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与铜的反应说课稿

合集下载

浙江省慈溪市2021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1)

浙江省慈溪市2021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1)

硝酸的性质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四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本内容既是该专题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和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熟悉,同时也加深了氧化还原知识的明白得和应用,为下一节氧化还原反映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把握硝酸的性质,学习硝酸的工业制法,能够更好地熟悉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是超级重要的化工产品。

二、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材的用意、学生的实际情形及本节课的特点,设置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1、熟悉硝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明白硝酸的保留方式。

2、了解工业上制备硝酸的要紧设备和流程及制备的原理。

3、在已有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础上,明白从分类的角度、氧化还原的角度、物质特性的角度三个层次来熟悉物

质的化学性质。

(二)进程和方式

1、通过硝酸的性质探讨实验,培育实验探讨和观看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浓硫酸的性质迁移类比到浓硝酸可能的性质,培育分析推理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硝酸的工业制法,培育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讨实验激发学习爱好,同时锻炼严肃认真的实验适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浓稀硝酸氧化性的不同,体会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3、通过了解硝酸的用途,熟悉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三节硝酸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在以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中,酸的通性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为学习硝酸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学的电离理论、原子结构及氧化还原理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上述理论的理解。所涉及的一些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了基础。硝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是三大强酸之一,也是氮的一种重要化合物。硝酸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制造炸药、氮肥、染料、人造丝等),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2、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硝酸的用途和我国的硝酸工业对学生进行发奋学习的教

育和安全教育。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硝酸的性质和用途。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点击试题]请同学们写出S、P与热的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P+ 5HNO3(浓) H3PO4+5NO2↑+H2O
[讲]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同时浓、稀HNO3都可将含I―、S2―、Br―、SO32―、Fe2+等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理:难挥发性酸(高沸点)制易挥发性酸
装置:曲颈甑(HNO3对橡胶有腐蚀性,不能用胶管)
2、工业上制HNO3:4NH3+5O2 4NO+6H2O
2NO+O2== 2NO2
3NO2+H2O == 2HNO3+NO
[资料卡片]火药gun-power
我国隋末唐初有个医学家孙思邈,在他所著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一书中,写了使硫磺伏火的方法:取用硝石、硫磺各二两研细,再加上三个炭化皂角子,这样就能烧起焰火。这大概就是我国最早配制火药的方子了。许多事实都证明,在唐朝(公元618—907年),我们的祖先已发明火药了。
2、低沸点(83℃),易挥发。
3、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4、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讲]硝酸是三大无机强酸之一,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硝酸》教案

《硝酸》教案

《硝酸》教案

《硝酸》教案

一、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比较的方法(与硫酸比较)学习掌握HNO3的性质。二、教学重点、难点: HNO3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阅读训练四、教学设计:(分两课时完成)1、教师陈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2、一分钟记忆力比赛:C + HNO3—、Cu + HNO3(浓)—、Cu + HNO3(稀)—、HNO3—(学生快速记忆,并整理到错题本上)。3、关于HNO3物理性质的教学。采用一分钟记忆力比赛,然后让学生复述回答,师生评价、补充。然后教师设疑:为什么“发烟”二字用引号?(意在强调烟和雾的区别)。4、关于HNO3化学性质的教学,程序如下:(1)开展4分钟阅读竞赛(粗读),回答下列问题:浓HNO3和浓H2SO4在化学性质方面有何异同?(学生回答,师生总结完善)(2)分别学习 HNO3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具体如下: A、关于HNO3的不稳定性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阅读探究:(约5分钟)(1)为什么应把HNO3(特别是浓HNO3)盛放在棕色瓶中?以前我们接触过的物质中,哪些物质也要盛放在棕色瓶中?(2)为什么我们有时可以看到浓HNO3呈黄色?(3)分析HNO3分解反应原理:a.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什么?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

c.电子转移数是多少?试用单线桥法表示。讨论学习后,教师板书。

B、关于HNO3的氧化性的教学,教学程序如下:(1)实验探究:让两组同学分别演示浓HNO3、稀HNO3和Cu的反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表述现象,并分析原理,教师板书方程式。(约5分钟)(2)阅读探究:让学生开展3分钟阅读竞赛,归纳总结金属和HNO3反应的规律,并和浓硫酸相比较。最后通过提问,补充、完善,师生总结并做好笔记。(约8分钟)(3)关于HNO3和C及其它物质的反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完成。(约3分钟)附:板书设计:一.HNO3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为

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

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

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高中化学实验说课稿

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詹媛蓉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硝酸第二课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

二、教材分析

硝酸作为必修一的压轴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操作后,课本对稀硝酸和铜的反应做了留白,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来做实验创新,探究硝酸与金属反应得原理。

三、学情分析

在进入高一后学生先后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完善了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开放与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实践与创新的乐趣。

四、实验器材和药品

(一) 药品:铜片、稀硝酸、NaOH溶液。

(二) 仪器:注射器、小烧杯。

五、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在传统实验中,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因氧化而变色,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我和我的学生研究并改进了实验,使用针筒注射器进行试验,使实验简单可控﹑现象明显并且更加环保,并且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是可推广的实验操作。

六、实验原理和方法

(一) 往针筒注射器里加入几片铜片,再吸取20ml左右稀硝酸溶液;

(二) 待铜片完全溶解后,把注射器倒立吸人空气;

(三) 反应完毕后,把注射器插入稀NaOH溶液中做尾气处理;

七、实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掌握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原理,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操作

实验的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硝酸与铜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让学

高中化学 硝酸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硝酸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硝酸(第一课时)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原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硝酸的第一个课时。我将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学生找到这两者的结合点,才可以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而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又是学生突破硝酸强氧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本节课重点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已具备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

已具备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 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

强氧化性等两大特性。

(2)过程方法:

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景、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分析

推理、

知识迁移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改进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三节硝酸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又是重要化工产品,它的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制造炸药、氮肥、染料、人造丝等)。硝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学习硝酸工业制法,了解尾气能形成酸雨、对臭氧层破坏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知识,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将会有一个更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2、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我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了解硝酸的用途;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2)能力目标: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探索和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了解工业制硝酸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学习重、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硝酸的性质和用途。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关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的教学,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探究、交流、归纳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方法是: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硝酸》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硝酸》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在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铜被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而硝酸中的+5价的氮被还原为+2价。因此,反应产物中的硝酸根离子是反应物中的硝酸分子中的氮元素。

在浓硝酸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式与稀硝酸有所不同。除了氧化还原反应,浓硝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铜钝化,因此反应产物中含有二氧化氮。铜被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而硝酸中的+5价的氮部分被还原为二氧化氮。

具体来说,在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u + 4HNO3(稀) = Cu(NO3)2 + 2NO2↑+ 2H2O

而在浓硝酸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此外,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铜的反应都体现了酸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稀硝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金属铜氧化为+2价的铜离子。同时,稀硝酸和浓硝酸还具有酸性,能够提供氢离子,从而有利于铜与硝酸的反应。

总之,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生成硝酸盐、二氧化氮和水。这个反应过程体现了酸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硝酸(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硝酸(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硝酸(第一课

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硝酸(第一课时)》

【摘要】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非常重要,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硝酸(第一课时)》一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原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硝酸的第一个课时。我将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学生找到这两者的结合点,才可以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而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又是学生突破硝酸强氧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本节课重点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氧化还原反

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已具备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

已具备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两大特性。

(2)过程方法:

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说课稿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说课稿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硝酸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

一支“T”型管、三支注射器、一根输液管(带调节器)、铁架台

(带两个铁夹)、橡胶塞;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浓硝酸、蒸馏水、

四氯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1.这套装置利用“T”型管的结构特点,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操作简单。

2.该装置可一次性完成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能清晰的观

察到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3.符合实验设计的绿色化原则,试剂消耗量少,增强学生的环保

意识。

4.实现了一套装置多种用途的目的。装置简图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操作原理:倾斜“T”型管,控制铜丝与浓硝酸的反应;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与稀硝酸,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用液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便于观察现象。

五、实验教学目标

硝酸是氮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的性质贯穿了中学化学的始终,铜与硝酸的反应是高中阶段很常见的反应,但在人教版必修Ⅰ的102页,仅给出了化学方程式,未进行演示实验,主要原因在于:铜与硝酸(尤其是浓硝酸)反应不易控制反应速率,造成药品浪费;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NO和N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易被空气氧化,不易观察其颜色,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我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的装置更适合课堂教学,更易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绿色环保。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说课稿——硝酸的性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三节《硝酸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指导、教及学方法手段、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氮族元素,氮是氮族元素重要的代表元素,而硝酸不仅是三大强酸之一,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可用来制造炸药、氮肥、染料、人造丝等)。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的性质与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课程理念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用途和工业制法

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素质。

3.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硝酸的部分性质,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本节的重点是硝酸的性质和用途;本节的难点是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学法指导

初中学过酸的通性,很容易分析得出硝酸酸性;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加上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范文

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范文

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和教法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

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本课题的理解和设计: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实验内容与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评价。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铜与硝酸反应》属于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的部分内容

化学实验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几乎每堂课都需要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演示实验能提高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结果,增强实验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2 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角度来说,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学过酸的通性,很容易分析得出硝酸酸性;在上一章节中已学习过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节内容的反应较易接受,但由于是高中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元素知识,故对于此内容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习方式来说,在上一节已经学过浓H

2SO

4

的强氧化性,具备了一定的实

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实验很好奇,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实验内容与设计

实验内容方面主要围绕“如何避免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溶液呈绿色这一问题”而设计,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有两个原因:1、教材中虽然涉及到了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但是对于反应后溶液为什么显绿色这一问题并没有解释。2、有很多老师围绕这一问题设计了很多创新实验去探究,也找到了原因,但是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也没有给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由此,我想进一步探究并希望找到一个简单又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本实验的原理为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说课讲课资料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说课讲课资料
临漳县第一中学 陈常伟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设计思路 七、说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二、学情分析
1
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过活泼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相 关知识,能够准确判断金属能和稀硫酸反应的条件及产物;
之前也学习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知道了不活泼金属
七、教学过程
15
【学生讨论】1.桌面上有哪些试剂?用现有试剂可以设 计什么实验方案证明硝酸的氧化性?开始讨论
16
【实验方案】让稀硝酸和KI溶液反应, 再用淀粉检验
17
【分组实验】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1mL KI溶液,向其中 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振荡,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 稀硝酸,观察现象。
七、教学过程
【板书一】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可氧
02
化一些金属
03
【提问】活泼金属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置换出氢气,不活泼金属 如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铜
单质能和稀、浓硝酸又能产生什么物质呢?如何验证呢?
பைடு நூலகம்
七、教学过程
04
【演示实验一】、稀硝酸和铜片反应的改进装置:U型管、 漏斗、橡胶塞和小型注射器;简单介绍用途;开始实验
• 教学难点
• 掌握浓、稀硝酸和铜等金属 单质的反应规律;硝酸和还原 性离子的反应规律。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硝酸的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历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硝酸性质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之一。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不仅具有酸的通性,也有其本身的特性,掌握它的性质、制造方法等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必须要切实做好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我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我确立的如下的学习目标⑴、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工业生产流程和化学原理,了解硝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双线桥法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应用;⑵、过程与方法:通过与硫酸性质的比较,分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硝酸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确立)

重点:硝酸的性质和用途;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与铜的反应》说课稿

高青一中董国栋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硝酸与铜的反应》,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

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个角度进行说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解释和分析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能正确写出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讨论得出反应的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设计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认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实验原理:硝酸中氮元素为+5价因而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实验用品及仪器:注射器、铜片、铜丝、浓硝酸、稀硝酸、U型管、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铁架台

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

实验步骤:1、拉出注射器拉杆,向注射器中加入一片铜。

2、向小试管中加入1—2ml浓硝酸,将带止水夹的塑料导管插入小试管中液面以下。

3、打开止水夹,慢慢拉动拉杆,吸入1ml浓硝酸。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二:铜与稀硝酸反应

实验步骤:1. 向U型管中注入稀硝酸,插入铜丝。拧紧橡胶塞,涂抹凡士林防止漏气。

2. 带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盖上玻璃塞。

实验结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NO2。稀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

三、实验方法设计

在第二章已经学过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最高价),推断硝酸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此外在本章的第三节已经学过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加之学生熟知的铜离子的蓝色,因此现象明显是此实验的关键,使用注射器、U型管和分液漏斗使观察溶液颜色和NO 遇到空气变红棕色更加明显。

四、教学过程设计

硝酸与铜的反应

【前置作业】通过标注不同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使学生思考硝酸具有的性质。

【实验探究】一、通过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得出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二、通过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得出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讲解-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

一、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引导得出:结构

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二、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引导得出:性质决定保存的结论

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业2、与金属反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

最后通过对硝酸全部性质的归纳得出:性质决定结论的观点

【板书设计】

硝酸的性质

结构

决定

反映 1、强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观

化学 2、不稳定性性质决定保存观

3、酸的通性

物理:颜色、气味、溶解性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通过硝酸性质的教学 ,首先在课堂气氛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亲手参与是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基础,这样才能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教与学的融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节实验教学 ,感受很深,感想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

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

强烈。”这一堂课,我感觉深刻。学生的潜能太大了,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太强烈了,我们

做老师的如果对之加以忽视,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应当充分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大胆尝试、自主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