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 段,形成一个周期。事物的发展呈现周期性。
人生三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 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 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 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 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 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 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 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 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 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 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 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 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 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 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 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 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3.否定之否定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 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 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 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原理第一章课件2
试用矛盾的观点分析
锁箱捆笼 起死回生 打蛇要打七寸 量体裁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 活的灵魂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在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 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 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人们把握世界 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 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 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 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 泽东思想:在毛泽东同 志的一生中,功劳是主 要的,错误是次要的。
相互联系之中。
蝴
蝶 效 应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
是极其复杂的和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 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与非本质联系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纲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版权没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第一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始人);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三次工人运动)。
3、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合理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劳动是价值的尺度。大卫李嘉图:资本家追求利润符合社会最终利益
3、法国和英国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昂立圣西门,罗伯特欧文,沙尔傅立叶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施莱登,施望:细胞学说,焦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
1、马克思的实践与理论历程
马克思(1818-1883)诞生于德国莱茵省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7岁中学毕业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到《莱茵报》工作并担任主编。1843年到巴黎办《德法年鉴》,在巴黎接触工人组织。后到比利时、长期在英国居住。领导工人运动(第一国际)主要著作:《1844你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散度日,毫无活力,体弱多病。
过程思想告诉我们:
过去是现在,现在是过去,现在是未来,未
来是现在 哪一个都是你,你是过程的集合体。 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未来的自己 ,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 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过程思想还告诉我们:
一切都会过去
任何事情都不会永驻,好事情是这样,坏事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 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 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 事物的客观本性。 首先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在社会中,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
要重视过程中人们的感受。
如对于排队一家都有体验,到银行需要排队
、坐飞机、饭店登记、中午在食堂吃饭、取 行李等等。
首先,事物不是始终如一的,始终如一的只
能是其中的关键点、关键因素而不是所有因 素。这个变化过程构成事物自身 第二,从过程思想来看,至少对我们来说, 不要仅把当下做为自己。
向死而生
想象一下未来的你:
第一个是希望成为的自己。那个人百度文库坚
持锻炼、身体健康、充满能量。
第二个他们害怕成为的自己。那个人懒
其次 联系具有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 在的哲学范畴,这 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觉而存在,为我们 的感觉所复写、摄 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说明物
质是一个哲学范畴,而不只是实物、物体或 某些物质结构和属性;二是强调了物质的唯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是指明了这种客观 实在性是可以认识的。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是人脑的
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意识的产 生经历了三个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
第一,由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 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视频:退伍老兵与军犬的感人一幕(动物的心理)
自休 感谟 觉: 一 切 知 识 均 来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关系问题。 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做了正确的解释,成 为科学的历史观。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世界的本原问题: 世界“是什么”
知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
恩格斯
讨论:是否可以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在边 境集结重兵
印巴交火,百姓遭殃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城 门 失 火 殃 及 池 鱼
唇 齿 相 依 唇 亡 齿 寒
第一章 世 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
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wk.baidu.com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 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
第一 事物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 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那 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 色等都改变了,失去了它的整个存 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 才能获得它的地位。”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7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发展的含义及其实质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 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 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 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 展规律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015-3-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7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联系具有客观性
恩格斯说: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发展是一个过程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什么是哲?-------聪明、智慧;philo-sophy
什么是哲学?---“哲学即爱智,即对智慧的追求和追问,是把智慧作为反思的对象。
哲学不是用来回答具体问题的学问,而是对于人类的大智慧的研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哲学与“发现生命的意义”、“使人崇高起来”和解决“精神的焦虑”、“人生的危机”等问题的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大聪明” 。
哲学特性之比喻(黑格尔):1、庙里的神(高尚的理性)
2、厮杀的战场(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及哲学的发展)
3、蓓蕾、花朵、果实(否定与发展)
4、密涅瓦的猫头鹰(反思)
5、消化与生理学(自觉到思维的本性)
6、同一句格言(“天凉好个秋”)
7、动物听音乐(语句与思维)
当代哲学流派之“哲学”:
1、普遍规律说(对客观存在的追问)
2、认识论转向(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无效)
3、语言分析说(英美分析哲学: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无效)
4、存在意义说(欧陆人文哲学)
5、精神境界说(极高明而道中庸)
6、文化批判说(西马:对一切假设置疑)
7、实践论说(马哲)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_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是三维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 是一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时间、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半 截子”唯物主义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康 德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 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 观念和意志决定的。
黑 格 尔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 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 系的表现。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
内部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
现代原始人 ——狼孩卡玛拉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 属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象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 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 来就有“龙有九似”的 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眼似兔、项似蛇、腹似 蜃、鳞似鱼、爪似鹰、 掌似虎、耳似牛”。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可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总2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
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2018)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机统一构成理论的主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
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精编版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相同的树叶。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不同的树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共性的人 分类标准
个性的人
职业 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护士……
年龄 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国籍 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
民族 汉族、回族、壮族、苗族、蒙古族……
人
时代 肤色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 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邓小平同志科学 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 泽东思想:在毛泽东同志 的一生中,功劳是主要的, 错误是次要的。
•
这幅漫画讽刺了什
么?违背了什么哲理?
• 【提示】 这幅漫画以夸张 的手法讽刺了那些“一点论” 者。他们看人尚且“只看一 面,不看另一面”,看事就 更可想而知了。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 否极泰来
矛盾的同一性
战争与和平的转化
“武”由“止、弋” 组成。弋即戈,是一种 带长柄的兵器。“武” 即武力、战争,其本意 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 平。
•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一块块革命根 据地的建立,相对于 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的全国而言,就 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第一章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
1、故事中的人有没有发 挥主观能动性? 2、他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收到了积极效果吗?为什 么? 3、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发 要让苗快长,我来拔一拔 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主体选择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 和选择性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 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二)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
(2)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 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问题:“龙”是什么?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 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西游记人物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 动的作用。
人工智能与意识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统一于物质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 系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主体选择: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主体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 检验。
辨一辨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唯心主义
3、“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唯物主义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唯心主义
6、“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 运动的绝对性。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 相对静止。
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 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 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 牛顿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 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
第一 事物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
说出有关联系的若干 成语, 并说明该成语中所说的 联系属于哪一种类型?
关于联系的成语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爱屋及乌 围魏救赵 牵一发而动全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窥一斑而知全豹 瞎子摸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守株待兔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叶知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丢卒保车 舍车马保将帅 一招不慎全局皆输 时世造英雄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盘根错节 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一丘之貉 同病相怜 知微见著 同舟共济 杯弓蛇影 虎父无犬子 一石三鸟 声东击西 实践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形影相吊 权衡利弊 从小见大 形神兼备 树倒猢狲散 群龙无首 鸟无头不飞 人无头不走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罗马教皇可以烧死布鲁诺, 但它永远烧不死“日心说”。
承认联系的客观性要批唯心主义的主观联系论
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神或人的 意志规定的。
如:中国人将8与发、6与顺相联,西方 人将13与不吉相联等都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 漫画中的妈 妈错在什么地方? • 【提示】 否认了 联系的客观性。
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 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 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
B、内在形式
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的形式, 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碳原子的结合 方式不同,形成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形态。
金刚石结构图
石墨结构图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意义
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 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 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 式主义。
B、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决定现象,任何本质都要通 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现象表 现本质,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 的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 于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 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 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二)现象与本质
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现象 与本质的统一体。现象和本质这对范 畴揭示的就是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 现之间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所有范畴的共同任务,都 在于指导人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 其内在的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事构 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 度的范畴。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 侧面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 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 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 是结果。 。
风吹草动
2、因果联系是相互区别的。 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即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因后 果”。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 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 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 原因一 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 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 免的。
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 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 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 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 原因二 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参考答案:
(1)唯物辨证认为,任何事物都它的整体和部分两个 方面。整体和部分既有严格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 (2)命题中“三个和尚”构成一个整体,如果三个和 尚能搞好分工,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三个和尚就会都有 水喝。各局部以有序、合理、有效、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 ,就会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反之,如果三个和尚不相互配合,甚至相互推委,结果当 然是“没水喝”,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房屋倒塌
苹果落地 吉林陨石 飞 机 坠 落
人造卫星
第二,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 相对平静、相对稳定。
汽
水有三态,但 它们都是水的表 现或现象,其 本质仍然是: H 2O
溶解
冰
凝固
水
第三,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的感官可以直接 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 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 纯、深刻。 • 自然界中有“变色龙” • 人类社会中例子比比皆是,“美国大 选”;日本人篡改历史、霸占别国领土 等等。
为了促销,商品的 包装越来越讲究。 在常州瑞和泰商场 ,一款通过包装的 中秋月饼(包装盒 内有两瓶茅台) , 售价高达1888元。 对这一现象你怎么 看?
《关于禁止月饼过度包装暂行办法》
• 在一些大卖场记者看到, 8个简单包装的粽子配上 一座开过光的佛像开价 88元;竹筒粽以礼盒形 式出售,附带上洋酒、 巧克力,价格马上蹿到 188元。一位促销人员告 诉记者,其实里面的粽 子与2元一个的普通粽子 没什么区别,就是包装 豪华并且加上了礼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运动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 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 主观臆想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 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 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 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 象。
闪电是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云层 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 过程。
-
+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A、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
第一,现象是个别和具体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 的一般。 下列现象各异,引力相互作用是一般。
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二、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普遍联系观点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 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 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 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 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 物的普遍联系。
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辨析题:
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 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千真万确的。
恩格斯
讨论:是否可以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在边 境集结重兵
印巴交火,百姓遭殃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城 门 失 火 殃 及 池 鱼
唇 齿 相 依 唇 亡 齿 寒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 因 和 结 果 可 能 和 现 实 内 容 和 形 式 现 象 和 本 质
必 然 和 偶 然
(一)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 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 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 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 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事物内部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 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那 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 色等都改变了,失去了它的整个存 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 才能获得它的地位。” ——黑格尔
荆轲是一个刺杀秦始皇最有名的人物,是燕太子丹 派他去刺杀的,据说燕王要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叫美女 为荆轲弹琴,荆轲很喜欢那双弹琴的手,多次说“但爱 其手”,燕太子丹竟然残忍地将美女的手砍下来送给荆 轲。这被砍下来的手,再不是弹琴的手了,失去了人手 的功能和意义。如果离肢的手要有意义的话,除非放到 另一系统之中,作为人体解剖标本。这说明了手离开了 身体就不再有手的功能,所以说事物离开了联系就失去 了意义。
2、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A、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有决定作用。
人的体形、外 貌、衣着是形式
对于人体而言
人的骨骼、肌肉、 血液等是内容
衣着
体形
外貌
骨骼
肌肉
血液
B、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
物质世界
内容
思维
形式/ 内容
语言
内 容 与 形 式 的 关 系
内容
泥土
形式/ 内容 形式
砖瓦பைடு நூலகம்
形式
房子
事物的形式有两类:A、外在形式
疯狂的螺帽: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互成直角的螺帽孔的吗?
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别着急慢慢看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爱因斯坦神奇测试近视图
.看到什么了?树还有呢?有没看到婴儿啊?
3、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意义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 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任务 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 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技术 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第二 一事物同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 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 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 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 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 的画面”[1]。 总星系和宇宙大爆炸理论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课堂练习 1
说出有关事物发展的 若干成语, 并说明该成语中所说的 发展属于哪一种类型?
关于发展的成语
突飞猛进 扶摇直上 一日千里 集腋成裘 水滴石穿 一本万利: 蒸蒸日上:雨后春笋: 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与日俱增:如日方升: 高歌猛进:乘风破浪: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今非昔比: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星火燎原 鹏程万里: 水涨船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循序渐进: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凤凰涅盘 优胜劣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新陈代谢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沧桑之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虎踞龙盘今剩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 雏凤清于老凤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 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 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 系。
3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4、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 相联系的,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 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一切以条件、 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斯大林
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有二种形式: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 发展的实质是质的飞跃,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讨论:事物为什么是永恒发展的?
永恒发展的内在根据
新事物和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 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生产的发展,孕育并推动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 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 发展。
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但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虽然时间上前后相继,但 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因为一年四季的更 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以及 昼夜交替的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3、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互 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