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精美公开课 9 古诗三首
2019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完整版公开课精品ppt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zhū yú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山东】指华山以东。 ②【异乡】他乡,外乡。 ③【倍】加倍,更加。 ④【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⑤【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故人在重阳节有戴茱萸的习俗。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为异客 在异乡 逢佳节
倍思亲
登高处 想家乡 插茱萸
少一人
倍感孤独 情景交融
思念亲人 思念家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从哪里看出 来的?
表达了诗人孤独和对家人深沉思念的情感。一 个“独”字和两个“异”字写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 居他乡的孤独之感;“思亲”直接点出了诗人想念 亲人的情感,而“倍”字让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清明
活动二
再读古诗,思考:
1.最后两句与清明无关,能否去掉?为什么? 2.想象当时的情节,写出行人的话和牧童的 动作。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古诗的第一句
交代了清明之日的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环境,烘托了凄清
悲伤之感。
清明
路上行人欲断魂。
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失魂落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重阳之日,诗人想到了哪些场景?他的心情 是怎样的?
他想到了家乡的兄弟们登上高处,每个人身 上都插上了茱萸,但唯独缺少了自己。
“少一人”写出了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异常 遗憾的心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大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和情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古诗的阅读,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示范朗读、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后反思,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古诗三首》的内容及作者简介2. 古诗的韵律、意境和情感3. 古诗的朗读技巧4. 古诗的理解和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古诗的韵律、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古诗的朗读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及作者简介,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和情感。
3. 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古诗三首》,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古诗三首》,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体会古诗的美。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欣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朗读技巧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2. 内容:古诗的韵律、意境和情感,古诗的朗读技巧,古诗的理解和欣赏七、作业设计1. 朗读《古诗三首》,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写一篇关于《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欣赏的短文。
3. 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识教学新人教版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学过哪些与节日有关的古代诗歌,请你背一背,并写下其中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 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 诗 的 后 两 句 , 如 果 顺 着 “ 佳 节 倍 思 亲 ” 作 直 线 式 的 延 伸 , 就 不 免 蛇 足;转 出 新 意 而 再 形 成 新 的 高 潮 , 也 很 难 办 到 。 作 者 采 取 另 一 种 方 式:紧 接 着 感 情 的 激 流 , 出 现 一 泓 微 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教案 教学设计 一 、 复 习 导 入:上 节 课 我 们 已 经 学 习 了 第 九 课 《 古 诗 两 首 》 中 的 第 一 首 古 诗 《 夜 书 所 见》,同学们会背了吗?谁来背一背?(生背)。 秋 天 是 一 个 丰 收 的 季 节 ,秋 天 又 是 一 个 万 物 凋 零 的 季 节 ,这 就 是 秋 天 的 独 特 之 处 ,所 以 古 人 特 别 得 喜 欢 吟 诵 秋 天 。你 还 会 吟 诵 其 他 有 关 秋 天 的 古 诗 吗 ? ( 生 可 背 ,可 拿 卡 片) 同 学 们 小 小 的 年 纪 真 了 不 起 ! 今 天 我 们 再 学 一 首 有 关 秋 天 的 古 诗《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板书诗题)。谁来读一读诗题?同学们一起来读!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预设:吃饺子、守岁、穿新衣……
2.赏析《清明》。
(1)出示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节日习俗呢?
(2)你能不能感受到清明的文化气息呢?
(3)借问:敬辞, 用于向人打听事情。
(4)抓住关键词, 理解诗中意。
2.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7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 感受节日的情景, 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话说传统节日。
同学们, 在我们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 腊八节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屠 苏 魂 酒 牧 兄倍
1.领读生字, 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 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
小鬼云里翻。——魂
洒一点水就好。——酒
(2)形近字:魂、魄异、导洒、酒
(3)图片识字:茱萸、屠苏。
三、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诗歌, 画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2.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7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 感受节日的情景, 体会诗人的情感。
2019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备课教案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在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元日》。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2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二、三次备课
(二次备课用黑色、三次备课用红色)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授课
学校
授课教师
集体备课成员
三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审稿人
教学
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2
拓展延伸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除夜》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课后作业
1. 背诵这三首诗,并默写《清明》。 2. 你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的理由。
再读古诗,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节日氛围。 清明
悲凉、伤感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读一读,试着背诵本诗。
根据课内古诗《清明》完成练习。
(1)下列关于题目“清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B.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C.清明节的习俗有挂艾草、扫墓等 (2)诗句中点明天气的词语是“_雨__纷__纷__”,体现行人心情的词 语是“_欲__断__魂__”。
意 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__遥__知__兄__弟__登__高__处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将诗句补充完整。诗中的“一人”指的是_诗__人___
_自__己__。 ②读完诗句后,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有 ( AB )。(多选) A.登高 B.插茱萸 C.赛龙舟 D.赏月
再读诗歌,说说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思念亲人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习作要求
第1课时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 段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 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认读生字词,读通诗句。
平舌音
句
(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
《9古诗三首》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倍感孤独 情景交融
思念亲人
课后习题
(1)《元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春节,写出了一片热闹喜庆的情景,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 欢度春节。
(2)《清明》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 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画出古诗的朗读节奏。
解读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历,重阳节 华山以东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他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
解读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出了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异常遗憾的心情。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第9课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生字。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会认的字
识 字
tú sū bèi
屠苏倍
(屠苏)(复苏)(加倍)
会写的字
符欲 魂 借 酒 何 牧兄 独 异 佳
左右结构:魂 借 酒 何 独 佳(左窄右宽);欲 牧(左右同宽)
解诗题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本诗是作者在“元日”这一天 的所见所闻。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画出古诗的朗读节奏。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整体教学解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整体教学解读教材解读本课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它们都描述了人们过节时的情景。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这首古诗大致的意思是: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出了春节时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气氛。
后两句紧接上两句的欢乐气氛,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万象更新的景象。
按照古代的习俗,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辟邪和祈福;全家要喝屠苏酒;有的地方还会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希望能驱邪和躲避瘟疫。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大意为: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上坟祭扫的人的心情。
诗句中的“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
后两句写“断魂”的行人想打听一下哪里有酒家,因为他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暖暖身子,也借酒浇愁,暂时除去一些心中的烦忧。
那么他是向谁“借问”的?能不能找到酒家呢?“牧童遥指杏花村”揭示了答案,原来他是在向牧童问路。
句中的“遥”是“遥远”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远远地就能看见”,意思是行人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远处的林梢,有酒旗招展。
《清明》这首诗用十分平白的语言,流畅自如地描绘出了生动、感人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忆”是想念的意思。
重阳节那天,王维独自一人在外,非常思念家人,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自然而真切地表达出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ppt课件
书写指导:上边要窄扁、扁 框封闭,下横要长、位置靠 上,左撇右竖、稍分开。
58
jiā
佳节 佳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59
猜
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64
副:剖分,破开。 幅:布帛的宽度。
65
学习提示: •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 圈画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66
想养小虾;捉小虾、逗小虾、为 小虾采水草、产小虾等。
67
➢ 读一读,说一说:课文第1、2自然段中,哪 些句子是你比较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
书写指导:可字上横起笔 由轻渐重、稍往上拉,竖 位置靠左、末端带钩,口 字要小、位置靠上。
54
mù
牧童 牧
结构:左右
音序:M 部首:牛 组词:牧场 不牧之地
书写指导:牛字上横短、下横 变为提、稍长、中竖要长,攵
造句:牧童在草原上快乐地玩耍。 下边的撇稍轻、捺要重。
55
xiōng
兄弟 兄
结构:上下 音序:X 部首:儿 组词:老兄 称兄道弟 造句:小明与小强是一对好兄弟。
渲染: 紧扣题目,通过描
写响亮的爆竹声和饮酒 的感受,渲染出春节热 闹欢乐的气氛,让人感 觉到春天已经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
诗意:千家万户被旭日 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总 要拿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象征: “曈曈”表现了日出时光辉灿烂的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质课教案讲课获奖教案D00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
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义务教育国家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
这是一首羁旅诗,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
重阳节那天,作者独自一人在外,非常想念家人,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他四年家乡亲人的情感。
诗人一开头就直接表达了自己孤身一人在他乡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后两句,诗人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乡,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都佩戴着茱萸登高,却发现少了一个人,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给人无尽的想象。
【设计理念】
国家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
统编教材增添了很多传统文化篇目,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扮演好重要的角色。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
9.古诗三首 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字词乐园
我会认
xiōng bèi
兄弟 倍数
思念亲人
兄
倍
“加一加”法
识字方法
兄
口儿
趣识字——倍
简 化 篆书 楷书
会意兼形声字,从亻从咅,会人背 过面反向之意;咅也兼表声。本义 为背向,背着。
我会写
兄 独异佳
(兄长)(单独)(奇异)(佳作)
xiōnɡ
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
部首:口
点
击
组词:兄弟 兄嫂 仁兄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 过的课文《传统节日》吗?谁来说一下我国 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 中秋节、重阳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元日》。
《元日》写了哪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知道的? 春节。 通过注释中“元日”的意思知道的。
识字方法
屠
苏
尸者 艹 办
趣识字——屠
简
篆书
楷书
化
形声字。尸为形,者为声。本意 指刳(kū),宰杀牲畜,即剖、 剥。
我会写
符
(符号)
fú
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
部首:竹
点 击
组词: 桃符 符号 符咒 符节
播 放
造句:春节时,几乎家家户户
都要张贴桃符。
书写指导:上短下长。“付”的左下竖稍短,横 在横中线左下起笔,点写在竖中线上。
可能是去给逝去 的亲人扫墓。
请问。
遥远,这里 指远远地就 能看见。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意: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 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古诗三首(第2课时)
第9课 古诗三首(第2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默写《清明》。
2.能借助注释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描述出诗中的节日情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默写《清明》。
2.能借助注释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描述出诗中的节日情景。
能借助注释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描述出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日》,你能说一说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然后背诵一下吗?学生回答并背诵。
教师:《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呢?学生:清明节和重阳节。
教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两首诗,去看一看诗人是怎么写的吧。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小组内自主学习古诗。
1.回顾学习《元日》的方法。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吗?学生:①了解诗人;②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③想象情景,感受气氛;④熟读背诵。
2.小组内自主学习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并结合下面的问题提示,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这两首诗。
《清明》:①“雨纷纷”只是描写了天气吗?对人的心情有什么影响?②“断魂”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③谁在找酒家?为什么要找酒家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诗人当时身在何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②是谁“遍插茱萸少一人”?(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二)探究二:班级内交流学习古诗。
1.学习《清明》。
(1)了解诗人。
①小组选派代表来介绍诗人,其他小组可以适度进行补充。
诗人介绍: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诗、赋、古文均擅长,书画亦精。
其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其诗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又情致婉约,故前人评其诗“雄姿英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古诗的含义,掌握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和哲理美,培养语感,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2.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登鹳雀楼》、《凉州词》、《登高》三首古诗,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手法和意境。
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掌握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欣赏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和哲理美。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自读《古诗三首》,注意诗句的韵律、节奏,初步感受古诗的美。
3. 讲解:教师详细解读《古诗三首》,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手法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5. 欣赏:学生朗读《古诗三首》,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提高文学素养。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2. 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杜甫3. 诗歌背景: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登鹳雀楼》、《凉州词》、《登高》三首古诗5.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和哲理美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课件
符
上短下长,左下竖稍短,横写在横中线上 ,点写在竖中线上。
欲
“谷”左放右收,“口”略向上倾斜,“ 欠”的撇伸到“口”下,捺向右伸展。
活动一:书写生字
学习要求: 看黑板,说笔画,右手书空。
魂
“云”要写得靠上些,“鬼”的长撇要舒展些 ,插到“云”的下面。
牧
左边“牛”字旁最后一笔提要有力,右边最后 一笔捺要稍长一些。
活动一:借助注释解诗意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去
一年
习俗:放爆竹
诗意: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 旧的一年。
春风送暖入屠苏。 习俗:喝屠苏酒
资料:古人合家 聚饮屠苏酒,一 家人年纪最小的 先喝,因为小孩 长一岁,表示祝 贺;年长的在后 ,表示延年益寿 。
诗意: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 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热闹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 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 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温暖的阳光下, 都用新桃符换下了旧桃符。
欢乐 祥和
活动二:想象画面说习俗
《元日》写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请联系诗句和图 片想象画面,说一说。
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再读古诗找诗眼
你觉得诗中的哪个词淋漓尽致地写出 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活动五:联系图片背古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魂。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19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
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 日子。我国古代在清明节这天除扫墓祭祖 外,还有荡秋千、踏青游春、放风筝、蹴 鞠等习俗。
人物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江南春》《泊秦 淮》《清明》《山行》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
解读课文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
诗意:千家万户被旭日 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总 要拿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解读课文
千门万户曈曈日
象征: “曈曈”表现了日出时光辉灿烂的
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解读课文
如何理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
“新桃换旧符”写出了当时的民间风俗,
解读课文 雨密而杂乱地下着。
雨纷纷 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意: 悲伤愁苦的样子。 清明节这天,下起了 纷纷扬扬的春雨,路上的 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像 诗意: 向牧童询问哪里 有酒家可以歇脚,他 指了指远处杏花盛开 的小村庄。
解读课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凄迷感伤
先抑后扬, 对比交错, 相映成趣。
鲜明生动
解读课文
小结: 这首诗写得清丽可人,语言通俗
易懂,意境含蓄优美,写雨中行人的忧愁,
笼罩着淡淡的情思,又不令人消沉,千百
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我会写
mù
牧
组词:牧场 牧童 造句:这是一个美丽的牧场。
一、根据古诗内容填空(填写节日)。 《元日》写的是 春节 ,《九月九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9课 古诗三首 元日 部编版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 了您和 熊猫办 公以及 原创作 者的利 益,请勿 复制、 传播、 销售, 否则将 承担法 律责任 !熊猫 办公将 对作品 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 的索取 赔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您 下载的 是PPT 模板素 材的使 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本 身用于 再出售, 或者出 租、出 借、转 让、分 销、发 布或者 作为礼 物供他 人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 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利 。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宋)王安石
(唐)杜牧
(唐)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门万户版权声明 曈曈日,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 了您和 熊猫办 公以及 原创作 者的利 益,请勿 复制、 传播、 销售, 否则将 承担法 律责任 !熊猫 办公将 对作品 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 的索取 赔偿!
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 了您和 熊猫办 公以及 原创作 者的利 益,请勿 复制、 传播、 销售, 否则将 承担法 律责任 !熊猫 办公将 对作品 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 的索取 赔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您 下载的 是PPT 模板素 材的使 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本 身用于 再出售, 或者出 租、出 借、转 让、分 销、发 布或者 作为礼 物供他 人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 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利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团聚
热闹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清明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 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 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9 古诗三 首人教 部编版 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 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 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 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 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 《画学秘诀》。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配乐《春节序曲》,播放关于春节的各种图片,如包饺子、贴春联、拜年等)2.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这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三首》的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 古诗《静夜思》- 古诗《春晓》- 古诗《咏柳》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掌握古诗的韵律特点。
- 难点:深入解读每首古诗的意境和文化背景,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背景和相关图片。
-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和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授:逐首介绍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
3.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每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朗读与背诵:全班一起朗读古诗,个别学生示范背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板书设计- 每首古诗的标题、作者和背景。
- 古诗的内容和韵律特点。
- 学生总结的古诗意境和情感。
作业设计- 必做题:背诵三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解释每首古诗的主题。
- 选做题:选择一首古诗,创作一幅与之相关的画作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三首》的美,并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背景,同时培养他们对古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
这首诗写得清丽可人,语言通俗易懂, 意境含蓄优美,写雨中行人的忧愁,笼罩 着淡淡的情思,又不令人消沉,千百年来 一直被人们传诵。
此处指华山以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农历九月初 九重阳节。
王维(701?—761),字摩诘,因 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是唐代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暝》《竹里 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吃汤圆,赏花灯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节日 七夕
过节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节日习俗
乞巧
登高,插茱萸,喝 菊花酒
喝腊八粥
1. 背诵这三首诗,并默写。 2. 你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的
理由。
活动指导:
1.自由组成小组,组内讨论决定打算了解 的传统节日及了解的方式和记录信息的方式。
2.组员分工合作。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询问 长辈或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 资料来了解传统节日,再通过卡片、表格等形 式来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活动展示: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吃饺子,贴春联,拜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除夜》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__把__新__桃__换__旧__符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__童__遥__指__杏__花__村__。 独__在__异__乡__为__异__客__,每逢佳节倍思亲。
碰见;遇到。 加倍。
诗意:我一个人客居 在异地他乡,每到重阳佳 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孤身一人
孤 独
孤单寂寞
思念家乡;无法与亲人团 聚的孤单、落寞。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浓浓的思乡之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想远方的兄弟 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 身上都插戴了茱萸,只是少 了我一个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意: 向牧童询问哪里
有酒家可以歇脚,他 指了指远处杏花盛开 的小村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情景交融:“雨纷纷”写的是当时春雨 淅沥的意境。清明节是与亲友游玩踏青或扫 墓的日子,可是诗人却孤身独行,触景伤怀, 复杂的情感可想而知。诗歌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用“雨纷纷”形容雨中行路人复杂的 心情。
“新桃换旧符”写出了当时的民间风俗, 又寓含除旧迎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 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 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状物 言志
万象更新 光明美好
悟 语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新年热闹、欢乐 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 政治的思想热情。放鞭炮,喝美酒,换上 春联过大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让我们珍惜合家团圆的时光, 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吧!
二、翻译下列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下起了纷纷扬扬的
春雨,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 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一个人客居在异地他乡,每到 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三、读一读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背诵指导:在熟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的 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背诵。
默写指导:默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字,第三 句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不要写错。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 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 畅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 南春雨图。
1.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xiōn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 在 异 乡/为 异 客 ,
bèi
每 逢 佳 节/倍/思 亲 。
遥 知 兄 弟/登/高 处 ,
遍 插 茱 萸/少/一 人 。
别的,其他的。
单独。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在
朗读时要注意重读和停顿,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韵律美。读《元日》时,语气要喜庆轻快,语 调高昂向上;读《清明》时前两句是低沉的, 语速缓慢,后两句趋向欢快;《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要用深情、低沉的语气来读。
明
【唐】杜牧
清明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
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 日子。我国古代在清明节这天除扫墓祭祖 外,还有荡秋千、踏青游春、放风筝、蹴 鞠等习俗。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 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 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江南春》《泊秦淮》《清 明》《山行》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 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 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 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 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 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有什么方式记录,然 后各自开展活动。
9 古诗三首
元日
【唐】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不少 深刻反映百姓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主要作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等。
1.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这两句诗中,诗人想到了什么?从中能 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写诗人想象家乡的兄弟们登高、 插茱萸,欢度重阳佳节,却只少了自己。从 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寂寞和 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在异乡 想家乡
为异客 逢佳节 倍思亲
登高处 插茱萸 少一人
倍感 孤单
情景 交融
思念亲人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在 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 方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 抒发了深深的思乡情怀。
写响亮的爆竹声和饮酒 的感受,渲染出春节热 闹欢乐的气氛,让人感 觉到春天已经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
诗意:千家万户被旭日 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总 要拿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象征: “曈曈”表现了日出时光辉灿烂的
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如何理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
1.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清明
清 明/时 节/雨 纷 纷, 路 上/行 人/欲 断 h魂ún。 借 问/j酒iǔ 家/何 处 有? m牧ù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雨密而杂乱地下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意: 悲伤愁苦的样子。 清明节这天,下起了 纷纷扬扬的春雨,路上的 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像 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俏皮的一指,抹 去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 诗的气氛豁然开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凄迷感伤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鲜明生动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先抑后扬, 对比交错, 相映成趣。
清明
清明——雨纷纷 触景 行人——欲断魂 伤怀
酒家——何处有 借酒 牧童——杏花村 消愁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元日 王安石
爆 竹/声 中/一 岁 除 ,
tú sū
春 风/送 暖/入 屠 苏 。 千 门/万 户/曈 曈 日 , 总 把/新 桃/换 旧 符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 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 苏酒。
渲染: 紧扣题目,通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