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朋友圈里的银行卡谣言与真相_会计学堂
谨防七种典型银行卡诈骗
谨防七种典型银行卡诈骗作者:黄斌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11期近年,银行卡诈骗案日见增多,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也在"升级"。
为此,笔者走访了相关专家及行内人士,揭露当前发生在我国的七类典型的银行卡诈骗手段。
伎俩一、ATM机旁张贴通知公告不法分子假冒银行名义,在ATM机旁贴上所谓"通知"或"公告":本行因系统升级,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请进行安全设定操作,并输入安全号码。
其实,所谓的"安全号码"是不法分子预先在营业网点开设的储蓄卡号。
通过此手法,不法分子误导客户在取款前,先将款项转到其指定账户,得逞后立即到ATM机或银行网点取款或转账。
防范对策:不要相信ATM机旁粘贴的任何类似"通知"、"公告"或"温馨提示",银行关于设备运行的任何通知,都只会通过ATM机的屏幕显示。
伎俩二、制造ATM机故障发布提示不法分子堵住ATM机出钞口、插卡口,制造交易故障,并在设备上张贴一张所谓"温馨提示"。
其内容大体是:如ATM机出现不出钞或吞卡等现象时,请速与提示中的电话(不法分子的电话)联系。
为增加欺骗性,一些不法分子还会预先购买尾数为95的小灵通电话,在提示上预留的电话为"小灵通电话+各大银行客服电话的后三位",680578-95533、670624-95588。
这样,客户粗粗一看,还以为就是银行的客服热线。
防范对策:交易前,请观察设备有没有被犯罪分子破坏,发现取款异常情况,请拨打银行统一客服电话。
伎俩三、偷窥密码卡号复制卡片不法分子偷窥客户取款密码和银行卡卡号,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银行卡,再利用复制的银行卡在ATM机上取款,盗取资金。
防范对策:一定要做好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的保密工作。
在ATM机、POS机或营业网点柜台输入银行卡密码时,请用手遮住密码键盘,谨防犯罪分子取得银行卡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短信诈骗防不胜防请勿轻信
短信诈骗防不胜防请勿轻信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诈骗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其中,短信诈骗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不仅手法隐蔽,而且受害群众广泛。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务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小心警惕各种诈骗手法短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有冒充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充值转账的、冒充国家公务员承诺代办高额奖金的、冒充中奖通知要求汇款领奖的等等。
骗子们总是试图以各种迷惑性的信息唬骗受害者,使其在情感上和理性上都产生动摇,从而轻易上当。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对任何可疑信息保持怀疑态度。
提高警惕,谨慎应对遇到可疑短信诈骗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
首先可以仔细核实消息来源是否真实可信,是否与之前接触的客户经理或相关工作人员一致。
有疑问的可以主动拨打银行或相关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确认。
绝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更不要进行任何转账或充值操作。
即便对方声称有什么优惠政策或中奖信息,也要三思而后行。
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现自己成为诈骗目标,一定要立即报警。
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信息,配合调查取证。
同时可以向银行反映情况,要求冻结账户或撤销交易。
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防范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防范短信诈骗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和警醒。
不能轻信任何可疑信息,要理性分析、审慎应对。
同时还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与公安机关通力合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提高防范意识,才能真正遏制各种诈骗行为的泛滥,营造安全守法的社会氛围。
人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
对于短信诈骗这一隐患,我们更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时刻保持警惕,坚持不轻信谣言,坚持维护自身权益,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遏制这一顽疾,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和谐。
银行卡诈骗大盘点:不法分子伪造银行卡
银行卡诈骗大盘点:不法分子伪造银行卡[摘要]近年来,卡片被伪造的案件屡见不鲜。
犯罪分子仅需窃取持卡人账号、密码等信息,即可伪造复制一张银行卡,并利用新卡窃取资金.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银行卡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然而,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银行卡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
如何识破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高银行卡用卡风险防范意识,是每个持卡人所关注的内容。
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常见的银行卡诈骗情况一一进行盘点,同时,邀请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电子银行部专家为持卡人破解骗术并为防诈骗支招。
诈骗大盘点:新老骗术“齐上阵”A TM机上做手脚近年来,卡片被伪造的案件屡见不鲜。
犯罪分子仅需窃取持卡人账号、密码等信息,即可伪造复制一张银行卡,并利用新卡窃取资金。
此前曾有一伙犯罪分子在ATM机上安装读卡器及摄录机,伪造假银行卡盗取金额或消费,其中3名犯罪嫌疑人分工在ATM机上作案,1人挡住银行摄像监控设备,1人在银行卡入口处用万能胶粘贴读卡器,另一人则迅速在键盘上方安装小型摄像机,获取持卡人账号、密码等全套信息。
制造伪卡盗刷巨款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对准了超市、酒店等消费场所。
经调查,盗刷银行卡一般是到某大型超市或酒店应聘收银员,利用银行卡信息采集器在顾客刷卡消费时盗取银行卡磁条信息,并通过针孔相机记录下银行卡密码,伪造银行卡,然后再到异地盗刷。
而许多持卡人在输入密码时安全意识不强,甚至到餐厅等公共场所消费,为图方便,经常将卡片交由餐厅服务员到柜台刷卡结账。
而卡片在离开持卡人视线时,一些装有复读设备的POS机便将卡片信息测录下来,犯罪分子凭此信息可用来复制卡片进行盗刷。
靠短信行骗江湖当短信诈骗猖獗之时,上述两种行骗方式似乎显得有些“过时”。
最近,不少网银客户因为收到不法分子关于“网银升级”的短信通知,误登录钓鱼网站,导致账户中的巨额资金不翼而飞,损失惨重。
有银行客户反映,他们收到关于“因系统升级改进为确保账户安全请登录该网站升级”的短信,要求其输入某网址,当其按网上指令操作后,账户上的资金瞬间即被转走。
银行卡被疯狂叫卖 成诈骗洗钱帮凶
银行卡被疯狂叫卖成诈骗洗钱帮凶作者:郑良魏董华程群来源:《蓝盾》2017年第12期近日,福建龙岩市中级法院对一起公安部督办特大买卖身份证、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作出终审判决。
犯罪分子黄某非法买卖银行卡2735套,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身份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套包含身份证、手机卡、网银U盾等资料齐全的银行卡,在网上售卖价格达1500元以上。
有专门的团伙收购各种卡证后,雇人到银行开卡转卖。
犯罪团伙使用这些“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活动。
网上公然收购出售各类银行卡记者在QQ查找群中搜索“卡”,弹出不少含有“开卡”“信用卡提额”等内容的QQ群。
记者加入一个“开卡”群,发现里面有成员640多人。
入群之后,不断有人发布广告,声称收购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或者招收开卡人员。
有一个收购身份证的广告称:“高价回收身份证,1985年到1992年出生的,150元一张”。
记者联系一名在群里招收开卡员的人,其称:“开卡员只需拿自己的身份证到任何一家银行开卡,不管一类、二类账户我们全收。
但是,在银行开卡时必须用我们提供的手机号码。
”记者提出,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卖给别人使用,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对方说,银行卡是用来注册淘宝账户刷信誉的,不会对开卡人有影响。
不同的银行卡价格不同。
普通银行卡售价70元,开通网上银行的银行卡可以卖到两三百元,如果提供了U盾、手机卡、身份证等资料的银行卡,则可以卖到1500元以上。
记者在百度搜索“银行卡、QQ、代办、出售”等关键词,不时出现售卖银行卡的信息。
记者点开一家名为“皇冠银行卡购买中心”的网站,网页上显示:“本处有大量真实办理的全国各地各大银行全新银行卡长期供应。
卖卡讲诚信,淘宝担保交易。
”此外,该网站还提供“按需求订购银行卡”服务。
根据网站提供的QQ号码,记者联系上一名工作人员,其称:“银行卡、身份证、U盾、手机卡全套售价1500元,各个银行卡价格相同”,如果“不带身份证,只是银行卡和U盾,价格为1000元”。
银行卡诈骗案例
银行卡诈骗案例银行卡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它给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真实的银行卡诈骗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警惕,防止自己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案例一,假冒银行客服电话诈骗。
小王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小王的银行卡存在异常情况,需要核实身份信息。
对方还称,如果不立即配合核实,银行将冻结小王的账户。
小王听后心生恐慌,便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
结果,不久后小王的银行卡内的存款被盗刷一空。
案例二,虚假短信诈骗。
小李收到一条短信,称其银行卡有一笔重要资金进出,需要进行确认。
短信中还附有一个链接,要求小李点击链接进行操作。
小李出于好奇心点开了链接,输入了银行卡号和密码,结果银行卡内的存款很快就被盗取。
案例三,ATM机窃取银行卡信息。
小张在ATM机上取款时,发现机器前安装了一个类似读卡器的设备。
他没有在意,继续进行了取款操作。
几天后,小张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大量资金,经过调查发现是在使用被篡改的ATM机时,银行卡信息被窃取。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银行卡诈骗案件,它们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防范各种诈骗手段。
首先,我们要警惕来自银行或其他机构的电话、短信等信息。
银行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客户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因此,接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相信并提供个人信息。
其次,我们在使用ATM机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确保ATM机没有被篡改或安装了读卡器等设备。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银行或相关部门报告,并选择其他安全的渠道进行取款或查询。
最后,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或提议。
同时,要定期更换银行卡密码,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银行卡诈骗案例屡见不鲜,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诈骗的目标。
因此,只有加强警惕,提高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10个必看的流行骗局解密
10个必看的流行骗局解密:少看一个或损失百万!一、银行卡被骗案例:2015年1月14日,沈阳市民郭先生将2万元存入某银行借记卡中,15日通过ATM 机取过两笔钱,分别为2500元及2000元,均收到短信提醒,可16日刷卡消费时被告知卡内余额不足,但未收到任何其它短信提醒,银行卡也一直放在钱包没丢。
郭先生立即去银行查询,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卡里仅剩300元,1.5万多元钱不翼而飞!在打印出来的交易明细上显示,有15笔盗刷记录,其中9笔是异地POS机盗刷的,6笔是网上消费,消费大多在北京、深圳,但郭先生未离开过沈阳。
【骗术揭秘】银行卡被盗刷主要有以下三种骗术:1. 犯罪分子在ATM机或POS机上安装读卡器或摄录机,窃取持卡人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伪造或复制银行卡,并利用伪卡窃取资金。
2.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网银升级的虚假信息,注明需登录的网站地址,实为钓鱼网站,储户一旦登录,犯罪分子便可在后台窃取账号、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通过网银将卡内资金转走。
3. 以“已扣年费、服务费”等名义发送短信,吸引用户回拨400开头的号码查询,犯罪分子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骗取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诱骗储户在ATM机或网上银行进行转账交易。
【应对之道】1. 相对于传统的磁条卡而言,芯片卡更具安全性,不易被复制,储户最好将手中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
2. 储户应妥善保管银行卡及正确使用密码,不将银行卡借他人使用,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
3. 记清客服电话和官方网址,不要轻信任何来自非客服电话的信息,不要通过链接或者按照他人指示的网址登录,如记不清官网网址,可在收藏夹中将常用网站收藏。
4. 发现银行卡被异地盗刷要立即报警,并通知发卡行冻结银行卡。
5.银行卡被盗刷后要立即到银行、ATM机取款或查询余额并保留凭条,或到商店刷卡消费,获取当时银行卡并未离开自己的证据。
6. 开通手机短信通知,第一时间得知银行卡内资金变动。
二、ATM取钱被骗案例:ATM机取钱遭遇“贴条”储户被骗4500元2014年7月13日晚7时许,杨女士到银行的ATM取款机取钱,但交易时取款机发出异响,并未吐出任何现金。
防止银行卡诈骗大学生必备知识
防止银行卡诈骗大学生必备知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银行卡诈骗案件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大学生作为一个容易受到攻击的群体,必须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知识,以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本文将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些防止银行卡诈骗的必备知识。
一、保持银行卡的机密性首先,大学生们要牢记银行卡信息的机密性,不要随意将银行卡、密码或其他相关信息透露给他人。
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如网吧、图书馆等,要注意周围的人是否存在可疑行为。
同时,谨慎回答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不要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
二、警惕钓鱼网站和伪造电话钓鱼网站是指冒充银行或其他机构的虚假网站,通常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引诱用户点击链接,然后获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
大学生们应警惕这些钓鱼网站,要慎重点击未知的链接。
如果接到银行或其他机构的电话,要注意语气、内容和口音是否可疑,或者直接挂断电话并通过官方电话咨询确认。
三、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有些不明软件可能存在恶意程序,可以窃取银行卡信息。
大学生们在下载软件时要注意软件的来源和官方认证,最好选择正规的应用商店进行下载。
此外,保持手机或电脑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的及时更新也能增加安全系数。
四、定期检查银行卡账户大学生们应该养成定期检查银行卡账户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交易。
如果发现有未知的交易或其他可疑情况,应立即联系银行进行核实。
同时,也要设定好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银行卡的安全性。
五、启用身份验证功能大学生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启用银行卡的身份验证功能,如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这些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减少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
六、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大学生们应该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尽量避免将其集中放在一起。
最好将银行卡和密码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以减少被盗取的风险。
同时,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最好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设置密码。
七、及时冻结银行卡如果发现银行卡遗失或被盗,大学生们应该及时联系银行进行冻结。
银行卡被盗刷,手机黑卡惹的祸
银行卡被盗刷,手机黑卡惹的祸作者:秦风来源:《检察风云》2019年第08期三年前的一天,张丽去银行柜台取现,赫然发现银行卡余额少了15万余元。
追根溯源,竟然是被人用手机黑卡通过网银转的账。
于是,张丽起诉了电信运营商,刑案尚未侦破,她能够先行获得民事赔偿吗?2018年11月13日,经过成都市两级法院的审理,给出了结果。
15万余元悄然蒸发2015年4月6日,张丽去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玉双路支行柜台取款,当她递上银行卡输入密码后,却被柜员告知,账户内仅剩55元。
“这怎么可能,里面明明有15万多啊!”张丽十分震惊,大声嚷了起来。
柜员当即拉出账单,交易明细显示,截至2015年2月12日,该银行卡账户内余额为157755.08元。
2015年2月14日14时53分04秒至2015年2月14日15时46秒期间,在不足一个小时内,该银行卡通过手机银行分四次分别向户名为赵强的人转账,其中三次分别为5万元和一次7700元,共计157700元。
“我压根不认识这个赵强,也从没有在手机银行上转过这么多的款项。
”张丽觉得蹊跷,她认为一定是银行系统出了问题,要求柜员再次核实。
柜员从数据后台调出了相关记录,四次转账,玉双路支行均向张丽的银行卡绑定手机的尾号2788发送了转账验证码。
据张丽回忆,2013年3月18日,她在玉双路支行处申领招商银行卡一张,并为该卡开通了网上手机银行,绑定了尾数2788的手机卡。
这个手机卡每月的套餐费用,由她丈夫万丰的单位定期支付,故而户名不是她本人,但手机一直归张丽使用。
2015年春节前夕,夫妻俩带着儿子去海南旅游,2月12日中午,尾数2788的手机突然无信号,此后两天,手机不停有来电显示,但接听后却无人应答,手机也无法回拨,张丽估计手机中了病毒,关掉手机。
2月15日开机后正常使用,但未见到手机短信提示。
“肯定是银行卡被盗刷了!”张丽恍然大悟,她当即向招商银行成都分行投诉,对方明确答复,通过手机完成转账的行为,不在银行掌控范围。
银行卡倒卖暗藏“洗钱”陷阱
银行卡倒卖暗藏“洗钱”陷阱作者:叶朗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7年第07期极具私密性的银行卡竟被当成商品公开买卖,并已形成收购、开办、销售、使用的“灰色产业链”,为诈骗、行贿受贿、洗钱、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面对身份证管理存漏洞、打击成本高等难题,一些专家建议,要斩断银行卡非法买卖“灰色利益链”,不仅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网络监控等方式加强监管力度,更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打击合力。
非法买卖按照相关规定,银行卡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然而,极具私密性的银行卡却在网上热销。
在搜索引擎输入“银行卡”,即显示出大量销售银行卡的信息,其中大部分是专门出售银行卡的网站。
“普通借记卡300元一张,如果需要开通网银则要500元,再加100元还附送开户人身份证原件一份”,该客服人员介绍说,“您还可以指定开户人的姓名、性别和开户地,但这种情况不能提供开户人身份证。
”非法倒卖银行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各网站生意十分红火,所销售的银行卡品种齐全且明码标价,一张普通借记卡的价格在200元-500元,如需开通网银则需另加100-200元。
部分网站可根据客户要求,指定开户人姓名、性别和开户地。
卡贩子们非常警觉,均称只能通过淘宝支付,拒绝当面交易。
灰色产业既然买到的银行卡是真卡,这些银行卡又是从何而来?据了解,他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获取银行卡:一是以每张100元左右的价格从持卡人的手中收购其闲置不用的银行卡;二是批量购买遗失或被盗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件,然后办理银行卡进行倒卖;三是通过在银行的“内部关系”,满足客户“指定开户人”等特殊要求。
在银行办理一张借记卡仅需10元工本费甚至免费,而在卡贩子手中购买一张卡则要数百元。
为何还有不少人愿出高价从卡贩子手中购买银行卡?这些银行卡买来后有什么用?西南政法大学司法制度研究专家蔡斐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匿名账户的需求量很大,例如,因业务往来需要接受汇款、转账、消费、送礼等,而不想使用真实身份的;企业单位通过虚开银行账户转移存款用以逃税的;甚至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警惕银行卡诈骗“六大伎俩”
警惕银行卡诈骗“六大伎俩”作者:邓海燕来源:《金点子生意》2012年第04期近来,银行卡诈骗案件不断涌入人们视线,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可谓层层“升级”,除了利用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态,布局各种“中奖”、“特惠低价”和“返利”的圈套,更利用持卡人“恐惧”心理,冒充公、检、法等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恐吓诈骗,获取账户信息,从而盗取账户资金,谋取非法之财。
警惕——银行卡犯罪“六大伎俩”伎俩一:冒充安全检查。
“您好,这里是××市人民法院,我们已经向您发起法院判决书并将被强制执行,重听请按0,人工服务请按9……”通常接到此类电话后,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快速接通到人工服务问清缘由,实际上这通电话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盗取银行卡资金的“前奏曲”。
人工服务那头会要求持卡人上网下载软件进行安全检查,并插上所有U盾,而这一木马软件会趁持卡人按提示操作时,将账户资金快速转出。
伎俩二:伪造高额欠费。
“您好,您的电话已欠费6000元,如有疑问请按0……”电话怎么会无端欠下如此巨额的费用呢?实际上这又是一出骗局。
你接下来很可能会听到,自称是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确认你的基本信息,随后,再“好心”提示你:为了防止银行卡资金被盗,可先通过网银或ATM机转入安全账号中。
而一旦持卡人信以为真,资金可就真的一去不返了。
伎俩三:盗用网络聊天工具。
“您在吗?我朋友突然摔伤在医院,能不能转点钱到我账户中呢?”当你的QQ好友突然冒出这句话,最好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盗取聊天工具,再利用朋友间的信任而进行犯罪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你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再回过神来可就迟了。
伎俩四:冒充您的熟人。
“老李,你还记得我是谁不?猜猜看!怎么老朋友都不记得啦?……”陌生“朋友”的突然来电,是否让你喜出望外呢?提防着点,这个“朋友”没准不安好心。
外地口音的“钓鱼”电话,一旦你信以为真,报出某个朋友的名字,对方就会顺水推舟约见面,留下手机联系方式。
随后,即将到达见面时间时,骗子会打电话称在途中遇到交通事故,急需资助,请求借款,巧妙地让持卡人自己乖乖地转账给骗子。
出借银行卡案例
出借银行卡案例
最近,关于出借银行卡的案例频频出现在新闻中,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出借银行卡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麻烦和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出借银行卡的案例,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案例一,小明出借银行卡给朋友使用,结果朋友透支了卡内余额,小明陷入了
经济困境。
这是一个典型的出借银行卡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例。
虽然小明的初衷是好的,但
是出借银行卡给他人使用却带来了不好的后果。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亲朋好友,也不能轻易出借银行卡,因为一旦发生了意外,损失的是自己的财产和信誉。
案例二,小红将银行卡和密码告诉了同事,结果同事私自取款,导致小红的银
行卡被盗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身边的同事,也不能随意透露银行卡和密码。
一旦
银行卡信息泄露,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银行卡和密码是私人财产,不可轻易泄露给他人。
案例三,小华将银行卡出借给了陌生人,结果银行卡被用于非法活动,小华被
卷入了刑事案件。
这个案例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却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出借银行卡这件事。
陌
生人可能有不可预测的动机和行为,一旦出借银行卡给陌生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综上所述,出借银行卡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麻烦和风险。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银行卡是私人财产,不可随意出借给他人使用。
即使是亲朋好友,也要慎重考虑,避免因出借银行卡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让大家警醒起来,珍惜自己的财产和安全。
银行卡骗术等你来
大规模划款 ;手段二 .骗子 在 A M机上 T
贴一张所谓 的 “ 紧急 通 知 ” ,声 称 “ 总 接
行计算 机病 毒监 控 中心 紧急通 知 ,A M T 机系 统受到病 毒侵 害 ,为保 证用 户资 金 安全 ,用户必 须把 资金转 移到指 定帐 户 上 ,才能升级抗病 毒程序” 。当持 卡人 把 资金转入该 帐户 后 ,立 即会被 犯罪分 子
实施技 术含量 较高 的一种 诈骗 手段 。骗 子先 用 假 身份证 在 银行 办 一 张银 行 卡 .
然 后 根 据 卡 上 的 卡 号 ,在 网 上 银 行 测 试
维普资讯
金融 法 苑
与此卡号前 后相连 的号 码 ,再 用高 科技
手 段 破 译 这 些 卡 的 密 码 ,制 造 假 卡 ,然 后通 过网络将 客户 资金进行 转 账划款或
提走 ;手 段 三 .骗 子 在 A M 机 的 出 钞 口 T
无 法退 出 ,你往往 以为是卡被 吞 ,等跑 到 银行挂 失取 回卡后 才发现 卡 内资金 已
被 盗取 。
骗 术 五 :假 证 诈 骗 。 这 是 犯 罪 分 子
设 置一些 特殊 的障碍 ,或者 在卡 出入 口
内 贴 上 一 片 带 有 倒 钩 的 铁 片 ,或 者 在 A M 机 的读 卡 部 分 设 置 特 殊 装 置 .这 样 T
在 网 上 疯 狂 购物 。
被 消费或取走 。 骗 术八 : “ 窥窃 ”诈骗 。当你在银 行 申请 银行 卡开 户 ,去填 写开 户 申请 书 的时候 ,骗子会跟你一 起拿一张单来填 ,
己的银行卡 及密码 ,不要 轻易 向他人 透 露银 行卡 账户信 息 ,在 任何情 形下 都不 要轻易 向他人透 露银行 卡密码 等 账户信 息或将 资金转入 陌生 账户 。如果 对 自己 的银行 卡消费 确有 疑问 ,应 亲 自到银行
2018年4月朋友圈十大谣言
16 / 2018.05网络预警ybersecurity AwarenessC谣言1 要求转发5个群才能观看的视频含有木马病毒欺骗指数:★★★★危害指数:★★★★现在很多群都有收到各种二维码短片或视频,想看完整个视频要转发5个群的视频大家都不要转发。
因为视频下载了克隆软件,一旦转发成功就会克隆微信绑定的信用卡等,造成损失财产(目前有很多人上当了)。
真相:“转发5个群才能观看的视频含有病毒,会克隆微信、绑定信用卡导致泄露隐私”一说法并不属实,单纯分享视频操作并不存在下载病毒程序的可能性。
谣言2 急救小贴士:烧烫伤抹蛋清、噎到东西举起手欺骗指数:★★★★危害指数:★★★★男子被火烧伤了,随后一位女子立刻用蛋白涂抹在其脸上,最后他的脸不但愈合得很好,还像婴儿一样嫩……一朋友不小心被鱼刺给噎到 ,后来他把手举起来,鱼刺就轻松吐出了 ……真相:用鸡蛋清处理烫伤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感染的风险。
噎到东西举手、腿抽筋举对侧手也都不是急救的正规做法。
谣言3 那些“褪色”饮料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近日,一段“饮料色素实验”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
视频中,将橘色的汽水饮料倒入玻璃杯中,然后放入色母片快速搅拌。
1分钟后,杯子里的饮料呈现出白色状,而色母片已变成橘色。
真相:专家表示,人工合成色素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
另外,视频中使用色母片是一种新型洗衣用品,吸附能力很强,不论对于天然色素还是人工色素,都有极强的吸附作用。
谣言4 百余人团伙抢小孩,偷器官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有家长反映:有学生遇到开小车的向小学生问路 ,并拿出100元感谢费 ,让小孩上车带路实施拐骗 。
听说,昨天被偷了三个孩子,板桥也丢了两个孩子。
他们专偷七岁以上的孩子,可能是要人体器官,比如肾脏什么的。
110已经证实!全县通缉!真相:这则消息可以说是偷小孩谣言的综合版了。
对于谣言涉及的地区,各地警方也进行了相应的排查和确认,表示并未接到此类儿童失踪的警情,也多次进行了官方辟谣发布。
关于银行卡诈骗案件原因的分析[权威资料]
关于银行卡诈骗案件原因的分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包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手段,然后探讨了银行卡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范银行卡诈骗的方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银行卡诈骗案件原因分析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记名无面值支付工具,因其具有功能齐全、轻盈易带、方便安全、低成本运行等优点,使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
它的推广和使用,对于减少现金的使用、改善流通环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银行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往来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银行卡本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针对银行卡的犯罪也就应运而生。
例如银行卡诈骗、恶意透支等不法行为。
一、当前银行卡诈骗案件的手段不法分子进行银行卡诈骗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通过在自助银行门禁上安装盗码器、偷录装置、针孔摄像机等方式盗取持卡人银行卡磁条信息和密码信息,并在盗取信息后制作伪卡盗取银行卡内资金;利用互联网实施不法,在互联网上设立假冒银行网站,以骗取持卡人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方式将持卡人银行卡内资金盗走;利用黑客软件、网络病毒盗取持卡人银行卡号和密码,然后盗取持卡人的卡内资金;利用ATM机实施不法,他们在ATM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出钞口等处设置障碍,窃取卡内资金。
另外还有伪造紧急通知,偷换银行卡,利用手机发送中奖短信或者假冒消费提示短信的方式等几种主要欺骗手段来进行诈骗。
二、银行卡诈骗案件发生的原因银行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通过对以往银行卡诈骗案件进行仔细分析,造成银行卡诈骗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是:①银行卡的技术含量低、防伪性差、易于伪造;②银行部门对银行卡管理不到位,保密制度不落实;③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银行卡的安全保密性认识不够,防范心理不强。
骗子银行卡
骗子银行卡骗子银行卡是一种目前在网络犯罪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骗术。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制作一张看似真实的银行卡。
然后,他们就可以利用这张银行卡进行盗刷、转账等违法行为,造成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骗子银行卡的制作和使用手法层出不穷。
一种常见的手法是在互联网上购买被盗刷的信用卡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制作成一张真实的银行卡。
他们还会使用特殊的设备,如读卡器和编码器,来复制银行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写入新卡上。
另一种常见的手法是通过钓鱼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
骗子会冒充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向被害人发送虚假信息,引导他们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
一旦骗子获取到这些信息,他们就可以制作一张伪造的银行卡,并使用这张银行卡进行盗刷。
除了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诈骗外,骗子还会使用其他的手段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
他们可能会假冒快递员、销售员等身份,通过偷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窥探被害人输入密码的动作,然后将这些信息用于制作银行卡。
一旦骗子成功获取了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并制作了一张伪造的银行卡,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盗刷和转账等违法行为。
骗子通常会选择在夜间或不常使用的时间进行操作,以避免被人察觉。
他们可能会选择在各种消费场所进行刷卡消费,如商场、餐厅、加油站等,以此来掩盖他们的真实目的。
当被害人发现账户资金异常或被银行冻结账户时,通常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被盗刷的资金,被害人往往很难追回,并且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避免成为骗子银行卡的受害者,我们应该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任何人,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输入密码。
此外,及时关注银行账户的动态,定期更换密码,可以有效减少被骗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学会识别诈骗信息。
遇到可疑情况时,应及时与银行或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并报告。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警惕,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打击骗子银行卡的犯罪活动。
为了15把农行卡干黄了
为了15把农行卡干黄了
近日,有消息传出,一位当地的年轻人为了非法获取15张农行银行的
银行卡,竟然采取了非常荒谬的黄色手段,而且是以高价格卖出。
据悉,他以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方式出卖了这些农行银行卡,受到了不少
人的关注。
这位年轻人本来可以向农行银行申请信用卡,并且按要求填写一定的
资料,可是他却采取了这种犯贱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由于他违法犯罪,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特别是金融监管机构,正在与农行银行深
入调查此案的真相。
从这起黄色犯罪案件中可以看到,要想拥有银行卡,必须按照规定的
条例和流程申请,不能采取非法的手段,以免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并让自己的名声受损。
有了这案例的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遵守法律
法规,维护自己的名誉,良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切勿被非法手段所扰。
识破假冒银行的网络骗局
识破假冒银行的网络骗局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虚假银行和网络骗局层出不穷。
诈骗者通过各种手段,试图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
这些骗局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信用记录造成长期影响。
了解这些骗局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保护自己,成为了每个用户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网络骗局的种类繁多,其中假冒银行的诈骗尤为常见。
诈骗者通常通过伪造网站、发送钓鱼邮件、甚至利用社交媒体来吸引受害者。
这类骗局的成功率往往在于其设计的高度仿真,许多假冒银行网站看起来与真实银行网站几乎无异。
因此,识别这些骗局,保护个人信息,是每位网络用户的责任。
假冒银行网站通常会模仿真实银行的界面,包括标志、色彩和布局。
这种高仿真度使得普通用户在没有细心检查的情况下,容易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陷入此类骗局,用户首先应该仔细检查网址。
真实的银行网站通常使用HTTPS安全协议,且网址中应包含银行的正式域名。
任何不熟悉或拼写错误的域名都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
除了网址,用户还应警惕那些要求提供敏感信息的请求。
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还是社交媒体,真实的银行通常不会主动要求客户提供密码、身份证号码或其他私人信息。
如果接到此类请求,务必保持警惕,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诈骗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发送伪装成银行的钓鱼邮件。
这些邮件通常声称用户的账户存在安全问题,要求用户点击链接进行验证。
链接往往指向伪造的网站,用户在输入信息后,敏感数据就会被盗取。
识别钓鱼邮件的关键在于检查发件人的邮箱地址,通常假冒邮件的发件人地址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假冒银行提供了新的渠道。
诈骗者往往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的促销活动,诱使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在此情况下,用户应对那些声称能够提供高额回报的投资机会保持高度警惕。
真实的投资机会通常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宣传。
另外,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服务时,也应定期检查账户活动。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交易,立即联系银行并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的监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为后续的调查提供必要的信息。
【防范指南】警惕银行卡收购背后的
【防范指南】警惕银行卡收购背后的博文收藏03-11 1250【防范指南】警惕银行卡收购背后的隐藏危险(图片来自网络,诚谢)近日,互联网上出现较多的关于银行卡买卖的信息,有人以30元-100元/张的价格从事收购他人闲置银行卡,开通“网银”功能的银行卡收购价格高达200元/张,并且这些网站还进行银行卡出售的业务。
市民徐先生的网友以每张70元的价钱向他收购其手中的银行借记卡,言称不会做任何违法的事情,只要一个月之后去银行挂失就行。
可是当徐先生去银行挂失时却发现银行卡上多了1000元钱,对方这时也打来电话要求徐先生把钱还给他,徐先生觉得还钱倒是没事,可是他怕事后还会有麻烦找上门。
这些非法买卖银行卡的业务,不但违法,而且背后还存在重大隐患,极易被犯罪份子利用,进一步引发经济犯罪。
1.诈骗。
目前高发进行的电信诈骗犯罪,犯罪分子在作案时会使用大量收购的银行卡用以账、提现,隐藏自己真实身份,一旦诈骗得逞,就将手机卡、银行卡丢弃、销毁。
下一次作案时,再通过网上批量购买手机卡、银行卡实施诈骗,因此银行卡成了不法分子用来进行诈骗的谎言道具。
2.逃税、洗钱。
很多小老板收购银行卡用来虚开账户,多开账户为了移存款,工商局查的时候不知道公司的存款有多少,一些公司为了少缴个税,就会设立几个账户,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分几个帐户存,还有的人为了将境外的资金移到国内,或将黑钱移,起到少缴税款,洗钱的目的。
3.商业贿赂。
行贿人将现金打入匿名银行卡的送礼方式更加被企业所接受,同时收受贿赂之人则需要“匿名”接受汇款、账、消费。
因而网上收购银行卡经常会强调银行卡要有“卡主名字和密码”的原因所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警方提醒市民:1.应妥善保管手中银行卡及密码,了解将银行卡借、出租、卖给他人的危险性2.切勿贪图蝇利,将银行卡出售给他人,以免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
3.“一人多卡”的持卡者要及时对手中银行卡进行整合和清理,将资金入常用卡内,对长期闲置的银行卡予以注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下载会计学堂官网 会计学堂,是深圳快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线培训平台。
成立于2011年,拥有500余人的优秀师资团队,是国内领先的会计实操在线培训机构。
发展历程:
2012年,注册会计师柳齐创办会计学堂;同年7月,会计学堂推出工业会计实操、商业会计实操、小微企业会计实操3个行业真账实操模拟系统;同年9月,出纳实操系统上线,在线学员超1万人
2013年8月,会计学堂实操行业增加到20个,包括餐饮企业实操、酒店实操、地产公司实操等;同年12月,国税、地税模拟申报系统上线,学员超5万人。
2014年6月,直播课系统上线,推出互动学习新模式;同年7月,手工帐、金蝶软件实操、用友软件实操以及零基础学会计课程上线;同年11月,实操行业实操扩张到30个行业。
2015年3月,公司获得知名风险投资公司1000万的A轮融资;12月,会计学堂被腾讯教育评选为在线会计实操培训的第一品牌。
2016年3月,从业、初级、中级考证直播课开通,签约老师超过200人,学员超过30万。
银行卡使用常识,你知多少?
银行卡安全知识,你知多少?
朋友越多,你朋友圈的内容就越多,然后你看到的“心灵鸡汤”和“特别提示”就越多,那么,它们都是真的吗?
【传言】“从本月起,欠钱不还银行‘零容忍’了”。
该“温馨提示”称,“逾期一天都要被征信列入黑名单了!按照央行T+1接口规范要求,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于2014年9月1日正式上线!数据报送频率由原来的每月变成了每日,银行原有的3天宽限期也将统一取消。
珍惜信用,及时还款!”
【真相】目前,银行对个人征信的报送频率仍为“每月一次”。
各家银行对于逾期行为
更多资料下载会计学堂官网 也都有相应的“容时容差”还款规定,给持卡人几天不等的宽限期限。
而央行征信系统也没有所谓的“黑名单”,因此不会出现晚还一天进央行黑名单的情况。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征信虽没有黑名单,但是会如实反映你的还款情况,如果你在银行给的宽限期限内还未还款,征信系统是会有记录的,而这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贷款,甚至其他活动。
【传言】传言称,信用卡一旦被盗刷,有密码的持卡人将会负全责,没设密码的持卡人可享受银行的保护,由银行承担部分赔偿。
【真相】不设置密码,在盗刷后银行也未必会承担这部分责任:出现盗刷或其他问题后,责任认定与设置密码与否无关,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定责任。
如银行方的确存在操作失误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还是要负相应责任。
而因银行无法识别信用卡是被盗刷还是道德风险,所以在设置密码的消费方式上,持卡人是很难证明银行存在过错从而获得赔偿的。
【传言】传言称,网传在被人挟持去提款时,倒输密码可在歹徒不知情的情况下通知警方。
【真相】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倒输密码不但无法自动报警,如果连续3次输错密码,银行卡会被锁卡,插卡后30秒钟内不操作,银行卡还会被吞卡。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直接按ATM 机上方的警铃反而更靠谱。
【传言】传言提醒各大商家注意新骗局:刷卡的时候注意看卡号开头是6011的卡不能刷,这种是假卡,刷了钱是不会到账的。
【真相】6011开头的信用卡是由美国‘发现银行’发行的,2005年起已可在国内使用,可以在银联的POS机上正常使用。
根据发卡银行和机构不同,起始编码有一定规律可循。
JCB 为3开头,共有16位数字;VISA为4开头,共有13位或16位数字;MasterCard为以51-56开头,共有16位数字;American Express以34或37开头,共有15位数字;Discover以6011开头,共有16位数字;银联标准卡为62开头。
但不管刷什么卡,提醒收银员们刷卡的时候多留一个心眼,遇到不对的情况及时报警处理。
【传言】传言称,一家银行的员工收到诈骗短信后,通过手机银行向骗子转账,每次只汇0.01元,并采用对方扣款付手续费的方式。
转账400多笔后,结果她只花了4元多,却让骗子损失了800多元。
【真相】传闻中提到的银行表示:通过该行手机银行转账,金额小于10元,手续费都
更多资料下载会计学堂官网 不能选择收款方扣收。
理论上讲,通过银行柜面可以实现上述操作,但实践中,柜台工作人员有可能会把“1分钱转账”认定为恶意行为而加以限制。
此外,“1分钱转账整倒骗子”还有另一个前提条件:骗子的账户里有余额。
因为只要银行从骗子的账户里扣不到手续费,这笔转账就会被判定为交易失败,所汇的1分钱会退回汇款人账户,骗子则不会被收取任何手续费。
实际上骗子账户里有余额的情况是很少的。
【传言】有消息称,“信用卡每月刷卡次数在10笔以下,或单笔刷卡金额为额度90%以上的情况,连续出现3个月,该卡将被央行系统自动降额80%;第二次出现该情况,暂停该卡消费功能;连续三次在没有积分或没在POS机上刷卡,将被封卡或额度降到1元。
”
【真相】部分银行对信用卡有“一年刷满N次”的规定,也只是一个可以免除下一年信用卡年费的条件,而不是上述传言说的这些情况,央行和中国银联也没有相关的规定。
而每月刷多少笔、用掉多少额度不会对持卡人产生不良的信用记录。
【传言】网友发帖称,“如果被骗子蛊惑汇了款,只要用骗子的账号登录网上银行,连续输入3次随便编造的错误密码,就可将其账户冻结。
”
【真相】部分银行的网银输错3次密码并不能锁定网银账户,输错3次网银密码能将网银账户锁定的,但是只要输入正确的取款密码,照样可以在ATM机上取款。
通过电话银行输错密码锁定电话银行的方法也是同理。
被骗时应该马上报警。
不过如果被骗汇款金额很大额,在立马报警后,金额过大骗子一般不会去柜台取款,而是采用网银转账,此种情况下,锁定骗子网银再加上报警后警方及时锁定账户,可能能减少部分损失。
【这不是谣言】CVV2码,又称信用卡安全码,是信用卡交易时的一个安全代码,用于证实付款人在交易时是拥有该信用卡的,从而防止信用卡欺诈。
CVV2码相当于信用卡的身份证,持卡用户可凭此码进行消费交易。
据了解,境外网站购物不需要密码,只要买方提供账号和安全码即可完成交易。
国内也有商家与银行签约,在网络或电话交易时同样无需密码,仅凭安全码就可完成划账。
因此,一定不要随意向他人泄漏CVV2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会计学堂问答:https:///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