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修改版]

《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案授课人:班级:姓名:学号: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学习目标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一、背景知识1.新月派简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再别康桥》导学案_1[工作范文]

《再别康桥》导学案_1[工作范文]

《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学案一.课前一首诗课外古诗背诵【原文】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本诗借杏花言志。

前两句写花开,一水相护,得天独厚,花事繁盛。

后两句写花落。

如果说前两句写花之形,则后两句写花之神,宁肯飘零天涯,也不甘受屈辱遭践踏。

该诗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前两句象征作者早年知遇于神宗,仕途春风得意。

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自请解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检查预习生字识记畔:1.旁边;附近。

如:湖畔。

本文取此义。

2.田地的边界。

荇: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葫果椭圆形。

笙:管乐器,常见的有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

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词语识记漫溯:随意地在水中溯流。

斑斓:灿烂多彩。

荡漾:一起一伏地动。

预习效果反馈.作者为什么要写《再别康桥》?.康桥是一座桥吗?.诗的首尾有何特点?三、课堂跟讲背记知识随堂笔记那河畔的,是夕阳中的;波光里的,在我的心头。

软泥上的,油油的在水底,在康河的里,我甘心做一条!那榆阴下的,不是,是天上的,揉碎在间,着彩虹似的梦。

整体把握段落层次.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的。

.第2~6节:对美丽的康河的以及自己内心的。

.第7节:开头,展露其别时的情绪。

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细腻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中心表达:诗歌用柔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

结构完整:整首诗诗行长短错落、舒缓有致,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

开头用“轻轻”,最后用“悄悄”,使得诗歌语言既无重复之感,又严谨完整。

写作借鉴:语言优美洗练,生动婉丽,如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把晚上划舟倘徉说成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同学们要学习借鉴的。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两首诗的节奏、旋律,了解新诗中“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学习重点】1.《再别康桥》中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学习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课前准备】朗诵录音一、知识链接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具有“三美”的主张:“绘画美”指的是词语的色彩,“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建筑美”指的是句式。

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

每节偶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上由两个或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首节和末节,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二、【检查预习】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青荇()榆阴()长篙()漫溯()浮藻()斑斓()笙箫()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胸中涌动的激情;3.鉴赏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4.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品析“三美”原则。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关于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

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因飞机失事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

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爱、自由、美。

”(胡适语)。

写作背景《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1年到1922年,志摩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

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和的新格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前预习1、试读,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导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导学案

执教人班级 学生姓名1 一、课前——结构化预习【学习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获得一次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学法指导】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

因此,学习中,重点在品味诗歌的“美”,品味纯美的意境、绝美的语言、唯美的情思,尤其应品味语言所呈现出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

一定要紧扣语言本身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读等手段,辅之以音乐的效果,调动联想、想象的能力,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知识链接】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年仅36岁。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3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表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天性的乞求。

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青睐。

【预习任务安排与要求】1、利用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青荇. 长篙. 漫溯.满载. 斑斓. 笙箫..2、反复朗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执教人班级 学生姓名2(2)诗歌写了哪些景物?(3)为什么描写以上那些景物就能表达依恋之情?(4)作者在诗中说“那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梦”的内容是什么?二、课中——探究交流1、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试从动与静,虚与实的角度分析)2、诗中前后两节相呼应,回环往复。

高一语文必修1《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高一语文必修1《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的疑问】
【质疑探究】
探究点1:“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寄托了作者感情的形象。诗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都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的意象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如“金柳”“青荇”“虹”“梦”“星辉”“夏虫”)
【学习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作者在本诗中情感的转换。
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知识链接】
一、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探究点2:这首诗让人觉得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探究点3:这首诗歌有7节,选择你喜欢的一节仿写。
【当堂检测】(见多媒体课件)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朔月( )漫溯( )长篙( )蒿莱( )嵩山( )
枯槁( ) 记载( )河畔( )挑衅( )斑斓()
无耻谰言( )波澜( )
2.《再别康桥》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七节改用“悄悄的”呢?
【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六、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初读三要求:字音、句读、感情)谈谈初读感受,并说说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再别康桥学案(学生版)

再别康桥学案(学生版)

《再别康桥》导学案【预习案】一、【知识链接】识作者、知背景(详见《新新学案》)二、【基础自测】1、字音字形河畔( ) 青荇 ( ) 长篙 ( ) 漫溯()斑斓()满载()登载()悄悄()悄然()蒿草( )笙xiāo( ) Xiāo( )瑟 Xiāo( )洒斑lán ( )lán ( )言2、常识填空徐志摩,(诗派)主要成员之一。

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等,代表作《再别康桥》。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和。

三、【整体感知】全诗共七节,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探究案】一、走进情景,突破重点1、《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诗人选择这些意象有何作用?提示: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再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章节,说说理由。

(从手法和情感入手)3、思考:诗歌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二、师生合作,探究“三美”1.《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思考:本诗是如何体现“三美”主张的?自主欣赏“三美”: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请描述一下它是如何体现“三美”的?【拓展迁移】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曾经师从梁启超还有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林长民,也就是梁思成的父亲和林徽因的父亲。

虽然徐志摩在中国接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但是跟着梁启超和林长民他却接触到了先进文化。

后来父母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虽然徐志摩并不喜欢这个女子,但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思他还是结了婚,结婚之后愈发觉得这段感情让自己窒息,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去了英国留学。

《再别康桥》导学案3

《再别康桥》导学案3

《再别康桥》导学案3《再别康桥》学案学习目标: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2、分析诗中的关键意象,把握意境,以体会诗人对康桥的再别之情。

一、依据题意,正确填写拼音或字形。

河畔()dàngyàng()()青荇()榆阴()浮藻()chéndiàn()()长gāo()满载()mànsù()()bānlán()()shēngxiāo()()衣xiù()二、解释下列词语:招摇:漫溯:笙箫:三、文学常识填空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他是________(诗派)主要成员之一。

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意意境缔造与音律和谐。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代表作《再别康桥》。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见,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这一主见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肯定程度上克服并订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便等不足,对新诗的进展做出了肯定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

四、感受本诗中的“三美”(一)建筑美——讲求诗歌整体结构上的美感,如章节的对称、句式的均匀整齐)①全诗一共____节,每节_____行,错落排列,字数相近,每节每句在______字之间,有序相对、回环呼应。

①首节和尾节结构、内容几乎相同,起到_______结构作用,回环呼应,结构严谨,也给人整体的美感。

(二)音乐美——诗歌读来富有节奏感、韵律感,有如一首奇妙的曲子①第1节和第7节中分别连用三个“轻轻的”与“静静的”,这些_______的运用节奏轻快,带着微小的弹跳感,反复运用,形成旋律。

①《再别康桥》也讲求押韵,但是和《雨巷》的一韵究竟不同,这首诗节节换韵,只有尾节又回到首节的韵脚,使得整首诗读来富有韵律变化、在变化跳动之中又归于安静。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写作背景:《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课前预习一、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青荇()榆阴()沉淀()长篙()漫溯()满载()斑斓()笙萧()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④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课堂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读,要从字面读出感觉,读出诗中的情感,和小组成员交流初步印象。

2、介绍作者。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原名徐章垿,字槱森。

“志摩”这个名是1918年作者赴美国留学前,他父亲另起的。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一、导入《再别康桥》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3月,离别康桥之际所作之诗。

此诗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马洛与情人去世时留下的经典诗句“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为蓝本,经过徐志摩的加工创作而成。

此诗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二、诗歌鉴赏1. 诗意•《再别康桥》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人通过色彩丰富细腻的词句,抒发了他面对分离时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2. 语言•诗句流畅婉丽,整篇诗歌语言清新脱俗,富有情感色彩和诗意。

•诗歌换行处自然,用词准确,构思巧妙,用语细致入微,气韵华丽。

3. 手法•诗人运用了描绘手法、象征手法、比喻手法等各种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的悔恨和伤痛之情。

•诗中从“园中”展开,写到自己的离别之情,意境优美,写出了诗人之感。

三、诗歌体裁《再别康桥》一诗为五律,即五句一组,每句七言,共二十五个字,皆用平仄对仗的韵脚组成。

全诗共五个五律。

五律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裁,往往用于抒发离别之恋、别离之情等。

四、诗歌主题《再别康桥》一诗主要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诗人将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之中,使整个诗歌更加美好动人。

五、诗歌评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以五律体为主,运用描绘、象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文笔流畅。

诗中自然界与人的交织,使整个诗歌充满着诗意和意境。

作者徐志摩通过诗歌艺术表现了他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人性的柔情与美好。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一。

六、延伸阅读•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漫步青山绿水间。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诗情的领悟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鉴赏评价法教学准备:了解康桥和诗人生平、情感经历、作品及其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

课时安排:二课时【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河畔.( )青荇.()浮藻.( ) 沉淀.()长篙.()漫溯..()斑斓..()笙.箫()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并找出美小节的韵脚,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与节奏美。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一、导入:我知道这样一些送别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他的别离之情的。

二、二、解题:从诗题来看,既然是“再别”,当属第二次离别。

第一次离别是在1922年8月。

诗人1920年来到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其间爱恋林徽因,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同年回国,诗人与林徽因的这段感情最终也没有结果。

回国后,任北大、清华教授。

1924年漫游欧洲,同年认识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如意,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28年6月为除却烦恼,他再次来到了英国,来到了康桥,1928年9月他在给英国友人恩厚之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康桥经历在诗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投影,作者对康桥怀有深深的恋情,这都源于诗人的“康桥情结”。

康桥情结:康桥,即剑桥。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再别康桥》,了解诗人徐志摩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导学重点:掌握《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感悟诗人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徐志摩和他的代表作品。

二、整体理解1. 通读《再别康桥》,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2. 分析诗歌中具体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3. 讨论诗人通过《再别康桥》表达的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三、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思考诗歌中的情感是否 resonates with 自己。

2. 以《再别康桥》为启发,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或散文,表达对生命与爱情的感悟。

四、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再别康桥》,我们深刻感受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理解了徐志摩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境界。

答案:《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的名作,描述了诗人在康河畔告别时的离愁别绪,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诗中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以及空灵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爱情美好而悲伤的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情而又深沉。

诗人用“黄昏”“草色”等意象,勾勒出康桥美丽而寂寥的景象,同时通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悲伤。

结尾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深情地述说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在文学史上,《再别康桥》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为它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更因为它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徐志摩以他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捧。

通过深入解读《再别康桥》,我们更能理解徐志摩这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以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美学意义。

希望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之美,感悟生命之真,与诗人一同感怀逝去时光,珍爱眼前的美好。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感情是轻快的。
5、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避免重复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节影响,“悄悄~~今晚的康桥”而且都是叠字,产生种音韵美,承上节而来,读起来一气呵成,章法严谨。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附:板书设计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新格律诗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3、知背景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此遇到了年轻貌美的才女林徽因,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于是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写下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
( 二 )识记层级知识
1、归纳整理字音、字型、词义
2、阅读课文,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技能应用与拓展】
出课班级
学科
语文
导学教师
出课日期
2011/9/
课题
再别康桥
课时
2
课型
问题生成课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设计者
张海霞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生)
D.“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2)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梦”是指________(当时、昔日)的梦。
2.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作业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以前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所以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二、基础知识
1.字音
青荇()笙箫()长篙()漫溯()斑斓()
2.辨析字形并注音
偻()漪()溯()篙()
偻()绮()朔()蒿()
峦()畔()斓()诅()
挛()衅()谰()沮()
3.词语释义

《再别康桥》学案(学生版)

《再别康桥》学案(学生版)

《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主要作品及创作风格。

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3.体会诗歌的节奏、旋律,了解新诗中“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学习课时】1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写作背景《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愁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他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荇.()榆.阴()沉淀.()长篙.( )漫溯.()浮藻. ( ) 斑斓.()笙.萧()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④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课堂流程(一)知识回顾什么叫意象?什么叫意境?(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诗歌。

2.请你大声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问题探究1.这首诗让人觉得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与同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

(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的这种感情通过哪些方面表达?3.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些意象?你觉得它们分别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读1、7节欣赏回环美诗歌的首尾两小节语意很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但是同中有异,这样处理有怎样表达作用?提示:语言品味要从词语、修辞手法着手。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过程:朱光潜那篇《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的文章大家读过了没有?有一些要求读的可以在语文自习以及周末来读。

这个星期我先不做其他的检测,下周再来。

关于优化设计今天的课前演讲由**同学来讲。

不能照着念。

能背就背,不能背可以看一看。

上课铃声响这个同学伏在桌上照稿子读,读得极快,大家听不清,哗然。

老师评论:完全不符合演讲的要求。

第一,他完全是在读,没有达到背的要求。

第二,他的仪容不好,一直伏在桌上。

第三,上来演讲最起码的规范是: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他没有做到。

第四,李老师说过,第一轮,老师不规定题目,但是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公众话题。

因此,今天这个演讲要重新做。

**,明天不可能再这样。

今天我们接着讲《再别康桥》,有的人批评我,那天讲《采桑子·重阳》时提出一个问题,上下片为什么要互换?没有下文。

老师问,哪个同学知道?有没有同学想过这个问题?想不通啊,这样,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以后找时间交流。

李老师:我们今天看《再别康桥》。

这首诗大家读过了,比较熟悉。

在没有学这首诗前,大家对徐志摩有没有了解?一个同学:我看过一些文章,似乎是说鲁迅和徐志摩在文学上是对立的。

李老师: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同学:我是听我们老师说的。

李老师:你说的是对的,他们在文学观上是对立的,而且李老师年轻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他也是从鲁迅那儿了解到的。

还有哪个同学。

同学二:他是新月派诗人。

李老师:从哪儿知道的?同学二:从优化设计知道的。

李老师:还有没有?没有了?那李老师补充。

有一个电视看过没有?《人间四月天》。

同学三:讲他和三个女人的感情。

李老师:哪三个女人?其他同学补充,同学三:还有其他同学补充林徽音,陆小曼,张幼仪。

李老师:徐志摩比较风流,只是因为他是文学家,就成了……中国有一个不好的传统,一个人成了名人,缺点也就成了优点。

当然,也有人替他辩护,正因为感情丰富,所以写出好作品,我觉得还要应该分开来评价。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徐志摩一、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①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②初步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2.过程方法:反复咀嚼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三美”。

3.情感态度: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的体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高尚情操。

二、学习重难点:1②是重点;2是难点三、徐志摩及作品: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曾留学美、英,1921年开始创造新诗,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是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绝对自由,一生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

出版的诗集有《志摹的诗》、《斐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他的诗大多情感真实,构思巧,意境新,含蓄而不晦涩,鲜明却不浅露,长于比喻,想象丰富,颇具诗美。

他的诗从中国古代和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流利柔和、富有弹性,在创造既是白话又是诗化语言方面,实有功绩。

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四、新月诗派:成立于1923年,结束于1933年。

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但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也发表了一些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

后期由胡适、梁实秋等主编《新月》杂志,杂志不再只谈文学,也登载了各种政治论文,且政治倾向日趋反动,经过与左翼文艺界的斗争而声明狼藉,最终消亡。

五、梳理与整合1.《再别康桥》很适宜朗诵,那么为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并试着读一读吧。

青荇()榆阴()沉淀()长篙()漫溯()满载()斑斓()笙萧()2.播放《再别康桥》配乐朗诵,整体体会诗歌的情感3.学生演读诵读指导:首先,要把握诗歌的节拍;其次,韵脚字要拖音;再次,要把握轻读和重读。

4.抽一朗读好的学生试读后点评。

5.男女生赛读。

6. 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7.齐读课文后:①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2.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绘画美。

3.品味语言,领会诗人对岁月的依恋和惜别的深情。

【自学自研】:
1、知识链接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徐志摩1921年在赴英国剑桥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径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

《再别康桥》一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其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

三美主义: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意象:指的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而言之,意象即寓意之象,是创作主体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给加点字注音
青荇.()漫溯.()长篙.()满载.()笙.箫()
3、熟悉文本,感知诗歌的节奏和形式特色。

(1)节奏(音乐美):
(2)形式(建筑美):
【互学互研】:
一、赏析诗歌的意象美与绘画美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诗人为何不选取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常见物,而要选取这些特殊的意象?
2、诗人设置这些意象有何效果?
3、本诗的绘画美是如何体现的?
4、补全下列与离别主题相关的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5、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上述离别诗词相比,主要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深学深研】:
一、品味情感
1、第一节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

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七节改用“悄悄的”呢?
2、诗人为何在第六段转而说自己“不能放歌”呢?
3、诗人在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
二、课外延伸
1、比较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体会该诗歌的艺术特点。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