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第二章)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发达的研究领域。
学习理论是指有关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以及制约学习的各种条件的理论探讨和解释。
100多年来,心理学家在探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哲学基础、理论背景、研究手段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派别,主要包括行为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行为派与认知派是学习理论上两大对立学派。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大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行为派的学习理论行为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作为行为派的代表学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生理现象时。
把食物呈现在狗面前,并测量起唾液分泌。
通常狗吃食物时才会分泌唾液。
然而,巴甫洛夫偶然发现狗尚未吃到食物,只是听到送食物的饲养员的脚步声,便开始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没有放过这一现象。
他开始做一个实验。
先给狗听一个铃声,狗没有反应,然而在给狗铃声之后紧接着呈现食物,并经反复多次结合后,单独听铃声而没有食物,狗也“学会”了分泌唾液。
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的多次结合从一个中性刺激变成了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了分泌唾液的条件性反应,巴甫洛夫将这一现象称做条件反射,即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
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四大学习理论之比较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学习形成某种行为上的变化。 学习是 S-R 联结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上强调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学习的实质是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上的变化。 学习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在教学上注重材料的组织和教学控制,追求共同学习目标。 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对周遭事物认知结构的过程。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学习者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的。 在教学上注重教学情境的构建及学生的不同知识经验和学习需要。 学习的实质是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与成长。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个人自主发起的活动。 在教学上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习过程的控制因素 外部环境对学习过程起控制作用。 强调客观因素。 外部环境及学习者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一起影响学习过程,但更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 偏重于强调客观因素。 外部环境及学习者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一起影响学习过程,但更强调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及经验 的影响。 偏重于强调主观因素。 个体的自身需要及情感、个性等决定学习过程。 强调主观因素。 教学应用 策略 程序教学法 "先行组织者"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自由学习 教师角色 教学的控制者 教学的组织者,知识传授者、灌输者。 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 学习的服务者 学生角色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 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 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 "(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也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并为教育和培训等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构主义三个主要学习理论角度出发,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特定反应和行为的习得过程。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建立的,例如,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证明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
另外,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也强调了动机和奖惩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思维和思维模式。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实现的。
著名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巴黎学派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前者强调了思考和知觉对学习的影响,后者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三、构构主义学习理论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构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
著名的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产生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他提出了适应性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综上所述,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三个主要方向。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条件刺激和奖惩在学习中的作用;认知主义理论强调思考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构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这些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解释学习的过程和本质,为教育和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然而,学习理论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整合性的学习理论,试图从多个角度解释和理解学习过程,并为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总之,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不同的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主要有:(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主要有:(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来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学习理论 四个主义
•主要内容: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 不是对人各个从属进行分割的、还原的分析, 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发 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 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 果负责。
•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
谢谢观赏
•主要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内容: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 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 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 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 地、有选择性地信息加工过程。
•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等。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内容: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 得的。2.情景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景的学 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其主动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 效的关键。
•主要代表人物:奥苏贝尔等。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学习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重要环节,各种学习理论旨在解释学习的本质和原理,并提供指导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进行要点归纳,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早在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Pavlov等提出,并在后来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主要要点如下:1. 学习的核心是行为的改变,主要通过刺激和反馈产生。
2. 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学习者只需接受环境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
3. 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建立联结来实现,即将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
4. 鼓励使用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学习者的特定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内部思维过程对学习的重要性,它由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教育学家Bruner等人提出。
以下为认知学习理论的要点:1. 认为学习是一种主观活动,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组织。
2. 强调知识的建构,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接受信息,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建新的概念和理解。
3. 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4. 鼓励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来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Vygotsky首先提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其要点如下:1. 学习是个体和社会的交互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2. 强调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即社会交往是学习的核心。
3. 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鼓励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应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反思和调整来提高学习效果。
4. 强调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过程是承载和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四种学习理论
四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经典实验桑代克的试误说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意义同化说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意义学习核心思想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外在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个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将学习勘作是个体对事物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即形成认知结构将学习看作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个体所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或者良好行为,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学习者学习者是被动的,其行为完全是由外界环境控制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在后继学习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与其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深深影响着其后的学习学习过程因行动而学到行为由已知而学到新知识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因需求而求知学习内容一系列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内容是客观的知识学习内容是主观知识学习者看来对其人格健全发展有意义的东西,包括知识、行为、情感与态度等学习方式早期行为主义者主张直接学习,新行为主义主张间接学习布鲁纳:发现学习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建构学习意义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结果学得行为,即习得新的行为方式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围绕着观念概念构建起网络结构的知识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者,知识的传授者,主动的施教者布鲁纳:教师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奥苏贝尔:教师是主导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影响学习的因素倡导强化,但只注重外在的直接强化注重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重视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所起的作用先前知识经验、真实情境、协作与对话、情感的作用注重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健全人格发展所具有的的意义教学模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结构教学观发现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贡献不足行为主义1、强调知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
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
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人本主义教育: 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20 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
基本要求: 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 、“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观点为:(1) 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2) 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 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4) 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在教学上的应用:、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
”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程序教学、强化训练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包括程序教学和强化训 练。
程序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分解成小步骤,并通过逐步呈现和 反馈来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并及时得到反馈和纠正错误。强化 训练则是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来形成某种行为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技能,但也可 能导致机械学习。
理论观点
总结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奖励和惩罚可以 强化或消除某种行为,从而使学习得到加强或减弱。这种理论强调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 塑造和控制的。
0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认为学习是潜能发挥的过程,与人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的过程,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 习者的个人需求、情感和价值观。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概念获得、有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 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
概念获得
概念获得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具体 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 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
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将新知识纳 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这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 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
R-S型 强化伴随者反应,强化 是奖赏 反应是被动的
学得了什么
适合于解释
刺激间信号关系
信号学习、情绪学习
特定的反应
简单的技能学习
4.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类学习 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 敲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两岁的儿童听到妈妈一词, 想到他的妈妈 。 ③分析或抽象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5.学习律(三条主律) (1)效果律:形成联结,同时或随后得到 满意情境,联结就增强;得到烦恼的情境, 联结就变弱。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 加以利用,就会增强(用律);若久不利 用,就会变弱(废律)。 (3)准备律: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 联结时,给予联结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学习者的满意, 不给予联结就引起烦恼;当某情境与某反 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4.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 5.学习者整个身心投入的自发学习,学习效果最 好; 6.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7.强调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发展人的某一 侧面。
各种理论用来解释学习中人的行为改变的心理机 制不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条件反射,认知结 构的组织,尝试错误,理解顿悟,观察模仿,信 息加工,人的潜能的实现等。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Idealism )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 始资料只有按照心的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 进行解释,才有意义。其核心就是崇尚理性 思维,认为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 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早期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 与经验论相对,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强调依靠纯粹的思辨来获得真知。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加涅:学习类似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模式为“控制执行”+“期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80年代)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激进建构主义;生成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
顿悟说学习是一种顿悟的过程而不是试误的过程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潜伏学习在强化之前行为已经发生后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
20世纪40年代之前
桑代克
华生
斯金纳
桑代克: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S-R联结,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进程。
认知学习理论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完形心理学);符号学习理论
韦特海默
苛勒、考夫卡
托尔曼
韦特海默:完形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是完整的整体,整体并不简单的等于各部分的和。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构造心理完形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认知关系的过程
苛勒:顿悟说,学习是一种顿悟的过程而不是试误的过程
华生: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
斯金纳:经典性条件作用,刺激模式是S-R(刺激-反应)的联结;操作性条件作用,刺激模式是R-S(操作-强化)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及新行为主义,20世纪40年代之后
班杜拉
(观察学习)
班杜拉: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在认知心理学中,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学习和记忆过程的框架。
学习理论的发展旨在深入探索学习的本质,为教育和培训提供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认知心理学中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外界驱使的过程。
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个体通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形成学习。
将这个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教师会强调给予学生正确的正面强化来促进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会给予表扬或奖励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此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倡刺激和响应的关系,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刺激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反应。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学习的环境会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
学习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被动吸收,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的。
事实上,学习的过程与环境密切相关,学生需要与真实的问题和情境进行互动来形成知识和理解。
情境学习理论的支持者主张采用具有现实情境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学习、实地考察和团队合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者的观点,知识和理解不是直接从环境中接收,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建构而来。
在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他们主张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在建构主义教学中的角色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尽管行为主义、情境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有侧重点,但这些理论在认知心理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有助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还深入研究了学习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例如,学习者会经历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过程。
在学习的初期,学习者需要通过感知环境中的信息来获取新的知识。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基本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
重视学习的感情因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
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 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 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 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 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四)建构主义教师观
(1)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
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 作者。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 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 输的对象。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 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 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 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 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 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 改造和重组。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 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 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和信息。
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
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在教育学中,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通过深入理解学习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并解释它们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刺激反应的学习。
这一理论重视外部刺激和奖惩对学习的影响。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学生的某种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条件反射”,即在给定的刺激下,学生会出现特定的反应。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反馈和鼓励。
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内在的认知结构。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新信息的理解、处理和记忆来实现的。
教育者可以根据认知学习理论的原则来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问题解决和探索性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此外,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了关于学习的元认知知识,即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策略的认识和控制。
给予学生学习元认知的技巧和方法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可以运用的策略。
3.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该理论强调了学习者与他人的合作、对话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经验来促进学生的社会文化学习。
此外,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育者还应该关注他们的文化差异,并尊重他们的文化认同。
4.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构造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该理论提倡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建构知识。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和项目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综上所述,学习理论在教育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美国人,曾担任美国总统的教育顾问。
(一)、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内容和组织。
学习要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实行,通过学习又使认知结构得以充实和完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重视内部动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内部动机-是对于学习过程需要的动力;外部动机-在外部情景和环境的推动下学习)(二)、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
认知结构应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建立,而学科应以其基本结构为中心。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有叫做学科的结构理论。
(三)、提倡发现学习认知结构的建立有赖于学生主动地发现,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以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学习的特点:(1)、学习通过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来获得知识。
(2)、发现学习注重发现过程,不注重学习结果。
发现学习有利于:(1)、开发智慧的潜力;(2)、使学习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发现知识的方法。
对发现学习的评价:积极地方面是:(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独立思考;(2)、有利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3)、有利于体验新发现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培养对事物的探索态度。
消极的方面是:(1)、时间上不经济,不应成为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首要方法;(2)、发现学习本身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能实行发现学习;(3)、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4)、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
所以发现学习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效教学论之四: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发表日期:2006年7月12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 )将学习的发生分成学习的发生 (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 (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二个维度:学习的发生(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接受学习学习的发生(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奥苏贝尔的合作者之一诺瓦克则用双维坐标图来更直观地表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讲演或呈现教材记忆元素符号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学校实验室实验使用公式解题科学研究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或理智产生过程试误“迷箱式”的解决方法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讲演或呈现教材记忆元素符号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学校实验室实验使用公式解题科学研究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或理智产生过程试误“迷箱式”的解决方法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讲演或表现教材学校实验室实验记忆元素符号使用公式解题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学习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之类的观点是毫无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建立一定的认知地图(心理 完形、认知结构、编码体系); 2.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间接的,以观念、意识为中 介; 3.重视对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重视人的 主观能动性。 学习的认知理论的常用概念有:学习意向、内部动 机、认知结构、信息加工。
(二)认知理论 1.魏特海默(M.Wert heimer)、考夫卡 (K.koffka)、苛勒(W.Köhler)的完形说 2.托尔曼(E.C.Tolman)的目的认知说 3.加涅(R.M.Gagne)的认知指导说 4.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说 5.奥苏伯尔(D.P.Ausubel)同化说
2.扩散效应(spread of effect)(1933):奖励不 仅增加了受奖反应的重复率,而且增加了临近反应 分重复率。间隔时间愈长,效果愈小。 3.对效果律、练习律的修改补充 对效果律:认为奖励比惩罚有更大的作用。只承认 惩罚对学习有间接作用。 对练习律:把练习律作为效果律的副律。 华生用频因律、近因律来反驳桑代克的效果律,客 观上却支持了练习律。
二、代表人物
(一)联结理论: 1.桑代克(E.L.Thorndike)的联结说 2.华生(J.B.Watson)的刺激—反应说 3.斯金纳(B.F.Skinner)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4.赫尔(C.L.Hall)的内趋力递减说 5.格斯里(E.R.Guthrie)的接近理论 6.班杜拉(A.Bandula)的社会学习论 7.埃斯蒂斯(W.K.Estes)的刺激抽样理论
6.5个补充性的学习原则: ①多重反应 (multiple responses)原则――人和动物对于同一 情境可能发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如果一种反应不能适应外界 情境,人和动物就会发生其它的反应。正因为此,问题情境 的解决才可能成功。 ②选择性(selective responses)反应的原则――情境中的 个别因素或个别情节具有引起反应的优势,会使各种反应程 度不同的与它形成联结,而不顾其它某些或全部成分。 ③同化(assimulation)和类化的原则――对于各种相似情境有 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和动物面临陌生问题情境时,都会 按照从前对类似情境所作的反应来进行反应。 ④联结(associative shifting)转移原则――如果一个反应经过 情境渐进的变化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 个全新的情境起作用。 ⑤定势(set)、态度和顺应原则――学习者的内部状况足以影 响学习的效果。
(二)1930年以后的修改
1.五条法则
①效果的扩散:奖励的影响不仅对受奖的联结起作用,而且对 刚好发生在这个受奖联结前后的联结也起作用。 ②相属性:如果学习者感受到两个相属或两个相属的观念是一 起出现的,那么这两者就更容易形成联结。 ③联想的极性:联结一旦形成顺着原来联结形成的方向易于回 忆,逆着原来联结的方向则难于回忆。
第四章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联结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认知理论
学习的完形说 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目的说 布鲁纳(J.S.Bruner)结构主义学习观 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说
4.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类学习 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 敲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两岁的儿童听到妈妈一词, 想到他的妈妈 。 ③分析或抽象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5.学习律(三条主律) (1)效果律:形成联结,同时或随后得到 满意情境,联结就增强;得到烦恼的情境, 联结就变弱。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 加以利用,就会增强(用律);若久不利 用,就会变弱(废律)。 (3)准备律: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 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 不给予联结就引起烦恼;当某情境与某反 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现象论
现象:宇宙间事物变化迹象中被我们所认知者。现象与物自 身对举。物自身是客观的,现象是主观的。 现象论:(1)认为人类一切知识只限于存在的现象,而物自 身是不可知的(客观现象论);(2)认为人所知者都是事物 的现象,否认物自身的存在(主观现象论) 现象心理学:采取现象学的观点,研究人对环境事物的主观 经验。它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而不重视别人对由观察研究 所得的外显行为的解释。 根据现象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他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决定 的,而不是由外部世界直接决定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 主观世界之中。这种主观世界(现象世界,现象场)是一种 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 要点是: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去 行动的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所谓联结(connection),即指某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 的倾向而言”。也即出现某一情境将跟随某一反应的机率。 2.联结通过试误过程而建立试误说: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 说明,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 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 的过程 。 3.他认为人的本性也就是先天所能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 的联结倾向。这些“先天的联结”乃是一切教育和人类其 他控制作用的起点。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 加以永久的保持,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并把另一些联结 加以改变或利导”。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 可以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为例。 (2)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 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强化的性质 反应的主动性 S-R型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 强化不是奖赏 反应是主动的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Idealism )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 始资料只有按照心的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 进行解释,才有意义。其核心就是崇尚理性 思维,认为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 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早期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 与经验论相对,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强调依靠纯粹的思辨来获得真知。
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经验主义认为经验,特别 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1)感觉主义:受笛卡尔关于身体是机器的思想 和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强调感觉经验在 认识中的作用。拉· 美特利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 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 同时他也反对在感觉问题上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指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说:“真正说来,感觉 是从来不欺骗我们的,除非是我们对各种关系下的 判断太仓促。”
(一)反射理论 1.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
华生坚持“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斯金纳则区分出两类 反应:一类是引发反应,另一类是自发反应,它不是由特定 的刺激引起的。所以斯金纳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不是一个 S-R心理学家。 引发反应 自发反应 应答行为 操作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射学习 操作学习
(2)还原论(化约论,Reductionism):把 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把人类活 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 原为物理-化学过程。
(3)联想主义
所谓联想,即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 遵守三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观念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 (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易形成联结)。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未叶的联想主义称为早期联想主 义。其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他从机械唯物主义的 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种,即感觉 和联想。 1885年,H.艾宾浩斯发表了他的名著《论记忆》,标 志着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现代联相主义心理学者采 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和记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也是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代 表,他把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这 种联结乃是一种先天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某些联结 加以改变、利导或消除。
4.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 5.学习者整个身心投入的自发学习,学习效果最 好; 6.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7.强调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发展人的某一 侧面。
各种理论用来解释学习中人的行为改变的心理机 制不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条件反射,认知结 构的组织,尝试错误,理解顿悟,观察模仿,信 息加工,人的潜能的实现等。
斯金纳(1904-1990)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 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 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 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 ——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 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 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 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 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
二、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三)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
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他所提出的 试误说、学习律一直是教育心理学中争论的焦点。这对于促进学 习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E.R.Hilgard说:“应承认,在科学领域内,批评是颂扬的最高形 式。微不足道的理论很少受到批评,他们只是受到轻视,在冷落 中悄然离世。” 2.他提出的学习律,特别是他提出的副律,对于了解学习的一般进 程还是有意义的。 3.他的理论多少依据了一定的客观事实,反应了学习活动的部分实 际。 4.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包括人类的学习,轻视意识,轻视人 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学习理论。 5.援引动物学习材料说明人类学习,抹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是 一种生物学化、还原论的倾向。 6.强调原本趋向的作用,低估学习的作用,是本能主义的表现。 7.提出的学习律比较粗糙,前后缺乏一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