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医生“抢班夺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医生“抢班夺权”
作者:王瑞良
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0年第10期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器人研究的不断进步,医疗正在迈向机器人时代。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大多数手术都将无需从皮肤上划开大切口,而会通过微型机器人在人体内“漫游”,观察异常情况,从而在更合适的部位进行有效的治疗。
成功的心脏搭桥手术
日前,欧洲的几位医生利用机器人为病人作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这个机器人有三只手臂,一只接一台高精度摄像机,另两只直接受医生控制。医生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一台三维荧光屏,仔细地观察着机器人手臂在病人体内的每个动作,并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操作。只见机械臂在患者胸部切开三个小切口,由三只机械手进入胸腔,而不用像过去那样切开一条很长的切口,更无需切断肋骨。
手术进行顺利,取得了成功。
从颅内取出话性组织
目前,已有机器人和遥控系统被运用于微创外科和其他需要精准切割的手术。例如,美国曾为一位高龄妇女施行了一例从颅内取出活性组织的手术。术前,该患者仅做了头皮局部麻醉,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手术开始,首先要通过仪器对脑内病体具体位置进行定位,然后用扫描仪对可疑部位拍照。一旦发现癌肿的可疑线索,电脑会立即计算出它的立体座标,并把有关数据输入记忆器,于是机械手便慢慢向目标移动,开始在脑部钻孔。至于这个孔究竟钻在哪里,孔径要多大,针要插多深,机器人都已经一清二楚。结果,通过对取出组织的活检,确诊老妇患的是脑癌。
更多地用于内窥镜检查
新技术更多地被应用在内窥镜的检查和治疗领域。
意大利圣安娜大学发明的一种生物医学机器人,可以用“爪子”沿着人体的消化道移动,检查从喉咙到胃部和十二指肠的每个部位。德国人赖纳·格岑发明的一种超微机器人,可以放在医生给病人的体循环系统注射的溶液中,进入人的血管游弋,对病人有缺损的部位进行修补。例如当它进入一位脑梗塞患者脑部的一根堵塞的血管后,就用一个非常小的刷子很快刷净那里的堵塞物,使患者转危为安。该装置进一步完善后,将在人体内到处航行,把药物送到每个需要治疗的器官里,而不损伤身体的其他部位;同时,它的一把小铣刀还可以粉碎膀胱和肾里的结石,并帮忙将其排出体外。
在管腔内组装的机器人
最近研发的一种“装配结构管腔手术系统机器人”,可以被病人吞入腹中,或者以组件的形式通过鼻孔进入人体并插入器官。手术时,患者需要吞入15个微型组件,这些组件随后在伤患处集合,组装成一台能够施行精细手术的仪器。这种治疗方法没有其他创伤,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节省手术和康复时间。
发展前景令人神往
专家分析认为,如今机器人已经成为日常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它的价格越来越低,体形越来越小,机器人手术将会更加普及,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出现了肺衰竭,就可以赶紧把他送进一辆装甲车,此时,医生可以在后方指导机器人对伤员进行手术和救护,比如把一根管子塞进这名伤员的胸腔,进行急救。他的伙伴如果脸部受了重伤,呼吸困难,那么机器人就会在他的喉部切开一个小洞,这样他立即就能恢复呼吸、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