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土壤的实习报告汇总6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汇总6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前言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它具有肥力,在自然界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产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与地球表面其他疏松、多孔的物质的重要区别在于土壤具有肥力。
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经常地,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产生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决定土壤肥力。
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不同,使土壤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性质,其中有的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的.则不利。
土壤不但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动物、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微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通过这学期对《土壤学》的学习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知识,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
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
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土壤学是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土壤学的教学实习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其目的、任务及要求如下: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中国的土壤化学元素丰度及其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是地球科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中国土壤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和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资源丰度以及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中国是一个土壤资源丰富的国家,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铝、镁、钙、钾、磷等元素。
其中,铁和铝是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它们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镁、钙、钾元素则是作为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土壤中的磷元素也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2. 中国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受到地质构造、气候、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质构造背景下的土壤,其化学元素丰度和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以及吸附等过程也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植被覆盖对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也有一定影响,植被的根系分泌物和腐殖质的分解等过程会影响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循环。
人类活动也会对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造成一定影响,如工业排放、农药施用等都会影响土壤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和分布。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这一话题,涉及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以及资源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土壤中化学元素的丰度以及其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可以为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有效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土壤污染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探索土壤中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之间的机制,以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总结回顾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中国土壤中的化学元素丰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资源丰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主要内容
第三节 土壤科学的发展
一、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
1、19世纪上半叶
1)19世纪前:欧洲受教会神权统治,把世界万物都认为 是神 的作用。植物生长是土壤供给植物“生活力”植物生 长
2)19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土壤。 Ø 水营养学说(桶中大树,柳树) Ø 腐殖质营养学说 Ø 发现硝石、污水、P、K等有营养作用。
第二节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我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第三章 土壤生物
第四章 土壤质地、孔性、结构
第五章 土壤力学性质和耕性
第六章 土壤水
第七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
第八章 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
第九章 土壤酸碱反应
PPT文档演模板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主要内容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 环境中的重要性主要内
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0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土壤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 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一、土壤的概念 2、土壤组成:
固体土粒:V40-50% 矿物质 岩石矿物风化95%; 有机质 动植微生物有机残体5%
粒间孔隙: 水 稀溶液、降水、地下水。 气 N2、O2 CO2 水气
生物: 动物、 植物、微生物
固、液、气三相比 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主要内容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摘要】本文主要对《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在我们介绍了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我们讨论了知识学习与巩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实际生产结合以及学习体会和课程反思。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合理施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我们对教学体会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课程改进建议,并展望了未来。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土壤肥料学的了解,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实际生产、学习体会、课程反思、教学体会总结、课程改进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性质和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土壤养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2. 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来源、转化和吸收规律,掌握养分的供给原则;3. 学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方法,掌握肥料施用技术;4. 掌握土壤养分诊断技术和土壤肥力评价方法,能够进行土壤测试和施肥方案设计;5. 培养学生对土壤管理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1.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土壤肥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来源、转化和运输规律,土壤与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性和养分运转规律,从而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也包括了各类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实现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教学内容还包括了土壤肥料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发展的热情。
2023最新-最新土壤实践报告精彩4篇
最新土壤实践报告精彩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壶知道为您带来了4篇《最新土壤实践报告》,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土壤实习报告篇一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切面。
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外部形态特征,它是土壤形成、发展和人类活动的结果。
通过对土壤剖面的选定、挖掘和观察,可以初步了解该土的特性,鉴定其肥力,再结合室内分析作为合理利用、施肥、改良土壤的参考。
挖掘土壤剖面是在野外调查研究土壤的基本手段。
对土壤剖面进行认真的、细致的观察研究,就能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变化情况。
因此,首先在有代表性的地点(不能靠近路旁或刚施过肥的地方)挖掘土坑,土炕的深度按实际需要而定,一般要有80100公分,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别放置两旁,挖好土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用为观察的一面,观察面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土壤。
观察完毕后,将心土及表土依次分别放回土坑中压实填平。
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
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我们在每个观察地点都挖掘剖面来进行观察,因此很好地掌握了其原则和方法。
我们小组一共挖了四个剖面,下面是对其简单描述,(具体内容请参见土壤调查记载表):剖面一:地点:武岐山地形:下坡底部地势:海拔130米以上母质:第四纪沉积物下属黄土排水情况了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下蜀黄土为母质的粘磐黄棕壤,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剖面二:地点:武岐山地形:山腰平缓处地势:海拔140米以上母质:石英砂岩的坡积物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沙岩为母质的粗骨黄棕壤,沙粒含量尤其高,生产性不良;剖面三:地点:空青山地形:山腰平缓处地势:海拔270米以上母质:砂岩坡积物植被:以毛竹为主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毛竹林下的黄棕壤,植物根系很多,剖面上也有少量的灰白色的网纹;剖面四:地点:空青山地形:山腰地势:海拔220米以上母质:砂岩坡积物植被:以次生栎林为主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次生栎林下的黄棕壤,土层较疏松,分层不明显。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评述1. 介绍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是我国土壤科学家根据我国国土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在总结和综合国内外土壤分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编制而成的。
该分类系统充分考虑了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土壤类型,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土壤分类体系。
在整个土壤科学领域中,这一系统在我国土壤分类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土壤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分类原则1992年的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总共包括了12个主要类型和56个细类土壤,其中每个类型都是根据其地理形成背景、土壤过程和成因等综合因素进行的分类。
在这个土壤分类系统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项分类原则:2.1 地质基础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充分考虑了我国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条件,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东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貌类型,以及相应的土壤类型。
2.2 地理环境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着重强调了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地理环境条件,包括了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
2.3 土地利用原则该分类系统还将土地利用作为土壤分类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往往会导致土壤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因此在土壤的分类中不可忽视土地利用对于土壤形成和特征的影响。
2.4 土壤特征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还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壤的形成和特征。
3.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准确地结合了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和土地利用情况,充分考虑了土壤特征和地理环境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分类系统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当今社会和土壤科学的要求。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
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1、测容重和含水量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1、野外调查分析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
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学实习报告【三篇】
【导语】⼟壤学实习教学作为⼟壤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对学⽣能⼒培养以及科研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和意义。
本⽂是为⼤家整理的⼟壤学实习报告【三篇】,仅供参考。
⼟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 ⼟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和浅⽔域地的⼟壤所组成的⼀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物质能量的交换。
⼟壤是地球陆地表⾯具有肥⼒能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壤与⼈类关系⼗分密切,⼈类⽣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部分来源与⼟壤,故了解⼟壤,分析⼟壤,创造良好的⼟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长发育,是提⾼⼈类物质⽂化⽣活⽔平的重要⽅⾯! 野外教学实习是⼟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壤剖⾯性状观察的⽅法,了解⼤明⼭和弄拉⾃然保护区主要⼟壤类型的分布、成⼟条件、剖⾯特征及改良利⽤措施和实现⼟壤的可持续开发利⽤。
⼆、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武鸣县、上林县、⼤明⼭⾃然保护区、弄拉⾃然保护区。
2、实习时间:xx年x⽉x⽇到xx年x⽉x⽇ 3、实习器材:铁铲、PH指⽰剂、软卷尺、⽐⾊卡、⼟⼑、标杆、蒸馏⽔等。
4、实习⼈员:⼴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科学全体学⽣共120⼈和指导⽼师2⼈。
5、指导⽼师:周兴⽼师、罗献宝⽼师。
三、实习基本理论依据 1、⼟壤剖⾯形态观察分析 ⼟壤剖⾯是指从地⾯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坑,⼟坑深度按实际需要⽽定,标准剖⾯要⼀⽶宽两⽶长,⼀直挖到基岩。
挖出的表⼟、⼼⼟分别放置在两旁,挖好⼟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为观察的⼀⾯,观察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壤。
观察剖⾯时,应先从上⽽下划分若⼲层次(⼀般以层颜⾊、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壤的形态、特征,并做好记录。
观察项⽬主要有:⼟层厚薄、颜⾊、质地、结构、酸碱度、松紧度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总结在这个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土壤学野外实习。
这三天,我们分别到花溪青岩古镇周围,花溪天鹅寨和南江大峡谷等地挖坑进行土壤剖面观察,主要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其重要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ph,结构,颜色,含水状况,空隙度,质地,以及土壤中的新生体、侵入体、根系的状况。
最后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是。
第一,在野外能够锻炼自己的生存技巧,虽然第一天的时候吃了许多亏,但是,的确让我学到了许多。
第二,懂得和同学老师交流,和小组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这三天的野外实习的同时,也游览了贵州的大好河山,一览的风姿,让人流连忘返。
特别是第三天的南江大峡谷,更是让我了解到卡斯特地形的发育特点以及阿罗多姿的景色,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四,它可以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紧密的结合在一来,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使我们初步掌握野外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最后,也是从我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了我对土壤学的热爱。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
在观察图层剖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实的土层,了解不同土壤的土层,因为各种成土因素而形成各种土层的特征,让我真实的认识我在课堂上老师所介绍的抽象理论知识。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苏老师的认真耐心教导。
篇二:土壤学实习报告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组长:实习组员:实习时间:指导教师:李拴怀土壤学实习报告土管 2013年5月21日刘庆花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1. 了解当地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开发利用改良。
2.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
土壤科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土壤科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摘要阐述了土壤学的特点,总结了近几年来土壤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为土壤科学深层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科学;特点;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土壤学者认为:土壤是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最根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
土壤是一种自然实体,它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其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
土壤主要是由4种物质组成,分别为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1]。
土壤学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也是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林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自然资源。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和动物居住的环境因子,在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时有重要的作用。
1 土壤学的特点21世纪土壤学的发展将具有以下5个特点:一是研究领域在广度方面将进一步地获得发展。
土壤研究的综合性及学科交叉性将更为明显。
在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土壤质量和肥力、土壤与环境、生态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研究领域不断获得深层次的发展,不断地对学科的分支进行拓展。
在土壤的属性及过程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进行探究,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土壤科学,以取得更大的进展。
三是土壤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将日益发展。
不仅在土壤属性的研究上,土壤分类及土壤过程的研究中都将不断地趋向定量化和信息化。
四是土壤研究将日趋国际化。
土壤的研究不仅只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应更多地面向国际,日益增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2]。
五是长期观测研究土壤的动态与定位,将是今后土壤学研究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土壤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今后要对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本质进行了解,只有长期地进行定位观测。
2 土壤科学的研究进展以往土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化学与肥力、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调控、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环境修复、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土壤生态学和土壤物理学,但是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学发展的趋势也在改变。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1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种类》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的基本种类和特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增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土壤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土壤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种类和特性,学会区分不同土壤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土壤的基本种类和特性。
2.难点:学会区分不同土壤的特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特性。
3.情景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好观察日记本,准备记录观察到的土壤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土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种类和特点。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土壤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土壤的基本种类和特性,包括砂质土、黏质土、壤土等。
呈现实验结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土壤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土壤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中国土壤分类的发展及前景
成为世界主流土壤分类之一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得到各国的认同,并已经跻身世界主流分 类行列。国际土壤学会联合会全面介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全盘采用 中国人为土分类,在第15、16、17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上,项目主持 人均应邀作中国人为土报告和介绍。 由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充分把握了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和 人文环境,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积累,创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 全新的土壤分类,从而使中国土壤分类进入了定量化的新阶段,并在 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人为土分类方面更为世界同行所认同。
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
由定性向定量的跨越
土壤分类由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是我国土壤科学发展历史上,第一次 由中国土壤学家自己制订的一个完整的定量的土壤分类体系。 ◆ 拟定了适合我国实际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定量分类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不是成土因素,也不是某 一种土壤性质,而是具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或特性。凡用于鉴别土壤 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如果用于分类目 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特性(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 ),则称为诊断特性。该分类共拟定了11个诊断表,20个诊断表下层,2 个其他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 创建了一个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全新的谱系式土壤分类 。整个系统共划分出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并着 手建立了750个土系。 ◆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检索系统,将鉴别指标落实到具体类型上。每一 种土壤都可以通过检索找到自己的分类位置,彻底避免了同名异土、同土 异名的弊端。
汪靖祥
一、中国土壤分类历史 二、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
中国古代土壤的分类
大禹治水,遍及全国后,对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在《禹贡》 中,将全国土地划为九州: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再 根据土壤性质划为9种,并根据土壤肥力划为三等九级。在《禹贡》的 基础上,把九州土壤按地形划为山林,川泽,丘陵等五大类,春秋时代 管子著《地圆篇》中,考虑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区划出18个土类, 每个土类分为5种,共90种。《地官司徒下篇》也研究了九州的土壤及 其改良。中国古代的土壤分类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其出发点都是为了 估计土壤肥力和发展农业生产。它们是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 定的科学性,有的土壤名称一直沿用至现代,如垆土、黄壤、黑土、青 黎(青泥)等。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_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_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一、内容概述本文将简要介绍近代中国农业的社会背景与发展环境,为农学的崛起与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本文将阐述科学家们对农学研究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农作物改良、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努力。
本文将揭示这些科学家如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守科学研究的初心,推动农业科学的不断进步。
文章将分析科学家们如何将农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包括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改革以及农业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不仅致力于实验室的研究,还积极参与农业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在农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群体,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对农学发展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投身于农学研究中。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农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指出农学研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还将探讨未来农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为农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 简述中国近代农学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根植于国内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农业科技进步的双重背景之下。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融入现代科技元素,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是中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节点,也是近代农学萌生和发展的土壤。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农业开始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进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
近代农学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于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农学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们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作者:孙霞贾宏涛张凯赵丹胡雨彤范燕敏李宁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项目“西部地区高等农业院校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202004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T2021019)第一作者简介:孙霞(1975-),女,汉族,江苏建湖人,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土壤与植物营养。
*通信作者:贾宏涛(1975-),男,汉族,陕西高陵人,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质量。
DOI:10.19980/23-1593/G4.2024.06.043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土壤学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
该文在土壤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出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途径,为培养“爱农、懂农、践农”的新农科人才和实现“三全育人”做出贡献。
关键词:土壤学;课程思政;新农科建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6-0185-04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Soil Science course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new era. How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oil Science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soil science, put forward effective ways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oil Science, and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who "love agriculture, understand agriculture, and practice agricultur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ree integrity education".Keywords: Soil Scien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1]。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在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认识。
在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基础、关键研究内容、在农业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讨论了该理论在未来的展望,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是一种综合研究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为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成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承载着水分和养分供给植物生长,同时土壤还是碳的主要贮存库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通过大气循环和降水过程对土壤和植物产生影响,构成了土壤-植物-大气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研究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还能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理论基础、关键研究内容、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目前,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在农业、生态和气候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综合研究土壤、植物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重要性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目的:1. 深入探讨土壤、植物和大气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揭示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2《土壤的类型》(表格式教案及反思)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土壤类型的区分:学生可能会对土壤类型的区分感到困惑,因为它们的特征相似,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理解和区分。
(2)土壤特点和用途的掌握:学生可能会对土壤特点和用途的掌握感到困难,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和实例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3)土壤辨别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会对土壤辨别能力的培养感到困难,因为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培养,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实例和指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土壤类型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质土、黏质土、壤土等,并能够准确描述它们的特征。
(2)土壤特点和用途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砂质土适合种植蔬菜和水果,黏质土适合种植水稻等。
(3)土壤辨别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辨别不同类型的土壤,并能够根据土壤的特点和用途进行选择。
5. 持续性评价
(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长期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2)学习进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请描述砂质土和黏质土的特点和用途。
答案:砂质土的特点是颗粒较粗,保水性差,但通气性好,适合种植蔬菜和水果。黏质土的特点是颗粒较细,保水性好,但通气性差,适合种植水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土壤的类型、特点和用途,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System of Soil Science Experimental Course
WEI Jun⁃ling,ZHANG Liang⁃liang, XU Gang et al (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Anhui
堂的切入点,积极思考实验结果反映出来的思政内容,有针
让学生了解土壤环境质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传播
1.3.3 课后注重及时跟踪反馈。 要求学生除了认真完成实
有关粮食安全、土壤环境质量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将垃圾
验报告的填写以外,还要坚持课后总结研讨,根据实验结果
分类处置、废弃电池回收等环境保护活动变成一种自觉自愿
为构建高等教育“大思政” 格局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根本
面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 的情怀、塑造高尚品德修养、增
遵循
[3]
。
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 全员
1.1 完善教学目标 在掌握土壤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基
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
学团队项目( jz195204) 。
作者简介 魏俊岭(1975—) ,女,安徽宿州人,高级实验师,硕士,从事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9-13;修回日期 2021-10-14
1.2 改革教学内容 土壤学实验按照教学大纲规划共计 10
土壤地理学发展历史
一、土壤地理学背景(一)土壤地理学萌芽期土壤地理学是一科次生科学,它融合了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它主要是研究土质成分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土质生长、土质发育、土质分异和土质分布规律等四个方面的次生科学。
土壤地理学是一科独立出来,仅有100多年历史的学科,人类的土壤地理知识早在19世纪中期进入萌发时期。
与土壤地理相关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尚书·禹贡》篇记录并有描述中华九州的土质成分及其等级分类。
在早期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当中也有关于土质成分和地理环境的记录。
19世纪中期地质学开始兴起,早期研究地质的地质学家通过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残积、沉积物的移动和淀积划分土壤的类型和等次;如冲积土、风积土等,则是通过堆积物成因类型来定名的土壤类型。
以上这些早期的文献和相关学科的研究都为后来的土壤地理学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二)土壤地理学创建期经过早期的萌芽发展进入到19世纪的后期和20世纪前期,土壤地理学开始了关键的创建时期,其中作为重要的创建代表人物的是俄国的道库恰耶夫,他的《俄国黑钙土》一书发表于1883年,书中说到了关于土质成分的地带分布学说并且详细阐述了相关的土质成分成因因素,他认为这部分的土壤成土因素有五大方面的影响,土壤的土质成分就是在这五个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他还在文中解释了土质成分具有明显地带性的形成过程,并且提出了研究土质成分的方法,例如土壤调查和分布图绘制,把土质成分的剖面性状作为土质成分分类的依据。
以上这些工作都是道库恰耶夫奠定了土壤地理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使得土壤地理学具有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基本条件。
(三)土壤地理学发展期在经过了创建期,俄国的土壤学发展又遇到了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道库恰耶夫写的相关理论在俄国学者的研究和发现中不断的壮大,研究了对自然环境与土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深入研究了气候和生物针对土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土质成分形成过程中土地中的生物循环在起着主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有以下的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肥力演变;施肥技术与提高肥效;持续稳定的土壤肥力培育;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农业持续发展中高效适度技术的管理、对策与合理布局;不同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模式。
2.4.3 土壤生态环境的建设
1.3.2 时空转变
空间过程的时空尺度:时间0~1×106 a,空间0~1×106 km2。空间过程包括:点过程,如微生物分布;片过程,如土壤污染;线过程,如地表径流
;面过程,如酸雨。研究问题包括:人类影响的区域分异;流域养分循环过程的环境效应;区域过程(酸雨)的土壤环境效应等。
对的,发生、发展是绝对的。土壤也正是通过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得以发生、发展,这也使得土壤治理、改良、修复得以实现。
时空差异性包括区域性、多样性、多变性、制约性。正是由于时空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各区域之间的土壤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具有区域分布。但这种多样性和多变性又受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外界条件的制约,即具有制约性。这使得土壤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2 土壤科学研究的特性、发展与研究方向
1.2.1 土壤科学的两个特性
土壤科学的特性是由土壤本身所决定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性,即时空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
时空差异性说明土壤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处于发生发展之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因所处环境、人为影响等外界条件的不同或改变而表现出不一致性,即差异性。同时土壤本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缓慢的,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突变而突变,而是在自身发生发展过程中依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渐进式的变化。稳定是相
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赵其国1,万红友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从土壤作为资源与环境共同载体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土壤科学发展的特点、土壤科学研究的特性和方向,提出了土壤"3P"、土壤"3S"和土壤"3R"的未来创新研究内容。认为应牢牢把握"土壤圈"这一现代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科学,不断推进土壤科学发展与创新的实践运用。
土壤学的时空变化研究从全球的、区域的、流域的到土链、田块、颗粒、结构、表面,直至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其中还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短时间的和长时间的研究。
人类活动在地球各圈层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极大地改变着各圈层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影响环境质量与生物健康。其关系如图2所示。
过程及反馈影响。按当前的研究成果,土壤圈有5个内涵。
(1)土壤圈存在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土壤圈是生物与非生物物质之间最重要与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界面,它与其他地圈圈层进行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2)土壤圈是最活跃与最富生命力的圈层。它对各种物质循环与物质流起维持、调节和控制作用。土壤肥力是土壤圈层所固有的性质,是地球圈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圈层性质之一。
(7)土壤研究从地区(Local)、全国(Country)走向区域(Region)和全球(Global),即LCRG。
(8)土壤研究越来越注重土壤管理、土壤的时空变化、土壤的污染退化过程与调控。
1.2.3 土壤学研究的3个方向
(1)土壤圈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交互作用与过程。
图1 土壤科学研究的目标转变
图3 土壤基础性创新研究
1.4.2 应用性
在应用性创新研究方面,应面向生产实际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突出土壤"3S"和土壤"3R"(图4)。土壤"3S"是指:Sustainability(土壤永续)、Security(土壤保护)、Sanitation(土壤健康)。土壤"3R"是指:Remediation(土壤修复)、Restoration(or Rehabilitation土壤重建)、Restructuring(土壤调整)。
1.2.2 土壤学研究的8方面发展
(1)从研究土壤本身转向研究土壤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土壤学研究参与并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
(2)土壤研究从单一学科走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不断丰富和发展土壤学自身的研究内容。
(3)土壤研究走向国际化、定量化和标准化。
主要有以下的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态环境演替规律;土壤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土壤污染。
2.4.4 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全球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土壤圈与大气圈大量、痕量气体的交换及平衡。例如:土壤C、N循环;水稻田及湿地土壤温室气体CH4、N2O、NO、NO2、S的释放;土壤飘尘和空气污染。
相对稳定性包括经验性、积累性、渐进性、渗透性。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从1930年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建立已有7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许多先辈和科技工作者奉献了他们的心智和努力[2]。土壤科学的发展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经验总结到定量化和标准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同时又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和渗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 土壤科学的发展
1.1 土壤科学发展的特点
21世纪土壤学的发展将具有以下5个特点。(1)研究领域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学科分支不断拓展。从不同角度对土壤的各个属性和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土壤科学在深度上有明显的进展。(2)研究领域在广度方面将进一步发展。土壤研究将更具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在解决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中,将更加注意土壤与环境、土壤质量和肥力、生态和健康之间的影响。(3)土壤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将日益发展。无论对土壤属性、土壤过程或土壤分类的研究,都将不断地趋向定量化和信息化。(4)对土壤的动态与定位长期观测研究,将是今后土壤学研究系统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土壤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今后只有通过长期定位观测才能了解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本质。(5)土壤研究将日趋国际化。土壤研究不仅只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更多地面向国际。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日益加强[1]。
(4)从实验手段上看,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土壤研究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现代科学技术是土壤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5)土壤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的监测、预控和长期定位观测。
(6)土壤研究从微观走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拓展宏观领域,面向并针对G-R-C(Global-Region-Country,全球-区域-全国);强化微观深入。
(2)土壤圈内部与其他地球圈层界面的作用机理。
(3)土壤圈与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的交互效应与调控作用。
1.3 土壤科学研究的3个转变
1.3.1 目标转变
研究目标由作为地表自然体的自然土壤更多地转向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并为它们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1)。
1.3.3 手段转变
现代科学技术是土壤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预见土壤学研究手段正不断地加强对高技术的运用,使其本身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建立从模拟、模型到模式、模区、示范的研究。
1.4 未来创新研究
1.4.1 基础性
在基础性创新研究方面应注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突出土壤"3P"(图3),即Particularity(特殊性)、Penetranty (渗透性)和Pedospherity(土圈性)。
2.3 土壤圈的研究方向
(1)从土壤圈与地球其他圈层关系的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养分元素的交换与平衡;土壤圈与水圈之间的水分循环与物质运动;土壤圈与大气圈之间的大量气体及痕量气体的交换与平衡;土壤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元素迁移。
(2)从土壤圈物质和能量循环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土壤圈物质、能量循环与地球生命、人类生存条件、自然环境、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
2.4 土壤圈的研究内容
2.4.1 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主要有以下的研究:低耗土壤资源的节约型开发利用;综合治理,集约经营耕地;土壤资源承载能力;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土地质量;土地动态监测及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
2.4
(5)土壤圈仅有部分为可再生资源。土壤圈并非完全为可再生资源,我们对土壤圈资源应充分利用和保护,使它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发挥作用。
2.2 土壤圈的功能
从图5中土壤圈与整个地球圈层的关系看,其功能有4个方面[4]:
(1)对大气圈:与大气进行气体的平衡与交换,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
图5 土壤圈的地位、内涵、功能及研究趋向
(3)土壤圈具"记忆块"的功能。这些记忆信息,有助于人们区别过去和现在的土壤变化,并可对土壤圈未来变化进行预测。
(4)土壤圈具时空限制特征。土壤圈的空间特征主要通过土壤类型及土壤分布面积来体现。土壤时间尺度表现在土壤形成过程、演变与机理的变化上,这些变化时间,一般是103~106 a。
(2)对生物圈: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物理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但土壤圈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也起不良影响。
(3)对水圈:影响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作为地球圈层的"皮肤",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坏;与岩石圈进行交换和地质循环。
2.1 土壤圈的概念与内涵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覆盖层,它犹如地球的地膜,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生物体的生物膜。土壤圈(Pedosphere)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它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1938年,S. Matson曾提出圈层概念,认为土壤圈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很少注意到土壤圈对其它圈层的交互作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