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以读促思 读中悟情1
以读促思读中悟情------《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小学:郭道贞教学背景:《最佳路径》是运用创新方法获得成功的有名事例,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
《最佳路径》通过记叙在迪斯尼乐园临近开放之际,格罗培斯大师为路径设计问题大伤脑筋,焦躁不已,后来他从法国南部一位卖葡萄的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中受到启发,采取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的路径设计,最终这一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文章告诉我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选择,一种最佳的选择。
【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2、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重点】:1、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2、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准备:课件【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设计上以“感”和“悟”为宗旨,以体验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目标,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种的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
倡导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忽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激活他们的独创精神,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及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语感,领悟全文,实现知识内化的主要途径。
一、揭题激趣,趣中求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国学者罗素说:“一切学科在本质上应从心志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
在讲授新课前我们往往会布置预习新课的任务,学生能成功预习好新课那将对讲授新课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揭题激趣、布置任务,将是我们教者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那么以趣导读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的“手段”。
如预习新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师激疑:“同学们有看过《我的战友邱少云》这部电影吗?”教师问:“为什么邱少云被火烧的时候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呢?难道他不怕火烧,不怕痛的吗?”以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需要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的!揭题激趣,趣中求读,有了读的需求,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带着急于探究的心理,进入预习状态。
在通读课文中,扫清阅读的障碍,通过语言文字,了解了课文内容及脉络,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我们让学生读,究竟读什么,为什么读,他们全然不知。
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通过自主读来解决问题,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死是件悲惨的事,可小女孩为何面带微笑呢?作为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的确令人费解。
为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深刻领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我没有直接解释,而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理解,让他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3000字
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3000字读书的价值远不限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或获取大量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与思考来提升个人的心智素质和全面素质。
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读中悟情,即通过读书来启迪学生情感。
学生通过读书,可以学习和感悟人性,了解和理解社会现象,一幕幕细腻而独特的情感描写,也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如此多元化的情感启迪方面,注重思辨的学习手段能给学生更广阔的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文本里的情感细微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对自己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要做到让学生去鉴别文学作品不同人物角色之间的情感冲突、情感互动,体会不同情感场景下人的情感反应和情感转变。
例如,选拔适合年龄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故乡》,通过让学生感悟和理解个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自然与人的相互依存等现象,让学生形成自我价值认同和精神慰藉。
读中悟境,即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随着社会变迁,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等也越来越浅显,这时候阅读便成为了摆脱环境限制,吸取不同文化、见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外部的世界,发掘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还可由此获得新的思维启示或者轮廓。
因此,如何让学生读出文学作品的境界感?教师首先要尽力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想象空间,进而通过学生的作文以及口头表达来切实加以锻炼。
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近读”文章之余,教师还可将相关的诗歌作品、小说片段与之做结合,展示更丰富、多层次的文学世界。
读中悟意,即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文学作品,是一个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道德的话语,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现代文化的载体之一。
文学作品涉及的情境、行为面对的伦理问题,反映出人类共性的思想场域和道德价值。
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
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
怎样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学习到有如下的做法:一、读书促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1、在轻读想像中了解课文内容、目的。
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
如阅读《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自身经历想像一个“漫山遍野,大雪纷飞,田野村庄,一片素裹”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北国雪景”的整体了解。
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
如《瑞雪》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关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孩”、“大人”面对大雪的喜悦心情,以促进学生对“雪使人欢”的深入理解。
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
如《瑞雪》,在理解“瑞”字时,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这场雪有什么特点?雪后的景色、人们的心情怎样?通过默读思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雪大、景美、人更欢”这一“瑞”字的含义及由此而包含的文章的中心。
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
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
如: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换成“吹”“过”“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以读为本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作者:徐晖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读,作为感知教材、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的根基。
“以读为本”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艺术的探求上必须遵循的教学准则,也是当今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从语文学科的属性出发,我们应该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探究,读中发现,读中明理,读中怡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朗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6-0081-01“教学千法读为本”。
读,作为感知教材、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
“以读为本”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艺术的探求上必须遵循的教学准则,也是当今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
从语文学科的属性出发,我们应该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探究,读中发现。
读中明理,读中怡情。
修订版的《大纲》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水平,我们将读文贯穿于课堂教学,通过学生不同方式、不同目的读,使“读”与“悟”融于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理解、感悟、积累,达到发展语言、熏陶情感、发展能力的作用。
下面,就以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七颗钻石》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情感,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整体感知课文是前提。
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法, 都 会 达 到 不 同 的 目的 。 况 且 ,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中有 许 多 文 质 兼美的课文 , 这些课文语 言丰富 , 生动传神 , 意境优美 , 富 有情 趣 。因此 , 小学 语 文 教 师 在教 学过 程 中千 万 不 能 忽 视 “ 读” 的 过
程, 要 从 读 中悟 情 , 读 中悟理。 “ 读” 分 为 初读 、 精读 、 研读、 朗读 、 诵读等 , 这 些 读 法 在 不 同 的 教 学 环 节 分 别起 到纽 带作 用 。 ( 一) 初 读 阶段 入 情
考试 周 刊2 叭 4 年 第 1 9 期
读 中 悟
惰f , 读 中 悟
王 玉 坤
理
( 翁 旗 白音 套 海 中心 总 校 , 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现了“ 读” 在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重 要 意 义 。 也就是说 , 不 同 的 读
新课 标 的 小学 语 文 阅读 教 学 的 目标 是 多元 的 、 兼容 的。 新 的课程标 准对 阅读教 学提 出新 的要求 . 除 了知识 、 能 力 目标 之外 , 还包括情感 、 态度 、 价 值 观 的 目标 和 过 程 、 方法、 习 惯 的 目标 。 首先 , 要 喜 欢 阅读 、 感 受 阅 读 的乐 趣 。 《 语文新课程标 准》 明确 提 出 “ 喜欢阅读 、 感 受 阅读 的乐 趣 ” 。 学 生 以 自 己 的 阅读 经 历 为基 础 , 从 阅读 中找 到关 注点 。 体 会 作 者 对 于 事 件 和 人 物 的 看法 . 从 而 反 观 自 己对 于生 活 中类 似 事 件 和 人 物 的态 度 。 与 作 者观 点 达 成 某 种 共 识 , 产 生 心 灵 共 鸣 。只有 经 历 这 样 的思 维 过 程 学 生 才 会 喜 欢 上 阅读 。 教 师 在 此 过 程 中要 积 极 引 导 学 生 经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读中品 读中悟的好处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读中品读中悟的好处自从我校提出自主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来,学校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以读为主,读悟结合。
怎样才能做到读悟结合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抓住切入点,进行情趣阅读所谓情趣阅读就是有情有趣的阅读,使学生阅读的心境与文本语境产生和谐的振动。
唤起学生阅读情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切入点。
我看过两位特级教师孙老师和王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切入点。
孙老师是从“听”切入的: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细读课文,乐曲、人物、景色融为一体,最后以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的感受——“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进行拓展提升。
王老师则由“景”切入:《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
课文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把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读出来。
然后,由景入情,沿着“发现一片风景——体验一段人生——感悟一片情怀)——理解一首曲子”的思路感悟课文。
在上述案例中,两位特级教师都把握了这种相似的关系,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意味着教学的思路从混沌到有序,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显然切入点的确定是很关键的,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紧扣课文中心总揽全文;2.必须紧扣本节课的中心任务;3.必须切题而不兜圈子。
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读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还学生以读者的地位,真正让学生与文本接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词析句、由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去感受文章所塑造的形象。
通过读书感悟,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感受到,小钱在18岁花一样的年龄,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他是多么的不幸。
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白血病的可怕,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的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小钱却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他又是多么的幸运。
以读促思 读中悟情
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作者:肖华来源:《课外语文》2022年第09期★同学们,我们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总有题目要求我们分析文章的思想情感,这一点成为很多同学的“难解之题”,于是很多同学选择了“逃避”,这也是作为喜欢阅读的人的尴尬之处——喜欢阅读,却不会解答阅读题。
之所以選择“逃避”,是因为这部分同学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也没有抓住文本的关键句子,自然难以获得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往深一层说,阅读是我们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我们获得了对文本情感的认识和知识的架构,阅读不单单是“阅”的过程,也应该是“读”的过程,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读”中去,自然而然地激发自身的内心体验,促进情感的产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的阅读思维,从而引导我们去思考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这个就是“以读促思,读中悟情”的文本阅读过程。
本文以《难忘的泼水节》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品读重要句子来领会作品蕴含的深厚意蕴和真情实感。
一、教材回顾《难忘的泼水节》记载的是1961年的泼水节发生的事情,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一年中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之所以称其“难忘”,是因为本文记述了周总理从首都北京专程到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地区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温情感人故事。
本文短小精悍,但作者将蕴含的真情写进每章每节,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也深刻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二、品读《难忘的泼水节》的描写与真情(一)品读环境描写——表达对总理的期盼既然是传统节日,当然少不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环境描写。
(1)关于火红凤凰花的描述。
文中写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开头点明了习俗开始前泼水节“火热”的热情场面,并且人们选择将它撒在地上,“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场面非常隆重,表明了傣族人民对远道而来的总理的期盼。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艺术化的描写,以体现颜色的鲜艳和对总理的尊敬,其实文章的凤凰花描写是纪实的,是千百年来傣族人民泼水节的选择。
读中悟悟中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读中悟悟中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徐贞南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在读中积累。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困惑“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的朗读,可学生就是读不出味来”“我在教学中注重以读为主,但教学时间不够用”等诸类问题。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一、教师范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朗读可以使读者将自身对文章所产生的感悟融入在声调中,并将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更好地传达给旁听者。
因此,有感情的朗读不但可以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境界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在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轻重缓急等。
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一)注重引入,激发情感通过老师范读或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听课文朗读音频,使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培养出良好的朗读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语气。
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老师用下降、悲痛的音调开始朗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缓慢的语速以及严肃悲伤的朗读气氛中,感受到作者既为父亲自豪,又同时失去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使学生们个个悲痛欲绝,潸然泪下。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动之以情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传情,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朗读声中,引起“我什么时候才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想法,教师成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后,便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诵文章时,需要将自身融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好的抒发自身对文章产生的情感,从而在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使朗读能力获得飞速提升。
如教学《水乡歌》,朗读最后一节,“水乡的渔民伴着美丽的晚霞,唱着动听的渔歌,收获满船的鱼虾,是多么的幸福。
”当同学们能在脑中放出画面,形成一种情感的氛围,自然就能品出诗歌的快乐和幸福,读出感情来。
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读中想象
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想象摘要:阅读是发现的旅程。
要关注学生在读中悟情(情感体验),在读中明理(思想熏陶),在读中得法(语言规律和学习方法),把读与思紧密结合。
鼓励和指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同自己的社会生活、心灵感悟联系起来,拓展延伸,创造潜能的开发,珍视独特见解。
关键词:阅读;积累;想象一、读中品味,注重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针对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让学生在各种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知识方法的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中,有所“悟”,有所“得”。
小语第三册第五组《从现在开始》,是一篇既溢满着浓郁时代气息,又贴近儿童的好课文,设计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重点学习第二片段(品读词句)。
(1)品读重点句子(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比较理解“神气极了”。
然后观察插图,说话。
(形象感知猫头鹰“神气极了”的样子)朗读、体验、表演。
(2)品读“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创设情境,再现“议论纷纷”。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角色体验,理解“叫苦连天”启发学生的思维,体验动物们的苦处。
这一环节,通过唤醒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体会。
这样不仅激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而且把学生带入朗读的角色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二、感受乐趣,感悟想象教师要多创造机会,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
“多思才能使思维更敏锐,语感更快捷。
”因此,要以读为主,读想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
一年级下册《谁来了》一课,以“动物”为题材,使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到大象的特点是长长的鼻子,可以吸水;刺猬的特点是全身长有许许多多的利刺。
读中感悟 升华情感
在 新 课 程 改 革 中 . 师 只有 摒弃 教 繁 琐 、 燥 的分 析 . 学 生 在 读 中 体 枯 让 验 、 读 中 积 累 、 读 中感 悟 。 能 真 在 在 才 正感 受 到 祖 国语 言 文 字 的神 奇 . 升华
情感 . 冶情操 . 到语 文教学之 目 陶 达
案 . 而 专 心 地 去 读 课 堂 上 要抓 住 从
了学 生 的主 体 意识 .讲 解 是 死 的 . “ 如
同解 剖 : 朗读 是 活 的 , 同 给 作 品 以 如
深 切 地感 受 到 桂 林 的 山 美 、水美 、 收 到“ 境始于亲” 入 的效 果 这 时 引导 学 生 有 感 情 去读 . 已不 再 是 简 单 的理 解
阅 读 . 而是 带 着 对 桂 林 山水 美 的 惊
了 , 熟 了 , 常 可 以顺 口背 出 来 , 读 常 也 就慢 慢 体 会 到 它们 的好 处 . 就 慢 慢 也 摸 到 文 章 的 调 子 。小 学 课 本 中 . 许 有 多 文 质 兼 美 的 文 章 .如 老 舍 先 生 的
林 美 景 .调动 起 学 生 的 多 种 感 官 . 有 效 地 将 学 生 的情 感 移 人 文境 . 学 生 使
、
以疑 促 读
叶圣 陶 先 生 曾说 过 : 文 教 师 要 语 引 导 学 生 读 书 、 书 的 . 不 是 给 学 看 而
章 的内 涵 。 如教 学 《 桂林 山水 甲天 下 》
一
课 时 . 运 用 了 多 媒 体 课 件 . 设 我 创 了融 绚 丽 的 色 彩 、 态 的 画 面 、 妙 动 美 的音 乐 为 一体 的情 境 . 分 展 现 了桂 充
《 文课 程 标 准 》 语 中也 指 出 。 些 有
研修文档 学会读中悟情
学会读中悟情
以读为本,品赏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为本,品赏悟情”的教学策略。
在富有诗意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读出风吹的树叶,林木,河水的淘气和可爱的感觉,从语言感受形象,由形象品味语言。
促使诗情在课堂中自然流淌,达到情境,心境和谐统一。
教学中,我设计积累带“风”字的词语,巧妙地由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兴趣上来。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师生合作朗读,感知诗歌的整体结构,努力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指导学生精读诗歌时,我巧妙地点拨,“金色的阳光洒在一片片树叶上,微风轻柔地吹拂着,小树叶微微颤动着,感觉多美呀!带着你的想像自由读读这节诗吧!”“你们的读书声可真好听,老师闭上眼睛,欣赏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的画面。
”这样表述,实际上也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入情入境、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或动态的情景。
在指导学生读第三小节时,我不仅采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而且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中来,想像风儿会和河水一起玩哪些游戏。
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激发了表达的欲望。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读中悟情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宽城区小南小学李洪岩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小南小学李洪岩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
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
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
试问,学生的声音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从读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从读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水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
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感悟”的目的。
1、在轻读想像中了解课文内容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像,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如执教人教版第三册《我们成功了》,“当喜讯传来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个句时,我就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像“涌上街头,欢乐的海洋”这个画面,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于是“涌”这个词,在学生展开想象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了,动起来了,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来到了人群中,为这个天的到来兴奋不已。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一群大学生涌上街头,共同举杯欢庆。
”有的说:“这不光是北京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所以人们才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街上,真是人山人海。
”还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举国欢庆的热闹场面……”学生在轻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对“涌”一词的理解,还有比这更生动,更真切,更让人震撼的吗?2、在诵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
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感悟的作用已经为语文教学所证实。
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自主感悟为主,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
其实,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感悟中的优越地位。
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
要求眼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四个太阳》一文时,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有个学生读得轻轻柔柔的,她说因为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作者被陶醉了;有个学生说要读得欢快轻松,如此美丽的春天,谁不想尽情赞美;还有个学生在读的时候抑扬顿挫,他说这样才好听,即使学生的理解不是尽善尽美,但都是他们在反复诵读体味后自己独特的感受。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领悟,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这种情感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步产生的,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朗读中获得情感的提升,领悟文中的精髓?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我就此进行了尝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扎实过好字词关、朗读关,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
在进入文本之前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在初读课文中整体把握文本、了解文本。
对课文的朗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深入地理解;相反,脱离了课文整体,对部分的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
因此在《秋天的雨》的朗读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揭题后我也不例外地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潜心会文”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受,丰富的体验才能源源不断地生成。
在诵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的感悟,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自主朗读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的朗读指导中,对文章进行揣摩和体会,一步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秋雨中的景色,以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五彩缤纷”,从而为下面学生能读出五彩缤纷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而后我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清新而又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秋天的图片,那些图片色彩丰富、美不胜收,有五颜六色的山,有在阳光下闪烁的一排排金黄的银杏树,有火红的枫叶和枫林,有金黄的稻海和丰收的果园,还有那些多姿多彩的菊花……这些图片都让学生叹为观止。
读中悟,悟中读
读中悟,悟中读读书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当我们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
而悟的过程,更是将读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读中悟,悟中读,可以说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本文将会探讨读中悟、悟中读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方法。
我们来探讨一下读中悟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读书的时候会有所收获,但这种收获往往只是知识的获取和扩充。
读中悟则更多地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思考和领悟,从书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启示。
这种悟的过程往往需要读者在接触书籍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总结,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和生活相结合,从而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智慧。
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应该是为了获取智慧。
而智慧往往是通过读中悟得到的。
通过悟,我们可以不仅仅理解书中的文字,更可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哲学。
这样一来,读书就不再是单纯的获取信息,而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和智慧的获取。
悟中读则更多地是指悟的过程中再次回归到读书的状态。
当我们在领悟了一定的智慧之后,再次读起相同的书籍,就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因为我们此时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再次读书的时候会更加易悟,也更容易发现书中的更多奥秘和智慧。
读中悟,悟中读是一种循环的过程。
在读书的过程中悟,再通过悟的过程重新回到读书的状态,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认知。
这种循环的过程使我们的思维愈发开阔,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读中悟,悟中读呢?我们应该注重对所读书籍的深度理解。
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更要深挖其中的内涵和道理。
可以通过反复读书,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智慧。
我们应该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通过将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智慧。
并且这样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我们的领悟和理解。
别人的看法和观点可能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和理解。
以情为帆,读中感悟,步入情境──《黄河颂》教学追忆
以情为帆,读中感悟,步入情境──《黄河颂》教学追忆《黄河颂》这篇课文是一段歌词,它的作者是现代诗人光未然(张光年)。
这一段歌词,只是节选,来自《黄河大合唱》。
教前,我十分认真地通读了课文。
它篇幅短小,总共4节歌词,计35行诗。
凭我的理解,改成散文体,也就一千来字的容量。
一般来说,新中国前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无产阶级诗人习惯将自己的诗歌演变成泣血的号角、盈泪的刺刀、匕首……目的是激励军民斗志。
这类诗歌风格是明朗如话,慷慨激昂,雄壮有余,储蓄不足,这也是《黄河颂》的鲜活特色。
对于我而言,让远离那段烽火连天岁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五年级学生真切理解先人们的思想、情感、追求,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句行话说得实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尽管目前的新课标时代,成熟的,不成熟的教学“时髦”理念满天飞,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个性,决不能“盲从”,好的用心汲取,差的不应“削足适履”!我备这一课时,把教学重难点定位在“感悟情感、体验意境”上。
我认为只要抓住“读中感悟、体验、欣赏”这个“牛鼻子”,步入歌词情境决不会困难。
上课先释题,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是老套路。
接着,让学生联想自己看过的有关抗日题材的影视片,唱过的有关抗日题材的歌曲,读过的有关抗日题材诗文,了解到的有关抗日史料的记载……这些是我精心策划的教学准备。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就自己的理解,简洁而直观地告诉同学们“我眼里的抗日战争”──惨不忍睹的生活场景,灭绝人性的日军暴行。
在我的描述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严峻凝重的脸色,愤怒悲伤的眼睛。
下面,我作为老师这个角色,与学生有以下一段对话。
师:老师没有经过烽火四起的抗日战争那段岁月,因为它太遥远。
但老师看过不少书,因此,对那段岁月,就像是我过去的经历。
那么,你能谈谈你知道日寇在中国土地干过的坏事,犯下的暴行吗?请举例说具体,长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控。
生:我知道“南京大屠杀”中,日本鬼子杀死南京市民30万,30万呀!真是血流成河……生:我知道日本人(日本侵略军)把东北人当靶子练刺刀!生:我从电影看到,日寇把中国人活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摘要】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二、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三、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关键词】阅读以读为本感悟悟情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
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
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
试问,学生的声音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依据新课
标的有关理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1.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在引入第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预设时,我们亦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析出重点词组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2.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
“图文并茂”的读物特色,使“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
文字阅读着重目的,较为理性;图画阅读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脑,调动小读者自由联想、任意想像,使孩子的心灵在感受和体验中愉快成长,从而开辟了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和新境界。
图文并茂的读物为全脑阅读提供了客观条件。
传统阅读多是“左脑阅读”,右脑闲置不用,结果大脑潜能只用了1%-10%。
据研究,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头脑中的比例是1:1000.借图读文,据文看图或作画,正是左脑和右脑彼此配合,实现全脑阅读的开智妙法。
有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就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
由于没感性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学生当然不能很好的意会。
老师紧接着出示一副与文字内容有关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读着读着,仿佛听到怎样的音乐。
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读课文。
学生好像亲眼看到大海,亲耳听到海浪翻滚的声音。
老师适时抓紧时机,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感悟当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我现在明白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感情而突发灵感创造出来的。
”有的说:“老师,我很感动,我从朗读中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汹涌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波涛阵阵,真是太优美了。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
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好处地运用图片,图文对照,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能在精要处点拨一下,不可越俎代庖。
鲁迅先生说,孩子学说话时什么也没有,“只是通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讲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悟。
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
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
而课后,学生什么都说不上来。
阅读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在活动中学会自读自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
例如,在教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直接抛出一个具
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杨梅的爱?”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后,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自然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越读学生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颜色诱人的杨梅,越来越馋,真想马上吃一吃。
我追问一下:“那你能把这种喜爱杨梅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跃跃欲试,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这个过程,学生体验了阅读与思维并进的过程,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
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会提问是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
”“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
读跟理解是相互的,因此在教学疑难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可以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
格和个性,不要在学生中划分好、中、差;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获得新的发现。
如教《詹天佑》一课,有位教师根据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了可操作的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你对他的操作和介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考考他。
”顿时,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会出现一人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
正因为学生在思索,才能读懂文字的意思。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
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
课文中男孩和列宁之间的对话所包含的情感是很丰富的,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通过担心灰雀来表现,而小男孩因为喜爱灰雀而抓走灰雀,表现出心虚、慌张的心情。
两者同样是喜爱灰雀,可是却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
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课文最后“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问不会说话的灰雀,而不问会说话的小男孩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到列宁非常顾及
小男孩的感受,不想让他因为难堪的行为,这也说明列宁喜爱、关心小男孩。
进一步感受到列宁的高尚品质,产生对他的敬佩之情。
当然,倡导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忽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激活他们的独创精神,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及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