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学校引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转变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农村学校引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转变的探索
大堰乡中心学校汪宗银黄德龙
一、山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1、浩浩荡荡的打工家庭孩子:缺少严格督导的学生。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年轻夫妇双方外出务工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的小孩大多为2岁到16岁之间,正是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年龄。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家里或者在所在城市上学一段时间后又被迫回到农村,成为“留守儿童少年”。
这些“留守孩子”,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在监护和施教时,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乏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也不管这种要求是否合理,一律全部满足。这种隔代的监护,孩子被爷爷、奶奶供着、捧着。导致孩子们从小就形成懒惰、依赖他人、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而父母在仅有的回家相聚的时间里也只是从物质上娇纵着,不舍得呵斥。所以在“溺爱”的阴影下,许多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就被无可奈何地悬挂了起来。
还有一些父母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放任自流,等于没有监护。这种情况在初中并不少见。而孩子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比较差。这些父母一般认为自己长期在外,很少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有一种较强的补偿心态。因而在金钱上就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奢侈、浪费等不良品质,以及打牌、赌钱、进网吧、喝酒、打架、早恋等不良行为习惯。
2、大量存在的单亲家庭孩子:缺少心灵滋润的学生。
一方面由于各种疾病或者各种意外事故,有些家庭父母亡故,孩子成为孤儿或单亲;另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夫妇的离婚率逐年攀升,从而产生了在数量上不容小视的单亲一族。他们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庭,或随父母一方生活。由于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加上又没能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引导,他们或自闭、或自卑、或焦虑、或抑郁、或嫉妒、或逆反,成为缺少心灵滋润的单亲一族。
3、普遍存在的知识贫乏家庭孩子:缺少沟通的孤独的学生。
农村家长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村家长将更多精力用在了赚钱养家糊口上,很少有闲暇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
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纸笔和书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连孩子独立的读书和起居的房间都没有。大部分家长由
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更谈不到与孩子沟通、交流,做思想工作了。农村家长闲时不读书、不看报,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负面影响。
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认为读书不如挣钱。一部分家长主观上也想好好管理教育孩子,可是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相当一些家长受传统落后的“棍棒出孝子”、“人不打不成才”等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认为管教孩子就应该犯错误就打骂,采取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
这部分家庭的学生与家长缺乏沟通,缺少心灵火花的碰撞,缺少方式方法的引导,也就产生了孤独一族。
4、布局调整儿童住校家教缺失:缺少家庭与乡土概念的学生。
农村学校尤其是山区农村布局调整的必然结果是保育寄宿。低龄儿童的住校带来的是与家庭的脱节,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同时让孩子过早地离开其生养的乡土环境。“孩子们的父母毫无疑问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教师不能代替父母。”“父母的抚养角色并不仅仅指狭隘的照料孩子身体的成长,还包括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情感交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布局调整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把未成年儿童的教育任务几乎全部交给了学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了缺少家庭与乡土概念的漂游一族。
归纳起来,山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状态可概括为:溺爱型、暴力型、放水流舟型、心有余而力不足型。农村家庭教育优劣悬殊较大,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方面观念、立场不统一,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二、学校引领山区农村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转变的尝试
1、开办家长学校,呼唤家庭教育责任的回归,传授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农村尤其是乡村,老师是文化水平较高,又懂得教育的人,家长信赖老师;而且学校有学习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利条件;另外,老师熟悉学生情况,也了解家长及家庭教育现状。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成功开办了家长学校。
我们开办家长学校的目标是:
(1)、通过家长学校的教学形式,使广大家长明确党的教育方针,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学校教育规律、办学思想、思路和校规校纪;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家长进行授课,努力使家长学
校起到统一家校教育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3)、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使家长认真配合学校,支持学校。培养出学校自己的“优秀家长”、“文明家长”,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中心学校统一部署,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家教网络机构。家长委员会的人选在各班推选家长代表的基础上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应热心、关心学校工作,在教育子女方面能起表率作用,在家长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有一定的业余时间。学校实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制度,学校家长委员会由各班级推选出的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德育主任负责联系,并推选出主任1名,副主任3名。德育主任负责制定计划,活动安排,收集资料,协调关系。班主任负责具体班务工作,任课教师向家长宣传家校理论,讲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2)、组建稳定的专兼职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并组织专题研讨。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并形成系列化。
(3)、为了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三天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
(4)、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每次学习时,学校还下发调查问卷、成绩测试卷,了解家长的学习情况和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5)、以班为单位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家长讨论交流,给每一个家长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家长充分发表看法,通过家长谈论经验、教训或困惑,使大家普遍受到启发,强化学习效果,以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6)、动员家长撰写家庭教育论文,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有丰富家教经验的家长来校介绍自己的经验,努力提高家长素质。
(7)、以现场或书面形式开展家教咨询活动。积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采取有效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策略,求得家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2、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一同听课、走进食堂与孩子一同进餐、走进寝室与孩子一同活动、走进操场与孩子一同锻炼、走进办公室与老师零距离交流。让家长在参观和交流中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从而增进了解,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3、建立常态的家校联系。
(1)、开学初即收集家长的详细工作信息、联系方式,公布老师的联系方式,让所有教师、家长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