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03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01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操作现象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红色红色蓝色蓝色分别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无色红色红色2.将一个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可以看到__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有__气泡产生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 +2HCl===FeCl2+H2↑__。
3.碱的化学性质(1)在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__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CuSO4===Na2SO4+Cu(OH)2↓__;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沉淀消失,溶液变为蓝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u(OH)2+2HCl===CuCl2+2H2O__。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
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 放在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到__有白色固体出现__。
(3)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有少量固体没有溶解,溶液变红__,说明氢氧化钙__微__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_碱__性;继续在一支试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振荡,观察到该试管__固体消失,溶液变为无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2HCl===CaCl2+2H2O__。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同酸、碱的性质和分类,了解酸碱反应的产物及特征。
二、实验原理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物质,酸碱反应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酸有酸味、酸性、腐蚀性,能与碱中和,具有与金属反应的特性。
碱具有碱味、苦味、具有碱性、腐蚀性,能与酸中和,具有与酸中和的特性。
酸碱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有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乙酸等。
碱物质可分为强碱和弱碱,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弱碱有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取一个皮革蓝瓶,将一根锌条放入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反应情况。
2.将一根铜条和硫酸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将盐酸、氢氧化钠分别稀释到一定浓度(使用试剂架上的药架样量瓶),然后取两个小杯,分别滴入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并记录滴入的滴数。
2.观察两个杯子里的溶液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3.将滴加的酸、碱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指示剂中,研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碳酸和盐酸反应1.将小苏打依次加入盛有少量硝酸、盐酸、海盐酸溶液的试管中,研究反应的变化。
2.将发泡的试管口用酚酞指示剂蘸一下瓶口,看是否变成红色。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锌溶解。
化学反应式:Zn + 2HCl → ZnCl2 + H2。
2.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化学反应式:Cu + 2H2SO4 → CuSO4 +2H2O + SO2。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反应式:HCl + NaOH → NaCl +H2O。
观察到杯子中物质从酸性逐渐转化为中性,且呈现无色的状态。
2.滴加的酸和碱分别与酚酞指示剂产生变化,盐酸滴入后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滴入后变成紫色,滴入的滴数相等,表示酸与碱完全中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学习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3.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1. 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盐酸、醋酸、橙汁、泡腾片、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盐、蓝色石蕊试纸、滴管、试管、试管架、酸碱反应器(如酸瓶、碱瓶等)等。
2. 实验内容概述本次实验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验1: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
•实验2: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活动实验1: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1.每个小组准备好所需的试管、试管架、滴管、酸碱指示剂等实验器材。
2.按组将盐酸、醋酸、橙汁、泡腾片等常见酸碱物质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
步骤2:测试物质的酸碱性1.将酸碱指示剂滴在试管中的物质上,并观察颜色变化。
2.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物质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实验2: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步骤1:酸碱中和反应1.将少量盐倒入试管中。
2.用滴管加入适量的醋酸,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3.根据观察结果,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加入醋酸后试管中的变化发生了?这是一种什么反应?步骤2:使用酸碱测试纸测试物质的酸碱性1.取一张蓝色石蕊试纸,将其放入试管中的物质中。
2.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步骤3: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1.向学生提问:酸和碱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并列举出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调味品、清洁剂等。
四、知识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实验小结本次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并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也能够认识到酸碱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验验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合并能灵活应用。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69文字和插图,用彩笔把重要知识点做上记号。
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课堂导入】我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能归纳出酸和碱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吗?(请两位同学解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亲自来验证它们的这些化学性质。
知识点1: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学生分组完成“稀盐酸、稀硫酸与石蕊、酚酞作用”的实验。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小结】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板书】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实验】学生分组完成“生锈的铁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得出什么结论?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小结】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Fe+2HCl===FeCl2+H2↑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气氯化铁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板书】1.酸+金属―→盐+氢气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提问】酸除了具有以上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试举例说明。
【小结】1.酸能与碱反应,如:2NaOH+H2SO4===Na2SO4+2H2O2.酸能与某些盐反应,如:CaCO3+2HCl===CaCl2+H2O+CO2↑【板书】1.酸+碱―→盐+水2.酸+盐―→新酸+新盐知识点2: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各小组完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石蕊、酚酞作用”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小结】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板书】碱能与指示剂作用。
【实验】各小组完成“NaOH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2.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 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证 明? 提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以下三种情况:(1)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2)硫酸钠和硫酸(硫酸有剩余);(3)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有剩 余)。由于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可以用滴加硫 酸铜溶液的方法检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由于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 气,故可以用锌粒检验溶液中的稀硫酸。
5.(2021·光明区二模)如图所示烧瓶中装有某种物质Y,滴入足量试剂X后, 气球会鼓起。下面有关X和Y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项
A B C D
试剂 X 浓硫酸 水 NaOH溶液 稀硫酸
Y 水 NaOH CO2 镁
6.(2021·陕西模拟)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 所示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现象】(1)少量氢氧化钙中加入1 mL水振荡出现__浑__浊____。 (2)滴入酚酞后溶液__变__红__色___。 (3)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约1 mL水后振荡,液体仍__浑__浊__,__红__色__不__消__失_。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后,振荡,液体变__得__澄__清__,__红__色__消__失_。 【实验结论】氢氧化钙___微__溶___于水,溶液呈___碱__性___,能与___酸___反应。
【实验反思】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 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提示:①用酸碱指示剂。②用pH试纸。 ③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不 同点设计出实验方案,如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4.问题导向,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学生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盐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酸、碱、盐的名称、性质、用途。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深入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进一步巩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能够分析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他们深入研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对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章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表格式)
Cu(OH)2↓+Na2SO4、Cu(OH)2
=====
+2HCl
CuCl2+2H2O。
3、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里逐滴滴加稀盐酸,边
滴边振荡,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为溶液颜色
施
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取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1 mL,置于蒸发皿
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到的现象为蒸发皿中留有白色固体。该白
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
检
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测
用试管取该
溶液 1~2ml,滴加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
1~2 滴无色酚酞溶
碱性
目
液,振荡。
无色酚酞不变色
溶液呈
标
〖 分析与思考〗: 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芳提
3.碱的化学性质:(1)能与指示剂反应;(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
化物反应;(3)能与酸反应。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内容及 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
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
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活动 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板
书
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设
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计
3.中和反应
领
学校检查记实
导
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现象: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一些。
教学反思
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九年级化学组)
课题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时及授课时间
1课时
年月日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原理:Fe203+6HC1=2FeC13+3H20 Fe+2HC1=FeC12+H2↑
3.原理:2Na0H+CuS04=Na2S04+Cu(0H)2↓
Cu(0H)2+2HC1=CuC12+2H20
4.原理:Na0H+HC1=NaC1+H20
5.原理:Ca(0H)2+2HC1=CaC12+2H2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设计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设计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指示剂遇酸、碱颜色变化的认识。
2.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在实验过程中探讨实验现象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求知欲,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合作能力。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白色点滴板。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合作探究
探究点酸、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5.适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问学生对酸、碱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酸碱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针对学生已知的酸碱知识,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本节课将深入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酸、碱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如酸与碱的离子反应、中和反应等。
2.结合实验现象,阐述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导学生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中和反应的本质。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并能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方法,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现象,总结出相应的化学规律。
4.熟悉常见的酸和碱,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8.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资料、进行小研究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柠檬汁、肥皂水等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物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性,从而引出酸、碱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
注意 酸和碱有腐蚀
性,实验时应注意 安全!
2.取两个生锈的 铁钉放入两支试 管中,然后加入 约2mL稀盐酸,观 察现象。当观察到 铁钉表面的锈去掉 变得光亮时,将其 中一支试管中的铁 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 试管中的现象, 过一段时间将铁 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
【问题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 哪些性质?
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②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③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1. 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 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 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 么处理这些废水呢?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 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 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填一填
硫 酸 铜 和 氢 氧 化 钠 反 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 Cu(OH)2+2HCl==CuCl2+2H2O
1中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中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沉 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60课时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60课时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实验活动6。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取用药品、酒精灯使用等实验基础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节课的实验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既巩固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点,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又加深了对酸碱化学性质的理解与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认识酸、碱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记录与归纳描述并交流分享。
提高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学以致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酸、碱的化学性质。
知道用酸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溶液反应;知道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酸、盐溶液反应。
但该认识还较表面,停留在课本理论知识上,缺乏实验操作与生活现象的支撑。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观察记录与描述表达实验现象、收集证据与分析实验结论、独立设计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显薄弱。
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与思考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灵活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记住仪器使用与试剂取用方法,初步学会蒸发操作,通过实验理解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并能观察、模仿、记录与描述实验现象,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2.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归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并交流分享。
培养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丰富学习物质的思路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3.初步学会金属防止锈蚀的方法,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酸、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诊断和发展学生取用药品和蒸发操作等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定量的探究发现水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实验活动 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活动 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合作者
学习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实验的操作发现一些问题,并学会解决。
重 难 点: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实验总结出酸碱的化学反应规律。 实验仪器:
(3--4 人为一组,每组准备以下仪器和药品)试管(6 支)玻璃棒 滴管 药匙 镊子 白色点滴板(每组 2 块) 实验药品: 稀盐酸、 稀硫酸、稀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 试纸、生锈的铁钉。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3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步骤 察现象
2、向上述溶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讨论:你在实验中是如何加入滴加试液的,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还是把氢氧化
钠溶液滴加到硫酸铜中?他们的现象完全一样?
实验活动 4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蒸发 实验用品 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原理
2.取白色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 2~3 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
分别滴加 2~3 滴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讨论:(1)是酸碱指示剂使酸碱溶液变色还是酸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步骤。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大家总结一下,酸和碱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归纳导入:通过复习酸碱的化学性质,引入新课,便于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读课本P69,完成下列问题。
1.使用胶头滴管时,应保持橡胶胶帽__向上__,不可__平放__或__倒置__。
滴加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在容器上方,不能接触容器壁,防止__沾污滴管,造成滴瓶内试剂的污染__。
2.将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的方法是:先将试管__倾斜__,将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到__试管底部__,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3.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先把试管__横放__,用__镊子或药匙__将药品放在__试管口__,再把试管__慢慢__地竖立起来,使药品__缓缓__地滑到试管底部。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酸碱的化学性质一、完成教材P69实验步骤1,回答1.石蕊溶液为__紫__色,遇酸性溶液变__红__色,遇碱性溶液变__蓝__色。
2.酚酞溶液为__无__色,遇酸性溶液__不变__色,遇碱性溶液变__红__色。
二、完成实验步骤2,回答3.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发生的现象是__暗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这说明酸溶液能与__金属氧化物__(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
4.待铁锈去掉,铁钉变得光亮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的现象是__产生大量气泡__,化学方程式为__Fe+2HCl===FeCl2+_H2↑、__;这说明酸溶液能与__金属__(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
三、完成实验步骤3,回答5.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_产生蓝色沉淀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CuSO4===Cu(OH)↓+Na2SO4__,这说明碱溶液能与__盐__(填物质类别)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实验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酸、碱化学性质的各项实验,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酸、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酸、碱各项化学性质的验证实验。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具准备】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白色点滴板等。
【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学习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请同学们按教材P
69
【交流回答】
1. 现象:石蕊溶液使稀硫酸溶液变红,稀盐酸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氢氧化钙溶液变蓝;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稀硫酸与稀
盐酸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现象: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
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一些。
原理:Fe
20
3
+6HC1=2FeC1
3
+3H
2
0 Fe+2HC1=FeC1
2
+H
2
↑
3. 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原理:2Na0H + CuS0
4=Na
2
S0
4
+Cu(0H)
2
↓
Cu(0H)
2 +2HC1 =CuC1
2
+2H
2
4. 现象:在试管中加入约l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逐渐滴入稀盐酸,边滴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l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
原理:Na0H+HC1=NaC1+H
2
5. 现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l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Ca(0H)
2 +2HC1=CaC1
2
+2H
2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原理:Fe
20
3
+6HC1=2FeC1
3
+3H
2
0 Fe+2HC1=FeC1
2
+H
2
↑
3. 原理:2Na0H +CuS0
4=Na
2
S0
4
+Cu(0H)
2
↓
Cu(0H)
2 +2HC1=CuC1
2
+2H
2
4. 原理:Na0H +HC1=NaC1+H20
5. 原理:Ca(0H)
2+2HC1=CaC1
2
+2H
2
本节课实验较多,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应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滴定、倾倒液体时的错误操作,实验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细心观察。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