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发展中的扎根认知论

合集下载

扎根理论和思辨相结合

扎根理论和思辨相结合

扎根理论和思辨相结合扎根理论又叫扎根理论法或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斯特劳斯和格拉斯两位社会学者在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中率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以建构理论的方法。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由于受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或追求文章看起来有据可依、科学严谨,故而,在现在条件下的教育学研究中对定量研究较为重视,对定性研究比较排斥。

而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没有一定的范式,只能对资料进行简单的描述,研究者只能凭借主观判断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得出研究结论,未能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而获取内在有用的价值信息,不能构建出严谨的理论。

扎根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尝试在教育中应用,但迄今为止尚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的改造阶段,还没有成为主流的范式。

2扎根理论的内涵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

简单的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就是研究者针对与自身相关或感兴趣的主题,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不断地加工、比较、分类、概念化,加以关联和建构,将隐藏在资料中的理论通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挖掘出来,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理论。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脚踏实地的去高等教育的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升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从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自下而上的抽象出理论、提升理论,最终建构理论。

因此,扎根理论要有经验的支持,但它主要宗旨不在于经验性,而在于从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和思想。

3扎根理论的特点3.1扎根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扎根理论特别强调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获得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建构出一定的理论框架。

在扎根理论研究者看来,任何理论的获得都必须建立在丰富、详实的资料基础上。

因此,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的访谈、调查、参观等方法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

认知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发展中的扎根认知论

认知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发展中的扎根认知论

1扎根认知的概念扎根认知的英文表述是“grounded cognition”或“groundingcognition”。

我们在翻译时参照的是“groundedtheory”(扎根理论)。

我们认为,之所以称作扎根认知,主要是因为扎根认知和扎根理论有很大的共性。

扎根理论所建构的理论扎根于研究者收集的质性资料中,扎根认知论认为,认知扎根于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的模块系统中。

扎根认知理论认为,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模块系统中的模仿,构成了认知中核心表征的基础。

认知系统把环境和身体看作补充内部表征的外部信息结构。

同时,内部表征具有情境化的特征,通过对大脑中模块系统的模仿和执行,使其能更好地与外部结构相匹配。

2扎根认知的起源和发展扎根认知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从古典哲学家伊壁鸠鲁到英国的经验主义者贝克莱、休姆、洛克,再到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普赖斯、里德,他们都认为模块表象表征知识。

20世纪中期心理学领域发生了认知革命,认知概念重新出现。

大约三十年前,扎根认知作为认知革命中模块取向的一种现象,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认知科学中。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身体经验是抽象概念的基础。

在生态光学中,Gibson认为环境在促进知觉的内部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通过行为范式,证明了知觉表征高级认知活动中的心理表象。

在心理语言学中,Clark和Marshall的研究表明了,情境和符号对句子、文本语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Warrington和Shallice的研究发现,大脑模块系统损伤是类别知识缺陷的一个原因,这表明模块系统在知识表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些研究引起了认知科学界的兴趣,但它们对这一时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模块理论影响很小。

在随后的10年中,扎根认知继续发展,但仍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扎根于经验中的认知语法和心理空间等概念,并对语言和思维进行解释。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的是人类在学习、使用第二语言 (L2) 过程中的认知、神经和教育机制。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前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句法模式在第二语言认知理论 (Cognitive Theory) 和生成语法 (Generative Grammar) 的背景下,句法理论模式声名鹊起。

该模式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机制化的、自主的、无意识的句法规则的翻译过程。

这个模式大力倡导语言技能的层次化,强调语言规则的概括、抽象和系统性。

这种理论模式对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抽象,推动语言学习从语义向形式转变,为语言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但是,这种模式无法解释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义、实践、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者们需要从其他角度进一步探索语言学习的机制。

第二、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知识的发展是互相作用的,并且都受到学习者周围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它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认知过程,认为习得一门语言需要不断重构,迭代和动态调整。

这个模式可以处理和解读语言认知过程中的许多困难性,因为它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本质,而且更重视学习者的交互和文化认知。

它将自己视为一种广义的理论,因此不仅限于学习过程,更涉及学习背景和跨文化联系。

尽管这个模式带来了新的视角,但它需要更好地结合实践。

第三、社会情境模式社会情境模式将语言学习放置在社会情境中,强调个体、社群和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的习得不仅涉及到个体认知,而且涵盖了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强调社交和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这种模式不仅将语言学习放在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背景中,还扩展了语言教育的范围,提供了个体、社群和文化因素的多维分析框架。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认知心理学正在经历着迅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思维、学习、记忆、意识等心理过程,为探索人类思维和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实证研究的多样性和数据科学的发展。

一、理论和方法的创新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理论和方法被提出和应用。

其中,认知神经科学是最为显著的创新之一。

认知神经科学基于神经科学的一系列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和研究大脑的神经活动,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神经机制和运作方式。

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引领认知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在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推动下,认知心理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和丰富。

例如,相关研究更加关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成分和复杂的心理反应。

新的研究工具,包括他们的应用范围和方法,也正在不断发展。

二、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第二个发展趋势是跨学科的融合和应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所需的数据和技术,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经验和技术。

在理论和方法上,认知心理学已经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这些交叉领域的研究不仅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还为解决许多复杂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突破口。

跨学科的融合也让认知心理学得以更好地应用,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工业和商业等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社会了解学习和教育过程,并为改善教育环境和推动平等教育制度作出贡献。

在医疗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专业人员诊断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并改善障碍者的治疗保障。

在工业和商业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用来改善产品设计,解决生产和营销问题,提高企业效率和社会价值。

三、实证研究的多样性认知心理学的第三个发展趋势是实证研究的多样性。

认知心理学对许多实验方法有强烈的需要。

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第24卷㊀第2期2022年3月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㊀Vol.24No.2Mar.,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7133(2022)02-0092-09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吕㊀洁1,㊀李㊀腾2(1.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上海㊀201400;2.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㊀杭州㊀311121)摘㊀要:利用研发团队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已成为组织创新的重要手段,而知识网络是研发团队获取创造力的有效途径㊂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扎根理论的分析技术,考察2个企业4个研发团队的知识互动情况㊂结果表明: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个体㊁团队和组织等层面的诸多要素,而且这些知识网络会在授权型领导㊁团队创造氛围㊁交互记忆系统等团队情境变量以及组织特征㊁创新支持㊁组织文化等组织情境变量的影响下,进一步作用于团队创造结果㊂由此,从团队行为和团队认知2个视角揭示知识网络的形成及作用机制,表明知识网络对于研发团队创造力的重要价值㊂关㊀键㊀词:知识网络;创造力;授权型领导;交互记忆系统DOI :10.16315/j.stm.2022.02.005中图分类号:C 93文献标志码:AThe formation and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networksin R&D team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LV Jie 1,㊀LI Teng 2(1.Faculty of Management,Shanghai Business School,Shanghai 201400,China;2.Zhejiang College of Socialism,Hangzhou 311121,China)Abstract :Using R&D teams to generate creative idea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nd knowledge network has been an effective way for R&D teams to obtain creativity.Based on the case study and grounded theory,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four R&D teams in two companies,and explores the 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team knowledge networ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D team knowledge networks depend on the factors of individual,team and organization,and knowledge network influ-ences team creativity through team context variables such as empowering leadership,team creation atmosphere,in-teractive memory system,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variable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innovation sup-port,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team behavior and team cognition,this pap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networks on team creativity,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networks on R&D team creativity.Keywords :knowledge network;creativity;empowering leadership;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收稿日期:2022-02-02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0BGL016)作者简介:吕㊀洁(1983 ),女,副教授,博士;李㊀腾(1988 ),女,讲师,博士.㊀㊀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日趋复杂,专业知识分工越来越细,企业愈加需要集合多样化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各种创新任务㊂研发团队已成为创新型企业运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单位,研发团队成员可以交叉利用他们差异化的知识或专长,通过彼此沟通㊁协调等方式获得广泛的问题视角,产生新颖的想法,进而创造新产品㊁新服务或新的解决方案等[1-3]㊂研发团队具有知识高度密集㊁学科高度综合㊁工作量大等特点,团队成员在特定的知识分工下专注于不同的任务问题,他们在动态的协作过程中逐渐建立特定的知识交流与搜索机制,以识别和解决创造难题[4]㊂在显性或隐性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社会关系被视为比其它的企业信息和控制系统更有效的机制[5]㊂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是建立在团队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基础上,通过信息或知识流动的联结所构成的网络㊂作为企业重要的知识库,知识网络也是研发团队获取创造力和组织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㊂ 如何通过最大化地利用知识网络过程以提升团队创造力,促进产品创新 是任何研发团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㊂为了深入了解研发团队中的知识互动过程,本研究试图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扎根理论的分析技术,探究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及团队创造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㊂在理论上,一方面将基于研发团队知识内容的复杂性和知识互动方式的多样性,系统把握知识网络的关键成因;另一方面,挖掘并揭示知识网络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以构建知识网络的相关理论框架㊂在实践上,将立足于企业研发团队的知识管理实践,帮助管理者识别团队知识互动的重要作用,设计有助于改善团队知识互动和提升创造力的机制,由此凸显本项目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㊂1㊀文献综述知识网络是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㊂知识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潜在交换,行动者搜索㊁获取㊁转移㊁吸收和应用知识的效率和效益与其知识创造能力息息相关[6]㊂Beck-mann[7]通过探讨科学家之间学术知识交流的经济结构模型,首次提出知识网络这一概念㊂知识网络通过各种知识资源将人们聚集在一起[8],它是关于知识元素和知识关系的基本描述㊂也就是说,知识网络由一个群体及其资源和关系构成,通过知识传播和扩散等过程不断积累㊁应用和创造新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9-10]㊂知识网络的典型特征有:关系特征,即知识之间可以建立某种关系;结构特征,即知识之间可以形成某种整体设计,便于关联所需的知识元素㊂基于这2个特征,企业的知识基础可被描绘为知识网络㊂回顾组织领域的知识网络研究,可以将其归纳为3个分析层次:一是人际知识网络,即关注组织内团队㊁部门等单元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关系㊂人际知识网络的影响因素包括性格特征㊁动机㊁承诺㊁心理安全㊁环境因素等[11-12]㊂而且,如专长㊁技能和智力等方面的人力资本,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社会资本也可能影响人际知识网络,这些网络的最终结果变量包括工作获取㊁影响力㊁创造力㊁绩效和晋升等[13-14]㊂二是组织单元间知识网络㊂即关注单元群体之间的关系㊂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组织内群体的网络位置㊁目标单元内外的网络结构㊁地理邻近性和竞争等[15-16],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重叠性与异质性㊁人际关系㊁组织与控制以及创新和知识活动等[17-19]㊂三是组织间知识网络㊂主要关注了如学习㊁规范㊁信任㊁公平及环境等影响因素[20-21]㊂总之,组织是多层次的系统,低层次的节点嵌套在高层次的集体中,而这些集体即为低层次节点构成的网络[22]㊂在研发团队中,知识网络研究对于理解团队知识创造尤为重要㊂团队成员通过跨学科或跨领域边界的知识合作,不断通过知识共享㊁传播和扩散等过程,实现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与创造㊂目前,学界关于知识网络与创造力的研究正不断涌现㊂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了人际层次的知识网络结构㊁关系㊁知识特征㊁主体特征等因素㊂例如,知识网络关系强度可能因深层信息获取和隐性知识传递而与创造力正相关[14],也可能因资源同质和认知粘性而与创造力负相关[23];网络位置与创造力之间可能呈倒U型关系[24]㊁螺旋式关系[25]或正相关[17]㊂汤超颖等[26]在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知识网络作用于创造力的3种路径可能,包括知识获取㊁知识创造意愿㊁创造性认知倾向等㊂此外,团队认知的发展也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整合及知识创造密切相关[27-29]㊂综上,以往关于知识网络的研究,主要围绕影响因素㊁知识关系模式㊁网络结构特征㊁知识网络效果等方面㊂然而,作为嵌套于组织这个大网络的集体行动者,研发团队在组织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知识网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㊂本质上,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有其特殊性,相比于其它更为宏观(如组织或组织间)或更为微观(如个体)或一般团队的分析单元,研发团队有着更为密集的知识互动过程,更需要通过有效共享团队成员的互补性知识资源来寻求创造性的想法㊂因而,研发团队总是置身于组织频繁的知识实践中,如研发流程㊁产品设计等方面,对于知识网络具有更高的要求㊂对于研发团队而言,异质性的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互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其知识网络等形成及作用机39第2期吕㊀洁等: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制仍有待于深入的探讨,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㊂2㊀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企业研发团队开展案例分析,收集企业真实的管理实践中有关研发团队的基本要素㊁工作流程㊁知识互动过程㊁团队及组织因素与团队创造成果等实证性资料,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逐步推演,试图挖掘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模型构建开展前期探索,提供稳固的现实支撑㊂2.1㊀研究步骤本研究的调研对象为有一定工作经历的研发团队及相关人员㊂首先,从知识网络相关文献探讨着手,并整理研发团队的人员特质㊁任务特质㊁运作流程㊁工作环境与绩效等资料,以发展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内涵的相关议题,以及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过程的基础脉络;其次,初步拟出深度访谈的问题架构,选取1家企业进行预谈,并经由试行的资料分析与研究目的两相对比后,进一步修订访谈问题架构;再次,再选取第2家预访企业,重复上述步骤,以确保访谈问题能精确的聚焦于研究核心,且利于后续深度的个案访谈;最后,研究者进行正式的深度访谈,收集受访对象所属企业研发团队的成员㊁特征㊁知识互动过程及成效等资料,归纳深度访谈结果,通过个案资料分析与跨案例的比较分析,发展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相关议题的初步架构㊂经专家与受访者核实及确认后,完成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形成及作用机制的理论构建㊂2.2㊀样本选择本研究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法开展深入探索和理论提炼,以确保研究结论的普适性㊂在样本选择上,遵循Eisenhardt[30]和Yin[31]提出的典型性㊁聚焦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㊂在典型性方面,本研究的关注点为普遍意义上的研发团队,为了从不同的组织情境中提炼有关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共同特征,本研究选择具有高度密集的研发活动的两个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㊂在聚焦性方面,案例样本涉及汽车和生物技术2个不同行业,有助于本研究对研发工作差异悬殊的2类企业开展类比分析㊂在可获取性方面,研究团队与案例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便于数据获取和调研访谈㊂具体而言,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企业中,一家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汽车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S公司),另一家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生物技术领域的新兴企业(G公司)㊂其中,S公司成立于1993年,以汽车油位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为核心业务,其研发重心主要集中在汽车传感器项目和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项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㊂G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有关基因检测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主要提供以最新一代基因检测平台为基础的临床应用整体解决方案㊂本研究分别从这两家企业中选择两个研发团队开展深入的调研,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4个团队的资料进行逐级编码,识别那些影响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主副范畴,挖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相关理论,以期对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㊂2.3㊀资料收集坚持多渠道证据来源采集案例信息,以此建立数据库,构建 证据链 ㊂本研究的资料收集途径包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㊂其中,一手资料主要为企业访谈㊁实地考察㊁电子邮件交流以及与团队外部观察者(企业高管)的交流;二手资料主要为企业年度报告㊁企业内部资料㊁媒体新闻报道以及行业协会报告㊂本研究主要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以电话㊁微信等方式进行补充㊂为了使整个访谈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用访谈提纲㊁访谈录音和访谈日志等进行辅助㊂总体而言,本研究的访谈内容主要围绕 您所在团队的研发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㊁ 团队成员之间如何沟通不同领域的专长或知识 ㊁ 哪些因素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 以及 团队知识互动带来了哪些成效 等问题展开㊂在访谈过程中,这些问题可不按次序进行,视真实访谈情境中的受访者回答,随时调整或修正问题的陈述,进一步延伸访谈问题㊂本研究的每次访谈工作由2位研究者和1位受访者组成,共访谈了2家公司包括高管㊁团队研发主管㊁技术人员等不同职位的的14名人员㊂为确保所搜集的访谈资料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借鉴孙永磊等[32]的抽样策略,从工作职位㊁性别㊁教育背景㊁工作年限等方面对受访者样本进行控制㊂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㊂3㊀研究过程与结果扎根理论包含一套严谨的编码分析程序,它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重点㊂扎根理论方法为资料分析提供了普遍使用的操作性程序,建立了包括开放性编码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个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过程[33]㊂49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4卷㊀表1㊀受访者基本信息Tab.1㊀Information about the interviewee㊀㊀㊀㊀类别㊀㊀维度数量比例/%性别男964女536年龄ɤ3032231~3985740~49214ȡ5017教育背景本科214研究生(硕士)536研究生(博士)750当前团队工作年限ɤ1172~36434~5214ȡ6536职位公司高管214团队主管429研发专员8573.1㊀开放性编码首先,借助NVIVO软件,对所有受访对象的文本资料进行编号,通过排除无关紧要的信息㊁相似的资料以及模棱两可的内容等数据缩减方式,以渐进的过程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一个包含142个标签的文本资料库,用 a+序号 表示㊂然后,将已贴上标签的语句和段落再分解成一系列独立事件,并且把这些资料数据转化为概念化的信息,简要地反映资料数据㊂根据典型性㊁准确性和相关性等要求,剔除重复或不显著的概念化条目(如信息出现频次小于3的条目),最后得到55个正式概念,用 aa+序号 表示,如表2所示㊂其次,结合研发团队的工作过程和特点精简概念信息,对初始编码进行分类㊁比较和综合,围绕语义关系㊁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进行迭代分析㊂经过多次整理和反复比较,最终从资料中共提炼了16个范畴,用 A+序号 表示,如表3所示㊂表2㊀开放性编码示例Tab.2㊀Examples of open coding原始资料记录贴标签概念化S2: 我们团队是研发部电子组(a1),总共12人(a2)G2: 我们团队主要做基因测序平台技术(a1),有10个人(a2),是公司的核心团队,14年公司成立的时候这个团队就搭建起来了(a3) 团队名称(a1)规模(a2)建立时间(a3)团队基本属性(aa1)S2: 专业是研发工作所需能力之一,专业就是比如说汽车行业电子零件开发的专业知识㊁结构设计及分析的能力等,或是某个产品有关的专业知识 (a33)S4: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汽车行业电子零件开发知识㊁结构设计及分析能力㊁CAE分析能力,以及行业内相关知识和人脉,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最新发展方向等㊂ (a34)G5: 除了这些知识外,还要有质量意识,以及要有较好的分子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㊂ (a35)专业知识(a33)行业发展动态(a34)实验操作能力(a35)知识内容(aa10)S2: 从产品小试㊁中试到产业化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创新创造,技术没有终点㊂ (a93)G2: 概念设计的人能够想得出未来可以做得出来,就不会去尝试一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情㊂那工程试产的人呢,可以去看他要求的东西到底做不做得到,可以预想一些方法满足产品概念设计人的需求㊂所以,这两边应该会最具创造力 事实上,在产品构想的新市场,你可以抽丝剥茧地去看里面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你可以把一些旧的㊁既有的产品去产生新的市场,基本上这也是创造力㊂ (a94,a95,a96)每个阶段都需要(a93)概念设计(a94)工程试产(a95)产品构想的新市场(a96)创意产生的阶段(aa19)S6: 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集体智慧,集体担责㊂ (a162)G7: 在交流技术方面的知识时,我们团队能够发挥协同作用㊂比如,我负责的一个项目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会请教其他懂这块(知识)的同事,他们会帮助我解决㊂ (a163)集体担责(a162)发挥协同作用(a163)知识协调(aa27)3.2㊀主轴性编码经过开放性编码过程之后,各范畴逐渐明晰㊂为了进一步系统地处理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联,还需要紧扣类属之轴,借助典范模型区分主范畴和副范畴,将定性资料重新组合在一起,完成主轴性编码㊂经过反复比较和挖掘,本研究围绕研发团队知识网络这个主题,提炼出5个主范畴,具体如表4所示㊂59第2期吕㊀洁等: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表3㊀概念化与范畴化示例Tab.3㊀Examples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categorization㊀㊀范畴㊀㊀概念㊀㊀㊀㊀㊀㊀相关标签示例创新支持(A7)研发投入组件技术队伍㊁研发资金投入㊁人才引进创新奖励设立年度创新奖㊁薪金加奖金㊁技术进步奖其它支援系统工作环境㊁硬件设施㊁信息系统㊁知识管理系统研发工作流程(A9)产品研发流程小试㊁中试㊁产业化创意产生的阶段概念设计㊁功能开发㊁创意贯穿始终交互记忆系统(A13)任务知识专业化专业的事情由专人负责㊁能力互补了解和信任尊重每个人的观点㊁信任他人㊁信息可靠知识协调集体智慧㊁集体努力㊁顺利高效㊁工作混乱团队创意(A16)新颖想法新的工作方式㊁新的设计思路实用设计有价值的设计㊁有用灵活方法不同的方法㊁思路变通表4㊀主轴性编码结果Tab.4㊀The result of axical coding维度主范畴㊀㊀㊀范畴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范畴内涵形成因素团队特征㊀团队属性(A1)团队规模㊁成立时间及人员构成等基本属性成员特质(A2)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及自我效能感知识特征(A3)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多样化程度任务特征(A4)团队研发任务的复杂性㊁互依性㊁模糊性等特征团队行为㊀研发工作流程(A9)团队的产品研发流程及创意产生阶段等社会互动模式(A10)团队的工作行为方式及成员人际关系边界条件团队情境㊀授权型领导(A5)团队领导鼓励参与决策及提供信息支持等行为团队创造氛围(A14)团队内信息共享㊁任务导向㊁理解与接纳等氛围交互记忆系统(A13)团队成员对彼此任务专长的理解㊁信任及协调的状态组织特征(A6)组织规模㊁成长㊁行业地位㊁市场份额等组织情境创新支持(A7)组织中研发投入㊁创新奖励及其它支持系统组织文化(A8)组织在团队导向㊁教育培训㊁变革创新等方面等倾向作用结果团队创造力创造成果(A11)产品专利数量㊁开发周期及产品竞争力等问题解决(A12)解决研发过程中的各类阶段性难题成员创意(A15)团队成员提出新颖性与开创性的想法团队创意(A16)团队产生新颖㊁灵活及有价值的创意3.3㊀选择性编码基于开放性编码和主轴性编码开展进一步比较和分析,找出能始终贯穿核心范畴的 故事线 ,通过厘清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将各个范畴串联起来,以建立理论框架㊂通过对5个主范畴和16个对应范畴的关系分析,本研究建构了 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及作用机制 这一核心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以全面刻画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现象,如图1所示㊂3.4㊀信度与效度检验为确保本研究的信度,邀请2位研究生使用NVIVO软件参与全程的编码过程㊂根据不同编码者在范畴化过程中的一致性系数(即Kappa系数),检验最后确立的各范畴的研究信度[34]㊂结果表明,除了2个范畴的Kappa值介于0.50至0.60之间,其余14个范畴的Kappa值均在0.60以上㊂因此,本研究最终将55个概念划归为16个范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㊂69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4卷㊀图1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形成及作用机制Fig.1㊀The framework of 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knowledge networks in R&D team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㊀㊀同时,运用反馈法检验研究的效度,即研究者得出初步结论后通过与他人广泛分享来获得反馈意见㊂给予反馈的人既包括熟悉该研究现象的人,也包括不熟悉该现象的人,前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参考意见,后者则可能从一些意料之外的角度给研究带来新的灵感㊂本研究充分听取反馈者对编码条目和提取概念内涵及其关联度的评价意见,避免研究者的错误理解,保证访谈编码的有效性㊂3.5㊀理论饱和检验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决定是否停止样本采集的一个标准,用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㊂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理论时,该理论就已经呈现出理论饱和的状态[32]㊂本研究对保留的3份访谈材料进行了重新编码,结果显示未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因而可以认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中包含的各个范畴和编码达到了理论饱和的状态,研究所采集的样本也符合要求㊂3.6㊀模型阐释3.6.1㊀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形成的因素存在于组织层次㊁团队层次和个体层次:个体层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特质方面,包括团队成员的人格特质和自我创造效能等方面㊂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本研究也有获得其它相关议题的信息,但因出现的频次较少,未对其开展深入的分析,例如创造型人才的甄选㊁创造力的开发与训练等㊂影响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形成的团队层面因素涉及团队属性㊁知识特征㊁任务特征㊁研发工作流程㊁社会互动模式等㊂研发团队的显著特点是知识异质性,知识异质性和技术交流或知识互动在访谈资料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与其它范畴之间存在较多的联系㊂组织情境的因素主要涉及组织特征㊁创造支持㊁组织文化等方面,这些因素为研发团队知识网络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㊂组织的性质㊁规模和发展阶段对研发团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每个组织能够提供的资金㊁人才㊁技术㊁信息等资源和宏观的组织文化都会对该组织的研发团队产生重要的影响㊂结合团队层面的两类因素来看,既涉及团队㊁人员㊁知识㊁任务等静态的团队构成要素,又包含工作流程㊁社会互动等动态的团队行为要素㊂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知识异质性和知识沟通㊂两个企业的研发团队虽然在专业或职能上存在名称不同的知识,但按照组织活动中知识的来源和用途来划分,可以将研发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归纳为3类:技术知识㊁操作知识和业务知识㊂根据访谈资料统计,产品研发最主要的是技术知识,其次是业务知识,最后是操作知识㊂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团队中专业的事情都有对口的人负责,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形成互补 (G5:研发主管)㊂团队成员知识㊁专业背景之间的差异可以带来多样化的问题视角,研发团队对知识异质性的需求体现在研发流程的所有阶段中㊂研发团队成员之间在知识㊁专业㊁技术等方面的沟通重要性在访谈过程中被频繁提及㊂采用Blau79第2期吕㊀洁等:研发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一、理论介绍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旨在解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孩子们在不同的阶段会经历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模式。

这一理论为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孩子与学习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增长。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年幼的孩子通常具有较为具体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授他们概念时,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并逐渐引导他们提升到抽象的思维层次。

三、问题解决与思维发展在教育中,问题解决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认知发展理论提醒我们,问题解决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多个认知阶段的合作。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观察和实验,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对话与合作学习对话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教育中,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孩子们有机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知识和认知的发展。

此外,合作学习也是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孩子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与个性化教学在教育实践中,评估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例如,对于更高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具有较低认知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六、情感与动机情感和动机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因为情感能够影响学习和思考过程。

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与进路

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与进路

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与进路一、本文概述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定性研究方法,自其诞生以来,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的丰富,扎根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挑战与争议,形成了所谓的“丛林过往”。

本文旨在梳理扎根理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回顾了扎根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其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接着,分析了扎根理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研究的规范性、理论构建的严谨性、数据处理的复杂性等;展望了扎根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理论建构的严谨性、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和普适性、拓展应用领域等。

通过对扎根理论“丛林过往与进路”的探讨,本文旨在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更为清晰、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二、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自其诞生以来,便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其丛林过往,即理论发展的历程,充满了探索与变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工具。

在扎根理论的早期阶段,其核心理念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运用归纳法,逐步构建出能够反映社会现象本质的理论模型。

这一阶段的研究者们强调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力求避免预设的理论框架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扎根理论的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过度强调数据的归纳性,可能会导致理论构建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扎根理论对于研究者的主观性控制要求较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理论的主观偏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开始对扎根理论进行反思与改进。

他们尝试引入更多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等,以期在保持扎根理论核心优势的增强其理论构建的系统性和客观性。

学者们还关注到扎根理论在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问题,积极探索跨文化、跨领域的扎根理论研究路径。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标志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一、初期衍生阶段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和动机。

早期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行为、领导力和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态度和观点。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实验和观察研究。

二、理论建立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理论建立阶段。

以康奈尔大学的Lewin为代表,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如场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认知革命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认知革命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他们强调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和解释,以及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认知评估。

这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实验、调查、模拟和现场观察等。

四、应用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应用拓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关注个体在实际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学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如领导力、团队合作、决策和人际关系等。

这一阶段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五、跨学科整合阶段21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进入了跨学科整合阶段。

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神经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这种跨学科整合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

研究者开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脑成像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探索社会心理学中的问题。

总结起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期衍生、理论建立、认知革命、应用拓展和跨学科整合等几个阶段。

这些阶段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从最初的研究到理论建立,再到应用拓展和跨学科整合。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2023-11-11contents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概述•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研究设计•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与特色•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评估体系目录contents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实践案例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挑战与展望目录0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概述定义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是一种以跨学科为基础,融合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能够在复杂教育环境中应对现实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位。

背景随着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单一学科的教育学已经难以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定义与背景跨学科教育学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工具,从而推动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复杂的教育工作。

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跨学科教育学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趋势。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跨学科教育学的意义国外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跨学科教育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项目,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国内外跨学科教育学的现状与趋势国内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我国也开始重视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一些高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

发展趋势跨学科教育学将会成为未来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发展将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跨学科教育学将会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推动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02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研究设计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从实际数据中提炼出理论。

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引言研究生阶段是人们深入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和学术探索的重要时期。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知识交叉融合的时代,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包括其理论基础、方法与技巧,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跨学科研究概述1.定义:跨学科研究是指在多个学科领域中整合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取得创新性成果。

2.目的:通过跨越学科边界,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合作,推动深入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3.优势:提供了更全面、多角度的视野,并能够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1.认知连接理论:指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可通过共享概念、方法与模型来加强交流与合作。

2.整合学科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整合,通过综合、比较和协调来解决问题。

3.转换思维模式:用新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来看待问题,并将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

跨学科研究实践方法和技巧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定义研究问题,着重考虑跨学科性并寻找适当的研究领域。

2.查找相关文献:广泛搜寻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深入了解其背景、理论基础和前沿进展。

3.建立合作网络:主动互动并与其他学科专家建立联系,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想法。

4.探索多种方法:尝试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方法与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

5.综合分析与总结:整合各领域的研究结果,并提出全面而创新性的结论。

跨学科研究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知识储备不充足:对于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可能需要额外的学习和阅读,以提高专业素养。

2.学科边界限制: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术语、概念和方法的差异,跨学科研究需要克服这些障碍。

3.跨学科团队合作:有效的跨学科研究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而管理团队成员和协调各种观点可能会带来挑战。

结论跨学科研究在当今知识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可以积极参与跨学科项目,拓宽自身的视野和经验,并为解决复杂问题做出创新性贡献。

教育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指一系列关于人类思维、学习和知识构建的理论框架。

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知能力的逐步发展和演变,从而对教育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桑德斯的认知结构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他将人类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感知运动期,婴幼儿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与世界进行互动,建立了基本的感知和动作模式。

在前运算期,儿童开始发展符号表征能力,但仍然受限于具体的物体和操作,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在具体运算期,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具体操作,但仍然受限于具体情境。

最后,在形式运算期,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人类的思维和学习是在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近发展区域”和“区分发展”。

近发展区域指的是一个人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而区分发展是指一个人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任务。

他认为,教育和学习应该在近发展区域内进行,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渐达到区分发展的水平。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并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3. 桑德斯的认知结构理论桑德斯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了知识的组织和构建过程。

他认为,个体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是基于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

桑德斯提出了认知结构的概念,即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理解,而认知结构又由概念、观念和关系构成。

理解跨学科研究从概念到进路 - 中国社会学网

理解跨学科研究从概念到进路 - 中国社会学网

出合理解释 已 经 显 得 力 不 从 心。 同 时,世 界
秩序和社会的重建无时无刻不在提出各种高
度综合的现实 问 题,这 些 都 成 为 跨 学 科 研 究
的催化剂。关于跨学科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蓬勃发展的原因,较 全 面 的 总 结 来 自 20
世纪 60 年 代 末 国 际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义,并辨析其与相关和近似概念的差异。此外,本 文 重 点 解 析 了 跨 学 科 研 究 的 一 般 操 作 理

念和进路,并归纳了其中主要的操作性原则。上述内容对中国学术界理解跨学科研究 并 开

展跨学科实践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科 研
关键词 | 跨学科研究 知识整合 学科范式

中图分类号 | C0
作者信息 | 男,1977 年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100732。
在克莱恩看来,尽管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 时 间 里,学 术 机 构 的 显 结 构 ( surface structure) 一直被 学 科 所 主 宰,跨 学 科 处 于 一 种“隐 结 构 ”( shadow structure ) 状 态,但 是, “20 世纪后 半 期,随 着 异 质 性、杂 糅 性、复 合 性 、学 科 互 涉 等 成 为 知 识 的 显 著 特 征 ,显 结 构 与 隐 结 构 之 间 的 平 衡 正 在 发 生 变 化 ”。④
( OECD) 的 教 学 研 究 及 创 新 中 心 (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CERI) 在
全球范围进行 的 首 次 跨 学 科 活 动 调 查,该 调
90

跨学科教学:整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整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整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引言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科的划分使得知识被固化在各个独立的领域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

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跨学科教学的概念,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与背景跨学科教学,又称为综合性教学、融合性教学,指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过去,教育系统往往将知识划分为各个独立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来获取相关知识。

然而,这种划分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而跨学科教学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学科边界,使得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全新的认知模式。

跨学科教学的理论依据跨学科教学的背后有两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即认知负荷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1. 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有一个认知负荷的限制。

学习者在接触新知识时,需要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整合和运用,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果学习者同时接触过多不相关的知识,就会导致认知负荷过大,无法有效地进行学习。

而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减少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而实现的。

学习者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和挑战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优势•整合知识:跨学科教学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认知理论与学习

认知理论与学习

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学科研 究的深入,认知理论将继续发展 ,为教育、心理、医学等领域提 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应用。
02 认知过程与学习
信息处理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和记 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信息处理来提高学
习效果。
信息处理理论还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问题,即 学习者在处理信息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社会认知理论还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即学习者对自己 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判断力。
03 学习策略与技巧
记忆策略
联想记忆法
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关联,以增强记忆 。
分段记忆法
将大量信息分成小段,分次记忆,减轻记忆 负担。
重复记忆法
定期重复所学内容,以巩固记忆。
记忆宫殿法
利用空间位置关联信息,提高记忆效率。
认知的特点
认知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 和学习的关键,具有主观性、信息加 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特点。
认知理论的重要性
指导教育实践
认知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教 师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习效果
了解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组织学习材料,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社会期望
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要求会影响个体的学习 动机。
教育体系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动 机和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影响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学 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06 认知理论与学习的未来发 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认知学习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认知学习中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 学习技术,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认 知过程和行为模式,为个性化教学和学

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近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逐渐变得更为重要。

许多学者倾向于提出新的研究理论,以更好地探索教育问题,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艾尔维兹于1960年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认识和描述社会建构和行为变异的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

随着时间的推移,扎根理论在其他学科中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也开始采用扎根理论来探索教育问题,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推动教育变革。

扎根理论主要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以社会关系作为教育行为的基础,认为通过形成社会关系和联系,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性活动,从而增强教育环境。

例如,学生可以从家庭、朋友、学校、学习资源等中获得所需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接受特定的教育建构,在“偷懒”的时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进学习参与。

此外,扎根理论还具有许多其他好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知识背景,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期望,对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扎根理论的原则,在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穿插各种实践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最后,教育研究者可以利用扎根理论,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有效的探究。

根据研究发现,利用扎根理论相关的测量工具,教育者可以通过探究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教育背景及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此外,教育研究者甚至可以利用扎根理论,研究不同地区的教育问题,如失学问题、减少教育差距等,从而为教育变革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它为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能够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教育变革,努力减少教育差距,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STEM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研究

STEM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研究

STEM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STEM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而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将STEM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基础1.幼儿认知发展理论:通过讨论幼儿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的特征,如操作能力、符号意识、逻辑思维等,为STEM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2.STEM教育原则:介绍STEM教育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问题基础、跨学科整合和实践导向等。

幼儿园实施策略1.基于经验主义学习:鼓励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2.课程整合:将STEM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供综合学习经验。

3.控制难度:根据幼儿阶段性特点,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确保幼儿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探索。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引导和支持:教师在STEM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

实施效果评估1.定量评估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或测试工具对幼儿在STEM教育实施后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估。

2.定性评估方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在实施STEM教育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变化和兴趣增长等。

结论通过对STEM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阶段,融入STEM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实施策略时需要考虑幼儿特点和实际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评估以衡量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Smith, E. (2020). STEM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48(6), 801-809. •Hegedus, S., Roschelle, J., & Blikstein, P. (2019). Emerg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Four Quadrant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aisingAwareness of Existential Threats to Methodological Pluralism.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8(3), 301-307.•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2018). Advancing Equity and STEM for Young Children: AProfessional Learning Module.以上内容是对STEM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策略研究的概括,详细请参阅相关文献。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扎根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劳德·冯·格尔德纳(Govan Gardner)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职教)中,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扎根理论来进行探析。

本文将基于扎根理论,探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

一、扎根理论概述扎根理论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来构建理论模型。

扎根理论认为,社会现象是复杂而多样的,它们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多重关联关系。

扎根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据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从而构建理论模型并深入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

二、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在职教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扎根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视觉模式扎根理论中的“视觉模式”是指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视觉图景。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视觉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教师需要通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建立起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并形成知识的结构框架。

2. 而立之年扎根理论中的“而立之年”是指研究者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后,形成的初步理论框架。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而立之年可以理解为教师在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上达到的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并且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深圳天擎扎根理论中的“深圳天擎”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形成的深入洞察和理论构建。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深圳天擎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能够深入思考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

Grounded Theory
一 简述 二 三个流派 三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四 方法流程
a
4
Company name
二、三个流派
迄今为止,扎根理论已经形成了三个流派:
(1)Glaser的经典扎根理论;(原始版本)
(2)Strauss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现用最多)
(3)Charmaz(卡麦兹)的建构型扎根理论。
又称核心编码指在已发现的概念范畴中经过系统分析选择一个核心范畴从而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范畴有关的代码概念和范畴之间打碎资料的过程恢复打碎资料的过程析出核心范畴的过程companyname293选择式编码selectivecoding核心类属需要具有如下特征
Grounded Theory
一 简述 二 三个流派 三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四 方法流程
打碎资料的过程
先将收集到的资料 打散,然后通过定 义现象来分类,对 现象进行不断的比 较以归纳出能够描 述现象的概念,再 将归纳出的概念进 一步范畴化。
包括三个步骤:逐 行编码、概念化 、 范畴化
主轴式编码 (axial coding)
恢复打碎资料的过程
又称轴心编码,是 寻找范畴之间以及 范畴和概念之间的 相关关系,然后发 展出一个主轴范畴 ,并对这一主轴范 畴进行深度分析。
a
28
Company name
(3)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
核心类属需要具有如下特征:
①核心类属必须在所有类属中占据中心位置,比其他所有 类属都更加集中,与最大数量的类属之间存在意义关联; ②核心类属必须频繁地出现在资料中,表现的是一个在资 料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稳定的现象; ③核心类属应该很容易地与其他类属发生关联; ④核心类属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有概括性的理论; ⑤随着核心类属被分析出来,理论便自然而然地往前发展 出来了。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强调将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中心,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概念置于课程设计的核心位置。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出现,标志着教育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变,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程设计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和学生中心主义的倾向,使课程设计更加科学、系统和有效。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主要包括认知导向流派、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和整合主义流派。

认知导向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认知导向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科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社会性和建构性。

它认为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和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社会建构主义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布朗费尔德的情境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实现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整合主义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它认为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课程设计应该突破学科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

整合主义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泰勒的综合课程理论和提姆普尔的跨学科整合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通过设计有机的学习活动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在实际教育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发展。

不同流派的理论对于课程设计的不同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认知导向流派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构建;社会建构主义流派注重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知识的建构;整合主义流派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认知科学:1978年斯隆报告

认知科学:1978年斯隆报告

认知科学:1978年斯隆报告科学研究智能实体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原理。

理所当然,这种研究必将超越学科的界限,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所做的工作整合在一起。

对这些学科的熟悉就为人们探索认知科学的研究状态,提供了适用路线图。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各个子领域之间密切的联结方式,已经清晰地表明,对认知进行研究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

组成这门学科的各个学科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可概括为图1.1 。

图中所列六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都通过跨学科动态网络同其他领域连接在一起,其中因交叉产生的一些问题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关注的,而另一些还没有在主流学术界成为焦点,但正在逐渐被我们所熟悉和重视。

认知六边形(来源:Pylyshyn, 1983:76)认知科学的子域: (1)控制论;(2) 神经语言学; (3) 神经心理学; (4) 认知程序模拟; (5) 计算语言学; (6) 心理语言学;(7) 心理哲学;(8) 语言哲学;(9) 人类语言学; (10) 认知人类学; (11)大脑的进化这些领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跨学科动态网络与其他两个或多个领域相连接。

图中每一个连线中的圆圈标记,都表示已经有明确界限的研究领域,该研究领域与连线两端的学科涉及在知识或物理工具上的关联。

因此,控制论运用的思想,是由计算机科学家模拟人脑的功能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的功能则是由神经科学家阐明的。

类似地,心理语言学连接心理学和语言学两个领域,关注于主导语言的习得、产生和理解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操作。

认知程序模拟连接计算科学和心理学,试图将思维和问题求解明确进行公式化描述。

其他的由两个学科的连接而形成的领域,其情形都相类似。

图1. 1 中有11 条实线,每一条都代表一门已经明确定义,并且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传统的学术教学部门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或者多个这种研究领域。

图中四条虚线标示的学科之间的联系,展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某些已经为人所熟悉并变得重要,但是还没被学界正式认可为专门的研究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发展中的扎根认知论刘金平王金娥2012-8-17 11:47:05 来源:《心理研究》2012年1期【内容提要】扎根认知论是Barsalou(2008)提出的一种认知观。

他认为,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模块系统中的模仿构成了认知中核心表征的基础。

认知系统把环境和身体看作补充内部表征的外部信息结构。

同时,内部表征具有情境化的特征,它通过对大脑中模块系统的模仿和执行,更好地与外部结构相匹配。

扎根认知的理论包括:认知语言学理论、情境行动的理论和认知模拟理论。

扎根认知是认知理论跨学科整合的一次尝试,它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促进了认知研究的发展。

同时,学者们对扎根认知机制的认识存在分歧,缺乏正式的理论,须进一步扩大资料收集范围。

总之,扎根认知研究涉及跨学科的整合,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关键词】扎根认知概念隐喻理论情境行动理论认知模拟理论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以图式、表征等变形符号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

Barsalou在认知理论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扎根认知的概念,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第一,只有很少的实验支持认知中存在变形符号。

第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认知与知觉、行动如何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

第三,传统理论不能解释大脑把变形符号存储在什么地方,变形符号如何与大脑神经的工作原则保持一致等问题[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扎根认知逐渐得到了认知科学的接纳。

因为国内尚无研究者对扎根认知进行介绍,所以本文对扎根认知的概念以及起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评价,希望能对未来认知科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1扎根认知的概念扎根认知的英文表述是“grounded cognition”或“grounding cognition”[2]。

我们在翻译时参照的是“grounded theory”(扎根理论)。

我们认为,之所以称作扎根认知,主要是因为扎根认知和扎根理论有很大的共性。

扎根理论所建构的理论扎根于研究者收集的质性资料中,扎根认知论认为,认知扎根于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的模块系统中。

扎根认知理论认为,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模块系统中的模仿,构成了认知中核心表征的基础。

认知系统把环境和身体看作补充内部表征的外部信息结构。

同时,内部表征具有情境化的特征,通过对大脑中模块系统的模仿和执行,使其能更好地与外部结构相匹配。

2扎根认知的起源和发展扎根认知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从古典哲学家伊壁鸠鲁到英国的经验主义者贝克莱、休姆、洛克,再到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普赖斯、里德,他们都认为模块表象表征知识。

20世纪中期心理学领域发生了认知革命,认知概念重新出现。

大约三十年前,扎根认知作为认知革命中模块取向的一种现象,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认知科学中。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身体经验是抽象概念的基础[3]。

在生态光学中,Gibson认为环境在促进知觉的内部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通过行为范式,证明了知觉表征高级认知活动中的心理表象[5]。

在心理语言学中,Clark和Marshall的研究表明了,情境和符号对句子、文本语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

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Warrington和Shallice的研究发现,大脑模块系统损伤是类别知识缺陷的一个原因,这表明模块系统在知识表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

尽管这些研究引起了认知科学界的兴趣,但它们对这一时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模块理论影响很小。

在随后的10年中,扎根认知继续发展,但仍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扎根于经验中的认知语法和心理空间等概念,并对语言和思维进行解释[8]。

在认知生态学中,Hutchins证明了环境、情境与个体之间认知的分布特点[9]。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Brooks等提倡把环境和身体纳入新一代的机器人中[10]。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Jeannerod等人证明了表象产生于大脑的知觉、行动模块系统中[11]。

在发展心理学中,Thelen和Smith 认为,环境、身体和动作系统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2]。

在认知心理学中,Barsalou提出,知识扎根于一个混合的知觉符号系统中[13]。

最近10年,扎根认知的研究迅速增加,研究的重要性日益被提升。

这些研究逐渐被看做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Martin,Pulvermüller 和Thompson-Schill对记忆、知识、语言和思维任务进行了脑成像研究。

结果发现,当人们进行这些任务时,大脑的模块系统被激活,它表明高级认知扎根于模块系统中[14-16]。

在社会神经科学中,研究者发现,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和人类认识社会情境时,他们在动作和情感系统中进行模仿,理解社会活动,产生同情,并进行其他社会活动[17,18]。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发现,感觉—动作方面的变量影响知觉、行动、记忆、知识和思维等任务[19-24]。

社会心理学中,许多研究发现,面部、头、胳膊和躯干的变化会影响评价、决策和归因等高级认知活动[25,26]。

在发展心理学中,Smith & Gasser进一步证明了环境和身体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7,28]。

3扎根认知的理论观点3.1认知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代表性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认为抽象概念好像扎根在具体和情境性知识中。

确切地讲,人们拥有关于他们身体(如吃)和情境(如垂直)的丰富知识,而且抽象概念以隐喻的方式使用这些知识。

例如,爱可以被理解为“吃”(恋人消耗爱),情感体验可以被理解为“垂直”(快乐在上,悲伤在下)。

大量的跨语言学证据表明,人们常使用具体的隐喻谈论抽象概念。

3.2情境行动的理论情境行动的理论认为,环境在影响认知机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些理论关注目标达成过程中知觉和行动的密切关系,并且对此的研究日益关注社会的交互作用[29]。

这些理论中有许多理论起源于机器人技术。

因此,机器人技术可以为发展和评价(试图解释统一要素而不只是成分过程的)扎根认知理论提供测试平台。

情境行动的理论常常把动力系统(而不是变形符号的操作结构)作为自己的结构。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脑中不存在固定的表征。

大脑中的多个系统执行知觉、行动和认知活动。

每一个系统都能够无限地存储许多连续结构中的一种结构。

渐渐地,这些系统的结构会连接起来,反映相互作用的类型以及作用类型和有效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力的事物或人)。

3.3认知模拟理论3.3.1知觉符号系统Barsalou的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认为,传统认知观强调符号操作在解释经验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

尽管扎根理论普遍被人们看作记录系统,但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表明扎根认知可以自然地执行符号功能[30]。

经过模仿者的构念(与标准理论中的概念和类型大体一致),知觉符号系统执行了类别捆绑,推理、产生、递归和命题形成的标准符号功能。

符号知觉系统进一步假设,大脑中存在一个单一的多模块表征系统。

这一系统支持着不同认知过程(包括高水平的知觉、内隐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和概念知识)的不同模拟方式。

知觉符号系统认为,这些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对多模块状态和模仿机制的理解的差异。

在高水平知觉活动和内隐记忆的过程中,一种感觉形式中的联结区域获取表征(如视觉),并引起知觉、重复启动等模仿活动。

工作记忆使用相同的表征系统,但在模仿过程中对它进行不同的控制,即通过额叶机制使一个模块表征系统被短暂激活。

长时记忆也使用同样的表征系统模拟短期事件,但它是通过中间的颞叶系统而不是额叶区域对其进行控制。

最后,概念知识使用同样的表征系统模拟知识,但是通过颞叶、顶叶和额叶的联结区域对其进行控制。

根据知觉符号表征理论,模拟是大脑中不同加工活动统一的运行规则。

这些加工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Yeh等人用情境认知对知觉符号系统进行整合后提出,模拟常常为代表背景情境的类别提供背景。

这些背景情境包括物体、媒介、行动、事件和心理状态[31]。

Barsalou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情境模拟可通过形式—达成推理机制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具身效应[32]。

3.3.2记忆理论Glenberg指出,人们对记忆的传统解释过多地关注信息的消极存储,而很少关注情境行动的重要性。

Glenberg认为,记忆最初是用来控制情境行动的。

记忆的存储类型反映了追求目标过程中身体动作的性质和个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力[33]。

这与Gibson的看法一致,即人们对相关物体的知觉会引起记忆中存储行为的情境支持。

相反,人们对未来行动的推理依赖于抑制环境知觉时对支持情境的回忆[34]。

Rubin指出,人们对记忆的传统解释局限于解释单一的实验范式。

当考虑到更多的记忆形式(如自传记忆、口头史料)时,我们需要建立更复杂的理论。

Rubin 认为,基本系统理论是对复杂记忆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知觉符号系统及其内涵相似。

基本系统理论认为,一项复杂的记忆包括来自视觉、听觉、行动、空间、情感和语言等方面的多模块成分。

一项记忆的提取包括认知活动对多模块成分的同时模仿[35]。

3.4社会模仿理论模仿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我们是如何表征别人的心理状态的。

模仿理论认为,我们通过模仿我们自身的思想来表征他人的思想。

为了感受别人的痛苦,我们模仿自己的痛苦。

镜像神经元回路是社会模仿理论的基础。

当知觉到对追求目标起作用的其他媒介时,灵长类动物用于控制物体的神经回路的一个子集就会被激活[36]。

为了识别和理解其他媒介的作用,灵长类动物模仿它们自身动作系统的知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神经回路中,镜像神经元对行动目标(而不是行动本身)的反应最强烈。

因此,镜像回路有助于知觉者推断出行动者的意图,而不是简单地识别正在进行的活动。

社会神经学家认为,镜像回路为我们理解他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提供了一种基本机制[37]。

为了理解他人厌烦时是如何感受的,我们模仿我们厌烦时的感受。

根据这一观点,模仿为形成同理心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机制。

模仿理论者进一步假设,模仿为其他社交过程(如亲密和社会协作)提供支持,如一些模仿理论学者认为,镜像回路有助于人类语言的进化[38,39]。

4讨论与展望扎根认知是对认知研究局部整合的初次探索。

它建立在对传统标准化理论梳理和较为广泛的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

一方面,它对传统的认知理论提出了挑战,促进了认知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不太成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研究者对扎根机制作用的认识存在分歧。

一些研究者认为扎根机制在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相对次要的作用,甚至是一种副现象。

这些机制可能和标准的符号机制一起在传统结构中存在,起着促进加工或连接认知操作和外部世界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