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一、项目概述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架构设计和系统集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围绕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核心内容,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系统集成、安全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需求1. 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系统;•确定系统整体结构和组成模块,包括硬件、网络架构和系统配置等;•搭建基础设施,包括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和存储系统等;•确定系统的性能和容量需求,保证系统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2. 系统集成•完成系统架构之后,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集成各个模块,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和管理。

3. 安全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定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加密、认证和授权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三、项目实现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虚拟化技术:VMware虚拟机、KVM虚拟机等;•操作系统:Ubuntu、CentOS等;•系统集成工具:Ansible、Puppet等。

下面是项目具体实现步骤: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和组成模块;•搭建基础设施,包括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和存储系统等;•确认系统的性能和容量需求,保证系统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2. 系统集成•完成系统架构之后,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集成各个模块,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和管理。

3. 安全评估和措施•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定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收集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加密、认证和授权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四、项目收益本次课程设计的收益包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架构设计和安全优化能力。

系统集成 校园网设计(课程设计)

系统集成 校园网设计(课程设计)

系统集成校园网设计(课程设计)系统集成-校园网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校园网设计一、设计目标:通过一个具体的校园网的设计与构建,了解整个校园网络的设计构建过程,学会进行需求分析、对系统的设计以及指定组网方案,并关注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设计建议及器材:建立一个校园网。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学生首先了解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并能够制定合适的组网方案进行组网,组网完成后,由学生写出组网建议书,并说明为何选用该种组网方案并详细描述整个组网过程。

三、设计步骤:校园网简要说明1.系统组成本设计方案中全然使用同一厂家的网络产品,即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构筑。

全网采用同一厂商设备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同时实现各种相同网络设备功能的互相配合和补足。

本校园网设计方案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远程访问模块、服务器模块。

互换模块:采用网络三层体系结构(互连层、汇集层、核心层)(1)互连层:校内各栋建筑物的相同楼层cisco2960-24t(2)汇聚层:校内各栋建筑物设备间,使用的设备是cisco3560-24t(3)核心层:网络中心,使用的设备是cisco6509和dcn76089(在packettracer软件中没有4500系列交换机,故还以cisco3560-24t替代之)广域网互连模块:相连接internet、校园网内部和家属院鼠标用户,并使2.需求分析(1)按设计方案,将各设备置放在楼宇,能须要口令安全出访控制端口口令:jzxy?使能加密口令:454650?虚拟终端口令:jyvtc(2)分割vlan和规划vlsm,提升网络效率,合理利用ip地址资源172.16.0.0/22用户vlan号vlan1vlan10vlan20vlan30vlan40vlan50vlan60vlan70vlan100--------vlan 名称--------jsjjdxyhxzzbjgxgjxyjfbmfwqq--------部门--------信息工程系则机械系会计系基础部经管系外语教辅部门--------家属院表明数管理vlan信息工程系vlan机械系vlan会计系vlan基础部vlan经管系vlan外语vlan教辅部门vlan服务器群vlan----------------2.训练项目子任务任务1校园网总体设计及需求分析建议:深入细致分析校园网的功能市场需求,制订出来网络建设方案(功能市场需求、设备选型等),为以下子任务搞准备工作。

《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网络系统集成》课程的设计报告。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网络系统的集成过程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达到以下能力和技能: - 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原理; - 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流程; - 学会使用常用的网络系统集成工具和技术;-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项目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 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原理; - 网络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流程; - 常用的网络系统集成工具和技术介绍; - 实际网络系统集成案例分析; - 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实践。

4. 课程设计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实践操作:学生将参与实际的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实践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系统集成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 - 团队协作:学生将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项目管理:学生将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项目管理在网络系统集成中的重要性。

5. 实践项目本课程的实践项目是设计和构建一个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网络系统。

学生将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 系统需求分析:对待集成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撰写需求文档; - 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设计网络系统的架构和模块; - 系统实现:使用常用的网络系统集成工具和技术,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 -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 系统部署和维护: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的云计算平台,并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6. 教学评估和考核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课程将进行以下评估和考核: -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团队合作情况等; - 课程报告:学生将撰写一份关于实践项目的设计报告,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等; - 项目展示和演示:每个小组将做一次项目展示和演示,并对其他小组的项目提出评价和建议; - 综合考试:课程结束时将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Network Engineering and System Integration)已成为当代计算机信息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

由于我国信息化实施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培养信息化人才、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课程。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工程师,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信息领域必修课程之一,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活动。

二、设计目的和任务1. 设计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2. 设计任务(1)需求分析在设计中,请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需求,阐述项目的目标、背景、功能模块等,并详细设计出项目的流程图。

(2)选题确定确定一项适合当前学生能力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主题。

(3)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和选题确定,设计出相应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4)系统实现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对应实现,并进行功能测试。

(5)撰写设计报告编写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文档,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说明设计的目的、方案、实现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结果。

三、设计内容和方法1. 设计内容•编程技术:学员要求掌握MVC架构编写,要求达到十年工作经验水平。

•设计要求:完成一个网络工程项目,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编写项目报告等环节。

•设计规模:参与设项目,拥有良好的英文技术阅读能力。

•设计时间:2018年12月至 2019年5月•设计分工:小组、个人或者异地协作2.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熟悉课程内容及对应的相关技术。

•搜集相关的参考文献,学习相关技术的优缺点,挖掘出设计的可行性。

•根据需求分析和选题确定,设计出相应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对应实现,并进行功能测试。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1. 简介
本篇文档将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 课程设计任务
2.1 任务背景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和应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2.2 任务要求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并完成以下任务:
- 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在课程设计报告中给出;
- 设计该系统的控制电路,绘制电路图;
- 编程实现控制策略;
- 使用实验平台对系统实现控制;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 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基础和编程基础。

设计思路如下:
- 首先,选择一个应用广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设计对象,熟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其次,针对该系统的控制需求,设计控制电路并进行电路图绘制;
- 然后,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上述设计得到的电路图,并进行控制策略编写;
- 最后,使用实验平台对设计得到的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课程设计任务难度大,但对于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设计任务,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培训课程设计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培训课程设计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培训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员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系统集成项目,并有效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问题。

2. 课程目标- 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的常用技术和工具- 研究项目管理知识,包括需求分析、项目计划、资源调配等- 培养学员解决系统集成项目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课程大纲3.1 系统集成基础知识- 系统集成概述- 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流程- 常见的系统集成模式和架构3.2 系统集成常用技术- 数据传输和数据转换技术- 接口开发和集成技术- 中间件和消息队列技术- 数据库集成和数据同步技术3.3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 资源调配和进度控制- 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 测试和质量管理3.4 实战案例分析- 分析和解决真实系统集成项目中的技术问题- 探讨项目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研究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4.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术。

-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系统集成项目的实践操作,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小组讨论:鼓励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系统集成项目案例,讨论其中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学员从实践中研究。

5. 考核方式-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检验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项目实践:要求学员完成一个真实的系统集成项目,并提交项目报告和演示,评估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期末考试:考核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6. 参考资料- 《系统集成技术与案例分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与实施》- 《系统集成实战指南》以上为《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培训课程设计》的初步草案,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设计

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设计

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集成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相关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系统集成技术;2.熟悉网络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系统集成技能;3.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网络系统的集成任务,并能够处理出现的相关问题;4.了解常见网络安全威胁以及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三、课程内容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网络系统集成1.系统集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系统集成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阶段;3.系统集成常见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应用系统、网络配置管理等。

2. 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网络安全的威胁类型和防范措施;3.网络安全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

3. 实践操作1.熟悉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操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安装、配置和管理等;2.学习网络应用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掌握网络安全相关工具的使用。

四、实验要求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的实验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小型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实验要求如下:1.编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2.完成实验项目,满足项目需求,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3.按照实验要求及时提交实验结果。

五、课程评估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评估。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考核并完成实验评估才能顺利完成该课程。

评估方式如下:1.理论知识考核:闭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2.实践操作评估:完成实验项目和实验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六、总结网络系统集成实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的设计、集成、部署和维护技能,为企业或组织提供高效、可靠、安全和稳定的网络系统服务。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网络系统基础概念与架构•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硬件设备与拓扑结构设计•服务器系统配置与管理•存储方案与数据备份•软件应用与技术支持•网络安全与风险评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企业级网络系统的设计、集成、部署和维护技能,深入了解网络安全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设计2.1 课程要求1.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企业网络系统的设计、集成、部署和维护,包括网络环境的规划、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服务器系统的架设、网络应用的安装与配置等。

2.学生需要编写技术方案文档,并进行演示录屏,展示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操作流程等。

3.学生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发现并解决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风险。

2.2 设计步骤1.初步确定业务需求和技术目标2.设计网络拓扑结构3.选择硬件设备并进行配置4.安装配置服务器系统5.安装配置网络应用和服务6.进行测试与评估7.编写技术方案文档并完成演示录屏2.3 设计要求1.设计网络系统需符合企业级网络系统的功能要求,满足通信、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等方面需求。

2.选择的硬件设备需要符合企业级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

3.网络应用和服务需要选择常用的企业级应用和服务,并进行合理配置。

4.网络系统安全方面需考虑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备份等措施,防止网络安全风险。

2.4 设计评估1.对设计的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服务器性能测试、网络带宽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

2.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数据备份、防火墙、入侵检测和系统更新等方面的评估。

3.对网络系统的易用性进行评估,包括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等。

三、总结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技术课程,需要掌握企业级网络系统的设计、集成、部署和维护技能。

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式教程课程设计

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式教程课程设计

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式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项目实战,带领学生视野拓展,掌握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培养学生实现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背景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设备互联已经无处不在,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

在此背景下,培养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发展方向。

因此,建立物联网系统集成项目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环境搭建、系统集成需求分析、物联网系统设计、系统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1. 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环境搭建本节主要介绍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的选择与搭建,包括硬件环境的搭建和软件环境的搭建。

硬件要求:至少一台开发平台,包括开发板、传感器、模块等,以及电脑一台。

软件要求:Arduino开发环境、Android Studio或者Xcode等开发环境。

2. 系统集成需求分析本节主要介绍物联网系统集成需求分析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客户需求,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内容包括:•分析用户需求,提取关键信息;•列出系统需求清单;•分析需求文档,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3. 物联网系统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系统需求分析,进行系统组建,包括传感器与执行器等组建。

内容包括:•设计系统架构,包括客户端和服务端;•选择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互动方式;•设计应用程序。

4. 系统测试与优化本节主要介绍物联网系统集成测试、调试的流程,以及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的方法。

内容包括:•进行模块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进行系统测试;•优化系统。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以项目式实战为学习主线,以讲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

学生将从整个系统中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有不同的项目可供学生进行选择。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项目的选择。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的掌握程度,考察内容包括:•项目成果,满足项目需求;•项目文档,清晰明了;•实践技能,达到预期要求。

系统集成教学设计方案

系统集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了解系统集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3)使学生熟悉系统集成相关技术,如网络、数据库、软件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系统集成概述(1)系统集成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2)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及意义;(3)系统集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系统集成技术(1)网络技术:TCP/IP、局域网、广域网等;(2)数据库技术: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3)软件技术: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

3. 系统集成案例(1)系统集成在政府、企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2)系统集成项目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系统集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 实践操作法:通过上机实验、课程设计等,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相关技术;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系统集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知识:系统讲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系统集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实践操作:进行上机实验、课程设计等,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相关技术;6. 总结与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讨论等;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表现;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系统集成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系统集成是指将各种不同的软件、硬件和网络互联设备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化系统。

系统集成设计方案是指对于其中一特定的系统集成项目,根据需求和目标制定的具体设计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二、项目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系统集成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

这些需求可以来自于客户、利益相关者、现有系统的改进等方面。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确定项目的范围和限制。

在需求分析中,还需要对各个系统组件的功能、接口和性能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评估。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系统集成的整体设计方案。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系统组件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可以采用分层结构或模块化结构等方式,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模型。

包括表的设计、数据字段的定义、索引的建立等。

3.系统界面设计: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流程。

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4.网络设计:设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包括网络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网络安全措施的设计等。

四、技术选型在系统集成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硬件和网络设备等技术。

技术选型的关键是根据项目的需求和限制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平台: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等。

需要根据系统的规模和性能需求来选择。

2.硬件设备: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需要考虑容量、性能、可靠性等因素。

3.网络技术: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和协议。

如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等。

五、测试和验证在系统集成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

测试的目的是检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原则和流程,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系统集成案例。

3. 学生掌握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如节能、环保、智能化等,并能够分析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建筑系统集成原理进行简单建筑系统设计的能力,能够合理配置建筑子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建筑系统集成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评估系统性能。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的实际工程项目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系统集成领域的兴趣,增强对建筑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2. 学生树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建筑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建筑系统集成在提高建筑品质、降低能耗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合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建筑系统集成基本概念:介绍建筑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各子系统的作用,阐述建筑集成的意义和目的。

2. 建筑系统集成设计原则:讲解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等。

3. 建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分析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4. 建筑系统集成案例分析:选取不同类型的建筑系统集成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性能评估。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对网络工程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求职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

本课程设计将针对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进行探究和研究。

概述本课程设计主要旨在提高学生对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的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程度。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熟悉常见的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并掌握其核心技术,以满足日常实际需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理解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掌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的实际应用技能;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安排第一阶段: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学生将探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以便最终设计出一个功能完善,能够满足需求的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

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2.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3.系统数据流分析和数据结构设计4.系统界面设计和操作模式设计第二阶段: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学生将探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的软件设计方面,包括GUI设计、数据处理以及编程语言选择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软件的代码编写和功能测试。

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软件功能模块分析和编写2.软件数据处理和存储设计3.软件界面设计和GUI开发4.软件编程语言的选择和应用第三阶段: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阶段,学生将探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的硬件设计方面,包括硬件系统的选择,设计和实现等内容。

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硬件选型和购买2.硬件系统设计和搭建3.硬件测试和调试4.硬件扩展和优化课程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会了解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掌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提高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系统集成教学计划

系统集成教学计划

系统集成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系统集成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以问题为导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系统集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二、活动安排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系统集成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系统集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调研、实地考察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掌握所学知识。

4. 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系统集成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项目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教材使用在系统集成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选择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应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材还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和案例,进行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系统集成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建筑系统集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系统集成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系统集成中涉及的各个子系统,如结构、暖通、电气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系统集成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系统的集成需求和潜在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建筑系统集成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评估和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系统集成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关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确建筑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建筑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建筑专业方向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对建筑系统集成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深入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程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系统集成概述- 了解建筑系统集成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分析建筑系统集成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2. 建筑系统集成组成与功能- 学习建筑系统集成中各个子系统(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等)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掌握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3. 建筑系统集成设计方法- 学习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 分析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4. 建筑系统集成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建筑系统集成案例,了解其实施过程、优点及不足。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教学方案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教学方案

系统集成类项目技术教学方案技术教学方案:系统集成类项目一、项目简介本技术教学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集成类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系统集成类项目是指将多个独立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等组件整合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的过程。

通过本方案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术要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的系统集成项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方案的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系统集成的流程和方法;3. 熟悉系统集成所涉及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等技术;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系统集成项目;5. 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方案将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系统集成概述- 系统集成的定义和重要性;- 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系统集成的挑战和风险。

2. 系统集成技术- 软件集成技术:应用程序接口(API)、消息传递、数据转换等;- 硬件集成技术:接口标准、设备驱动、物联网技术等;- 网络集成技术:协议、安全性、云计算等。

3. 系统集成实践- 系统集成项目案例分析;- 系统集成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系统集成测试和故障排除。

4. 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原则;- 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 沟通与协调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系统集成项目,让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实际应用;3. 项目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系统集成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4. 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评估和反馈:通过作业、考试和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并提供及时反馈。

五、评估方法为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平时作业:包括理论知识的书面作业和实践操作的报告;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系统集成概念和技术的理解程度;3. 项目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表现;4. 研究总结: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课程设计系统集成

课程设计系统集成

课程设计系统集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相关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

2.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科前沿动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义和意义1.2 课程目标和要求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1 相关概念的解释和理解2.2 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应用第三章: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3.1 案例分析和讨论3.2 问题解决策略的提出和实施第四章:学科前沿动态4.1 前沿技术的介绍和分析4.2 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展望第五章: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5.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2 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集成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系统集成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熟悉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系统集成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1. 系统集成概述1.1 系统集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1.2 系统集成与系统开发的关系2. 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2.2 系统集成的方法3. 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和工具3.1 软件集成技术3.2 硬件集成技术3.3 数据集成技术3.4 系统集成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系统集成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有哪些重要作用?二、系统集成概述1. 讲解系统集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分析系统集成与系统开发的关系。

三、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讲解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

2. 介绍系统集成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问题: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和工具有哪些?二、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和工具1. 讲解软件集成技术。

2. 讲解硬件集成技术。

3. 讲解数据集成技术。

4. 介绍系统集成工具。

三、课堂演示1. 演示系统集成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系统集成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工具?2.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文档

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文档

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系统集成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熟悉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和能力;•熟练使用系统集成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系统集成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系统集成领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概念:介绍系统集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系统集成原理:讲解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3.系统集成技术:介绍系统集成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讲解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项目规划、、执行和控制;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系统集成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系统集成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系统集成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系统集成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系统集成课程合作方案模板

系统集成课程合作方案模板

一、合作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集成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为培养具备系统集成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系统集成行业整体水平,本方案旨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系统集成课程建设。

二、合作目标1. 培养具备系统集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 提升高校系统集成课程教学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合作内容1. 课程体系建设(1)共同制定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3)定期开展课程评估,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2. 师资队伍建设(1)企业派驻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

(2)高校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3)共同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 实践教学(1)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践机会。

(2)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

(3)开展校内外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产学研合作(1)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合作方式1. 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双方合作事宜。

2. 定期召开合作会议,交流合作进展,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互通有无。

五、合作期限本合作方案有效期为五年,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合作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续签。

六、合作保障1. 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 双方应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双方应共同维护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双方将携手共进,为我国系统集成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总体概述 (2)1.1 项目建设的背景 (2)1.2总体目标 (2)1.3 项目建设的主要原则 (2)1.4 项目建设的具体任务 (3)2 需求分析 (3)2.1 实验楼结构分析 (3)2.2 所需网络技术及其对比 (4)3 详细设计规划 (8)3.1 设计规划图 (8)3.2 设备选型及预算 (8)3.2.1 设备选型原则 (8)3.2.2 具体设备选型 (9)4 验收测试 (9)5 后期技术支持及服务 (10)5.1 路由器的配置信息 (10)5.2 每层PC机IP的配置 (10)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1)1 总体概述1.1 项目建设的背景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

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内实验楼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加之学校的高速发展,教学网络智能化、信息化、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来明显。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

1.2总体目标(1)加深对网络工程建设、系统集成方法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水平。

(2)通过设计实际的网络系统应用课题,初步掌握网络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辅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手段。

(4)提供信息服务,方便师生教研。

1.3 项目建设的主要原则以方便师生教学实验为前提,该网络必须满足:(1)实用性: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将以满足长治学院北校区实验楼网络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的增加为基点,从主机CPU的处理能力、硬盘的空间、网络交换机的扩展槽等多方面做到系统的实用性。

(2)先进性:在此方案中的各个部分我们采用各个领域公认的领先产品,使新建的网络计算机系统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今后的技术发展和教学变化的需求。

先进的应用服务器高速转发的网络交换机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高安全防范的硬件防火墙(3)可扩充性:在发展迅速的信息领域,应用环境、系统的硬件或软件都会不断地加以更新,因此,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前后兼容一致性十分重要。

本方案的设计,硬件/软件是建立在广泛的可升级基础上。

(4)可管理性:利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合理地网络规划策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使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5)开放性:采用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以方便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联;同时在选择服务器、网络产品时,强调产品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6)投资保护: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采用的网络架构和设备充分考虑到易升级换代,并且在升级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投资。

(7)安全保密性: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愈来愈突出,已成为本世纪初的一大技术热点。

黑客技术的公开和有组织化,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受到攻击的威胁越来越大。

网络入侵往往是由于自身固有的漏洞引起的,我们将通过VLAN技术、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技术,多角度多层面的设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1.4 项目建设的具体任务现有一栋实验楼需要建立相关网络。

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师和同学们的实验要求。

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网络设备应具有:高性能,所有网络设备都应足够的吞吐量;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应考虑多种容错技术;可管理性,所有网络设备均可用适当的网管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和设置;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高性价比,尽最大可能提高设备的性价比。

2 需求分析2.1 实验楼结构分析长治学院实验楼共5层,1楼为上课的普通教室,无计算机室。

2-5层有实验室(拥有数台计算机),具体情况如下:1楼:无计算机实验室2楼:计算机实验室5个,其中4个实验室每个有20台计算机,1个实验室有10台,共计90台。

3楼:计算机实验室5个,其中2个实验室每个有20台,2个实验室每个有10台,1个实验室有50台,共计110台。

4楼:计算机实验室1个,有计算机30台。

5楼:计算机实验室1个,有计算机50台。

需交换机11个,双绞线若干。

2.2 所需网络技术及其对比当今已是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输媒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各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及工业界对网络技术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这种势头方兴未艾。

针对长治学院北校区实验楼的现实需要和目前长治学院校园网络的大环境,对长治学院北校区实验楼的技术选择提出以下几项原则:主干以1000M 快速以太网连接长治学院网络中心。

主干使用四芯多模光缆,以备日后主干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可以轻松扩容升级。

工作组交换机到主干以100Base-Tx主网,兼容10Base-T。

从工作组到桌面使用高质量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

目前网络技术大体上可分成三种类型,即介质共享网络、交换技术网络和ATM网络。

介质共享网络的代表产品有共享式以太网(CSMA/CD技术)、令牌环网(TokenRing)和FDDI等,通常称之为传统网络技术。

交换技术是在传统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中包括各种局域网交换技术,如以太网交换技术、令牌环网交换技术和FDDI交换技术以及这些协议互相交叉的多协议交换技术。

ATM技术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交换技术,但较之传统局域网交换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网络技术,采用高速信元交换技术、基于连接的虚路径和虚通道技术和一系列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以确保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

(1)介质共享网络技术以太网是基于载波侦听碰撞检测(CSMA/CD)的网络,是用得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在这种网络技术中,所有的连网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工作带宽(普通以太网为10Mbps,快速以太网为100Mbps)。

当网中的任何一台设备需要发送信息时,必须先对传输介质上的信号进行监听,如果网上没有其他设备传送信息,则该设备可以立即发送信息;若网上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信息,则该设备必须继续监听网上的情况,直到网上没有信息发送才能开始发送其信息。

一旦网上出现空闲,上述两台设备可能会同时开始各自的信息发送。

这样在网上就会发生碰撞,一旦碰撞发生,这两台设备相继都要停止发送,并各自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行发送,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2)交换技术交换技术和网桥一样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OSI)的第二层即链路层操作的技术。

交换机转发信息的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种:直通(cut-through)方式存贮转发(store-and-forward)方式标识帧(flag-and-frame)方式交换机以直通方式转发信息时,不需要读完整个转发的帧,只需要读出该转发帧的MAC地址即可,根据目标MAC地址,交换机直接把该转发帧送向相应的交换机端口。

以这种方式转发信息帧的好处,第一是转发的速度非常快,要比存贮转发方式快得多;第二是其延时的一致性很好,并且很小,无论是转发长帧还是短帧都具有相同的传输延时。

纯直通方式的缺点主要是在转发信息帧时不进行校验。

当某些帧已被破坏或某些帧的信息有错误时,由于直通方式在信息帧转发时不做校验,无条件地把这些帧送向目的地。

当这些有错误的帧到达目的地后,目的站发现这些帧有错,它要通知源发信站重发该帧。

在一个复杂的交换式网络中,信息帧从源到目的地常常要穿越若干交换结点,如果目的站一旦发现错误,就要逐站重新发送上述信息帧。

这样,直通方式在一个出错率较高的网络上看起来是快了,但实际上反而慢了。

另外当交换机从高速端口(如100Mbps)向低速端口(如10Mbps)传送信息帧时,必须对信息帧进行缓冲存贮,否则低速端口来不及处理到来的信息。

转发方式和直通方式相反,它首先要把整个信息帧全部读入,并对信息帧进行校验,一旦发现错误就立即通知源发信站重发上述信息帧。

因此错误信息帧可立即被发现,并且一旦发现就立即纠正,不要等到目的站收到该信息帧后再纠正这些错误信息帧。

利用存贮转发机制,网络管理员可以定义一些过滤机制来控制通过该交换机的通讯流量,这是存贮转发方式的另一个优点。

存贮转发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传输延时较长,并且随转发帧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标识帧方式结合直通方式与存储转发方式的优点,它检验信息帧的头部(标识部分),如果标识部分有错,则将错误帧捡出,可以立即纠正或重发;标识部分正确时,信息帧采用直通的方式进行传递。

在有些交换技术中,为了克服直通方式和存贮转发方式各自的缺点,发挥其优点,还可以采用直通方式和存贮转发方式自动切换的方法。

当网络出错率较高时采用存贮转发方式,而当网络出错率低于某个值时则自动切换到直通方式,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存贮转发方式能及时纠正出错帧和直通方式交换速度快的优点。

交换机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要解决通讯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也就是网络瓶颈问题。

因此交换机的主要特点是提供网络高的集成带宽,具有高的通讯流量、低延时和低价格。

(3)路由技术路由技术是基于OSI参考模式第三层,即网络层的网络操作技术。

路由器要为网络层协议建立和维护路由表,这种路由表可以静态地配置,也可由系统根据不同路由协议(如根据距离、连接状态等因素)自动配置。

路由表建立之后,路由器方可使用。

在使用中路由器要确定每个信息包使用的协议,目前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TCP/IP),IPX(Novell),Appletalk和DecNet,继而读取信息包中网络层目的地址,并根据路由表中的内容作出转发该信息包的决定。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如下:用于把网络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广播域。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划分子网,一切跨子网的信息传送都必须经过路由器,必须由路由器根据网络层地址进行信息包的传送。

因此路由器可以用来隔离网上信息的传播,特别可以用来隔离由于网络故障引起的某些信息的传播,有助于诊断网上的问题,使网上发生的有些问题可以隔离在一定范围内,这就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

子网划分,进行广播域的分割,还具有智能传送数据包的能力。

由于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式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较之交换技术可以访问到更多网络信息。

在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可以根据各条线路的传输延时、通讯流量、可靠性和通讯成本等诸多因素计算出一条最佳的信息包传送路径,实现信息包的智能传送。

另一个功能是广域网的远程访问。

一般的路由器都可以支持多种广域网访问技术。

路由器不传送广播信息包,可以有效地控制广域网通道上的数据流量;另外,基于路由器的数据压缩技术、流量优化技术等也将非常有利于广域网带宽的充分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