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第二章)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发达的研究领域。
学习理论是指有关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以及制约学习的各种条件的理论探讨和解释。
100多年来,心理学家在探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哲学基础、理论背景、研究手段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派别,主要包括行为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行为派与认知派是学习理论上两大对立学派。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大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行为派的学习理论行为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作为行为派的代表学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生理现象时。
把食物呈现在狗面前,并测量起唾液分泌。
通常狗吃食物时才会分泌唾液。
然而,巴甫洛夫偶然发现狗尚未吃到食物,只是听到送食物的饲养员的脚步声,便开始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没有放过这一现象。
他开始做一个实验。
先给狗听一个铃声,狗没有反应,然而在给狗铃声之后紧接着呈现食物,并经反复多次结合后,单独听铃声而没有食物,狗也“学会”了分泌唾液。
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的多次结合从一个中性刺激变成了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了分泌唾液的条件性反应,巴甫洛夫将这一现象称做条件反射,即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
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也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并为教育和培训等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构主义三个主要学习理论角度出发,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特定反应和行为的习得过程。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建立的,例如,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证明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
另外,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也强调了动机和奖惩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思维和思维模式。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实现的。
著名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巴黎学派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前者强调了思考和知觉对学习的影响,后者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三、构构主义学习理论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构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
著名的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产生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他提出了适应性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综上所述,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三个主要方向。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条件刺激和奖惩在学习中的作用;认知主义理论强调思考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构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这些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解释学习的过程和本质,为教育和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然而,学习理论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整合性的学习理论,试图从多个角度解释和理解学习过程,并为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总之,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不同的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主要有:(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主要有:(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来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学科,旨在了解学习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以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导着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的几种主要学习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表明,通过建立有条件的刺激与反射之间的联系,可以引起新的学习行为。
在教室中,行为主义理论推崇使用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削弱学生的特定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来引导学生表现出他们所期望的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相信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强调学生的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通过适应和组织信息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强调人类在社交环境中的学习和发展。
瓦伦蒂诺夫的“学徒制”理论是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社区的实践活动而获得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创建富有挑战性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担任学生的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发展学习能力。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立新的概念和理解。
维果茨基的发展区域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当前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区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的任务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
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
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分化与泛化。
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
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曰”.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学习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重要环节,各种学习理论旨在解释学习的本质和原理,并提供指导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进行要点归纳,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早在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Pavlov等提出,并在后来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主要要点如下:1. 学习的核心是行为的改变,主要通过刺激和反馈产生。
2. 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学习者只需接受环境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
3. 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建立联结来实现,即将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
4. 鼓励使用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学习者的特定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内部思维过程对学习的重要性,它由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教育学家Bruner等人提出。
以下为认知学习理论的要点:1. 认为学习是一种主观活动,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组织。
2. 强调知识的建构,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接受信息,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建新的概念和理解。
3. 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4. 鼓励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来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Vygotsky首先提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其要点如下:1. 学习是个体和社会的交互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2. 强调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即社会交往是学习的核心。
3. 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鼓励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应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反思和调整来提高学习效果。
4. 强调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过程是承载和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B.Skinner)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强化"的作用.他认为,要使学习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也就是:第一,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我们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这就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地教学改革运动.简单地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之后,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现在,有许多人都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完全过时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记忆英语单词,做操等等,只能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思维过程,基于这种假设,他们认为,行为的变化是可观察的,同时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我们将为老师们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地有意义.奥苏贝尔(D.P.Ausubel)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概念: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nonarbitrary)和实质性的(substantive)的联系.我们老师理解这个概念时,最关键的是理解两个修饰词的内涵,即非人为和实质性.l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联系是在某种合理的和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的.l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和机械学习相区别的,机械学习中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建立的联系是人为的和非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与学生学习范围内的有关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基于此,教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材料时,需要考虑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及联系.(2)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内部条件有三条:l学习者的心向,即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l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l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另外一个由奥苏贝尔提出的,对我们的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概念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而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讲解教学".概念: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它用.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习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它用.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习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至今为止,接受学习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即有效又经济.通常我们提倡将奥苏贝尔提出的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尽量帮助学习者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然而我们并不否认发现学习的优点,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发现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所强调和注重的.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定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2.信息加工理论早期的学习的认知观受"信息加工"(Calfee 1984)理论的影响,将学习过程类比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界定了意义的归属和表征的结构成份(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控制器,输出系统)与认知过程(选择性接收,监控,调节,复述,重构).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在学习时学习信息在学习者内部的主要流程.效应器感受器反应发生器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执行控制期望图10-1-3 加涅的学习模式上述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里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下来,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做了内部的复述,这样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等,信息还可以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回忆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通过反应发生器,反应发生器具有信息转换或动作的功能,这一神经传导信息使效应器(肌肉)活动起来,产生一个影响学习者环境的操作行为.这种操作使外部的观察者了解原先的刺激发生了作用——信息得到了加工,也就是学习者确实学了点什么.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非常关键."执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当前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是指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部分的作用下进行的.这两个部分也为教学设计者设计教学提供了工作线索.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代表了典型的学习认知观.按照学习的认知观,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累的,建构的,诊断的,情境化的具有目标导向的过程(Shuell,1988).学习不会自动地产生,而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密度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学习者对已获得知识进行意义归属;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智力模型中.此外意义学习是有目标导向的.学习目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因而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需要应用元认知策略进行不断地诊断,从而判断认知活动是否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最后学习是有情境特征的.学习不会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可能是一个教室,或是一个课桌上).将知识从特定情境中分解出来并迁移到其它情境中需要学习者很大的努力.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换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下面我们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动自发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等,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那么,好的心理气氛因素包括什么呢罗杰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1)真实或真诚: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教师尊重学习者的意见和情感,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3)移情性理解:教师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所在.总之,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表现在: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的发展.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自动自发地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学生的伙伴,朋友,等等.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罗杰斯过分否定教师的作用,这是不太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个人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基于这个假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注:图式是学习者内部知识结构.图式可以被合并,扩展或改变来适应新的信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建构主义的这种变化远比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化更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创设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习的方法和结果不容易被测量出来,而且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结果也可能不同.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却有着相似的观点.比如,它们都将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进行类比;它们都支持图式理论,并都认为将超媒体,多媒体用于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当今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学习者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参考书目1.《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现——一本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6 第十章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2.《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编学习理论。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人本主义教育: 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20 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
基本要求: 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 、“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观点为:(1) 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2) 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 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4) 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在教学上的应用:、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
”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程序教学、强化训练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包括程序教学和强化训 练。
程序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分解成小步骤,并通过逐步呈现和 反馈来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并及时得到反馈和纠正错误。强化 训练则是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来形成某种行为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技能,但也可 能导致机械学习。
理论观点
总结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奖励和惩罚可以 强化或消除某种行为,从而使学习得到加强或减弱。这种理论强调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 塑造和控制的。
0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认为学习是潜能发挥的过程,与人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的过程,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 习者的个人需求、情感和价值观。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概念获得、有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 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
概念获得
概念获得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具体 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 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
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将新知识纳 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这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 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学习的基本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人类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思维、记忆、理解、应用等一系列认知活动,不断地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学习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感知、思维、记忆、理解等认知活动,不断地构建知识结构,实现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提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
2.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来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学习者在接受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形成习惯和技能。
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和结果,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习者的行为。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他人互动、合作、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强调学习者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和作用。
4.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提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探索和建构知识。
总的来说,学习的基本理论涉及到认知、行为、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活动性,提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和探索。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的基本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
R-S型 强化伴随者反应,强化 是奖赏 反应是被动的
学得了什么
适合于解释
刺激间信号关系
信号学习、情绪学习
特定的反应
简单的技能学习
4.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类学习 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 敲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两岁的儿童听到妈妈一词, 想到他的妈妈 。 ③分析或抽象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5.学习律(三条主律) (1)效果律:形成联结,同时或随后得到 满意情境,联结就增强;得到烦恼的情境, 联结就变弱。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 加以利用,就会增强(用律);若久不利 用,就会变弱(废律)。 (3)准备律: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 联结时,给予联结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学习者的满意, 不给予联结就引起烦恼;当某情境与某反 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4.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 5.学习者整个身心投入的自发学习,学习效果最 好; 6.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7.强调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发展人的某一 侧面。
各种理论用来解释学习中人的行为改变的心理机 制不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条件反射,认知结 构的组织,尝试错误,理解顿悟,观察模仿,信 息加工,人的潜能的实现等。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Idealism )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 始资料只有按照心的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 进行解释,才有意义。其核心就是崇尚理性 思维,认为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 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早期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 与经验论相对,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强调依靠纯粹的思辨来获得真知。
学习理论知识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
在人类的生命中,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学习理论则是对学习过程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著名的学习理论,其中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行为主义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
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他通过研究狗的消化系统的反射行为,认为任何无条件刺激都可以通过重复与有条件刺激的组合来实现条件化。
斯金纳则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而产生的,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行为的形成和改变。
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根据认知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自主的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认知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构建新的意义。
著名的认知主义理论家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皮亚杰提出了阶段性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维果茨基则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
构建主义理论是对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建构来构建知识和理解。
著名的构建主义理论家有皮亚杰和布鲁纳。
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对外界环境的主动建构。
布鲁纳则提出了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学习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合作来实现的,同时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学习的重要影响。
学习理论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认知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基本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
重视学习的感情因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
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 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 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 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 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四)建构主义教师观
(1)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
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 作者。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 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 输的对象。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 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 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 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 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 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 改造和重组。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 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 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和信息。
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发展
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发展在教育学领域,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学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变化,而认知发展则关注个体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并探讨它们与个体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根据这个理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的过程,个体通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在教育实践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奖励和惩罚的使用,以及任务分解和强化训练等教学策略。
而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理解和知识建构。
根据这个理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个体通过思考和处理信息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认知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认知学习理论更加注重个体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根据这个理论,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
在教育实践中,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应用于学习社区的建立、协作学习和学习动机的激发等教学策略。
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比,社会认知理论更加强调社会交互对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四、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主动参与的过程,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根据这个理论,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过程,个体通过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建立新的概念和观点。
在教育实践中,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等教学方法。
与其他学习理论相比,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学习理论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学习理论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而个体的认知发展则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教育学家们通过研究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体验式学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失败
使人感到内疚和无 助 使人产生气愤和敌 意 会降低今后工作的 积极性 可能会提高以后工 作积极性 归咎于客观任务和 者内疚、羞愧 感到遗憾
内部
原 因 稳定 源
外部
不稳定 可控
。
不可控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原理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又称 “发现式学习”、“经验式学习、“行动学习”或“互 动学习”,先由学员自愿参加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 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领悟,并 且将这些知识和领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设计问题 自我概念 相互启发和合作指导
启示
经验
准备 时间角度 学习定位
将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范例和应用材料
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开发指导 立即应用培训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培训主题为中心
资料来源:Based on M .Knowles,The Adult Learner,4th ed.(Houston,TX:Gulf Publishing,1990).
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本章重点
一、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在成人培训中的应用
三、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原理
四、学习效果的迁移与学习循环原理
一、学习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学习?对学习的界定一般有两种,一种侧重 能力角度,另一种侧重行为角度。 从能力角度界定学习的,认为学习是指相对长久且 不属于自然成长过程结果的人的能力的变化。这些能 力与特定的学习成果有关,学习成果可分类为:言语 信息、智力技能、运动技能、态度、认知策略。 从行为角度界定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获得知识的 过程,得到的经历体验导致持续的行为改变。换言之 ,学习被认为是通过经历体验而导致持续的行为改变 。
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美国人,曾担任美国总统的教育顾问。
(一)、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内容和组织。
学习要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实行,通过学习又使认知结构得以充实和完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重视内部动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内部动机-是对于学习过程需要的动力;外部动机-在外部情景和环境的推动下学习)(二)、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
认知结构应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建立,而学科应以其基本结构为中心。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有叫做学科的结构理论。
(三)、提倡发现学习认知结构的建立有赖于学生主动地发现,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以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学习的特点:(1)、学习通过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来获得知识。
(2)、发现学习注重发现过程,不注重学习结果。
发现学习有利于:(1)、开发智慧的潜力;(2)、使学习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发现知识的方法。
对发现学习的评价:积极地方面是:(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独立思考;(2)、有利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3)、有利于体验新发现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培养对事物的探索态度。
消极的方面是:(1)、时间上不经济,不应成为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首要方法;(2)、发现学习本身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能实行发现学习;(3)、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4)、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
所以发现学习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效教学论之四: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发表日期:2006年7月12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 )将学习的发生分成学习的发生 (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 (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二个维度:学习的发生(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1)按学习发生的方式接受学习学习的发生(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奥苏贝尔的合作者之一诺瓦克则用双维坐标图来更直观地表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讲演或呈现教材记忆元素符号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学校实验室实验使用公式解题科学研究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或理智产生过程试误“迷箱式”的解决方法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讲演或呈现教材记忆元素符号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学校实验室实验使用公式解题科学研究绝绝大部分常规“研究”或理智产生过程试误“迷箱式”的解决方法澄清概念之间关系设计良好的视听教学讲演或表现教材学校实验室实验记忆元素符号使用公式解题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学习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之类的观点是毫无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C.R.Rogers) 库姆士(bs) 斯耐格(D.Snygg)
三、主要观点
(一)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形成反应、 习惯);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 意识的中介;
3.重视对学习的外部条件与过程的研究,忽视内 部过程与条件。
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经验主义认为经验,特别 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1)感觉主义:受笛卡尔关于身体是机器的思想 和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强调感觉经验在 认识中的作用。拉·美特利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 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 同时他也反对在感觉问题上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指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说:“真正说来,感觉 是从来不欺骗我们的,除非是我们对各种关系下的 判断太仓促。”
(2)还原论(化约论,Reductionism):把 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把人类活 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 原为物理-化学过程。
(3)联想主义
所谓联想,即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
遵守三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观念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
(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易形成联结)。
3.他认为人的本性也就是先天所能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 的联结倾向。这些“先天的联结”乃是一切教育和人类其 他控制作用的起点。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 加以永久的保持,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并把另一些联结 加以改变或利导”。
4.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类学习 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
早期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 与经验论相对,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强调依靠纯粹的思辨来获得真知。
(二)认知理论 1.魏特海默(M.Wert heimer)、考夫卡
(K.koffka)、苛勒(W.Köhler)的完形说 2.托尔曼(E.C.Tolman)的目的认知说 3.加涅(R.M.Gagne)的认知指导说 4.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说 5.奥苏伯尔(D.P.Ausubel)同化说
3.强调意义学习,当学习材料对于一个人具 有个人意义、能被他理解,符合其目的时, 学习效果最好;
4.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 5.学习者整个身心投入的自发学习,学习效果最
好; 6.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7.强调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发展人的某一
侧面。
各种理论用来解释学习中人的行为改变的心理机 制不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条件反射,认知结 构的组织,尝试错误,理解顿悟,观察模仿,信 息加工,人的潜能的实现等。
第二节 联结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1874-1949) 美国 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 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 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 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 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 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
(一)1930年以前的观点(1898-1930)
第四章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联结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认知理论
学习的完形说 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目的说
布鲁纳(J.S.Bruner)结构主义学习观
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所谓联结(connection),即指某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
的倾向而言”。也即出现某一情境将跟随某一反应的机率。
2.联结通过试误过程而建立试误说: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 说明,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 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 的过程 。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未叶的联想主义称为早期联想主
义。其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他从机械唯物主义的
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种,即感觉
和联想。
1885年,H.艾宾浩斯发表了他的名著《论记忆》,标
志着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现代联相主义心理学者采
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和记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4.赫尔、多拉德(J.Dollard)、米勒(ler) 提出了学习的四要素:线索、反应、强化、内驱 力。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建立一定的认知地图(心理 完形、认知结构、编码体系);
2.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间接的,以观念、意识为中 介;
3.重视对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重视人的 主观能动性。
敲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两岁的儿童听到妈妈一词, 想到他的妈妈 。
③分析或抽象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5.学习律(三条主律)
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也是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代
表,他把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这
种联结乃是一种先天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某些联结
加以改变、利导或消除。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Idealism )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 始资料只有按照心的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 进行解释,才有意义。其核心就是崇尚理性 思维,认为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 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学习的认知理论的常用概念有:学习意向、内部动 机、认知结构、信息加工。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1.强调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 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
2.学习对于儿童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过程, 人类有一种学习和发展自己潜能的天然倾 向,要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 自我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