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23课《幽径悲剧》备课资料(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23课《幽径悲剧》备课资料(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把握的字的读音猬集〔wèi〕虬干〔qiú〕潋滟〔liànyàn〕藤萝〔1uó〕万斛〔hú〕愚氓〔méng〕季羡林〔xiàn〕懦弱〔nuò〕凄清〔qī〕颇〔pō〕毛骨悚然〔sǒng〕可怕〔qiè〕和睦〔mù〕清晰〔xī〕闲情逸致〔yì〕摇荡〔yè〕二、形似字正音组词三、把握以下的多音多义字四、词语积存等闲视之:当平常情况看待。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富有乐趣。
抖擞:振作。
大抵:大致,大都。
记述:用文字表达,记载。
攀附:附着东西往上爬。
突然:突然地,出乎意料地。
意味:文中指乐趣、情调。
顾而乐之:看到它而感到专门欢乐。
清晰:清晰。
幸免:侥幸地幸免。
异化: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步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
惆怅:伤感,失意。
摇荡:摇荡。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致,乐趣。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专门大。
大千世界:原为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
指宽敞无边的世界。
偏偏:表示事实跟所期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
十字架: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是一个十字型的木架,把人的两手、两脚钉在上面,任他慢慢死去。
据基督教«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因此基督教徒就把十字架作为信仰的标志,也看做受难或死亡的象征。
本文字面指苦难,实质是指作者的信仰。
五、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人,生于1911年,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幽径悲剧教学设计苏教版
幽径悲剧【课题概述】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语言精练、通俗而又雅致。
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
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
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学习层层铺笔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4、引导学生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树立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评价。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学习】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教学流程】一、脑力操1、古诗知多少“绿叶接天,红荷映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潋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实有曲径通幽之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不足为外人道也”-------------世外桃源《桃花源记》(陶渊明)(本环节意在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燕园简介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位于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圆毗邻。
由于这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早在金代就成了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同时又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赐园”。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班级姓名得分自主学习目标:1、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自主学习指导: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自主学习评价: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蜿蜒..()liàn yàn()wèi()集蓦.地()zhū()伐chóu chàng()荆棘..()虬.干()摇曳.()万斛.( )毛骨song()然愚氓.()二、解释词语司空见惯:鲁殿灵光:毛骨悚然:月白风清:林林总总: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8分)1、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贯,对它有点漠然了。
()2、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映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3、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蔚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4、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辩。
()四、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揭露什么?2、课文说明什么?3、课文希望什么?《幽径悲剧》互动学习评价班级姓名得分一、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
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
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
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
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
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
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
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儒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苏教版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2.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怎样写幽径的美景?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
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
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
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
初中语文 (1)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明白得善待环境确实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爱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作者及燕园的了解。
交流
2 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阅读、概括
3 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研读课文
1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会古藤萝的漂亮,并用彩笔画出这棵古藤萝来。
阅读、赏析、绘画、交流
2 作者着力描写这棵幽径古藤萝的美有何作用?作者什么缘故不直截了当描写古藤萝的美?而要先描写幽径之美?摸索、讨论、交流
3 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如何样明白得?在行文中表达出作者如何样的感情?摸索、讨论、交流
4 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讲明了什么咨询题?讨论、交流
5 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讨论、交流
6 小结自我小结
拓展延伸:
1 本文作者在描写幽径时,从春、夏、秋、冬四季写其美景,请你仿照这一写法描画一下你熟悉的环境。
描写、交流
2 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讲,爱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的素养。
写作、交流
课后学习:印发«失去声音的鸟»一文,请写出读后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新版)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藤萝形象。
2.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悲愤之情。
2.领会文章深邃内涵。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生朗读,教师指导,配以课件的展示。
四、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放《静与动》音乐,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1、故事导入,了解季老是一个怎样人。
(出示2006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今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一起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整体感知,初识悲剧。
什么是悲剧?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例子。
(出示鲁迅对悲剧的一段话)快速浏览课文,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样的悲剧。
(整体感知,谈谈什么是悲剧,让孩子明白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调动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准备,产生积极的学习期待。
)3、精读课文,品藤萝之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8小节和第14小节,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藤萝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你看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句子)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
外在美:形、香、声、色欣赏图片(在学生品味句子之后再让他们直观感受藤萝之美,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
)内在美:真、善、美(此处教师可引导学生:其实藤萝之美远不止这些,大家所见的只是它的外在美,谁还发现了它内在的美。
)这么美的藤萝给作者的感觉是怎样的,仅仅是快乐吗?(引导学生阅读第十段,出示季老经历十年浩劫后,回忆当时所写的一段话)(学生比较容易欣赏到藤萝的美,但可能不太了解作者为什么特别关注藤萝的命运,因此有必要穿插相关的文革背景,让学生了解藤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作者带来的心灵安慰。
)4、精读课文,赏幽径之美。
这样的一株藤萝生长在哪里呢?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呢?阅读文章3—5小节,用幽径之美,美在__________,你看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幽径悲剧》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二、学习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
1、交流对燕园的了解。
2、教师导入㈡整体感知: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㈢赏藤萝之美1、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藤萝,从文中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2、文章正面描写了藤萝之美,那么文章开头就写的是藤萝吗?那么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这株藤萝所怀有的感情,以及“这一株古藤萝”在作者心中占据的地位。
㈣观藤萝之惨1、可以说这株古藤萝在燕园,它是唯一的最美,在“我”的心中,它是唯一的最爱,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如此美丽的古藤萝却被毁灭了,永远消失了,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2、作者的这种悲愤、痛苦之情在13、14段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同桌互读体会感情。
㈥探悲剧之因1、古藤萝被毁灭,这可以说是一起发人深省的冤案,找出制造这个冤案的凶手以及冤案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并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理解。
2、第12段中,作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他人对待小花小草以及这株藤萝的态度与作者有何不同呢?从文中找出语句。
㈦抒心中之情假如你就是这株被砍断的古藤萝,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四、课后积累,读读背背这些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幽径悲剧》word教案 (4)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1知识目标: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
(A层)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B 层)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
1、交流对燕园的了解。
2、教师导入㈡整体感知: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㈢赏藤萝之美1、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
(A层)(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藤萝,从文中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2、文章正面描写了藤萝之美,那么文章开头就写的是藤萝吗?那么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A层)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这株藤萝所怀有的感情,以及“这一株古藤萝”在作者心中占据的地位。
(B层)㈣观藤萝之惨1、可以说这株古藤萝在燕园,它是唯一的最美,在“我”的心中,它是唯一的最爱,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如此美丽的古藤萝却被毁灭了,永远消失了,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A层)2、朗读藤萝被毁的文字,让我们感受一下藤萝被毁灭后的悲惨情形。
(读出痛心和同情。
)(同桌互评)㈤感作者之悲1、被毁灭的东西越美,其悲剧性就越强。
(A层)阅读文章12—14段,作者在此更是直接宣泄自己的悲愤、痛苦之情,划出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深切的悲痛之情。
2、作者的这种悲愤、痛苦之情在13、14段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同桌互读体会感情。
(B层)㈥探悲剧之因1、古藤萝被毁灭,这可以说是一起发人深省的冤案,找出制造这个冤案的凶手以及冤案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并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理解。
(A层)2、第12段中,作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B层)其他人对待小花小草以及这株藤萝的态度与作者有何不同呢?从文中找出语句。
二十三 幽径悲剧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二十三幽径悲剧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情境分析教学目的•了解戏曲中的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熟悉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通过课外阅读、观影、文艺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取戏曲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本课主要针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戏曲篇章中的一篇剧目《幽径悲剧》进行教学。
本篇剧目情节紧凑,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对剧情有较全面的理解,对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戏曲剧目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掌握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四要素的表演形式理解和认识•剧目情节的分析和确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剧目,了解四要素教学目标•了解《幽径悲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掌握唱、念、做、打四要素的表演形式教学内容1.介绍《幽径悲剧》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分析剧中人物关系3.聆听老师演示唱、念、做、打四要素的表演形式教学安排1.班级集体观看《幽径悲剧》视频2.教师介绍剧中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内容3.分组探讨和共同确认人物关系4.教师演示唱、念、做、打四要素的表演形式5.鼓励学生模仿演绎第二课时:剧目分析,角色扮演教学目标•分析剧中情节,探讨人物形象•学生掌握角色扮演表演技巧教学内容1.分析《幽径悲剧》的情节和结构2.探讨剧中人物形象3.组织学生完成角色扮演,并进行评价教学安排1.教师分析剧中情节结构,解读人物形象等问题2.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每组分别扮演不同人物形象3.评价每组表演的质量,提出改进建议第三课时:唱段练习,台词演绎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唱段的表演形式•提高学生台词演绎能力教学内容1.学生分组进行唱段表演2.学生练习台词演绎教学安排1.学生分组演绎剧中唱段,教师现场指导和点评2.学生练习台词演绎,班级集体答辩教学方法和手段1.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视频观看、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角色扮演和表演等。
2.教学手段有:多媒体课件,视频、播音、模拟演练等。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2、介绍课堂环节:
走近名人成为名人
我当评论家
我当文学欣赏家
我来寄语
二、我当评论家
你觉得课文的标题《幽径悲剧》好吗?如果你觉得好,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个更合适的标题,请你写下来,也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评论家标准
1、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
2、能对作者的观点和同学的看法,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我当文学欣赏家
1、出示要求:
(1)选择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并圈点勾划加批注。
(2)结合你的批注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打动了你。
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边读边勾画出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关键字词
__有感想处
2、教师出示范例。
3、学生批注后交流。
四、我来寄语
1、观看短片
2、结合课文和短片谈感受。
3、请你对悲剧的制造者们说一句哲理性的话。
五、作业:(任选一题完成)
1、请爱护你身边的小生灵,如果发现有人伤害他们,请及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2、现在,我们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
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本市市长写一份建议书,谈谈你的设想。
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初二上) (3)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要紧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明白得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爱护真、善、美的决心。
[重点难点]1、重点:明白得文章的中心意思。
2、难点:强烈的悲剧成效。
[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作者简介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
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邻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
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三、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寂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摸索: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如何样写幽径的美景?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
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
写山上之美,按时刻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
春天小花的生命辉煌,"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看起来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独树一帜的生气,"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讲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
语文: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
剧》,那说明我们这篇文章中一定有美的事物,请问文中美的事物指的是
什么?
板书:藤萝状曲线或幽径状曲线。
3、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告诉大家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描
绘的。
大家以前有没有见过藤萝啊?我们现在来看几幅藤萝的画片。
图中的藤萝美不美啊,——美,我们文中作者描写藤萝的语句也很美,
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幻灯片)
(生找语句个读,然后选精彩语段齐读,并总结)
(板书:颜色香味形状)
4、面对如此之美的藤萝,作者有什么感受?
生找语句读(板书:乐之)
5、古藤萝最终命运如何?
生找语句读(齐读)
6、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生找语句读
板书:痛苦反思(气愤、谴责……)
师:这些都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所以他觉得这是一个悲剧。
净土上,却发生了一场悲剧,使得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
生伤心落泪,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悲剧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
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去一探究竟。
二、讲析课文
1、解题
文题是《幽径悲剧》,那我想问问大家:什么叫悲剧?
生说:
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那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说的。
(出示幻灯片,生齐读)
课题
幽径悲剧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重、难点
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导语:北京大学是诸位学子向往已久的的一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校
园又称燕园,园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可以这么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八上《23幽径悲剧》word教案 (2).doc
幽径悲剧一、导入对于季羡林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俗话说:字如其人,见文如见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幽静悲剧》,感悟大师创作及做人的真性情。
二、走进作品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在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
)2、幽径悲剧即藤萝的悲剧,在怎样的幽径上的古藤萝呢?结合文章的语句说说,并以()的幽径来概括。
3、在这样的幽径上的这株藤萝美吗?“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里的悲剧是美的毁灭,藤萝越美,藤萝被毁的悲剧就越突出。
三、模拟法庭1、藤萝无端被砍,悲剧就此产生了。
原告藤萝向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我们作为当事人(藤萝)的诉讼代理人,一同走进法院,参与此案的审理,为紫藤萝讨个公道!2、填写表格海淀区人民法院“藤萝”档案托3理人的口吻,写一段讼词,提出控诉。
示例:我是原告(藤萝)的诉讼代理人,我当事人原本但如今,。
藤萝美的毁灭是谁造成的呢?(愚氓)种种证据都说明愚氓有罪。
4、愚氓不知欣赏藤萝之美,毁灭美,法官宣告:愚氓毁美,罪名成立。
四、探讨主旨1、我们这么多人为“藤萝”申诉,藤萝也该“含笑九泉”了。
但在这个时代,像大家这样关怀他的人多不多呢?结合文中原句来谈。
(作者心地善良、爱护花草、充满爱心)2、其他人的表现呢?愚氓——无端被杀害伟人——决不会这样关心——视而不见,冷漠无情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名逐利,没有爱心,缺乏情感燕园中人——决不会注意决不会关心决不会伤心2、小结: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其悲剧根源在于国民的愚昧无知,社会群体缺乏对“愚氓”灭美的现象的重视,缺乏爱美、护美的意识,所以说藤萝的悲剧是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人类的悲剧。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23课《幽径悲剧》word教案
幽径悲剧季羡林【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法】展示交流【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交流对燕园的了解。
2.作者链接季羡林,山东临清人,1911年生。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大唐西域记>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合作·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二、赏藤萝之美1、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藤萝,从文中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2、文章正面描写了藤萝之美,那么文章开头就写的是藤萝吗?那么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这株藤萝所怀有的感情,以及“这一株古藤萝”在作者心中占据的地位。
三、观藤萝之惨1、可以说这株古藤萝在燕园,它是唯一的最美,在“我”的心中,它是唯一的最爱,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如此美丽的古藤萝却被毁灭了,永远消失了,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2、朗读藤萝被毁的文字,让我们感受一下藤萝被毁灭后的悲惨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幽径悲剧》学案(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
语文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明白得善待环境确实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爱护真、善、美
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思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作
者及燕园的了解。
交流
2 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
了什么悲剧?
阅读、概括3 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思
1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
萝形、色、味、声的语句,
领会古藤萝的漂亮,并用
彩笔画出这棵古藤萝来。
阅读、赏析、绘画、交流
2 作者着力描写这棵幽径古
藤萝的美有何作用?作者
什么缘故不直截了当描写
古藤萝的美?而要先描写
幽径之美?
摸索、讨论、交流
3 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
笔墨写了〝美〞,你如何样
明白得?在行文中表达出
摸索、讨论、交流
作者如何样的感情?
4 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
之事呢?这讲明了什么咨询
题?
讨论、交流
5 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
含义?
讨论、交流
6 小结自我小结
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思
1 本文作者在描写幽径时,从
春、夏、秋、冬四季写其
美景,请你仿照这一写法
描画一下你熟悉的环境。
描写、交流
2 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
向人们提出劝讲,爱护好自
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
美的素养。
写作、交流
课后学习:印发«失去声音的鸟»一文,请写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