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

合集下载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导读: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等方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1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

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

保存体力
如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不要急躁和盲目行动 保持镇定减少体能消耗利用环境物体击打发 声,等待救援人员
保护生存空间
可以利用各种物体支撑残垣断壁,以防止余 震发生后生存环境恶化
自我诊断包扎
自我诊断身体状况受伤时用简易的办法包扎 伤口以免失血过多
急救小知识
危重人员施救
把握生命的“黄金时间人的呼吸心跳停止30秒后将陷入 昏迷6分钟后脑细胞死亡。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这几分钟最为关键
•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xx多次, 遍布除贵州、浙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 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PA RT 02
地震巨灾及其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巨灾特征
巨灾
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 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事件。 其特征为突发性强、受灾面积大、人员伤亡惨重、基 础设施破坏严重、灾害次生链式灾害严重、重大工程 (核电)破坏严重、通讯大面积中断灾情难以获取。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预警
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以后,在某些区域可以利用“电 磁波”抢在“地震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相 关预警区域的灾害损失。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PA RT 04
防震减灾小 知识
地震发生后被困之下如何因地制宜快速合理自救

地震知识宣传标语

地震知识宣传标语

地震知识宣传标语

以下是几个关于地震知识的宣传标语,供参考:

1. 地震无情,人有情,科学救灾,保家园。

2. 防震减灾,从我做起,关爱生命,共创美好。

3. 科学防震,有效减灾,共建和谐家园。

4.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安全你我他。

5. 掌握地震知识,防范自然灾害。

6. 地震来时莫慌张,科学自救有希望。

7. 居安思危,防震减灾,共建美好明天。

8.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守望相助,共度难关。

9. 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10. 科学预防地震,远离灾害风险。

这些标语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灾害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对于预防灾难的发生至关重要。下面介绍一些防灾减灾的常见措施和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地震防灾减灾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为了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人们应该了解地震的预警机制,遵守相关规定,如在地震发生时,避开建筑物和一切可能坠落物;逃生时要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避免进入狭窄的通道;如果在室内,选择牢固的桌子下或靠近墙壁的角落躲避,并用数码设备寻求帮助等。

2.洪水防灾减灾

洪水是指降水量过大、河道堵塞或突发性暴雨等原因导致水位上涨的现象。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在洪水来临前,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留意相关通知;在水位上涨时,迅速撤离低洼地带,选择高地避难,确保自己的安全;离开洪水区域时,不可匆忙,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冒险横穿积水。

3.台风防灾减灾

台风是热带气旋,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固定和封闭住宅、楼房门窗,确保屋顶、广告牌等物品牢固;尽量避免外出,不要接近海边、河流等危险区域;在户外时,注意躲避树木、广告牌和高楼大

厦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4.火灾防灾减灾

火灾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火灾发生时危险性极高。预防火灾的关键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安全,如不乱扔烟蒂、勿在室内乱放可燃物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不使用劣质的电线电器等;火灾发生时,要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关闭天然气和电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选择安全出口逃生等;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预防措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以下是一些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内容。

首先,我们要了解地震的原理。地球的外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它被分为若干块状的板块。地震就是地球板块发生位移时释放的能量。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是里氏震级和地震烈度。了解地震的原理和震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其次,我们要了解地震造成的灾害。地震主要造成的灾害包括倒塌、滑坡、火灾、洪水等。建筑物倒塌是常见的地震灾害,因此我们要注重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此外,滑坡是地震后常见的次生灾害,我们要保持山区的植被,以减少滑坡的发生。

再次,我们要了解防震减灾的措施。在建筑抗震方面,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固房屋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设置防震减灾设施等。此外,我们还要进行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包括逃

生通道的设置、应急物资的准备、人员疏散等。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避免靠近高楼、玻璃幕墙等危险地带。

最后,我们要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如媒体、学校、社区等,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地震避险常识,让他们养成遇到地震时冷静逃生的习惯。

总之,防震减灾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加强科普宣传,了解地震的原理和造成的灾害,掌握防震减灾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安全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以下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式:

1.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认知和了解。2.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展览、互动体验等

形式,向公众普及地震灾害的成因、特点、危害及应对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3.制作和发布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制作一些图文并茂、易于理

解的科普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科普片等,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放和宣传。

4.利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

和播放防震减灾科普节目、栏目和报道,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5.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组织公众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6.加强校园防震减灾教育。开展校园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活动,提高

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向家庭和社会传播相关知识。

7.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建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基地,向公众展示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场所。

总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为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防震减灾微科普

防震减灾微科普

防震减灾微科普

一、什么是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以减小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过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极大,因此进行防震减灾是非常必要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防震减灾?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其破坏力不可小觑。地震会引发地面的晃动,造成房屋的倒塌、山体滑坡、地面裂缝等灾害。此外,地震还会引发火灾、洪水和次生灾害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因此,进行防震减灾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震减灾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1.建筑设计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抗震设计标准,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加强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等。此外,在高震区地区,还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抗震技术手段。

2.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有时间采取逃生措施,减少伤亡和损失。

3.灾后救援:地震发生后,及时进行灾后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救援人员应该迅速到达灾区,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帮助被困人员,清理废墟,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4.宣传教育: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样重要。人们需要了解地震的危害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人们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意识。

四、防震减灾的意义和效果

1.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的危险,降低伤亡和死亡人数。

2.减少财产损失:通过采取防震减灾措施,可以减少房屋的倒塌和损坏,降低财产损失。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

1、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地动。它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有大小之分,小地震根本感觉不到;大地震,或叫破坏性地震却是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发生于瞬间,它以巨大的力量撼动大地,在几十秒、十几秒时间内破坏城市和村庄,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可以形成多种灾害,严重的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非常惨重,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据统计,我国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有一半是死于地震。当今人类还难以抵御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因此人们把地震灾害看成群灾之首。

2、地震时刻都在发生

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只能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观测到。能够形成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

3、地震的分布很广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常发生地震,从不发生地震的国家几乎没有。地震不仅发生在陆地,也发生在大洋的底部。全球的地震相对集中在两个主要地震带上: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一个是欧亚地震带

4、几个常用的地震科学名词

科学家为了更好地研究地震,定义了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名词: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地面上与震源相对的地方,叫震中。

震中距。地面上任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震中附近地区,叫震中区。对破坏性地震来说,震中区又叫极震区,是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或者说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震源深度。等震线。地面上地震影响相同的点的连线。

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

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4.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

防震减灾小知识20条

一、地震预警

1. 地震发生时,要尽快了解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并依据地震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家庭防震计划

2.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地震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三、地震逃生原则

3. 遵循“因地制宜,就近避险”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式和避难场所。

四、家庭防震准备

4. 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水、食物、药品、照明工具等。

5. 家庭成员要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安全避难所的位置和逃生路线。

五、地震应急物品

6.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急救包、灭火器、防寒保暖用品等。

7. 定期检查应急物品是否完好可用,及时更新补充。

六、寻找安全避难所

8. 寻找周围安全、空旷的避难所,如广场、公园等,远离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压线等危险区域。

七、防止余震伤害

9. 在地震发生后,要继续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环境变化,防止余

震带来的伤害。

10. 如遇余震,要迅速采取防护措施,如护住头部,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处等。

八、保持镇静心态

11.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

12. 通过呼吸调整、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降低恐惧和焦虑。

九、防震演习重要性

13. 积极参加防震演习,了解正确的逃生方法和避难场所。

14. 在演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家庭防震计划。

十、地震后注意事项

15. 地震后要保持警觉,避免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余震发生。

16.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十一、了解建筑抗震性能

17. 在地震高发区,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居住和工作。

18. 对于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要加强抗震加固和维护。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案10篇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案10篇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案10篇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方案,如活动方案、宣传方案、销售方案、策划方案、培训方案、实施方案、招商方案、激励方案、推广方案、施工方案、其他方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方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programs, such as activity programs, publicity programs, sales programs, planning programs, training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investment promotion programs, incentive programs, promotion programs, construction programs, other program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olutions, please pay attention!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造成的破坏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震减灾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本文将介绍一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希望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1. 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能否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相对完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减少抖动,避免倒塌,保护里面的人员安全。大多数抗震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2.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一种对地震发生前的地震信号进行自动快速识别和处理,并在地震发生前通过广播、短信等形式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的一项服务。通过地震预警系统,公众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危险,避免受到严重伤害。

3.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是一种在地震发生时都会实施的应急救援计划。该预案通常由政府单位制定,采取统一指挥和协调的方式,提高救援速度和效率。地震应急预案包括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

配、救援队伍的组成和组织以及对灾区人民进行安抚和援助等方面的措施。

4. 防震加固

防震加固是指对于目前存在的建筑物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增加其抗震性能。加固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结构,用弹性材料填充结构,加设支撑、加固墙体等多种方式。这项工作旨在提高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对建筑物和人民的危害。

5. 消防设施

被火灾和地震危害最严重的场所是建筑物和城市,因此在这些场所增设消防设施至关重要。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报警、灭火器等。应保证这些设施正常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地震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们的安全。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

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它造成了无数

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保护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相关科普宣传。本文将从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影响、防震减灾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所导致的地壳震动现象。它的

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当地壳应力超过地质构造的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衡量,通常范围为0到9级。地震不仅会引发地面震动,还会导致地裂缝、山体滑坡、土壤液化等现象。

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地震会破

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导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桥梁断裂等现象。其次,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洪水、海啸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灾情。此外,地震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如断水、断电、交通瘫痪等。

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震

减灾措施。首先,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在建筑物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地震的影响,采用合适的结构和材料,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次,开展地震科普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此外,完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准确地掌握地震信息,可以提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减少灾害损失。

除了上述措施,个人在地震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应急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门框内等。其次,避免使用电梯和室内楼梯,防止发生意外。此外,地震发生后,要随时关注官方的地震信息和救援指引,并积极配合救援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

做到以下四点:

1)学习地震知识

——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

——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固定底座带轮子的家具或物品,如钢琴等。

——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

——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3)室外防震措施

——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发布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4)准备一个防震包

——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北方工业城市唐山瞬间剧烈颤抖,无数熟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失去了生命,24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在地震前被发现,假如地震再次来临,这些现象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么?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地震专家———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地震分会会长何永年研究员。震前的神秘现象

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头卖鲜鱼的人突然增多。据打鱼人说:7月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鱼儿像是疯了一般,渔人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7月25日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作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蝴蝶、蝗虫、蝉、麻雀以及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长湖”号油轮几乎成了避难的诺亚方舟。

七月下旬起,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们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蓝的海水,一夜之间变成了土黄色。唐山附近的一些村子里,池塘的水忽然莫名其妙地干了,有的池塘却又腾起水柱。

地震的前夜,神秘现象更是到了最高潮。唐山林西矿区,飘来了一股淡黄色的散发着硫磺味的“臭雾”。在通县,有人发现一支卸下的20瓦日光灯管闪闪发光。昌黎县虹桥公社马铁庄大队的李会成看见邻居家的二百多只鸽子突然倾巢而出,盘旋着久久不肯下落。7月28日凌晨,抚宁县大山头养貂场的张春柱被貂的叫声惊醒,全场415只貂,在笼里乱蹦乱撞,惊恐万分。

科学解释尚不完善

这些前兆的出现确实和地震有着密切联系,有些现象的成因还不能非常确切地解释,但基本的原理说得通。”何永年解释说,地震前的物理异常可分为人可感知的宏观异常和只有仪器可以探测的微观异常。

地声和地光是人们在大地震前最容易发现的宏观异常现象。就在唐山大地震来临前的几分钟,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满载着1400多名旅客于凌晨3点41分正经过地震中心唐山市附近的古冶车站,司机眼前忽然闪现耀眼的亮光,貌似闪电,却又没有光源。这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他的警惕,立即使用非常制动闸紧急刹车,车刚刚停稳,夺取几十万人生命的大地震就发生了,满满一车乘客得救了。大地震到来前,还有不少人听到了大地发出闷雷似的轰鸣,也有人形容轰鸣声类似老牛的哞叫,不久后地震就来临了。

微观异常只有用仪器才能察觉。在地震前还有大量不为人知的物理和化学现象。比如水中放射性氡的含量、空气中的硫的含量、电磁波、电场的变化、地电阻的变化、重力场的变化、地热场的变化、地形变场的变化等等。地声和地光发生的原因,何永年解释说,目前的普遍看法是在高压下地层的强力摩擦造成的静电发声和发光现象。而动物的异常行为的解释更复杂,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不同的物理场敏感度不同,有的对次声波敏感,有的对超声波敏感,有的对地磁场敏感,有的对电场敏感。不过目前的科学尚不能精确完美地解释这些现象。

震兆预警难以成信

既然科学尚未发达到准确预报的程度,那我们依靠各种现已经总结出的震前自然现象和动物异常,能否预知地震的到来呢?何永年肯定地说,依靠这些现象,采信度难以把握。近日,文安地震后不久,他曾经在街上问一个手抱小狗的年轻人“小狗在地震前有什么异常”,年轻人笑笑说:“失职啦,它啥反映都没有。”

动物异常的成因很多,现代社会的诱因太多了:工地的震动、通讯的电磁干扰、化工的异常气味,都可能导致动物的行为异常。另一方面,时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敏感度自然也不同。打个比方,一条狗如果天天在一个工地附近生活,它对小的地震根本不会有任何异常的反应。

同样的,地下水位变化可能是采水过度造成;雷达电磁波的变化也很有可能和现代通信有关。“这些异常往往都是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的‘异常’确实并非异常。因此异常现象可能是震兆,但不能因此下结论说,有‘异常’就必然会发生地震。”

事实上,在地震成因机理没有完全被揭开之前,即使是一些曾经“成功”预测了部分地震的理论也不能推而广之。有理论认为,“小震闹腾,大震到”,即有一连串的小地震后接着会有大地震,这个理论也不是都适用,比如唐山的地震就没有小震来预警,大震一下子就来。因此地震规律是个特别复杂的课题,就目前水平而言要准确预言难度非常大。

那么,面对地震人类就只有坐以待毙么?何永年否认了这一说法:“相对于地震的预报来说,其实预防更加重要。平时硬件的防震措施和软件的防震意识相结合,作用甚至比准确预报出地震还要大

破译地震发生的“密码”

——浅谈地震的前兆与预报

大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生产和建设的大敌。但是地震中人员的伤亡和损失并不是由地震的震级大小唯一确定的,至关重要的是人们在地震前能够有效防范,灾害程度就会明显减小。在人类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积累了与地震灾害做斗争的丰富的自然经验,我们小组试图通过文献查找,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尽可能破译地震发生的“密码”,从而能够尽可能小地减小地震灾害。

基本知识

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人类要想战胜地震这个凶恶的大敌,必须先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地震的本性和“脾气”。

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使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一瞬间就毁灭了,留下的只有一片残垣断壁,仅仅几十秒钟,就让半个世纪的建设化做乌有,上百亿的财产付之东流。绝大部分的大地震的强烈振动的危险期大概只有1分钟左右。难怪有人说:挨过这恐怖的一分钟,就有了生的希望。

强烈地震有很大的破坏性质。一种是直接灾害,如人畜死亡,房屋倒塌等等;另一种是次生灾害,由地震的间接原因造成,如海啸,滑坡,泥石流等,更容易引发灾害链,造成更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地震伤亡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高,破坏越大,生命损失更大。

中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地,所以探讨地震的前兆和预报更有重大意义。

前兆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从搜集整理的资料来看,地震前兆有一些经验性质的共同特征:异常种类随地震的发展,逐渐增多;异常的持续时间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时间越长;异常变化的时间进程有一定的联系;异常变化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异常的幅度随着与震源的远近而有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