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4.外伤出血
中医内科学
外伤及各种出血,使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瘀血发热;出 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阴血不足,无以敛阳,引起血虚发热。
中医内科学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或气血痰湿郁遏。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多由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 所致,其病机为气血痰湿郁结,壅遏化热;虚证由中气不足、血虚 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其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 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
【预防调护】
中医内科学
及时治疗外感发热及其他疾病,防止久病伤正,对预防本病有重要 意义。既病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热体温高者应卧床。部分长期低热 的患者,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可做适当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由于内伤发热的患者常卫表不 固,出现自汗、盗汗,故应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中医内科学
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可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龟甲鳖甲膏等;气虚发热,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气阴两虚发热,可 选用生脉饮;气郁发热,可选用加味逍遥丸;阳虚发热,可选用金 匮肾气丸、参附注射液等;血虚发热,可选用人参归脾丸、八珍丸、 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膏等;血瘀发热,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病机:瘀血阻滞,瘀热内生。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
本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发热较甚者,可加秦艽、白薇、牡丹皮 清热凉血;肢体肿痛者,可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肿止痛。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也称为“阴盛内热”,是一种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内伤是指身体内部的脏腑器官受到损伤或功能失调,通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药物滥用等原因引起。内伤包括内伤虚损和内伤实损两种类型。内伤虚损是指人体阳气和生化精气不足,导致机体阴寒内寒。内伤实损是指人体机能亢进,阴阳失调,引起机体内部的炎症、肿瘤和其他病理性变化。
发热是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如果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的
物质,通过改变体温调节系统的设置点,使体温升高。
内伤发热是指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内伤发热的特点是发热不明显,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持续时间长,中医常常用“虚热”来形容。这是因为内伤损害了机体阳气的功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但体温调节系统依然正常,使得体温升高不明显。
内伤发热的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病理变化,如口干、咽干、便秘、尿黄、脉细弦等。此外,患者常常表现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这些症状反映了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受损。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中药调理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来平衡机体阴阳,促进
病理变化的恢复。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经络和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机体功能。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部位来促进气血运行和改善病理变化。
总之,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能够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病理变化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内伤发热中成药有哪些?内伤发热中成药大全
内伤发热中成药有哪些?内伤发热中成药大全
内伤发热
由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发热,称内伤发热。若素体阴虚,或热证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温燥,导致阴液亏损,不能制火,阳亢乘阴,阴虚内热。若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各种血证慢性出血过多,以致营血亏虚,阴衰阳胜,为血虚发热。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导致脾胃气虚,或虚阳外越,或阴火上冲,或卫外不固,营卫失和,为气虚发热。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为气郁发热。气滞不行,气虚不运,寒凝经脉,热邪熏灼,跌打损伤及血证出血,均可导致瘀血内结,气血不通,营卫壅遏,为瘀血发热。脾胃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久则郁而化热,为内伤湿郁发热。总之,若不是因外感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围。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均属内伤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皆可按内伤发热辨治。阴虚发热者,治宜滋阴清热;血虚发热者,治宜补益气血;气虚发热者,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阳虚发热者,治宜温补肾阳;气郁发热者,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热;血瘀发热者,治宜活血化瘀;湿郁发热者,治宜宣化畅中,利湿清热。
(1)气血两虚证
症状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头晕眼花,身倦乏力,短气懒言,心悸不宁,面白无华,食少便溏,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选药首选人参养荣丸,以温补气血,强心安神;蜜丸,1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若偏于气虚发热者,可服补中益气丸,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蜜丸,1次1丸,1日2次。
内科杂病类医案(三)内伤发热(低热)
内科杂病类医案(三)内伤发热(低热)
(三)内伤发热
(低热)
例一黄xX,女,39岁。初诊日期:1976年11月6日。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
(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方药:柴胡4.5克黄芩9克知母9克生石膏12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鱼腥草30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制大黄9克姜半夏12克a剂。一58一11月1日
(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柴胡4.5克葛根9克黄芩9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制大黄9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姜半夏9克鱼腥草30克杏仁9克夏枯草9克生甘草3克11月14日
(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新中医))227,1979)
例=郭xx,女,40岁。初诊日期:1973年6月17日。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辨证:阴虚肝旺。治法:滋阴调肝。方药: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12克丹皮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柴胡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紫肉桂6克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
内伤发热ppt课件
【病因病机】
⒈ 肝气郁结
性志抑郁,肝气失于条达,气郁化火
发热(五志之火)
过怒,肝火内盛
(“气有余便是火”
朱丹溪语)
⒉ 瘀血阻滞
气滞 气虚 寒凝 热熏 外伤 瘀血阻滞经络,气血不畅, 营卫壅遏而发热。
出血
血瘀 新血不生
⒊ 内湿停滞(痰湿停滞)
脾胃阳气不足 运化失常 水湿停滞 郁久化热
⒋ 中气不足(气虚发热)
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宗海的《血证 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论治作出了重要的 贡献。
三.范
围
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
的范畴。
西医的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
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及某些
原因不明的发热,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 均可参照中医的内伤发热辨治。
历代文献简介(续一)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说:“虚劳里
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痛,手足烦
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能失调,导致热从内
生。劳倦过度可引起阴阳失调而发热……。”不 但指出了阴阳失调所产生虚热症状,而且用小建 中汤治疗虚劳手足烦热,可以是后世甘温除热治 法的先声。
历代文献简介(续二)
湿热下注,停滞肠道,则大便粘滞不爽或稀薄。
湿遏少阳:寒热如疟,口苦厌油,身目发黄。 湿郁化热:苔黄腻、脉濡数。
发热的病因分类外感发热内伤发热(...
发热的病因分类外感发热内伤发热(...
3.1. 0发热的病因分类
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
3.1.1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3]。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3]。
3.1.2 内伤发热(8种)
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3]。多属于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八种。
3.1.2.1阴虚发热
阴虚发热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5]。《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当滋真阴,宜地黄汤;若久而盗汗遗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补水以匹火,是亦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义耳。” 《医碥》卷一:“阴亏水虚则柴干火烈而焚灼为灾矣。此之火炎,乃由水虚所致,与上条阳亢而阴未亏者不同,症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久成痨瘵。治宜甘润之剂,滋水以制火。” 可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甲,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5]。
3.1.2.2 阳虚发热
阳虚发热指阳气虚衰而致的发热[6]。见《丹溪心法·发热》。《景岳全书·杂证谟》:“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为无根之火,乃虚焰耳。症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内伤发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辫病情之轻重
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 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 夹病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
轻症反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治疗原则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 并应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范围】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 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
病。 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 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
节辨证论治。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证候特征】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 反复发热的病史。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 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的以发热为 主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医论】
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 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 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病机
1.发病 上述诸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阴阳亏损,或肝郁血瘀,或脾虚痰湿者, 均可引起本病,一般发病较缓。
内伤发热诊治精粹
内伤发热诊治精粹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脾胃论》中的气虚发热,其治疗“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有的中医古籍文献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如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气虚)、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症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
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内盛,以致发热。
2.瘀血阻滞情志,劳倦,外伤,久病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气血壅遏而发热。
3.内湿停聚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蕴积化热而发病。
4.中气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失调,久病体虚,脾胃受损,中气下陷,阴火内生而发热。
5.血虚发热久病,失血,脾虚不能生血,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亢旺而发热。
6.阴精亏虚素体阴虚,过服温燥,热病之后,阴液亏损,阴虚阳亢,水不制火而发热。
7.阳气虚衰久病,素体不足,过服寒凉,脾肾阳气亏损,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发热。
病因:引起内伤发热的原因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等。
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以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为虚证;以肝经郁热、内湿停聚、瘀血阻所致的为实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柴胡桂枝汤合清骨散内伤发热
柴胡桂枝汤合清骨散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在临床比较常见,此症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内伤发热的一些症候可以相互转化或间杂出现,不易在短期内治愈。
内伤发热一病最早见于《内经》,云:“阴虚则内热”本病大体分为虚实两类,属实者,多为气、血、痰、湿、食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属虚者,多由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病机虽复杂,然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西医所说的慢性肝炎、结核、肿瘤、结缔组织病及原因不明的发热等凡不属于外感引起者,均为内伤发热,西医治疗通常以对症为主,效果欠佳,中医对本病辨证施治往往有独特优势。针对阴虚发热,兼见肝肾阴亏,虚火内扰之证。临床应用清骨散合柴胡桂枝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一、清骨散柴胡桂枝汤
清骨散方载于明代医家王肯堂编撰的《证治准绳》一书。清骨散的主要功能是“清虚热,退骨蒸”。虚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证候类型。虚热的共同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不同证候的虚热还有各自的特点。如阴虚发热,多为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阳虚发热,多伴有形寒怕冷,欲近衣被等;气虚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并见气短乏力等症;血虚发热,常见头晕眼花、心悸不宁、面色苍白等症。清骨散所治疗的证候,为阴虚发热者。阴虚发热的主要病机,系阴虚阳亢、水不济火,以致虚火内炽而发热。清骨散的组成;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方为太阳表证未除,邪气又入少阳,并兼太阴表证。本方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取半量,合剂而成。柴胡桂枝渴是由桂枝渴、小柴胡温相合而成。小柴胡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外证得之,升降协调,疏散邪热;内证得之,疏利三焦,调达上下,运转枢机。桂枝汤
内伤发热的症状
内伤发热的症状
内伤发热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内伤发热的症状*二、内伤发热的并发症*三、内伤发热的饮食注意事项1. 内伤发热吃什么好2. 内伤发热不能吃什么内伤发热的症状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
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冷感即减轻或消失。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内伤发热的并发症本病病机比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久病往往由实转虚,由轻转重,其中以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其他如气郁发热日久,若热伤阴津,则转化为气郁阴虚之发热;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盛衰,则发展为阳虚发热。
常见并发症:夏季热、恶寒发热、颅咽管瘤、夏季低热、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脑血管瘤、新生儿泪囊炎、经行发热、
副鼻窦炎、往来寒热、小儿发烧。
内伤发热的饮食注意事项
1、内伤发热吃什么好 1.1、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2、宜食用植物或动物蛋白。
1.3、宜食用新鲜蔬菜、瓜果。
宜吃食物:
瘦肉:瘦肉属于低脂肪食品,并且含有丰富蛋白质,易于消化,有利于内伤发热康复。每天吃瘦肉千万别超过2两。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身体发热、
脾气易怒等。以下是关于内伤发热的一些经典条文,供大家参考。
一、内伤发热的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因精神压力、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体
内能量失衡,从而引起身体发热的一种症状。
二、内伤发热的症状
1、口干舌燥:口腔干燥、喉咙干涩、舌头发干。
2、身体发热:体温升高、身体热热的。
3、脾气易怒: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躁不安。
4、头晕乏力:头晕目眩、乏力无力。
5、食欲减退:食欲下降,易饱、易烦躁。
三、内伤发热的病因
1、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内分泌失调,
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2、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不正常、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会影响正常的身体机能,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3、过度劳累:长期的过度劳累会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机体失衡,产生内伤发热的症状。
四、内伤发热的治疗
1、调节饮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缓解内伤发热的有效方法。
2、中药调理:建议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保证身体正常运转,达到平衡状态。
3、心理调节:疏导情绪,减少精神压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四、内伤发热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
2、合理饮食:优质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 5. X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因
A.肝经郁热
B.暑湿中阻
C.瘀血内停
D.气血亏虚E.阴精耗损
正确答案:B
解析:引起内伤发热的病因主要是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外伤出血,由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而暑湿内阻属外感发热范畴,内伤发热则由本身内在障碍而引发。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
2.内伤发热总的病机是
A.阴虚火旺
B.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
C.三焦气化失宣
D.阴津亏损,燥热偏盛E.营卫失和,卫外失司
正确答案:B
解析: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
3.最早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症名称的著作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内外伤辨惑论》
D.《景岳全书》E.《症因脉治》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
4.内伤发热主要与哪种发热鉴别
A.伤食发热
B.外感发热
C.疮毒发热
D.骨蒸发热E.阳郁发热
正确答案:B
解析:内伤发热主要应与外感发热相鉴别。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
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
5.甘温除热法始创于哪位医家
A.张仲景
B.刘完素
C.李东垣
《脾胃论》说了什么之:什么是内伤发热?
《脾胃论》说了什么之:什么是内伤发热?
其实李东垣的体系非常简单,完全是按照汉代的五行相生的关系来推导的,只不过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这个五行之土而已。
发热有两种,一种是外感发热,这种发热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会有怕冷的情况同时出现;如果是内伤发热,就不是这种情况了,李东垣的一大功绩就是阐明了内伤发热,以及如何治疗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什么?
比如现在的很多疾病,不明原因发热,这种情况就很复杂了,对于很多西医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治疗,因为原因不明,则没办法下药;但是对于中医来说,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就可以用李东垣的思路治疗,只要治疗得当,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果。
为什么会发热,很显然是因为人体的火气太旺了,而火太过必定会有土不及,所以治疗火太过的疾病就必须补脾土,也就是泻火,但是这种泻火不是用苦寒的药直接把火浇灭,而是引导其去生土,利用五行的生生化化之道,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内伤发热之中,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的发高烧是最常见的,李东垣发挥《难经》中“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思路,发挥“温能除大热”的治法,设立了一个专门针对脾胃虚弱的方子,那就是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可惜很少人读懂
补中益气汤适合什么人服用?
在立补中益气汤之前,李东垣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所以黄芪、人参、甘草被称为除热圣药。
扩而言之,中医将疾病分成两类,一类是外感病,一类是内伤病,而补中益气汤就专门为内伤而立。
气血津液病证-内伤发热(二)
气血津液病证-内伤发热(二)
内伤发热是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临证要点】
1.诊断之要,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痰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滞、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这是掌握内伤发热辨证及治疗的关键。这对于掌握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在性质及治法上的根本区别甚有裨益。内伤发热以属虚者为多,除气郁化火及痰湿蕴热者可配合清热除湿外,一般均应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2.治疗之法,甘温除热法源于《黄帝内经》,创于东垣,为中医治疗气虚发热的有效方法。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发热多见于女性,体质偏弱,常兼有多汗、怕冷、心悸、失眠等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相关,阴阳互根,血虚者多兼气虚,阳虚为气虚之极,阳虚者必见气虚。故对于相当部分的功能性发热,在甘温除热法的基础上,针对病情加减化裁,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名医经验】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中云:“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谓阳有余而阴不足,阴难成而易损,强调治疗阴虚发热时保养阴精的重要性。此外,温病学派的救阴、护阴、养胃阴等治疗原则对治疗慢性发热疾病,特别是对老年和女性患者,都有指导意义。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黄帝内经》有内伤发热的记载,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素问·刺志论》提出“气虚身热”,《素问·调经论》提出“阴虚生内热”,并指出劳倦过度,阴阳失调可致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2.东汉·华佗《中藏经·寒热论》认为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3.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以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的虚热症状,开甘温除热法之先河。
4.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病的效方,如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肺热用泻白散等,创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
5.金·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出脾胃气虚可导致发热,并运用甘温除大热之法,创立补中益气汤治疗
气虚发热。
6.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对阴虚发热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以保阴,反对滥用辛燥。
7.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提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对阳虚发热的治法及方剂都有记载。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证候特征
• 1.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 发热的病史。
2.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 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 高。
3.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 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 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 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白术养血柔肝,茯苓、甘草、白芍培补脾土。 加减:气郁较甚,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理气解郁;热象较
甚,去白术加龙胆草、黄芩等。
整理ppt
湿郁发热(痰湿郁热)
主症:低热,午后热甚。 兼症: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
粘滞不爽。 舌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病机:痰湿内蕴,壅遏华热 治法:利湿清热。 主方:黄连温胆汤和中和汤。 处方:半夏、厚朴燥湿化痰,枳实、陈皮理气和中,茯苓、
整理ppt
辨证要点
• 一、辨证候之虚实 1.由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 2.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 3.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者,则可以既有正虚,又有邪
实的表现,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二、辨病情之轻重 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 败,正气虚甚,兼夹病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轻症反之。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 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 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详细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情志失调
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
恼怒——肝火内盛
《丹溪心法》:“气有余便是火。”
(二)外伤失血
外伤——跌仆、外伤、产后、术后 ①气血瘀 阻
失血——出血性疾病,失血过多 养
内伤发热
[概说]
一、概念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 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 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临床特征
1.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热势轻重不一
低热为多 高热较少见 自觉发热/五心烦热, 体温并不升高
三、沿革
(一)《内经》提出“阴虚则内热”,奠定了内伤 发热的理论基础;
绪变化而起伏
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
症 状
兼症
肝郁症:精神抑郁,或 烦 躁 易 怒, 胸 胁 胀闷, 喜叹息, 口苦而干,女 子月经不调或痛经,或 经前乳房胀痛
瘀血内停症:有固定性 疼痛或有肿块,口干而 不欲饮,肌肤甲错,面 色萎黄或黯黑
苔脉
苔黄, 脉弦数
舌暗紫或有瘀斑、瘀 点,脉涩
病机 肝失条达, 气郁化火 瘀血阻滞,经脉壅遏
②血虚失
一、病因
(三)饮食劳倦
过度劳累 饮食失调
脾胃虚弱
中气不足 气血亏虚
一、病因
(四)体虚久病
素体阴虚 热病不愈 吐泻日久 汗出过多 误用过用温热药
素体阳虚 误用过用寒凉药 寒邪日久伤阳
阴精损伤,水不制火 心肝血虚,虚热内生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
二、病机
(一)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 失调
三、相关检查
(一)应作血、尿、粪三项常规检查,血沉测 定,心电图,以及X线胸部透视或摄片是内伤 发热的必要检查。
(二)根据临床症状,作相关检查。怀疑结缔 组织疾病时,作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测定、 血中狼疮细胞检查,以及有关血清免疫学检查。 怀疑肝脏疾病时,作常规肝功能检查。怀疑甲 状腺疾病时,作基础代谢检查。
(三)有未能解释原因的严重贫血时,须作骨 髓象检查。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病位 (二)审虚实
二、治疗原则 1.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2.实证——解郁清热除湿、活血祛瘀 3.治禁——不可一见发热即用发散或
苦寒之剂
三、证治分类
内伤发热证治-1
证型
肝郁发热
瘀血发热
主症
自觉发热,热势常随情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
阴精虚耗,阴衰阳盛,水不制火——阴虚发热 中气不足,运化失健,虚火内生——气虚发热 血虚失养,阴不敛阳,虚阳亢盛——血虚发热 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浮阳外越——阳虚发热 肝失疏泄,气机壅滞,郁火内盛——肝郁发热 瘀血阻滞,血行不畅,瘀郁化热——瘀血发热
二、病机
(二)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所 致者属实;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 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虚实可以 相互转化。
(三)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脾(胃)、心、 肝、肾五脏。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 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 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 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 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3.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脉浮等症。
(二)《金匮要略》开甘温除热之先河; (三)《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 “虚”; (四)《脾胃论》对气虚发热的证治论述颇详; (五)《症因脉治》首先提出“内伤发热”之病名; (六)《景岳全书》对阳虚发热的论述补前人之所 未及; (七)《医林改错》对瘀血发热的辨治作出了贡献。
四、讨论范围
内科杂病中因内伤引起的,以发热为 主症的疾患。
胡黄连.知母.青 蒿. 秦艽. 鳖甲.
麻.柴胡
甘草.枣仁.远志 玄参.生地
湿郁发热
症状: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 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 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 脉濡数。
证机概要:水湿内蕴,壅遏化热而发热。 治法:利湿清热。 主方: 三仁汤。
阳虚发热
症状: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 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 纳少便溏,面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 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二、病证鉴别
内伤发热应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病因
发病 特点
外感发热 感受外邪
起病急,病程短
内伤发热 内伤因素
起病缓,病程较长,或有反 复发作的病史
临床 表现
多为高热, 初期常 伴恶寒,虽得衣被 而不减,头痛,身 痛,鼻塞流涕,咳 嗽,脉浮。
低热为多,或仅自觉发热,时 作时止,发无定时, 大多不 恶寒, 或虽怯冷但得衣被则 减,伴手足心热,头晕,神倦, 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
低热为多,可有 失血史
午后或夜间发 热 , 手足 心热 , 或骨蒸潮热
气 虚 常 见 症 : 血 虚 常 见 症 : 头 阴虚火旺症:心
头 晕 乏 力 , 气 晕 眼 花 , 身 倦 乏 烦少寐,多梦颧
短 懒 言 , 食 力,心悸不宁,面 红 , 盗 汗 , 口 干
少 , 便 溏 , 自 色少华,唇甲色 咽 燥 , 尿 少 色
证机概要:肾阳亏虚,火不归原而发热。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主方 :金匮肾气丸。
[预防调护]
一、注意休息 内伤发热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热体温高者应卧
床。部分长期低热的患者,在体力许可的情况 下,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二、加强日常护理。 三、注意精神饮食调养。 要保持乐观情绪,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 又易于消化之品。由于内伤发热的患者常卫表 不固而有自汗、盗汗,故应注意保暖、避风, 防止感受外邪。
汗,易感冒
淡
黄,大便干结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舌淡,脉细弱
舌干红或有裂 纹,无苔或少 苔,脉细数
中气不足
血虚失濡
阴精亏虚
阴火内生
阴不配阳
水不制火
补气健脾 甘温除热
益气养血
滋阴清热
例方
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
清骨散
黄芪.党参.白 当归.白芍.杞子. 银柴胡.地骨皮.
常用药
术.甘草.当 归.陈皮.升
首乌.龙眼.黄芪. 党参.茯苓.白术.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活血化瘀
例方
丹栀逍遥散
血府逐瘀汤
常用药
丹皮、山栀、柴胡、川 楝子、薄荷、当归、白 芍、白术、茯苓、甘草
桃仁、红花、赤芍、丹 皮、牛膝、大黄、当归、 川芎、生地、柴胡、枳 壳
内伤发热证治—2
证型பைடு நூலகம்
气虚发热
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
主 症
症兼 状症
苔 脉 病机 治法
热势或低或 高,常于劳累 后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