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课件2 章末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课件2.3.1(湘教版必修1)
探究
6.北半球的西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从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副极 地低气压带之间有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在这 个力作用下向北流动,又受到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西南风。
探究 7.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怎样引起的? 有什么规律? 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而移动。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向南移, 从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
平 流 运 动 为 主
天 气 晴 朗
①臭氧 大量吸 收紫外 线,成 为人类 生存环 境的天 然屏障 ②大气 稳定,
低纬 17~ 18千 米, 对 中纬 流 10~ 层 12千 米, 高纬 8~ 9 千米
气温 地面 随高 是对 度增 流层 加而 大气 递减, 主要 大约 的直 每升 接热 高 源, 100 离地 米, 面越 气温 高, 降低 气温
教材图2-25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 辐射关系示意 三个辐射的关系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它 们在大气中传递和转换的关系,如图所示;二 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关系,以大气上界、大 气和地面分别为研究对象,它们在热量的收支 上是平衡的,例如地面:热量收入=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47)+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106)=153, 地面辐射(120)+湍流输送(10)+潜热输送(23) =153为热量支出,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一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
在工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 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 航行。航海家们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 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 航行。
那时,帆船除装载一般货物外,还装运许 多马匹到美洲大陆。由于草料和淡水的不 足,马匹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所以 不得不把马肉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 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叫做“马纬 度”。 [尝试探究]为什么在其他海域总是吹有规 律的定向风,而在“马纬度”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课件1.2(湘教版必修2)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 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 长。如右图所示,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 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 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尝试探究]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种类的资源,那 么“木桶效应”揭示了影响某地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影响某地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主要因素是短缺 的资源。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 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 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 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人口容量与人口 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关系 如下图表所示:
思考 1.说明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提示: 一是求增长速率,如增长同样的倍数经历 的时间,或同样的时间间隔增长的人口数;二是求 增长的绝对数,如每增长一定数量的人口经历多少 年。
二、环境的限制性 1.原因 ____________ 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人口的急剧增长→对______ 资源 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均消耗 量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__________
1.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 2.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掌握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 自身特点。
一、“人口爆炸” 20世纪 出现的世界 1.“人口爆炸”是用来描述________ 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 指数 增长。 2.人口“__” J 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_____ 小 ,很快就急剧______ 膨胀 。 开始时数量比较___ 持续 下去。 3.人口爆炸式地增长决不能长期______ 马尔萨斯 4.___________ “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 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确实是存在的。
人口合理容量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 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 长。如右图所示,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 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 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尝试探究]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种类的资源,那 么“木桶效应”揭示了影响某地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影响某地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主要因素是短缺 的资源。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 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 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 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人口容量与人口 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关系 如下图表所示:
思考 1.说明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提示: 一是求增长速率,如增长同样的倍数经历 的时间,或同样的时间间隔增长的人口数;二是求 增长的绝对数,如每增长一定数量的人口经历多少 年。
二、环境的限制性 1.原因 ____________ 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人口的急剧增长→对______ 资源 的需求与日俱增 人均消耗 量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__________
1.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 2.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掌握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 自身特点。
一、“人口爆炸” 20世纪 出现的世界 1.“人口爆炸”是用来描述________ 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 指数 增长。 2.人口“__” J 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_____ 小 ,很快就急剧______ 膨胀 。 开始时数量比较___ 持续 下去。 3.人口爆炸式地增长决不能长期______ 马尔萨斯 4.___________ “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 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确实是存在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褶皱形 成初期: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外力侵 蚀以后: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背斜:岩层两翼新,中间老。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向斜:岩层两翼老,中间新。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外力侵蚀后
背斜 岩层受
褶
挤压弯 曲变形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 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内 部地壳活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 剧烈 3、板块之间的两种关系:相互挤压碰 撞(消亡边界);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生长边界)
乙 甲
1、图中背斜为 A ,向斜为 B , 地垒为 D ,
地堑为 C 。(填代号) 2、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甲 ,
地下水丰富的是 乙 。
甲处为背斜,结构
3、如果修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甲
稳定,不易储水
处,原因是
。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5秒
4.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皱
向斜
岩层上拱, 两翼新, 中间老
岩层向下 弯曲,两 翼老,中 间新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背斜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山
背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褶皱形 成初期: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外力侵 蚀以后: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背斜:岩层两翼新,中间老。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向斜:岩层两翼老,中间新。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外力侵蚀后
背斜 岩层受
褶
挤压弯 曲变形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 2分24秒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 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内 部地壳活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 剧烈 3、板块之间的两种关系:相互挤压碰 撞(消亡边界);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 (生长边界)
乙 甲
1、图中背斜为 A ,向斜为 B , 地垒为 D ,
地堑为 C 。(填代号) 2、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到石油的是 甲 ,
地下水丰富的是 乙 。
甲处为背斜,结构
3、如果修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甲
稳定,不易储水
处,原因是
。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5秒
4.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皱
向斜
岩层上拱, 两翼新, 中间老
岩层向下 弯曲,两 翼老,中 间新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背斜山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向斜山
背斜谷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3时2 分24秒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有用成分举例
花岗岩是坚固、 美观的建筑和装 饰材料;多种金 属矿是工业生产 的原料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沉积岩 变质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 用下,被风化成碎 屑物质,再经搬运、 沉积、固结作用而 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 理构造; 常含有 化石
原有岩石存在的温 具有片
度、压力等条件产 理构造
生变化,使岩石原 或表面 先的矿物成分、结 具有条
岩浆岩。
(2)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3)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
(4)各类岩石 岩浆。
一二
思考讨论 青岛崂山上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这种岩石属于岩浆岩, 是否由此可以判断崂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提示:否,岩浆岩有两类,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 侵入岩;另一类是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 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因此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2.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 种矿物组成。 (2)按成因分类:
成因:炽热的岩浆冷凝 形成 ①岩浆岩
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形成过程: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漫长岁月
沉积、固结而成
②沉积岩 突出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命名依据: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如砾岩、 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一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5年5月17日,法国富尔奈斯火山喷发,岩浆喷薄而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材料二:美国波浪谷是指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 峡谷,其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叫做“The Wave”,即波浪。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答案:(1)②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课件1 本章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2)
非洲人口增长 折线图,可以 反映非洲人口 的快速增长情 况
世界各大洲平 均净增长人口 所占比例扇形 图
(2)三角坐标图的解读:以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图为例。
一般的统计图只有两个坐标轴,而三角形统计 图有三个坐标轴,从图中能读出三个数值,即 在上图中能读出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分别占 总人口的比重。 阅读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因 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 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人口统计图 (1)常见的几种地理统计图。
类型
优点 反映地理事物的 柱状 数量关系。便于 图 各种地理事物数 量的比较
举例 如各大洲人口柱 状图,可以形象 地反映各大洲人 口的多少
反映地理事物的增 折线 长变化或其他变化 图 的问题。通过曲线 (曲 图或折线图可以反 线图) 映一种地理事物的 变化趋势 反映一种地理事物 的整体与局部的关 扇形 系,可以很直观地 图 反映某种地理事物 占总体的比例
国际上通常认为,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 上人口占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 化社会阶段。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接近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6.96%,接近7%。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使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 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持合理 的人口结构。 答案: (1)计划生育;人口基数大 (2)B (3)上升;老龄化 (4)AB
①非洲地区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高自然增 长率。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低,农村人口比例大, 基础设施落后,妇女地位低,使用童工。 ②亚洲、拉丁美洲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在 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主要表现为城市化 进程加快,妇女就业水平提高,有效的计划生育 措施,实行义务教育。 ③欧美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但有波 动,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 化,晚婚,有效的避孕措施,进入消费型社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88张PPT)
河流沉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形成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考虑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
(植被状况)
C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成扇形,冲积 扇顶端到边缘 地势逐渐降低, 堆积物的颗粒 又粗变细
36.(36分)(2008年高考文综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学说
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学说
大西洋洋中脊两侧岩层年龄比较
(1)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世界板块示意图
读图要领:1.熟悉六大板块名称; 2.注意一些特殊区域所属的板块; 3.熟记主要板块界线(结合世界地理分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考点巩固
右图中M、N、R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3题。
1.N对应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海岸山脉多分布在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N板块上的东侧
3.x、y、z对应的边界类型正确的是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和 固结成岩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2、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 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 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 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湘教版必修1课件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No 峡的瀑布、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
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 路南石林、瑶林仙境)。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yídòng)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Image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CaCO3 这类 可 溶 性 碳 酸 盐 岩 石 在 CO2 和 H2O 的 作 用 下 被 溶 蚀 成 Ca(HCO3)2。 (2) 淀 积 作 用 : Ca(HCO3)2===CaCO3 ↓ + CO2 ↑ + H2O , Ca(HCO3)2 又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 CaCO3。
第十一页,共31页。
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
第十二页,共31页。
(2)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 A。 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 B。 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 C。
第十三页,共31页。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
第十四页,共31页。
冰川作用 冰斗、_____角__峰____、“U” 形谷
冰碛丘陵
第四页,共31页。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 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 作用和地貌。 提示: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多峡谷;中游地区: 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 多冲积平原、三角洲。
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 路南石林、瑶林仙境)。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yídòng)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Image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CaCO3 这类 可 溶 性 碳 酸 盐 岩 石 在 CO2 和 H2O 的 作 用 下 被 溶 蚀 成 Ca(HCO3)2。 (2) 淀 积 作 用 : Ca(HCO3)2===CaCO3 ↓ + CO2 ↑ + H2O , Ca(HCO3)2 又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 CaCO3。
第十一页,共31页。
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
第十二页,共31页。
(2)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 A。 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 B。 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 C。
第十三页,共31页。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
第十四页,共31页。
冰川作用 冰斗、_____角__峰____、“U” 形谷
冰碛丘陵
第四页,共31页。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 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 作用和地貌。 提示: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多峡谷;中游地区: 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 多冲积平原、三角洲。
湖南省 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章末整合(20张PPT)
【精剖析】 第(1)题,逆温层上界可达300米左右,强逆温层主要分 布在50米以下,说明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逆温层日出前 后厚度最大,说明逆温强度并非午夜达到最大。逆温层10时左右消 失,并非日出前消失。强逆温层前半夜增速快。第(2)题,受地形影响, 山区谷地冬季易出现逆温现象。因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导致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 【思结论】 (1)A (2)C
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波浪作用,如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4)根据风向判读位置与等压线特征 ①根据风向确定南北半球:相对于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②根据风向确定等压线值的大小: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一般情况 下顺着风向等压线的值越来越小。 ③根据风向确定近地面与高空: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 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与等 压线平行。 ④根据风向确定高低气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观察者的右后 方,即“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右手”;在南半球,高压则处于观察者的左后 方,即“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左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湘教版必修1课件第2章第3节第3课时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解析:第(1)题,①为赤道位置,该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②为 高空中的西风,③处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下沉;④为北半球的信 风,应为东北信风,故 B 选项正确。第(2)题,③处形成的副热 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在此 季节:澳大利亚西南部温和多雨;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西北 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应在冬季,故 C 选项正确。 答案:(1)B (4)C
为何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明显? 提示:北半球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导致海陆气温的差异,进而在海洋和陆地形成不同的气压中 心。
第十七页,共38页。
1.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1)大气活动中心分布
第十八页,共38页。
(2)季风环流的形成与特点 ①冬、夏季风的形成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2)关于 B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 C 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 地高温多雨 B.正值 1 月份左右 C.C 地形成高压中心 D.B 地寒冷干燥
第三十四页,共38页。
第三十五页,共38页。
第三十六页,共38页。
本部分内容 (nèi按rEóSC键n退g出)(t讲uìchū解)全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果该地区(包括陆地和海洋)为均地面的话, 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看,应为__________气 压带分布的地区。 (5)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动到C地,地面缺乏森 林草原,会出现______灾害性天气。
答案: (1)A A B 偏北 (2)亚洲高压 (3)下沉 晴朗 (4)副极地低 (5)寒潮
Hale Waihona Puke ②在图7中,“+”中心为O,“+”和外侧 等压线相交为A、B、C、D,若此图为北半球 反气旋,过O点,分别在OA、OB、OC、OD 的右侧作弧线,标注风向。南半球相反。
3.在锋面气旋图中 在锋面气旋图中,已标出锋面(如图8),要求 标出A、B点的风向。根据锋的定义,冷锋是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风向与冷锋锋面垂 直;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风向与 暖锋锋面垂直。因此,过A、B点的风向如图8 所示。
(3)再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 成90度,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 垂直(图3);南半球相反。 (4)最后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 风向相反(图4)。
2.在气旋、反气旋图中 (1)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图中过气压中心作 “+”,标注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旋指向中心 (图5),反气旋指向四周。 (2)作风向 ①在图6中,“+”和气旋外侧等压线相交有4个 点,标注4个点分别为A、B、C、D,“+”中心 为O。若此图为北半球气旋,过A点,在OA的右 侧作弧线,标风向。依次过B、C、D点作弧线, 标风向。
下面是北京时间2000年1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 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陆 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问题。
(1) A、B两地中,______地气压高,空气由 ____地流向______地形成风,C地的风向是 ______。 (2)A地气压名称是____________。 (3)A地中心气流作______运动,常出现 ________天气。
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曲线柱状图示意
读右图,图中箭头表示此时当地的盛行风向,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亚欧大陆,则此时北京 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2)此时,开普敦受______控制,其气候特点 是________。
(3)此时,A受____________控制,其气候特点 是________。这种气候的全球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是________风(风向),其成因主要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气候类型判断 依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原理进行判断, 如下表所示:
步骤
判断依据
结论
①判断南 12、1、2月气温 北半球 高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南半球
最冷月均温> 15 ℃ 最冷月均温在 ②据最冷 0~15 ℃ 月均温判 断所属温 最冷月均温在 度带 -15~0 ℃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气候(除 温带海洋性 气候外)
(1)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 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图1)。 (2)后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与等压线斜交,并 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 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因此,在作图时北 半球近地面风向应作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 并成一锐角(图2);南半球相反。
答案: (1)高温多雨 (2)西风带 温和湿润 (3)副热带高压带 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 的大陆西岸 (4)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风向的画法 1.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 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 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但在 实际作图中先作风向比较麻烦,如做以下调整较 为便捷。
最热月均温<5 寒带气候 ℃
③ 据 降 水 量 的 年 内 分 配 情 况 确
年雨 型 温带
热带
热带 夏雨 亚热 型 带 温带
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1 500~2 0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1 000 mm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 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mm
解析: 从海陆分布来看,所示区域为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A、C位于大陆西岸,B、D位于 大陆东岸。在大陆东岸吹东南风,东南季风是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由此可推知该 区域可能是北美大陆或者亚欧大陆。若为亚欧 大陆夏季吹东南风时,北京高温多雨。此时南 半球的开普敦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 雨。A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高温少雨。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