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套官员的职位和职务等级体系。

它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下文将从官员的选拔方式、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以及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

首先,官员的选拔方式。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二是通过世袭或举荐选拔。

其中,考试选拔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

例如,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在地方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或者大城市进行的一次笔试和口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就是在皇宫内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官员职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也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其次,官员的等级与职务。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十二品和二十四品等多个等级。

九品官分别是卿、令、从官、郡守、推官、知府、县令、主簿和司狱。

十二品官分别是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和从九品。

二十四品官分别是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正十品、从十品、正十一品、从十一品、正十二品、从十二品、正十三品、从十三品、正十四品和从十四品。

不同的官员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职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官员体系。

最后,官员的权力与责任。

中国古代的官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他们负责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政务、治理百姓、制定政策等。

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权力与责任。

例如,卿官是最高等级的官员,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直接辅佐庙堂之上的君主。

而县令则是地方官员的代表,负责政务和民生管理。

官员的权力和职责相互制衡,使得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更加有条不紊。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官僚统治的方式之一、职官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不同的职责和地位,对官员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官职,从而形成官员的等级体系和官员的晋升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职官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早期的职官体系主要是建立在世袭制度的基础之上,贵族子弟通过世袭成为官员。

但到了秦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职官制度出现了重大变革。

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统一全国官制,规定了12个等级的职官,并实行培植替代制,世袭制逐渐淡化。

随着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

西汉时期,制度化的官僚体系逐渐形成,设立了中央官署和地方官署,实行了举荐制和考试制,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开始与功绩和才能挂钩。

到了隋唐时期,官员的选拔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度开始得到重视。

唐朝实行了明经科举制度,为进士科举、明经科举、明经进士科举和明经进士解元科举制度等。

明经科举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经义知识,是普通士子参加的科举考试,能够通过明经科举考试的候选人可以进入州县官,并且可以晋升到朝廷的公务员。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成熟。

宋朝的科举制度非常严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每次考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科举考试成为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使得官僚阶层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中国文人阶层成为了政治统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奠定了文人士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典和文学作品,使得文人们热衷于研究文化和文学。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一些问题和弊端。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注重经义和文学,导致官员普遍缺乏实际才能和管理能力,严重制约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削弱了军事和实际技能的重要性,不利于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

7、古代职官制度

7、古代职官制度
◎枢密院以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为主官,枢密副使 (同知枢密院事)为副,下置承旨司,以都承旨、 副都承旨为正副长官,下设兵、吏、户、礼四房 。
◎三衙:殿前司、侍卫司(马军司、步军司),长官 为都指挥使,下置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副都虞 候各一人。
●地方官制:路、州、县三级系统
〇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真宗时增为十 八路,神宗以后增至二十四路,南宋实辖十六路 ),作为监察区。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 、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〇始皇三十三年 开胡、越置南海 、桂林、象郡、 九原四郡。又析 内郡为常山、河 内、东海、济北 、胶东、衡山六 郡。 ●郡设守、尉、 监,县设令/长 、丞、尉。Βιβλιοθήκη ●西汉郡县制、分封制并行:
〇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分为103个 郡/国,辖1578县(县1356,道29,侯国193)
●东汉设置州:司隶校尉部、冀州、幽州、豫州、 徐州、青州、兖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 扬州、交州共13个一级行政单位。州置州牧(刺 史)。
〇兵部: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 〇刑部: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〇工部: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〇各部设尚书、侍郎各一人,各司设郎中、员外郎
高宗、武后时三省六部的更名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高宗 东台 西台 中台 司列太常伯 司元太常伯 司礼太常伯 司戎太常伯 司刑太常伯 司平太常伯
◎转运使司(漕司),以转运使或都转运使为长官, 下设副使、判官,掌一路财赋和监察。
◎提点刑狱司(宪司),以提点刑狱为长官,掌一路 刑狱之事的复核和监察。
◎提举常平司(仓司),管理各路常平仓,兼行按察 。
◎经略安抚使(帅司),设置于边境诸路,掌本路军 、政、财及监察大权。(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而庞大。

它在隋朝首次正式制定,随后在唐代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清朝。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考试内容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于605年颁布实施。

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提供了公平的机会,避免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五代十国、宋朝、元朝和明朝的不同改革。

在唐朝,科举制度进入鼎盛阶段。

唐太宗在开元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止了世卿世禄制度,提倡以考试选拔官员。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义两科,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直接任命为官员,享有特权地位。

明代时,科举制度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废除了唐朝的进士科,设立了明士和贡士两个科目,扩大了考试范围。

在明朝晚期,科举制度的兴盛达到了顶峰,选拔范围更广,考试内容更加多样化,参与考试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特点科举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学生需要熟读经典著作,掌握文学修辞和作文技巧。

对于经义学识的考察,科举考试注重答案的经典引用和注解,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文学才能的考察,科举考试则注重作文和诗词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学修辞手法,流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科举考试的特点在于严格的组织和规定。

考生需要提前报名,并经过层层筛选进入考场。

考场内的考官会严格监考,防止作弊行为。

考试成绩公示后,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轮的考试,最终通过所有考试的人可以进入官场,担任各级官员。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也对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提供了公平的选拔机会。

职官与科举

职官与科举

门下省——东台、鸾台、黄门省(唐)
唐代宰相办公处: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中书”)
B.宰相名称有所改变:
中书监、中书令——内史令、内书令(隋);
右相、凤阁令、紫微令(唐)
尚书令——不置,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
侍 中——纳言(隋);左相(唐)
C.唐宰相变化(“同平章事” “内相” “ 翰林学士承旨 ” “ 内
明: 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 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立内阁。后来这些 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 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清初仿明制,设内阁。但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 “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
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 “东宫”。王妻称“后”。
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 国和邑是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 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 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 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 寮”、“太史寮”。
魏晋以后:①中领军、中护军②中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为 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诸州军事为地方高级武官。 ③权位最 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 意。
武官
隋唐:隋及唐初沿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 卫(唐十六卫)。唐改“总管”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 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势力最强,中设护 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 、左右神武军、左右神 威军,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六军各加置 统军。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发展和运行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

此制度为后来的文官选拔提供了基础,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推行科举制度时,希望通过此制度来选拔人才,以强化政府的统治能力。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古代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参加考试者所在的州县进行的,在考试中更换了试官,实行了笔试和策论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会试中进行对策和论文的撰写,只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后的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试能力。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选入进士榜。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选拔人才的机会。

与西方国家的世袭制度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的学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由此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素材,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严重的书呆子倾向。

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学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更加忠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中国独特的行政管理和选拔人才的制度。

官僚制度起源于秦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制度。

而科举制度则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士人的主要途径,持续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官僚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官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代。

秦朝实行集权制度,由皇帝一人统治全国,并设立各级官职以管理国家事务。

随着历史的发展,官僚制度逐渐完善和巩固,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形成了严密的行政体系。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具有明确的等级制度和官员选拔机制。

官员分为九品官人和三品、二品、一品等高级官员,根据官员的等级,执行不同的职责和权力。

而选拔官员主要通过举荐、考核、升迁等程序进行,选拔标准主要依据个人才能和道德品质。

官僚制度的演变与历代王朝的更替密切相关。

每当新的朝代建立,往往会对官僚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以符合新的统治需要。

例如,唐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宋代则试行推举制度。

这些变革使官僚制度更加完善和科学,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士人的主要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等朝代。

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是进士科举,合格者可以成为高级官员,享受荣华富贵。

科举制度有三个重要环节: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地选拔士人,会试是省级考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科举制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社会上层有机会通过努力跻身仕途,破除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为社会流动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渠道。

其次,科举制度突破了世袭制度,追求个人能力和才干的价值,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能。

此外,科举制度也为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文人士大夫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导致其他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精品课件
2、中央各行政机构
❖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舜帝画像与传位于儿子夏启,形成了夏商时期的王位的世袭 制度。
❖ 周代,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紧密 结合,形成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世卿世禄制。 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 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 秦代废除了世袭制,采取官俸制度。选官不问出身, 量才录用,实行俸禄制度,在官有俸禄免官则无。 官吏有任期,子孙无特权。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精品课件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精品课件
❖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的制度。
❖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 后一科进士考试。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 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一套复杂且多变的官僚系统。

这套制度从西周时期开始逐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革。

以下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些关键特点:一、西周时期●官职分封制:基于封建制度,君主将土地和政治权力分封给诸侯和贵族。

●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主要根据官员的品行和家世来确定其官职。

二、秦朝●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吏部选举: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雏形。

三、汉朝●推恩令:为了稳定社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推恩令,将官职赐予功臣的子孙。

●九品官人法:类似于西周的九品中正制,依据家世和品行选拔官员。

四、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科举考试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减少了对世袭制度的依赖。

●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机构,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五、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出现了不同级别的考试,如乡试、会试和殿试。

●内阁和六部:明清时期,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则负责具体事务。

六、特点总结●等级制度:官员分为不同等级,有严格的品级之分。

●考试选拔: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成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

●官僚体系: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官僚体系,包括地方和中央两个层级。

●世袭与任命:早期官职多半世袭,后来逐渐转向考试和任命制度。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同朝代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摇摆。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科举制度,它促进了社会流动,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该制度于隋唐时期形成,并持续了千年之久,对中国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形成官员的阶层,实际上是一种文官考试系统。

根据科举制度,考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首先是乡试,即在县级单位举行的地方性考试。

通过乡试的考生就有资格参加会试,即在省级单位举行的考试。

最后,通过会试的考生又有机会参加殿试,即在京城举行的最高级别考试。

殿试的合格者就能够成为官员,而成绩优异者有机会成为高级官员。

科举制度的设立有几个重要的目的。

首先,它为封建社会提供了选拔人才的途径,以保证政府的稳定和运转。

其次,它为社会上层提供了一条向上流动的途径。

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家庭的子孙就能够进入仕途,并且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此外,科举制度还注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通过实行批评制和限制贿赂等措施,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分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和才干的培养。

这使得官员更多地成为文官而非实干能手。

其次,科举制度造成了精英人才的匮乏。

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而大多数人被排除在外,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此外,科举制度对贫富差距的扩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贫富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剧,社会不公问题日益突出。

尽管如此,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上,科举制度使政府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官员阶层,并为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官员选拔提供了正当性和公正性的基础。

其次,在文化上,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考试对经典文化的重视,使得经典著作得到广泛传播和研究。

最后,在教育上,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推动了教育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化。

总的来说,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

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尚书令等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

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

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

监察官职等级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

早在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

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5.科举的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高官厚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官职制度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等级,科举制度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官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是由朝廷任命的。

官职从低到高,可分为九品官、六部官和九卿等。

九品官:九品官是指从九品中正到九品左右丞等职位。

九品官大多是地方上的官员,管理城市、乡村、兵部等部门。

六部官:六部官是指从正五品卿到正九品员外郎等职位,六部官负责朝廷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九卿:九卿是指从御史中丞到殿中侍御史等职位,九卿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的各个部门。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科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举、会试和殿试。

课举:课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层筛选。

凡是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要通过课举考试,获得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课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层筛选。

凡是通过课举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考试一般在省级城市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等。

会试由主考官负责,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最后一层筛选。

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考试。

殿试考试在京城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主持。

在殿试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被授予功名。

官职与科举的关系: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科举是重要的制度,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晋升官职的通道。

官职和科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了解官职科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在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具备文才的人才,为国家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官员和学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6年的秦朝。

当时的秦始皇希望选拔人才,使用了一种“策问”制度,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在随后的汉朝得到了改进和完善,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变迁。

每个朝代对科举制度都有一些改革和调整,但整体上保持了选拔人才的核心目标。

二、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关,主要是根据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进行筛选。

乡试通常在候选人所在的乡村或城市进行,考察内容主要涉及经书、史书和诗词等方面。

经过乡试的选拔,优秀的考生可以晋级到会试阶段。

会试是在省城或中央都城进行的考试,考核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

会试的合格者将进入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终考核阶段,直接面向皇帝,考查的是考生的政治智慧和治国能力。

殿试的合格者将有机会成为国家的官员,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和待遇。

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它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

科举考试内容广泛,涉及经史、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鼓励了人们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机制。

无论贫富、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就有机会通过考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官员,这种制度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再次,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体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官员被认为是具备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的人才,能够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套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经过唐、宋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科举令”和“科第令”,但当时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

直到唐朝初年,才出现了更加完整的科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

明经考试是选拔学识渊博的官员,进士考试则是选拔具有政治才能和才华出众的官员。

这两个科目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被后来的宋代以及明清时期所继承和发展。

在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目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选拔出身世家门第普通士子的一级考试,会试则是选拔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而殿试则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最终考试,选拔最为优秀的士子。

这样的层层选拔过程,旨在选拔出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逐渐增多,考试内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

此时的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社会上升渠道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士子提供了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二、科举制度的评价和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赋予了广大士子一种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古代社会,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没有科举制度的存在,士子们只能坚守在自己的阶级中,无法有所突破。

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使得社会上升的可能性不再仅限于出身。

其次,科举制度提倡了儒家思想和文化。

科举考试注重经典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对经典的诠释和运用来考察士子的学识和才华。

这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强调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使得儒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

再次,科举制度对于政府的运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官员,使政府能够得到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才。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发展到清朝末年才正式废除。

科举制度是通过选拔人才进入官僚机构,使官员的选拔过程更加公平和客观。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流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汉武帝就以考试选拔人才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

然而,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直到北宋时期才得以重新恢复并全面推行。

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由贡举和进士科两个阶段组成,贡举是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出一部分人才进入进士科,进士科则是最重要的选拔环节,通过国家考试选拔出合格的学子。

二、科举制度的流程1. 贡举贡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层的考试选拔环节。

地方官员会组织贡举考试,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进士科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

贡举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

2. 进士科进士科是科举制度的核心环节,也是最高层次的考试选拔环节。

通过进士科的考试,还能获得官职,享受丰厚的待遇。

进士科考试每三年一次,分为殿试和会试两个阶段。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回答由皇帝亲自出的试题,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见识。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们进行笔试,分为经义、诗文、策论三个科目。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才能和应试技巧。

通过会试的考生还可以参加殿试,最终根据综合表现评选出的考生即为进士,他们将被授予进士衔,获得官职。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提升社会地位通过科举制度获得进士称号的学子可以成为官员,享有特权和地位。

这使得科举成为一种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许多人为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

2. 促进文化繁荣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这促使人们重视教育和知识的追求。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的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选官制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

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科举制度更是影响深远。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是主要的选官方式。

在这种制度下,官职和爵位往往世袭,贵族子弟凭借出身就能轻易获得高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贵族的特权,但也限制了社会中下层人才的晋升通道,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到了秦汉时期,军功爵制和察举制逐渐兴起。

军功爵制主要是通过在战争中建立军功来获取爵位和官职,这为平民提供了一定的上升机会。

而察举制则是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人才,主要考察被推荐者的品德和才能。

察举制在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由于推荐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容易出现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流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由中央派遣中正官到各地评定人才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授予官职。

然而,这一制度后期被世家大族所操纵,评定标准逐渐侧重于门第出身,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使得社会阶层固化,堵塞了普通人才的上升之路。

隋朝建立后,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考试科目增多,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

科举制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得出身贫寒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其次,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有助于统一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传承。

再者,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治理能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变得僵化和教条。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共张课件 (一)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共张课件 (一)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共张课件 (一)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共张课件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制度,职官统管着国家行政、经济、司法以及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事务。

而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文官和武官的一种重要制度,其实施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包含了明清两个朝代。

一、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特点与演变职官制度的核心是以品级、品秩和品阶为基础的官阶考制。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存在着官位的继承制,即官职具有继承性,父亲是什么官,儿子就可以继承他的职位。

这就导致官员们的职位来源于家族而非能力,使得官员们常常滥用职权,士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度大幅下降。

另外,自汉代以来,职官制度由以功、能、品、德为标准的考试选拔,演变成了以财、权、令、荐为标准的任命制度,严重扭曲了政治生态。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实施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文官的一项制度,闻名于世。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但真正盛行的时期是明清两朝。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唐代的制科、宋代的乡试、朝考和明清两朝的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选拔文官、武官的功能,以及它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贤良才士,贡献巨大。

不过,科举制度的存在也有一些局限性,其选拔的对象仅限于士人,忽略了其他人才。

而且在一些地区,殿试、会试的考试范围太广,加之关系、金钱、势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的不公。

三、职官与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分析职官制度将官员的晋升、升官、任免以朝廷为主控,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官员的任用与规范管理,增强了政府的中央统治力度。

但此制也存在空前堕落的官场风气、缺少监督约束等弊病。

科举制度重视知识造就,选才公正,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士人后备军,但其遗漏民间英才、侵犯普通民众参政权、无法有效解决贪污腐败等痼疾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随着继续的变化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后代的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历史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与科举考试

小学历史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与科举考试

小学历史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与科举考试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与科举考试一、引言古代中国的官制和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中重要的制度之一。

通过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与科举考试,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体系、学术进士选拔机制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的官制和科举考试。

二、古代中国的官制1. 官职等级体系在古代中国,官职分为九品和十六行,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责任和权力。

最高等级是九品中正,负责监察百官,并给予他们评定品级的建议。

其下是八品知县,主管一个县或地区的事务,包括法律纠纷、财政管理等。

在每个等级中,都需进行考核,以评定是否合格晋升。

2. 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中央行政机构由皇帝领导,包括各类部门、局和司。

例如内廷负责皇帝日常生活,在内朝负责诏令制度维持公正性。

而地方行政则分为省、府、州、县等等,确保官员能在各个层级中有职能衔接。

这种行政架构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和运转。

三、科举考试制度1. 考试形式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定型于唐朝。

每年由皇帝指定地方举办,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最初的选拔环节,由地方负责组织。

参加者先通过乡级考试合格后,可进入省级考试,并通过殿试达到最后的选拔。

2. 参加条件与内容科举考试面向士人,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礼仪规范。

除了熟悉经典著作外,还需精通文笔和文章写作技巧。

考题主要包括经义、诗赋、历史和政策等多个领域。

此外,在殿试时还会进行口试以评估学生对于国家大事和州县实务的了解程度。

3. 科举制度意义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贤良还是辈出提供了一个公正客观的选拔机制。

无论身份背景如何,只要参加考试并通过评审,都有机会成为一方官吏。

这种制度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繁荣和智识积累,为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四、科举考试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1. 社会稳定与统治合法性科举考试制度确保贤才人选被选拔到官僚体系中,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腐败现象。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2、中央各行政机构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六部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历代中央的行政机构,六部 的职责分工大致是:①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升 降、考察等;②户部,掌户口、土地、赋税、钱粮、 财政收支等;③礼部,掌礼仪、科举等;④兵部, 掌全国军政;⑤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⑥工 部,掌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交通等。各部以尚 书、侍郎为正、副长官。部下设司,郎中、员外郎 为各司的正副长官。
秦代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的中枢机构,

隋唐时,以中书令为中书省首长,仆射为尚书省首长,尚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的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年),清 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科举制度六部制度等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科举制度六部制度等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科举制度六部制度等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科举制度、六部制度等中国古代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庞大的国土而闻名于世。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庞大的制度与官僚体系,其中科举制度和六部制度是其中两个突出的代表。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

一、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专门用于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唐,盛于宋明。

它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以能力和知识为标准,而非出身和财富。

科举制度的实施为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流动提供了机会,并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最基础的选拔,通过此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省级的选拔考试,通过此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晋级进行殿试。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此试成绩优秀的考生有机会成为朝廷的官员。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得官职不再仅仅是凭借血缘和贵族地位而获得。

同时,科举制度也为广大的学子提供了晋身仕途的机会,扩大了社会流动性,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六部制度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南朝刘宋时期,至明清时期成为固定的制度。

六部指的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的事务和职责,相互协调合作,组成了完善的官僚体系。

吏部是负责人事任免和选拔官员的部门,礼部是管理朝廷礼仪和宴会的部门,兵部是掌管军队和兵器的部门,刑部是负责司法审判和制定刑律的部门,工部是负责工程建设和公共事务的部门,户部是负责财政和人口统计的部门。

六部制度的实施使得政务更加分工明确,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

官员通过这些部门来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确保国家的顺利运行和社会的稳定。

总结: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官僚体系中的科举制度和六部制度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能力和知识成为选拔标准,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锻炼了社会流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央各行政机构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六部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历代中央的行政机构,六部 的职责分工大致是:①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升 降、考察等;②户部,掌户口、土地、赋税、钱粮、 财政收支等;③礼部,掌礼仪、科举等;④兵部, 掌全国军政;⑤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⑥工 部,掌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交通等。各部以尚 书、侍郎为正、副长官。部下设司,郎中、员外郎 为各司的正副长官。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进士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头(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试时要投状, 因此称第一名为状头或状元)。 宋代开始以殿试的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别称殿元。一甲三名 犹如一鼎三足,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又称鼎元。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初年,初称二三名。因为在金榜上状元居 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如其两眼。北宋末年始以第二名为榜 眼。 探花一名在唐代科举中已出现,但与名次无关,南宋后期始 以探花称第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民间称说,金榜上的正式称谓是一甲 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唐代科举后同榜人要凑钱为状元庆贺,并由同榜少年二人在 名园探采名花,名之曰探花使,然后集体到杏园(长安名园) 参加宴会,叫闻喜宴,又称探花宴。会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 塔下题名其上以显其荣耀,所以把中进士又叫雁塔题名。唐 孟郊作《登科后》,中有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 长安花。”就是对此场面的真实描写。因此,“春风得意” 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二)历代科举制度的变迁
1、隋代——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
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 央。 隋文帝废止了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 选官。 隋炀帝大业三年始建进士科,正式形成科举制度。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本义为可进受 爵禄的士人。 隋时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即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 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隋代无殿试,没有状 元,只有进士。

(二)地方官制

奠定了我国行政区划的基础。以后各代不管是两级制、三级 制还是四级制,其中县制比较固定。秦代大县官称令,小县 长官称长。汉代县级长官与秦同。魏晋至隋唐的县级长官统 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称作知某某县,简称知县。 元代称县尹。明清仍称知县。 秦代是郡县两级制,郡的长官叫郡守。汉魏六朝是州、郡、 县三级制。州的长官称刺史,郡的长官称太守。隋代是州 (刺史)郡(太守)、县两级制。唐代是道(巡察使、按 察使、观察使)、州、县三级制。宋代是路(四权分治)、 州(知州)、府(知府)、军(知军)、县。辽代是道 (都总管府)、州(节度使)、府、县三级制。元代是省 (丞相等)、路(总管府)、府(州——达鲁花赤、府尹、 州尹)、县四级制。明代是省(布政使)、府(知府)、 县三级制。清代是省(巡抚或总督)、道(道员)、府、 县四级制。

2、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时期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和制科(皇帝下 诏临时举行)两种。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 算等五十多科。明经和进士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重 帖经和墨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取士上》:“ 唐进士试 诗赋,明经试墨义。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 疏,五道全写注。”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熟读经典即可, 较易。进士科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时人言曰:“三十老明 经,五十少进士。” 唐代科举考试只有两级:解试(州县试)和省试(尚书省, 又称礼部试)。 常科考生有两个来源:生徒和乡贡。生徒是京师及州县学馆 出身,学校考试合格后即可送尚书省受试。乡贡不由学馆, 须先经州县考试——解试,及第后称举人(被举荐之人,为 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统称),中举人后才能送尚书 省受试。省试在春季举行,叫春闱。省试录取者称及第。
舜帝画像与湖南九嶷山舜帝陵
禹传位于儿子夏启,形成了夏商时期的王位的世袭 制度。 周代,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紧密 结合,形成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世卿世禄制。 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 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秦代废除了世袭制,采取官俸制度。选官不问出身, 量才录用,实行俸禄制度,在官有俸禄免官则无。 官吏有任期,子孙无特权。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的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年),清 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 三代以前是世袭(子承父业与兄终弟及)和禅让(部落联盟 民主推选首领)制度。 据《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五帝谱系为:黄帝 颛顼 (孙) 帝喾(黄帝曾孙、颛顼族子) 尧 舜 禹 尧禅位于舜的故事: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 侧。……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 外。……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 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 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 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 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史记· 五帝本纪)
武举考试场景
长治孔庙魁星阁及魁星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个秀才,此人聪慧 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 口成章,但奇丑无比,满脸麻子, 一只脚还瘸了,所以屡屡面试时 落第。但是文章写得太好了,终 于通过了乡试、会试。殿试时, 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 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 天象,捧摘星斗’。‛皇帝又问: ‚那么你的瘸腿呢?‛回答: ‚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 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又 问:‚那朕问一个问题,要如实 回答: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 好?‛他想了想说:‚天下文章 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 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 皇帝大喜,阅读完文章后,更是 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 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 职官与科举制度制
1、中央的中枢机构

号称“三公”。丞相官职最高,佐理国政;太尉是最高军事 长官;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 汉代改太尉为大司马,改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大 司空,仍合称三公,都是宰相。汉武帝时,为了抑制丞相势 力,实际政务中心由外朝转到内廷,“虽置三公,事归台 阁。”(后汉书•仲长统传)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 台来说的。尚书本只是皇帝身边收发文书的小官吏,汉武帝 时成为掌握国家实权的机构。尚书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 书仆射,分曹办事,每曹置尚书一人。 魏文帝时,为牵制尚书台,另设中书省(首长为中书令和 中书监),处理文书事务,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又设 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尚书、中书、门 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三者彼此配合,彼此制约,共议国政。
西安大雁塔与雁塔题名

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 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 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 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 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 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后,就 曾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 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 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 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 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




唐代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官。 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授“集贤殿正字”。韩愈 中进士后,三次选试未中,先当节度使幕僚,后才被选官。 鹿鸣宴:唐代乡贡试完毕后,养吏以乡酒礼会僚属,设宾主, 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跳魁星舞。 投卷: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推荐。士人们 奔走于公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白居 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得到称赞和举荐。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由兵部主考,科目 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唐代武举对外 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相者”。宋代武举规定 考生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以策略”,因此要问孙吴兵法。 明代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先笔试,后武试。 清代改为先试骑射,合格者才考笔试。唐郭子仪即是由武状 元而官至宰相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武举状元出身。 武则天载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后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 殿,开后世科举中殿试的先河。
秦代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的中枢机构,

隋唐时,以中书令为中书省首长,仆射为尚书省首长,尚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汉代以‚察举‛和‚征辟‛取代了世袭制。 所谓‚察举‛,即由侯国和州郡地方长官在辖区随时考察, 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文学、秀才(后 因避刘秀讳改称茂才)等。 ‚征辟‛的‚征‛是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 要职。对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汉武帝即 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轮,驾驷迎申 公”,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辟‛是指征召、荐举。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 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旧唐书·韦思谦传》: “古者取人,必先采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郡;州郡有声, 然后辟于五府;才著五府,然后升之天朝。” 《汉书·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 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不接受“辟”,却接受 “征”,说明了后者级别是比较高的。 但是,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循私 舞弊。(《后汉书·许荆传》载荆祖父许武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