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合集下载

§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1)-已知受力求运动

§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1)-已知受力求运动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

§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1)-已知受力求运动

一、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类型一)

【合作探究】

1、一个质量为21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2.一斜面AB长为10 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

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

(1) 若斜面与物体间光滑,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

用时间.

(2)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

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1题图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含详解答案)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含详解答案)

实验四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导学案

一、 考纲要求: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掌握灵活运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 -F 图象和a -1

m 图象,确定其关系.

三、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复写纸、天平、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

2.安装:按照如实验原理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如何操作? 4.操作

(1)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号码. (2)保持 不变,改变 ,重复步骤(1). (3)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 (4)描点作图,作a -F 的图象.

(5)保持 不变,改变 ,重复步骤(1)和(3),作a -1

m 图象.

例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13)

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标引领]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二、两类基本问题

一个运动的物体,当所受外力突然变化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变化? 答案:当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变化,速度一定变化。但由于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存在多种可能,因此速度可能增大、减小或改变方向等。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1.判断

(1)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的受力决定的。( √)

(3)物体在恒力F(F≠0)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该段时间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

2.为什么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联系起来?

答案:因为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有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而在运动学公式中有加速度与运动参量的关系,所以加速度作为“桥梁”,把物体的受力与运动联系起来。

3.

如图所示,运动小车中悬线下的小球向左偏离,偏角恒为θ。

(1)小球受几个力作用?合力方向向哪?

答案:两个力;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2)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哪?小车可能做什么运动?

答案: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若小车向左运动,则做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

5.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学难点】

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

2.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把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学生活动]同学们先思考例题一、例题二,简单的写出解题过程。

[提问]上述两个例题在解题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在第二个例题中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在运动学中,我们通常是以初速度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在解决静力学的问题时,通常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要建立坐标系与上述的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教科版必修一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教科版必修一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类基本问题解题思路。。明白加速度是桥梁

难点:多过程问题处理

三,新课学习

1,复习引导(知识点回顾)

运动学匀变速公式两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三个常用推论:平均速度a ;

速度位移关系b ;

位移差公式c (条件:)2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

b: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c:不受力等效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力是;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1)大小:

(2)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及与平衡力的异同?)

2新课学习

1,第一类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问题的受力情况和质量(v,x→a→F)

教材例题1,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已知向上的拉力F 为640N,物体在最初的2s内的位移为6m,问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总结解题步骤

第二类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F→a→V,X)

教材例题2质量为4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则水平拉力F1为多大?若F1突然变成F2=6N,并持续作用2S,问:在这2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大?g取10m/s2

分析总结解题步骤

思考一下,在第二问下5S内物体的位移为多少?(有几种算法)

分析多过程问题时:联系点:连接点上相等

注意:不同过程F与a相对应,所以没个过程都要重新受力分析。

(导学案)第四章力与运动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第四章力与运动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第四章力与运动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第四章力与运动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进一步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过程,体会以加速度为联系纽带的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体系,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课前自主预习】

1.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在已知受力的情况下可以结合____________,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已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由物体的初始条件,根据________________求出未知量(速度、位移、时间等),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此类题的思路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再根据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____________,从而求得未知的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等.

3.(单选)用30 N 的水平外力F ,拉一个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的质量为20 kg 的物体,力F 作用3 s 后消失,则第5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高中物理最新-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2 精品

高中物理最新-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2 精品

班级: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梳理、巩固本章的基础知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基本方法,为熟练应用、强化训练做准备,为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法指导】

课前看书复习Þ关闭教材、资料,独立完成导学案Þ查阅教材、资料补充完整Þ当堂巩固、掌握基础知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是由伽利略的加以科学推理得到的,无法用现实的实验证

明。理想实验是一种方法。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

面的力迫使它这种状态,也叫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参考系中的运动。

3.运动状态: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如果物体速度的或改变了,我们就称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有产生。

(二)惯性

1.惯性: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

(三)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成正比,跟它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的方向相同。(理解时注意因果关系、瞬时性、同体性、同向性)2.表达式:F= ,F为物体所受的。在国际单位制中,F= 。

3.一个单位的力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力。也称作1N,1N= 。

4.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的决定式:a=

(注意定义式和决定式理解)

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合)解题的方法:

(1)合成法——当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作用,可以应用 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F ma =合求加速度;反之,用同样的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沈蔡林

学习目标:

1.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

2.熟练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解决一般的连接体问题;

3.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学习难点:连接体中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

方案设计:

本节是高三一轮复习课,整体法和隔离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江苏高考都有体现.上课班级学生基础很好,但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因此课堂设计本着“先生后师”、“先学后教” 教学思想,循序渐进,设置成四个教学环节:情景回顾、思路探究、方法感悟、拓展应用.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情景回顾,通过对常见连接体情景的回顾,帮助同学们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和分类.为第二环节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供基础.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思路探究,在导学案中设置了三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第二情景是一个物体有加速度另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的一种特例);第三个情景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前对三个情景进行分析,探究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这三种情景中的应用,体现“先生后师” 、“先学后教” 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请几

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已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归纳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思想,把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来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在第三个环节连接体分析方法感悟中,主要体现“感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第二个环节总结的处理思想的感悟,二是设置三个易错情景,并展示同学们的易错点(错误解法),请同学们当一回老师,改正错误,让学生在改正其他同学的错误解法的过程中感悟对象的合理选择和注意点,并请同学们及时做出小结.这体现“互学互助”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感悟到整体与隔离的一般选择依据之后,及时进行变题,变化成一个对象选择符合整体法思想应用的情景,但是真正使用整体法却有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展示部分同学巧妙运用隔离法解答过程之后,让学生体会到方法不是固定的,得注意应用的策略,再次让学生“感悟” 应用的灵活性.

《4.5第5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同步练习

《4.5第5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1.明确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点)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难点)

核心素养

形成脉络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思维辨析

(1)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

(2)根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方向.( )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的受力决定的.( )

(4)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它对其他物体的施力情况决定的.( )

提示:(1)√(2)×(3)√(4)×

基础理解

(1)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建造大桥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沉管隧道的沉放和精确安装,每节沉管隧道重约G=8×108 N,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的重量.通过缆绳送沉管到海底,若把该沉管的向下沉放过程看成是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且沉管仅受重力和缆绳的拉力,则拉力的变化过程

可能正确的是( )

提示:选C.设沉管加速的加速度为a1,减速的加速度为a2,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F1=ma1,得:F1=G-ma1,F1<G;减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G=ma2,得:F2=G+ma2,F2>G,故A、B、D错误,C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导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高一物理必修1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界

最基础的科学之一。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涉及到天体物理学、

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3. 物理学的分类

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大类。经典物理学包括

牛顿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合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将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

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

任何作用于物体的力都有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力的性质

1. 力的分类

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

2. 力的合成

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成力是这些力的矢量和。

3. 力的分解

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上的分力。

四、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公式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公式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是常见的势能形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解决动力学问题。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2.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集体探究、相互学习的方法。

3.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知识准备

1.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其中F表示__________ a表示表达式说明F与具有_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

二、教材助读

1.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那些量之间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把哪两种情况联系起来?

3.你认为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

4.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由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所受

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定律求出物体____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5.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__________

再根据__________定律求出物体____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6.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本课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构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大类问题的物理观念即: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科学探究:探究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和如何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

4.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思考:为了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旅客按照站台上标注的车门位置候车。列车进站时总能准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复习回顾: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及运动学相关基础公式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是指: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

情景1:一辆轿车正在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情况,紧急刹车后车轮抱死,车轮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1。g取10m/s2

(1)车轮在地面上滑动时,车辆的加速度是多大?

(2)车轮抱死后,车辆会滑行多远?

思考与讨论:

1.要求轿车的加速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2.如何求得合力?

3.本问题中质量不知道,怎么办?

情景2: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

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

(1)运动员以3.4m/s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冰壶能在冰面上滑行多远?g取10m/s2。

《机械运动导学案》

《机械运动导学案》

《机械运动》导学案

一、导入引言

《机械运动》是我们进修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涉及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我们将了解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为我们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修目标

1. 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掌握力、质量、加速度、速度、位移之间的干系;

3. 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4. 能够分析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三、进修内容

1. 机械运动的基本观点

2. 牛顿运动定律

3. 动力学方程

四、进修重点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实例。

五、进修难点

1. 如何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加速度、质量和力的干系;

2. 如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室讲解

1. 机械运动的基本观点: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形状,从而产生运动。

2. 牛顿运动定律:

-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为F=ma。

-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七、练习题

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10N的合力作用,求其加速度。

2. 一个小汽车质量为1000kg,受到一个1000N的向前的合力,求其加速度。

3. 一辆自行车质量为20kg,受到一个100N的向前的合力,求其加速度。

八、课后作业

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概述: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导学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本导学案将围绕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展开,通过系统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习成绩。

第一节:力与运动

1. 力的概念及分类

力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会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第二节:运动与力的关系

1. 动能与动能公式

动能是一个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

正比。动能公式为:K = 1/2 * m * v^2,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

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2. 势能与势能公式

势能是一个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势能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第三节:机械振动与波

1. 机械振动的特点

机械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的现象,它具有周期、频率、振幅等特点。

2. 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是由质点的振动引起的能量传播现象,它包括横波和纵波两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教案标题:牛顿运动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2.掌握物体的质量随速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在低速运动中,质量的变化可以

忽略不计。

3.理解并能够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4.能够理解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行为。

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二、教学内容

1.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3.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行为。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

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

2.学习新课:首先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

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最后讲解牛顿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

3.课堂互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举例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巩固练习: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让学生自行设计小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定

律的正确性。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适用

范围,强调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6.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和最

新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

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7课时)复习导学案

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7课时)复习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

1、把握叠放类物体受力的特点,学会分析该类问题。

2、掌握传送带问题的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解题能力的训练难点:叠放类受力分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

1、叠放类问题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解此类题目时分析摩擦力变化的情况是关键,请你在做题过程中细心体会。

2、传送带问题是摩擦力做功问题,要注意摩擦力做正功和负功意义以及它们的差值部分。【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

1、(2011年天津理综)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 )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如图1-3-104(甲)、(乙)所示,将质量m l=4kg的木块叠放在质量m2=5kg的木块上,m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F1=12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m1时,正好使m1相对m2开始发生滑动,问应用多大的水平拉力F2拉木块m2,才能使m1相对于m2开始滑动?

【自我检测】(主要用基本的题目,供学生理解课前预习

中知识点)

1.(2013年海南卷)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A.a和v都始终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二、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受力求运动

例题1:(2019学考)一个质量m=4Kg的木箱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某同学用F=18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木箱在2s末的速度大小。

变式1:上题若将力F改为20N,求:木箱在5s末的位移大小。

2、已知运动求受力

例题2:(2019学考)某人驾驶一辆新型电动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行驶了5s时速度达到10m/s。若人与汽车的总质量m=800kg,汽车所受阻力为F阻=160N。求:

(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的牵引力大小F;

(3)汽车牵引力的反作用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变式2:上题5s时撤除牵引力(汽车所受阻力不变),求:

(1)汽车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经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3)撤去牵引力后汽车的还能运动多远?

小结:

课后巩固练习:

1、(2019学)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F=2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水平面光滑,求物体加速度大小和2秒末的速度大小;

(2)若水平面粗糙,且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物体加速度大小。

2、(2019学)一个滑雪者,质量m=70kg,从静止开始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已知滑雪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山坡可看成充足长的斜面。

(1)求滑雪者在2s末的速度大小v;

(2)求滑雪者受到的合力大小;

(3)滑雪者所受合力的方向是沿山坡向下还是沿山坡向上。

3、(2019学)某一水平直线路段车辆的限速为20km/h。一辆质量为2X103Kg的小汽车在发现前方的突发情况后,立即紧急刹车,使车停止。测得刹车痕迹为3.0m,刹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2X104N。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大小;

(3)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