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专业代码三、招生对象四、学制与学历五、就业面向(一)初始就业岗位行政人力文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员、绩效与薪酬管理专员、劳动关系专员。
(二)目标就业岗位行政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人力专项工作(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资等)经理、行政人力总监或副总。
(三)就业范围中小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培训、咨询、劳务派遣、人才招聘等)、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或民政部门。
六、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人品塑造工程,实现人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专业培养面向基层社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领域,具备人力资源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人事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调查分析、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序号岗位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1 行政人力文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员、绩效与薪酬管理专员、劳动关系专员1、经济和管理基本知识2、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1、职业通用能力2、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能力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2 行政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人力专项工作经理1、具备以上知识2、人力资源规划知识1、具备以上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3、专业分工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素质3 行政人力总监或副总1、具备以上知识2、具备宏观管理知识进行职业的横向和纵向发展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八、证书要求(一)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修满126学分,其中必修课要求修满110学分,选修课16学分。
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英文名称
学 总/周 分 学时
开课学 期
开课单位
3020015
历史教育学
Historical Pedagogy
3 54/3 第 5 学期 历史学院
3020132 中国古代史通论 3020043 中国近代史料学
A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Sources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方法和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 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二、学制
4 年。学习年限 3~6 年。
三、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 185 学分方能毕业。通识教育课程 49 学分,其中必修 41 学分,选修 8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 17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8 学分,选修课 9 学分;专业核心课程 22 学分;专业方向课程 50 学分,其中必修 18 学分,选修 32 学分;实践教学 17 学分(军训 2 学分,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 学分,学年论文 4 学分,毕业论文 6 学分, 学术讲座 2 学分,社会实践 2 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12 学分(含教育学基 础见习 0.5 学分、教育心理学见习 0.5 学分,学科教学法见习 1 学分),选修课程 8 学分,实践教学 10 学分(教育实习 6 学分,教育见习 4 学分)。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小平理论与“三 Zedong's Theory 、Deng Xiaoping's
个代表”重要思
Theories and Three Represents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专业代码:110205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修业年限:3-7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二、专业介绍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任何组织第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新兴热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都充分发挥作用协调实现的,包括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对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等环节。
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在广泛而充实的管理通才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本专业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功底,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规划和战略管理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情况出发,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吸收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公共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设计和操作技术;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历史学专业世界历史专业历史学类(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专业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学类培养方案、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共学分、专业培养方案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制与学位)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年,学生可在年完成学业。
)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学分);选修课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学分)、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文献学、课程安排参考表历史学专业“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如下表:世界历史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整体、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主要为外事、外经贸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及行政管理机构等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技能的国际交流型、专业研究型和教学型、管理型人才。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现代企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务,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决策能力。
具体来说,其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四)掌握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员素质测评、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人工成本核算、劳动关系管理等技能。
(五)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领导能力。
(六)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依法治事。
(七)掌握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八)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九)较熟练地掌握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外语,基本上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笔译能力。
(十)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五、专业特色、专业主干课程及特色课程介绍(一)专业特色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导向上,在教学安排上,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完整的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全部开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外,还突出劳动关系的课程,如劳动关系概论、劳动法、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等,这不仅可以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劳动关系意识,还能够提高其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引言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与管理和组织效率息息相关。
为了培养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大学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将在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基础上,探讨这一任务主题。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是大学为了满足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一套课程体系。
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相关职位。
专业核心课程1.人力资源管理导论2.组织行为学3.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分析4.招聘与选拔5.培训与发展6.绩效管理7.薪酬与福利管理8.劳动关系与员工参与9.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选修课程1.领导与决策2.组织发展与变革3.跨文化管理4.知识管理5.员工关系与员工满意度6.人力资源信息系统7.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8.人力资源法律与道德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1. 专业知识与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相关政策法规2. 问题诊断与解决•能够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对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3. 领导与管理•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团队•能够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政策4.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5. 自我学习与发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注重个人职业发展和提升硕士培养方案的实施与评价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质量保证,需进行以下工作:1. 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教师资源•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案例和项目2. 教学管理和评估•设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通过考试、论文、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3. 学生支持服务•提供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结论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掌握史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方法,具备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考核等级要求。 (5)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了解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能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7)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历史学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社会学、中国 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学,西方社会生活史专题、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史学论文写作、教育概论、学习心理学、 历史课程教学论等。
五、课程体系设置与修读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其中,通识课程 模块40学分,占22%;专业课程模块102学分,占56%;综合实践模块30学分,占17%;素质拓展模块10学分,占 6%。合计182学分。
六、授予学位与学习年限
历史学(师范)专业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8年,毕业最低学分为182学分。学生修完规,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七、有关说明
1、专业任选课须选修满18.5分。每学期选修门数为:第5学期4门,第6学期3门,第7学期4门,第8学期1门 合计选修12门。
一、专业设置简介
历史学(师范)专业自1982年首届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现各大省属师范高校均有设置,但标准不尽相同。
二、培养目标及就业领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强的社会工作和实践能力, 能够在中小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它教育工作者。
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期:汇报人:•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培养计划与实施目录•教学质量保障•培养特色与创新•总结与展望CHAPTER培养目标与定位0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战略思维、领导力、创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核心素质,为组织创造价值。
塑造具备职业道德、责任感、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培养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各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人才定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与选拔专员、薪酬福利专员、培训与发展专员等。
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在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就业方向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如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与选拔专员、薪酬福利专员、培训与发展专员等。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如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CHAPTER课程体系设计02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组织管理效能。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学培养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方面。
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劳动纠纷。
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实施。
专业方向课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实践课程劳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CHAPTER培养计划与实施03培养计划培养目标01学制与学位02课程设置03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学科交叉职业导向实践教学本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等环节,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化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也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数字化元素,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数字化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管理员工信息、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减少繁琐的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的工具和技术也可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同时,数字化工具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数字化还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等,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同时,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拓展人际关系网络,通过在线社交平台和专业论坛,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和模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各种情景模拟和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字化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增强实践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还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将其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一)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二)专业代码:650204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进展的基础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具备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实际操作技能,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员招聘与录用、绩效与薪酬管理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养技能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或者职业能力描述(一)素养结构1.基本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律谦让的品质;(2)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技术业务素养,能很快习惯岗位要求,有进展潜力;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与应变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精神;(3)心理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养与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与自我调节操纵心理的能力,科学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奋发的精神等;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与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与健康平与的心态;(4)身体素养: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素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2.职业素养(1)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4)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与较强的应变能力;(5)具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与行为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205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础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实用文档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招聘与录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财务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管理、组织行为学。
实用文档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课程案例教学,以及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
2、第六学期暑假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课程进行专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要求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会调查报告。
3、第六学期利用2周安排学生专业见习。
4、第七学期利用8周安排学生专业实习。
5、第八学期利用5周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一)验证性实验:主要课程内试验,共122学时。
1、《市场营销学》,第五学期,10学时;2、《人才招聘与录用》,第五学期,10学时;3、《薪酬管理》,第四学期,10学时;4、《统计学》,第四学期,18学时;5、《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学期,36学时6、《绩效管理》,第七学期,10学时实用文档7、《电子商务》,第七学期,18学时8、《企业战略管理》(模拟沙盘),第六学期,10学时(二)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独立设课实验和集中综合试验,共36学时。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对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生。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及艰苦奋斗作风,能胜任中等学校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新的史学观念,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史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常见问题的技能,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
4、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5、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成绩要求。
9、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进行教学。
10、具有一定的体育、美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高尚的审美能力,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最低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学完规定课程,修满166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832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八、说明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心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口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心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
其中必须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4.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历史记忆中的家乡”(2学分);5.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49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是一个旨在培养专业人才,使其具备深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能力的教育计划。
该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现代组织中人力资源挑战的复杂性。
该方案通常包括一系列的课程,涵盖从人力资源策略和规划,到员工招聘、培训和发展,再到薪酬和绩效管理等各个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以支持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此外,他们还将了解如何管理员工关系,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并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足。
在这个方案中,学生将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
理论课程将提供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以及对现有研究和最佳实践的了解。
实践项目将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况,并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加强他们的实践技能。
此外,该方案还注重发展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小组项目和团队合作,培养协作和沟通技巧,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领导和管理多元化的员工群体,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组织中的多样性挑战。
为了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该方案通常还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或实践项目。
这将为学生提供与现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机会,并将他们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项目和研究,以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解。
该方案通常需要学生完成一定的学分,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和项目评估来评估他们的学术成绩。
完成该方案后,学生将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并具备在人力资源领域中担任高级职位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士,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挑战,并为组织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学习,学生将成为在人力资源领域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并为组织的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
专业代码:110205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修业年限:3-7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二、专业介绍和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任何组织第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新兴热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都充分发挥作用协调实现的,包括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对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等环节。
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在广泛而充实的管理通才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本专业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功底,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规划和战略管理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情况出发,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吸收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公共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设计和操作技术;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专业主干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概论、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专业英语等。
五、专业特色课程
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员测评理论和方法、劳动法学、员工关系管理等。
六、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历史文化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构成总表
说明:每生须修满160学分,其中必修课112学分,限制性选修课32学分,任意性选修课16学分。
每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修读限制性选修课的一个方向。
任意选修课含社会实践1学分,该部分学分可修读专业任选课或河南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也可修读限制性选修课。
学生毕业时,所修读学分不能少于160学分。
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计划总表(见附表1)
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学年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2)
附表1
河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计划总表
附表2
河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学年课程设置一览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