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doc
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方法理论和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论建构主意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过程篇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1、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论提供用相同原理构建不同学科概念体系的方法,其意义在于首先它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
2、传播理论。
运用传播理论分析教学活动,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第一,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教师)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生)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
一是信息传播的技能,二是态度和情意,三是知识和认知水平,四是社会以及文化背景。
第二,从讯息本身来看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
第三,从信息传播的渠道来看,不同的传播媒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运用多种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
3、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挂牌变化,教学设计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与与倾向。
有两在学习理论体系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它们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概括地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映之间联结的建立或习惯的形成,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学习者对情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学习者知觉的再构造或认知结构的变化。
二者虽然对学习产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4、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教学理论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这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源泉。
篇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浅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浅谈杨开城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方案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过程。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教学理论1、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
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 动机原则—- 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1)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3)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 结构原则—- 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1)表演式:一组动作;(2)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3)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 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 反馈强化原则—- 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1、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论提供用相同原理构建不同学科概念体系的方法,其意义在于首先它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2、传播理论运用传播理论分析教学活动,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第一,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一是信息传播的技能,二是态度和情意,三是知识和认知水平,四是社会以及文化背景第二,从讯息本身来看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第三,从信息传播的渠道来看,不同的传播媒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运用多种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3、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挂牌变化,教学设计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与与倾向有两在学习理论体系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它们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概括地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映之间联结的建立或习惯的形成,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学习者对情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学习者知觉的再构造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二者虽然对学习产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4、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教学理论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这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源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转载于:海达范文网: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时间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罗尔模式,用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教学的质量决定所需时间,用毅力与学习机会决定学生实用时间,与学习程度一起组成一个公式: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学习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要求每个学生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依据一般都是采用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理论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①桑代克的“试误说”:美国桑代克是联结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不断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桑代克的理论来源于他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实验中将饿猫关进迷箱内,它若拉开箱内装的开门设施,便可打开箱门,并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此实验的一个关键动作边式碰巧抓到开门设施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美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斯金纳依据他创立的反射与强化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说”,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他把学习分成两类,即反射学习与操作学习,反射学习是应答性行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学习是自发性行为,它是由有机体发出的自发的反应斯金纳的理论根据其“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斯金纳的实验中,将饥饿的白鼠置于附有精密电动装置的“斯金纳箱”中,白鼠的活动中偶然出现压杠的反应,即获得自动机械中送下的食物,经过多次尝试,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而按压杠杆变成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因此,操作条件作用下的学习,便是操作杠杆与压杆反应之间形成的固定联系2、认知学习理论①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机械的、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认为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格式塔的组织或形成的主动活动过程,因此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或“知识结构”的过程,编码系统的形成主要依赖思维的概念化或类型化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他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和不断发展知能的过程他论述了四条学习原则:主动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反馈原则③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旨在直接解决学校只是叫学问,其理论内涵同时设计学习、教学、课程三方面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接受学习必须满足内、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学习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同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再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如学英语时,把英语符号“book”和已经有意义的汉语“书”联系起来,这就是实质性联系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同化”或“类属”来实现的同化或类属过程有三种类型:其一,下位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一些观念在综合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就成下位关系如学生学习正方形、三角形是以形成了轴对称概念,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命题那如火类属与原有轴对称图形概念,新的命题很快获得意义其二,上位学习当一支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先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综合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如已知“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个包括性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包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也就有了意义其三并列结合学习④认知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在教育应用上有两大贡献:其一,发现学习理论为启发式教学法确立了理论基础;其二,布鲁纳所强调的学习情景结构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编制重视结构的实践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对学校教学提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清楚地讲解引导,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他客观地证明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按照托尔曼的观点,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②加涅的“认知——指导说”,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看作信息的加工、储存及运用的过程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指导学习,即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②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③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
教学设计理论(共10篇)
教学设计理论(共10篇)1. 导论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系列文档将深入探讨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
2. ADDIE模型ADDIE模型是教学设计领域最著名的模型之一,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五个阶段。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ADDIE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3. 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指导教学过程。
本篇文档将阐述如何根据教育标准、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4. 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包括教学方法、媒体、组织形式和学习资源等。
本篇文档将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征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5. 教学材料开发教学材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材、课件、作业等。
本篇文档将介绍教学材料的开发过程、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教学材料。
6.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通过对学习者的年龄、背景、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本篇文档将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
7.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本篇文档将阐述教学评价的类型、方法和实施策略。
8. 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场所,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本篇文档将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9. 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面授课程与在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本篇文档将介绍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0.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本篇文档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教学设计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教学设计的五大理论综述与应用
知识观、学习观和师生角色定位问题探讨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是学习者基于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建 构的。
学习观方面,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 境中发生的,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师生角色定位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育领域应用现状
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教学设计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 践中。教师们通过教学设计来规划课程、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等,以 提高教学效果。
不断发展与创新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
合作式学习理论及其在团队协 06 作能力培养中应用
合作式学习理论概述及优势分析
合作式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方式进 行学习。
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动机。
相比传统讲授式教学,合作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 考。
谢谢聆听
由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所导致,与教学设计和教 学策略有关。不合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会增加学习者的 外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
指学习者在处理内在认知负荷的过程中,所投入的额外 认知资源,用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有利于学 习效果的提升。
优化认知负荷策略探讨
A
分解复杂任务
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任务 ,以降低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
堂改革的深入进行。
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需要运用各种学习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的解释和理解,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进行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清晰的指令、使用奖励和惩罚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奖励或表扬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取得进步。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和理解概念时的思考和内部心理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认知学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创建实际情境和任务、鼓励学生合作和分享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世界的案例或项目来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协作,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四、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在教学设计中,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工作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五、情感学习理论情感学习理论认为情感状态对学习过程和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情感学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提供情感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故事、音乐或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兴趣,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结论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环节。
学习理论提供了指导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理论
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引言: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效传授知识的基础性工作。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学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探讨。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内部的建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理解的重要性。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问题和激发学生思考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
在《动手动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性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注重知识的组织和连接。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力素材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句型和词汇进行听力理解,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强调学习与社会互动和文化状况的关联。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他们共同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工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注重行为的观察和强化。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使用奖励和惩罚等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比赛和奖励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情感认知理论情感认知理论认为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在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设计,教育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来获得的,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的学习。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利用适当的刺激和奖励来引导学生学习。
这种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任务的细化和目标的明确,通过将学习任务划分为小的、可行的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构造性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情境,鼓励学生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他们的知识建构和深层理解。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交往和参与来实现的。
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社会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创建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和合作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角色,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模型1.ADDIE模型ADDIE模型是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模型,它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五个阶段。
在分析阶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设计阶段,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
在开发阶段,教师将设计好的教学材料制作完成。
在实施阶段,教师将设计制作好的教学材料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评估阶段,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Backward Design模型Backward Design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教学设计模型,它强调从教学目标出发,逆向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实践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实践引言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组织地安排课程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一种过程。
教学设计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实践性。
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性依据,而实践则是教学设计的检验和落地实施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石,它研究教学的本质、原则和方法。
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构造主义学派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学科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应该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以便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教学。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科知识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提高教学质量。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的心理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教学评价理论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评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教学评价理论主要包括格式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格式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小结和总结,通过测验、考试和作业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
综合评价则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
二、教学设计的实际实践教学设计的实践是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和评估。
以下是教学设计的实际实践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它明确了教师想要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研究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研究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借鉴。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教学设计中最早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响应来实现的。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设定教学目标,并通过给予学生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某种行为,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充分利用学生的潜能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1.目标导向模式目标导向模式是一种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它强调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按照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组织和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设计合适的问题解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情境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它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和情景,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和真实体验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主动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创造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①桑代克的“试误说”:美国桑代克是联结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不断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理论来源于他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实验中将饿猫关进迷箱内,它若拉开箱内装的开门设施(如一圈金属绳,一个把柄或一个旋钮),便可打开箱门,并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
此实验的一个关键动作边式碰巧抓到开门设施。
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美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斯金纳依据他创立的反射与强化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说”,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
他把学习分成两类,即反射学习与操作学习,反射学习是应答性行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学习是自发性行为,它是由有机体发出的自发的反应。
斯金纳的理论根据其“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斯金纳的实验中,将饥饿的白鼠置于附有精密电动装置的“斯金纳箱”中,白鼠的活动中偶然出现压杠的反应,即获得自动机械中送下的食物,经过多次尝试,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而按压杠杆变成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
因此,操作条件作用下的学习,便是操作杠杆与压杆反应之间形成的固定联系。
2、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①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机械的、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认为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格式塔的组织或形成的主动活动过程,因此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
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或“知识结构”的过程,编码系统的形成主要依赖思维的概念化或类型化。
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理论引言:教学设计与实践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
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并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理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下面将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标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原理等。
教育目标理论是指明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学习理论是对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的研究,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习惯,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原理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针对不同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
1. 教育目标理论教育目标理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它规定了教育者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育目标通常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和技能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目标需要具体、明确和可衡量,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的研究。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认为教育者应该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对信息的加工和组织,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构;构造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知识,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合的社会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 教学原理教学原理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等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
二、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包括教学方法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等。
教学方法论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总结与回顾,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引言:教育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高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理论和方法是两个核心要素,本文将重点探讨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1.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教学应该是一种由教师引导的学习过程,重点是强化理论,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学生的行为。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动机和激励,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1.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经验性的、个体的和构造性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认知理论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和社会参与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和合作,注重学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学习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育教学设计的方法2.1 目标导向设计方法目标导向设计方法是一种从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出发的设计方法,通过明确的目标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目标导向设计方法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2 问题导向设计方法问题导向设计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有挑战性和现实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问题导向设计方法要求教师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3 合作学习设计方法合作学习设计方法是一种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四大系统理论
(二)
阐释学
总结
一种是关注阐释的目、阐释对象、阐 释方法、规则,强调阐释可能性和能动 性,主张文本意义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 经典阐释学,这是一种认知阐释学,方 法论阐释学; 一种是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出发揭示 了阐释的条件性、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现 代阐释学,这是一种哲学阐释学,本体 论阐释学。
(二)阐释学Fra bibliotek (二)阐释学
发展阶段
前阐释学阶段: 主要指从阐释学发生的 古希腊到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这一时 期虽然有了阐释活动,却没有明确的自 觉的阐释学科。 这一时期所提出的阐释方法、规则还是 零散的而不够系统化、理论化,还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学。
(二)
阐释学
发展阶段
优点:是以一切文本为阐释对象、以把握 文本意义为目的、以语法阐释、心理阐释 为方法、强调阐释的客观性、能动性和辩 证性等特征的一门独立特殊的学科。又称 方法论阐释学、认识论阐释学。 缺点:对阐释的历史性认识不够深刻。只 看到了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而对阐释者 自身的历史性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 阐释辨证性的理解不彻底。
1、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设计充分揭示了教学过程 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运用动态的、 开放的理念审视教学结构和活动。 2、扬弃线性结构,引入非线性结构,后现代教 学设计强调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生成性,非线 性(例如:网状)结构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3、冲击封闭式模式,主张开放式模式;
二
阐释学
(二)
阐释学
四大系统理论方法
吕沁 李夏夏
目录
后现代主义
阐释学 模糊逻辑
混沌理论
一
后现代主义
(一)
后现代主义
无定义
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 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后现代主义。
教学设计根据什么理论来写
教学设计根据什么理论来写教学设计通常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编写的,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育理论,它们对于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的反应过程,学生通过与外界的刺激相互作用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设计有针对性的刺激,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并获得正面的反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基于知觉、记忆和思考的内在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应用认知理论来设计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对学习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应用社会文化理论来设计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互动和分享,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构建新的意义和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应用构建主义理论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
5.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形式,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组合。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智能需求,促进全面发展。
这些教育理论中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活动。
此外,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以指导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依据的一套原则和观点,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构建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二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原则。
激发学生主动性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好奇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之三是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索等方式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观念。
4.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有效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二是情感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感氛围、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的目标而提出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根据这些理论和理念,合理安排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介绍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始成为我国 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 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以下3种联系形式:
1)过程的时间顺序;
2)各要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
3)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传播理论
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 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 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接受者负担。另外,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 有些则宜于以听觉方式呈现。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根据信息 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
息加工模型:
执行控制
预期控制
加工 系统
外 部
反应器
反应生成器
长 时
环
记
境
接受器
感觉登记
工作记忆 忆
【总结】学习发生同时依赖外部与内部条件,教学目的是合 理安排可靠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励和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则 需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 由此,加涅从学习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九个阶段演绎出九段教学法。 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不同学习结果需要不同学习条件, 使每一教学事件在具体运用上又有不同要求,形成“九五矩阵”
一、加涅的“九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二、瑞格卢斯等的精细加工理论(ET)
三、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四、国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学生特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过程。
教学设计既是理论,也是实践。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在人们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教学设计理论,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学评价等。
这些理论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策略提供了指导。
下面依次介绍几个常用的教学设计理论。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各方面问题的学科。
它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许多重要理论支持,如学习理论、记忆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学习理论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情感教育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宗旨、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问题的学科。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倡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需求。
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学强调要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
3. 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法是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特点,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学科。
学科教学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写作、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教学评价对教学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的理论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国内外主要教学设计理论PPT教学课件
四、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五、国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
2020/12/10
3
一、加涅的“九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核心思想:“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认为教学必须考虑
影响教学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内部和外部条件)。
为分析内外部条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学习与记忆的信
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
6
二、瑞格卢斯等的精细加工理论(ET)
核心思想:认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
对教学理论进行诸层分类,一步步进行细化:
教学条件
宏策略
教
教学组织策略 微策略
学 教学策略 教学管理策略
理 论
教学传输策略 教学结果
细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用“一二四七”概括
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个策略。
2020/12/10
记忆过程 记忆原理 运用概念 运用过程 运用原理 发现概念 发现过程 发现原理
能陈述定义 能陈述步骤
能说明关系
能分析概念
能演示过程
能运用原理 能发现概念间 的关系 能设计新过程 能发现事物的 性质规律
能写出、能描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能作出流程图、能列出过程的步骤、能对步 骤排序。
能用文字描述或用图表、曲线表示有关原理 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2020/12/10
9
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
图3.4、梅瑞尔的"目标-内容"二维模型
记忆
2020/12/10
10
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
教学活动成分 行为目标
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阐述
记忆事实 能回忆出事实 能写出、能描绘、能指定、能选择有关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教学理论1、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 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1)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3)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 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1)表演式:一组动作;(2)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3)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 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 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发现学习。
其教学模式为:(1)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2)建立假设;(3)形成抽象概念:组织讨论和求证,以形成结论,提炼一般性原理或规律;(4)把原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运用于实际,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2、国外著名教育理论介绍之二掌握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 s. )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期理论要点:1.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a 认知领域知识: 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理解: 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c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2.教学评价理论:(1971年)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
形成性评价:评价目标和重难点。
在教学中、单元、学年都可进行,通过测验和矫正达到形成性之目的。
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3.掌握学习理论:期待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而不是上中下各三分之一。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学习的速度。
只要辅以“个别化教学”,即确保一部分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适当的矫正教学或辅导即可。
正手段包括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教师针对性地解释有关内容,“对未中目标再射一箭”。
要点:(1)为掌握而教(2)信心(3)全体对教师的要求:(1)调动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2)讲解准确、清晰、吸引人,明确学什么?怎么学。
(3)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
“目标教学”步骤:(1)诊断性测验,确定学习基础。
(5分钟)(2)单元重组教学,制定双向项目表(内容、程度)(3)量标及实施(4)形成性测验(百分制、互批、合格要求达到80%及以上)(5)矫正学习(小组、小先生、个别化)(6)终结性测验(等级制)3、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
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
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
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
但要节制自己的发言。
(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
不掩饰,坦诚公开。
2.教学模式:(1)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
(3)个人或小组鉴别。
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
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
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
3.备注(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
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
“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在探索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资源、知识、自身经验、气氛、鼓励、诱导、澄清、组织被学生认可的经验),确定目标,引导轨道不偏移,并且不约束、不评论、不结论、不总结,但可针对性地提供信息。
(3)鉴别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讨论。
重过程、不重结论;重愉悦,不重技能;重潜能,不重形成;重学生,不重教师。
4、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四范例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德)h.海姆佩尔产生时间:20世纪50年代主要理论:1.基本思想(1)精选教材,使教材变为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和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
(2)教学不是再现和传授知识、技巧,而是启发、引导、辅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
(3)教与学的目的不是获得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
总之,范例教学就是提高学习者独立能力的教养性学习。
2.实施程序(1)范例性地阐明“个”,即通过个别典型特征说明其整体。
(2)范例性地阐明“类”,即对在“个”的阶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
(3)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即探究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
(4)范例性地获得经验,即获得有关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
3.主要原则(1)三个性质基本性:体现在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基本规律;范例性:精选知识,起示范作用;基础性:体现在教学内容。
(2)三个统一问题解决与系统学习的统一:即解决了问题,又掌握了学科知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即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既要熟悉教材(客体),又要了解学生(主体);4.主要特点(1)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细节知识与技巧,而是主动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态度。
解决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进行继续学习与探讨。
例子应与学生经验有关,使之觉得重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动机。
(2)教师具有高度的耐心,不能赶时间,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从观察现象出发,追溯其发生的原因与道理。
5、国外著名教育理论介绍之五多元智能理论主要代表人物:1983年由(美)霍华德.加德纳(h)提出。
提出的背景:追求平等教育、追求优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普通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
而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改进现有教育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智力测量从19世纪80年代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80至90年代,已呈多元化的趋势。
内容包括:语文智能 ( ):是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表达、沟通的能力。
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文智能的职业。
对语文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喜欢玩文字游戏;在学校里,他们对语文、历史等类的课程比较感到兴趣;在谈话时常引用他处读来的信息;喜欢阅读、讨论及写作。
逻辑数学智能 ( ):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
数学家、税务人员、会计、统计学家、科学家、计算机软件研发人员等是特别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的几种职业。
对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在学校特别喜欢数学或科学类的课程;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喜欢在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中寻找逻辑缺陷;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空间智能 ( ):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
向导, 猎人, 室内设计师, 建筑师, 摄影师,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玩拼图、走迷宫之类的视觉游戏;喜欢想象、设计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学几何比学代数容易。
肢体运作智能 (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例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演员、舞者、运动员、雕塑家、机械师等是特别需要肢体运作智能的几种职业。
这一类的人很难常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建造东西,例如缝纫、编织、雕刻或木工,或是跑跑跳跳、触摸环境中的物品。
他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的肢体语言,喜欢惊险的娱乐活动,并且定期从事体育活动。
音乐智能 (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歌手、指挥、作曲家、乐队成员、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
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 (或哼唱) 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