摘要:就业指导课是近年来高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和学校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引进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课内容改革与实验对比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物流专业学生为试点,设置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得到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市场需求;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张立新(1970 -),男,哈尔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就业指导课在实现学校整体教学目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公共教学领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就业指导课无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手段、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获得了实质性发展。
然而,在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素质需求的不断调整中,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内容的需求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如果要全面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
1市场需求的课程改革方向
课程改革方向的选择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主要是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些“人才”实现就业,才能有岗位,并且充分适应工作岗位
和社会发展要求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最现实的想法就是学习技能实现就业,满足生存和更好的发展,那么,他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寻找一个自己喜欢又有发展的好工作。
实现这两方面的需求的客户终端就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选人用人标准,我们培养的“人才”只有符合或超过这个标准,才能实现就业,获得岗位。
因此,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市场需求标准作为本课程改革的方向。
2课改教学内容的构建
根据物流就业岗位设置共搜索了报关员、仓库管理员、调度员、物流经理/主管、配送员、物流客服专员/助理、物流押运、物流营销员和物流专员9个岗位招聘信息232条,对232条招聘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按照出现的频率次数的多少,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依次为责任心、客户导向、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积极主动、关注细节、专业性、学习领悟、组织承诺、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专业资质、灵活性、分析判断、诚信正直、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计划执行、协调决策、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创新能力、分析式思维、信息收集。
由此可见,物流行业最看重前5项素质是责任心、客户导向、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和积极主动,说明在商品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物流企业的员工的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责任心,然后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其次才是企业本
身需求的敬业精神。
另一个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排在后5项的素质是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创新能力、分析式思维和信息收集,这5项素质在其他行业里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选拔主管或者更高的职位的时候这5项将会排在前面。
根据市场需求的调查确定授课具体的教学内容。
3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的评估
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的物流专业三个班,即09物流一班、12物流一班,09物流2班、12网络班为教学试验班。
经过一个学期的授课,对教学情况分析如下:
3.1对本部分课程的总体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三部分的排列依次是,课程内容满意度90%、多媒体课件的满意度76.8%、对教师的满意度66.2%
相对较低,但是还要关注到有相当一部分感觉一般的学生,在对课程内容、教师、多媒体教材三项满意度评价上,感觉一般的学生比例分别占到总数的8.1%、17.1%、17.1%,此外还有很小的一部分学生表示出不太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倾向,尤其是对教师评价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有16.6%,说明我们教师还要继续努力,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不断的提高教学能力。
3.2适合学生需要的程度的分析
总的来说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给学生启发方面均得到了一半以上学生的认可,其中,学生对课程实用性评价最高,满意度达80%;其次是与实用性相关的联系就业实际、案例讲解的
启发性上,满意度是74.7%;随后是课程的针对性为70.5%;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上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仅为67.7%。
综上,在课程改进方面应该着重注意提升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同时也注意在课程针对性上加以改进,满足更多学生对课程的需要和要求。
3.3学生参加本部分课程后的感受和收获
1)意识层面,通过课程的学习,意识到当下学习的重要性,实践的重要性,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的必要性,也初步了解到就业形势社会态势,开拓了一些视野,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主观感觉上,感受到当下竞争的激烈,但是又对自己有信心,感受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知识上,了解了一些生涯规划的理论和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了一些可迁移的技巧,知道如何制作简历、展示自己,学习到了一些职场的个人的公共的礼仪等;
4)更加认识自己,课程的理论特别是各类的测试,让学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足之处,进而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制定自己合理的规划,尝试有目的有计划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和将来;
4改进计划
(1)针对学生的需求争取在今年寒假修订教材,对其内容进行增减删补,提高其针对性和理论性;
(2)在下一轮教学中进一步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增添一些教师本人关于本课教学录像的分析和谈论,帮助任课教师从感官上认识
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找改进措施;
(3)建议学校相关部门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增加本课程的教学时数,最好是一周一次课,上课人数在40人左右;
(4)争取建立“职业咨询工作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咨询。
参考文献:
[1] 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6-05-17(8)
[2] 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123-124
[3]彭逼眉.胜任特征及其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04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教高厅[2007]7号.http:
///.
[5]胡晓旭,姚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5,(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