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简析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简析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简析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摘要:当前,因为受社会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应试教学的冲击,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几乎放任自流。

甚至于有的学生,把地理课列为“最不受欢迎”的课、“死记硬背”的课,相当多的学生初三毕业后都不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这完全偏离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终身素质能力的初衷。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改进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赋予了地理学科课程新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这种新的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新时代教学改革和关注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以及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新理念。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本校的教学状况,就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在此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以期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

一、对导致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1、教材处理欠妥:新旧教材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删去了一些难点、繁点,而相应地增加了大量的活动题和资料。

但在教材处理上,对于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或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不提,避而不谈。

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整合教材、发掘教学资源。

因此,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学习地位,他们在课堂上大部分不动口、不动脑,只动手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在课本上划下教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后机械地做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应试的目的,故学生在考完地理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2、教学方法陈旧:目前,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来支撑地理教学,甚至于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

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教学评价步入误区:农村中学在教学评价方面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改地理教学中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地理教学中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地理教学中农村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的观点,强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地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提倡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农村高中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科目的教学质量成为我们高中地理教师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地理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要求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新课程以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关注人类社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教材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起到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堂培养方法在当今的地理课改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热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使其充分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牢固掌握地理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素养。

农村的高中学校,生源差,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信息闭塞,交通闭塞,家庭困难,所受教育环境条件差,见识较少,胆怯,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强,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面对农村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学生基础根基差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浅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浅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浅谈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新课改无疑给地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天门市农村初中学校现在大多教具简陋、信息闭塞,地理教师还是凭借“粉笔、黑板、教科书”传授知识。

所以地理教师只有尽快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现代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素质教育。

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和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素质教育一反传统的“师道尊严”,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放下先生架子、肃清师生的严格界限,师生之间要相亲相爱,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教学相长。

教师一要虚心,二要宽容,三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

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竭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素质差异。

每个学生只要超越了他当前的水平,他的各种奇思妙想我们都要及时地肯定与表扬,以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树立起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想象、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自如、学得活跃。

另外,素质教育评价教师已不仅仅只看重结果,而是更多地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主人,他们才能愿意学习、主动参与。

毫无疑问,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心,以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温和的语调、精炼的语言来营造和谐而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被当作副科,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农村初中专职地理教师匮乏。

选任的教师多数未经过系统培训,教学手段单一:或照本宣科、或简单地在课本上勾画知识点。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之我见
新 课 程 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 中 学 地 理 素 质 教 育 之 我 见
吴 剑 波
( 诏 安 县 边 城 中学 , 福建 诏安 3 6 3 5 0 0 )
应试 教育阶段 . 人们片 面追求升学率 , 只注重精英教 育 , 不注 重 大 众 教 育 : 重 知识 教 育 , 不 重 视 能 力 培养 。这 容 易 产 生 “ 强 化分数 概念 , 忽视 过程评 价 , 助长死 记硬 背 , 弱 化 主 体 意 识” 等 不 良后 果 , 这 与素 质 教 育 所 强 调 的 注 重 能 力 培 养 大 相 径 庭, 不 利 于 面 向全 体 学 生 和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 关 注周 围 密 切 相 关 的地 理 知 识 . 侧 重 基础 性 的 地理 知识 和 技 能 , 增 强 学 生 的 生 存能力 。 面对 新 的 “ 地 理 生 活世 界 ” 和 学 生 的 发展 观 , 我 们 应该 积极 推 行 新 课 改 , 大 力 推 进 中学 地 理 素 质 教 育 。 改 革传 统教 学方 法 , 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传统教学 中, 教 师 在 课 堂 中 完 全 唱 主 角 。教 育 方 法 陈 旧 , 教育内容脱离实 际 , 学生 被动接受知识 , 教 育 效 果 自然 欠 佳 。 针 对 这一 状 况 。 我 改 变 一 味 向 学 生 灌 输 知 识 的落 后 教 学 方 法 , 根 据 教材 内容 , 采用阐述式 、 启发式 、 讨论式 、 自学 式 等 多 种 教 学方 法 。 尽 量提 高教 学 艺 术 , 使学 生 听之 有 趣 , 自愿 学 习 。 如 在 “ 地球 运动 ” 一课 中 , 在 讲 授 地 球 自转 时 , 我 用 手 电 照 着 地 球 仪 , 对大家说 : “ 假设 这把 手 电为 太 阳 , 大家 看 到 什 么 现 象 ?” 学 生 回答 : “ 对 着 手 电 的那 面 是 亮 的 , 反面是暗的。” 我 启发 : “ 亮 的 这 面表 示 白 天 , 暗的那面表示黑夜 , 大 家 注 意 观 察 我 转 动 地 球 仪 以后 看 到什 么 现 象 ? ” 教师边演示边启发 ,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 理 解地 球 自转 产 生昼 夜 交 替这 一道 理 。 在 教 学 中 教 师 不 断 启发学生 , 甚 至 让 学 生 亲 自演 示 , 使学 生勤于思考 , 展开讨论 ,

谈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学

谈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学

谈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学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三年多,通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无论是对新教材的认识,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及学习评价方面都有很深的感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1. 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据统计,七年级地理上册有各类图表135幅。

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

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上一些图。

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

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1.2 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

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2)体现了“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

教材采用先进的结构模式(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是对以往的注入式、自学式、启发式、人物式、讨论式、探究式等诸多模式的优化组合,并十分突出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学习,充分发展其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法初探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新课改导向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新课改导向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新课改导向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新课改导向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际应用能力。

首先,在知识传授环节,教师应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探究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地理观念。

其次,在实践和探究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框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利用地图工具等方式,了解和探究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最后,在评价和反思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总之,新课改导向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探究中学到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乡村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精品文档3页

乡村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精品文档3页

乡村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我国教育理论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

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和改进:一、提高认识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乡村中学。

人们习惯称其为“副课”、“小科”,导致地理教学非常薄弱。

处于定势的老师学生包括学校都对地理不够重视。

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局面:上课不听讲,不带书,做其它功课,课后不闻不问的人应有尽有,厌学之风日趋其上;教师消极应付:不备课、不准备,照本宣科,没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学校不设专职教师,而是主科教师兼代,整体地理水平极其低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已成为摆在国民面前的头等大事。

全面开课,全面发展也势在必行。

地理课程的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还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及全球化意识,能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方面理解、评价、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从这个角度讲地理教学应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社会、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对地理教育目的的意义,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地理教学引入健康全面发展的轨道。

二、不断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的形式。

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农村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农村公民地理科学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乡土地理实际展开。

关键是要构建合理的地理课程结构、优化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改革地理课程结构在农村,多数学校只开设地理必修课,课程结构单一。

这种单一的课程结构,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

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既要考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我们认为,农村中学应构建地理必修课、地理选修课和地理活动课相结合的地理课程结构。

这三类课的课时配比可以控制为: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地理必修课约占60%,地理选修课约占25%,地理活动课约占15%。

考虑到我国目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偏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不能也不应该再呼吁国家增加地理课的教学时数,只能通过调整地理必修课,优化地理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必修课教学质量与效率,适当降低必修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为地理选修课和地理活动课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地理选修课要适应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的需要。

为此,我们认为农村中学可设置如下两类地理选修课:一类是面向大多数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开设的地理选修课,这类选修课以使学生掌握应用性强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为目的。

其课程内容以反映乡土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环境与当地人类活动关系为重点,可以微型课的形式设置。

如可根据当地实际设置乡土气候、乡土地貌、乡土水文、乡土植物与动物、乡土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乡土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乡土环境污染和保护、乡镇企业布局、村镇规划等课程,课时可长可短,让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自己实际能力的课程进行学习。

这类课程初中、高中均应设置。

另一类地理选修课面向少数能够升学的学生开设。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方面,变化更加显著。

本文在分析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1.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理教育的传统认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内容应该紧贴当地实际,关注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2.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地理教学中,新的教学方式也得以推广和应用,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除了听讲和记忆外,还能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

3.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更新换代也变得更加快捷,农村地理教育中各种科技手段的引入也得到了落实,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多媒体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在线学习等。

1.注重区域特色农村地理教育的教学应该以当地实际为中心,注重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当地文化、地理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激励其爱乡爱国、珍惜家园的情感。

2.适应新需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新课程的地理教学应该关注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地域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3.加强实践环节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式学习,地理教育也不例外,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风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4.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地理教育的生命力,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农村地理教育师资的培养和管理,使教师能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历史等熟悉,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不断的进修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结语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该以当地实际为基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掘和实践自己的潜能。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师资、资源和学生素质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地理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生活化、问题化和探究性教学。

地理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地理教学不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包括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新课程提出了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新课程改革倡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确保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充分利用。

新课程改革为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推动地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是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变化之一。

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以地理知识为主,注重对地理概念、地理事实的传授。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地理教学内容也需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注重联系实际。

教材内容不再仅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是拓展视野。

地理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地理知识,还要关注全球化视野,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培养跨文化的视野和综合素质。

新课改理念下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分析与思考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对于我国的发展,以及对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是我在工作期间从当地农村教育状况的调查了解出发,发现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地理教育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学地理教育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对地理学科以及地理教师态度的转变,需要政府对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中学考试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改变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现状。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现状思考一、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现状及问题中学地理教育正担负着普及地理科学知识和为培养地理科学专业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它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教学功能。

然而,当前的中学地理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学科的地位。

多年以前,在中学,地理学科就被人们视为“副科”,现在仍然视其为无用的科目,其地位根本无法与语文、外语和数、理、化等学科相比。

而且在农村中学里地理一直是被列为会考科目,甚至是不考科目。

现在在农村中学里,地理教师是非常稀缺的,地理课虽然有人教,但那也是其他科目老师在“兼职”,地理课在一周就只有1~2节课,但这些“兼职”的老师有时还拿去上其他科目的课。

2.地理学科的设施、资料奇缺。

地理学科的教学有其特殊性、灵活性。

特殊性在于它们需要大量的图片、典籍、模型、影像、实物、设备配置等;灵活性在于每节内容的教法灵活、学法灵活、时间灵活、空间灵活。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在教学设备设施的配置方面,多数农村中学缺乏必要的教学挂图、地理教具,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难以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尚不具备,校内课程资源极为缺乏。

二、造成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现状的原因1.初中阶段地理课不被重视。

在我国,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初中地理教学历来不受学校及其社会的重视,在人们的观念中地理也一直就是一门“副科”;又由于地理教师对中考升学率没有贡献,地理教师在初中也就不会受重视,这加剧了农村初中阶段地理教师的不稳定和师资的缺乏。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地理教学中,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问题解决、实践探究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地理问题出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跨学科的地理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将地理与其他科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在地理学科中引入生物学、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新课程改革注重地理教学的社区化和情感化。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社区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了解和研究身边的地理环境和问题,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对于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认为应当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教学能力。

要加大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编写和研发力度,使其更加贴近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应该进一步拓宽地理教学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地理学科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从传统的知识重复灌输向素养培养转变。

新的地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和地理素养。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学习环境创造者,通过提问、引导和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地理课程强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实地景观、实地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实地调查等活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

新的地理课程要求将地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通过整合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的地理课程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未来,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还应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方向。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以致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观念,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注重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地理教学。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全面展开,这也包括了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地理教学的变化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究,使地理教学走向更加活跃和灵活。

2. 融合资源丰富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实践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利用多媒体、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

地理科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农村地理环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提倡科学性、实践性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将地理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知识进行融合,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场景化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场景化、问题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也逐渐采用了以场景为载体的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农村地理环境举例,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探究等方式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2. 强调实践性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实践性教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变化及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将教育的重心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发展。

地理教学也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和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地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变化及发展方向。

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参与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在新课程中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以往的地理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实践,要求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应注重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其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关注社会实践。

新课程对地理课程内容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地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应注重地理知识与农村生活与发展实际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关注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农村发展、参与农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地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和测验为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新课程改革提倡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评价重要从学科知识评价转向学科能力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地理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让学生亲身参与锻炼其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浅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浅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浅谈摘要:新课改的实施,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创新,并随着新课改实施的逐步深入不断改革和创新。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有着不可克服的物资、师资等方面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进行符合新课改标准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深入思考以及不断的研究和改进。

要能够充分利用手边一切能够获取到的资源,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自身的教学和学生课外努力两个方面着手施力,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为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带来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改革成效。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教学;地理教学;教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自从建国以来,课改已有过很多次。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新课改的实施和改革,我国自城市至农村的教育体系、教育风格、教育方向等等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适应当代社会对于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多地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世纪人才。

农村教育当中始终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农村在物资、师资等方面资源的匮乏和当代不断拔高的市场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

农村教育必须克服这一巨大的矛盾,充分利用能够获得的所有资源,并且合理利用所能获得的资源,让学生们的学习不受资源短缺的影响,获取足够的知识储备。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村教育培养出具有普遍社会竞争力的现代化人才,才能够保证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们能够具有足够的能力与城市的孩子们公平竞争。

由大及小,我们可以确切地说,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改革的急切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如何开展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教学材料多元化要在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当中克服资源有限这一问题,最首要的解决措施就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资源。

这一措施,我们可以从增加教学材料、增加教师资源、加强网络资源的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郑有军
增城市中新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新课改给地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我市农村初中现在大多学校教具简陋,信息闭塞,地理教师还是凭借“粉笔、黑板、教科书”传授知识。

所以地理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现代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素质教育。

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呢?笔者以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素质教育一反传统的“师道尊严”,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放下先生架子,肃清师生的严格界限,师生之间要有相亲相爱的关系,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教学相长。

教师一要虚心,二要宽容,三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竭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正确面对学生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素质差异。

每个学生只要超越了他当前应有的水平,他们的各种奇思妙想我们都要及时的肯定与表扬,以满足其成就感,以树立起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想象,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会学的自如,学的活跃。

另外,素质教育评价教师不仅仅是只看重结果,而是更多的是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所以我们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主人,这样才能使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参与。

毫无疑问,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心,以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温和的语调,精炼的语言来营造和谐而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充分调动起来。

二、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被当作副科。

学生不愿
学,教师不想教,农村初中专职地理教师匮乏。

选任的教师多数未经过系统培训,教学手段单一:或照本宣科,或简单地在课本上勾画知识点。

老师把死的书本知识满堂灌、填鸭式,然后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灌输的书本知识,机械地死记硬背。

靠高密度的灌输和大运动量的重复练习来获取高分,因之教者谆谆,学者恹恹,成为地理课堂上的普遍现象。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如何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中除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外,还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地理知识有针对性的故事化,音乐化和诗化。

还可以通过地理拼图,编制地理谜语,吟唱顺口溜等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之中,使学生愉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教学“辽阔的疆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小节时,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是要求学生熟记的,我引导学生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后,就按照逆时针方向编制顺口溜: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经过吟诵,学生很快就能很快掌握各国的地理位置,用的时间虽然不长,学生就能够很准确填注政区空白图了。

教学“青藏地区”一节我是将其教学内容音乐化。

通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这二首歌碟歌曲的播放,创设情景,激活课堂,这样就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农村中学设备简陋,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譬如:学校缺乏电教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地理沙盘无需成本,易堆易砌的特点,实施地理沙盘教学指导学生在沙盘上堆塑地形地貌,了解山脉及海洋的成因,从而将静态的地理事物动态化,既形象直观,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的精神。

教学“收听天气预报”时,可以让学生将各种天气符号或地理事物作为图案,制作明信片或新年贺卡,在背面写上祝语,然后互赠让学生从制作中得到锻炼,从制作的成品中分享到劳动的幸福,感受到劳动的喜悦。

凸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

”在地理教学中不断的创设情景和开展假想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

如: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宝岛台湾三日游”的假想旅行。

让学生兴致勃勃的首先设计交通线路,看图弄清楚从学校怎样去,其次搞清在岛上如何游,怎样购。

通过学生听课文朗诵《日月潭》和收集图片,介绍台湾丰富的物产及风景名胜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一听,二看,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台湾不再是或隐或现,模糊不清的幻想中的事物,而是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脑子里自然会留下有关台湾的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和深刻的印象。

四、结合乡土地理,渗透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地理教育担当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地理教育除了细心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引领,不唯书,不唯本,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

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也就是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也把大社会、大自然引进学校、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渗透德育。

应该结合实际,进行乡土地理的研究。

研究家乡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天气和气候。

熟知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工农业概况及交通的区位优势。

这些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同他们的家庭、亲属有紧密地联系,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看得见,摸得着。

因而,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很容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

如:“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一节教学时,我就把我国南水北调的工程向学生进行介绍,而它的配套工程兴隆坝位于我们多宝鲍嘴村,从镇区通往兴隆坝的公路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我就请在鲍嘴村及公路沿线居住的学生向同学们介绍公路的建设情况。

老师呢,就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坝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回答这个坝的建设对我镇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最终让学生知道:自然环境可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道理。

总之,我认为,地理教学要改变教学观念,既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重视课堂内外的活动,把“填鸭式的”“满堂灌”的应付考试的封闭式传统教育改为开放式的开门教学。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
考,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学生地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4]褚亚平等著,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E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地理(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