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6

合集下载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8篇】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8篇】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教学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 EQ F(W,t)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复习引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二、新课教学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有什么区别?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

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

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 EQ F(W,t)P——功率 W——功 t——时间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一、复习引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二、新课教学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有什么区别?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5篇合理地组织教材教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本学期物理教学能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目标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

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

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

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

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篇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篇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篇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凝聚态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领域。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精选篇1)今天上午我在初四五班上物理课订正一道物理试题,有关比较浮力大小的习题,题目是一个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放在水中那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好多同学不知道用那个公式来分析,在我讲解完后,脑海里突然想到若条件在改变一下看同学们如何解答。

于是我就说若不是说水而是水银呢,情况又如何?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都在认真的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我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接着我又改变了条件,若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铁球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又怎样呢?这是学生给出的答案就不统一了,各说各的理由,这是我及时给予点拨,很快同学们就给出了正确答案,学生们的脸上有一种自豪感。

正想翘尾巴的时候,我突然接着问水桶在水中用力拉着它不动拉力大于重力还是小于重力?学生们有进入了思考,很快又给出了正确答案。

我看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很高,接着我就发了一份试题检测浮力有关的内容。

这节课我感到很成功,通过一道题的引伸,学生们掌握了好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心里暗暗下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提高课堂效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鞭策自己。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精选篇2)在八年级刚刚学习完《透镜》一节内容后不久,有一天我所教班的班主任,跟我说起他们班一位学习较差的男孩子,用一个放大镜把前面一位女同学的衣服烧了一个洞,班主任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非常生气,而在一旁的我却有点内心沾沾自喜,尽管在班主任看来这是学生的恶作剧,但在我眼里学生在顽皮中用到了物理知识,对于物理老师来说我心里多少还有点自豪呢。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范文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范文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范文5篇物理从生活中来,必然要回归生活,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1【滑轮】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由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

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四.练习:一课一练。

五.作业:P731六.教学后记: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2【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情感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教学设计示例教学单元分析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分析一,机械运动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二,参照物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三,匀速直线运动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3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精选篇1说明:1、本计划由备课组集体研究制定。

以备课组组为单位交教务处和年级组各一份,备课组自留一份。

2、教务处根据此计划对教学进度进行检查。

3、备课组根据此计划制定周教学计划。

本组老师组成及工作安排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好,思维灵活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同学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有的同学在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根据以上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任务与要求1、完成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本学期要多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老师身上获得经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材重点和难点1、密度知识的应用2、摩擦力3、牛顿第一定律4、压强和浮力教研课题与研究课“自互导”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本备课组提高质量主要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加大备课力度。

4、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进度表第一周一、物体的质量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学会要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第二周三、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知识的应用1、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第三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本章复习1、知道密度、比热容、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物质的这些属性。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优秀12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优秀12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优秀12篇)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

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观察定滑轮。

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G = F 。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按照下图进行演示。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上升高度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第六章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第六章教案

课题:电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二、进行新课: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产生电流的两个条件是: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例:U=220V= kV= mV例: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B、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D、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几种常见电压:P5需记:干电池电压1.5V;人体安全电压是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移动电话电池电压3.6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压表的使用:A、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B、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C、连接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练习:(P8练习1、4)(3)、读数:A、确定量程……选择B、确定分度值……C、读数,写上单位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P8练习3)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比较:3、动手做: (1)、测量电池、电池组的电压。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5篇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5篇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二物理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篇1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惯性现象》是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惯性惯性定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惯性定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因此,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惯性定律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中,通过有趣的惯性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的能力。

在对惯性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和解释时,纠正学生对惯性概念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加强学生使用物理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在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实验与讨论的教学方法。

即: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会用惯性概念解释现象的目的。

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为上这节课作铺垫,我提前一周让学生以惯性为题出了一期黑板报,使学生对惯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起到预习的效果,在接受这节课的知识时不会感觉太过生硬。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5篇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5篇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5篇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物理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教学要求]1、力的示意图2、力的分类[重点难点]1、力的分类[教学要求]1、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意思的图,一为逗乐,二为揭示物体名词的命名方式)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除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外,还表示力的大小。

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好是力的三要素。

而力的示意图中并不表示力的大小)2、力的分类(力有许多种分类方式,比如力可以分成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它的分类方法)①按力的性质分--重力、摩擦力; 弹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性质力)②按力的效果分--引力、斥力; 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拉力等(每个分类前两个力的后面之所以用分号分开,目的是说,前面的两个力老师直接给出它们是什么力,也通过这四个力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性质力”什么是“效果力”。

后面的力,告诉同学们名称,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分析是性质力还是效果力。

以增强同学们的分析能力。

这比直接把几个力都写出来效果好多了。

)(这里还有两个没有学过的知识,老师可以提前简单地做一下介绍。

第一个是“弹力”,我告诉同学们说,“弹力”这一概念是中学物理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先是“变形”二是“恢复原状”,三是“产生弹力”,然后叙述: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第二个是“电场力”,让同学们想象小学学到的“摩擦起电”中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初中学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实际上物理学上把这种力叫做电场力;同理,磁体间的作用力就叫磁场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

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教案可以提供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指导和支持,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篇1(一)前提测评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答: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⑵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

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答:⑴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⑵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答: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答:⑴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

⑵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

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二)以学定教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导入:对话: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教师指导:1、阅读实验要求。

2、讨论:上述三个同学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

4、设计实验步骤。

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序号数量总质量单个质量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题,其他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若某组抢答不完善,其他组可继续抢答,抢答完毕继续自由提问,再抢答,直至完毕。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5篇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5篇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曲线运动(1)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3)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情景: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5篇教师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探究实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试验……数据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熔化和凝固:固体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集合12篇)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集合12篇)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集合12篇)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学工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文76页14.1-1蝉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2.突破难点的方法:练习:利用图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

(二)压强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1.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5篇教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

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进行新课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9篇)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9篇)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9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一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6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6

八年级下期物理教教案(教师用 )课题电阻的串连课型复习课时课模预习+展现主备协备班级审查1.经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连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学习2. 复习稳固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色。

目标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特色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要点难点教课流程一、【导入】复习稳固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色。

那么串、并联电路电阻有什么特色呢?二、【导学步骤】理解串连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利用串连电路特色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生活动【预习】我会做1、串连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色?I_____I1_____I22、串连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色?U__ __U1_____U23、电阻的串连1)、实验研究[ 提出问题 ] :电阻串连后,其总电阻会增大仍是减小?[ 猜想与假定 ] :你的猜想是猜想的依照是[ 进行实验与采集凭证](1)将一个定值电阻 R 接在右上图的 A、 B 之间,闭合开关、察看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相同的定值电阻 R 串连起来,接在右图的 A、B 之间,合上开关前先估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展望能否正确。

闭合开关、察看电流表的示数。

[ 剖析论证 ]联合实验现象,充足沟通议论,得出结论:串连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填“大”或“小”)[ 思虑 ] 这个结论还可以不可以用前方所学过的影响响电阻大小的要素的知识来解说呢?2)、理论推导:请同学们用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加以证明。

证明:UU等效于IRIR1R2U U12结论:串连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连电阻之。

1 数学表达式为:【展现】我研究[ 发问 1] 你怎样理解总电阻?依照所画出的电路图,连结电路,丈量未知电阻的阻值R(此中 R1=5Ω R 2 =10Ω)。

丈量结果: U= V ,I=UΩA,R===I乙接着把 R1、 R2拿开,换成 R=15Ω,测出电路中的U= V,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教师用)
课题电阻的串联课型复习课时课模预习+展示主备协备班级审核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重点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难点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
一、【导入】复习巩固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那么串、并联电路电阻有什么特点呢?
二、【导学步骤】【预习】我会做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3、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是
猜想的依据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上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分析论证] 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填“大”或“小”)
[思考] 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影响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知识来解释呢?2)、理论推导:请同学们用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加以证明。

证明: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1数学表达式为:
【展示】我探究
[提问1]你如何理解总电阻?
依据所画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
(其中R1=5Ω R2=10Ω)。

测量结果:U= V,I= A,R=
I
U
= = Ω
接着把R1、R2拿开,换成R=15Ω,测出电路中的U= V,I= A。

结果表明:如果用一个15Ω的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连入电路中,效果是(填“相
U
R1 R2
I
U1 U2
U
R
I
等效于

同”或“不同”)的。

(1)在上述探究中,R可以叫做电阻R1,R2串联后的。

(2)有些同学认为R1,R2串联后,电路中就有了R1,R2,R三个电阻,你认为对吗?
[提问2] 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
串联的情况吗?(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当有n个电阻R1、R2、R3、…、R n串联时,总电阻 R=
[提问3] 当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大呢?
【归纳整理】我整理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2、数学表达式为:
我质疑
【反馈】比比看
1、阻值为10Ω的R1与阻值为15Ω的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5V,则流过R2的电流为多少?(要根据文字画出相应的简单电路图)
2、 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50欧,已知电阻R1=170Ω,则电阻R2多少欧?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是100mA?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试一试)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要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教学
反思
八年级下期物理导学案(学生用)
课题 电阻的串联
备课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一、【预习】我会做
1、 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 1_____I 2
2、 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 1_____U 2
3、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是 猜想的依据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R 接在右上图的A 、B 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 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 、B 之间,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分析论证] 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填“大”或“小”)
[思考] 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影响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知识来解释呢? 2)、理论推导:请同学们用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加以证明。

证明: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

1数学表达式为: 二、【展示】我探究
[提问1]你如何理解总电阻?
依据所画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的阻值 (其中R 1=5Ω R 2=10Ω)。

测量结果:U= V ,I= A ,R=
I
U
= = Ω 接着把R 1、R 2拿开,换成R=15Ω,测出电路中的U= V ,I= A 。

结果表明:如果用一个15Ω的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连入电路中,效果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1)在上述探究中,R 可以叫做电阻R 1,R 2串联后的 。

(2)有些同学认为R 1,R 2串联后,电路中就有了R 1,R 2,R 三个电阻,你认为对吗?
U
R 1 R 2
I U 1
U 2
U
R
I
等效于

[提问2] 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当有n个电阻R1、R2、R3、…、R n串联时,总电阻 R= [提问3] 当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大呢?
三、【归纳整理】:
我整理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2、数学表达式为:
我质疑
四、【反馈】比比看
1、阻值为10Ω的R1与阻值为15Ω的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若电源电压为5V,则流
过R2的电流为多少?(要根据文字画出相应的简单电路图)
2、 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350欧,已知电阻R1 =170Ω,则电阻R2多少欧?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是100mA?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试一试)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要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五、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