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九上23.1《一元二次方程》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用)

(完整版)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用)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ax2+bx+c=0(a≠0).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不难列出方程x(x+10)=900,整理可得x2+10x-900=0.(1)问题2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解: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1+x)万册,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1+x)倍,即5(1+x)·(1+x)=5(1+x)2万册.可列得方程5(1+x)2=7.2,整理可得5x2+10x-2.2=0(2)【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解决问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讨论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共同特点:(1)都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归纳总结】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已知数,a≠0).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例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解:①是;②不是;③是;④不是;⑤不是;⑥是.【教学说明】(1)一元二次方程为整式方程;(2)类似⑤这样的方程要化简后才能判断.例2 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2x2-13x+11=0;2,-13,11.【教学说明】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5x2-1=4x(2)4x2=81(3)4x(x+2)=25(4)(3x-2)(x+1)=8x-3解:(1)5x2-4x-1=0;5,-4,-1;(2)4x2-81=0;4,0,-81(3)4x 2+8x-25=0;4,8,-25(4)3x 2-7x+1=0;3,-7,1.2.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3)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解:(1)4x 2=25;4x 2-25=0;(2)x (x-2)=100;x 2-2x-100=0;(3)x=(1-x )2;x2-3x+1=0.3.若x=2是方程ax 2+4x-5=0的一个根,求a 的值.解:∵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4a+8-5=0解得:a=-43.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2+bx+c=0(a ≠0),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都是根据一般式定义的,这与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及其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3.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知识与技能】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k)2=b(a≠0,ab≥0)的方程.2.灵活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探究式、启发式、活动式等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求知的成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合理选择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怎样解方程(x+1)2=256?解:方法1:直接开平方,得x+1=±16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15,x2=-17方法2:原方程可变形为:(x+1)2-256=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1+16)(x+1-16)=0 即(x+17)(x-15)=0所以x+17=0或x-15=0原方程的解x1=15,x2=-17【教学说明】让学生说出作业中的解法,教师板书.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3x+1)2=7;(2)y2+2y+1=24;(3)9n2-24n+16=11.【教学说明】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漏掉负根.例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5x2-4x=0(2)3x(2x+1)=4x+2(3)(x+5)2=3x+15【教学说明】解这里的(2)(3)题时,注意整体划归的思想.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3(x-1)2-6=0(2)x2-4x+4=5(3)(x+5)2=25(4)x2+2x+1=4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3.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解:设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xm.则可列方程2πx2=π(x+5)2.=5+52,x2=5-52(舍去).解得x1答: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5+52)m.【教学说明】可由学生自主完成例题,分小组展示结果,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忆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对于形如a(x-k)2=b(a≠0,b≥0)的方程,只要把(x-k)看作一个整体,就可转化为x2=n(n≥0)的形式用直接开平方法解.3.当方程出现相同因式(单项式或多项式)时,切不可约去相同因式,而应用因式分解法解.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配方法【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配方法的推导过程,熟练地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在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配方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设场地的宽为xm,则长为(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m2,得到方程x(x+6)=16,整理得到x2+6x-16=0.【教学说明】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如何解方程x2+6x-16=0?问题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现在会解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举例说明.【教学说明】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明确我们现在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等号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即(x+m)2=n(n ≥0),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可求解.问题2 你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吗?(1)(x+3)2=25(2)x 2+6x+9=25(3)x 2+6x=16(4)x 2+6x-16=0【教学说明】教师启发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将x 2+6x-16=0转化为(x+3)2=25的形式,从而求得方程的解.解:移项得:x2+6x=16,两边都加上9即(26)2,使左边配成x 2+bx+(b2)2的形式,得: x 2+6x+9=16+9,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得:(x+3)2=25,开平方,得:x+3=±5,(降次)即x+3=5或x+3=-5解一次方程得:x 1=2,x 2=-8.【归纳总结】将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从而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例1填空:(1)x 2+8x+16=(x+4)2(2)x 2-x+41=(x-21)2 (3)4x 2+4x+1=(2x+1)2例2 列方程:(1)x 2+6x+5=0 (2)2x 2+6x+2=0 (3)(1+x )2+2(1+x )-4=0【教学说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完成例题,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归纳.【归纳总结】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应该遵循的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4x-8=0(2)x 2-4x+2=0(3)x 2-21x-1=0 2.如果x 2-4x+y2+6y+2 z +13=0,求(xy )z 的值.【教学说明】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3.公式法【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2.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推导出求根公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情感态度】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用配方法解方程:(1)x2+3x+2=0 (2)2x2-3x+5=0解:(1)x1=-1,x2=-2 (2)无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的题目已做得很多,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推导下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a acbbx24 2-±-=就得到方程的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a acbbx24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教学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配方法推出求根公式,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可让学生小组展示.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①2x2-4x-1=0 ②5x+2=3x2③(x-2)(3x-5)=0 ④4x2-3x+1=0解:①x1=1+26,x2=1-26②x1=2,x2=-31③x1=2,x2=35④无解【教学说明】(1)对②、③要先化成一般形式;(2)强调确定a,b,c的值,注意它们的符号;(3)先计算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x2+x-12=0(2)x 2-2x-41=0 (3)x 2+4x+8=2x+11(4)x (x-4)=2-8x(5)x 2+2x=0(6)x 2+25x+10=0解:(1)x 1=3,x 2=-4;(2)x 1=232+,x 2=232-; (3)x 1=1,x 2=-3;(4)x 1=-2+6,x 2=-2-6;(5)x 1=0,x 2=-2;(6)无解.【教学说明】用公式法解方程关键是要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2.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产生过程;2.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情感态度】1.体验数学的简洁美;2.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的正确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5x+6=0(2)9x2-6x+1=0(3)x2-2x+3=0解:(1)x1=-2,x2=-3(2)x1=x2=31(3)无解【教学说明】让学生亲身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回顾已有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观察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需先确定a,b,c的值,然后求出b2-4ac的值,它能决定方程是否有解,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即Δ=b2-4ac.我们回顾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发现:【归纳结论】(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 acbbx24 21-+-=,aacbbx2422---=;(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ab 2;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例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解:(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无实数根;(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2 当m 为何值时,方程(m+1)x 2-(2m-3)x+m+1=0,(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解:(1)m <41且m ≠-1; (2)m=41; (3)m >41. 【教学说明】注意(1)中的m+1≠0这一条件.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已知x2+2x=m-1没有实数根,求证: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1.B2.证明:∵x2+2x-m+1=0没有实数根,∴4-4(1-m)<0,∴m<0.对于方程x2+mx=1-2m,即x2+mx+2m-1=0,Δ=m2-8m+4,∵m<0,∴Δ>0,∴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2.运用根的判别式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隐含条件.【教学说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回忆整理,再由小组代表陈述.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关系的运用.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观察判断到发现关系的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情感态度】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态度及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运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完成下列表格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①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②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为x1,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x1+x2=-p,x1·x2=q)2.完成下列表格问题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不成立)请完善规律:①用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之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之比)②设方程ax 2+bx+c=0的两根为x 1,x 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x 1+x 2=-a b ,x 1·x 2=ac )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对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这一规律是否成立?试通过求根公式加以说明.ax 2+bx+c=0的两根a ac b b x 2421-+-=,a ac b b x 2422---=,x1+x2=-a b , x 1·x 2=ac . 【教学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求根公式推导出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1 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1)x 2-6x-15=0;(2)3x 2+7x-9=0;(3)5x-1=4x 2.解:(1)x1+x2=6,x1·x2=-15;(2)x1+x2=-37,x1·x2=-3; (3)x1+x2=45,x1·x2=41. 【教学说明】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找出对应的系数.例2 已知方程2x 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 的值. 解:另一根为23,k=3.【教学说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根据根的定义,将x=-3代入方程先求k,再求另一个根;一种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例3 已知α,β是方程x2-3x-5=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1)x2-3x=15(2)5x2-1=4x2(3)x2-3x+2=10(4)4x2-144=0(5)3x(x-1)=2(x-1)(6)(2x-1)2=(3-x)22.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7x2-12x+5=0B.6x2-13x-5=0C.4x2+21x+5=0D.x2+15x-8=0【教学说明】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满足两根之和为负数,两根之积为正数.【答案】1.(1)x1+x2=3,x1x2=-15(2)x1+x2=0,x1x2=-1(3)x1+x2=3,x1x2=-8(4)x1+x2=0,x1x2=-36(5)x1+x2=35,x1x2=32(6)x1+x2=-32,x1x2=-382.C【教学说明】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抢答,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2.3 实践与探索【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情感态度】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培养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教学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学校生物小组有一块长32m,宽20m的矩形试验田,为了管理方便,准备沿平行于两边的方向纵、横各开辟一条等宽的小道,要使种植面积为540m2,小道的宽应是多少?问题2 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56元降为31.5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很明显,即抓住种植面积为540m2来列方程,设小道的宽为xm,如何来表示种植面积?方法一:如图,由题意得,32×20-32x-20x+x2=540方法二:如图,采用平移的方法更简便.由题意可得:(20-x)(32-x)=540解得x1=50,x2=2由题意可得x<20,∴x=2【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解,同时要注意检验所解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问题2 【分析】这是增长率问题,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明了,即原价56元经过两次降价降为31.5元,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6(1-x)2=31.5解得 x1=0.25,x2=1.75(舍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青山村种的水稻2011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200kg,2013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2.用一根长4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为75cm2.(1)求此长方形的宽.(2)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cm2的长方形吗?如能,说明围法.(3)若设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cm2),长方形的宽为x(cm),求S 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1.解: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有7200(1+x)2=8450,解得x1=121≈0.08,x 2=-1224≈-2.08(舍去).即年平均增长率为8%.答: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2.解:(1)设此长方形的宽为xcm,则长为(20-x)cm. 根据题意,得x(20-x)=75解得:x1=5,x2=15(舍去).答:此长方形的宽是5cm.(2)不能.由x(20-x)=101,即x2-20x+101=0,,知Δ=202-4×101=-4<0,方程无解,故不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cm2的长方形.(3)S=x(20-x)=-x2+20x.由S=-x2+20x=-(x-10)2+100可知,当x=10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100cm2.【教学说明】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配方法在第2题第(2)、(3)问中的应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2.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特殊图形问题时,通常要先画出图形,利用图形的面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3.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常见n=2).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章复习【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归思想、建模思想的过程,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在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说明】一般考虑选择方法的顺序: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或公式法.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b2-4ac(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在应用时,要根据根的情况限定Δ的取值,同时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3.一元二次方程y=ax2+bx+c(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应用时要注意变形.同时要明确根与系数的关系成立的两个条件:(1)a≠0,(2)Δ≥04.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重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同时要注意检验其是否符合题意.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7x=0(2)x2+12x+27=0(3)x(x-2)+x-2=0(4)x2+x-2=4(5)4(x+2)2=9(2x-1)2解:(1)x1=0,x2=7;(2)x1=-3,x2=-9;(3)x1=2,x2=-1;(4)x1=2,x2=-3;(5)x1=47,x2=-81.【教学说明】依据各种不同方法所对应方程的特点来解.例2 关于x的方程ax2-(3a+1)x+2(a+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2,且有x1-x1x2+x2=1-a,则a的值是().A.1B.-1C.1或-1D.2例3 (2012·江苏徐州)为了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某公司对集体宿舍用电收费作如下规定:一间宿舍一个月用电量不超过a 千瓦时,则一个月的电费为20元;若超过a 千瓦时,则除交20元外,超过部分每千瓦时要交100a元,某宿舍3月份用电80千瓦时,交电费35元;4月份用电45千瓦时,交电费20元.(1)求a 的值;(2)若该宿舍5月份交电费45元,那么该宿舍当月用电量为多少千瓦时? 解:(1)由题意得20+(80-a )×100a=35,解得a 1=30,a 2=50,∵a >45,∴a=50.(2)设5月份用电x 千瓦时,依题意得20+(x-50)×10050=45,解得x=100,则该宿舍当月用电量为100千瓦时.【教学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实际应用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构建方程模型.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方程x 2-3x=0的解为( ) A.x=0B.x=3C.x 1=0,x 2=-3D.x 1=0,x 2=32.(2012·河北)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1=0,配方后的方程是( ) A.(x+2)2=3 B.(x-2)2=3 C.(x-2)2=5 D.(x+2)2=53.(2012·辽宁本溪)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8x+15=0的两个根恰好分别是等腰△ABC 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 的周长为( )A.13B.11或13C.11D.124.(2012·山东日照)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2)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34且k ≠2 B.k ≥34且k ≠2 C.k >43且k ≠2 D.k ≥43且k ≠2 5.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7=0的两个根,则α2+4α+β= . 6.(2012·内蒙古包头)关于x 的两个方程x 2-x-2=0与ax x +=+211有一个解相同,则a= .7.(2012·湖北鄂州)设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5x-3=0的两个根,且2x 1(x 22+6x 2-3)+a=4,则a= .8.(2012·山东济宁)一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向某园林公司购买了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所出售的这批树苗每棵售价均降低0.5元,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请问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答案】1.D 2.A 3.B 4.C 5.4 6.4 7.108.解:∵60棵树苗的售价为120×60=7200(元),而7200<8800,∴该校购买的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解得x1=220,x2=80,当x1=220时,120-0.5×(220-60)=40<100,∴x=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80时,120-0.5×(80-60)=110>100,∴x=80,即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堂课你能完整地回顾本章所学的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吗?你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1.布置作业:从教材本章“复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章热点专题训练”.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会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未知线段的长.【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数学逻辑推理的魅力.【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挂上两张照片,问: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图形. 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两条线段的比(1)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m ∶n ,或写成ABCD=nm,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则CDAB =k 或AB=k ·CD.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2)做一做。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综合应用了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公式等知识,是整式乘法知识的应用和提升,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二次函数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本章学习中体现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知识结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是否合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概念的发展.(2)经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过程.•体验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经历探索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和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的热情,•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体验.(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学习习惯,并能从交流中获益.(3)从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体验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与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配方法的理解.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关键1.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降次思想.2.熟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方法的具体过程和步骤.3.熟悉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与方法.课时划分一元二次方程 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6课时实践与探索 3课时复习与小结 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3)能根据简单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2)参与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结构与特征.(3)发现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数学知识源于实际,又反过来服务于实际的道理.(2)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体验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感受.重难点、关键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2.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3.关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角板、小黑板.(本节课的总结图表)2.学生准备: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试一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求它的对角线长.2.绿苑小区规划设计时,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安排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3.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点拨:(1)设正方形的对角线为xcm,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x2,整理得:x2=8.(2)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依题意可得:x(x+10)=900,整理得:x2+10x-900=0.(3)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则今年年底可达5(•1+x)万册;明年年底可达5(1+x)·(1+x)=5(1+x)2万册.依题意可得:5(1+x)2=7.2,整理得:5x2+10x-2.2=0.2.思考:(1)上述得到的方程叫做什么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上述整理后所得方程具有怎样的结构形式?(3)看书P19内容,讨论并理解下列问题:①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强调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限制条件)②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③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它们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有什么联系?三、范例学习,加深理解例: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2x-5x2=1 2.6-2x=x23.(x-8)x=36 4.(x+3)(x-7)=48解:1.一般形式为:-5x2+2x-1=0二次项系数是-5,一次项系数是2,常数项是-1.2.一般形式为:-x2-2x+6=0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2,常数项是6.3.一般形式为:x2-8x-36=0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36.4.一般形式为:x2-4x-48=0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4,常数项是-48.点拨:本例中的一般形式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而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应该随一般形式的确定而确定.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基础训练.课本P19练习题第(1)、(2)、(3)、(4)题2.探研时空.你能猜出上述P19练习题第(1)、(2)两题的解吗?五、归纳总结,提高认识1.综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3.展示本节课的总结图形.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9习题23.1第1、2、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七、课后反思(略)课时作业设计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32=6-x (2)5-2x 2=1(3)21x +2=6 (4)(x-6)(x+3)=300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8x-5=x 2 (2)2-7x 2=x(3)(x-3)(x+12)=100 (4)4x=3x 2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1)在一块长为12cm ,宽为8cm 的长方形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果长方体的底面积为50cm 2,•求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2)某企业的年产值在两年内从1000万元增加到1210万元,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3)某公司成立3周年以来,•积极向国家上交利税,•由第一年的200•万元增长到800万元,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答案:1.方程(2)、(4)是一元二次方程2.(1)x 2-8x+5=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5(2)-7x 2-x+2=0,二次项系数为-7,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2 •(3)x 2+9x-136=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9,常数项为-136(4)3x 2-4x=0,•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03.(1)•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12-2x)·(8-2x)=50 (2)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1000(1+x)2=1210 (3)•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200(1+x)2=800.。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教学内容1.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3.因式分解的探究及其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2.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解题方法,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题目.3.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会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关键重点:1.讲清配方法的解题步骤.2.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3.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与关键:1.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后,两边加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的推导.3.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对方程左侧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1)x2-8x+7=0 (2)x2+4x+1=0老师点评:我们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解左边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不可以直接开方降次解方程的转化问题,那么这两道题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题.解:(1)x2-8x+(-4)2+7-(-4)2=0(x-4)2=9x-4=±3即x1=7,x2=1(2)x2+4x=-1x2+4x+22=-1+22(x+2)2=3即x+2x12,x2-2二、探索新知像上面的解题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可以看出,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例:解下列方程:(1)x2=2 (2)4x2-1=0分析:第1题直接用开平方法解;第2题可先将-1移项,再两边同时除以4化为x2=a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之.例:解下列方程:(1)x2+6x+5=0 (2)2x2+6x-2=0 (3)(1+x)2+2(1+x)-4=0分析:我们已经介绍了配方法,因此,我们解这些方程就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解:(1)移项,得:x2+6x=-5配方:x2+6x+32=-5+32(x+3)2=4由此可得:x+3=±2,即x1=-1,x2=-5(2)移项,得:2x2+6x=-2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3x=-1配方x2+3x+(32)2=-1+(32)2(x+32)2=54由此可得x+32=±2,即x1=2-32,x2=-2-32(3)去括号,整理得:x2+4x-1=0移项,得x2+4x=1配方,得(x+2)2=5x+2x12,x22三、应用拓展用配方法解方程(6x+7)2(3x+4)(x+1)=6分析:因为如果展开(6x+7)2,那么方程就变得很复杂,如果把(6x+7)看为一个数y,那么(6x+7)2=y2,其它的3x+4=12(6x+7)+12,x+1=16(6x+7)-16,因此,方程就转化为y的方程,像这样的转化,我们把它称为换元法.解:设6x+7=y则3x+4=12y+12,x+1=16y-16依题意,得:y2(12y+12)(16y-16)=6去分母,得:y2(y+1)(y-1)=72 y2(y2-1)=72,y4-y2=72(y2-12)2=2894y2-12=±172y2=9或y2=-8(舍) ∴y=±3当y=3时,6x+7=36x=-4x=-2 3当y=-3时,6x+7=-36x=-10x=-5 3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23,x2=-53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b=0(a≠0)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1.当b2-4ab>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b=0(a≠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2.当b2-4ab=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b=0(a≠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3.当b2-4ab<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b=0(a≠0)没有实数根.一般的,式子b2-4ab叫方程ax+bx+b=0(a≠0)根的判别式.用字母△表示.即△=b2-4ab.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有何关系?(1)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b2-4ab>0(2)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b2-4ab=0(3)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b2-4ab<0你能用公式法解方程2x2-9x=-8吗?解:2x2-9x+8=01.变形:化已知方程为一般形式;∵a=2,b=-9,b=82.确定系数:用a,b写出各项系数;△=b2-4ab=(-9)2-4×2×8=27>03.计算:b2-4ab的值;4.代入: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417922179242±=⨯±--=-±-=∴a ac b b x .4179;417921-=+=∴x x 5.定根:写出原方程的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 、b 的值;2、求出△=b 2-4ab 的值;3、代入求根公式;4、写出方程的解;定义: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例:解下列方程(1)02)2(=-+-x x x (2)432412522+-=--x x x x 解:(1)把方程02)2(=-+-x x x 因式分解得 0)1)(2(=+-x x →02=-x 或01=+x∴1,221-==x x(2)432412522+-=--x 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0142=-x →01422=-x因式分解,得0)12)(12(=-+x x于是得012=+x 或012=-x ∴21,2121=-=x x 归纳:配方法要先配方,再降次;通过配方法可以退出求根公式,公式法直接利用求根公式;因式分解法要先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配方法,公式法适用于所有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用于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总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四、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的概念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2.1一元二次方程-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2.1一元二次方程-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2.1 一元二次方程-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基本形式、适用范围以及解法等内容。

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基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掌握判别式的计算方法,能够判断方程解的情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正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四、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五、教学过程5.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知识,找出其中的难点与疑问。

5.2 导入新知识•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一元二次方程。

5.3 讲解新知识•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5.4 练习与展示•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5.5 拓展•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常用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探究解题思路。

5.6 提高•针对一些解法困难的问题,给出帮助与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7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六、课后练习•练习册第22页1~10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和展示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在授课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还有些陌生,需要通过分组训练和个人指导来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在课堂练习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修正和纠正。

华师大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华师大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目标】1.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体会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基础知识精讲】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此法可解出形如a x 2=(a ≥0),b )a x (2=-(b ≥0)类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2=,则a x ±=;b )a x (2=-,b a x ±=-,b a x +=.对有些一元二次方程,本身不是上述两种形式,但可以化为a x 2=或b )a x (2=-的形式,也可以用此法解. (2)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易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就可用此法来解.要清楚使乘积ab =0的条件是a =0或b =0,使方程x(x -3)=0的条件是x =0或x -3=0.x 的两个值都可以使方程成立,所以方程x(x -3)=0有两个根,而不是一个根.(3)配方法:任何一个形如bx x 2+的二次式,都可以通过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方法配成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把方程归结为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的方程.如解07x 6x 2=++时,可把方程化为7x 6x 2-=+,22226726x 6x ⎪⎭⎫ ⎝⎛+-=⎪⎭⎫ ⎝⎛++,即2)3x (2=+,从而得解. 注意:(1)“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此法,掌握这种配方法是重点.(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 、b 、c 确定的.在0ac 4b 2≥-的前提下,a 2ac 4b b x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0c bx ax 2=++(a ≠0)的形式;②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要注意它们的符号);③计算0ac 4b 2<-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就不必解了(因负数开平方无意义);④将a 、b 、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说明: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只是适宜于特殊形式的方程,而公式法则是最普遍,最适用的方法.解题时要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而根的情况,由ac 4b 2-的值来确定.因此ac4b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判别式的应用(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数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3.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定理:如果方程0c bx ax 2=++(a ≠0)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 c x x a b x x 2121=⋅-=+,.当a =1时,c x x b x x 2121=⋅-=+,.应用:(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系数;(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4)已知两数和与积求两数.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面积问题;(2)数字问题;(3)平均增长率问题.步骤:①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包括隐含的);②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③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④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⑤检验所求的答数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这里关键性的步骤是②和③.注意:列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是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拓展,解题的方法是相同的,但因一元二次方程有两解,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及实际问题的意义.【经典例题精讲】例1 解方程025x 2=-.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而此题用直接开平方法较好.解:025x 2=-, 25x 2=,25x ±=,x =±5.∴5x 5x 21-==,.例2 解方程2)3x (2=+.分析:如果把x +3看作一个字母y ,就变成解方程2y 2=了.解:2)3x (2=+,23x ±=+,23x 23x -=+=+,或, ∴23x 23x 21--=+-=,.例3 解方程081)2x (42=--.分析:解此题虽然可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来解,但还是用直接开平方法较好.解:081)2x (42=-- 整理,81)2x (42=-, 481)2x (2=-, 292x ±=-, ∴25x 213x 21-==,.注意:对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注意方程有两个解;若a x 2=,则a x ±=;若b )a x (2=-,则a b x +±=.例4 解方程02x 3x 2=+-.分析:此题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用公式法来解.解法一:02x 3x 2=+-,(x -2)(x -1)=0,x -2=0,x -1=0,∴2x 1x 21==,.解法二:∵a =1,b =-3,c =2,∴01214)3(ac 4b 22>=⨯⨯--=-, ∴213x ±=.∴1x 2x 21==,.注意:用公式法解方程时,要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先计算“△”的值,若△<0,则方程无解,就不必解了.例5 解关于x 的方程0n )n m 2x 3(m x 22=-+--. 分析:先将原方程加以整理,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注意此方程为关于x 的方程,即x 为未知数,m ,n 为已知数.在确定0ac 4b 2≥-的情况下,利用公式法求解.解:把原方程左边展开,整理,得0)n mn m 2(mx 3x 222=--+-.∵a =1,b =-3m ,22n mn m 2c --=, ∴)n mn m 2(14)m 3(ac 4b 2222--⨯⨯--=-22n 4mn 4m ++=0)n 2m (2≥+=. ∴2)n 2m (m 3x 2++=2)n 2m (m 3+±=.∴n m x n m 2x 21-=+=,.注意: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样,都要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 、b 、c 和ac 4b 2-的值,然后求解.但解字母系数方程时要注意:(1)哪个字母代表未知数,也就是关于哪个未知数的方程;(2)不要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的a 、b 、c 与方程中字母系数的a 、b 、c 相混淆;(3)在ac 4b 2-开平方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但根号前有正负号,已包括了这两种可能,因此,)n 2m ()n 2m (2+±=+±.例6 用配方法解方程x 73x 22=+.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虽然一般不采用配方法来解,但配方法的方法本身重要,要记住.解:x 73x 22=+,023x 27x 2=+-, 0234747x 27x 22=+⎪⎭⎫ ⎝⎛-⎪⎭⎫ ⎝⎛+-2,162547x 2=⎪⎭⎫ ⎝⎛-, ∴4547x ±=-. ∴21x 3x 21==,. 注意: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左边只有二次项,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就配成了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例7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04x 3x 22=-+;(2)y 249y 162=+;(3)0x 7)1x (52=-+. 分析:要判定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ac 4b 2-=∆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解:(1)∵a =2,b =3,c =-4, ∴041)4(243ac 4b 2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a =16,b =-24,c =9,∴09164)24(ac 4b 2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3)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0x 75x 52=-+,05x 7x 52=+-.∵a =4,b =-7,c =5,∴554)7(ac 4b 22⨯⨯--=-=49-100=-51<0.∴方程无实数解.注意:对有些方程要先将其整理成一般形式,再正确确定a 、b 、c 的符号.例8 已知方程06kx x 52=-+的一个根是2,求另一根及k 的值.分析:根据韦达定理a c x x ab x x 2121=⋅-=+,易得另一根和k 的值.再是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可知x =2时方程成立,即把x =2代入原方程,先求出k 值,再求出方程的另一根.但方法不如第一种.解:设另一根为2x ,则56x 25k x 222-=⋅-=+,, ∴53x 2-=,k =-7. 即方程的另一根为53-,k 的值为-7.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为a b -,两根之积为a c .例9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一元二次方程01x 3x 22=-+两根的(1)平方和;(2)倒数和.分析:已知21x x 23x x 2121-=⋅-=+,.要求(1)2221x x +,(2)21x 1x 1+, 关键是把2221x x +、21x 1x 1+转化为含有2121x x x x ⋅+、的式子. 因为两数和的平方,等于两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积的2倍,即ab 2b a )b a (222++=+,所以ab 2)b a (b a 222-+=+,由此可求出(1).同样,可用两数和与积表示两数的倒数和.解:(1)∵21x x 23x x 2121-=⋅-=+,, ∴212212221x x 2)x x (x x -+=+⎪⎭⎫ ⎝⎛--⎪⎭⎫ ⎝⎛-=212232149+=413=; (2)211221x x x x x 1x 1+=+2123--= =3.注意:利用两根的和与积可求两根的平方和、倒数和,其关键是把平方和、倒数和变成两根的和与积,其变形的方法主要运用乘法公式.例10 已知方程0m x 4x 22=++的两根平方和是34,求m 的值.分析:已知34x x 2m x x 2x x 22212121=+=⋅-=+,,,求m 就要在上面三个式子中设法用222121x x x x ++和来表示21x x ,m 便可求出. 解:设方程的两根为21x x 、,则2mx x 2x x 2121=⋅-=+,.∵212212221x x 2)x x (x x -+=+, ∴)x x ()x x (x x 2222122121+-+= 34)2(2--==-30. ∵2m x x 21=, ∴m =-30.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把式子2221x x +变成含2121x x x x 、+的式子,从而求得m 的值.例11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是2、10.分析:因为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化为(二次项系数为1)0q px x 2=++的形式.如设其根为21x x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q x x p x x 2121=⋅-=+,.将p 、q 的值代入方程0q px x 2=++中,即得所求方程0x x x )x x (x 21212=⋅++-.解:设所求的方程为0q px x 2=++.∵2+10=-p ,2×10=q ,∴p =-12,q =20.∴所求的方程为020x 12x 2=+-.注意: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不止一个,但一般只写出比较简单的一个.例12 已知两个数的和等于8,积等于9,求这两个数.分析: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这个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就应该是-8,常数项应该是9,有了这个方程,再求出它的根,即是这两个数.解:设这两个数为21x x 、,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0q px x 2=++.∵q x x p 8x x 2121=⋅-==+,,∴方程为09x 8x 2=+-. 解这个方程得74x 74x 21-=+=,, ∴这两个数为7474-+和.例13 如图22-2-1,在长为32m ,宽为20m 的长方形地面上,修筑两条同样宽而且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绿化用草地,要使草地的面积为2m 540,那么道路的宽度应是多少?分析:设道路的宽度为x m ,则两条道路的面积和为2x x 20x 32-+.题中的等量关系为:草地面积+道路面积=长方形面积.解:设道路的宽度为x m ,则2032x x 20x 325402⨯=-++.0100x 52x 2=+-, (x -2)(x -50)=0,x -2=0,x -50=0,∴50x 2x 21==,.∵x =50不合题意,∴取x =2.答:道路的宽度为2m .注意:两条道路重合了一部分,重合的面积为2x .因此计算两条道路的面积和时应减去重合面积2x .例14 某钢铁厂去年1月份钢的产量为5000吨,3月份上升到7200吨,求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分析: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增长一次后的产量为5000(1+x),增长两次后的产量是2)x 1(5000+,….增长n 次后的产量b 是n )x 1(5000b +=.这就是重要的增长率公式.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7200)x 1(50002=+,2536)x 1(2=+, 56x 1±=+,∴22x 20x 21.,.-==(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20%.注意:解方程时,由1+x 的值求x ,并舍去负值.【中考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必考内容.可单独命题,也常与函数、四边形、圆等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例15 (2003·济南市)已知方程组⎩⎨⎧=+=++-②①01y -x 022a y x 的两个解为⎩⎨⎧==⎩⎨⎧==2211y y x x y y x x 和,且21x x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若11a 6a 8x x 3x x 2212221--=-+,(1)求a 的值;(2)不解方程组判断方程组的两个解能否都为正数,为什么?分析:21x x 、是方程组中x 的两个解,故应首先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方程.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解.解:(1)由②得y =x +1,代入①整理,得01a x x 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1a (4)1(2>+--=∆, 43a -<.又∵1a x x 1x x 2121+=⋅=+,,代入11a 6a 8x x 3x x 2212221--=-+,得11a 6a 8x x 5)x x (221221--=-+.整理,得07a a 82=--. 解得87a 1a 21-==,. 而43a -<,∴87a -=.(2)∵0811a x x 01x x 2121>=+=⋅>=+,, ∴0x 0x 21>>,.且01x y 01x y 2211>+=>+=,,∴存在方程组的两个解都是正数.注意:数学的转化思想,本题就是将方程组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例16 (2003·深圳)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6x 3x 22=--有两个实数根21x x 、,直线l 经过点A(21x x +,0),B(0,21x x ),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 )A .y =2x -3B .y =2x +3C .y =-2x +3D .y =-2x -3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先求21x x +与21x x ⋅的值,再求直线解析式.解:∵3x x 23x x 2121-=⋅=+,, ∴⎪⎭⎫ ⎝⎛0 23A ,,B(0,-3). 将A 、B 代入y =kx +b 中,得⎪⎩⎪⎨⎧+=-+=b 03b k 230,∴⎩⎨⎧-==3b 2k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2x -3.故选A .【常见错误分析】例1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m x )1m 2(mx 2=++-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错解:要使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0m m 4)]1m 2([2≥⋅-+-, 4m +1≥0,41m -≥.∴m 的取值范围是41m -≥.误区分析:要保证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即要考虑二次项系数m ≠0,而上述解法只考虑△≥0,而忽视了m ≠0.正解:要使方程有两个实数根,需满足⎩⎨⎧≥∆≠00m ,∴0m m 4)]1m 2([2≥⋅-+-=∆,4m +1≥0, 41m -≥.∴m 的取值范围是41m -≥,且m ≠0.例18 如果方程0q px x 2=+-的两个根和2和-3,求p ,q .错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2+(-3)=-p ,2×(-3)=q ,故p =1,q =-6.误区分析:若方程0c bx x 2=++的两根为21x x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b x x 21-=+,而题中2+(-3)应为-(-p),因题中的b 为-p ,-b 就为-(-p).错解原因是将两根之和等于b 了.正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2+(-3)=-(-p),2×(-3)=q ,∴p =-1,q =-6.【学习方法指导】本节知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函数及四边形、圆的基础,要熟练掌握好.要重视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的探索过程.其中的配方法虽然在解方程中很少直接用,但配方、比较、转化等思想方法,及其所渗透的思维多向性都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因为解方程很少用而忽视它.【规律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此法可解出形如a x 2=(a ≥0),b )a x (2=-(b ≥0)类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2=,则a x ±=;b )a x (2=-,b a x ±=-,b a x +=.对有些一元二次方程,本身不是上述两种形式,但可以化为a x 2=或b )a x (2=-的形式,也可以用此法解.(2)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易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就可用此法来解.要清楚使乘积ab =0的条件是a =0或b =0,使方程x(x -3)=0的条件是x =0或x -3=0.x 的两个值都可以使方程成立,所以方程x(x -3)=0有两个根,而不是一个根.(3)配方法:任何一个形如bx x 2+的二次式,都可以通过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方法配成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把方程归结为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的方程.如解07x 6x 2=++时,可把方程化为7x 6x 2-=+,22226726x 6x ⎪⎭⎫ ⎝⎛+-=⎪⎭⎫ ⎝⎛++,即2)3x (2=+,从而得解. 注意:(1)“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此法,掌握这种配方法是重点.(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 、b 、c 确定的.在0ac 4b 2≥-的前提下,a 2ac 4b b x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0c bx ax 2=++(a ≠0)的形式;②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要注意它们的符号);③计算0ac 4b 2<-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就不必解了(因负数开平方无意义);④将a 、b 、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 说明: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只是适宜于特殊形式的方程,而公式法则是最普遍,最适用的方法.解题时要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而根的情况,由ac 4b 2-的值来确定.因此ac4b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判别式的应用(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数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3.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定理:如果方程0c bx ax 2=++(a ≠0)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 c x x a b x x 2121=⋅-=+,.当a =1时,c x x b x x 2121=⋅-=+,.应用:(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系数;(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4)已知两数和与积求两数.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面积问题;(2)数字问题;(3)平均增长率问题.步骤:①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包括隐含的);②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③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④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⑤检验所求的答数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这里关键性的步骤是②和③.注意:列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是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拓展,解题的方法是相同的,但因一元二次方程有两解,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及实际问题的意义.【同步达纲练习】一、填空题1.方程3)5x (2=+的解是_____________.2.已知方程02x 7ax 2=-+的一个根是-2,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_____,方程的另一根是_____________.3.如果5x 2x 41x 222--+与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4.已知5和2分别是方程0n mx x 2=++的两个根,则mn 的值是_____________.5.方程02x 3x 42=+-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______,它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6.已知方程01mx x 22=++的判别式的值是16,则m =_____________. 7.方程01k x )6k (x 9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_____________.8.如果关于x 的方程0c x 5x 2=++没有实数根,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9.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cm ,面积为2cm 48,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10.某小商店今年一月营业额为5000元,三月份上升到7200元,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1.方程0x x 2=+的解是( )A .x =±1B .x =0C .1x 0x 21-==,D .x =1 1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x 6kx 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9B .k<9C .k ≤9,且k ≠0D .k<9,且k ≠013.把方程084x 8x 2=--化成n )m x (2=+的形式得( )A .100)4x (2=-B .100)16x (2=-C .84)4x (2=-D .84)16x (2=-14.用下列哪种方法解方程4x 2)2x (32-=-比较简便( )A .直接开平方法B .配方法C .公式法D .因式分解法15.已知方程(x +y)(1-x -y)+6=0,那么x +y 的值是( )A .2B .3C .-2或3D .-3或216.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A .02x 4x 32=-+B .x 65x 22=+C .02x 62x 32=+-D .01mx x 22=-+17.已知方程0q px x 22=++的两根之和为4,两根之积为-3,则p 和q 的值为( )A .p =8,q =-6B .p =-4,q =-3C .p =-3,q =4D .p =-8,q =-618.若53+-是方程04kx x 2=++的一个根,则另一根和k 的值为( )A .53x --=,k =-6B .53x --=,k =6C .53x +=,k =-6D .53x -=,k =619.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05x 12x 72=+-B .05x 13x 62=--C .05x 21x 42=++D .08x 15x 22=-+20.以3和-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06x x 2=-+B .06x x 2=++C .06x x 2=--D . 06x x 2=+-三、解答题21.用适当的方法解关于x 的方程(1)12)1x 2(4)1x 2(2=---;(2)6)1x ()3x 2(22=--+;(3)x 4)3x )(3x (=+-;(4)027)1x 4(2=--.22.已知7x y 3x 2x y 221+=--=,,当x 为何值时,0y y 221=+?23.已知方程0b ax x 2=++的一个解是2,余下的解是正数,而且也是方程52x 3)4x (2+=+的解,求a 和b 的值.24.试说明不论k 为任何实数,关于x 的方程3k )3x )(1x (2-=+-一定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25.若方程01x )3m 2(x m 22=+--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是S ,求S 的取值范围.26.已知Rt △ABC 中,∠C =90°,斜边长为5,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0)1m (4x )1m 2(x 2=-+--的两个根,求m 的值.27.某商场今年一月份销售额100万元,二月份销售额下降10%,进入3月份该商场采取措施,改革营销策略,使日销售额大幅上升,四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万元,求三、四月份平均每月销售额增长的百分率.28.若关于x 的方程0m 3x )5m (x 22=---的两个根21x x 、满足43x x 21=,求m 的值.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35x 35x 21--=+-=,2.4,413.1或32- 4.-705.-23,无实数根6.62m ±=7.0或248.425c >9.28cm10.20%二、11.C 12.D 13.A 14.D 15.C 16.B 17.D 18.B 19.C20.C三、21.(1)用因式分解法21x 27x 21-==,; (2)先整理后用公式法3437x 3437x 21--=+-=,;(3)先整理后用公式法72x 72x 21-=+=,;(4)用直接开平方法4133x 4133x 21+-=+=,.22.x =1或21.23.a =-6,b =8.24.解:3k )3x )(1x (2-=+-,整理得0k x 2x 22=-+. ∵0k 44k 42222>+=+=∆,∴不论k 为任何实数,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25.23S -≤,且S ≠-3. 26.m =4.27.解: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6129)x 1%)(101(1002.=+-⨯. 22x 20x 21.,.-==(不合题意舍去).∴增长的百分率为20%.28.解:提示:解⎪⎪⎪⎩⎪⎪⎪⎨⎧=-=⋅-=+43x x m3x x 5m x x 2122121,解得m =10,或310m =.。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性质和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例子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2.利用数形结合法,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

3.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2.准备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用于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准备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例如,某商品打8折后售价为120元,求原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子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能分清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及系数,一次项及系数,常数项;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学习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学习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要设计一座2m高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使雕像的上部BC(肚脐以上)与下部AC(肚脐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即点C(肚脐)就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叫做黄金分割比,试求出雕像下部设计的高度.该问题可转化为下面的数学模型:如图,C为AB上一点,AB=2,AC、AB、BC间存在等量关系AC AB=CBAC,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如果假设AC =x ,那么BC =2-x ,根据题意,得:x 2=2(2-x).整理得:x 2+2x -4=0.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阅读教材P 18~P 19的内容.归纳:观察问题1、问题2的两个方程:x 2+10x -900=0,5x 2+10x -2.2=0,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范例: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D )A .ax 2+bx +c =0B .x 2-2=(x +3)2C .x 2+5x-3=0 D .x 2-1=0 仿例:(m 2-m -2)x 2+mx +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C )A .m ≠-1B .m ≠2C .m ≠-1且m ≠2D .一切实数知识模块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 ≠0),其中a ,b ,c 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范例:1.将方程3x(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2.x =2是方程3x(x -1)=5(x +2)的根吗?为什么?解:1.方程3x(x -1)=5(x +2)的一般形式是3x 2-8x -10=0,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2.把x =2代入方程3x(x -1)=5(x +2)的左右两边,得到左边≠右边,所以不是原方程的根.仿例:已知m 是方程x 2-x -3=0的一个实数根,求代数式(m 2-m)(m -3m+1)的值. 解:∵m 是方程x 2-x -3=0的根.∴m 2-m -3=0,m ≠0,∴m -3m=1,m 2-m =3.∴原式=3×(1+1)=6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识模块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仿例:(方法二)解:∵m 是方程x 2-x -3=0的根,∴m 2-m -3=0,∴m 2-m =3,m 2-3=m.∴原式=m 3-3m +m 2-m 2+3-m =m(m 2-3)+3-m =m 2-m +3=3+3=6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A )①3x 2+7=0,②ax 2+bx +c =0,③(x +2)(x -5)=x 2-1,④3x 2-5x=0.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关于x 的方程ax 2+3x -2=2x 2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a ≠2__.3.关于x 的方程(m +1)x |m -1|+4x +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__3__.4.将方程(8-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2x 2-21x +22=0,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系数:-21;常数项:225.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6)x |a|-4+(a -6)x -3=0,问:(1)a 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2)a 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解:(1)a =6;(2)a =±5或a =-6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首次接触二次方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判别式等,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不等式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一次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问题。

但一元二次方程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本质。

同时,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判别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判别式等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视频:准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解法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一个实际问题: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已知A点坐标为(1,0),求B点的坐标。

华东师大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又是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其实际应用在初中数学应用问题中极具代表性,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

本节课以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实际的噵路问题为载体,通过对它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体现数学建模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学生解应用题最大的难点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要复杂一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初步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学会通过平移、化零为整等方法化繁为简,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2.数学思考: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培养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

3.问题解决: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通过合作交流等花形式,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将图形进行适当变换,找出等量关系六、教学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应重视相关内容与实际的联系,强调平移的特点和作用,注重数形结合,避免脱离任何实际问题单纯地讲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

充分注意有关现实背景,反映出一元二次方程来自实际又服务于实际,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某镇政府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小组有一块长32m,宽20m的矩形试验田,为了管理方便,准备开辟横纵两条同样宽度的小道.如果开辟之后其种植面积为540m2 ,那么小道的宽应是多少米?师: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就是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为高中数学打基础。

本章通过引入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性质及应用。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代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合作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解题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解题方法,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堂讲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的运用。

5.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2.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教学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式求解;由解给出根的概念;再由根的概念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根.同时应用以上的几个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重难点关键1.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2.难点关键: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前面有关“执竿进屋”的问题中,我们列得方程x 2-8x +20=0 列表:……问题2.前面有关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中,我们列得方程x +7x -44=0即x 2+7x =44 列表:老师点评(略) 二、探索新知提问:(1)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问题2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2中还有其它解吗?老师点评:(1)问题1中x =2与x =10是x 2-8x +20=0的解,问题2中,x =4是x 2+7x -44=0的解.(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2中还有x =-11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回过头来看:x 2-8x +20=0有两个根,一个是2,另一个是10,都满足题意;但是,问题2中的x =-11的根不满足题意.因此,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例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4,-3,-2,-1,0,1,2,3,4.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其代入等式,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例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9.8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练习: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为0,则求a的值.点拨:如果一个数是方程的根,那么把该数代入方程,一定能使左右两边相等,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常用到,同学们要深刻理解.例3.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1)x2-64=0(2)3x2-6=0(3)x2-3x=0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三、应用拓展例4.要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设长为xcm,则宽为(x-5)cm列方程x(x-5)=150,即x2-5x-150=0请根据列方程回答以下问题:(1)x可能小于5吗?可能等于10吗?说说你的理由.(2)完成下表:…(3)解:(1)x不可能小于5.理由:如果x<5,则宽(x-5)<0,不合题意.x不可能等于10.理由:如果x=10,则面积x2-5x-150=-100,也不可能.(2)(3)四、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2)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最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内容:22.1一元二次方程。

课本P17页~P20页。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2、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教学难点关键:难点一般形式中的条件,关键是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方法:练习引导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练习1、学习问题1:绿苑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矩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分析:采用表格分析法设长方形的宽为x米,填表如下:长(米)宽(米)面积(平方米)X+10x 900X(x+10)=900整理,得2109000x x+-=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右边是0.2、学习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

示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分析: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万册,明年年底的图书数表示为万册。

列方程为:2+=x5(1)7.2整理,得2+-=510 2.20x x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右边是0.二、引导1、观察问题1和问题2列出的方程,指出它们含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是整式方程还是分式方程?2、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数。

三、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三个特点:一元,二次,整式方程;3、一般形式20,(,,++=是已知数,0)ax bx c a b ca≠,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4、应用例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3x+5y=3 B、x2=4 C、 x2-4=(x+2) 2D、 ax2+bx+c=0解:A有二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B是一元二次方程;C化为一般形式后,未知数的次数是1,不是一元二次方程;D当a=0时,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敢于挑战,勇于克服。
例题:
(1)某商品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2x元。若在销售过程中,每卖出一件商品,商家需要支付0.5元的运费。在某一月份,商家卖出该商品100件,总收入为y元。求商品的进价x和售价2x。
(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3厘米,面积为24平方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3.思考拓展题: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拓展:
(1)引导学生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了解判别式与方程解的关系。
(2)拓展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等。
(3)引入数学史,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使学生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他们需要面对更复杂的数学关系和求解方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有一定的认识,这为本章节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一元二次方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 》5课时教学设计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 》5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十三章一元二次方程23.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导学流程:(一)自主预习课本18页例1,分析: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则长为米,可列方程x()= ,去括号得①.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吗?你能求出它的解吗?想一想你以前学过什么方程,它的特点是什么?【做一做】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

3、一块面积是150cm2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观察上述三个方程以及①中方程结构特征,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归纳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二次项,是一次项,是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二)预习测评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8142=x (2))2(5)1(3+=-x x x(三)巩固测评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1)0233122=--x x ( )(2)0522=+-y x ( ) (3) 02=++c bx ax ( ) (4)07142=+-xx ( )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3x 2-x =2; (2)7x -3=2x 2;(3)(2x -1)-3x (x -2)=0 (4)2x (x -1)=3(x +5)-4.(四)能力提升1、把方程p q nx mx nx mx -=++-22 ()0≠+n m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难点:正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教学过程:一、 引入:问题一: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分 析: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 米,则长为米,可列方程x ( )=去括号得①二、新课:1、 概括:上面①这种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 ≠0)其中a 叫做二次项系数、b 叫一次项系数,c 叫常数项.3、例题:把方程82213++=-)()(x x x 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解:原方程可化为:∴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1)0233122=--x x ( ) (2)0522=+-y x ( ) (3) 02=++c bx ax ( ) (4)07142=+-xx ( )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3x 2-x =2; (2)7x -3=2x 2;(3)(2x -1)-3x (x -2)=0 (4)2x (x -1)=3(x +5)-4.解:(1) (2)(3) (4)3、判断下列方程后面所给出的数,那些是方程的解;(1))()(1412+=+x x x ±1 ±2;(2)0822=-+x x ±2, ±4(B 组)4、已知关于x 的方程1222-=--x kx x k )(。

问(1)当k 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当k 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三、堂上练习:1、 填空:(1)02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04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3)023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4)0234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5)0532=-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6)062=-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x x 7362-= ; (2)x x 26552=+(3)42213-+=-)()(x x x ; (4)223423)()(-=+y yB 组:1、写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02=++d cx abx ()0≠ab(2)()02=++-n m x n m ()n m ≠2、把方程p q nx mx nx mx -=++-22 ()0≠+n m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新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新版】

一元二次方程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内容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是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次”的推广,同时它是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需要,为相似等知识提供运算工具,是二次函数的基础.针对一系列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程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归纳具体方程的共同特点,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体现了研究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一般形式ax2+bx+c=0(a≠0)也是对具体方程从“元”(未知数的个数)、“次数”和“项数”等角度进行归纳的结果;a≠0的条件是确保满足“二次”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提供了契机.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初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目标解析(1)通过建立一元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继而产生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实际背景,感受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2)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体会概括出数学模型的简洁和必要,针对“二次”规定a≠0的条件,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的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并能确定简单的字母系数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方程知识,首先在初一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接着扩展“元”得到二元一次、三元一次方程,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到一元二次方程第一次实现“次”的提升.学生必然存在着疑问,为什么有些背景列得的方程是二次的呢?教学中要直面学生的疑问,显化学生的疑问,启发学生自己解释疑问,才能避免“灌输”,体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增强学好的信念.培养建模思想,进一步提升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得出一般形式,对初三学生是必须的,也是适可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形成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上,不能草草给出方程的概念就反复辨析练习,在概念的理解上要下功夫.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教师展示教科书本章的章前图,请同学们阅读章前问题,并回答:问题1.这个方程属于我们学过的某一类方程吗?师生活动: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方程类型,复习方程的概念,元与次的概念,观察新方程,分析此方程的元与次,尝试为新方程命名.【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某些实际问题的模型,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体系中合理的构建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新知识.问题2.这样的方程在其他实际问题中是否还存在呢?你能再想出一个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二次项产生的原因,从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很有可能从矩形的面积出发,设计情境.【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走向对一元二次方程产生的根源的探求,在编制情境的过程中,他们将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编制情境并列出方程,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同学给出的情境去列方程,或者阅读课本上的实际问题.2.拓宽情境,概括概念给出问题1、问题2的两个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建立方程.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你说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全部比赛共有______场.若设应邀请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个队各赛一场,全部比赛共有___ 场.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问题3.这些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语言转化成数学的符号语言,体会运算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学习建模.将列得的方程化简整理,判断出方程的次数.【设计意图】在建模的过程中不仅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对二次项产生的根源将更加明晰,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让学生回答方程的元与次,一是让他们体会统一成一般形式的必要性,为概念的形成做铺垫,分解教学的难点;二是让他们明确教学的主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问题4.这些方程是什么方程?师生活动:观察本课得出的一些方程,思考它们的共性,同学们尝试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并且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其中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给出定义就是对过去所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类比和对比,概括一般形式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是对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能力的提升.3.辨析应用,加深理解问题5.请你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师生活动:可以由学生举手回答,也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广泛地参与.追问学生所举的反例为什么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方程?【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举例,应用概念,从正反两个方向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深入理解同一概念.问题6.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例1.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2);(3);(4);(5);(6).答案(2)(5)(6).师生活动:用概念指导辨析,方程(3)与(4)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争议,(3)帮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是整式方程,(4)体会化为一般形式的必要性,对a≠0条件加深认识.【设计意图】补足学生所举正反例的缺漏,追问:有二次项的一元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深化对一元、二次的认识.问题7.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例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1);(2).师生活动:(1)将方程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其中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教师应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过程略.例3.关于x的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答案: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设计意图】在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面前,通过辨析方程的元、次、项看清方程的本质,深化理解,淡化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记忆.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教科书第19页:练习【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掌握情况.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请学生总结今天这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对比之前所学其他方程,谈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认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2.1复习巩固:第1,2,3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下列方程哪些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3);(4).【设计意图】考查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2.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B.C. D.【设计意图】考查的条件.3.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设计意图】考查化简方程的能力,及对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的掌握情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43人,数学课还比较喜欢,学习热情也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学生在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还是对方程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的探究方式来学习此课。

但有极少部分学生较懒,学习习惯差,不愿思考问题。

总体来说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各种特殊形式。

三、知识与技能1.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教学重点、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解决问题。

2.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活动㈠师生互动,激趣导入情境创设(大屏幕投影教材24页):要设计一座2米高的人体雕塑,使雕塑的上部(腰上部)与下部(腰下部)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塑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学生根据等量关系:设雕塑下部高xm,于是得方程X2=2(2-x)整理得X2+2x-4=0,这是什么方程,与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一元二次方程㈡问题启发,合作探究1.问题1(多媒体课件)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

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学生结合手中学具思考怎么列方程如果假设切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那么盒底的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_______.整理,得:________.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2.(出示排球邀请赛图片)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
2=++c bx ax (a ≠0)
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3.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2. 理解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 做一做:
1.问题1
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分析: 我们可以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 米,不难列出方程
x(x +10)=900
整理可得 x 2+10x -900=0. (1)
2.问题2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分析:
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1+x )万册;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1+x )倍,即5(1+x )(1+x)=5(1+x)2万册.可列得方程
5(1+x )2=7.2,
整理可得 5x 2+10x -2.2=0. (2)
3.思考、讨论
这样,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 )
共同特点:(1) 都是整式方程;(2)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0)。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三、 例题讲解与练习巩固
1.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1)3523-=+x x (2)42=x (3)211
2x x x =-+- (4)22)2(4+=-x x 2.例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y y =26; 2)(x-2)(x +3)=8; 3)2)2()43)(3(+=-+x x x
说明: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2
=++c bx ax (a ≠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此外要使学生意识到: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3.例3 方程(2a —4)x 2 —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
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本题先由同学讨论,再由教师归纳。

解:当a ≠2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 =2,b ≠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4.例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3x-5m+4=0有一根为2,求m 。

分析:一根为2即x=2,只需把x=2代入原方程。

5.练习一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x x 3222-=;2) 2x(x-1)=3(x-5)-4;3)()()()()2311222-+=+--y y y y 练习二 关于x 的方程0)3(2=++-m nx x m ,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
件下是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三 已知x=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 1)x 2+3kx+4 -4︱k ︳=0的解,求k. 四、讨论探索
用试验的方法探索问题1中所列得方程x(x +10)=900的解. 方程有几个解? 都是问题1的解吗? 分析:本题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实践、探索、交流的理念,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
具体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器,先确定正数x 的范围大致在20—30之间,再一个一个试验,答案为x≈25。

4。

同样可得方程的另一个解为x≈ -35。

4。

显然,后一个解不是问题1的解 本课小结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2=++c bx ax (a ≠0),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都是根
据一般式定义的,这与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及其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

3、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 ) 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