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不能告别“摸着石头过河”

合集下载

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国反腐败的五个特征

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国反腐败的五个特征

11党政干部文摘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呈现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它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

十六大后的中国反腐败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我们的社会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还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反腐败指导思想,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比较成熟的反腐败理论框架,全社会致力于并围绕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三位一体”的指导方针进行反腐败,标本兼治,强调源头治腐,多层次、全方位、整体性地出击,较好地显示了“动真格”的气势,摆脱了原地踏步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不仅如此,还准确地、完整地勾画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反腐败任务,比较好地解决了反腐败的两大主题:“反什么”和“怎么反”,比较好地克服了过去习惯使用的“运动式反腐”和“比较多地依靠领导人的批示、指示的带有一点人治色彩的权力性反腐”的局限性,这对进一步惩治和预防腐败,对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影响。

第二个特征,进入21世纪后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进入了“减缓、减速、减势的相持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向良性方向发展着。

历史的发展机遇使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大好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由于利益的诱惑、权力的失控、法制的滞后,腐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腐败的主要表现开始从“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向“资本存量领域的腐败”(“权力资本腐败”)演变,如“国企改制中的腐败”、“城乡圈地运动中的腐败”、“城市拆迁过程中的腐败”、“大型建筑工程中的腐败”、股市中的“黑金操作中的腐败”和“金融领域腐败”,鉴于腐败的面大、量大、范畴广、危害严重,以及腐败的“层次高”,一下子使我国的腐败进入了高峰期。

应该说,十六大以后的反腐败斗争主要还是围绕着上述腐败高峰期的腐败现象而展开的,尤其是中纪委在这一段时间中颁布的一系列反腐败文件中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文件内容实在而又集中,布置任务简单而又明了,反腐败行动扎实而又稳妥,而且它始终围绕着90年代腐败高峰时期腐败呈现的特点实施“对症性下药”,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反腐斗争变得更加有序、更加坚定、更加具有方向性。

陈志武:未来不需“摸着石头过河”

陈志武:未来不需“摸着石头过河”

陈志武:未来不需“摸着石头过河”来源:和讯网过去的三十余年,中国的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国际和国内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都非常热烈,但各方面的观点却大相径庭。

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并总结出了它的诸多特定,表示可以向国际上大肆推广;而反对的人则表示,所谓的“中国模式”实际上是既低自由又低福利而体现出“竞争优势”,不但没有推广价值,而且亟需转型。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所谓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如何转型?下一个十年如何避免落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带着这些问题,和讯网郭哲连线了远在大洋彼岸的著名学者陈志武教授,就这些话题一一进行了解读。

“中国模式”实际上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和讯网:最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对“中国模式”的讨论都非常热烈,但各方面的观点却可以说是大相径庭,那么你认为究竟有没有一种“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它有什么特点?陈志武:如果说是中国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是不是跟美国或其他的私有制经济国家体系有差别,从这个差别的角度来看有没有中国的模式,那肯定是有中国模式的。

但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模式是不是很特殊,是不是以前其他的国家没有做过的,人类历史上没有其他的国家实验过,没有做过,从这个角度来讲,那肯定没有中国模式。

中国现在政府的权力,在经济领域里面无所不入,在金融领域里面占绝对的控制地位,如果以这两点作为特点,那要到历史上去找的话那太多了,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是这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当时的洋务运动也是这样的,然后到20世纪的时候,前苏联当然走到更加极端,甚至民国时期的30、40年代中国经济也是这样的,因为当时的民国政府有好几个部门专门管制,以政府资金渗透到不同的银行,包括现在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然后一些关键的行业里面也是有当时民国政府渗透进去。

到后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巴西就是这样的,跟现在中国的做法类似。

“摸着石头过河”是“无路之路”的大智慧

“摸着石头过河”是“无路之路”的大智慧

“摸着石头过河”是“无路之路”的大智慧作者:蔡庆发更新时间:2009-2-3 16:43:00 来源:投稿【字号: 大中小】浏览3次“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白猫黑猫”共同构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词。

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有理论色彩之外,还真看不出“摸着石头过河”和“白猫黑猫”有什么理论体系,但就是这样一种无意识形态化的高度智慧使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了成功,完成了韬光养晦且惊险的一跃。

国人对“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方面的解释有些,本人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与众方家商榷。

工农革命不只是推翻一个腐败的国民党政府,而是要建立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就是无阶级、无剥削、无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人领导下,大政方针上做事从来是要讲主义的,要以是否符合马克思思想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标准。

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主义、大锅饭、消灭私有制等标准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这种强大的意识形态支配下,改革开放政策必然要与原来的意识形态发生严重冲突。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许多方面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没有差异的。

是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不是世界要与中国接轨!改革开放如果说是学习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其招致的反对无疑将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说还是走计划经济、公有制、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社会主义”道路,那显然是无法改革。

换句话说如果要明确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那就一定是无路可走。

如果明确了主义的道路,就会有道路的“标准”,就会受标准的拘束,改革的阻力就会加大,甚至难以成功。

只有不明确走什么样的道路,既不说是社会主义,也不说是资本主义,走什么路都不会遭到最强烈的反对。

让社会自己走,让市场自己走,一边走一边确实看到效果时,只要照着社会规律、市场规律走,这条路就肯定可以走下去。

有时甚至要采取“打左转向灯往右拐”的方式才能把这道弯顺过来。

东欧及前苏联的改革为什么不如中国改革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道路太明确,理论太完善,按照他们既定路的标准来走,全部按照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部更新。

摸石头过河

摸石头过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在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一边探索、一边推进改革开放,既不裹足不前,又不盲目冒进,其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坚信实践出真知、出思路、出创新、出举措。

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点”开始,逐步向“面”拓展,随着时间上的持续、空间上的扩大,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经验;二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再由领导层进行概括、总结和推广。

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对外开放,涉及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向实践要观念和思路,向实践要体制和机制,向实践要发展模式和具体做法,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过去适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因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本质,就是摸规律,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继续前进的规律性。

虽然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问题和不足。

例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很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电视剧《天道》 台词

电视剧《天道》 台词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随缘惜缘不攀缘。

没有主,主义和主意从哪来?主无处不在,简单的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势,强焉在?一个"弱"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花天酒地并不违法,只是一种带符号的生活方式.。

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

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

国内信用是个问题,私募基金是没爹没娘的买卖,一边做生意,一边得准备拼刀子,脑后还得长只眼睛看衙门得脸色。

一个恕字我已经有罪了。

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得意志为转移。

北京像个淘金场,个个觉得自己是龙胎凤种,太闹了。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咱们这些人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胡里胡涂闯入战场得先活下来等定下神来时代已经变了真的是穷则思变可中国毕竟是政治文化搭台传统文化唱戏不知道老祖宗的那点东西还能把这条船撑多远马克思主义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的文化他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你觉得这是一个成年人的成熟之举吗我还没有装腔作势到可以无视可能发上的事情但是你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个东西天知地知不会有结果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我是人而且还没有进化到此时此刻可以无视本能但是我丁元英何德何能敢领受上苍这样的恩赐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我不过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挣几个打发凡夫俗子的铜板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而装作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真想在这一刻上帝把我们塑成一座雕像正法了一个罪犯包含打死了一个人这就是法律的价值法理道理都在那儿搁着如果女性心理不适合刑警工作那是性别问题给扔口馒头就行着相了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本质朋友打赌这种事亦真亦不能真上网学习什么都看看谈不上研究关注而已对文化属性感兴趣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摸着石头过河论”没有过时

“摸着石头过河论”没有过时

“摸着石头过河论”没有过时前不久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时代已逐渐过去,理性改革和决策问责的时代正在到来。

近日也有人大代表认为“过河论”已不适应于改革的“深水区”了。

这个“过河论”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究竟有没有过时值得探讨。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来的重要实践思维。

当时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不十分清楚,于是只能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摸索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作为对这种做法的形象概括而提出来的。

然而,在今天,这一哲学战略思维今天依然适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性质决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具有永远的适用性。

社会主义建设前无古人,需要永远创新前进。

这就决定以往的经验再丰富也只能指导,而不能完全代替对未来事业的探索,而要探索新的实践,就需要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即在新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就坚持下去,而失败的就加以改正。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成功。

如果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几条现成的理论,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必然会阻断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生机。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言,“摸着石头过河”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亦证明,“摸着石头过河”的哲学思维不可抛弃。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取得都可以看成“摸着石头过河”的结果。

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遇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只有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新经验,社会改革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总之,“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维,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抛弃之。

国家的命运不能靠蛮干

国家的命运不能靠蛮干

国家命运不能靠蛮干
黄霄
每一项政策出台都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全面实施。

一个国家的命运能让领导人摸着石头过河,和赌博一样,荒诞至极。

谁也不能拿国家命运开玩笑。

没有人能在试验中不失败,所以一个国家的治理决不允许摸索,不能拿整个国家当试验品,拿国家命运去赌博。

所以,我希望某些人睿智些理智些。

可以拿个人命运赌着玩,但决不允许在国家推行没试验过没有成功例子的政策。

这不是玩笑。

还摸着石头过河,万一水深淹死了,国家不就完了,不负责任。

文化大革命,大跃进都是实证,出发点是好的,最后都是失败,这些是血的教训。

这次太难,所以必须靠实验。

其实很简单,把我结婚后十年录像放一下,让全民积极参与,肯定能成功。

我是四十不惑,自己这才明白是实验品,否则在实验期我肯定能有效防止贪腐,不至于社会有点乱。

202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演讲稿精选范文

202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演讲稿精选范文

202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演讲稿精选范文大家好!苏联曾经采取休克疗法进行改革,结果导致了国家解体。

那么改革应该怎样进行?中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改革中总结经验、反思问题,进一步地修正改革的方法,由此推动了中国改革。

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改革的主要方法: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个辩证的推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达到人们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于中国改革,邓小平曾经说,我们在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案之前,先在局部进行改革,先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进行改革,我们边改革边总结,看看是不是改革快了,还是改革慢了,太快的就收一收,在我们逐渐的总结反思当中,改革稳步地推向前进。

当然我们这种摸着石头过河不是胆小怕事,不是小心翼翼,不是畏畏缩缩。

邓小平说,我们要敢闯敢干,也就是说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当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时候他就说,中央没有钱,你们深圳大胆地干,杀出一条血路,不要像小脚女人那样,只有大胆闯大胆试,有冒险精神,有革命精神,才能够真正成功。

其实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方法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有勇气,有担当。

所以对于改革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这种勇气尤其值得欣赏。

当年在一次科教座谈会上,负责恢复高考方案的同志曾经向邓小平汇报说,我们有这样四条原则:一个就是自愿报名,领导批准是第二,第三是严格考试,第四择优录取。

邓小平说我同意你四分之三,领导批准就不要了,高考是个人的权利嘛。

所以这种改革的方向还是非常有勇气的。

改革的办法还体现了我们敢闯敢干的精神。

当年小岗村的人正是有这样敢闯敢干的精神才开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改革方式。

在企业当中也是这样,开始打破大锅饭,实行计件工资制,实行承包制,那么这些都体现了改革的勇气、改革的胆略。

对于深圳来讲也是这样,深圳正是以一种敢于突破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才从小渔村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请论述“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请论述“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请论述“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使中国由文革期间的衰败与积弱积贫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最重要的举措莫过于改革开放,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中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摸着石子过河”。

事实证明,“摸着石子过河”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在自我发展中不断自我纠错与革新中较为稳妥、不等不靠的主动式改革的发展模式,一条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制定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

……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

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

邓小平说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摸着石头过河”,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一种适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的决策模式。

我国新时期的政策制定也是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中国改革治理的基本思维范式。

“摸着石头过河”出于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看到不妥当的地方就赶快改。

这句话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当时符合当时改革开放我国实际情况的一种决策模式。

我国新时期的政策制定也是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策制定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有种说法是现如今的中国不需要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指导中国改革治理的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并没有过时,相反,它应该成为今后中国改革治理的基本思维范式。

因为“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30年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从最开始就没有先例而只有最终的目标,这就很容易走上“教条主义”。

“摸着石头过河”的内涵、实践及其新时代意义

“摸着石头过河”的内涵、实践及其新时代意义

过试验探索,总结经验,推而广之。
程。[13]第三种观点强调不能把“摸着石头过河”与
对于“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改革方法,邓小平 加强顶层设计简单割裂开来,从这个角度讲,笔者
是完全赞同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哪 较为认同这种观点。
些事进度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哪些还要收一
济建设要想成功,也必须把经济建设规律同中国的 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变,很重要
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二是“稳”字当头,反对急躁 的一个原因,就是做到了基层“摸着石头过河”的
冒进。作为东方大国而且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 实践探索与上层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并使探索经验
国,急躁冒进是不可取的,中国国情和问题的复杂 及时政策化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是过去改革的路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摸着石头过河”最早是由陈云提出来的。 1950 年 4 月 7 日,他在论及物价涨跌问题时指出, “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好。”[2]1951 年 7 月 20 日,他在中共中央统战部讨论工商联工作会议上又 指出,“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 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 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尤其是处
性,决定了中国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改革与稳 径,也是推进未来改革的方法 。 [12] 还有人认为,
定的关系,必须在持续探索中稳步前行。三是既承 顶层设计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基础,顶层设
认改革的必要性,又重视防控改革的风险,既强调 计的实施也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保障,“顶
经济建设和改革要稳,又允许试错。具体方法是通 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交替进行的过
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对中国尚在进行中的渐
“摸着石头过河”方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进改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8];也有学者强调,

“摸着石头过河”过时了吗

“摸着石头过河”过时了吗

“摸着石头过河”过时了吗作者:张志明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1年第11期当下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所谓的“深水区”,适应于改革开放初期“浅水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已经过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想借此强调目前改革的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是想着力克服各地改革“碎片化”的乱象,其用心是良苦的。

但以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来否定“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显然是对后者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误解。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它并不要求中国的改革发展都要摸着石头才能往前走,更与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矛盾,用现代科学的语境理解,它其实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即试错法。

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改革治理方法的革新相关联的。

从特定意义上来说,没有30余年来中央决策层社会变革方法的这种革新,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而今后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对已经取得的社会变革方法的进一步的坚持。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伴随的只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是一个在试错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匆忙勾画完美社会蓝图和最终目标,以此提出整体的彻底改造和重建社会的政治方案,并运用政治权力把这种方案强加于社会的过程。

这种与试错法相对立的改造社会的方法被称为整体主义方法。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给中国社会治理所带来的最大的进步,就是社会改革方法的革新,用邓小平最生动的语言表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地试,错了改正过来就是了”。

这些朴素的话语其实是在中国改革治理方面悄悄地实现了一场方法的革命,是用科学代替了空想,用理性代替了狂热,用务实代替了浪漫。

于是,中国改革治理不再专注于对未来美好社会蓝图和终极目标的描绘,不再试图提出整体性的重建社会的方案,而是聚焦于中国现实问题的破解,是对近期最切实的奋斗目标作出决策,比如提出先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后逐步建设小康社会等;不再刻意急于回答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而是首先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等等。

陈平:告别摸石头过河 走向观全局航海

陈平:告别摸石头过河 走向观全局航海

陈平:告别摸石头过河走向观全局航海(2010-10-19 15:04:06)编者按: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集中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而“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

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五中全会也将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

“十一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十二五”规划会布局哪些重大的战略任务?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和重点在哪里?如何正确定位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电话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平教授。

最近几年开始有人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超出了西方主流学者的预期,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西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的局限,重新估价中国文明的潜力。

中国是否要告别、或正在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把中国经验总结、归纳出新的科学理论,社会发展是否进入了呼唤科学发展、理性规划的时代?陈平教授认为,中国正在告别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转变成观全局航海,这个全局要包括历史的经验,以往文明成败的经验。

理解西方问题的根源,也就找到中国发展的机遇。

“十一五”四大成就中国的宏观调控全世界最有效记者: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五中全会也将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

在您看来,“十一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即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陈平:我认为“十一五”时期,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一、中国的宏观调控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发展平稳过渡。

如果从国际标准来看,有一个成绩是举世震惊的,就是中国政府证明了其宏观调控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经济发展平稳过渡。

在奥运会以前,西方发达国家是不承认中国的经验的,西方媒体联手组织了一场全世界的反华闹剧。

改革,可以不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改革,可以不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通过 10 的摸 索 , 0年 在发展政 治民主 发 确 的大道 ,不必再付学费 了。 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和文化 方面有 了系
从 2 0 年 到2 0 年期间 中国的发 晰 了 我们要 认真领 会和 贯彻 落吏全会 02 06
统的认识 可以说 , 在新 的世 纪之初 . 我 展 突飞猛进 . 财政 收入 . 出口额 、 均 的精神 .并按 中央所 提 出的发展 改革模 进 人

直是 摸 着石头过 河 “ 而随着我们对 我 们 未 来 要 下 大 力 气 建 立 的 制 度 体 系
理念 正确 对待改 革 .真 正树立 科学发 展
现 实 的 总 结 、 对 国 际 形 势 判 断 的 不 断 深 要 让老百姓 在关 系国家 民族 和 自己生 观 .坚持社会经济统 筹兼顾 协 调发展
展 很明确 . 自主发展能力很强 十六 届六 建筑 的角度对未 来发展 的 目标做 了非 常
步 看 步 甚 至 赌
把 ”的 侥 幸 心
中全会的重 大意义就 在于我们 的战略 目 明晰的判断
标 非常主动 .非常明确 。
理 .撇开 十六 届六 中全会所 制定 的总路
套 .再去探 索什 么另外 的发展
思 想
对 中国社会未来发展 战略
目标 的定 位 。可 以说 不
改革 重要 的是依 靠 党和政府 的正确领导 . 需
要科学 民主决策 . 需要 领
同于西方 国家 的具有 中国
特色发展路径 的中国发展
模式 已然成形 。
导层的远见 卓识 。 只有在
从 10 年清政府派 出 5个大臣 出国 对 构建和谐 社会战略 目标的确 立 意 味 这样 的前提 下 才 能确保 不走 或少走 弯 5 9

为何邓小平能够“摸着石头过河”

为何邓小平能够“摸着石头过河”

为何邓小平能够“摸着石头过河”作者:[美]傅高义冯克利来源:《领导文萃》2021年第21期1978年时,邓小平对于如何做到民富国强并无清晰的蓝图,他承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并且一再重复这句如今已广为人知的话。

不过,他在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时,确实有一个框架。

他要让中国向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新思想敞开大门,无论那个国家属于什么政治制度。

他非常清楚,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正以其他任何国家未曾有过的速度快速发展。

然而邓小平也明白,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整个制度,因为任何外来制度都不适合中国的特殊需要——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它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很大,而且十分贫穷。

他认识到了一些自由市场经济学家没有认识到的事情:单靠开放市场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逐步建立各种制度。

他要鼓励干部开阔视野,到各国学习成功经验,带回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试验来确定能在国内行之有效的办法。

他要帮助铺平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良好关系之路,使它们愿意与中国合作。

为使这项重建工作有序进行,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掌控这个过程的组织。

在1978年的中国,最有经验的领导,是那些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就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需要让他们重新回来工作。

要派年轻人去海外学习,从世界各地带回来最好的观念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采用这些新的做法将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即使共产党也要从根本上转变它的目标和工作方式。

作为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并不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提出新思想,他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掌控设计和落实新体制的颠覆性的过程。

他要承担最后责任,做出正确判断。

他要挑选一个与他共事的核心班子,在引导这个体制中能够与他分担责任;他必须迅速建立起一套组织,使他们能够一起有效地开展工作。

他要得到有关国内真实情况和国际形势的最佳信息。

他要给人们希望,但又不能像毛泽东在1958年那样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

他要向干部群众说明国情,也要调整变革的步伐,使之能够被人民接受,使国家不至于分裂。

20多年了,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20多年了,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20多年了,还要“摸着石头过河”?佚名【期刊名称】《四川物价》【年(卷),期】2005(000)002【摘要】《参考消息》日前刊登蔡省三发表在香港《新报》的文章说,“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

它同邓小平的另一句话:“不论白猫黑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同样广为流传,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20多年来,中共带领大陆人民正式朝着这个方向走,并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果。

文章认为,在继续改革开放、转变、发展的阶段中,仍然有必要“摸着石头过河”,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理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仅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总页数】1页(P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2.33【相关文献】1.重返20岁我还要这样过--专访“中国芯”研究者吴汉明 [J], 王佳雯2.Jeff Ray:3D领域还要忙活很多年 [J],3.\"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有效结合\r——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关键 [J], 姚树洁4.他是国羽多年“宿敌”,37岁亨德拉还要打巴黎奥运 [J], 本刊社5.c中军雀鬟霎芋竺雯蓑篙雾装体,无论什么论坛,在探讨中国少儿出版的B,1tL~,都使用了这个词汇,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结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童书出版界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少儿图书,被称为“举国体制”。

2011年,全国上报图书选题总量206720~~,少儿类图书选题突破4万种,达到41664种,占总量的20%。

现在,少儿图书出版已经成为继教育图书、社科图书之后的第三大图书板块,其拉动图书市场经济规模的作用十分明显。

所以,毫无疑问地说,从数量上看,中国少儿出版已告别“短缺出版”现象,中国已进入童书出版大国的行列 [J], 杨小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新时代使用摸石头过河的中国模式的一些想法

对新时代使用摸石头过河的中国模式的一些想法

对新时代使用摸石头过河的中国模式的一些想法【摘要】新时代的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在摸索着前行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试错和经验积累中,中国开始形成了一种“摸石头过河”的发展方式。

这种中国模式不仅代表了中国本身的一种特殊的发展思路,更是一种创新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中国模式、发展方式、创新、经验积累、国际秩序【正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种种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和变革,许多从未有过的问题和挑战正在摆在中国的面前。

中国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来应对这一新时代的挑战。

在不断摸索前行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形成了一种“摸石头过河”的发展方式。

摸石头过河,就是在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下,要靠试错和经验积累来实现目标和抓住机遇。

这就需要一种开放和创新的心态,去不断探索和创新。

由于国际形势、国内环境和国际社会的变化,中国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中国模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方面,也体现在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

例如: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采取了“沿海带陆路”和“政策契合地缘”的方式,实现了海上与陆上互通、政策的配套和融合,正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发展理念,并为新型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之,摸石头过河的中国模式是经过艰苦摸索和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

这种方式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要靠试错和经验积累来实现,但恰恰是这种摸索过程中跌跌撞撞的经验和成果,使得“摸石头过河”的中国模式成为了独特的中国方案。

“摸石头过河”是一种开放、创新、实践的理念,是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创新方式。

在长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模式逐渐形成,成为了一种适应中国国情、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发展理念,也为新时代的中国塑造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摸石头过河’的发展方式强调的是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还不能告别“摸着石头过河”
作者:舒泰峰李拯
来源:《领导文萃》2010年第11期
“中国模式”早就形成了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很多,你认为中国是否存在一种模式?
郑永年:现在很多人讨论的“中国模式”好像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

实际上,如果不理解改革开放之前30年,很难理解现在的模式。

现在的模式只是改革开放以前模式的改进和发展。

国家总体的结构还是一样的,只是好多地方改进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模式”早就存在了。

现在的问题是,谈论“中国模式”有时候显得过分政治化了。

大家更多的是从政治出发,而很少有人做客观研究。

《瞭望东方周刊》:你关于“中国模式”的著作即将出版,你认为“中国模式”是什么?
郑永年:当然首先就是经济方面。

从大历史来看,中国是混合经济模式。

世界上怎么也找不到像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模式,在那么长的历史时期里,总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国有部门,国家对关键的工业领域作用很大。

这在西方是找不到的。

很多人都用西方的经济模式来衡量“中国模式”,似乎西方经济模式就是中国的改革目标。

但如果中国可以变成西方,那么就没有“中国模式”了。

大家说中国是转型经济,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从国有到私营经济。

这就没有看到“中国模式”的本质。

因为中国国有部门很强大,像西方那样的私有化在中国不会发生。

从历史上看,私有经济或者民营经济在中国一直存在,但中国绝对不可能走到像西方的那种完全私有化的地步。

好多经济学家,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私有化。

这脱离中国的现实。

中国的经济只有一部分是私有化。

全面的国有化和全面的私有化都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混合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

解决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只能在承认这个常态的前提下去寻找。

中国政治模式的特点在哪里?西方的政治模式是通过把政治问题外部化来加以解决,因此有反对党和反对力量。

中国则不然。

中国的政治过程也在开放,但是通过把好多问题内部化来求
得解决。

这是两种模式,难分优劣,每一个模式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劣势。

最重要的是开放度不够
《瞭望东方周刊》:有学者提出其实“中国模式”就是没有模式,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见招拆招。

随着“中国模式”的提出,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告别“摸着石头过河”这种路径了?
郑永年: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这句话。

邓小平的改革是有目标的。

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过河”,就是要搞市场经济。

但要怎么样走向市场经济呢?这就要“摸着石头”了,方法是“摸着石头”,目标是“过河”。

如果改革方向不明确,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之间互相争夺,就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来讲,比如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就要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

为什么在这些需要国家大力投入的领域往往就成为暴富的领域了呢?一些人利用改革的名义大力从这几个领域赚钱,改革的结果和原先的目标是相反的。

现在是越想改革,来自体制的障碍就越大。

邓小平提倡“摸着石头过河”,摸哪一块石头不重要,能过河就行。

现在我们越来越不敢去摸石头了。

现在每推出一个政策,利益集团就把这个政策当作谋取私利的一个工具。

我看,“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现在仍然应该坚持。

《瞭望东方周刊》: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郑永年:最重要的问题是开放度不够。

中国的成功就是因为开放。

现在改革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也就是因为不够开放。

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扮演很重要角色的新的利益,已经变成既得利益了,这些既得利益不想进一步开放了。

所以必须要开放,也就是要继续改革,这是唯一的出路。

《瞭望东方周刊》:具体来说,我们下一步应当如何继续“摸石头”?
郑永年:首先要回答国有部门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

国有部门要有个边界,不能无限地发展。

要让国有和非国有两个领域保持相对平衡的空间,容许它们互相竞争。

像社会改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环保等社会政策领域,政府显然都还做得不够。

又如出口与内需方面的平衡,怎么样通过社会政策确立一个内需社会,这些都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