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关于电视新闻节目叙事化分析
刘 颖
( 黑 龙 江 电视 台, 哈 尔滨 1 5 0 0 9 0 )
【 关键词】 新 闻节 目; 叙事化 : 技巧
最 近 几 年 ,新 闻 的风 格 有很 大 的 变 看得更明了。
强 的央视的《 社会 纪录 》 、 北 京电视 台 的
化. 早 就 不 是 那 个 单 纯 的播 报 时 代 了 , 现
走 进 了 观 众 的 内心 世 界 ,让 广 大 观 众 的 心 理 结 构 产 生 谐 振 与 共 鸣 ,最 终 达 到 无 障 碍 传 播 的 理想 境 界 。 二、 电视 新 闻的 叙 事 技 巧 新 闻故 事 化 就 是 充 分 利 用 新 闻事 件
内. 不 少 理论 研 究 以传 统 的 电影 图像 观 为
的叙 述 手 段 , 突 出事 件 的 冲 突 和 矛 盾 , 展 示 新 闻 故 事 的 情 节 ,用 故 事 性 语 言 讲 出 新 闻人物或者事件 , 挖 掘 人 物 内心 情 感 ,
展 现 人 物个 性 。这种 报 道 方 式 风 格 清 新 , 贴 近 百 姓 现 实 生 活 .给 观 众 留下 深 刻 印
电视 是 一 种 声 画 并 茂 的直 观 艺 术 。丝 毫
命 运. 并 以 讲故 事 的方 式 传 达 出来 。它 着
重 体 现人 情 味 和趣 味 性 , 实 现 新 闻 的人 性 化。 就叙事结构而言 , 内容 永 远是 处 于 主 导 地 位 的 。内容 决 定叙 事 方 式 , 而 叙事 方 式 服 务 于 内容 。 电 视 新 闻的 工 作 者 应 该 认识 到 . 不能将报道 的内容只流于表面 , 停 留 在就 事论 事 的 程 度 上 边 , 而 应该 注 重进 一 步 挖 掘 报 道 的深 度 ,深 入 采 访 与 事件 相关 而有 意 义 的报 道 。当 然 , 电视 新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
素材库选用
从已有的素材库中挑选适 合的新闻画面素材。
版权购买
从其他媒体或版权所有者 手中购买已有的新闻画面 素材。
画面素材的质量控制
清晰度
确保拍摄的新闻画面清晰 ,不模糊来自无噪点。稳定性画面稳定,无抖动现象, 使观众观看时感到舒适。
内容表达
画面素材能够准确表达新 闻内容,不产生歧义。
画面素材的整理与分类
面,以便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案例二
总结词
该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在画面编辑上 注重呈现政治人物的庄重感和严肃性, 同时通过画面剪辑和配乐来增强观众对 新闻内容的印象。
VS
详细描述
该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在画面编辑上注 重以下几点:1.对于政治人物的采访,要 使用中景和特写镜头来突出他们的形象和 表情;2.在剪辑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 节奏感和逻辑性,确保观众能够理解新闻 内容的重点;3.对于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 或会议,要使用稳定的镜头和高质量的画 面来呈现现场的情况;4.通过配乐和音效 来增强观众对新闻内容的印象,如使用庄 重的音乐来衬托政治人物的形象。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
2023-11-11
目 录
•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概述 • 新闻画面素材的采集 • 新闻画面编辑的技术 • 新闻画面编辑的艺术 • 新闻画面编辑的规范 • 新闻画面编辑的实践案例
01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是指将拍摄好的新闻素材进行剪辑、拼接、组合等处理,最 终形成新闻成片的过程。
在两个镜头之间选择合适的剪辑 点,使画面流畅过渡。
画面特效处理技术
色彩调整
根据新闻内容调整画面的色彩,例如增强或降低 饱和度、对比度等。
画面稳定
《行者》电视栏目系列纪录片的叙事艺术
而非商业产业化的视角,进行个人化的叙事,强调个人发现的大众分享,现实风格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其
个体叙事值得研究。
关键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者》; 电视栏目; 纪录片; 叙事艺术
中图分类号: J9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12x( 2012) 10 - 0077 - 03
旅游卫视是中国电视行业的改革先锋,作为广 电总局批准的中国境内唯一一家以旅游休闲为主要 内容的省级专业卫星电视频道,它全面整合了海南 电视台、保利华亿集团以及国内外传媒公司的优势 资源,借助政策优势和创新意志不断扩张市场版图, 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已成经典范例。节目具有时代的 领导性、前瞻性。呈现了独具风味的电视套餐,打造 了宽阔有效的营销平台。
第二个登场亮相的行者就是梁子。梁子在非洲 一共呆了 8 个月的时间,去了塞拉利昂和厄立特里 亚这两个国家,深入到最民间的部落生活。在节目 中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当地村民看梁子的眼神,从 陌生敌视到亲切熟悉。上海电视台跟梁子合作过的 编导,看了《行 者 》节 目 后 对 梁 子 说,节 目 形 态 充 满 新意,一看就是年轻人做的。其后梁子先后到过喀 麦隆等一些国家,在非洲一共拍了 110 盘素材,编成 《非洲十年》,对于原生态地展现当地的情况提供了 宝贵的资料。其后梁子还先后录制过《舞动的波尔 卡———阿富汗》、《恒河故事》、《无国界医生》等纪录 片,她的讲述和影像纪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中的技术与艺术
电视 新 闻 , 比其 他任 何媒体 的新 闻所 包含 的信 息量 都大 。 要
由 于 电 视 新 闻 可 以 集 中 进 行 叙 事 ,所 以 新 闻 的 结 构 可 以
更加 紧凑 、 整 , 事 的线 索可 以更加 单 一 , 述 的 内容 可 以 完 叙 叙
十 分 简 练 , 且 新 闻 事 件 一 般 都 是 单 一 的 个 体 事 件 , 种 简 单 而 这
X N -VF JV A I A 0, t E . I _ / H 7 I _
_
.
2 1 6( 半 月 ) 0 2・ 上
电视新 闻图像 叙 事 中的技术 与 艺术
口海志 刚
电视新 闻报 道使 用 网像进 行叙 事 .叙 述对 象又 是真 实发 生 的事件 , 虚构 类文 学叙事 相 比 , 与 电视新 闻 图像叙 事在 技术
目创 新 的方 向
新将 对整体 广播 节 目的创 新 产生 决定性 的影 响 。
文 艺 节 目 的 创 新 要 因地 制 官 、 出 特 色 。 河 南 人 民 广 播 突 电 台 的 戏 曲 广 播 、 津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的 相 声 广 播 、 京 人 民 天 北 广 播 电 台 的 曲 艺 广 播 、上 海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的 故 事 广 播 等 , 都
字 。 文 学 叙 事 l . 者 要 不 断 地 停 下 叙 事 . 事 件 中 的 人 物 或 I作 t 对 场景 进行 描述 , 视根 本不需 要这 样做 电 由 于 不 需 要 描 述 , 视 新 闻可 以集 中 进 行 叙 事 , 以 是 新 电 町 闻 事 实 的 有 序 堆 积 。 电 视 新 闻 叙 事 功 能 单 一 , 法 简 单 , 要 方 只 能 够 记 录 和 讲 述 看 到 的 事 实 ,就 可 以 进 行 新 闻 叙 事 。通 俗 地 说 , 基本 的技术 层 面上 , 在 电视 新 闻 采 访 很 简 单 。 同 样 篇 幅 的
电视媒介叙事艺术
论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论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蒙太奇是电影中的一种镜头剪辑技巧,主要是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
随着电视作品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提高,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作品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电视新闻讲求的是客观性和真实性,蒙太奇却要剪断连续的镜头重新组合,因此很多人认为蒙太奇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不能用在电视新闻作品中。
因此,将从蒙太奇和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出发,分析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运用的可行性以及运用蒙太奇的电视新闻的优势。
标签:蒙太奇;电视新闻;可行性1 电视新闻与蒙太奇的内涵和外延电视新闻是指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包括电视新闻报道、新闻纪实片、新闻评论片等相关的节目形式。
蒙太奇在电影中表示剪辑和组合,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一种剪辑技巧。
蒙太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把蒙太奇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指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时间顺序,把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情节,展示一系列事件的剪接方法。
而表现蒙太奇是指根据画面的内在联系,通过画面与画面以及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变化与冲击,造成单个画面本身无法产生的概念与寓意,激发观众联想。
因此,蒙太奇实质上是细节与细节、段落与段落、场面与场面之间连接的一种剪辑技巧。
这种技巧可以使创作者从更高层次上把握影片要表达的意义,建构出不同的艺术效应。
在电视节目日益艺术化、专业化的今天,蒙太奇在电视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电视新闻中运用蒙太奇的可行性一直以来,电视新闻中是否可以使用蒙太奇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1)反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蒙太奇,因为蒙太奇的剪辑会把生活中逻辑的实际时间打破,把镜头剪碎重新组合后,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破坏,而真实性又是新闻作品的生命。
(2)蒙太奇隐含着把作者意见强加给观众的危险。
法制类电视节目故事性的新闻叙事学分析--以《今日说法》为例
法制类电视节目故事性的新闻叙事学分析--以《今日说法》为例肖啸然【摘要】《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推出的一档法制类栏目。
《今日说法》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新闻事件,向人们讲解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以讲故事为手段而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开创了法制节目的新形式。
故事性既是“新闻叙事学”在文章当中的通俗说法,又是基于“叙事学”而延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文章以《今日说法》为例,探究法制类电视节目故事性的新闻叙事策略。
%“Legal Report” is a legal program recommended by CCTV in 1999 . It explains some law knowledge to us by some interesting newsmakers. It initiates a new style about legal program and beats the target of popularizing law. Narrative is the popular term in this article and it is also known as News Narratology, which is a new discipline based on Narratology. This paper takes “Legal Report”as an example to study narrative of news in some legal program.【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126-129)【关键词】《今日说法》;故事性;新闻叙事学【作者】肖啸然【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北京朝阳 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2.8大众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讲故事。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法探析
叙事最开始是文学写作用语,是指以诗歌、小说或散文等文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一个(或多个)真实的抑或虚构的事件,事件情节的次序和多个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叙事方法。
而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影胶片和电视录像带的时代,影视剧以及纪录片和文学作品并行不悖,光影视觉极大限度地占领了读故事、看小说的空间。
绚丽的银幕、五彩的荧屏用影像和声音生动讲述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再现了一个个或虚拟或真实的大千世界。
视觉讲述和文字讲述形式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因为都是在向观众或读者讲故事,传情达意,所以视音素材和文字材料一样,都有一个讲什么,如何讲的问题。
讲什么就是纪录片或影视剧的选题和内容的问题,而如何讲,就是本篇的主题,如何叙事的问题。
我们纪录片的创作者如何组织材料,按照一定的原则分类,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就是叙事方法。
不同的叙事方法会使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产生性格迥异的审美意趣。
究竟哪种叙事是最好的?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有道是“没有最好的叙事,只有最合适的叙事”。
一、叙事方法无定式,别出心裁常能收获意外之喜传统的叙事模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熟悉,那就是:序曲、开端、渐入发展、高潮白热化、余音、结尾。
这是人类认识事物和情感发展的正常过程。
但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剧本、做文章如果总按固定的套路来,往往令人生厌。
影视剧和纪录片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作家和导演们总是费尽心机的标新立异,创造不同的叙事方法。
大家熟知的詹姆斯卡梅隆的影片《泰坦尼克号》,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电影开始时间为1985年,102岁的老年露丝回忆84年前的那段尘封往事,当台词“人们叫它梦想之船,它是的,它的确是”的时候,电影镜头从舷窗外的沉船遗骸拉开,幻化成为1912年的那艘风华绝代的豪华邮轮,时空逆转,观众随着主人公回到了84年前。
而在电影的结尾,露丝和杰克诀别于海面,露丝绝望地吹响求救哨声,哨声中画面一转,老年露丝那爬满皱纹的脸出现在镜头前,时空变化,故事又回到了现实,老妇人将价值连城的钻石“海洋之心”抛入大海,以告慰与她生死相恋的男友。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功能和写作特点
摘要:本文主要从电视解说词的功能特色和感性、理性特色两个方面探讨电视解说词的特点,以提高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认识及写作水平。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特点什么是电视新闻呢?电视新闻是以声音、画面、文字为传播符号、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通过电子传播政府的政策法令、经济信息、生活服务,或监督下级政府及工作人员对国家、政府政策法律执行的情况,进而服务社会,服务民众。
电视解说词是由电视节目主持人配合画面播出的文字稿,是为画面而写作的。
当然,在电视节目里,画面是第一位的,解说处于从属的地位,画面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解说词就不应该再去解释。
然而,在现实的新闻节目里,画面常有不确定性,会让人产生歧义和错觉,这就需要解说词出来帮忙,以补充画面表达不清的内容。
解说词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很大,运用范围也很广泛。
解说词具有串联画面,整合信息,弥补画面不足,提升画面内涵,阐发思想感情,调动联想想象,结构新闻节目的作用。
离开了解说词,很难想象电视节目会是什么样子。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特点,是指电视解说词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独特色彩。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同其他文体的写作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所彰显的就是它的个性特色和风格。
1 电视解说词的功能1.1 补充画面不足,完善形象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是一种特定的电视语言,处在电视节目的首要位置。
画面能够表达清楚的问题,解说词无需出来啰嗦。
补充画面不足,完善形象报道是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功能之一。
解说词的作用就是完成对新闻事件基本事实的陈述,对有些画面传达不充分不完整的信息,加以补充、说明或修饰;对产生多种指向的画面,给予必要的整合和梳理;对产生歧义,模棱两可的画面,给予必要的规定、引导和说明;对画面无法传达的间接信息,特别是那些难以通过画面直接感知的抽象问题,解说词给予充分的说明,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明晰性和精确度。
1.2 串联衔接,顺利过渡转场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并不是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
让新闻事件进程中的悬念吸引观众
让新闻事件进程中的悬念吸引观众
李政林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摘 要:新闻故事化、情节化、细节化,已逐渐成为新闻采制的基本技巧。在运用这些技巧过程中,却离不开一种最基本的 叙事技巧,那就是设置悬念。 关键词:悬念;进程;叙事技巧
以抢修供水管线爆裂事件为例,记 者在现场采访工程抢修人员,将一些悬 念逐个解开。用纪实手法叙述:管道是 由于年久老化发生的爆裂,供水主管线 一共有三条,当时只爆裂了一条,还有 很大一部分区域的供水没受影响,只是 降压 ; 当天维修过程中还下雨,抢修的难 度非常大,维修工人寻找漏点更是一波 三折,先前新闻通稿说的预计 10 小时恢 复供水是根本不可能的。出乎现场众人 的意料,抢修过程中旁边一条供水主管 线又接连发生爆裂,维修难度瞬间加大, 最后用了整整 48 小时才抢修结束,恢复 了正常供水。如用《为何停水两天两夜》 或《直击 48 小时抢修现场》为标题,去 揭秘这 48 小时紧急修抢的过程的曲折和 艰辛, 这样一来, 既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 使事件通俗易懂,又让观众了解到抢修 工人的不易,充满了人情味。一方面给 百姓做出的解释,另一方面也给政府树 立了形象 , 达到三方满意的效果。 由此可见,如何描述新闻事件进程 中的悬念,属于叙事技巧。如何在作品 中叙述事件, 属于用艺术手法表达。 因此, 不能把新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结构线索 理解为记者的实际采访、拍摄进程,也 就不应把描述悬念、设置悬念同“真实” 与否等理论探讨挂钩。从这一角度看, 用新闻现场景象叙述,在记录现场景象 时重点关注过程、 细节、 氛围、 设计悬念, 都只是新闻传播的表达手法,其内在品 质还在于电视记者应当怀有社会责任意 识,具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孙玉胜 . 十年 : 从改变电视的语 态开始 [M].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2] 朱羽君 , 雷蔚真 . 电视采访学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3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分析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分析任 伟(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融媒体中心)摘 要: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就是拍摄记录的镜头画面的布局和结构,是对画面各种元素的安排和组合。
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点、线、面。
在创作电视新闻时,画面构图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又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思想。
电视新闻构图有一定的构图原则,创作者必须遵循这些构图原则。
这些画面构图原则包括布局、线条、空白、对比、平衡。
电视新闻构图形式有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等。
只有掌握好电视新闻构图的原则,合理安排构图要素,采用合适的构图形式,才能拍摄出好的电视新闻画面,从而达到电视新闻叙事目的。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就是拍摄记录的镜头画面的布局和结构,是对画面各种元素的安排。
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点、线、面。
在线条里面,包括垂直线、水平线、曲线、斜线、放射线等;在面的构造中,主要包括不同的几何形状。
画面构图主要是指点、线、面在画面的安排与布局,呈现出画面元素的平衡、对比等。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与绘画构图不同。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是运动的,是不断处于变化的,而绘画构图则是静止的。
但二者也有关联。
电视新闻的运动构图是由众多静止的画面构图组成的,每一帧就是一幅静止的画面。
所以,在电视新闻画面构图中应该考虑到画面的构图,而且要考虑到连续的画面构图,讲究美学效果,讲究艺术效果,也要达到叙事目的。
这就是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特点之一:运动性。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特点之二是具有时间性。
它和绘画不同,绘画是凝固在一个时间点,使用一个景别、一个视角来表现画面;而电视新闻画面构图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更换拍摄景别和角度,多方位、多视角来进行画面构图。
电视新闻画面的时间性和运动性,其实就是电视新闻画面中运动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动,不断发生变化。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特点之三是具有整体性。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具有整体性,因为一个镜头仅仅是交代部分内容,而且这个镜头画面是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且向下一个画面连续发展。
电视新闻稿写作常识
电视新闻稿写作常识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然而,近几年电视新闻稿却出现诸多值得大家深思的些问题。
词藻华丽实功虚做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
但有的稿件却刻意堆砌华丽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如画蛇添足。
如某电视台播出新闻《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文稿如下:“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
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
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
而且,比喻和描述性语句并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颇有卖弄文采之嫌。
形似报告缺乏活力电视新闻稿本应采用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来说明和阐释新闻事实,语言应追求新鲜灵活,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
而有些报道却形似报告,毫无鲜活灵气。
如某电视台播出一篇关于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新闻,文字表述如下:“……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06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
……”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
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指标完全湮灭了观众解读新闻的乐趣。
思维混乱漫无边际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
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
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整理
1、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
2、纪录片:(电视专题) 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3、电视专题片: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真实地记录客体对象,并对主题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对客体对象运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段进行表现的电视片。
4、电视专题片的功能与特征(一)电视专题片的功能1、记录历史,2、认知功能(二)电视专题的品格、特征1、纪实性对于电视专题是具有质的规定性之品格(真实性)2、电视专题还应该具有思维的品格(思考性)3、电视专题应具有审美的品格(艺术性)5、电视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特征: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它要求节目的内容、类型系统化,时间长度规范化,节目编排条理化:它要求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固定的片长、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的播出时段、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栏目主持人,以便观众定期、定时收看;它可以是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表现形式的综合,及现场与北京报道的综合,或是纪实报道与谈话节目的综合。
6、电视节目栏目化:将反映同一内容和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主要优点:1、有利于电视观众记忆和收视.2、有利于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管理、电视节目的运作和节目的编排。
7、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形成由文艺、新闻和社会教育节目构成的三大支柱。
8、电视栏目与电视节目即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电视节目:新闻栏目、娱乐栏目、社教栏目(生活服务栏目);功能:传播新闻、文化娱乐、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艺术的叙事学解读——以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为例
Li lhoo our ls o vei dJ na im fTV
— —
Taki g C he du Ful Cont c orI t n ng l a tf nsanc e
Li Zha x Li o Ke i
( c o l fLi r t r n o r a im , e g u Un v r i ,Ch n du 6 1 6 S h o t a u e a d J u n l o e s Ch n d i e st y e g 1 0 : 0 S h o fLi r t r n o r a im, c u n Un v r i . e g u 61 0 ) c o l t a u ea d J u n ls Si h a i e st Ch n d 0 64 o e y
Ke r sg ia c r o u l pno h e pe S ieio d o raim n ra l g h n d ul o tt y wo d ud n eat f bi o iin te o l v l o u n l art o y C e g uF l C na , p c p l h j s o
A b t ac e a t l , r m h n l fn ra o o y a d t k n h e gd s r tTh ri e Ch n u TV r g a o e g u Fu !Co t  ̄ c p o r m f Ch n d l na, t
重 要 的 作 用 , 逐 渐 摸 索 和 构 建 m 了 相 应 的 舆 论 引 导 艺术 并
一
济 信 息 ” 由此 可 看 , 生 新 闻 内容 上 与其 他新 闻类 型 存 往 。 民 交 叉 , 么 。 什 么 使 民生 新 闻 区别 于 其 他 新 闻 类 型 ? 答 案 那 是 即 在 它 的 内 容 编 排 模 式 上 民 生 新 闻 在 价 值 取 向 重 民
电视新闻剪辑制作中的原则和技巧
电视新闻剪辑制作中的原则和技巧电视新闻剪辑是指通过对素材的选择、剪辑、编辑以及音视频效果的处理,将拍摄的素材组织成一段完整、有序的新闻报道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新闻剪辑制作中的原则和技巧。
一、剪辑原则:1. 素材选择的原则素材选择是剪辑的第一步,关键在于选取与报道主题相关、能够达到报道效果的素材。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准确原则:应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全面搜集相关素材,包括影像、声音和文字等。
(2)关键内容原则:应选择有代表性和关键信息的素材,强化新闻事件的主旨。
(3)视听艺术原则:素材必须符合某种美的标准,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2. 剪辑的逻辑原则剪辑是通过对素材进行重组和重组排列,以达到完整叙事的目的。
在剪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逻辑原则:(1)起承转合原则:新闻报道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以产生逻辑上的连贯性。
(2)前后关联原则:新闻剪辑应根据每个新闻片段的关联性进行有机的组合,使整个新闻报道看起来流畅自然。
(3)包容性原则:在剪辑过程中,应尽可能包容各种观点,尊重新闻事实,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 对音视频的处理原则音视频的处理是电视新闻剪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声音与画面的协调:声音与画面的处理要协调一致,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2)画面特效的运用: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特效来增加新闻报道的视觉效果,但要注意不要过分炫耀。
(3)音乐的运用:如果新闻报道需要配乐,则应选择适合报道主题的音乐,以增加情绪和氛围。
二、剪辑技巧:1. 视听节奏的掌握视听节奏是剪辑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剪辑师应该准确把握每一秒钟的画面和声音的长度,以达到声合、情动、画面流畅的效果。
2. 过渡效果的使用过渡效果是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如淡入淡出、切换、闪白、百叶窗等。
适当使用这些过渡效果可以使剪辑过程更加流畅,产生视觉上的转换效果。
多样化叙事手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分析
《劳动午报》视频部还策划了不少栏目。
如,“跟着小午看冬奥”“我为冬奥喝彩”等。
冬奥会开幕前,“跟着小午看冬奥”栏目就开始推送《北京冬奥会观赛攻略指南》《探秘冬奥会通信保障“智慧大脑”》等相关视频,让观众提前了解关于冬奥会的各种信息。
在冬奥火炬传递视频中,为了更及时、更直观地报道冬奥火炬传递,视频部结合传递点位,在“跟着小午看冬奥”中做持续报道。
编辑将记者在现场传回的画面迅速进行精心编辑制作后上传,不仅可以让读者一睹火炬手的传递风采,还可以感受现场浓浓的氛围和观众的热情。
在此次冬奥会报道策划中,视频部还注重在内容延伸上做功课,设置不少小栏目,如“冬奥百科”等。
在完成主报道外,这些栏目的设置还为读者宣传和普及了冬奥的各种知识。
比如在“冬奥百科”栏目第四期视频中,配合冬奥比赛项目,编辑为读者介绍了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知识。
从比赛地点到两个项目的比赛规则、赛道设置等,详细地为读者做出解读。
视频通过漫画的方式呈现,新颖独特、简单易懂。
结语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时,纷纷在报道策划上做足功课,以增加报道厚度。
在体育报道上,工会媒体和专业体育媒体相比较,存在自己的短板,更要从策划上找寻突破点。
对此,《劳动午报》通过策划特刊、设置栏目、媒体融合等系列举措,做出深度,做出特色,让工会媒体的体育赛事报道呈现出浓浓的“工”字味儿。
■(作者单位:劳动午报社)责编:项贤勇当前,电视新闻报道的采编、传播模式仍多为5W模式,叙事方式相对较为单一,容易导致观众丧失观看兴趣。
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需要相关的媒体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构建内容、传播信息的技巧。
为了行业未来的长期发展,需要改变电视新闻叙事目前存在的困境,使其能够得到观众更多的关注以及认可。
本文认为,采取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并不断进行叙事方式的创新,能够使新闻报道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观众能够通过新闻多样化叙事手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分析○贾秋红【摘要】当前,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模式仍多为5W模式,叙事方式相对较为单一,容易导致观众丧失观看兴趣。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选题与叙事技巧的研究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选题与叙事技巧的研究关荣(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乌鲁木齐 83000)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信息传播了大部分时间。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主流媒体为基础的电视新闻节目面临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来自于新媒体的挑战,很多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人将眼光放在了选题与叙事技巧上面,以期以节目的精良性对抗新媒体内容的即时性。
本文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选题与叙事技巧进行研究,针对现阶段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受到的挑战,对如果通过节目选题与叙事技巧提升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公信力与深度,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选题;叙事技巧作者简介:关荣(1978-),女,锡伯族,新疆伊犁人,新闻专题编导,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专题创作。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指的是通过多种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技巧对社会热点事件或典型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专栏的形式进行连续跟踪报道。
由于此种类型的节目,大部分都制作精良,且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其独有的即时性与碎片化的形式,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挑战,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要在选题与叙事技巧等方面多下功夫,通过精良与专业性的内容吸收观众的注意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现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曾经受到极大的欢迎,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一度受到全国人民的追捧。
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1],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常不适应现阶段新媒体的挑战。
相比于新媒体其主要有如下几个难以克服的缺点:(1)即时性差: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大多是精细制作的,从新闻出现到节目播出,其过程可能是1天也可能是1周,有非常大的滞后性,不能带来即时性的报道,但是新媒体的即时性非常强[2],基本在新闻或消息出现几分钟之类就可以传播到公众之中;(2)搜索性差:电视新闻专题的节目主要依赖于固定的平台发布内容,当你看过感兴趣的内容,再回头去找时非常的麻烦,基本上很难找出来[3],搜索性非常的差,但是新媒体却可以通过输入几个关键字迅速的搜索出自己需要的内容;(3)分享性差:电视新闻专题的节目想要分享的内容时需要告诉朋友或想要分享的人哪个节目在哪个日期,而且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播出时间是固定的,错过了可能就难以找到,但是新媒体的分享非常方便,看到想要分享的内容只需发个消息提示一下便可;(4)互动性差:电视新闻专题的节目多是说教类的形式,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难以和媒体人直接进行互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难以得到表达,但是新媒体的互动性非常强,比如现在的弹幕,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其让公众在信息传播中更有参与感。
电视新闻结构特征与构思电视作品的方法
电视新闻结构特征与构思电视作品的方法作者:王靓来源:《活力》2014年第15期电视新闻作品的结构形式灵活多样,新闻编辑要按题材和主题表现的需要,客观反映事物的结构,经过加工、取舍、周密组织、合理布局,把材料恰当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清晰反映事物的本质,达到艺术上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一、电视新闻的结构特征(一)明晰主线,布局谋篇组织全篇是结构基础的作用。
电视新闻记者拍摄到的精彩素材片段相当于散落的珍珠,编辑要用“结构”把散落的珍珠穿成一串造型新颖、美观别致的项链。
电视节目在编辑前期,通常内容繁杂,主题不明,讲述无序,只有随着结构设计的推进,人们才能明确节目的主题,划分出叙事的层次和承上启下的前后逻辑关系,节目的轮廓才可能浮出水面,使电视节目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明晰性与条理性。
所以,电视新闻的结构是电视新闻节目素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总体布局和组织方式,将各个部分有机地协调组合成一个整体。
每个分点各司其职,根据自身规律从不同侧面共同说明主旨、为主题服务,使全片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整体,所以,在构建全篇的过程中,要注意电视作品的整体风格、手法、表现方式和谐统一,做到全篇贯通。
(二)层次分明、合理搭配层次是结构中最小的意义单元,它是在表现主题过程中逐步形成、渐趋明确、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思想单位。
它可能是人物性格塑造的个方面或事件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是被说明的事物的一个侧面、一种情况;也有可能是总论点下的一个分论点。
意义段可以有显著、直接的标志。
且都用小标题的形式标明结构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同层次之间怎样进行组合与贯连。
题材的选炼是材料的取舍,入选的材料即为题材。
划分题材为层次,然后考虑它们的先后、主次、隐显、详略、疏密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通与贯穿,即过渡与呼应等问题,这就是结构的主要任务。
二、构思电视作品的基本方法电视结构方式的主观性很强,没有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形态,一定要按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
虽然电视作品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态,但通过人们大量艺术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基本规律还是有的。
新闻调查纪录片的创作题材与叙事方式
2021/12上文艺直通车纪录片之旅新闻调查纪录片的创作题材与叙事方式阴李琪摘要:纪录片是时代的印记,贴着社会改革变迁的足迹。
新闻调查纪录片的变化印证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是折射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真相、引发受众独立思考的窗口。
文章主要通过追溯新闻调查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新闻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调查纪录片的传播题材领域以及叙事方式。
关键词:新闻调查调查纪录片叙事传播题材“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的名言。
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经基本成熟,自18世纪以来继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形成批判现实主义纪录片,主要题材划分为命运纪实类纪录片、人文哲理类纪录片、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以及新闻调查类纪录片等。
“新闻调查纪录片是借助影视媒体,以纪录片的手法对某些新近变动的事实较完整、较系统的及时报道”,范文德在《真实与建构:纪录片传播理论探究》中叙述。
新闻调查类纪录片缘起于美国掏粪运动的调查性报道,后发展为电视新闻调查类纪录片。
西方新闻调查纪录片的缘起与发展调查性报道起源于美国历史上黑幕揭发运动,《麦克卢尔氏》杂志发表了三篇文章揭露石油公司黑幕以及城市的弊端、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发表作品揭露不卫生的肉食制作。
这一系列的黑幕揭发运动源自于记者的调查报道。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也是调查报道的典型代表。
1953年英国广播公司创办了《全景》,以深度报道为主,在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961年创办了《四个角落》栏目,大量报道了社会问题,是重要的调查报道节目。
电视调查报道以196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大型杂志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为顶峰,是以深度调查为基准的新闻类节目。
英国1935年拍摄的《住房问题》是最早的调查纪录片。
西方各个国家的新闻调查纪录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主要以人类战争、种族屠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为主。
美国新闻调查纪录片《华氏911》(2004)、《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是近现代史上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揭露事实真相的新闻调查类纪录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作者:许笑梅
来源:《记者摇篮》2015年第08期
伴随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后,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其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因此,作为播报各类时事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此阶段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以其艺术性的叙事手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
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新闻,能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强有力的共鸣,能够更全面、更专业地传达新闻以及新闻所隐藏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一、电视新闻的结构与特性
1.电视新闻的叙事结构
新闻故事由新闻核心事实、事实所引发的反应与后果、背景、新闻评论的基本程式构成。
根据以上的基本流程和构成元素我们可以发现句子语法成分具有的主要特点,即新闻故事是通过对核心新闻事件的描述来为新闻话语提供重要信息的,属于句子中的骨干部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等因素,是新闻话语中的状语部分;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结果,以及对与其相关因素引发的反应的补充,说明了事件的核心事实,属于句子的补语;对新闻事件发生背景的介绍,属于句子的修饰语。
正是以上的这些因素,构成了整个的新闻故事结构,并成了独立于新闻评论的新闻话语,向观众表达了新闻作者的想法。
2.电视新闻的叙事特点
电视新闻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将新闻报道的时空状态推向了极致,从而创造和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威力与作用。
有叙事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故事,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使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
简单地说,故事就是叙事描述什么,话语则是如何去描述。
”可见,作为叙事文本的电视新闻依然是话语的建构。
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取,画面的组接、声音的安排处理、节目的编排方式等加工无不使电视新闻沉浸在“建构”的氤氲里,建构性成了电视新闻叙事的另一特性。
二、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的叙事艺术
1.时效鲜活是追求叙事艺术的基础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新闻,其永恒不变的一项重要诉求便是时效。
作为时政新闻的招牌,新闻联播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省级电视台都具有极高的鲜活性。
但是受实际硬件条件因素的限制,使得央视电视台的新闻在空间叙事方面与地方电视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大部分的地
方电视台注重对本地区发生的时事新闻的叙事性播报;而中央电视台则是对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特点的时事新闻的叙事性播报。
但是,这表面上比较不利的地域约束无形之中却加强了地方新闻的贴近特点,促使其可以对地方的社会经济、政治脉动准确把握。
央视作为国家总台,凭借恢弘的气度包容了各省台的新闻报道,并且关注空间上报道的平衡与协调。
2.融通互文是叙事的关键
在文艺理论中,互文性又称之为文本间性,其主要指的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产生的一种带有互文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其中的某一文本,利用重复、修正和记忆,对其他文本的扩散性产生较深的影响。
如果将中央电视台或者是各地方的省级电视台比作是一个主要的叙事文本,那么,其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报道的各个新闻节目便会呈现出互文性的特点。
如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12月13日对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现场直播,在此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南京各界人士也纷纷在纪念碑前献花篮等。
以上的报道,都是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要文本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人们理解这一新闻事件,江苏省级电视台也进行了转播,并在报道的同时接入一些带有本地区特色的语言补充,这就是互文性叙事的重要表现。
3.突出主题是叙事的根本
电视新闻节目除了具有时空性叙事的特性之外,其另外一个较为特别的叙事就是主题叙事。
一般来讲,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主要分为国内新闻报道和国际新闻报道两大类。
不可否认,不管是报道数量还是报道时间国内新闻都体现出了绝对优势,而国际新闻仅仅是凭借点缀之势跟在其后。
一般国内新闻报道又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次序陆续出现,各个板块内的新闻也是按照其重要程度实施编排,在新闻联播中这一叙事结构屡见不鲜。
很明显,新闻联播鲜明的叙事结构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是优先考虑国事,将政治作为主导。
这也是我们对新闻联播这一栏目进行解读的潜在规则。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意识形态
1.仰视看“英雄”
这一叙事方法塑造的人物应用了仰视与审美极性思维模式,同时辅助宣传美德进步话语,高度的公式化、符号化与脸谱化了人物,进一步表达主流价值理念。
例如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叙述的是在新四军中担任第16旅旅长的罗忠毅,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率领全旅战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的事件。
这些小故事的叙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后人在瞻仰的过程中接受着教育。
2.平视看“平民”
比较前者,在报道这类人物电视新闻另辟蹊径。
在社会各种平凡岗位的人们被作为了重点捕捉的新闻人物,新闻报道通过平行的视角与平等的话语把人物故事和他们类似于平淡茶水般的生活讲述出来。
例如,2013年6月13日,由中央电视台与光明日报联合组成的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摄制组,到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拍摄该校语文教师杨元松事迹。
通过采访,真实地反映他在奉献基层教育事业中感人的乡村教师生活。
3.俯视看“低俗”
这个叙事方法利用俯视的目光,对人物的恶行进行报道,并且辅助权威化惩奸罚恶的叙事话语,进一步体现出与前两种叙事方式各不相同的特点,在批评人物的报道中经常使用这种敘事方式。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南京市市长季建邺贪污挪用公款一案做过相关的报道,画面先是季建邺低头认罪,悔恨交加,继而又在审判的画面中,对他挪用公款挥霍豪赌的事实加以描述、批判。
总之,电视新闻具有叙事性本质,从艺术范畴来观察电视新闻叙事,其具有许多艺术特质。
电视新闻叙事的艺术特征集中表现为叙事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情感性。
认识到电视新闻叙事独有的艺术特征,能够更好地把握电视新闻声画组合的艺术规律,对于电视新闻的采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丹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