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
第5章 学习的l联结-认知理论
学习理论
第五章 学习的认知-联结理论
学习目标
1.理解认知—认知理论各派别的主要观点和 研究事实,并能对之作出简略评价(包括了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法;
3.了解各种学习理论观点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并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解决我国学校教 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观察学习的优点:效率高、错误率低,间 接学习。
自由玩的攻击行为;受到奖励后的攻击行为。
奖励前
5
奖励后
4
3
2
1
奖励组 惩罚组忽略组 奖励组 惩罚组 忽略组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一)定义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 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无 尝试学习。
(二)学习过程:
注意;保持心象表征、语言表征;动作复现;动 机.
第五章 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
第一节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P.145—150)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第二节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把被试分成三组分别看一段录象
1.攻击 忽略 2.攻击 奖励 3.攻击惩罚
看完之后进入游戏室自己玩,过一段时间实验 者进入给予奖励,儿童自己再玩一段时间。
联结学习理论【精选文档】
联结学习理论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理解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理解)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定义理解)3、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理论要点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3、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认知学习理论一、理论要点: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
学习按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8个类型:
1 信号学习
2 刺激—反应学习
3 连索学习
4 言语联想学习
5 辨别学习
6 概念学习
7 规则学习
8 问题解决学习
后来他修改为6种:连索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 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
二、学习的过程
➢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
1 动机阶段
三、潜伏学习的实验
托尔曼等设计了复杂的迷津实验,把白鼠分成3组,训练它们走 出迷津。A组从开始到最后,只要到达目的箱都给与食物强化; B组始终没有给与强化;C组是前10天没有食物强化,从第11 天开始,给与与A组相同的强化。结果是C组很快表现出与A组 相同的走出迷津的水平,甚至还高于A组。托尔曼认为3组白鼠 学习的程度是相同的,没有得到强化的白鼠在获得外在强化之 前,已经学习了迷津的空间关系。即“潜伏学习”。
(5)高级规则。由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的新规则。如(a+b) (a-b)=a2-b2由如下简单规则组合而成:
符号相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正,如a×b=ab; 符号不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负,如a×(-b)=-ab; 单项式乘多项式即用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单项式,如 (3a)
(3a+5b+6c)=9a2+15ab+18ac; 同类项应合并。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取认知学习理论和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吸收了信息沦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主张从学习过程的层级系统上来阐述学习问题强调研究学习问题时既要注意外部反应及外在条件又要注意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它们都对学习心理的研究起着积极作用
第一节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一、托尔曼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作为整体性行为主义者的托尔曼(E.C.Tolman),接受了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
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 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
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认知 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 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 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 策略等。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
实质 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外部环境支配下建立S-R联结
参与性
主动的
被动的
方式
顿悟与理解
练习与强化
制约因素 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习惯
代表人物 苛勒、布鲁纳、奥苏伯尔 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加涅
一.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黑猩猩接棒取香蕉实验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
操作性行为(操作条件)
1. 强化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物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
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实施奖励)
强化 负强化(撤销惩罚)
2.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
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 ②认知策略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⑤态度
能力的 种类
功能
表现的范畴
用隐喻来描述某一物体 进一步学习和思维 (加涅的八类学习) 的行为
采用“磁场”这个概念 控制学生学习和思 维的行为
在具体应用时,能 表现出知道如何进 行理智的操作
用有效的手段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
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 尝试。
2.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苛勒认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原理
获得
1
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 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 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如铃声)多 次重复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 伴随,使条件刺激失去信号意义的过程。
1
6.概念学习 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 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如将猫、狗、鼠概括为 “动物”即是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物理学中 的“功(W)=力(F)×距离(S)”。搞清楚 “功”“力”“距离”三者的关系 8.解决问题学习 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
1
1
1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 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 形成。
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 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 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 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表现为使用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1)辨别:区别事物差别的能力 (2)具体概念: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 (3)定义性概念:运用定义表示事物及其性质 和关系的能力 (4)规则:用语言符号解释两个或多个概念之 间的关系 (5)高级规则:将简单的规则组合成能够解决 一个或一类问题的复杂规则的能力
学习包括非天赋的能力的获得 学习依赖于经验,包括从环境中得到的反馈
1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广义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 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_学习总结_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小编收集了三大学习理论总结,欢迎阅读。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现在的学习交流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教育技术学界的三个学习理论,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三个学习理论,对学习理论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教育技术学作为理论指导的三个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
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S-R)的联结过程,主张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内省,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的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或使学习者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他们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三大主流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3、认知因素是有结构的。人的各种认知因素,如知识、策略、感知、记忆、反应等,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完整结构,即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内部认知活动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不断形成、日益发展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者的行为和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具有决定作用。这一观点深化了ID2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从对所具有知识数量和水平的分析,深入到对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分析,使教学内容、教学起点和教学策略的确定,建立在了更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4、人脑犹如电脑,学习,即认知过程,是人脑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加涅认为,认知过程是人脑按照一定目的、策略,从外界环境中输入、加工、存储、提取、使用、创造信息的内部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构,是不能直接被人观察的,但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认知表征(信息在人的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的方法,去了解学习者进行学习时的认知心理过程。ID2中对学习层次、认知过程、教学策略等的分析,主要依据就是加涅的这一信息加工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基础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中涉及到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经历了行为主义教学设计、认知主义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阶段。
1.行为主义:基于可观察的行为上的变化,行为主义关注对某一行为的重复,直至它变为自动、无意识的。
行为主义理论不能解释某些社会行为,儿童并不是模仿每个被强化的行为,例如他们会模仿一些他们初次观察到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并没有被强化。当Bandura and Walters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他们屏弃了传统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儿童在学习之前先要进行反应-强化),他们在《社会学习与个人发展》书中阐述到个体可以模仿观察到的别人的行为,这种观点后来经班度拉 Banduras的努力发展为社会认知理论。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广义的学习: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理解: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B.一头牛经过训练后,会拉犁 C.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都发生变化 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记 忆的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 的事实类知识。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领导的等 均属言语信息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 2.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记忆和思考的主要方法。是关于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肯定 句和否定句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怎样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则为智力技 能的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 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 能力;认知策略则是自我调控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它支配学 习者学习和思维中的行为,并且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例如体育动作,乐器 演奏,实验操作 5.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与同学、亲人以及其 他人在交往中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等。
2.练习律: 通过学习者的练 习和应用,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增强,否则会 减弱。
3.准备律: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处 于准备状态,给予活 动则感到满意;有准 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 恼;无准备而强制活 动,也会感到厌烦。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1.桑代克的连接论(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
”所谓联结,是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他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3)对学习规律的认识三条主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五条副律: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操作性条件反射。
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反应型条件反射的过程,没有已知的刺激,是由有机体本身自发出现的反应。
人类的大多数学习是操作学习,人不是被动等待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环境进行探索,先有反应,然后才知道结果,再根据结果去调节行为。
因此,他侧重于对操作学习进行研究。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手段。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指跟随在一个操作反应之后,并能提高这个反应概率的刺激物,这种刺激物对反应产生正强化;负强化物是指一个刺激如果从某一情境中排除时,由此能够加强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它就是负强化物。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
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因此,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
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有哪些?如何评价联结—认知理论?
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有哪些?如何评价联结—认知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
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1,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
】【2,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
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有机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主动地作出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发出的,而不是由于刺激被动引起的。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
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应答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强化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令人愉快的结果。
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强化。
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通过对强化进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确的控制学习行为。
除了强化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作惩罚。
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学习的认知理论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
强调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成而实现的。
比较联结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
比较联结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联结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直接建立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S—R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认知主义者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映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联结主义与认知主义理论有如下不同:1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联结主义的理论适用于某些较为简单的技能的学习,在这一类学习中不需要依靠过去的经验,并且不对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做出要求;认知主义的理论主要针对较复杂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好坏受学习者当前的认知结构的影响。
2 两种理论强调的学习环境不同。
联结主义强调学习的外部环境,包括强化因素,刺激的性质,数量等因素,认为外部环境是决定学习者学习好坏的因素。
认知主义较为强调学习者的内部环境,包括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往与学习材料有关的学习经验等的影响,学习者头脑中经验的丰富性与认知结构的合理性是成功学会新知识的重要因素。
3 两种理论对待学习者的看法不同。
联结主义不区分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性,认为所有学习者经过合理的强化练习都能掌握被传授的知识,学习不成功是因为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强化的结果;认知主义则认为由于每个个体经验和知识的不同,对同样传授的知识,习得的水平和体会到的知识会各有不同,并且认知主义者强调新知识的认知水平应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保持合理的差距,过难或过易的知识都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联结主义的理论是适用于简单的,能直接看见效果的,适用于所有人群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认知主义理论则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对头脑中认知结构和经验产生影响的,以个体以往经验为基础的知识经验的学习。
第四章-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 体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获 得有关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及获得有 效地进行某种活动的知识经验等的学习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进行社会学 习的一种典型方式。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替代学习 或范例学习,是指观察别人(榜样)的 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 而学会某种行为 ✓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不诱发反应的中性
刺激(条件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一次或多次),致使 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这就是 条件反射的建立。
的主要机制。我们平时常用的触景生情、睹物 思人、一见钟情、爱屋及乌、谈虎色变、惊弓 之鸟等都是对经典条件作用引起的各种情绪反 应的生动描述。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泛化:如狗对铃声产生
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 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泛化 的最好例证。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 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
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
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 回桌边吃饭。
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 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
第3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2)
1912年,首次使用 “行为主义者”
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
评论》上,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
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 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 (他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 了,而他掀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 )
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 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 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3
关于学习规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 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准备律( law of readiness)
研究目的:揭示几乎所有其它的人类行为和情感 反应是如何由条件反射构成的。
恐惧形成实验
现实中的案例:
对海白菜气味的恐惧反应
大学生陈某,男,平常喜欢吃煮熟的海白菜拌 制的小菜。一次当他在大学生宿舍用电热杯煮 海白菜时,因水烧沸后从杯中溢出,流到电源 插口处发生电源短路而产生电弧火。火光喷出 一米多远,陈某当时十分惊恐,忙拨掉电源线 插头,双手双腿颤抖不止。
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 观世界之中。这种主观世界是一种现象的实在,而不
是物质的实在。
要点: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 的方式去行动的。
二、三大理论体系的主要学习观点
联结理论 认知理论 人本主义
形成S-R联结。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 关系是直接重视学 习的,无观念、意 识的中介。 外部条件与过程, 忽视内部过程与条 件
建立一定的认知地 图。 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是间接的,以观念 、意识为中介。
社会学习理论
3、动作复现过程
即把符号性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的 过程。个人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 又可以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 应的起动和监控、在信息反馈的基础 上对反应的精练一开始就能转换成正确无误的行为是很少见的。 通常,人们是通过榜样作用习得和掌握与新行为近似的东西, 然后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矫正,才逐渐 掌握新的行为技能。因此,一个人即使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榜 样行为,并把它经过编码后很好地保持在记忆中,但是如果 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因此,动 作复现过程决定了那些已经习得的动作转变为行为表现的范 围和程度。
2、保持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心理过程就是保持过程。榜样 行为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虽然榜样行为不再出 现,但它仍能影响观察者,这是由于观察者对注 意到的榜样行为保持的结果。班杜拉认为,人们 是通过以符号的形式把榜样行为表象化而进行保 持的,即榜样行为是通过符号这一媒介被保持在 长时记忆中的。他指出,观察学习的保持主要依 存于两个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在儿童发 展的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儿童的言语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言语编 码就成为主要的信息保存形式。
• 当然,以上四个过程是不能分割的,对它们 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 总之,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具有极重要的 作用。它使得人们不但可以超越经由赏罚控 制来学习直接经验的限制,而且可以也使人 超越事先设计的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 地进行学习。人的许多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 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
顿悟的概念
• 顿悟即突然觉察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它是通过个体理解事物 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等实 现的。
早期顿悟学习理论的作用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基本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
重视学习的感情因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
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 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 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 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 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四)建构主义教师观
(1)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
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 作者。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 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 输的对象。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 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 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 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 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 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 改造和重组。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 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 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和信息。
联结学习理论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 增强反应频率。
例如:儿童因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 限制儿童看电视的命令。
惩罚:抑制或消除某种反应,即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最好使用强化,而 马克原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 的有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 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果学生 喜爱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欢阅读,教师可以 让他先完成一定的阅读然后去做模型。 这一原则也叫做祖母的法则:首先做我要 你做的事情,然后才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 例如:“你先吃这些青菜,才可以吃肉。”
一个小孩爱看电视,不喜 欢做作业,怎样用强化论帮助家 长?
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
项目 条件 代表人物
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斯金纳 主动的、有意识的 刺激发生在行为之 后 行为后果影响未来 的行为
行为特点 被动的、无意识的 刺激与行 刺激发生在行为之 为的顺序 前 学习的发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 生 刺激匹配
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1、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该行为一时作不出 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 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2、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 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 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 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 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3、程序教学的原则: <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都具有逻辑联 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以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大, 要方便学生顺利的学习。 <2>积极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 强化。 <4>自定步调: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 不必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 <5>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 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
4、惩罚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信息流
2、控制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镜,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四、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学习分类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机械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范模式
一、认识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或认知——发现说
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理论假设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论
联结学习理论
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基本规律: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二、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