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南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
“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昭陵古雕中雄壮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
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的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理想。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
与含义阔大、形象众生的诗不同,词小而狭,巧而新。
它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
2017届湖南省高三六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2013年六校联考语文考试试卷常德市一中、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岳阳市一中、株洲市二中、湘潭市一中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案牍糜不有初殉难.(nàn)含英咀.(zǔ)华B.翔实奉为圭臬粮囤.(tún)崭露.(lù)头角C.描摹蜚短流长慰藉.(jiè)休戚.(qī)与共D.回帖珠联壁合横亘.(gèng)雪泥鸿爪.(zhǎ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砖国家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赶超发达国家效果明显,中国更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跑者。
B.近来年,诸如毒奶粉、毒胶囊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而事件发生后,政府有关方面的应对措施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C.福利机构负责人抱怨,一到每年3月,每天就要接待很多学雷锋献爱心的单位,有的单位只是走过场,并不做实事,让人不胜其烦....。
D.平心而论,国家间因价值取向不同,或某些问题上的纠纷,进行澄清或反驳本无可厚非....,但安倍此番高调“攻华”已超出了这个范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整体改革现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仅由于利益的多元化,掣肘改革的力量在增强,而且改革的层次趋深、难度加大。
B.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C.通过税率调节、薪酬监管等政策措施,降低垄断行业收入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为扩大消费提供基础性条件,国家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D.美国政府假造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单方面退出美国自己宣传为世界和平基石的《反导条约》,这些政策使美国软实力严重下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六)(附答案与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
“和”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以此观中国传统绘画,“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迹俯拾皆是。
从笔法看,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
一幅画全用藏锋、中锋,则画面呆板;若全用露锋、侧锋,则不够含蓄。
从线条看,过细过圆,则柔弱无骨;过粗过重,则显压抑。
从用墨看,有浓、淡、干、湿。
过浓画面沉闷,过淡画面苍白,过干则失气韵,过湿则失刚劲。
因此,作画时要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并用,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相间、干湿互补。
当然,所有这些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运用适度。
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
画树,不能画出完全平行的枝;画山石,要大小相间;画鸟,常是一栖一飞,或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物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能完全平行。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
要求布局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奇中求正,险中见稳。
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
注重主次,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实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
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
虚实对照,既突出了主要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画面上一叶扁,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独特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整体观念。
这种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数学(文) (1)
六校联盟高三年级联考试卷文科数学试题时量:120分钟 分值:150分命题人:(醴陵一中)(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 满足1Z i i ⋅=+,则Z 的共轭复数Z 的虚部是 ( ) A .1 B .i - C . i D .1- 【答案】A 【分值】5【解析】因为Z 满足1Z i i ⋅=+,所以21(1i)i1i Z i i i++===-,所以Z 的共轭复数是1i Z =+,所以Z 的虚部为1,因此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A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本题考察复数有关概念的知识点,具体解题步骤为:先由1Z i i ⋅=+得出复数1i=Z i+,然后根据复数运算求出Z ,再求出其共轭复数,进而得出Z 的虚部即可.【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共轭复数的概念以及复数运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易错点】本题易错误理解复数的虚部概念,造成错选C.2.已知集合{}lg(1)A x y x ==-,{}220B x x x =-<,则A B = ( )A .{}1x x > B. {}0x x > C. {}02x x << D. {}12x x << 【答案】D 【分值】5【解析】因为{}lg(1)={x |x 1}A x y x ==->,{}220={x|0<x<2}B x x x =-<,所以{x|1<x<2}A B = ,因此A 选项不正确,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D 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运算,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先将集合A,B 进行化简,然后根据集合交集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运算中的交集,在化简集合时用到了函数的定义域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易错点】本题容易在化简集合时出现错误和求交集运算时出现错误,是对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理解不对以及交集和并集概念混淆造成的.3.已知向量()()1,2,,2a b x ==- ,若a b + 与a b -平行,则实数x 的值是( )A .4B .1C .1-D .4- 【答案】C 【分值】5【解析】由()()1,2,,2a b x ==- 可得=(1,0),=(1,4)a b x a b x ++--,又因为a b + 与a b- 平行,所以(1x)4(1x)00+⨯--⨯=,即10x +=,解得1x =-,因此A 选项不正确,B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选项.【解题思路】解本题可先求出向量a b + 与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两向量平行可得出关于x的关系式,进而求出x 的值即可.【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和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易错点】本题容易错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容易和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混淆.4.设,a b R ∈,则“20a a b<-”是“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值】5【解析】因为,a b R ∈,所以由20a a b <-可得20a >,a-b<0,所以a<b ;所以20a a b <-是a<b 的充分条件,又因为由a<b ,可得a-b<0,所以20a a b ≤-,所以20a a b <-不是a<b 的必要条件,因此20a a b<-是a<b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所以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A 选项.【解题思路】解本题可先判断由20a a b <-能否得出a<b 来得出20a a b <-是否为a<b 的充分条件,然后再由a<b 能否得出20a a b <-来得出20a a b<-是否为a<b 的必要条件,进而得出结论即可.【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以及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易错点】本题容易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上混淆,一定要弄清楚谁是谁的什么条件. 5.函数()1xf x xe x =--的零点的个数为( )A .0 B. 1 C . 2 D . 3【答案】C 【分值】5【解析】因为函数()1xf x xe x =--的零点个数即为方程10xxe x --=的实根个数,也是函数xy xe =和函数y=x+1的图象交点个数,因为(1)x y x e '=+,所以当x>-1时,0y '>,函数单调递增,当x<-1时,0y '<,函数单调递减,且当x<-1时恒有y<0,所以x=-1时,函数x y xe =取得最小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大概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因此函数()1x f x xe x =--的零点个数为2. 因此A 选项不正确,B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选项.【解题思路】根据函数的零点个数即为对应方程的实根个数,等于两个函数图象交点个数,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大概图象,即可得出交点个数,进而得出函数的零点个数.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零点个数的判断,以及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进行判断,体现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能力.【易错点】本题易错在不能正确的画出函数的大概图象而导致出现错解.6.已知等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若a 1>0,且22()n n n a a a ++1+=5,则数列{}n a 的公比q =( ) A .2或12 B. 2 C .12D .-2 【答案】B【分值】5【解析】因为等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且10a >,所以0n a >且q>1,因为22()n n n a a a ++1+=5,所以22()n n n q a a a q +=5,所以2220q q +=5-,解得q=2或12q =(舍去). 所以A 选项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B 选项.【解题思路】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0n a >,q>1,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将已知等式变形为22()n n n q a a a q +=5,进而得出关于q 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体现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易错点】本题容易忽略q>1的条件而错误的选择A 选项.7.若02πα⎛⎫∈ ⎪⎝⎭,,则3cos 2sin 4παα⎛⎫=+⎪⎝⎭,则sin 2α的值为( ) A .118 B .118- C .1718 D .1718-【答案】C【分值】5【解析】因为3cos 2sin 4παα⎛⎫=+⎪⎝⎭,所以223(cos sin )cos sin )2αααα-=+(,所以3(cos sin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所以(cos sin )[3(cos sin )0αααα+-=, 所以cos sin =0αα+或3(cos sin )0αα-=,由02πα⎛⎫∈ ⎪⎝⎭,可得cos sin 0αα+>,所以3(cos sin )02αα--=可得c o s s i n =6αα-,所以22(c o s s i n)=36αα-,即11sin 2=18α-,所以17sin 2=18α.所以A 选项不正确,B 选项不正确,D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选项.【解题思路】解本题可先利用倍角公式和正弦函数和角公式将已知条件进行恒等变形,得出(cos sin )[3(cos sin )0αααα+-=,然后根据02πα⎛⎫∈ ⎪⎝⎭,得出cos sin 0αα+>,因此得出3(cos sin )02αα--=,再两边平方即可得出结论.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和和差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体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易错点】本题容易在利用利用三角公式用错,同时也容易忽略角的范围而出现多解.8.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 A .1- B .1 C .2- D .2 【答案】D 【分值】5【解析】第一次运行程序可得:i=1,S=1×2=2,11122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二次运行程序可得i=2,1212S =⨯=,11112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三次运行程序可得i=3,S=1×(-1)=-1,1121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四次运行程序可得i=4,S=-1×2=-2,11122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五次运行程序可得i=5,1212S =-⨯=-,11112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六次运行程序可得i=6,S=-1×(-1)=1,1121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第七次运行程序可得i=7,S=1×2=2,11122A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条件;……由此可得出S 的值是以6为周期循环出现的,因为20166=330÷,所以当i=2016时,S 的值等于i=6时的值,因此当第2017次运行程序时,i=2017,S 的值等于第一次运行程序时的S 值,即为2,并且i=2017>2016成立,所以输出S=2.所以A 选项不正确,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所以选D 选项.【解题思路】解本题可一次一次的运行程序,找出S 的值是以6为周期循环出现的,然后得出当地2017次运行程序时的S 的值等于第一次运行程序时的S 值,且i=2017满足判断框的条件,进而得出结论.【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的应用以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该类型题目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易错点】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正确的找出S 的值的周期以及满足判断框条件时的S 值. 9.欧拉是科学史上一位多产的、杰出的数学家! 他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令人惊叹不已。
2017年高考(484)湖南省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
2017年高考(484)湖南省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2017年高考(484)湖南省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湖南省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语文试题(湘潭市一中、长沙一中、师大附中、岳阳市一中、株洲市二中、常德市一中)【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学体系;孝作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之中。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
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
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终达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
孔子的仁强调入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联考试卷语文命题人:傅琼和(株洲市八中)李克月(醴陵一中)周建新(株洲市二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
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
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
那么,对于《张迁碑》的“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从笔画层面上看,《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
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
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
其一,峻而能健。
“峻”指的是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
梁武帝萧衍在《答陶隐居论书》一文中曾云:“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
”可见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鲜明的棱角,便能增强笔画的力感,展现出令人肃穆的精神。
但这种棱角必须具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才会表现出丰富的意态美,否则会有单薄死板的弊病。
《张迁碑》的方笔往往具有浑厚饱满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
例如“迁”字的末笔波磔,在方峻中饱含了强劲的筋力,这种“筋”的质感极大增强了方笔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其二,峻而能朴。
所谓“朴”即指一种自然成形、毫不做作的审美意味。
不少人在临习《张迁碑》时,常会把方笔处理得呆板滞涩、机械雷同。
但我们仔细品味《张迁碑》的方笔,可以发现其魅力不仅表现为劲健的力感,更体现在形态不一的笔形上,这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秦汉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三)(附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抑郁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一个人无论事业多么成功,或者表面上多么幸福,都有可能被抑郁症缠上。
有人认为抑郁症就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纯属心理问题。
其实不然,抑郁症属于生理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刺激都有关系。
得了抑郁症的病人绝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这么简单,而是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无动于衷,仿佛大脑被屏蔽了。
病情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幻觉,听到或者看到完全不存在的东西。
还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抑郁症患者确实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严重的甚至连床都不愿起,饭也不想吃,但这并不等于他想死。
有人做过统计,虽然大多数尝试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但真正付诸行动并“成功”的还不到4%。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还有两个因素和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相关现代文阅读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其一,抑郁症患者如果服用某种神经性药物的话,自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这里所说的神经性药物特指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鸦片、海洛因和吗啡等毒品。
威廉姆斯就是个瘾君子,曾经多次进戒毒所接受治疗,说明他的毒瘾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其二,抑郁症患者如果还伴有狂躁症,情况就会变得格外严重。
狂躁症和抑郁症正相反,患者表现为情绪失控,精神极度亢奋,思维大幅跳跃,说话口无遮拦。
事实上,不少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和狂躁之间来回切换,一会儿兴奋到极点,转眼间又抑郁到极点,医学上称这类病人为躁郁症患者现代文阅读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文章现代文阅读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死再一次提醒我们,威廉姆斯就是一个典型的躁郁症患者,他自己也承认他一上舞台就会变成一个疯子,回到生活中就会立刻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说话。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答案)
活迅速# 适应性强&进新屋时妻子称离开的租处为$ 现在的房子% # 还不时抱怨和旧房子水乳交融# 格外亲切, 可是刚进新房间不久# 两人就欣喜于陈设的完备# 兴奋自在地弹奏起钢琴来# 在床边并肩倚坐弹跳# 吹口哨# 稳健迈步行动自如# 适应很快&! 每点#分" " $ & * ! $ 屯田% 为工部掌管# $ 典章制度% 为礼部掌管& " " " & ' ! $ 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 于文无据# 原文第二节 $ 通判潭州# 御史中丞孙 ? 荐为监察御史# 初不相识 " # & ) 也&或问之# ?曰' 昔人耻为呈身御史# 今岂有识面台官耶.( 迁殿中侍御史% # 可见选项没有依据& " ! " 罪案已定# 这些人按照法令不至于处死# 吴中复根据具体情况杀了首恶# 流放了其他人# 上书奏请将此作 " + & " 为法令&! 狱# 罪案, 具# 已定, 以# 根据, 便宜# 具体情况, 流# 流放&各"分" ! " 执政者憎恨他# 派使者去视察# 说不符合实情# 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 让他去做玉隆观的提举&! 恶# 憎 # 恨, 视# 视察, 削# 降, 一阶# 一级&各"分# 文意"分" $ 断% 是停止的意思&* 项# 应是$ 动静结合% 或$ 动静相衬% & " ! 答出一项计#分# 答出两项计-分" " , & ( *! ( 项#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 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 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 & ! 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分"不同点#分"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诗句着 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分"
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2月)语文试题 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 (共4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一部“湄公河行动”①,点燃了“国庆档."的电影市场,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
这部影片的魅力..之一:②在于它贯穿始终的“艺术紧张感".观影的紧张感来源复杂,既源于对未知悬念的疑惧,对紧迫(情境/情况)的惊恐,也源于对无法预判和把握的事态走向的忧虑,更源于视听艺术高度浓缩后所内蕴.的巨大张力。
剧情的扑溯.迷离、③场面的险象环生....,是该剧的最大特点.悬疑..、推理、侦破,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与层出不穷的变化,造成了影片超于其他类型片的特殊紧张感。
而且,此片改编自真实的事件,金三角、湄公河、原始森林、毒贩巢穴.等……④凡此种种,都极具吸引力。
充满紧张感的叙事元素(融合/融和)在一部影片中,加之创,而又层层推进,作者对素材巧妙(整合/整理),使得全剧悬念叠起....一气贯通。
1.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档.(dǎng) 魅力B.内蕴.(yùn)险象环生C.悬.疑(xuán)扑溯迷离D.巢穴.(xué)悬念叠起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境融合整合B.情境融和整理C.情况融合整理D.情况融和整合3.文中划线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3.C【解析】1.【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
六校联盟高三年级联考试卷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材料表明柳宗元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2.宋代陈舜俞说:“千夫之乡,耕人之田者九百夫,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匹夫匹妇男女耦耕,力不百亩,以乐岁之收五之,……而仅食其一。
……后虽有丰获,取之无所赢而食矣”。
材料主要表明A.小农经济的落后和脆弱性B.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C.小农因借贷所受剥削沉重D.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盛行3.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推动了理学思想形成B.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C.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D.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4.“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陆九渊在此实际强调的主旨是A.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B.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D.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5.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
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
”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6.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7.《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英语
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联考英语试题时量:12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f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he wants to have lunch.B. She wants to buy a table.C.She wants to wait for someone.2.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Shelly's watch?A. 2:55.B.3:00.C.3:05.3. What does the man really want to say?A. The lady shouldn't care too much about it.B. The kid has secretly had some of the candies.C. He gave the kid fewer candies on purpose.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lecture hall.B.On a train.C.In a cinema.5. Why does the man call Doctor Lee?A. He wants to see Doctor Lee about his illness.B. He wants to ask Doctor Lee to give a lecture.C. He wants to discuss something with Doctor Le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联考试题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联考试卷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有学者说,“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政)’。
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
此变化.说明新社会秩序已建立.反映了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急剧变革的体现.是不同流派思想融合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
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
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
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心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
……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的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
”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象征主义”传统的是.《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就可以一直不下地,生活在树上。
生活在树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柯希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需要食物,需要保暖的
衣物和睡觉的床板。幸好他还有我这个弟弟,尽管他还在生我的气。而我为了请求他的原谅,整个下午都守
2/8
候在圣栋树旁。一直到天黑,疲惫的柯希莫才出现在圣栋树最下端的枝丫上。“我要考验你,〞他吞咽了几口
上。我默默地期待,有一天他会回来。
终于有一天,柯希莫真的回来了,不过,此时他已是一个老人了。他仍然生活在树上。他对我说:“许
多年以来,我为一些连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因为想看清
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我们的家族墓地上竖起一块纪念他的墓碑,上面刻着:“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
中蕴藏着更深厚的东西。
父亲错了。柯希莫自从爬上树后,就一直生活在树上,而且不再下来,也没有再回来。尽管我们焦急地
到处寻找,但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后来,一个住在山坡上的人告诉我们,他看到一个肌肤黝黑、衣衫破旧、
戴着三角帽的男孩像猴子一样在树上跳蹿,越过山坡,到了另一边。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四)(附答案与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四)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是数码图形艺术审美中的一大特征。
迈可尔·海姆把人们在虚拟数码图形艺术中的活动方式概括为模拟、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身临其境、互动、人造性、网络化的交往等七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
这七个方面的活动几乎涉及了人类身体的所有部位。
二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完全自主的,享有最高的审美活动权限。
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方式成为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主要区别,开拓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视野,必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一,多通道参与的审美。
这种崭新的交互方式大大拓展了审美的体验方式。
人类的整个意识活动离不开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各个部位的分工合作,它们分别对应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眼视、耳听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欣赏艺术的两大主要审美通道,如绘画以视觉为主导;音乐以听觉为主导;电影、电视或戏曲则为两者的综合。
在虚拟现实艺术审美领域,全方位多通道的交互方式大大突破了这一局限。
除了常规的眼、耳方式,鼻、舌、身都可以实现共同参与。
虽然嗅觉、味觉和触觉只占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总量的5%左右,尤其是触觉,主要靠皮肤、肌肉和体内器官与外界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产生的痛、冷或热等感觉的交互审美方式,在传统艺术的审美领域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在虚拟现实的艺术领域,触觉反而成为交互审美方式的主要通道,这势必大大丰富人类的审美感受。
第二,数码图形艺术是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审美梦工厂。
由于真实的个人生存从来就是建立在他的有限性上,真实的人际交往,从来也是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的。
但是,人们对自身完善、发展的要求是无限的,这就形成了人的现实存在的有限性与人对自身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有各种主观愿望,如改善自身或自然状况,追求完美的理想人生境界等。
长沙市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7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分为两卷,共八页。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自行妥善保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基础。
《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4分)1. (1分) (2017高一下·泰安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坍塌搭讪诡秘凤毛鳞角B . 寒喧废弛邈远苌弘化璧C . 阡陌圭臬眩晕针砭时弊D . 强捍修缮驯顺始作佣者2. (2分) (2019高三上·临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
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
(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
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
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迷漫的水雾扑面而来。
(丁)《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滔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察证的河。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浮现B . 鸡犬相闻C . 流传D . 哺养(2)文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3.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公安机关处罚后表示,他会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以此为警戒并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人:傅琼和(株洲市八中)李克月(醴陵一中)周建新(株洲市二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
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
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
那么,对于《张迁碑》的“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从笔画层面上看,《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
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
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
其一,峻而能健。
“峻”指的是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
梁武帝萧衍在《答陶隐居论书》一文中曾云:“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
”可见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鲜明的棱角,便能增强笔画的力感,展现出令人肃穆的精神。
但这种棱角必须具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才会表现出丰富的意态美,否则会有单薄死板的弊病。
《张迁碑》的方笔往往具有浑厚饱满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
例如“迁”字的末笔波磔,在方峻中饱含了强劲的筋力,这种“筋”的质感极大增强了方笔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其二,峻而能朴。
所谓“朴”即指一种自然成形、毫不做作的审美意味。
不少人在临习《张迁碑》时,常会把方笔处理得呆板滞涩、机械雷同。
但我们仔细品味《张迁碑》的方笔,可以发现其魅力不仅表现为劲健的力感,更体现在形态不一的笔形上,这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秦汉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
例如“吾”与“兴”字的长笔横波就很有代表性,前者犹如凝重的青铜古器,而后者则好似曲铁古藤。
因此作为临习者,如果不能发现与品味其中多变的情味,而仅仅囿于机械的方形,那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
《张迁碑》中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
比如“吾”字,笔画较少,浑厚的横波就可以大大充实字内的空间,其产生的张力足以使其他笔画聚拢在它的周围。
而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部点画的分量很重,因而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以免产生气息滞涩的问题。
只有做到“朴”“方”,字体才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感,我们临碑的过程,也才会具有一种真正的书写感。
南宋姜夔说:“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
”这是用来说明魏晋楷书体势生动自然,毫无刻意做作的痕迹,借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也合适。
(选自虞晓勇《方峻端浑古趣盎然——汉《张迁碑》的书法艺术》,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体味到《张迁碑》书法艺术的情味,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就须先从掌握它方厚的笔意入手。
B.有些人临习《张迁碑》时,出现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这可能是在摹画时刻意追求笔画的棱角分明所造成的。
C.从“也”“门”“贡”等字笔画可看出,《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留下的痕迹与刀刻二次加工造成。
D.《答陶隐居论书》是梁武帝萧衍的一篇有关书法理论的文章,他对书法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进行了生动的论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峻而能健”,指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富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的棱角以及浑厚饱满的张力。
B.“峻而能朴”,指笔画有劲健的力感,而且笔形上形态不一,具有秦汉文化那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精神。
C.“吾”字笔画较少,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青铜古器般凝重,这样可充实字内的空间,其张力能聚拢其他笔画。
D.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曲铁古藤般有重量,这样才能扛起上部点画很重的分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自己的书法有笔弱的毛病,可以学习《张迁碑》方厚凝重的风格,但对其“方”的理解不准确,效果可能就不尽如人意。
B.《张迁碑》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这是《张迁碑》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朴”的体现。
C.临习《张迁碑》不能只求形似,仅机械地模仿,是不能体味到方笔的情味的,而要求神似,体现出方笔的特殊的生命感。
D.从姜夔的话中可看出,《张迁碑》的体势之美影响了魏晋楷书的体势之美,两者都具有生动自然、毫不刻意做作的特点。
【答案】1.C2.D3.D【解析】1.【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C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原文是说“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D曲解文意。
3.试题分析:原文只是借姜夔的话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选项说“影响”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此题D项无中生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老树画画:常在江湖行,心气总难平高培蕾老树,本名刘树勇,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老树”是很早以前学生为他起的昵称,他欣然接受也愿意以此自称。
中央财经大学艺术会堂的一个地下室是老树工作室,没有网络信号,隔绝打扰,是静谧自由的私人空间。
一进门,正对着的几张大桌子上随意摆放着各式陶器瓦罐,不少烟头随意散落其中,右拐中间的空地上还搭着一个简易的摄影棚。
再往里走,最深处的一张长条桌上堆满纸墨笔砚各类杂物,一个圆鼓鼓的瓦罐里斜斜地插着一节松枝。
此处空气潮湿,纸张绵软,便于创作,老树大部分的作品都在这里完成。
为此,他甚至饶有趣味地专门刻了一方印叫“一个地下工作者”。
“他拥有山东大汉与生俱来的粗犷,内心却敏感细腻,情感也十分丰富。
”老树的研究生曾泽鲲说。
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期待享受这个属于自己的孤独空间,“有点孤寂的感觉”。
而几乎每一幅画,老树都会配上相应的小诗,采用苍茫宽博的碑体,诗画相融,或洒脱率真,或清新呆萌,或调侃戏谑,笔在纸间行走,心在天上游荡。
老树偏爱民国,于是穿着民国衣衫、戴着斗笠的无脸长衫男就成为画中出现最多的形象。
民国时期中西交融,自由洒脱,老树刻意将清新健朗的气象注入长衫先生的故事当中。
“我的经验,由他表达,我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地方,委托我的长衫兄弟去。
”于是,有了长衫先生倚坐田园赏花,山水间潇洒行走的一幅幅图景。
“他是我,又不是我。
”老树说。
画中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肆无忌惮。
一如过去的老树,会戏谑地表达情绪。
中央财经大学校园内流传着老树多样的故事。
一天,学院老师开会,院长讲话,老树坐在院长旁边抽烟,听了一会实在听不下去,抖句牢骚“你TM有完没完”,转身便走。
有读者提出,画中一片桃花源,现实却如此愤世嫉俗,会否有分裂感?老树则以他一贯的哲学回复试图消解这种疑问,“我觉得人还是要处在焦虑状态,如果一个人绝对的舒服了,这个人也废了,但是处于绝对的紧张,可能到精神病院里才能找到那样的人,我恰好处在这两者之间,目前尚未分裂。
”作家冯唐也惊诧于老树的文章和他本人的对比呈现出如此之大的反差。
但他随即又笑着解释,“我觉得正是这种张力和矛盾,反而才有可能产生好玩的东西。
”当无法排解的焦虑慌张变成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主题时,老树画画恰恰彰显的是一种岁月静好、平安温和的人生情趣以及“舍”与“得”的生活态度。
“与其与人纠结,不如与花缠绵”,老树的画不轻不重地敲打着慌乱的心。
于是,活得很累的现代人,在老树的画中,找到共鸣。
这种设定不可避免将老树画画打上心灵鸡汤的烙印,但又因其肆意嬉笑怒骂,一诗一画简约搭配,格外容易被人所青睐。
江湖与花构筑了老树画画中永恒的世界。
聊天中,老树口中时常提到“江湖”,这两个字也频频出现在他为画所配的诗文中。
他说,他吐槽不断,“三十年江湖游走,见各等人物,做诸般事情,看明白,也就几碗米饭。
五十载人生经验,得多少利益,争什么功名,说到底,不过一握烟云。
”也有想缩回原地的意味,“不如寄身江湖侧,一路看尽雨中花。
”大片繁花是老树画画中又一个长盛不败的主题。
热热闹闹,繁花乱开,才最符合他的审美,过去画花,总是一枝一枝,画梅时的枝干必须从下面伸展上去,因为古人讲究不能“倒梅”,怕倒霉。
“古代的画,赋予了太多的道德情感,十分讨厌,”老树说,为什么梅花一定是高洁的,兰花就一定要君子的,“花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去探寻?”每发布一些新作,微博下面总会引来一些网友的争相唱和,偶尔发现一些写得不错的诗词,老树也会推敲琢磨一下,但很少主动与其发生联系。
老树说他画画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我是要哄自己玩儿”。
(选自《南都周刊》第854期,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详细描写了老树工作室,隔绝打扰,静谧自由,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老树的工作环境。
B.老树画作中的身穿民国长衫、戴着斗笠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
C.“老树的画不轻不重地敲打着慌乱的心”中,“敲打”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老树的画有缓解当代人焦虑情绪的作用,给人安慰,使人共鸣。
D.中国古人画花,既有数量又有寓意的讲究,老树对此深恶痛绝,在画作中大片繁花是他长盛不衰的主题。
5.老树的画作有哪些特点?请分条简要概括。
(4分)6.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引用了老树的研究生曾泽鲲、作家冯唐的话语,试分析引用的作用。
(5分)【答案】4.C5.①老树的画会配上小诗,诗画相融;②画中人物形象自由洒脱,有清新健朗的气象(答画中人物形象多是无脸长衫男也可给分);③老树画画恰恰彰显的是一种岁月静好、平安温和的人生情趣以及“舍”与“得”的生活态度;④江湖与繁花构筑了老树画画中永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