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新闻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已经难以满足新闻传播的需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也使得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改革变得更为迫切。

本文就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析。

一、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极有可能会失去市场和优势。

因此,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面向新媒体时代进行改革。

例如,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了解和应用,提高新闻采访和写作的适应性。

同时,还要注重针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真正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二、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我们也不能守旧,而应采用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采访、写作实战演练和多媒体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采访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业内专家到课堂上进行讲座、交流,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和难题的能力,令教学更为生动有趣。

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个灵活性强、变化快速的专业。

因此,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可以在学校内外设置实践基地和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综合性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建立新型教学团队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团队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教师团队,提高教授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教师的教育水平。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业内活动和竞赛,及时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趋势和新技术,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新闻采访和写作教学的改革,将其与新媒体时代有机结合,以更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事实的收集、采访技巧、文字表达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媒和电视媒体,而是涵盖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端应用等多种形式。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新闻报道形式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再只是文字和图片的传播,而是多媒体形式的融合。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形式的报道技巧,例如视频采访、直播报道、社交媒体传播等。

在教学中需要引入这些新的报道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媒体形式的运用方法。

二、提升学生的跨媒体写作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多样化,学生需要具备跨媒体写作的能力,能够在不同平台上进行内容编辑和发布。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平台的要求,写出适合不同媒体形式的报道内容。

三、引导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全媒体时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闻报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敏感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将来的新闻报道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新技术。

有了对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探讨如何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针对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形式和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二、拓宽实践渠道,增加多媒体报道实训环节。

在全媒体时代,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

可以考虑增加多媒体报道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

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作者:莫湘文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莫湘文内容摘要: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大学中新闻学后备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战与实践。

源于这个认识,本文力图讨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改的主要方式:讨论式教学法、作品剖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写作训练。

笔者发现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新闻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采访写作作品教学改革讨论新闻学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准确定位。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大学中新闻学后备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战与实践。

源于这个认识,我认为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实施教学改革时,应尽量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高质量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团队合作力。

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做课堂主角。

因此,我们的课堂既有教室里,也有教室外。

教学的方式有:讨论式教学法、作品剖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写作训练。

一.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是,通过讨论学生不再单一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捕捉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可听、可见、可感的事实。

课堂讨论时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诚实开放。

在课堂上当教师想要讲解一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先不说出它的正确定义。

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来定义,不能用教科书上的解释。

学生广泛开展讨论,但是不能偏离教学的主题。

当学生对教师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敢于和学生的观点发生思想碰撞。

老师也可以故意和书本上的某些理论知识唱反调,提出不同意见,然后引发学生讨论。

最后老师再总结正确答案。

讨论的关键在于鼓励学生思考、联想、对比,敢于打破常规。

融媒时代独立学院《新闻写作》教改探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

融媒时代独立学院《新闻写作》教改探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

收稿日期:2020-04-22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项目:“‘两微’时代独立学院《新闻写作》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调查”(GH-17096)。

作者简介:闫旭凤,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及新媒体舆情研究。

融媒时代独立学院《新闻写作》教改探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闫旭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山西太原030031)摘 要:“融媒”环境对新闻传播人才在知识结构、写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专业的业务核心课程———《新闻写作》的教学革新势在必行。

首先,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准确把握“应用+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教学方式应结合运用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微课等平台,同时综合运用“文本式”“翻转法”等教学方法;再次,教学内容需增加跨媒体写作的知识,并独立设置实践学时;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可实行线下与线上、过程与期终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考核制,以最大化构建《新闻写作》课堂,确保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融媒人才的需求深度契合。

关键词:媒体融合;独立学院;《新闻写作》;线上平台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139-04 一、引 言《新闻写作》课程是全国各大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业务基础课,也是核心课。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承担着锻炼学生书写新闻稿的重任,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新闻工作的一个标尺。

多年来,在整个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门课被寄予厚望。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新机制、新模式,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而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便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山西属于中部地区,独立学院起步晚、规模小。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由山西省供销社与山西大学共同举办,其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为总目标。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为例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为例
教 育教 学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王 橙澄

, ,
以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 为例
摘要
在 新 媒体 时代

,
高 校 的新 闻专 业教 育同 时面
, ’ `
从 而 把新 闻 课堂 变 成新 闻 编辑 部

教 师扮 演 编辑 的
处其中

不 断地 去 思考
,

临机 遇和 挑 战
一 方面
无实践
,
不新闻

角色
不 仅要 让 训 练他 们 的大脑 的嗅 觉

,
传统 媒 体 受到 冲 击

日渐 式微
,
在 阵痛
还 要 训练 他们 寻 找故 事


好 奇心
,
[ j 4
,
因此
案例 一 定要 有 时代 性
代表
普标 性

否 则 难 以让 学生 领 悟到 新 闻学 专 业 的
中探 索发 展 的新 方 向
捕 捉细 节 的观 察 力


培 养合 格 的
新 闻教 学
;

优 秀 的新 闻学 人 才
;

与其他 的作 者和 学 者有 何 区 别 和思考
,
记者 需要 时 刻观 察
案 例教 学 至 少有 两 个局
,
:
实 践教 学
新媒 体教 学
,
记 录故 事和 细 节

见树 木 不见 森林

如果 没 有可 复 制性
,
随 着 媒体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
通 过 在 课 堂 中 设 计 一 些 对 话 式 引 导 学 习的 环

浅析高职高专《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创新

浅析高职高专《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创新

浅析高职高专《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创新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21世纪的高职高专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新闻采编专业的职业技术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理论及基本采访与写作技能,以有益于将来从事采访,撰写新闻稿件的工作。

一、教学内容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人们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也印证了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重大价值,现代西方的认识心理学也非常强调实际的练习和训练在学习中的第一作用。

很多西方专家认为,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教育因素在于德国的教育制度使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德国的学校制度很健全,学生至少上12年学。

如果上了9年普通中学就准备离开学校的话,那么他必须再上三年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学习中,一周大部分时间在企业,1到2天时间上职业学校。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更应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课程教学即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要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调整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正确处理好学生毕业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

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授课教师应增加技能实训的课时,以追求理论对技能的指导效应。

以《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来说,教学内容设计中,笔者始终强调以实践环节为主,实践课时占50%以上,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有限资源,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交互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我院的《青年之声》和学院广播站为平台,进行以新闻采访写作训练为主导集各项新闻业务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训,让学生充分报纸新闻业务的整个运作流程。

这样的实训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了学生“动手参与”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切实领悟到了课堂教学中讲述的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传播效果等理论的实际意义,切实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培养解决业务问题的动手能力。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作者:周丽梅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第11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实践型为主,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由于独立学院特殊的管理机制,教育资源缺少等问题,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独立学院新闻与采访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师队伍、课堂教学等环节上。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院校的学生应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比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一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际相脱离目前,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还存在照搬或套用“母校”原有的课程大纲的问题,造成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上目标没有实效性,与实际相脱离。

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由于受制于培养计划中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或是课酬计算上的差异,绝大部分为理论课时,缺乏实践课时,造成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理论教学上,想要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要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布置一些练习,要么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二)教师结构不合理,自身实践能力缺乏新闻采访与写作在新闻业务中属于龙头地位,课程本身就强调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的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队伍结构有关,独立学院除自主招聘的青年教师外,教师来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从各地返聘回来的离退休老教师,这类教师学术水平较高,许多都是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学经验丰富,但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知识更新较慢,与学生交流少等问题,而且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聘用的老教师所教的很多是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并没有凸显出专业优势,在独立学院年轻教师较为薄弱的科研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帮传带的作用。

文秘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改革与思考

文秘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改革与思考
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指导学生制 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进
度。
实施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 课堂表现、实践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等因
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如网络 课程、在线论坛、行业专家讲座等,方便 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文秘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教 学改革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现状及问题 • 教学改革策略 •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 教学改革预期效果与影响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文秘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 题,如缺乏实践机会、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难以真正掌握新闻采访与写 作技能。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 秘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 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
02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现状 及问题
课程定位与内容设置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新闻采访与写 作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满意度。
提升学生成绩
02 通过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
技能,提高考试成绩。
改进学习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通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更符合学生需
求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
01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一、引言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也应随之作出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进行探析和改革建议。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媒体,而是多种形式的媒体共同传播信息。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以报纸和电视台为主要学习对象,但是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媒体形式。

教学理念需要转变为多媒体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跨媒体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多种媒体平台上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

教学理念的转变还需要注重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做出有品质的作品。

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向跨学科教学的转变,使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融入到跨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内容的重建在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重新进行构建和调整。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主要围绕新闻报道的规范和技巧展开,而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对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训练。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在报纸和电视台上的新闻报道,但是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因此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对多种媒体平台的专业训练。

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对新闻题材和风格的培养。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题材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对新闻题材和风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新闻风格进行新闻报道。

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对新闻伦理和法律的教育。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媒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来说,更需要及时跟进和更新。

本文将探讨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传媒、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采访和写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和升级。

具体来说,新闻采访与写作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变化:1. 传媒形态多元化。

传媒形态的多元化使得新闻传播面临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已经融合,需要更多的跨媒体运营和整合。

2. 内容形式多样化。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需要掌握新闻视频、图片、动画、互动等多种内容呈现方式,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3. 技能要求提高。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包括技术技能、社会学、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面对全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变革和挑战,新闻传媒院校的课程教学需要更好地跟进和更新,特别是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1. 更多地关注媒介融合和整合。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已经融合,传媒形态也日益多元化。

教师需要注重讲解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变革,让学生具备跨媒体运营和整合的技能和能力。

3. 注重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要研究新兴技术并掌握其使用方法,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各种技术技能。

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更加全面和实用,同时要注重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教学改革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对于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而言,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工作需求,为产业培养更合格的专业人才。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也面临了诸多挑战和变革,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改革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信息时代向数字时代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等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这为新闻产业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发布和传播速度更快,较之于传统媒体,无需经过审核、编制,新闻内容更加趋近于即时、直播化、互动化。

2、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形式和内容趋于多元化,在新闻元素的传播和处理上,涌现出了更多的衍生形式,如直播、互动、数据可视化。

3、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新闻内容均可在信息化时代的宽带网络、移动设备等平台上传播,实现了多个渠道的新闻传播。

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看,我们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产业变革深远,新闻教育也应当跟随进行改革,学生的新闻素养也应随之调整。

二、学生的特点当前大学的学生大多是“数字原生代”,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理解能力比较强,阅读速度较快,但由于从小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新闻教育,往往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在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1、学生有着“互联网眼光”,对新媒体较为熟悉,更加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2、学生观念开阔,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学生在新闻写作基础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面,需要提高新闻素养,掌握新闻写作基本技能等。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采访与写作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新闻采访和写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对内容的需求。

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就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析。

一、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各大高校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力图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新闻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增加了一些新的课程类型,如新媒体写作、网络传播、数字媒体实战等,还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加强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然而,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常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难度和深度较难把握;二是有些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较少关注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这两方面均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前景,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改革方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要想培养出新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合课程内容。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应该围绕全媒体时代的背景和行业趋势展开,整合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新闻生产过程的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的训练。

2、创新教学方式。

应该尝试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结合学生的实用需求和兴趣,开展多元化、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网络传播等主题的实践任务和课堂模拟。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并且能够将新闻采访和写作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3、强化指导和辅导。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辅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新闻采访、写作技巧。

可以采用专业培训师、行业精英等多种方式,加强业内交流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发展趋势。

三、总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更贴近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注重实践与应用,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信息爆炸和媒体融合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对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

一、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媒体形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媒逐渐被数字媒体所取代,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报道,还需要融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以满足读者在不同平台上的需求。

全媒体时代也为新闻采访与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形式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渠道,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和报道方式。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中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成为了新闻教育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在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优化与更新,以适应当下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新闻写作技巧和规范外,还需要增加多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的培养,比如如何进行视频新闻采访和编辑,如何进行音频新闻的采访和编辑,如何进行社交媒体的新闻写作等等。

新闻原创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报道和创作能力,不仅仅是翻译和摘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现场采访和深度报道,提高自身的新闻素质和专业能力。

还需要注重对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正客观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报道中出现不当信息和误导性内容,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工作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市场上的新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形态,也给新闻采访与写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全媒体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要求从传统的单一媒体报道转变为多媒体报道。

传统的新闻写作注重文字表达,而全媒体时代的写作不仅要求文字的准确和精练,还要融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采集图片、制作视频和音频等,提高他们的多媒体写作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问题愈发严重,学生需要具备筛选信息、鉴别真伪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对比和分析,筛选出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新闻采访和写作中。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还要强调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全媒体时代的写作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让他们亲身体验新闻现场,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采访技巧。

学生还可以参与媒体实践活动,如编辑校报、拍摄微电影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新闻报道或写作任务,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协调任务。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多媒体写作、信息筛选和分析、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合作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全媒体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新技术、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了解新媒体运作规律,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专业水准,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展需求。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在过去,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主要侧重于纸媒时代的写作和采访技巧,而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采访和写作,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针对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

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增加与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内容。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主要注重采访和写作技巧的讲解,但在全媒体时代,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不同媒体形式进行采访和写作。

在课程中应该增加对多媒体形式的学习和训练,包括拍摄和剪辑照片、录制和编辑音频、拍摄和剪辑视频等技能的培养。

还可以增设网络新闻写作、社交媒体运营等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教学方法方面,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

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采访和写作技能。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际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中。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实习,让他们亲自体验新闻现场,学习如何提问、观察和记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实战,让他们通过写作新闻稿件来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技能。

资源支持方面,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来学习新闻采访和写作技能。

学校可以建立多媒体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拍摄、录音、视频等设备和软件。

学校还可以建立与新闻机构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学校可以成立新闻采访与写作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变得迫在眉睫。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增加与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具有媒体适应能力和写作实践能力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人才。

试析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学

试析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学

试析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学作者:张明李林燕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6期独立学院是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本科学历教育的产物,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机制与模式[1]。

独立学院与本科院校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培养人才的定位,教育部在给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定位时强调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2]。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依托湖南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优良的校风和办学传统,其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根据学院整体的教学目标开展、落实。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以下简称新闻采写)是新闻业务教学的核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其教学任务是研究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内在规律,总结提炼指导新闻采写的方式与方法,以便为媒体培养合格新闻采写人才后备军。

一、新闻采写教学的亮点(一)树达学院新闻采写课程的课时安排有一定调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以下简称播主专业)的新闻采写课,与本部播主专业一样,每周3个课时,一个学期共计51课时,既学采访也学写作。

而新闻专业的同学,大一下学期学习采访学,大二上学期学习新闻写作,也就是说新闻采写课程要延续一学年。

树达学院上学期的采访学课,每周3课时,总计51课时。

而本部“一本”学生的采访学课时是每周2节,合计34课时。

主要是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着力实践能力培养等因素,所以采访学课程每周增加1个课时,比本部“一本”学生一个学期多学17个课时。

以便教师在树达学院的采访学课程教学中,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采访实践、加强师生互动交流、采访素材和案例分析,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采访能力。

新闻写作部分,树达学院和本部一本的课时安排一样,每周3课时,一个学期合计51课时,从新闻写作体裁的学习角度而言,各类消息的写法训练(标题、导语、结构、文字等)占据树达学院学生大部分课时,而本部“一本”学生除此之外,会适当根据教学进度,安排6到8个课时学习通讯、特写等体裁的写法。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在面对这一新形势的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改革的机遇。

本文将探析全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改革,并提出对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全媒体时代给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传统的写作方式和媒体形式的变革。

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记者通过采访和撰写文字来传达事件的发生和分析,而现在,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

记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报道新闻事件,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感知。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的速度和即时性要求也增加了。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流程,从采访到编辑再到最终的发表,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现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新闻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事件发生的瞬间就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出去。

这就要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时新闻敏感性和即时报道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并完成好新闻报道。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并且新闻来源的多样性和信息的真实性需要人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地选择和分析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正确、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服务也成为一种趋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没有太多的个性化要求。

而现在,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人们需求多样化,新闻报道也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和服务。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更加全面、专业的新闻人才。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学生大多只是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来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媒和广播电视,而是涉及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制作和传播方式。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采访和写作来掌握新闻报道的技巧和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实地采访报道,或者让他们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形式进行新闻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注重全媒体技能的培养。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叙述,而是需要借助于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语言来进行表达。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加强对全媒体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摄影、视频拍摄、音频编辑等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多媒体报道能力。

还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新闻发布和传播,以及如何进行网络采访和调查,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需求。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主题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和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

可以将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报道的背后逻辑和原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 独立学院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既不能等同于重点院校或者“二本”院校,也不能等同于高等职业院校,而是要在新闻采写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上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教学改革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在给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定位时,强调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独立学院招收“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的要求,从教学的角度,主要不应当是研究型(理论型),而应当是实用型(应用型)。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时间分配,应是介于重点院校(甚至是普通院校或者“二本”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使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既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为此,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既不能等同于重点院校或者“二本”院校,也不能等同于高等职业院校,而是要在新闻采写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上进行改革创新。

一、新闻采访写作教学理念的改革新闻教育的意义不仅要培养出色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更要培养学生的传播能力、面对艰苦工作的勇气及客观精神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国新闻教育后,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三种才能: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及创造才能。

独立学院新闻教育要达到上面的目标,特别需要独立学院教师在新闻采写教学时将这种意识注入教育理念中,要求将指令性课堂转变为非指令性课堂,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广播式”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谈式”教学,将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次要地位互换。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表述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组织、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通过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成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而不仅仅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管理手段是为了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手中对学生挥舞的“大棒”。

总之,这种教学模式有别于现在通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

教师要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中充满激情,感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闻采访写作教学环节的改革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改革方案终归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教学环节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总结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案例教学法与教学案例坚持以案例分析带出理论的教学方式,每次授课,通过大量经过选择的案例分析,然后再在理论上进行抽象和梳理。

美国学者小劳伦斯·E·列恩对案例教学做过这样的定义:“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既不能在教科书中找到,也不可能获得人人都赞同的‘正确答案’。

案例方法为学习者设想了这样一个世界,即通常在时间很短、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需要靠批判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传统教学法,教师一直占主导地位,无论是教学结构还是课程结构,都是由教师独自搭建起来。

教师独自备课、选择教学题目,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完成练习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通过考试成绩或课堂回答来展示学习成果,完成课程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知识是单项流动的,师生是完全的“施者与受者”的关系。

而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扮演的只是资料提供者和讨论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程的主角。

教师的结论不一定是权威的,比学生多掌握的可能只是占有资料的数量和知识面的宽泛性。

他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课程资料并且组织学生围绕既定的课程目标对这些课程资料进行讨论。

教学主要以讨论为主,知识是双向流动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加强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应该是真实、典型而又含有问题的事件。

案例的质量好坏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就不会有高质量、高收益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必须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一般认为,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动态性、典型性和事件性。

(二)采用模拟式教学模拟能让人身临其境,有实践性。

模拟在新闻教学中能够大量地采用同样新闻。

课堂教学中,可以模拟一定的情境,同学各自扮演一定角色,进行现场模拟采访,甚至可以采用做一个节目形式,将更多同学加入进来,进行模拟活动。

例如:做一个选题,有病毒的鸭子进入本市,同学们分组模拟记者、工商、商检、市民等角色进行采访,最后老师进行点评。

还可以在各种模拟室模拟节目新闻发言人、节目主持人上课。

这些都给了我们新闻教学极好的启示。

目前我们的新闻教学老师也会常运用到这些形式。

模拟式教学也要求我们在上课前对模拟内容,模拟形式,模拟的组织可能进行较全面的筹划,以不致于形成放羊式教学。

(三)采用策划设计教学结合理论教学,策划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

课前,老师布置与新闻采写理论教学内容进度相关的新闻作品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形成观点。

下一步,采取小组辩论的形式或派出代表来阐述观点、意见。

最后,评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观点。

此外,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摩我国几大主要电视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组织学生分析各媒体报道的特点、存在的缺陷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选择性设置,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的能力将得到锻炼,而且对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依赖、合作)也将有更深刻认识。

(四)推广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了常观的教学方式。

一般理解,所谓教学上的互动,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反馈信息,达到彼此交流、分享知识。

结合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说,就讲述提问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观看一些新闻节目或一些栏目,可以请同学们事先设计采访,后观看这些记者和主持人是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进行采访。

并且加以讨论,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说巧妙设计问题,观看视频,采用一定讨论形式等都可以形成互动。

讲授新闻采写理论知识后,专门进行采写实践。

把每位学生在采访中写成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念,老师点评,其他的同学在旁边听,使学生知道这篇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怎样改进,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其他同学也得到提高。

同时,还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对典型文章的采访与写作的得失,比如标题、导语、主体结构、结尾、背景资料、细节、新闻语言等成败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由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点评这些作品。

学生亲自点评同学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被点评稿件的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同学们可以在这种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教师在灵活机动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掌控课堂气氛,直接调控教与学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新闻采访写作实践环节的改革就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突出其实践特色的最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

经过探索,对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进行以下实践环节的改革。

(一)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规范的实践教学基地挖掘社会资源,通过与媒体单位合作共建、互惠互利建立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资金缺乏、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新闻专业利用社会资源安排学生到媒体单位实习、实践,是各新闻院系孜孜以求的最佳途径。

这就要求新闻院系打破常规思维,通过多种渠道寻求突破。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学校为依托,与媒体单位“合作共建”,变常规的学校祈求为双方平等合作。

媒体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岗位及设备,学校亦为媒体单位的业务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支持。

如选派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媒体的发展顾问、定期对媒体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媒体单位的大规模的新闻活动提供人员支持等。

同时双方就共同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讨、论证,合作申请课题等,寻求共赢。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学校新闻网站、校园广播台、校报等一般来说,普通高校内的新闻部门中,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员极少,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激发了他们的业务活力,又解决了这些部门的人员匮乏问题,同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实践教学渠道:校内为一家,关系容易协调,学生实践的时空条件灵活。

(三)精心打造学生新闻社团如结合专业实验室条件,建立实验电视台、实验报社及新闻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

这既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更是实践教学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电视台的采编播作业流程,报纸的策划、采编、印刷、发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新闻社团一定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社团活动经常化、专业化、规范化,避免一时的热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学生社团还可以通过服务社会来争取社会资源,充分融通校内外,打造学生的从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新闻实践教学特别要强调到新闻现场去采访在新闻实践教学中,要提倡并要求学生多跑现场,以便获得更可靠、生动、富有说服力的事实。

我国宋代诗人陆放翁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老师带学生到当地或外地(例如北部湾地区)采访,或者学生自己去采访,感受改革开放的火热场面,直面新闻事实,抓第一手材料,提炼重大的新闻题材,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实践锻炼中成才。

通过在新闻采写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上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加强实践的锻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最终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成为“一来就能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1]黄晓钟.新闻写作思考与训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梅尔文·门切.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陈昌凤.中国新闻教育:你往哪里去[J].时代传媒,2002,[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科研基金项目《新闻采访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