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兰香》死亡叙事的悲剧意蕴
《林兰香》的叙事分析
中文摘要《林兰香》是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一部很优秀的世情小说,但是迄今为止对其的研究仍然很薄弱,尤其是在叙事学研究方面。
因此,本文将对《林兰香》的叙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循环往复、浑然一体的时序结构,主要从带有神秘色彩的预叙、宣之于人物之口的伏线,以及“前有伏脉,后有余波”的整体结构三方面对小说纵向的时序结构进行整合和分析。
《林兰香》在时序安排上非常讲究预叙和伏线的设置,以及事件之间的彼此照应,使小说在叙事上有着循环往复、浑然一体的美感。
第二部分,独特的空间场景叙事建构,从横向上分析《林兰香》中所体现的中国古典小说所特有的空间场景叙事。
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从回目中所体现的空间意象、庭院房屋的空间架构和庞大的场景描写三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古典小说较之西方小说,在叙事上更重视场景的描写,在《林兰香》中正是这样,空间叙事不仅对时间叙事起了扶持和互补的作用,并且还有它相对独立的特点,形成了其特有的空间叙事建构。
第三部分,典雅含蓄,寄托遥深的文人笔法,从微观的笔法入手对《林兰香》进行分析。
《林兰香》这部小说有着鲜明的文人小说的色彩,笔法典雅含蓄而寄托遥深,写人状物时采用赋的手法,用韵语描写,语言工整典雅;涉及反面人物反面事例时采用含蓄幽默的反讽手段;人物命名往往妙用谐音或典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寓意系统,成为小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梦梦空空”的幻灭感有着中国士人独有的悲剧意识,燕梦卿的悲剧中有意无意寄托了中国古代文人历来对“信而被谤,忠而见疑”遭遇的哀叹。
关键词:《林兰香》;时序结构;空间叙事;文人笔法1AbstractLin Lan Xiang is an outstanding novel between Jin Ping Mei and Hong Lou Meng, but the study of it,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narrative study, is still frail. For this reason, I will make a thorough and overall study of Lin Lan Xiang’s narr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 part of the cycle, the timing structure of an integral whole, is primari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mysterious pre-narration, the pre-set lines which said out by the figures, as well as the coherent structure of the novel. The pre-narration and pre-set lines, as well as the coherent structure give the narrative fiction of the novel the cycle seamless beauty.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s about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space and scenes in the novel, which analyses Lin Lan Xiang from the horizontal point of view. This part is subdivided into three subsections, they are respectively the spacial imagery embodied by the titles of chap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tyards and houses in the novle and the huge length of the scene description. In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novel, the Chinese classical ones emphasis more on the description of daily lives and spacial narration, which is represented obviously in Lin Lan Xiang.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lassical and impicative narrative technique of literati, which analyses the novel from a microscopic angle. The novel has a distinct feature of literati,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classical and impicative narrative technique, the use of homophonic association or literary quotation, and so on.Keyword: Lin Lan Xiang; Timing Structure; Spacial NarrationNarrative Technique of Literati2目 录第1章 绪论 (1)1.1研究现状综述 (1)1.2选题意义 (2)1.3本文的构想 (2)第2章 循环往复、浑然一体的时序结构 (4)2.1带有神秘色彩的预叙 (4)2.2宣之于人物之口的伏线 (6)2.3前有伏脉,后有余波 (7)第3章 独特的空间场景叙事建构 (16)3.1回目中所体现出的空间意象 (16)3.2庭院房屋的空间架构 (17)3.3场景描写 (20)3.3.1 数量庞大的场景活动 (20)3.3.2 详尽的饮食场景描写 (21)第4章 典雅含蓄,寄托遥深的文人笔法 (24)4.1以赋的手法写人状物 (24)4.2含蓄典雅的反讽 (25)4.3人物命名中典故和谐音的妙用 (27)4.3.1 以“兰”为中心的主要人物命名 (27)4.3.2 因事命名 (29)4.4遥深的寓意 (34)4.4.1 “梦梦空空”的幻灭感 (34)4.4.2 燕梦卿悲剧的复杂内涵 (37)第5章 余论 (40)参考书目 (42)后 记 (45)1《林兰香》的叙事分析第1章 绪论1.1 研究现状综述《林兰香》又名《第二奇书》,题“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作者和评点者皆用化名,其真实姓名、时代、身世以及成书年代、流传范围等都难以查清,这些都给研究增加了难度。
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关于《林兰香》的一种阐释
颠覆 了才子佳人 小 说 的浪 漫 主义 传统 , 再 局 限于 不
才子佳人 的风 流韵事 , 而是 以不 奇为奇 , 材于现 实 取
才子佳人 小说是 明末清初 影响很大 的一个小 说
流派。它 以表 现青 年男 女 恋爱 和婚 姻 为 主题 , 又 但
不 同于唐宋 以来写 实化 的 爱情 婚姻 小 说 , 其 特 定 有
要 :由随缘下士编辑 , 寄旅散 人评 点的《 林兰香》 是一部长期 以来没有得 到重视 , , 却在 中国古代 小说 史上
有 多方面价值 的长篇小说 。据陈洪先生考证 , 这部 小说应该成 书于清初顺 治、 康熙年 间。《 林兰香》 虽为清初的才 子佳人 小说 , 却从 内容和思想上颠覆 了一般 才子佳人小说 的浪漫主义传统, 在审 美情趣、 悲剧 意蕴和对现 实人生的 思考方面, 都远远超 出了同类小说 , 向现 实主义创作 迈进 了一 大步。本 文试从《 兰香》 内容主题和创作 方法入 林 的 手, 分析其 中体现 出来的 , 同于明末清初一般 才子佳人 小说的现 实主 义新转向。 不
人 生 , 写 的都是 平 淡 无 奇 的家庭 琐 事 。在 看 似平 描
静 的生活 下 , 隐透露 出人物之 间微妙 的情 感矛盾 , 隐 显示 出现实 主义 的特征 , 比之 明末 才子佳人 小说 , 具
的情节 模式 , 以理 想化 的浪 漫主义 色 彩 而独 树 一 并
帜 , 中国人情爱 小说 的发展 历 程 中起着 承 前启 后 在
低劣之 作 , 也有 脱 胎 其 中却 另 有新 意 的可 看 之 作 。
《 林兰香》 便是这其 中的一部佳作。正如张俊先生
指出的 :《 兰香 》 承《 瓶 梅》, “林 上 金 下启 《 楼梦 》 红 ,
得于理而失于情——《林兰香》中燕梦卿的悲剧
得于理而失于情——《林兰香》中燕梦卿的悲剧作者:郭芳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8期摘要:清代小说《林兰香》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并非叙述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波折以后,有情人终成眷;而是将重点放在男女主人公结合之后,展现了一个由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妾室的嫉妒、夫妻感情失和等引起的悲剧。
女主人公燕梦卿是一位在外人看来近乎完美的女性,但最终受到丈夫的冷落而抑郁身亡。
导致梦卿悲剧的最大原因,是梦卿将夫妇之理和男女之情至于了对立的位置,过多的为节孝虚名所累,最终得于“夫妇之理而失于男女之情”。
本文希望通过对梦卿悲剧的分析,展示女性内心理与情冲突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理;情;悲剧作者简介:郭芳芳,女,1986年,广西柳州人,汉族。
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050-02《林兰香》【1】是一部诞生于明代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之间的小说,由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评点,全书六十四回,共描写了三百零七个人物。
小说大致情节如下:德才兼备的御史之女燕梦卿,原与开国功臣之后耿朗定亲,但因燕御史突然获罪,梦卿自请代父赎罪,没为官奴,耿朗也另取了林云屏为妻;不久,燕御史得到了平反,梦卿宁愿居于侧室也要嫁给原聘耿朗,可是在嫁给耿朗之后,梦卿受到侧室之位的限制,又被妾室任香儿嫉恨,与丈夫感情失和最终病死。
燕梦卿是一位在外人看来近乎完美的才女孝女,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抑郁而亡,其原因发人深省。
吴存存说:“与中国大部分小说中的爱情悲剧不同,这个悲剧不是那种外在力量对纯真爱情的破坏,诸如父母、门第、地位等等原因造成的悲剧,从而使人在愤怒不平之余得到一种感奋的力量。
相反,这个悲剧是在有情人已成眷属的基础上展开的。
【2】”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燕梦卿并非受到了门第或者是突发、不可预知的外部力量的阻挠,而是那些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妾室的嫉妒、对丈夫规劝不当、丈夫的猜忌等造成了她的悲剧。
《林兰香》悲剧精神的建构与解构
杨玉英(197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
《林兰香》悲剧精神的建构与解构杨玉英(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河南安阳455000)摘要院野宿根尚在袁国香不泯遥冶譹訛田春畹作为燕梦卿的后身袁承继了燕梦卿的精神特质和人生理想袁并且代替燕梦卿实现了完美人生遥这就使小说背离了在燕梦卿身上试图诠释的悲剧精神袁加之小说中所透露出的明显的因果报应思想袁更使其悲剧精神一步步消解殆尽遥关键词院林兰香曰悲剧精神曰建构曰解构中图分类号院I242.4文献标识码院粤文章编号院圆园怨缘原猿苑苑员渊圆园员8冤园4原园园1员原园4集宁师范学院学报/Jul.2018/No.4叶林兰香曳是清初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袁它以耿家百余年盛衰荣枯为主线袁通过演绎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袁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袁展现了一幅明末清初社会的广阔画卷遥小说尤其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燕梦卿的悲剧命运袁并且描写了大量的死亡袁全书始终笼罩着一种人生如梦的幻灭感袁因此袁不少论者将叶林兰香曳看作是一部具有悲剧精神的古典小说遥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有失偏颇袁因为仅从燕梦卿本身的描写来看袁小说似乎是在建构一种悲剧精神遥但是袁田春畹作为燕梦卿的后身袁两者实则是二而一的关系遥野宿根尚在袁国香不泯遥冶譺訛春畹尚在袁梦卿不死遥田春畹的中庸气质袁小说各色人物的结局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善恶有报的思想无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悲剧精神的消解遥一尧悲剧与悲剧精神辨析野悲冶字袁有哀痛尧哀怜尧眷恋尧苦譻訛的意思袁在汉语中袁表达的是一种事与愿违后的负面情绪反应遥丁福保叶说文解字诂林曳曰院野耶悲爷袁悲者袁亦痛也遥在内故与文袁心非为悲遥耶非爷袁悲声也遥又袁心之所非袁则悲矣遥冶譼訛野悲剧冶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戏剧形式袁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美学风格袁并于二十世纪传入中国遥由于野悲剧冶来源于非中国的文化体系袁所以我们在界定这种美学风格时必须认真审视野悲剧冶美学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袁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汉语字面意思袁将其理解为是一种野悲冶的文学作品遥而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对野悲剧冶一词泛化使用的原因袁将不幸和苦难都习惯性地理解为野悲剧冶遥诚然袁苦难是悲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袁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从来就不乏对苦难的感受的描绘遥伤春悲秋尧人生感怀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遥宦海沉浮袁人生苦短袁壮志不遂是文人大致相同的遭遇袁因而激发起文人对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冶的无限感慨遥但是袁单纯对苦难的表现绝不是悲剧袁因为他更多的是表现一种野无可奈何花落去冶的惆怅之感袁缺少了悲剧带给我们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令人振奋的精神遥野悲剧性的世界图景总是包含着挣扎的迹象冶譽訛悲剧的核心在于展现人类对命运不公等等不幸的抗争遥野没有对灾难的反抗袁也就没有悲剧冶譾訛遥正是由于这种抗争袁苦难对于悲剧而言袁就成为一种顽强生命力的表现袁它悲壮而不悲惨袁丝毫不会使人产生消沉尧退缩之感遥相反袁它是一种崇高美袁野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奋鼓舞的员员··力量冶譿訛遥这种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而直面苦难袁宁折不弯的顽强意志力和强悍生命力正是悲剧精神之所在遥二尧悲剧精神的建构要要要论燕梦卿的形象燕梦卿出身官宦诗礼之家袁自幼聘给泗国公支孙耿朗为妻袁还未过门已先作了六品命妇袁耿燕两家上下莫不说燕小姐有福遥谁知袁就在即将过门之际袁父亲燕玉蒙冤入狱袁两家主张野不如趁此时尚还安静袁且将就过门冶讀訛,梦卿却野不令母亲知觉袁写下一通乞代父罪表章冶讁訛袁结果是父亲得以回家而燕梦卿没入掖庭袁和耿朗的婚约自然取消遥后来袁燕玉冤案得以昭雪袁梦卿自然也恢复了自由之身遥内相全义前来做媒袁在母舅皆无异议的情况下袁梦卿又因为盟好既申袁名分既定而力辞袁执意嫁给已娶正室的耿朗袁结果是以原配之身终成妾室遥从官宦小姐命妇之身沦为他人妾室袁对于一般女子而言袁这样的结局是凄惨的尧悲凉的遥但是袁对于燕梦卿而言袁出嫁时天子诏赐野孝女节妇冶牌匾带来了无限的荣光袁公卿作贺引来了无限艳羡的目光袁这或许正是燕梦卿的人生理想之所在遥因为梦卿是一个有着极强抱负心的人袁甚至在她没入掖庭期间袁还梦想着野些子春光占帝台冶輥輮訛袁渴望着出人头地遥然而袁每个人必然会带有他所在时代的烙印袁燕梦卿所受的教育决定了儒教自然成为她的道德准绳遥而儒教的社会价值取向本身就带有个体对自我的压抑的天然属性袁对女性而言袁这种压抑更甚袁因为三从四德的伦理秩序更注定了她们从出生那一刻就处于被动的局面遥但是袁对于燕梦卿而言袁她是个有着突出才华和远大抱负的人袁被动与顺从不是她的个性袁然而袁教育与时代又决定了她在理智上对礼教的尊崇与恪守遥所以袁燕梦卿的这种恪守袁并不是被动遵循袁而是一种主动选择袁不是无可奈何的服从规则袁而是积极主动的使用规则袁以实现人生理想遥所以袁上述所说的代父罪袁却婚嫁袁表面上是燕梦卿的一种个人牺牲袁但就深层次而言袁何尝不是燕梦卿渴望出人头地的一种表现呢浴但是袁相对于燕梦卿的才华尧能力与抱负袁丈夫耿朗只是一个平庸之人袁能力平平袁又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袁只满足于美酒佳人尧花前月下的富贵公子生活遥这显然不符合燕梦卿的人生理想袁所以袁第十六回袁中秋月夜花下小酌时袁面对含情脉脉的耿朗袁燕梦卿才说出野惟愿上则尊祖敬宗袁以作九个叔叔领袖遥下则修身齐家袁以为后世子孙法度遥冶輥輯訛这些大煞风景的话袁是她希望丈夫有所作为袁不要留恋于富贵温柔乡遥婚后燕梦卿就表现出不凡的才华与见识袁比如第十五回描写梦卿治家袁才能堪比贾府的凤姐曰又比如第十六尧十七尧十九回劝诫耿朗谨慎择友袁使其免去一场灾祸遥面对如此优秀的妻子袁在钦佩之余袁耿朗未免心生怅然袁发出野妇人最忌有才有名冶輥輰訛的感慨袁妻子的才名使耿朗产生了压迫感和危机感袁他对燕梦卿嫉妒与猜疑逐渐加剧遥面对岌岌可危的封建家长地位袁耿朗决定野今日须行己见袁整立一切规模浴冶輥輱訛他渴望征服梦卿袁重拾自己作为丈夫的威严遥第三十回袁故意将十六回中秋夜的情话又说了一遍袁并野乘醉便移待香儿尧彩云的谑浪狎邪袁以待梦卿冶輥輲訛虽然梦卿表面顺从袁受而不辞袁但显然耿朗感受到了梦卿无声的抗议和不屈的精神袁意识到无法征服梦卿袁他野幡然变色袁茶不饮袁汤不用袁怏怏然走了出去遥冶輥輳訛耿燕两人最终决裂遥虽然小说中强调任香儿等小妾对梦卿的诋毁中伤是耿燕两人反目的主要原因袁但是袁不可否认袁梦卿自然天性中所拥有的强烈自我意识和她所信奉的儒家礼教对女性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梦卿悲剧的深层原因遥梦卿信奉儒家礼教袁儒教礼教或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武器袁曾经帮助梦卿立身扬名袁但是袁头顶野孝女节妇冶的盛名袁就必须遵守小妾的身份袁燕梦卿成为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遥她艰难地在遵守儒教与实现抱负间起舞袁耿朗就成了她必须依靠的跳板遥但是袁耿朗只是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的男人尧平庸的丈夫袁没有超越那个时代的理念袁这样的丈夫是无法长期容忍一个小妾身带光环而凌驾于自己之上的遥最终袁耿燕两人彻底决裂了袁这就意味着燕梦卿失去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袁现实就像一枚钢钉袁将她钉在了儒教的十字架上遥燕梦卿只有选择死亡遥正妻要小妾要弃妇要死亡袁燕梦卿的人生是悲苦的袁是传统的苦情人物的命运节奏袁这种角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柔弱的尧凄凉的尧逆来顺受的袁但却无法构成悲剧人格遥不过袁燕梦卿却是一位有着典型悲剧性格的人物袁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她那看似柔弱外表下坚强的内心袁一种宁折不员圆··挠的悲剧精神遥这是因为袁燕梦卿的人生是她自己选择的袁她朝着自己的目标袁用自己的方式坚定地走去袁尽管这种选择的目的和方法充满了矛盾袁注定了失败袁但是袁每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袁燕梦卿都甘之如饴的选择了理想尧迎难而上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毫不畏惧袁决不妥协遥野梦里尘缘几度秋袁卿家恩意未能酬遥仙源悟处归宜早袁去去人寰莫再留浴冶輥輴訛这是梦卿临死时的宣言袁也是抗议袁彰显的是行为的果敢袁宣扬的是精神的坚毅袁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强悍和坚韧正是悲剧精神之所在遥三尧叶林兰香曳悲剧精神的消解燕梦卿屈原式的忠贞与悲壮固然令人钦佩袁但是袁中国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精神使得人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遥随着梦卿之死袁作者面临着如何坚持儒家理想的难题遥显然燕梦卿的路是行不通的遥但是袁抛弃燕梦卿所代表的儒家理想道德也是作者无法接受的遥首先袁燕梦卿虽死犹生袁春畹成为其后身遥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高喊野睹九畹之良田袁宿根尚在袁国香不泯遥谁曰死不如生袁妄以得失从违而自汶汶乎浴冶輥輵訛春畹不仅年龄尧相貌与梦卿相仿袁并且为人行事皆颇似梦卿遥梦卿在日袁春畹想主人所想袁急主人所急曰梦卿死后袁她走上前台袁代替主人相夫教子袁孝敬婆母遥作者不仅在情节设计和细节描写方面上处处暗示春畹就是梦卿袁甚至还唯恐读者看不懂袁直接跳出来明说野春畹是梦卿后身冶輥輶訛遥其次袁田春畹承其长袁补其短遥作者认为袁刚直而不懂变通是梦卿失败的原因遥小说中一大贤人公明达曾谈到耿燕二人的夫妻关系袁说梦卿院野若以风雅遇之袁可为佳偶曰若以切直处之袁则不能久相得矣遥冶輥輷訛宣爱娘曾告诫春畹说野凡事随缘袁切莫效二娘自讨苦吃也浴冶輦輮訛不用说袁此二人正是作者的代言人遥所以袁春畹野端庄流丽袁兼而有之冶輦輯訛袁两个丫鬟一名性澜袁一名情圃袁大有深意遥对于理学家而言袁野性即理冶袁性有澜代表着既存天理又不灭人欲曰情有圃表明有情爱又不失节制遥春畹为人做事既有原则又不呆板袁完美地融合了情理袁成为作者眼中的野完人冶遥第三袁让田春畹拥有完美人生遥如果说燕梦卿的人生是一出红颜薄命的悲剧袁那么袁田春畹的人生就是一幕草根发迹史遥梦卿由贵族小姐要要要小妾要要要弃妇要要要死亡袁春畹由侍女要要要小妾要要要夫人要要要命妇袁她实现了梦卿的理想袁福寿双全袁无疾含笑而逝遥她实在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女人袁连死亡的方式都那么完美遥如果说袁小说前三十六回中心词为野冲突冶袁以演绎燕梦卿的人生理想和其个性气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为着力点袁力图呈现人类为了实现理想而直面苦难的悲剧精神的话袁那么袁小说后二十八回袁小说的中心词就是野圆融冶遥田春畹可以看作是还魂后的燕梦卿袁两人实则是二而一的关系袁田春畹形象的设置从艺术形式到精神实质都背离了悲剧美学的内涵遥首先袁为悲剧人物设立后身袁就是一种排斥失败袁害怕牺牲的心理袁反映出精神上的软弱和行动上的退缩袁显然和悲剧表现顽强生命力的精神相左曰其次袁作者塑造出的这个野后身冶的形象袁饱含着儒家野中庸冶的理念袁目的是调和情与理的矛盾袁用来磨平悲剧人物燕梦卿的鲜明的个性棱角袁而这再一次背离了悲剧精神遥野悲剧呈露在人类追求真理的绝对意志里袁它代表人类存在的终极不和谐冶輦輰訛曰第三袁更不用说田春畹的完美人生的设计使得叶林兰香曳和悲剧美学越走越远遥四尧关于叶林兰香曳中的死亡描写叶林兰香曳中描写了大量的死亡情节袁小说结尾时袁所涉及到的所有人物基本俱以亡故袁所以袁这也是叶林兰香曳悲剧性的一个表现遥诚然袁悲剧作品很多时候都以死亡作为结局袁但是袁并不是所有的死亡都能称之为悲剧遥如果像燕梦卿那样为理想而奋力挣扎袁努力抗争袁最后为了捍卫自己的理想而死袁那是当之无愧的悲剧遥但是袁如果几乎所有人物的死亡都是一种自然生命现象袁并且在主要人物的死亡中袁我们分明强烈地感受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遥那么袁这种死亡不仅不能成为悲剧的组成部分袁反而削弱了小说原本可能具有的悲剧性遥通观叶林兰香曳全书袁燕梦卿之死显然让作者耿耿于怀袁所以袁在为梦卿设立后身袁完成她未竟的事业外袁作者还构设了一个善恶有报的链条遥在这个链条上袁拥野燕冶派都福寿双全袁反野燕冶派全不得好死袁这集中表现在人物的死亡年龄及其方式上遥员猿··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Tragic Spirit of LIN Lan-xiangYANG Yu-ying渊Dept.of Public Art Education Teaching,A 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455000,Henan 冤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院"The perennial still remains in earth,and the national beauty stays in existence".TIAN Chun-wan,as the fol鄄low-up of YAN Meng-qing,inherits YAN Meng-qing's spiritual character and life ideal and achieves her perfect life instead of YAN,which makes the novel deviate from the tragic spirit YAN Meng-qing that TIAN tries to practise in herself.In addi鄄tion to the obvious thought of karma revealed in the novel,its tragic spirit is gradually eliminated.运藻赠憎燥则凿泽院Tragic spirit;construction;deconstruction注释院譹訛譺訛讀訛讁訛輥輮訛輥輯訛輥輰訛輥輱訛輥輲訛輥輳訛輥輴訛輥輵訛輥輶訛輥輷訛輦輮訛輦輯訛輦輱訛随缘下士袁叶林兰香曳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袁分别引自第2页袁第2页袁第9页袁第11页袁第36页袁第125页袁第10页袁第233页袁第234页袁第234页袁第281页袁第2页袁第392页袁第124页袁第333页袁第3页袁第1页遥譻訛徐中舒袁叶汉语大词典曳袁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尧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袁第2473页遥譼訛丁福保袁叶说文解字诂林曳袁中华书局1988年版袁第10493页遥譽訛輦輰訛也德页卡尔窑雅斯贝尔斯袁叶悲剧的超越曳袁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袁分别引自第38页袁第30页遥譾訛譿訛朱光潜袁叶悲剧心理学曳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袁分别引自第182页袁第81页遥除去自身的原因外袁对于梦卿之死应负责任的主要有三人院耿朗尧任香儿和平彩云袁他们如果以责任排序的话袁应是耿朗第一袁其次任香儿袁再次平彩云遥但是袁耿朗作为燕梦卿的丈夫袁在崇尚儒学为宗旨的小说中袁其家庭地位是崇高的袁所以袁作者必须为耿朗找一个替罪羊袁这就是任香儿遥在作者看来袁任香儿嫉妒梦卿才貌双全袁来头正大袁不仅用尽了心机和手段挑拨耿燕之间的关系袁并且使用巫蛊之术尧下毒暗害春畹袁是小说中的第一恶人遥至于平彩云袁虽然开始和任香儿一起排斥梦卿袁毕竟作恶不多袁后又悔悟袁责任次之遥这样袁果报的顺序就出来了遥从死亡时间上来看袁任香儿三十四岁尧平彩云三十八岁尧耿朗四十岁曰但从死亡方式上看袁任香儿和耿朗都很凄惨袁任香儿死时先抽风袁呕吐才罢袁痢疾又起袁百般调制无效袁一连数日袁见神见鬼袁痛苦万状遥耿朗死时痰满咽喉袁眉眼歪斜袁口不能言袁流泪而已遥寄旅散人认为作者对二人死时惨状的详细描绘袁目的是野骂之冶和野丑之冶遥而对平彩云则客气了许多袁仅说其病重而亡遥可见袁作者在理智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儒家教义袁但是袁情感上却对耿朗有愤恨之情袁不报不快遥拥野燕冶派的人物袁从和燕梦卿关系远近的排序是院耿顺袁田春畹尧宣爱娘尧林云屏遥前两个一个是儿子袁一个是野后身爷袁自然不用说了遥至于后两人袁野宣冶乃野萱冶也袁宣爱娘在小说中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梦卿的一颗野解忧草冶遥野云屏之于梦卿袁所谓掩蔽也冶輦輱訛袁虽然林云屏主观上对燕梦卿很友善袁但是袁她的正妻身份客观上阻碍了燕梦卿才德的发挥和理想的实现遥所以袁四人的结局是院耿顺九十九岁而卒袁田春畹年登七十岁袁无疾而终袁宣爱娘终于正寝袁享年六十岁袁林云屏五十岁自然而亡遥不仅在此生袁作者还隐晦地写出了来世的因果报应遥小说第五十八回袁借林云屏之口袁描写任香儿尧平彩云和耿朗来世不睦的情形袁任尧平二人不仅今生短命袁来世也不得幸福遥这种善恶有报的结局其实是一种大快人心的团圆袁这是一种害怕牺牲而虚幻出的一种虚假的和谐袁这是把人生的厄运与苦难都合理化的一种表现袁目的是消除胸中愤怒与反抗的火苗袁期望着物极必反袁否极泰来袁善有善报袁今世不报袁来生必报遥叶林兰香曳原本试图呈现的一点悲剧精神就在这种欺瞒与粉饰中被消解殆尽了遥员源··。
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关于《林兰香》的一种阐释
Linlanxiang- A Novel from the Romanticism to the
Realism
作者: 肖丽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8-30页
主题词: 林兰香 现实主义 才子佳人小说
摘要:由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评点的《林兰香》,是一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却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多方面价值的长篇小说。
据陈洪先生考证,这部小说应该成书于清初顺治、康熙年间。
《林兰香》虽为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却从内容和思想上颠覆了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在审美情趣、悲剧意蕴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方面,都远远超出了同类小说,向现实主义创作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试从《林兰香》的内容主题和创作方法入手,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不同于明末清初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现实主义新转向。
论《林兰香》蕴含的感伤色彩
作者: 李军锋
作者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9-1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B07期
主题词:�林兰香》;燕梦卿;感伤色彩
摘要:清代小说《林兰香》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它以忧伤、哀婉的形式去肯定生活中的美,在柔弱中暗含着对理想的执着。
这种感伤色彩一方面通过女主人公燕梦卿的悲剧来表现,另一方面与小说的色空观念也密切相关。
特别是小说中所表现出对“梦”的充分描绘,对人生如戏的描写以及对“死亡”和“坟墓”的大量描述,使得小说的感伤色彩更加浓厚与伤感。
而这种感伤色彩正是清初文人心灵的真实写照。
从《林兰香》的生死观看儒道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The conflict and blend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rom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n Lin Lanxiang 作者: 骆锦芳[1];马晓霞[1]
作者机构: [1]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出版物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9-95页
主题词: 《林兰香》;生死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冲突与融合
摘要:<林兰香>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难得的佳作.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对现世人生的冷静审视,在整个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本文从书中体现出来的儒、道二家不同的生死观入手,对<林兰香>一书的深层意蕴加以阐述,力图揭示出<林兰香>在才子佳人小说外表下潜藏的深刻悲剧意识.。
《林兰香》悲剧精神的建构与解构
《林兰香》悲剧精神的建构与解构杨玉英【摘要】"宿根尚在,国香不泯."①田春畹作为燕梦卿的后身,承继了燕梦卿的精神特质和人生理想,并且代替燕梦卿实现了完美人生.这就使小说背离了在燕梦卿身上试图诠释的悲剧精神,加之小说中所透露出的明显的因果报应思想,更使其悲剧精神一步步消解殆尽.【期刊名称】《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林兰香;悲剧精神;建构;解构【作者】杨玉英【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河南安阳 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2.4《林兰香》是清初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它以耿家百余年盛衰荣枯为主线,通过演绎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了一幅明末清初社会的广阔画卷。
小说尤其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燕梦卿的悲剧命运,并且描写了大量的死亡,全书始终笼罩着一种人生如梦的幻灭感,因此,不少论者将《林兰香》看作是一部具有悲剧精神的古典小说。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仅从燕梦卿本身的描写来看,小说似乎是在建构一种悲剧精神。
但是,田春畹作为燕梦卿的后身,两者实则是二而一的关系。
“宿根尚在,国香不泯。
”②春畹尚在,梦卿不死。
田春畹的中庸气质,小说各色人物的结局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善恶有报的思想无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悲剧精神的消解。
一、悲剧与悲剧精神辨析“悲”字,有哀痛、哀怜、眷恋、苦③的意思,在汉语中,表达的是一种事与愿违后的负面情绪反应。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曰:“‘悲’,悲者,亦痛也。
在内故与文,心非为悲。
‘非’,悲声也。
又,心之所非,则悲矣。
”④“悲剧”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戏剧形式,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美学风格,并于二十世纪传入中国。
由于“悲剧”来源于非中国的文化体系,所以我们在界定这种美学风格时必须认真审视“悲剧”美学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汉语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是一种“悲”的文学作品。
从《林兰香》的生死观看儒道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从《林兰香》的生死观看儒道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骆锦芳;马晓霞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7)001
【摘要】<林兰香>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难得的佳作.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对现世人生的冷静审视,在整个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本文从书中体现出来的儒、道二家不同的生死观入手,对<林兰香>一书的深层意蕴加以阐述,力图揭示出<林兰香>在才子佳人小说外表下潜藏的深刻悲剧意识.【总页数】7页(P89-95)
【作者】骆锦芳;马晓霞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2.4
【相关文献】
1.《林兰香》中任香儿形象的文化解读 [J], 任正君;牛景丽
2.陶渊明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J], 蒋文华
3.《林兰香》中宴饮描写的叙事功能 [J], 李捷鹏
4.《林兰香》亲属称谓语研究 [J], 孟盈
5.清代世情小说主仆关系的嬗变——以《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为例[J], 赵静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兰香》主旨新探——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十一
New Exploration in Theme of Lin Lanxiang--The Eleventh Study on Elegance and Popularity of Novels about Human Relationships 作者: 申明秀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6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林兰香》;雅俗;世情小说
摘要:�林兰香》有着三重意蕴,最表层是燕梦卿的个人悲剧,中间层是屈原的儒家精神,最里层则是尘梦苏醒之后的道家追求,所以作品虽有大量的儒家叙事,但其根本的意旨却是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耿朗的由儒及道、燕梦卿的临终悟道、田春畹的儒道兼备以及宣爱娘、平彩云的道家本色等。
《林兰香》虽过于文人化,而在雅俗结合上差强人意,但它依然是出色的明清世情小说之一。
论燕梦卿之死的悲剧内涵
论燕梦卿之死的悲剧内涵杨明贵【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4)002【摘要】将中国近世世情小说从"艳情"和"才子佳人"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的《林兰香》,其文本叙述的感伤意蕴深处充盈着强烈的悲剧精神,而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的核心事件就是燕梦卿之死。
燕梦卿之死使《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精神,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格。
%There existed the tragedy in the novel—Lin Lanxiang,which brought a new start of China pre-modern works out of the quagmire as conventional love or romantic one.The tragedy in the novel is the death of the chief character—Yan,as a pivotal,which also had the quality of salvation.So start the new style of fiction-creation with the aesthetic features that was better than"Love"and"Romantic"at that time.【总页数】6页(P87-91,99)【作者】杨明贵【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中文系,陕西安康7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相关文献】1.燕梦卿与林黛玉比较研究 [J], 莫罗红2.燕·梦·兰——《林兰香》“燕梦卿”姓名的三重寓意 [J], 范正群3.论燕梦卿的悲情色彩及其原因 [J], 刘媛4.一曲封建淑女的悲歌——燕梦卿与薛宝钗形象比较 [J], 陈松鹏5.美的凋零——论燕梦卿与薛宝钗的人生悲剧 [J], 张沁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林兰香》中的死亡叙事
论《林兰香》中的死亡叙事
李捷鹏
【期刊名称】《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3(25)1
【摘要】清代长篇世情小说《林兰香》中有多处死亡叙事,这些死亡叙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布局来看,死亡叙事多发生在下半部分,焦点人物正是小说主人公燕梦卿。
在作用方面,死亡叙事在刻画人物形象、丰富审美意蕴、增强文化蕴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林兰香》在世情小说中非常独特,有着突出的感伤色彩,这也得益于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总页数】8页(P101-108)
【作者】李捷鹏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9
【相关文献】
1.论《林兰香》死亡叙事的悲剧意蕴
2.《林兰香》的叙事结构研究
3.诗歌穿插与《林兰香》叙事艺术
4.以梦为证-“梦”意象与《林兰香》叙事艺术
5.《林兰香》中宴饮描写的叙事功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楼梦》的先行者——《林兰香》论
作者: 燕筠
出版物刊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5-58页
主题词: 《林兰香》;先行者;知识女性;才子佳人小说
摘要: 《林兰香》是一部长期以来不受重视甚至不为人知的小说,但它在小说史上实有多方面价值并占有重要地位,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重要转折点。
此书写贵族大家庭生活,写耿朗及其五位妻妾的纠葛离合,写知识女性的感情生活、精神痛苦和人生悲剧,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在审美情趣、典雅风格、悲剧意蕴乃至创意上,都对曹雪芹起先导作用、启示作用。
本文从小说发展史的整体脉络来把握《林兰香》,着力分析其艺术成就、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情小说 已开始 由“ 艳情 ” “ 子佳 人 ” 和 才 这两 股异 流向
正格世情小说 回归 。纵 观《 林兰香 》 的文 本叙述 , 立 就其
局命意来看 , 与之前的世情小说相比,金瓶梅》 《 旨在“ 止
淫破迷 ”反映炎 凉世 态 ;醒世 姻缘 传》 在演述 “ 由 , 《 意 因
闺, 倩女 幽魂惊虎帐 ”( 三十七 回)、“ 元帅 力荐 良 第 孟
中, 林兰香》 在《 之前 , 叙述基调和审美品格与《 林兰香》
类似 的叙事类 文学 作 品 尚未 出现 。就 小 说 种类 的演 变 和革新丽言 , 我们可 以说 ,林 兰香 》 《 的问世 , 标志着 中国
近世世情小说 中感 伤主义这一 支 流的正式 出现。 一
种种 , 林 兰香》 在《 的文 本叙事 中俯 拾即是。 另外 , 林 兰香》 在《 的文本叙事 中 ,上 坟 ” 一仪式 “ 这 性 的场景叙述在作品 中反 复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几乎撑起 了整部 作 品的叙述框 架。“ 坟场 ” 为最 典型 的死 亡 意象直 接成 作
题 旨的点睛之笔 。在小说 的第三 十 回, 宣爱娘 在倾 听了
感, 以寄托作者对 现实人生的喟叹 和感 悟。
《 林兰香》 开卷 自叙 ” “ 即声 言 , 他写 书 中诸 女遭 际
的 目的在 于揭 示 “ 地 逆旅 , 阴 过 客”, 天 光 人生 有 如 “ 蜉
蝣” 不过 “ , 一梦幻而 已” 的生存 真 相。 由醒世 劝人 到抒 写 自己人 生若梦的生存体验 , 《 这是 林兰香 》 以往世情 对
果报 ” 以昭鉴戒 。而《 , 林兰香 》 则在抒 发一 种“ 梦幻 ” 之
、
《 林兰香》 文本 世界 中死亡意象的悲剧
意 蕴
通过 细读文本可 以发 现 ,林 兰香》 《 文本 叙述 中关 于
死亡场景 和死亡 意象 的 描写 是 非常 稠 密的 。全 书六 十
四回 , 总共有二 十一 回直接 提到死 亡。就 回 目的题 意表
日 : 吾 自 晓 大 八 字 ,不 用 若 推 算 。 “ ”士 问 : 何 为 大 八 “
抑郁而亡 , 或寿终正寝 , 或抱病而 亡 , 最终都 一一谢 世 。 为 了在频密 的死 亡场 域 的叙 述 中生 成严 冷 的悲 剧 意蕴 , 叙述者 刻意使死亡 的出场 显得 出乎意 料 。即愈 是
第 3 卷 l
湖北 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
Junl f bi om l n esy( h oo h n oil c ne ora o e N r a U i r t P i sp yadSca S i c) Hu v i l e
V0 . 1 13 No 4, 0 1 . 2 1
( 第六 十四回) 。
说 的文 本叙述 中是一 个 旗 帜性 的事 件。文 本世 界 中的 耿顺通 过践行道家的生存 范式 , 最终宣 告 了道 家死亡哲
学 的胜 利。
据粗略统计 ,林兰香》 《 文本叙述 中死亡 的有 名姓者
将近四十人 ! 弥漫着死亡气 息 的文 本叙述 中, 死 亡 ” 在 “
第 4期
论 《 兰 香 》 亡 叙 事 的悲 剧 意 蕴 林 死
杨 明贵
( 康 学院 中文 系, 安 陕西 安康 7 50 200)
( 摘
要] 在《 兰香 》 林 的文 本世界 中, 结和传 导 悲剧精 神的 拳 沐就是 大量 出现 于文本世 界 的死 亡叙 凝
事。通过 对消解 了“ 的 恐怖 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 死亡意象的建构 , 林 兰香》 死” 《 不仅 具有 了以“ 死亡” 为 作 救赎途径的悲剧 意蕴 , 也使《 兰香》 林 获得 了优 于“ 艳情 ” 小说 和 “ 才子 佳人 ” 小说 的关 学品性 。可以说 , 在 中国古典小说 的发展 历程 中, 林 兰香》 《 的作者 第一 次深刻地揭 示出生命 “ 死” 有 的本相 。 [ 关键词 ] 《 兰香》; 林 死亡叙事 ; 美学品格 ; 悲剧 指向 [ 中图分类 号]2 7 4 Io . 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编号 )0 9 4 3 (0 10 - 0 6 0 10 。 7 3 2 1 )4 0 3 4 需 要指出的是 , 林 兰香》 本叙述 中释放 出的 “ 《 文 感 伤 ” 既不 同于基 于 自我实 现的受挫 而抒 发的哀怨之 呜 , , 也不同于 以香草美人 为 自我人 格的幻 象而 自怜 自悼 , 更 不 同于那种浮 皮潦 草 、 薄狭 隘 的的无 病呻 吟 。《 兰 浅 林 香》 文本叙述 中 的感伤 能 生发 出一 种强 烈 的悲剧 意蕴。 在《 林兰香》 的文本世界 中 , 凝结 和传导悲剧 意蕴 的载体 就是大量 出现于文 本世 界 的 死亡 叙事 。本 文将从 以下 几个方面探讨《 兰香 》 林 文本 叙述 中死 亡叙 事与 悲剧 意
范畴 , 而是一种 无负累的 、 入 了人 生的澄 明之境的 “ 进 羽 化” 。对于整部小 说题 旨的生 成而 言 , 耿顺 的死 亡在 小
世” 第 五 十八 回) “ 火攻 永 镇 海 疆 , 梦 事 双 归林 ( 、识 解
下” 第 五 十 九 回) “ ( 、 丹棘 青裳 思 旧主 , 澜 情 圃上新 性 坟” 第六 十 回) “ 萦再 见 演梨 园 , 谷重 悲 弹瞽 女 ” ( 、缇 金 ( 第六 十 三 回 ) “ 正 焚 修 隆一 祠 , 、养 伯宣 梦 警 邯 郸道 ”
价值观为支撑 的主流 社会遁人 适性逍遥 的庄禅 世界 , 使 自己从 世俗利益 的竞 技场 上 的一 个参 与者 变成 一个 独
行于天地之 间、 只求实现 自我解脱 的 隐者 。据 小说文 本
交代 , 耿顺 的人 生选择不仅是 坚决 的 , 而且 , 最终也算 他 是实现了 自己晚年 的生存 愿景 。从 这个 层面上讲 , 耿顺 的死亡 , 不属 于我们 惯常所讲 自然死 亡或非 正常死亡 的
燕梦卿埋 藏在心底 的郁 愤后 道 : 人 本如 寄 , 死何伤? “ 生 但 疑释而后身死 , 身死 则 心 安。身 死而 疑犹 存 , 死亦何 益? ”在小说 的第 四十三 回, 与 田春 畹讨论 妇女 道 德 在 问题 时 , 宣爱娘 又说 : 只是人生 百年 , 乐者有 限 , “ 所 所忧
传统 的儒家“比较 注重 从个 人 同他人 、 同社会 的关 系来规 定 死 亡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 比较 注 重 死 亡 的 社 会 性 。 L 如孑 子强调 “ ”4 L ] 杀身成 仁”, 孟子强 调“ 生取义 ” 舍 。 儒家死亡哲学 的理 论 主体 是建构 从 伦理 的 向度实 现死 亡超越 的基本途 径。对于现实 生活 中的庸众 而言 , 这是
本身有如一头强大而恐怖 的怪兽 , 准备 吞噬耿 府 内 时刻 外那些或是在痛苦 中煎 熬 , 是 在欲 望 中狂 欢 , 是纯 或 或
洁善 良, 或是鄙俗邪恶 的人 们 。在 自然 死亡 和非 正常死 亡的交 替演述中 , 耿府 内外 或老 或少 的男女们 纷纷 被死 亡 的幕 布彻底遮 蔽。文本 中的男 性 主人 公耿 朗 , 妻妾 其 燕梦卿 、 云屏 、 林 任香 儿 、 爱 娘 、 彩 云和 田春 畹 是作 宣 平
小说主 旨的突破 和 开拓 。与 《 瓶梅 》 《 世姻 缘传 》 金 、醒 的市井情趣不同 , 林兰香》 《 的作者在刻 意塑造 一种趋 于 空幻的美学格调。透过 被众 多清 寂 、 凄美 的诗化 意象绵 密包 裹着的文本叙述 , 我们可 以深切 地感 受到叙 述者所
吟唱的对人生 的哀愁 和绝望 , 以及决 意弃 世远 遁的焦 灼
在鲜花着锦 、 烈火 烹油 处 , 神捕 获猎 物 的 意志 愈是 显 死
得迫切而坚决 。叛军 首脑刚被剿 灭 , 朗正欲带 着胜 利 耿
的荣耀班师 回朝 , 万里 外 的梦卿 却奄 然 而 亡; 萧艾 ” “ 辈
任香儿 、 彩 云 刚 刚死 去 , 朗便 已露 出下世 的光 景 。 平 耿
字? 元 美日: 我知人人都 是要 死 的。 ” “ ”
这段蓄积着生存 的幻灭情绪 的话语 , 既是暗示文 本 叙述中多半人物 的死 亡结 局 的预言 , 也是揭示 小说文 本
就连贮藏六 美昔 日风 流 、 象征 耿 家 昔 日辉煌 的一 座 小 楼, 也似乎是莫名其 妙地在 一夜之 间被 焚为 灰烬 。如 此
遗语 , 安人 梦后 劝言 ” 第二 十 四回 ) “ 匮伤 胎倾采 杨 ( 、金
艾 , 池炼 汞 蛊 童 观 ” 第 二 十 五 回 ) “ 子章 转 战 三 玉 ( 、季
和无奈 。严格 地讲 , 中 国近 世 叙 事 文学 的发 展 历 程 在
关 , 梦 卿重 惊 旧 兆 ” 第 三 十 五 回) “ 尺剑 借成 功 燕 ( 、三 业, 一封 书 寄断 心 情 ” 第 三十 六 回) “ ( 、 情侍 密 语 畅 兰
[ 牧稿 日期 ] 2 1- 0 - 1 0 1-4 6
臣, 康诰命痛思淑女” 第 三十八回) “ ( 、 宣爱娘爱钟幼
[ 作者简介 】 杨明贵 , , 男 陕西长武人 , 学院中文系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 叙事文学 。 安康
、
・
3 ・ 6
子, 燕梦卿梦 慰 慈亲 ”( 三 十 九 回 ) “ 司礼 祭设 一 第 、老
蕴之间 的美学关 系。
一
早有学者 指 出 , 明清 小 说史 中 , 《 在 “ 林兰 香 》 上承
《 金瓶梅》 下启《 , 红楼 梦》 。它 的出现 , 世情 小说 的创 把 作 , 向新境 界 , 成为 清 中 叶一个 新 的世 情 小说 创作 拓 并 高潮的前奏。 u 就 明清小说美学 品格 的蜕 变轨迹 而言 , ”l “《 兰香》 林 突破 了才子 佳人大 团圆婚姻 的模式 , 写 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