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中医外科上的应用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基、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2、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并重点掌握各专科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诊断及治疗学等理论知识•3、掌握各专科诊疗技术的原理与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与本专科密切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險穴学》等。
了解历代医家对本专科疾病的系统论述2、熟练掌握中医内伤病症的脏腑、气血速液和经结病变理论以及中医外感病症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病变理论3、掌握本专业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相关知识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蓠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熟悉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熟练掌握并指导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胲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泻、黄疸、急腹症、腹水、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熟练掌握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四诊技术,各专科必须掌握本专业的诊疗技术,并熟悉所在专业新的诊疗技术。
如心内科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的常规诊治技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电复律术、心包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心脏血流动力学测定:熟悉和了解心脏电生理检査与治疗技术、心血管系统的超声检査技术、心血管影像检査技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挢术等诊治专业技术5、重点掌握各专科的特色治疗方法,熟悉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学、作用机制、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常见药物配伍运用时的相互影响6、了解本专业的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如消化科的HP检测、胃肠动力测定、消化道激素测定及实验病理、细胞学技术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如心内科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擻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妍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概很况。
2021医学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2021医学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医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必要的存在,医学毕业论文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医学检验论文题目1、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3、国际化视野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4、医学检验知识的图谱构建与应用5、关于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思考6、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培养7、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变革8、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9、不同实习教学模式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10、医学检验进展与临床应用研究11、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浅析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提高1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15、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16、医学检验高职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综合学习模式的构建17、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在县级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研究18、浅谈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19、医学检验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探索20、探讨医学检验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21、循证检验医学结合PBL教学在医学检验实践带教中的应用研究22、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2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探讨24、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25、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类专业课程应用效果分析26、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27、我国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发展现状与挑战28、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带教模式探索29、信息化在医学检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30、输血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31、教学医院医学检验进修生带教模式探讨32、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备赛水平提升探索33、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34、医学职业终身教育技能培训方法的研究--以医学检验为例35、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探讨36、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7、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38、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39、独立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新途径的探索40、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医学检验的研究进展医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2、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3、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4、27例胃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5、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6、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腰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7、古纳斯督灸治疗骨关节疼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8、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9、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10、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11、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12、菌毒清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13、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14、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15、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16、消痤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17、内耳眩晕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1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19、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0、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21、葡萄糖酸锌治疗痤疮22例临床疗效观察22、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23、川百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24、微波治疗耳鸣临床疗效观察25、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26、鼻咽联合成形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观察27、乳痛症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28、斯奇康佐薄氏腹针治重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29、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30、中风膏抗脑动脉硬化60例临床疗效观察31、中医辨证治疗痞满证46例临床疗效观察32、综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33、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3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35、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36、鱼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37、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38、拔罐辅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39、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40、CO2激光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观察4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观察42、万应理伤膏临床疗效观察43、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44、金因肽治疗50例日光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4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46、胆宁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47、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48、微管人流与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观察49、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50、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
科等。
特别是由于手术范围的(四)畸形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肛管直肠闭锁等,均需施行手术治疗。
后天性畸形,例如烧伤后瘢痕挛缩,也多需手术整复,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观。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常见的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尿路梗阻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症等;结石形成如胆石症、尿路结石等;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也常需术治疗予以纠正。
现代外科学,不但包括上列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为此,现代外科学必然要涉及实验以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相对的。
如上所述,外科一般以需要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而内科一般以应用药物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
然而,外科疾病也不是都需要手术的,而常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才需要手术,例如化脓性感染,在前期一般先用药物治疗,形成脓肿时才需要切开引流。
而一部分内科疾病在它发展到某一阶段也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穿孔或大出血时,常需要手术治疗。
不仅如此,由于医学科学的进展,有的原来认为应当手术的疾病,现在可以改用非手术疗法治疗,例如大部分的尿路结石可以应用体外震波,使结石粉碎排出。
有的原来不能施行手术的疾病,现在已创造了有效的手术疗法,例如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了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可以用手术方法来纠正。
特别在近年由于介入放射学的迅速进展,使外科与内科以及其他专科更趋于交叉。
所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将会不断地更新变化。
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
外科学和所有的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预后, 而且外科学更重视开刀的适应症、术前的评估与照顾、手术的技巧与方法、术后的照顾、手术的并发症与预后等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问题。
临床外科学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可分为普通外科(现专指各种腹腔、乳房、甲状腺及简单的皮肤外科)、心脏外科、胸腔外科(两者可合称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有时简称脑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矫形外科(即骨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等。
浅谈中医外科学的现状问题
要组 成 部 分 , 自建 国后 的 6 多 年 中 , 过 长 期 的 中 西 医 结 合 , 0 经 中西 医学 术 互 相 渗 透 , 中 医传 统 的 治 疗 病 种 、 术 理 论 和 医 疗 技 术 使 学 发生 了很 大 变 化 。 经过 长 期 临 证 经 验 的 总 结 , 理 论 到 实践 不 断 从
的 问题 是 , 在仍 有 少 数 中 医 院 , 外 科 截 然 分 为 中西 两 部 分 , 现 把 中 医只 用 传 统 疗 法 看 传 统疾 病 , 目的 是 保 持 中 医特 色 , 会在 发 展 , 社 科 学 在 进 步 , 有 通 过 改革 开 放 , 只 中医 的特 色和 优 势 才 能 传 播 出
综述
CARNDLEM 匿固 H E I AE—叫幽 JOl EA—TN —誓 N G CT T F M R
浅 谈 中 医 外 科 学 的 现 状 问题
方 芳
( 阳 市 中 医院 湖 南岳 阳 岳
4 0 0 1 0) 4
【 摘要】中医外科 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 为主 的外科疾病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 门临床 学科。 但随着现代医学
去 , 医的诊疗技术亦 能吸收进来 , 相交 流, 长补短 。 西 互 取
度 缓 慢 于 中 医 学 方 法 论 本 身 存在 缺 陷 及 理 论 发 展 的停 滞 , 由 过 分 强调 继 承 , 视 创新 , 能 及 时 吸收 所 处 时 代 的 科 技 成 果 , 忽 不 以至 于 对疾 病 的 定 义 命 名 、 因病 理 、 断方 法 、 病 诊 辨证 分 型 仍具 有 明显 的 抽 象 性 、 糊 性 、 目性 和 局 限 性 , 以深 入 了解 疾 病 本 质 。 模 盲 难 可 以说 , 现代 中医 实 验 研 究 的发 展 , 使 本 学 科在 去 伪存 真 、 粗 取 将 去 精、 由表及 里 和 攻 克 疑 难 重 症 等 方 面 , 临 床 研 究 相 得 益 彰 , 而 与 从 促使 中 医外 科 学 全 面 走 向 现 代 化 。
对中医外科学学科现有问题的思考
1592对中医外科学学科现有问题的思考聂翔山东省广饶县中医院(257300)关键词:中医外科学;学科问题;现状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
经过长期临证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已逐步形成具有独立性和明显特点的学科,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中医外科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日益显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
1中医外科学面临的问题1.1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虽然中医外科千百年来在防病治病、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却显得发展速度缓慢。
由于中医学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及理论发展的停滞,过分强调继承,忽视创新,不能及时吸收所处时代的科技成果,以至于对疾病的定义命名、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分型仍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模糊性、盲目性和局限性,难以深入了解疾病本质。
由于在收治疾病的范围和危重程度上的局限,加之缺乏或未能突出专业特长,使得中医外科临床诊疗面越来越窄,难以继续发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客观的,也有现实、主观的,更多的是后者,即不知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积极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阐明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内涵,揭示其科学、合理、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指导临床、保健、预防和康复。
实验研究应把握中医外科学中最基本、最合理的思想,应建立动态的、整体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可以说,现代中医实验研究的发展,将使本学科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和攻克疑难重症等方面,与临床研究相得益彰,从而促使中医外科学全面走向现代化。
1.2外治疗法创新不足中医外科传统的外治疗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由于历史上科学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当时创造发明的种种外治疗法,多数难以适应现代临床的要求,必须去粗取精,以新代旧。
例如:消散肿块的细火针,烙穿脓肿的粗火针,虽有一定适应证,但却令人望而生畏,也远不如在局麻下肿块切除和切开引流痛苦少、疗效好。
科技创新发展对医学的影响
科技创新发展对医学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科技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在医学方面自然不会例外。
而这样的发展还在持续,将继续一次次的给我们带来医学上的革命。
这些发展也具有多重效应,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
要发挥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和克服其负面影响,需要寻求有效途径以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科学技术、医学发展一、早期探索原始社会里, 人类为了生存, 在与大自然的拼搏中, 必然会遭到外来伤害及由伤害引起的各种疮疡。
经过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 逐渐学会了用草茎、树叶、砭石、骨针等对外伤或疮疡进行简单的包扎、放血、排脓等简单的手术方法。
西周时代, 由于青铜器的冶炼, 出现了用金属制作的刀、针等简单外科医疗器械。
战国时期, 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外科名医叫医竘, 据《尸子》中说:曾“为宣王割痤, 为惠王割痔, 皆愈。
”《刘涓子鬼遗方》记载“痈大坚者, 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 都有脓, 便可破之。
所破之法, 应在下逆上破之, 令脓得易出……”。
这说明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低位切开引流法早被我国医家所认识。
麻醉药的发明及腹腔等大手术的开展东汉末年, 外科鼻祖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用麻沸散酒服进行全身麻醉后, 进行死骨剔出术和剖腹术。
他发明的麻沸散和外科手术在医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这一时期外科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一些手术方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 标志着中医外科手术学的形成。
从古代时各国简陋的医疗环境和手段慢慢发展到如今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医护工作者、专业的医院以及专业健全的医疗体系,科技无不在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药物的发明,使得人们更好的对抗疾病。
作为“武器”药物是用于改变人体与疾病抗争格局的动植物及其它物质或它们的加工物。
使用药物和工具,人类发明了医学。
从此,智慧使人体与疾病抗争有了武器。
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
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一、研究背景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是为了推进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医学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而设立的。
该课题旨在通过资助优秀的医学科研项目,加强我国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二、课题资助范围该课题资助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医学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理论和实验室技术方面的研究。
2.临床医学领域:包括各种临床专业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资助内容主要涉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
3.公共卫生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
资助内容主要涉及公共卫生领域中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研究。
4.中医药领域:包括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资助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三、申报条件申报该课题资助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医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和职称。
2.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
3.已经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或者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4.能够提交完整、详细、合理的课题申报书,并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四、申报流程1.首先需要登录卫生健康委官网,下载并填写相关申报表格。
2.提交完整、详细、合理的课题申报书,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3.经过初审后,进入评审环节。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课题的科研价值、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4.评审结果公布后,获得资助的项目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实施,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的研究成果报告。
五、申报注意事项1.课题申报书需要详细说明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需要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2.申报人需要认真阅读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否则将被视为放弃资格。
发—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的科研方向与重点领域
常见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中药外用制剂的研发
针对颈椎病、腰腿痛、骨质增生等常见疾 病,研究和发展中医外治疗法,包括中药 外敷、针灸、推拿等。
针对不同疾病,研发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 外用制剂,如膏药、酊剂、散剂等。
针灸治疗机制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机制,为针 灸治疗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
发—中医外科学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学科简介 • 学科基础知识 • 常见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 中医外科学的临床应用 • 中医外科学的科研与发展 • 中医外科学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01
学科简介
定义与内涵
定义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外部形态、功能及疾病防 治的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中医就已经对各种 外部疾病进行了研究和治疗。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外科 学也逐渐完善和成熟。
发展
现代中医外科学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方法,结合中医 理论,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 的增加,中医外科学在未来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腰椎间盘突出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治 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熏洗 、药浴、膏药外敷等。
关节炎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治 疗方法有中药汤剂熏洗、 药浴、膏药外敷等。
内脏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慢性胃炎
调理脾胃,疏肝理气。治疗方法 包括中药汤剂熏洗、药浴、针灸
等。
慢性支气管炎
调理肺脾,止咳化痰。治疗方法 有中药汤剂熏洗、药浴、针灸等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机 制,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一、内容综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自古以来中医外治法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源流、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中医外治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从历史源流来看,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外治法的应用,如针灸、拔罐、刮痧等。
随着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创新,中医外治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伤寒杂病论》中的“汗、吐、下”三法、《金匮要略》中的“温、清、消”三法等都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内容。
此外中医药学的传播和发展还促进了中医外治法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应用。
其次从现代研究进展来看,中医外治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中医外治法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更微观的领域。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外用制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对于治疗皮肤病、关节炎、骨折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现代医学技术如激光、微波、射频等也在中医外治法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药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源流和现代研究进展的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 中医外治法的概念和历史渊源;中医外治法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治疗疾病时,采用非内服药物的方法,通过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或特定部位,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一些自然物质作为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用石头、木头、植物等制成的刮痧板、针灸针等工具,就是最早的外治法雏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外治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经络学说、腧穴学说等。
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1010医学技术一、学科概况医学技术是除临床医疗、护理专业以外的一组医学专业的总称,该专业通过提供一系列诊断、治疗、营养、康复等技术直接服务于病人以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来保证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
该专业包括约100多种亚专业,如影像技术学、医学检验学、核医学技术学、临床营养学及病理技术学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知识爆炸式增长,带来了先进、复杂的医学诊断及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
公众对医学服务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使得医疗服务出现了由医院向社区医疗、急救医疗、移动医疗及个体医疗拓展的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国际援助与合作的增加,也催生了增加医务人员的内涵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实施的需求。
医疗服务的变化和在医疗服务中对成本效益的强调不断增加了医学技术的行业内涵。
医学技术行业内涵的增加不仅包括其行业种类的增加,也包括各行业内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增加。
这一切都需要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以保证从事医学技术行业的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以满足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由于医学技术涵盖广,实践性强,其教育方式和内容也非常复杂,在接受基本的医学教育基础上,其中一些专业从业者需要专门的技能和知识,必须接受专门的医学高等教育,其知识和技能须达到国家认证的标准,并获得毕业证书和执业证书,如影像技师、医学检验师、病理技师、呼吸治疗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有些专业则不需要非常特殊的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从业后的专业培训来获得技能。
随着医学技术队伍的扩大,所需专业知识的增加以及专业分工的细化,医学技术教育发展有着广阔的前录。
二、学科内涵医学技术从业者通过为病人提供诊断、技术、治疗等直接服务和为医师提供支持而间接为病人服务,既是传统概念的临床医师获取病人信息和实施治疗措施的重要桥梁,又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临床诊疗。
现代医学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学学科中各专业共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该包括生命支持、诊疗技术、医学伦理和法规、沟通技巧、咨询技能、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管理数据库和检索更新知识的技能。
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一、中医药概述中医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以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为基础,具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中医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产科、中医儿科、中医五官科等多个专业,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具有精确、温和、全面、个性化等特点。
二、中医药现代化的需求传统中医药在过去的发展中,对一些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面对新的疾病,传统中医药难以完全治愈。
因此,需要中医药现代化来适应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三、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1.药物化学的研究:通过提取、纯化、分离中药的有效成分,探索中药药物化学成分,为中药现代化转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药现代化应用提供了药源基础。
2.药理学的研究:通过对中药药理学的深入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从而使中医药的药效得到深入了解,并更好地指导了中医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3.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药治疗机制的分子层面及其与人体代谢及互作关系,从而拓展中医药的有效应用。
4.临床应用研究:在临床治疗研究中,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来验证传统中药疗法的疗效,确定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医药现代化应用提供临床指导依据。
四、中医药现代化应用1.中药化学药物研究与开发: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加入,针对现代需求,开发出针对性的中药化学药物,如黄芪、当归等成分,这些药物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2.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化研究:根据现代药物的质量标准,对传统中药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的核定,取得中药成品对专业市场的销售许可或国际出口资质,从而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3.针灸疗法的现代化推广:随着针灸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入推广,针灸在中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
通过现代技术的支持,可将针灸疗法更好地推广到世界各地,为临床应用服务。
4.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将中医药与现代西方医学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医疗方案。
外科学总论教材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开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
在古代,外科学的范畴仅仅限于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开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获得了比拟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良,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已经包含许多内部的疾病。
按病因分类,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损伤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例如内脏破裂、骨折、烧伤等,多需要手术或其他外科处理,以修复组织和恢复功能。
〔二〕感染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侵袭人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破坏、发生坏死和脓肿,这类局限的感染病灶适宜于手术医治,例如坏疽阑尾的切除、肝脓肿的切开引流等。
〔三〕肿瘤绝大多数的肿瘤需要手术处理。
良性肿瘤切除有良好的疗效;对恶性肿瘤,手术能到达根治、延长生存时间或者缓解病症的效果。
〔四〕畸形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肛管直肠闭锁等,均需施行手术医治。
后天性畸形,例如烧伤后瘢痕挛缩,也多需手术整复,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观。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常见的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尿路梗阻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症等;结石形成如胆石症、尿路结石等;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也常需术医治予以改正。
现代外科学,不但包含上列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医治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开展规律。
为此,现代外科学必定要涉及实验以及自然科学根底。
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相对的。
如上所述,外科一般以需要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而内科一般以应用药物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
然而,外科疾病也不是都需要手术的,而常是在肯定的开展阶段才需要手术,例如化脓性感染,在期一般先用药物医治,形成脓肿时才需要切开引流。
而一局部内科疾病在它开展到某一阶段也需要手术医治,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穿孔或大出血时,常需要手术医治。
中医外科如何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
中医外科如何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中医外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疮疡、皮肤病、肛肠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外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中医外科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术交流1、举办学术会议定期举办中医外科学术会议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会议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临床经验、研究成果和最新的治疗技术。
同时,设置分会场,让参会者能够就特定的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此外,还可以组织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中医外科的学术交流平台。
例如,开设专门的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等,为中医外科从业者提供一个随时随地交流的空间。
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发布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临床心得等,方便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同时,也可以开展在线问答、专家会诊等活动,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开展学术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合作,促进中医外科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可以与西医外科、皮肤科、肿瘤科等学科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通过合作,不仅能够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还能够为中医外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4、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鼓励中医外科的青年医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可以通过选派优秀的青年医生到国内外知名的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专家来进行讲学和指导,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二、科研创新1、明确研究方向中医外科的科研创新应紧密围绕临床实际问题,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
可以从中医外科的优势病种入手,如疮疡、乳腺病、周围血管病等,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
同时,也可以关注中医外科与现代医学结合的领域,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微创手术中的中医应用等。
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阴阳五行的关系:阴阳五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动态平衡
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五脏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
脏腑功能:五脏六腑各有其功能,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肾主水等
经络作用:经络负责气血运行和信息传递,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和身体健康
3
四诊合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闻诊: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神等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切诊:通过脉诊、按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针灸推拿
针灸: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推拿的优点: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
针灸推拿的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疼痛、关节疾病、神经疾病等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中医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感冒: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咳嗽: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厌食: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
章节副标题
5
中药药理研究
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性:揭示中药的疗效机制,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诊法治则学说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病位,制定治疗方案
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学的实践方法
关于中药的文章
关于中药的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药起源于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传统的宝贵医学遗产。
它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为原料,遵循中医药理论,经过一系列炮制加工制成的药物。
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和保健。
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疗实践。
中医药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临床经验。
中药的制备方法也逐渐完善,包括中药煎煮、蒸制、浸泡、晒干等多种技术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中药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是应用最广泛的中药材料,如枸杞、当归、黄芪等。
动物药取材于动物体内的各种部位,如麝香、牛黄、熊胆等。
矿物药则是以矿物为原料加工而成,如硫磺、朱砂、雄黄等。
这些中药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还能保持人体生理平衡,起到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药性、药味、归经和药用功能。
药性指中药药物的性质特点,如寒热、辛苦、甘苦等。
药味是指中药药物的味道特征,如苦、辛、甘、酸、咸等。
归经是指中药药物对人体内脏脏腑的影响,如归肝、心、肺、肾等。
药用功能是指中药药物的主要疗效和治疗作用,如清热解毒、健脾补气、理气止痛等。
中药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治疗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关节疼痛等疾病。
中药治疗的特点是疗效温和、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疗效持久、副作用少等。
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强调“因病而治、因人而立、依症施治、调治标本”的治疗理念,深受患者的认可。
中药的发展历程在不断推进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研究也不断深入。
现代科学不断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机制,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许多中药材料通过提取、分离、结构改造等手段,研究出更有效的中药制剂和药物,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中。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理论体系,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科目
选择题: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理论C. 气血津液理论D. 分子生物学理论(正确答案)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实践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A. 针灸疗法B. 拔罐疗法C. 刮痧疗法D. 基因编辑疗法(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可能涉及的西医外科学内容?A. 外科手术学基础B. 外科感染与炎症C. 外科营养与代谢D. 中药药理学(正确答案)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中,关于中医外科学的辨证施治,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辨证施治是中医外科学的核心思想B. 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C. 辨证施治只关注患者的症状,不考虑西医诊断(正确答案)D. 辨证施治包括理、法、方、药四个步骤下列哪项不是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中可能考察的中医外科疾病?A. 痈疽疔疮B. 乳腺增生病C. 痔疮与肛瘘D. 精神分裂症(正确答案)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西医外科治疗技术?A. 手术切除B. 放疗与化疗C. 微创外科手术D. 气功治疗(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可能涉及的中医外科学术思想?A.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B. 以消为贵与以和为贵C. 扶正祛邪与调整阴阳D. 细胞分裂与基因表达(正确答案)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中,关于外科感染与炎症的西医理论,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感染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反应B. 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C. 所有炎症都是由感染引起的(正确答案)D. 外科感染需要综合考虑病原学诊断和治疗下列哪项不是中西医结合外科主治考试中可能考察的西医外科疾病?A. 急性阑尾炎B. 胃溃疡穿孔C.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D. 抑郁症(正确答案)。
国外对中医经方组合的看法
国外对中医经方组合的看法中医经方组合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国外,对于中医经方组合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
本文将从国外学者对中医经方组合的认知和评价、中医经方组合在国外的应用以及国外对中医经方组合的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一、国外学者对中医经方组合的认知和评价在国外,中医经方组合被视为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策略。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中医经方组合能够基于个体病情特点,综合运用多种中医经方,在病因、病机和病理方面进行精确调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们认为,中医经方组合具有药物之间协同作用的特点,能够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国外学者也对中医经方组合的辨证施治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中医经方组合能够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病理,进行个性化治疗,具有相对完善的诊疗体系。
同时,他们还注意到中医经方组合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与患者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然而,也有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医经方组合持有保留意见。
他们认为,中医经方组合在疗效评价上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缺乏规范的临床试验证据,易于导致主观性的判断和误诊。
这些学者认为,中医经方组合的疗效主要基于经验和个体案例,不易被国际学术界所接受。
二、中医经方组合在国外的应用尽管对中医经方组合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在国外一些地区,尤其是亚洲国家,中医经方组合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例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一直注重中医经方组合的应用。
他们认为中医经方组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在多个领域展示了其潜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此外,中医经方组合也逐渐被一些西方国家的医师所接受和应用。
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中医诊所和研究机构,在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开始尝试中医经方组合治疗。
他们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中医经方组合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然而,中医经方组合在国外的应用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由于中医经方组合治疗理论和方法与西方医学体系存在差异,一些国家的医师对中医经方组合的学习和接受存在困难。
卫生高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胸心外科专业
卫生高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胸心外科专业以下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胸心外科专业)考试大纲:普胸部分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普胸外科的基础理论。
2、胸腔内脏器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生化,诊断学,临床影像学等基本理论。
3、普胸外科学、普胸外科手术学、普胸外科影像诊断学。
4、胸外科各种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相关知识5、心血管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知识6、小儿胸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知识7、大疱性肺病和肺气肿外科治疗8、肺移植技术9、肿瘤治疗学、临床检验学、药理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外科学(包括外科总论和外科各论)、临床药理学、外科手术学的相关知识。
2、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知识3、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相关技术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二、学科新进展1、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2、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普胸外科的应用。
3、相关学科的进展和交叉学科的新技术(1)肿瘤放、化疗(2)免疫治疗(3)中西医结合治疗(4)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5)临床遗传学诊断和治疗三、专业实践水平本专业病种1.创伤性气胸2.创伤性血胸3.肋骨骨折4.急、慢性脓胸5.肺挫裂伤6.大血管损伤7.心脏损伤及心包压塞8.肺爆震伤9.创伤性窒息10.气道异物及大气道损伤11.食管异物及外伤性食管破裂12.自发性食管破裂13.食管化学灼伤14.纵隔炎15.纵隔气肿16.肺癌17.肺结核18.肺隔离症19.肺脓肿20.肺良性肿瘤及支气管腺瘤21.肺栓塞22.肺动静脉瘘23.支气管扩张症24.食管癌25.食管憩室26.食管平滑肌瘤27.食管裂孔疝28.Barrett食管29.贲门失驰症30.弥漫性食管痉挛31.纵隔囊肿32.胸腺瘤及重症肌无力33.胸腺癌34.纵隔神经源性肿瘤35.淋巴瘤36.纵隔干细胞肿瘤37.纵隔间质性肿瘤38.纵隔内分泌肿瘤39.结节病及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40.鸡胸41.漏斗胸42.胸壁肿瘤43.胸壁结核44.自发性气胸45.自发性血胸46.胸腔积液47.支气管胸膜瘘48.胸膜间皮瘤49.胸膜转移瘤50.乳糜胸51.膈肌肿瘤52.膈肌麻痹53.膈疝心血管外科部分一、专业知识(一) 本专业知识1.心血管外科专业的基础理论(1)解剖学基本理论(2)生理学基本理论(3)病理学基本理论(4)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5)诊断学基本理论(6)组织胚胎学基本理论。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及答案_7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及答案_7第⼀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于⽣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门综合性基础学科。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物学,实验动物环境⽣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物学和寄⽣⾍学,实验动物医学,⽐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法学,实验动物福利。
2、请简述科技部、卫⽣部实验动物的管理政策。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的暂⾏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意见》等。
3、简述21世纪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发现推动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
⼀、实验动物科学与分⼦⽣物学技术:现代⽣命科学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为开发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创造了条件;⼆、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动物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实验动物化⼀直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三、3R研究,即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3R研究作为实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个前沿学科已成为⽣命科学研究中⼀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已达到较⾼⽔平,并在产品质量法定检测和其他众多领域中⼴泛应⽤,通过3R研究,不仅进⼀步丰富了科学研究⼿段,⽽且开拓了⼈们的科研思路,解决了采⽤常规⽅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四、实验动物⼯作管理体系的完善:实验动物管理的核⼼是质量管理,应把加强动物实验质量管理作为整个实验动物管理的切⼊点;五、培养中国实验动物市场:实验动物科学既有学科本⾝的发展规律,⼜因其服务于其他学科,因⽽决定了其具有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前景。
第⼆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4、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哪⼏⽅⾯,请举例说明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承,创新
4.先天性厚甲症(PC)
继承,创新
PC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性甲肥厚伴角化 过度。PC主要类型为PC1型和PC2型。PC1为K16 或K6a基因突变所致,PC2则与K17或K6b基因突变 相关。
先天性厚甲症(PC)
继承,创新
其他疾病继承,创新Fra bibliotek角蛋白特性
继承,创新
结
构
角蛋白的分子结构都是类似的,分为螺旋杆 状区、非螺旋的头区和尾区以及连接区。杆区 由约310个氨基酸组成,有4个α螺旋片段即1A、 1B、2A、2B,片段之间为3个非α螺旋的连接 区L1、L12、L2。在1A起始区及2B结尾区有两 个高度保守的区域,称为螺旋起始区(HIP)及螺 旋结尾区(HTP),分别与头区和尾区相连。
角蛋白的特性:分类
继承,创新
功能分类
20余种构成表皮 和许多内脏器官 或体腔上皮的角 蛋白或“软”α 角蛋白
10余种构成毛发 和甲的毛发角蛋 白或“硬”α角蛋 白。
角蛋白的特性:分类
继承,创新
分子生物学分类
Ⅰ型角蛋白为酸性 蛋白质
Ⅱ型角蛋白为中 性或碱性蛋白质
角蛋白特性:遗传学
继承,创新
角蛋白基因主要簇集于染色体的两个区域,编码1型角蛋白的基因, 除了K18,均位于染色体17q12-21。所有编码2型角蛋白的基因, 包括编码K18的基因均位于染色体12q13。 角蛋白的大部分基因主要是通过使用生化、免疫和cDNA克隆方 法确认的。 所有的角蛋白,包括很多多态性的可变区都是有单拷贝基因编 码的。 在人类已经发现了至少49种编码角蛋白的基因。 角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其中22种在不同的 上皮细胞中表达,15种是毛细胞特异性,5种为毛根内鞘角蛋白角 蛋白. 基因突变一般以显性方式遗传,主要为错义突变,少数为无义突变、 剪接位点的突变等。
2.白色海绵状痣(WSN)
继承,创新
WSN是一种良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 病,主要累及非角化层鳞状上皮细胞。它主 要表现为口腔的白色海绵状斑,偶尔累及食 管和肛门生殖器黏膜。 有报道本病出现K4和K13突变。
白色海绵状痣(WSN)
继承,创新
3.念珠状毛发(monilethrix)
继承,创新
大肠癌应用生物治疗的展望
摘
要
继承,创新
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已被列为除手术、放疗、 化疗之后第四种治疗恶性肿瘤新的重要手段,它 是指通过宿主自身免疫机制的作用或给予动物的 物质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虽然有一些重新组合 的生物治疗物质被公认为某些恶性肿瘤的标准治 疗,但从整体而言,实体瘤的生物治疗尚处于探 索和试验阶段,疗效还不理想,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大肠癌的情况基本相仿。本文就大肠癌对 当前常用的几种生物治疗,包括干扰素、白介素 (IL-α)和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等逐一进行扼要 的介绍和评述。
1.干扰素(IFN)
继承,创新
干扰素对各种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包括白血病(HCL)、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表皮T细胞淋巴瘤和Kaposi肉瘤。 白血病和淋巴瘤是最敏感的肿瘤.单独应用干扰素或与化 疗联合应用其疗效均极明显。 其它实体瘤如结肠癌、乳房癌、肺癌、骨肉瘤中单独用干 扰素的效应小于10%。 干扰素与5-FU联合应用时,可增强5-FU的抗癌效应, 尤其对以往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其有效率明显提高,可 达64%,治疗方便、花费低,毒副作用小。 联合治疗时,给药剂量、用药强度、输注速度和时间控制 都对药物抗肿瘤的活性起着作用。
继承,创新
加强MCAB效能的策略就是将抗体和细胞毒性物质 结合起来,授予特异性,并降低单独应用这种毒性 物质的毒性。 临床上试行免疫结合的细胞毒性物质包括毒素、 化疗药物和放射性同位素。免疫毒素是将MCAB与 高度致死的细胞毒素结合在一起。 有许多植物和细胞的毒素可被利用。广泛使用的 有蓖麻毒素、白喉毒素和假单孢杆菌外毒素。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继承,创新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的应用: 加强MCAB效能的策略就是将抗体和细胞毒性物质 结合起来,授予特异性,并降低单独应用这种毒性 物质的毒性。 临床上试行免疫结合的细胞毒性物质包括毒素、 化疗药物和放射性同位素。免疫毒素是将MCAB与 高度致死的细胞毒素结合在一起。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的角蛋白 研究现状
2011级研究生班中医外科专业 何春峰 田彩玲 Email:hchf_yf@
提 纲
继承,创新
1.摘
要
2.角蛋白的特性 3.角蛋白相关的遗传性皮肤病 4.展 望
前 言
继承,创新
近几年对于人类角蛋白的基础生物学和 一些特异性的单基因疾病的病因学及发病 机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至今已发现共 有19种角蛋白基因突变与特异性疾病相关。 本文总结了角蛋白的特性、相关疾病基因 突变特点及相关的遗传性皮肤病分子遗传 学研究现状。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的应用:
继承,创新
免疫毒素是将MCAB与高度致死的细胞毒素结合在一起。有许多植 物和细胞的毒素可被利用。广泛使用的有蓖麻毒素、白喉毒素和假单 抱杆菌外毒素。 将化疗药物与MCAB结合的目的是通过与抗癌抗体结合达到向肿瘤 细胞释放更多药物分子,用于与肿瘤特异MCAB相结合的细胞毒性药 物有博莱霉素、氯甲蝶吟、阿糖胞昔、长春花植物碱类、顺铂、丝裂 霉素C等。应用这些药物的优点是发挥它们的抗肿瘤活力、最大的耐
2.白细胞介素一2(IL-2)
继承,创新
激活T淋巴细胞
刺激单核细胞吞噬肿瘤细胞
IL-2作用
辅助B淋巴细胞生长 和分化并诱发释放淋巴因子
白细胞介素
继承,创新
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明:IL-2与LAK细胞联合用于临 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IL-2与化疗联合应用的 疗效更显著,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 鉴于IL-2在T细胞激活和增生中的重要地位和它在免疫反应 中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它可能是任何治疗癌肿的成功的免 疫疗法的主角。作为辅助治疗,IL-2可能对绝大多数实体肿 瘤有效。 在临床应用IL-2的时候,更需注意它可引起几种全身性剂 量限制的副作用,最常见是的血小板减少症,其次有抵抗力 的降低、可逆性心肌炎、心律紊乱伴低血压和心肌梗死、低 血压。 IL-2的累积剂量尚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和液体滞留。 其他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胃炎、肝功能损害、胆汁 郁滞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热、寒战等,都是可逆的。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 大疱性鱼鳞病(IBS)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症(EPPK)
展 望
继承,创新
展
望
展 望
继承,创新
角蛋白对于维持细胞的稳定和功能正常具有重要的作 用,因此,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关于疾病修饰基因在角蛋白疾病 中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发展领域,可以对涉及控制中间 丝动力学的分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治病基因的调控机 制以及角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基因治疗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角蛋白突变的 显性负作用,基因治疗仍然是这组疾病中的一个巨大挑 战。
角蛋白(keratin)
继承,创新
是一种抗机械、抗化学刺激的蛋白质,是角质形成细胞的 主要结构蛋白,是组成中间纤维蛋白的主要成分。 人类角蛋白的基因达于所有的上皮细胞中,包括很多内在 器官(单上皮)的单层上皮细胞,还有很多复杂的多层上 皮(复层上皮)细胞. 角蛋白基因的正确表达以及角蛋白网的功能正常是表皮细 胞稳定和正常分化的基础。 编码角蛋白基因的突变可造成角蛋白结构的异常。 目前已发现10余种遗传性皮肤病与角蛋白基因突变有关: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Siemens鱼鳞病、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症、念珠状毛发、 先天性厚甲症、白色海绵状痣等。
BCIE是由K1和K10基因的中央保守区发生 突变所致,其突变大多位于1A和1B区的α螺旋 末端序列。1A和1B区是与角蛋白丝聚集相关的 高度保守区域,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上有重要作 用。此区域的突变虽然不影响二聚体的形成, 但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张力丝排列异常,使 角蛋白聚集成块,细胞内水肿,导致表皮松懈。
3.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的机理:
继承,创新
单克隆抗体(MCAB)导向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将细胞毒 性与补体和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结合,对细胞增生起调节 作用,以及抗遗传性型疫苗。MCAB通过补体串联或激起 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可作为一种免疫治疗剂。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的应用:
受剂量和完全限定的毒副反应。 将放射性核素与MCAB结合形成放射免疫结合物可克服免疫结合物 治疗的一些限制,其主要优点是可将射线释放至几个细胞直径的距离, 从而克服细胞间肿瘤抗原异源性的障碍,使抗原阴性的肿瘤细胞也获 得导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继承,创新
结束语
导向治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应用什么、抗原的 MCAB与什么物质结合,如何给药、药物的剂量、 应用病例的条件等诸多问题都有待探索和阐明。
角蛋白
继承,创新
角蛋白相关的遗传性皮肤病
1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
继承,创新
BCIE又称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是一种 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以形成 红斑、水疱及角质层增厚为特征。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
继承,创新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
继承,创新
monilethrix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秃发和呈串珠状的间断性的椭 圆形结节和缩窄。显示毛发的结构蛋白-丝泡角 蛋白为此疾病的主要候选基因。丝泡角蛋白基因 或者位于1型角蛋白簇基因的17q12-21,或者位于 2型角蛋白簇基因的染色体12q13。
念珠状毛发(monileth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