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富有还是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一辩稿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四辩质问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四辩质问
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口中的幸福感的提升,是仅仅指个体或者部分群体幸福感的提升,还是社会层面整体幸福感的提升呢?
2、请问对方辩友,幸福感是否是属于精神的范畴?
是。
既然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更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属于精神的范畴,那么你方要如何论证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属于精神范畴的幸福感的提升?
3、对方辩友,你能给我一个精神富有的衡量标准吗?
看来对方辩友给不出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而我方的物质富有是客观的,是可以通过比较验证的。
4、再问对方辩友,你能给我一个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的衡量标准吗?
刚才对方辩友连精神富有的衡量标准都给不出,那对方辩友刚才所说的标准能成为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标准吗?
5、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的精神变得不富有了,你会怎么样?
那么如果你的物质变得不富有了,你又会怎么样?
请问,两者比较,哪一个的缺少使你更加觉得不幸福?。
辩论辩题:是幸福感还是物质财富更重要?
辩论辩题:是幸福感还是物质财富更重要?正方辩手观点:幸福感更重要幸福感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幸福感是人类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而物质财富只是一种外在的衡量标准。
以下是我对这一观点的论证。
首先,幸福感是人类追求的真正目标。
众所周知,追求物质财富往往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大的幸福感。
然而,一旦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相反,研究表明,幸福感更多地与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和内心的满足相关。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满足了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其次,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也支持幸福感的重要性。
例如,达尔文曾说过:“富有的人并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
”这句话强调了幸福感与物质财富之间的区别。
再如,巴布·马罗(Bub Marrow)是一位美国商人,他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失去了家庭和健康,最终意识到幸福感的重要性。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曾经认为金钱是一切,但现在我知道,幸福才是真正的财富。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幸福感的价值。
此外,物质财富的追求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可能导致人们忽视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如家庭、友谊和健康。
同时,物质财富的不公平分配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相比之下,追求幸福感更加平等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幸福感是人类追求的真正目标,它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幸福感与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和内心的满足密切相关,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也支持幸福感的重要性。
此外,物质财富的追求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追求幸福感,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财富。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问候在座各位:很荣幸能与对方辩友就精神富有与物质富有哪个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展开讨论。
首先请允许我从传统的拆字法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幸福”?“幸”字,上面一个“土”,下面一个现代人民币的符号,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土下埋黄金”;而“福”字,更是左边有衣,右边有一口田,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然,我方是不会站在如此肤浅的角度与对方辩友辩驳一二。
我方认为,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理由如下:第一,从当前民众幸福感的现状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幸福感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民生得不到保障,因此改善民生是提升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而民生的改善,显然是需要通过物质富有才能有效解决。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
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才能最终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第二,从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而要改变这三个方面,我想对方辩友不会否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物质富有方能有效解决。
到那时,我们的幸福感不可能不提升。
第三,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该理论认为,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了驱使行为的动力。
因此,当人们还需要满足温饱的情况下,食物、衣服、住所等物质的提供,就会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然而,在满足了必须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人们会转而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尊、被人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
如果此时物质仍然能帮助人们获取更高层次的需求,那么它依然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驳论
谢谢主席,
首先我要摘掉对方同学给我们扣的一个帽子。
我们知道人与客观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对方同学说我们把人为因素与客观环境合并定义是混淆概念,那我请问人为因素和客观环境是不是都属于社会因素呢?退一步讲,即便这样定义存在疏漏,那对方同学把精神富有概括为精神生活的充盈和价值观的健全完善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呢?
其次,对方同学说幸福不是比出来的,那请问对方同学,如果不进行比较,幸福感的提升这一主观感受你该如何获得呢?需要解释的一点是,我们说的幸福感的提升,是通过横向社会,纵向时间这两个坐标轴比较出来的,即:和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我们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只有这样,我们整体的幸福感才会提升。
最后,我们衡量问题的标准,是何者更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而并非只用物质来衡量幸福。
我们也承认精神富有会对幸福感的提升产生积极效应,对方同学所说的困扰现代人幸福感的因素,我们也能感同身受,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
试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达到了繁荣、均富的程度,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吗?即便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问题么?。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地提升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分院: XXXXXXXXXXXXX班级: XXXXXXXXXXXXXXX学号: XXXXXXXXXXXXX名: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2017年5月8号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前言:幸福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幸福感,就是指人们对自身幸福程度的感受。
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物质丰富,不仅仅是指财富总量的充足,其中也应当包含了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而精神丰富,则是指精神生活处于充盈、饱满的状态。
那么,到底是精神富有更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呢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一场调研活动。
关键词:精神富有、物质富有、幸福感、提升一、调研目的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当代青年队幸福感的定义及幸福感的由来,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幸福感的定义,有一个新的定义,从而朝着自己的幸福感进发。
二、调研背景满足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逐步进入小康社会,那对我们来说,物质与精神哪一个更能使我们提升幸福感。
三、调研准备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附页一)调查地点:浙江师范大学四、调研分析这次的问卷,我在问卷星中总共设计了11道题目。
在问卷星中回收到了62份问卷,具体分析如下:1.您的性别由于我们是师范类学校,因此做问卷的同学中女同学占大部分。
2. 您现所处的身份由于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所接触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同学,微信好友里面只有少数的社会人员来帮助我完成问卷,所以这份问卷主要还是当代大学生的观点。
浅析精神富有与物质富有对幸福感提升的作用
浅析精神富有与物质富有对幸福感提升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国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正在寻求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增长方式,寻找“以人为本”的发展。
在这个正确理论的引导下,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民众对生活质量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依然是一热门议题。
为了解当代群众幸福感提升方式之侧重,该文通过问卷分发的方式,总结分析了群众当今的幸福感,结合精神富有与物质富有的现状展开分析,并就幸福感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物质富有;精神富有;幸福感;提升一、基于数据的结论与分析1、当前群众幸福感情况总体向好首先,单就幸福感方面而言,当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由于自身客观层面物质富有情况、主观层面物质富有情况及精神富有情况不同,人民幸福感有所差异。
居民的幸福感与经济条件、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因素相挂钩,并与其大致呈正比例关系。
但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人民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虽然仍存在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但在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同为达到最终的共同富裕而一同奋斗,精神富裕也正在稳步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群众幸福感情况总体向好。
2、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当前人民群众主观上精神较物质更为富有由于物质富有难以有一个客观的评定标准,因此本调查更倾向于受访者主观层面认定的物质及精神富有情况。
以人民幸福感作为自变量,以物质富有以及精神富有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时,可以得出:不论人民的幸福感处于何种层次,认为自身精神更为富有的受访者均占一定比重,且在一般幸福与比较幸福的人群中,目前精神更为幸福的群众占据最大比重。
当被问及对自身物质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时,认为当今物质生活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受访者共占据80%,这较为客观地说明了物质生活水平能够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但仍只可算作小康水平,符合我国目前总体小康的格局。
提高幸福指数,满足物质需求比满足精神追求更重要
提高幸福指数,满足物质需求比满足精神追求更重要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提高幸福指数,满足物质需求比满足精神追求更重要。
近年来,幸福指数继GDP又成为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又一热门词汇。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幸福指数是生活满意度,情绪愉悦度,个体与社会和谐度的综合指标,涉及就业,收入,居住状况,安全,教育状况,心态等诸多因素,是通过对全社会公民的综合测评得出的综合性指标,而非衡量某个个体幸福度的指标。
物质需求是人对物质资料的需要,是正当而合理的。
精神追求是人对精神资料更高的愿望和要求,表现为追求几乎无法实现的理想,或信仰等。
此辩题中我方认为,想要提高幸福指数,在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都有缺乏的情况下,满足物质需求比满足精神追求更重要。
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国家,幸福指数的衡量标准不同,所以,我们把国家分为三类,分别以低度发展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是低度发展国家,他们经济发展水平低,温饱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非洲各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仅有160多公斤,为全世界最低,其产量仅占世界粮食产量的5.1%,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在这种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最需要的是精神追求么?显然物质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物质和精神都得不到满足,但生存资料的需求仍为最主要需求。
并且,在低度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与幸福指数成正比。
因此,物质需要满足是最直接最有效提高幸福指数的办法。
其次是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少数人占有多数物质资料,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多数人的生活压力大,物质远远未达满足,生存资料的消费始终阻碍着他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有调查显示,他们的经济收入与幸福指数正相关。
因为幸福指数的评定是以全社会公民调查为基础的,所以占社会大比例的阶层很大的影响了幸福指数的高低。
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满足了占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使国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谢谢主席,对方同学的定义,我方有一点不敢苟同。
物质富有,是指物质条件的丰厚,充足。
但是对方同学提到的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是属于人为的干预。
把人为因素和客观条件合并定义,是不是有混淆概念的嫌疑呢?我们所说的精神富有,是指精神生活的充盈与饱满。
它对于人们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娱乐身心,缓解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树立健全,完整的价值观念,从而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现实。
我们讨论二者谁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主要还是要看谁更能解决现阶段影响幸福感的提升的主要矛盾。
如果按对方同学所说,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那调查显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感指数最低,对方同学又该作何解释呢?诚然,幸福感的提升,物质条件不可或缺。
但是仅以物质为尺度,是不是过于狭隘,有失偏颇呢?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我们:幸福很大程度取决于与财富无关的因素。
而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那便是:老爱比较,缺乏信念,不善于发现阳光面,不知道奉献,不知足,相互不信任,过于焦虑。
而上述因素几乎都是由于精神方面的缺失导致的。
正是因为精神方面的缺失,导致我们的价值观不够健全,甚至产生扭曲。
以至于片面地用物质条件来衡量自己的幸福。
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物质是否丰富,我们的幸福感都在下降。
当然,我们所说的“要知足”,并不是安于现状、驻足不前,更不是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是在这一切的一切之前,先要对自己和现实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知。
因为幸福,不能通过攀比获得。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精神丰富,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驳论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刚才的发言可谓精妙绝伦,但是其中有几处错误,请允许我一一指出。
第一,对方辩友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巧妙地把物质与精神割裂地定义为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告诉我们,没有基础,那一切都是空谈。
试问,如果真是这种关系,那我们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没有基础,我们哪来的上层建筑,没有上层建筑,你们的最终目的无法实现,那要基础又有何用呢?
第二.对方辩友在开篇告诉我们,因为人们需要公平,所以物质富有要包含公平。
而在第三点论告诉我们,正因为物质富有包含公平,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这就如同我今天告诉大家,我很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因为我很胖,为什么我胖,因为我吃得多,为什么我吃得多,因为我一不高兴就会吃很多。
试问这样的循环论证,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吗?
第三,对方辩友的逻辑存在严重的漏洞,试问:物质丰富了,人们就必然会感到幸福吗?人们感到幸福了,幸福感就必然会提升吗?幸福感提升了,就必然能得出物质富有比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提升这一结论吗?请对方二辩等下为我们论述一下这三个必然的逻辑关系可以吗?。
辩论:追求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满足更重要?
追求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满足更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满足之间的选择变得愈发严峻。
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首要目标,而精神满足则被一些人认为是奢侈或次要的。
然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思考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满足何者更重要呢?物质财富无疑能够给人带来实际的好处。
它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衣食住行等,使人们能够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
此外,物质财富还可以提供安全感,保证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有足够的储备。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物质财富的支持,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追求物质财富似乎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然而,追求物质财富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尽管物质财富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但它并不能给予我们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人们总是追求更多,不断地追逐着金钱和物质的满足,而这种追逐往往会让人感到疲惫和空虚。
相比之下,精神满足更加弥足珍贵。
通过追求精神满足,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喜悦、平静和满足。
精神满足是指在心灵上获得快乐和满足。
它包括对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对于艺术、文化和美的追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培养。
与物质财富相比,精神满足能够带给我们更长久和深刻的愉悦感。
当我们通过学习和对美的追求获得了新的知识和体验时,我们会感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同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获得他人的认可也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满足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两个概念,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物质财富可以为我们提供基础的保障和舒适的生活条件,而精神满足则让我们在物质之外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说:“你的财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可以自由丢弃多少。
”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精神满足的追求,这才是真正带给我们内心平静和幸福的源泉。
总而言之,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满足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在选择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满足的追求。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哪个更能提升幸福感
有一个警察,在巡逻时看到一个人醉酒躺 在地上,他过去后发现那是住在附近的一 个富翁。他上前对富翁说:“先生,你怎 么躺在这里,我我送您回家吧。”富翁说: “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 “那不就是您的家吗?”富翁说:“那是 我的房子,但不是我的家。”
所以说
物质富有提高生活质量,精神富有才能提高 幸福感 人生因精神而富足 人生因精神而高贵
铁人王进喜
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新中国 成立后,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 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副司钻。胜利油田第一 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 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 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 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 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 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 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 保住了油井和钻机,王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 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 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 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 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二:一份学毕业生调查报告
20 15 10 5 0
25 20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5 10 5 0
当前生活幸福指数
未来生活预期
安全感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一起,当 女生对男生产生依赖时,当男生让她 觉得安心时,女生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说明:想要生活得幸福,至少 生存环境是安全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哪个 更能提升幸福感
物质财富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分院:XXXXXXXXXXXXX班级:XXXXXXXXXXXXXXX学号: XXXXXXXXXXXXX姓名:徐慧贞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2017年5月8号精神富有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前言:幸福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幸福感,就是指人们对自身幸福程度的感受。
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物质丰富,不仅仅是指财富总量的充足,其中也应当包含了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而精神丰富,则是指精神生活处于充盈、饱满的状态。
那么,到底是精神富有更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呢还是物质富有更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一场调研活动。
关键词:精神富有、物质富有、幸福感、提升一、调研目的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当代青年队幸福感的定义及幸福感的由来,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幸福感的定义,有一个新的定义,从而朝着自己的幸福感进发。
二、调研背景满足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逐步进入小康社会,那对我们来说,物质与精神哪一个更能使我们提升幸福感。
三、调研准备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附页一)调查地点:浙江师范大学四、调研分析这次的问卷,我在问卷星中总共设计了11道题目。
在问卷星中回收到了62份问卷,具体分析如下:1.您的性别由于我们是师范类学校,因此做问卷的同学中女同学占大部分。
2. 您现所处的身份由于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所接触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同学,微信好友里面只有少数的社会人员来帮助我完成问卷,所以这份问卷主要还是当代大学生的观点。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二辩小结
对方辩友所说的精神富有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我们并不否认,但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虽然振振有词,却一直局限于对方辩友主观的思维,根本无法证明它的实际性,以及无法保障它的有效性。
今天我们既然在比较两者谁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那么更的标准就是在当下谁能让幸福感来得更直接有效一些。
下面,我将用实例来证明我方观点:
微观经济学理论通常把物质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运行机制假设为是线性的和正性的,认为人类的幸福感随物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学家伏恩.兰卡斯特和希多斯凯也毫不怀疑物质收人和幸福感的关系,把它称为“主观幸福机能”,将物质增长直接和幸福感联系起来:认为更高的物质收入使得更多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加了幸福感。
布莱德博的研究表明,高物质收入者一般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感,而低物质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
2002年,我们曾采用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量表对城市居民个人近期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高收入组的市民的幸福感呈现逐级上升的趋势。
2004年,一项研究采用家庭年人均收入作为收入指标,研究收入对山东省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山东省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对幸福感的二级构成指标的影响,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中外的各种研究与调查无不表明物质富有的程度与幸福感的提升成正比,无疑在当下,物质富有才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幸福感。
物质比精神更重要一辩稿
物质比精神更重要一辩稿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物质基础才能干好一切,我方所认为孝敬父母物质比精神更重要并没有忽略精神的作用,只是更强调物质上的满足,何况现在正处于物质社会,没有物质只是精神的空架子怎能满足父母的需求呢,难道天天喊着我爱你们父母,我孝敬您,和拿不出物质上的东西又有何用呢!2、感恩应该以物质回报。
从本质上来讲,感恩这种心情是一种精神状态,而精神不能脱离物质存在。
人是物质的,感恩的心情如果要传达必定是通过物质作为媒介。
从人文角度来讲,感恩必定要有所回馈。
古人所说的一饭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证明了这一点。
孝道是感恩之心,但孝道在顺从父母的同时也说要赡养父母,赡养也必定是物质回报范畴内的。
从社会角度来讲,物质社会的感恩回报都是基于物质基础上的。
慈善义演,给人民英雄树立纪念碑,山村走出的企业家回报家乡……报恩不是说说想想就罢了,一切行动都需要物质的支持。
从精神情感角度来讲,感恩是一种心甘情愿的付出。
爱情的感恩变成钻戒,亲情的感恩变成过年的礼包,宗教信仰的感恩变成祭典上的供奉祭品。
感恩是目的,物质回报是手段,不可或缺。
不要物质回报的感恩,除非人的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3、哲学上不是有个词叫“物质不灭”吗。
物质是永恒的,精神只是其附属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能够保障你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精神无从谈起。
先有物质才会去追求精神享受。
贫贱夫妻百事哀;饱暖思淫欲;说明物质有了才会去追求精神仓廪足而知荣辱,饥不果腹,衣衫褴褛,那还顾的礼义廉耻?没有经济来源,基本生存需要成问题,谁还会对奢侈品驻足,谁还会不断遥想浪漫的篇章。
4、由于前提只是活着,而没有说怎么活着。
如果仅仅是因为基本生存而活着,物质是绝对重要。
看看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没有精神,或者是没有人类所认为的精神,只要满足基本的食物,它们都是好好的活着。
如果想要好好的生活,比同类更优越的生活,那就需要欲望,有了欲望,就会产生智慧与暴力,再以智慧与暴力为分支,向下面可以产生科技、制度、宗教、战争等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了,精神也就是建立在这个层面上的。
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四辩总结
四辩总结谢谢主席,问候在座各位!很荣幸能再一次站在浙江师范大学的这个舞台上,和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辩友们就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还是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辩驳一二。
纵观整场比赛,对方辩友有以下几点偏颇之处:第一,对方辩友总是将个体或群体幸福感的增加,单纯的叠加为整体幸福感的提升,这样的等量代换显然是不对的!第二,对方辩友总说,我们现在的物质很富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知道增长的有多快。
但是要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完全解决民生问题,我们的物质富有程度还远远不够啊!第三,对方辩友没有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没有完全了解我国的主要矛盾,更没有认清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
所以,在走向幸福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回看辩题,本场辩论讨论幸福感提升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幸福感的来源是什么?“幸福感”来自于对社会发展的自豪。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十年,面对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南方冰冻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和世所罕见的矛盾问题,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了一次有一次的发展。
因此,我们幸福了。
“幸福感”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自信。
我国在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十三多亿人口温饱问题和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之后,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始终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首位。
十年来,延续多年以来“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农业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等等,一系列关注民生、保证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不断出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百姓,都感到了幸福。
“幸福感”来自于对生活美好的希望。
党的十八大不高提出“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的正是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他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比的巨大的希望。
在这样的国度,我们又怎能不幸福?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各位观众,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很简单,那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的掌声在哪里,谢谢!。
只有物质富裕才能实现精神富有一辩稿最终(五篇范文)
只有物质富裕才能实现精神富有一辩稿最终(五篇范文)第一篇:只有物质富裕才能实现精神富有一辩稿最终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在陈述我方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这么一点,今天我们探讨的这个辩题是以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为背景的,是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
那么,是“只有物质富裕才能实现精神富有”还是“即使物质贫乏也能实现精神富有”呢?我方的观点是,只有物质富裕了,才能实现精神富有。
开宗明义,概念为先。
何谓物质富裕?它指的是物质资源在满足自身基本合理需求外还有剩余的一种物质状态。
而物质贫乏指的是物质水平不能满足自身基本合理需求的一种物质状态。
精神富有则指的是对各种精神要素资源如思想道德,文化艺术,法治素质等进行追求创造的能力及意愿,以及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的正面而积极的精神满足、享受和超越。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详细论述我方观点:第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衣食住行在质和量上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这意味着,只有当自身基本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即物质富裕时,人才能从物质世界解放出来去探索精神的世界,才能最终实现精神的富有。
而物质贫乏则会导致一个人的重心放在自身的生存上,根本无暇顾及精神的发展,更谈不上精神富有了。
改革开放前的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现温饱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操劳的生计问题;而今天,经过一代又一代浙江人的努力,我们不仅物质富裕了,更有资本有条件有能力提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核心战略目标。
第二、实现精神富有的过程需要物质的支持,同时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也要求着物质世界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富裕,最终使得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就像现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文化下乡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活动,假设没有文化活动表演的舞台、道具、器材等物质条件的支持,没有文化书刊、媒体的传播,文化下乡也只能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难道对方辩友就是这样飘在现实的理想云端,空想着物质贫乏也能实现精神富有的吗?同时,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使得为实现精神富有而投入的物质资源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只有物质富裕了,跟上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精神富有。
有钱是否会幸福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有钱是否会幸福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一辩,我认为有钱可以带来幸福。
首先,有钱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比如更好的衣食住行。
这些物质条件的改善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和满足,从而带来幸福感。
其次,有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比如可以去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我们放松心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带来幸福感。
最后,有钱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比如可以选择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好的工作等等,这些选择的机会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带来幸福感。
综上所述,有钱可以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享受和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因此有钱可以带来幸福。
正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二辩,我认为有钱可以带来幸福,因为有钱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
首先,有钱可以让我们更加独立,不依赖于别人。
这种独立感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自信和自豪,从而带来幸福感。
其次,有钱可以让我们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居住地、休闲方式等等,这些选择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和自在,从而带来幸福感。
最后,有钱还可以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比如可以通过捐款、创业等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这种实现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充实和满足,从而带来幸福感。
综上所述,有钱可以带来更多的自由,从而带来幸福感。
正方辩词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三辩,我认为有钱可以带来幸福,因为有钱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首先,有钱可以让我们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种社会地位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带来幸福感。
其次,有钱可以让我们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照顾。
比如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这种关注和照顾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安心和满足,从而带来幸福感。
最后,有钱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受到社会的赞赏和肯定。
幸福感的提升更依赖于精神需要的满足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今天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幸福感的提升更依赖于精神需要的满足。
首先幸福感,就是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主观态度,物质需要包括对自然和社会中物质对象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观念对象的需求,诸如审美,求知,而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两者是无法准确分离开来的,所以我方认为精神需要的范围包括依赖于物质的和超脱于物质的。
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三点来论证我方观点。
一、对个人而言,我们知道,幸福本身因人而异,幸福与否自己决定!幸福感可以是把发芽的大蒜种成水仙似的盆景,也可以是把腐烂的萝卜雕刻成一朵绚丽的玫瑰花,还可以是午后阳光下爸妈的一通电话它有关于物质,却只关乎价值,无关价格!它可以是婴儿温暖的笑颜,也可以是此刻场上针尖对麦芒的探讨,还可以是天山脚下三步一叩首的信仰!它是人生的一种圆满,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关乎追求,却无关欲望!
二、对整个社会而言,雷锋无私为人民服务,杨善洲风雨几十载,让满山的荒野变得郁郁葱葱,他们都在追求自我精神价值的过程中,为更多人带来了幸福!这便是精神的力量,自己幸福而又感染他人!我们不难看出,精神力量的传播不仅可以无限化而且感染力极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精神的充实对信仰,对爱,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只有这种真诚的感知才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持久的温暖,才是真正的幸福感。
三、从时代的角度来说,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从和谐社会的初步提出到如今的中国梦,精神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开始呼吁经济软着陆,开始重视文化的传播,开始意识到信仰的力量!精神方面的建设被呼吁,被提倡,提高全民精神素养,才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之一!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幸福感的提升更依赖于精神需求的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主席。
幸福,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幸福感,就是指人们对于自身幸福程度的感受。
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物质丰富,不仅仅是指财富总量的充足,其中也应当包含了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而精神丰富,则是指精神生活处于充盈、饱满的状态。
我们今天来比较物质富有还是精神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其标准就是:何者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民众幸福感提升的主要社会矛盾。
我方认为,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理由有三,陈述如下。
第一,从需求的层次来看,实现物质富有,更能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住而知荣辱。
”同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只有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条件,需求才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因此,民生问题,是影响民众幸福感提升的主要问题,而实现物质丰富,又是民生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试想,如果连温饱都无法实现,我们又何谈幸福?
第二,从民众这一主体出发,实现物质丰富,更有利于达到人们对于幸福的终极追求。
几千年前,孔子就发出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渴望大同社会的呐喊。
而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
只有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人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而这种种,又怎能离开物质的丰富。
第三,从社会现状出发,实现物质富有,能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原本落后的生产力在不断提升,因此,困扰我们幸福感的不再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均富的渴望和欠缺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之间的矛盾。
如果分配不公,那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不是真正的富有。
所以,只有实现物质富有,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诚然,我方并不否认,精神上的丰富也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但是要论问题的关键,还是物质丰富更为重要。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物质富有,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