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综述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法的综述〇边坡分类《公路路基设计规》中提出,土质路堑边坡坡高大于20m,岩质或土混合路塑边坡坡高大于30m为高边坡,路堤边坡坡高大于20m为高边坡,坡度超过1:2.5都为斜坡路堤;一、边坡安全性评价法研究现状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自然灾害研究主要限于灾害机理及预测研究,针对边坡工程的研究多是基于边坡失稳的机理分析,所以在这一时期发展起的边坡安全性评价法主要是着眼于边坡失稳机理的稳定性评价法。
70年代以后,随着自然灾害破坏损失的加剧,促使人们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发生机理的同时,开始了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与安全性评价工作。
在我国8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领域相关理论的发展,地质灾害的安全性评价(又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才起步,并应用于我国地质灾害评价中。
由于边坡系统与围环境密切相关,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分析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和客观上的不确定性。
并且,对边坡失稳机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如充分利用具有可变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机性)和不完全性特征的多源信息,实现对边坡安全稳定性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显然是传统的基于失稳机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法无法实现的。
因此,近年来在边坡工程中,基于一些新理论和新法(如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等)的边坡安全性评价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法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确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对边坡工程进行整体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对边坡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人类对于边坡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基本上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经验到理论、由定性到定量、由单一指标评价到综合指标评价、由传统理论法到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种边坡安全性评价法应运而生。
目前工程界对边坡安全性评价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法。
1.1 定性分析法边坡安全稳定的定性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分析边坡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可能的破坏形式和失稳的力学机制等。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引言: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构成的边坡体,它的稳定性分析是地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边坡的力学特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一、岩质边坡力学特性:岩质边坡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边坡坡度、岩性、结构构造、地质构造、坡面覆盖物、地下水等。
这些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1.边坡坡度:边坡坡度是指地面或水平面与边坡倾斜线的夹角,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坡度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2.岩性:岩石的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岩性参数对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岩性较强的边坡稳定性较好。
3.结构构造:边坡中的断层、节理、褶皱等结构构造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倾角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4.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包括岩层倾角、层面、节理等,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边坡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
5.坡面覆盖物:坡面覆盖物通常包括土壤、草地、水层等,这些覆盖物的分布情况和特性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6.地下水:地下水的存在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边坡会受到水的浸润,导致边坡强度降低,从而增加边坡失稳的可能性。
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两种,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1.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一种经典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基于边坡体在其稳定状态下的力学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通常将边坡分割为无限小的切割体,并假设切割体沿着内摩擦边界面滑动,从而得到边坡的稳定状态。
2.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边坡体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通过求解单元之间的位移和应力,得到边坡的稳定状态。
有限元法能够模拟较为复杂的边坡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但计算复杂度较大。
三、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步骤: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边坡参数确定: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验数据,确定边坡的坡度、坡高、岩石强度参数、结构面参数等。
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编 号 天 然 状 态
K1 5+8 O 6
K2 + 4 0 6 2 K5 I 4 3- 6 9 -
安 全 系 数 天 然 +地震
13 .4
11 . 0 7 7
13 .9
1 1 .5 0 8 .1
32 L C法计算结果分 析 态 ;. b 天然 +地震 ( ) 对不 能满足稳定 性要求 的 , 用锚杆 加 3. . F A 7级 ; 采 边 坡稳定性安全系数 的计算结果见表 3 。 固方 案 对 边 坡 进 行 防 护 的还 要 验 算 ; . 杆 +天 然 ; . 杆 +地 C锚 d锚
高 速 公 路 岩 质 高 边 坡 的 稳 定 性 评 价
杨 中方
摘
杨 绪祥
要: 以工程地质调查成果 为基 础, 合理 选取 计算参 数 , 采用 Bso i p法 对某高速 公路 郧西段 内分布 的坡 高在 3 h 0m~
5 0m之 间的岩质 边坡 进行 了稳定性研 究, 并对边坡 的稳定 性进行 了对 比分析 , 所得 结论 为设计 院进 一步 完善设 计工作 提供 了科 学依 据, 并为后 期施 工奠定 了基础。 关键词 : 高速公路 , 岩质边坡 , 稳定 性评 价 , 地震荷 载, 强度折减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4 7 1 U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下 。 的残坡 积物 , 开挖后 的边坡坡角 多在 4 。 右。地下水 资料 , 5左 共有 三 处 边 坡 为 例 , 同 )
表 1 计算参数取值 表
边坡编号
 ̄ k m一3 , N・ /
K1 5+ 8 0 6 2 2
1
/。 ()
2 0
2
C巾加) 矗
0 1 .
贵州高等级公路玄武岩类土质高边坡稳定性探讨

2010年07期(总第67期)作者简介:邓文琴(1965-),高级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设计工作。
玄武岩类土指玄武岩全、强风化的土。
玄武岩类土除具有土的性质外,有些还保留原岩中的结构面。
贵州玄武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的毕节、织金、赫章、威宁、水城、盘县等地,在黔中之翁安、息峰、清镇等地也有零星分布,面积约3.6km 2,由于贵州湿润多雨,加之玄武岩节理裂隙发育,特别是柱状节理发育,风化作用强烈,玄武岩山体多存在很厚的玄武岩风化层。
随着贵州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大,在玄武岩地区建设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玄武岩类土质边坡也越来越多,由于对玄武岩类土质边坡的工程特性认识不足,造成施工阶段边坡设计变更较多。
为此,有必要对这类边坡作一些研究和总结,笔者通过镇宁至水城、镇宁至胜境关、盘县英武至柏果及六盘水至盘县等高速公路所遇玄武岩土质高边坡的工程实践,在对玄武岩类土质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滑动模式与参数选择,以希望对此类边坡勘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贵州高等级公路部分玄武岩类土质高边坡失稳工程实录1.1六盘水市英武至柏果公路K21+015~+080右侧滑坡该段玄武岩类土质高边坡地处侵蚀斜坡山脊地带,山脊两侧均发育冲沟,自然坡度25°~30°,坡高大于120m ,线路从斜坡下部通过。
边坡区上覆第四系残、坡积亚粘土夹碎石,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层理倾角30°左右。
残、坡积耕植土厚0.2~0.4m 左右,土体结构松散,坡面植被较发育;全风化玄武岩呈土黄色、灰绿色、灰黑色,厚3~5m ,岩石剧烈风化成土状,结构基本破坏,多呈中密状;下伏厚层强风化玄武岩,岩石风化强烈,岩态多呈半岩半土状,含有较多碎块,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较发育,具有较强的透水性。
原设计路基边坡开挖坡比1∶1,分两级开挖,最大开挖坡高16m ;边坡开挖后,由于连续降雨,边坡沿全风化与强风化分界面产生滑动,坡面出现开裂滑坍失稳,裂缝后缘距线路中线78m ,开裂坡高达48m ,分析计算后,经设高8m 的挡墙、挡墙以上以1∶1.5坡比按10m 一级分5级放缓边坡(其间分设2m 宽的碎落台,为便于施工,其中第三级碎落台宽6m )、边坡中部设两排(1个井字形)锚索、边坡坡面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封闭边坡外侧裂缝、边坡外侧设置截水沟等工程措施后,边坡稳定。
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

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和有效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微震监测技术,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应用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陡岩质边坡的特点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阐述了微震监测技术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原理和优势。
随后,详细描述了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传感器的选型与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微震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高陡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影响因素。
提出了基于微震监测数据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和预警体系,为边坡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特性分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其地质特性直接影响着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高陡岩质边坡的地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是开展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前提。
高陡岩质边坡的岩石类型多样,常见的有花岗岩、石灰岩、砂岩等。
这些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直接决定了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岩石中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结构面不仅降低了岩体的整体强度,还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区域,从而引发边坡的破坏。
高陡岩质边坡的地质构造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Vo. 9, . 1 2 No 3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n l f h aUnv ri ・ N trlS in e o ra u iest o Xi y aua ce c
21 0 0年 5月
Ma . 01 y2 0
文章编号 :6 319 2 1 )30 5 - 17 — X( 00 0 -040 5 2
( colfAcic r ad Cv nier g Xha U i rt, hn d 10 9C i ) Sho o r t t e n il gnei ,iu n e i C eg u60 3 hn he u iE n v sy a
Ab t a t T e sa i t n lsso ih a d se p r c lp s a c mp e y tm n i e rn s u .T e p o lm a ss e sr c : h t bl y a ay i fh g n t e o k so e i o l x s s i e e gn ei g i e s h r be a l i ,r — n y sac e r h,e au t n a d d sg r n o v d i t e t s v l ai e in a e iv l e mah mai ,me h n c ,g oo ia a k ru d a d e vr n n a o d t n .A o o n n c c a is e lgc lb c g o n n n i me t lc n i o s o i c m- p e e sv ,i t gae p r a h i o e a n h ay i a d s l t n t h r b e r h n ie n e r td a p o c s t x mi e te a l s n oui o t e p o lm. S o e sa i t n lss u i g ae S d n n s o l p tb l y a ay i sn r we e , i
公路高边坡设计要点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106YAN JIUJIAN SHE体分割成有限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在节点上连接,即将连续体通过这些小单元的集合体来进行替代。
将连续体上的作用力等效的转移到单元之间的节点上,通过针对每个节点建立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函数,将连续体受到的力用节点位移为变量的函数进行表示,从而对节点位移进行计算。
(3)离散单元法离散单元法是将介质假设为离散块体组合而成,每个块体的变形是不同的,但是要满足平衡方程,而块体的运动则会受到相邻块体的阻力。
在进行计算时以所有的块体上的力与力矩均出现平衡为结束标志。
(4)FLAC 法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的基本原理与离散单元法类似,但是它可以像有限元法一样对非规则区域的连续问题进行求解,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又采取离散元的动态松弛法进行求解,不需要对大型联立方程组刚度矩阵进行求解。
而且,与以往所使用的差分分析相比,FLAC 法在以下方面进行较大的改进与发展:不仅可以处理一般的大变形问题,而且还能对岩体沿某一弱结构面发生滑动变形进行模拟;可针对不同的材料特性,采用相应的本构方程来对材料的动态行为进行真实的模拟;此外,FLAC 法还可对锚杆、挡土墙等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
3.边坡破坏的分类高边坡的破坏形式有很多种,如崩塌、滑坡、倾倒与塌滑等,在工程中常见的有崩塌与滑坡两种形式。
崩塌是由于坡面表层岩体失稳导致的,崩塌发生时的具体表现为坡面表层岩土体突然发生脱落并迅速堆积在坡脚,这种破坏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破坏力极大。
滑坡是边坡的一部分土体沿着坡体中某一特定的滑面发生滑移的现象,是主要的一种边坡失稳破坏形式。
按照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牵引式滑坡与推移式滑坡两种,其中牵引式滑坡是坡脚的岩土体先发生剪切变形,进而导致坡顶的岩土体底部失稳而出现整体滑动;推移式滑坡则是坡顶的岩土体先发生变形,坡底的岩土体受到来自坡顶的推力而出现破坏,最终导致整体滑动的产生。
二、公路高边坡的设计要点1.高边坡设计原则在进行高边坡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安全稳定原则。
公路工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公路工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平衡推力法和Sarma法这两种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了二者的优劣。
不平衡推力法是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推荐的折线形滑面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法的优点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使用方便,但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Sarma法提出对滑体进行斜条分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并假定条块倾斜界面之间也达到了极限平衡,是一个分析岩质边坡稳定较合理的方法。
对现有可采用Sarma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软件进行了研究,并对一处道路岩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方便,结果符合实际。
关键词: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Sarma法1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相比,有很多重要的不同之处。
在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中,土质边坡常常被看做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材料,其滑动面一般假定为圆弧状。
岩质边坡由于坡体内存在许多不规则的结构面,因此,岩体是非连续、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介质,其破坏模式较为复杂。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岩体内的节理面和层理面等结构面的性质。
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多样,总体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
定性分析法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现场勘察,研究影响边坡安全的主要因素、已变形体的成因及演化史,分析可能的失稳模式,并最终给出定性的结论和预测,如:工程地质类比法、赤平投影法等。
定量分析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状态。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有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其中尤以刚体极限平衡法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折线形滑动破坏是岩质边坡常见的破坏形式,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刚体极限平衡法主要有不平衡推力法和Sarma法两种。
目前,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对折线形破坏的边坡推荐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不平衡推力法。
2 不平衡推力法和Sarma法比较不平衡推力法亦称传递系数法或剩余推力法,它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一种实用滑坡稳定分析方法。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3.2 施工对监测结果影响分析 结 合 分 析 结 果, 说 明 路 基 边 坡 开 挖 和 支 护 对
多 点 位 移 计 的 监 测 结 果 影 响 较 大, 为 确 定 最 大 影 响因素,对各施工阶段路基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全 面分析。对比分析图 2 各阶段路基边坡变形情况, 各 阶 段 边 坡 变 形 量 和 变 形 速 率 均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4 结语
(1)对各施工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得出 完工后路基边坡变形基本趋于稳定,稳定性良好。 (2)通过对各阶段施工和支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路基边坡开挖对边坡变形影响最大。(3)分析 不同深度路基边坡变形情况,确定 15 ~ 28 m 变形 位移差最大,可确定滑动面位移这个深度范围内。
图 3 不同时间位移 - 孔深关系曲线 分析图 3 曲线变化趋势,可以得出路基边坡表
- 55 -
冯向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1)第一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最大,该阶段进行 了路基边坡开挖施工和第一批锚索张拉,而张拉后 边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该阶 段路基开挖是造成边坡变形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2)第三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增加也是由于该阶 段路基边坡开挖造成的。(3)而第二、第四阶段路 基边坡没有进行开挖施工,这两个阶段变形量和变 形速率均较小,说明路基边坡开挖施工是影响边坡 变形的主要因素。 3.3 确定边坡滑动面位置
考虑到施工对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的影响, 分 别 在 各 个 施 工 阶 段 对 监 测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M69-1 号 4 点式位移计在对边坡变形情况监测的 全过程中,边坡正处于施工阶段,具体可划分为 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路基三级边坡开挖、第一 批锚索张拉;第二阶段路基开挖基本完成,开始 分批张拉锚索;第三阶段路基二级边坡开挖;第 四阶段路基开挖完成,二级平台抗滑桩完工。收 集四个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绘制位移 - 时 间曲线见图 2。可以看出,在各个施工阶段路基边 坡的位移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第一阶段所产生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03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 如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法等
04
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根据评价方法得出的边坡稳定 性等级,以及可能的失稳模式等
05
边坡治理措施:针对边坡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治 理措施,如支护加固、排水措施等
06
边坡监测与预警: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边坡 稳定性,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的边坡失稳风险。
04
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地质条件
01
岩石类型:不同岩石的力学性质和抗风化能力不同
02
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03
地下水: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04
气候条件:降雨、温度等气候条件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水文条件
1
地下水位:地下 水位的升降会影 响边坡的稳定性
目录
01.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0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03. 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04.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案例
保障工程安全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
01
节,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预测边坡的变形
02
和破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
数值模拟法: 利用计算机 模拟边坡变 形和破坏过 程
概率分析法: 通过概率统 计方法评估 边坡稳定性
模糊数学法: 利用模糊数 学理论对边 坡地质力学分析:分析边坡的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等
02
数值模拟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
03
现场监测分析:通过现场监测获取边坡的变形、应力等数据
公路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赵瑜隆董舒静展玉华马文龙吴国华唐文豪

公路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赵瑜隆董舒静展玉华马文龙吴国华唐文豪发布时间:2023-08-04T05:48:34.92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0期作者:赵瑜隆董舒静展玉华马文龙吴国华唐文豪[导读] 公路工程中的高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边坡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因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高边坡滑动进行分析,对边坡滑动影响因素,高边坡滑动分析方法以及高边坡稳定性监控方法进行概述,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摘要:公路工程中的高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边坡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因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高边坡滑动进行分析,对边坡滑动影响因素,高边坡滑动分析方法以及高边坡稳定性监控方法进行概述,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关键词:公路;稳定性;高边坡前言公路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形复杂多变,如山区和峡谷等地形,高边坡的数量更是众多。
这些地区通常受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减少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公路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意义重大。
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通过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边坡稳定性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降低公路工程的维护成本。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包括确定边坡的设计参数、选择适当的边坡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等,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摘要:出于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目的,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以期借助提高交通便利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山区等特殊地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高边坡可以说寻常可见,由于高边坡失稳会在危及行车安全和公路工程使用寿命的同时,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其稳定性分析并对之进行科学性加固,从而保证高边坡稳定性满足工程需要。
基于此本文针对公路高边坡破坏形态、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加固及监测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措施引言边坡是公路工程路基结构构成部分之一,如果公路边坡稳定性不足,极易在公路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边坡滑坡、坍塌等情况,进而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为了有效规避以上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可靠性,相关人员针对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加固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研发出极限平衡、数值模拟等多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此同时公路高边坡加固及监测也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应切实加强各种分析方法及加固监测措施的了解与掌握。
1边坡破坏形态分类根据公路高边坡破坏形态可以分为坍塌、滑坡以及崩塌三类,每种边坡破坏形态的主要特点如下。
其中,坍塌是指公路高边坡的表面在受到强降雨的影响下,岩土体软化出现松动,岩土体强度下降,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滑坡是指在受力平衡被破坏的前提下,顺着边坡坡体软弱夹层或者不稳定的结构面岩体向下滑动,导致路基路面受到了破坏,路面行车的危险性增加,也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
崩塌是指受到雨水冲刷以及日常风化作用的影响,岩土体顺着破裂面崩落,沿着边坡在道路中间堆积,会导致交通的堵塞,崩塌相较于其他两类来说具有突发性。
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2.1数值模拟法如果边坡施工所处的岩土层性质以及地质环境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极限平衡法会有较高的难度,而且获取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证,这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分析。
数值模拟法在进行应用时,会全面的考虑岩土体的各向异性以及边坡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避免了极限平衡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所获取的结果准确性更高,更符合工程的实际状况,能够全面的获得边坡受力的情况。
贵州某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措施探讨

贵州某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措施探讨随着西部地区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开展,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大量的路堑顺层岩质边坡,文章将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工程环境等方面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支护措施,结论对顺层边坡的开挖防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如何评价其稳定性对公路的顺利建设至关重要。
但由于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
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顺层岩质边坡可分为缓倾角顺层边坡(岩层倾角40°)。
缓倾角顺层边坡开挖后边坡的自稳性较好,在贵州的山区道路建设中,较多出现的是以中等倾角的顺层边坡,偶尔会出现“夹心饼干”式的边坡结构,而陡倾角顺层边坡由于岩层倾角大于坡角,常发生弯折-溃曲破坏。
文章选取贵州某高速公路某段顺层岩质边坡,在对其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边坡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支护措施。
1 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该高速公路场区为低中山溶蚀洼地地貌,东南高,北西低,边坡范围内地形标高889.23~968.75m,相对高差79.52m,地形坡度较陡,一般为20~45°,最大坡度54°。
1.2 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绘、钻探、物探资料,该段公路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灰褐色耕植土,结构松散;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砾石5%~11%;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强-中风化,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局部节理发育,见有方解石充填;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强-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构造,节理发育,裂隙面见水质侵染。
1.3 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区位于溶蚀洼地,地表无长年性水流,仅在雨季有短暂地表径流;地下水由上部土层孔隙潜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组成,含水量较小,其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排泄基准面为两岔河河面,根据现场钻孔测得地下水位0.5m。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 模拟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过 程,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12 34
✓ 模糊数学法:利用模糊数 学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 性进行评价和预测
综合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根据经验、知识、现场调查等对 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
定量分析: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 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
综合分析: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边 坡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
边坡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保障
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分析
01
水电站概况:介绍水电站的地理 位置、规模、结构等基本信息
0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介绍采用 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如极限 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05
边坡治理措施:根据边坡稳定性 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边坡治理 措施,如锚杆加固、排水措施等
监测与预警:通过实时监测边坡变形、应力 等参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动态评估和预警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因素
地质条件
岩石类型:不 同岩石类型的 力学性质和抗 风化能力不同
01
地下水:地下 水的存在和分Leabharlann 布对边坡稳定 性产生影响03
02
地质构造:断层、 褶皱等地质构造 对边坡稳定性产 生影响
04
岩体结构:岩 体的结构特征 对边坡稳定性 产生影响
02
边坡地质条件:分析边坡的地质 条件,如岩石类型、结构、地下 水等
04
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展示边坡 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如安全系数、 破坏模式等
06
结论:总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 论,如边坡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需要采取治理措施等
某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矿山概况:地理位置、 开采方式、地质条件 等
岩质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合理坡角优化研究

9 4 ・
路 基 工 程 S u b g r a d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年第 5期 ( 总第 1 7 0期 )
岩质路 堑高边坡 稳定 性综 合评 价及合 理坡 角优 化研 究
胡松 山 ,童 申家。 ,刘斌 清 ,
( 1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南宁 5 3 0 0 0 7 ;2 .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南 宁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 7 1 0 0 5 5 ) 5 3 0 0 0 7 ;
齐古组 ( J , )和侏 罗 系上 统 喀拉 扎 组 ( J s )组成。 强风 化 层 厚 度 1 . 0~2 . 0 m,承 载 力 基 本 容 许 值
胡松 山 ,等 :岩质路堑高边坡稳 定性综合评价及合理坡角优化研究
・ 9 5・
。
] 为3 0 0 k P a ,土石 工程等 级为 Ⅲ级 ;以下 为 中风
0 引 言
1 工程 背景
近年 来 我 国 广 修 高 速公 路 ,由 于路 面宽 度 大 ,
线路标 准高 ,在 山 区 出现 大量 高 堑坡 病 害 ,其 主要 原 因多是未吃 透组 成坡 体 的地 质 条件 ,未 能从 组 成 坡体 岩土 的地 形 地貌 、地 层岩 性 、结构 构 造 和地 下 水及 其变化等 方 面 ,综 合 评价 坡 体 、斜 坡 及坡 面 的 安全 ,因而路堑 岩质 高 边坡 稳定 性 的评 价 分 析成 为
风化层厚度 1 . 0~ 2 . 0 m,承载 力基本 容许 值 [ 。 ]=
g 、 遛 8 0 0 k P a ,土石 工程 等级为 V级 。工 程纵 断面见 图 2 。 3 0 0 k P a ,土石 工 程 等级 为 Ⅲ级 ;以下 为 中 风化 层 ,
四川某公路岩质高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四川某公路岩质高边坡失稳机理研究摘要:本文对四川某公路岩质高边坡失稳机理研究,为以后类似边坡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形成机制;滑坡;岩质边坡;公路中图法分类号 P642;文献标志码 A1引言四川某公路路堑为岩质边坡,基岩产状近水平,前期未见裂缝等变形迹象,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1,2],在没有采煤等采空区和地震情况下,该边坡稳定性应该非常好。
但是在2020年8月强降雨作用下,边坡发生滑坡失稳。
因此本文对该滑坡的失稳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该类滑坡的形成机理。
图1路堑边坡发生滑坡2边坡现状2020年8月在强降雨作用下,四川某快速通道路堑边坡发生滑坡(图1)。
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坡高最高近30m,岩性为砂质泥岩,岩层缓倾,产状为295°∠24°,倾向与路线走向基本一致,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250°∠88°和150°∠72°,延长约0.3~0.5m,呈闭合状态,节理面较平直,岩体较破碎。
原边坡设计为锚杆框架梁+生态防护,边坡分级开挖,每级高10m,边坡开挖最高约30m,总共3级,最底部一级为锚杆框架梁,其余为生态防护。
并且施工要求是分级从上往下开挖,每级跳槽开挖施工,并及时支护,上一级开挖并支护后再开挖支护下一级。
堑顶5m以外设置截水沟。
目前边坡意见分三级开挖完毕,坡脚第一级边坡才开始实施锚杆框架梁,第二、三级边坡未上生态防护措施,锚杆框架梁工点前后段边坡已经实施菱形护坡。
在滑坡影响下,锚杆框架梁和菱形护坡发生变形破坏。
坡顶截水沟离坡顶边缘不到5m,并且已经局部因滑坡开裂破损,后缘天然水沟汇水冲刷滑坡后缘拉裂缝。
3滑坡变形特征滑坡后缘位于后缘拉裂缝(图2),拉裂缝长约100m,宽约2m,深约15m,近直立;滑坡左右边界为变形区左右剪出变形处(图3、图4);剪出口位于坡脚,坡脚已经发生鼓胀现象,滑带为砂质泥岩与砂岩间的泥岩夹层面(图5)。
其中滑坡后缘拉裂距离坡顶边缘约3m。
某公路路基岩质高陡边坡开挖的稳定性分析

c ) 开挖后最大主应力
o r 1 = =
+ j ( a x 一 v ) +
( 3 )
2 . 工 程 实例
本文 以某高 速公路隧道 进 口段 高边坡为研 究对象 , 高边坡 主要 由 片麻岩组 成 , 沿线开挖有 十二个 高陡边 坡 , 对公路 的正常运 营产生极大 的影 响。本文以其 中一段高边 坡为例利用有限元对其稳定性 进行了分
进 行 了评 价 分析 。
[ 关键词 ] 高边坡
0 . 前 言
有限元
稳 定性 分析 3 2 。 , 泊 松 比 = O _ 3 , 土的饱和重度 为 : 2 3 . 0 k N / m , 变 形 模 量 标 准 值 2 3 M P a 。对基本模 型划分网格 , 总共划分 2 6 3 7 个节 点 , 2 5 9 4 个单 元。 2 . 4 应力位移变 化 由模拟结果, 可得边坡在开挖过程 中的开挖面应力变化 睛 况, 见图2 。
析。 2 . 1 边坡特征及工 程概 况
边坡 区原始 地形为一 近南北走 向的山脊 , 天然坡度 3 5 。 , 路线位 于 d ) 开挖后最小主应力 e ) 开挖后最大剪应力 山脊东 侧坡 面上 。在坡 区前 方为小 沟特大 桥 桥台 。本 段为 深挖方 路 图2应力变化 段, 挖 方边坡 设计 坡率第 一 、 二 级为 1 : 0 . 5 , 第三 至八级 为 1 : O . 7 5 , 第 九 3 . 结 果 分 析 级为 1 : 1 , 形成九级边坡 、 八 级平 台、 平 台宽度 2 . 0 m的高边坡 , 边坡 长度 边坡在 开挖后 , 在坡 顶应力增 大 , 在坡 面应力变化 较快 , 岩体边 坡 2 2 2 m, 最大高度 8 6 m, 坡面倾 向6 O 。 。 坡面出现 了张力 带, 拉应力一般在 0 . 0 4~ 0 . 3 6 M P a 之 间, 并且坡 面拉应力 2 . 2有限元模型 的建立 值较大。 本文在 数值模拟 过程 中 , 采用有 限元计算程序 N c A P ~ 2 D 计算 , 对岩体边坡 的稳定性起控 制作 用的主要是岩体下伏 软弱岩 层在 上 计算时不 考虑边坡 防护措施 的作用, 只考虑边坡 的分 步开挖时 , 开挖 面 覆硬质岩 层的压实作 用下产生蠕 变, 从而影 响了边坡 的应力分布, 并 在 内各点的位移 和应力 变化情况 , 认为计算 范围底 部固定 , 其水平 和垂直 边 坡顶部 产生较 大拉应力 。这是 导致岩体 边坡稳 定性较差 , 经常发 生 方 向均被 约束 , 两侧土体水 平方 向被约束 , 但 垂直方 向可以移动, 这样 就 崩塌 、 落石 的主要 原因 。因此, 该地 段的高陡岩体边 坡必须采取工程措 可模拟出边坡 的变形过程 。 施, 进 行有效防治。 由于本文讨论 的是人工开挖 的工程边坡 , 计算 中地应力 的影 响 , 按 4. 结 论 与 建 议 自重应力来考虑 。 根 据该段 高边坡 尚未 开挖及坡 区岩体的工 程地质特性 , 建议对该 段 高边坡采用 如下防护措施 。方案 1 : 维持原 设计坡率 不变 , 施工时逐 级注浆加 固 , 并对坡面采 用拱 型护面墙 防护 ; 方案 2 : 底部三级 1 : 0 . 5 坡 率, 采用坡 面框架锚索加 固 , 中部 三级 1 : O . 7 5 坡率, 采用坡 面框架锚杆 加 固, 顶部一 级 1 : 1 坡率, 采用 拱型护面墙防护。 参考 文献 [ 1 ] 钱 家欢 , 殷 宗泽. 土 工原理 与计算[ M]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也不断在增多。
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进行填筑、开挖,往往会形成一些岩质高边坡,这些高边坡的稳定性一旦出现问题,会对整个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
因此,必须加强对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防护,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支护设计引言岩质高边坡在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受到自然外力如:氧化腐蚀、昼夜的影响下,使得岩质边坡的稳定度难以持久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长期受到这些自然外力的影响边坡易发生变形甚至破坏。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证实,在利用技术手段将影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及潜在的危害程度进行明确后,能够作为评估和预测高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便于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体系。
1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1.1关于传统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法数值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岩体中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通过某种方法求得边坡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求解边坡的稳定系数。
岩土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发展较为完善;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数值计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勘察、试验的手段和大型有限元软件程序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这些有利条件为数值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性。
有限元法是数值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发展最为完善,它可以处理岩体的各向异性、不均匀性、不连续性等造成的复杂边坡工程问题;可以确定边坡的拉裂、压碎区和塑性区;可以得出不同边坡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可以明确边坡初始破坏位置和展现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施工加固措施以及非线性力学本构模型等问题。
1.2关于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当前边坡稳定性的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主要有:①岩质边坡破坏并非是各点同时破坏,而是局部到整体,拉剪应力逐渐释放与转移的过程,但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破坏的标准是按照滑动面同时破坏而制定的,无法考虑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②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分析时,在选取岩土体强度参数时,强度参数仅能使用一个值,要么是峰值强度,要么均采用残余强度,没有考虑峰值强度向残余强度的变化;但实际上,随着边坡的渐进破坏,其相应的强度从峰值强度逐渐转化为残余强度;③由于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受开挖过程以及开挖引起的岩土坡体应力变化、加固措施和时机、强降雨和地震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坡体应力随其荷载、含水率、变形等不断变化。
京化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

t a
一
力、 移、 位 塑性 区等 , 法 得 到 边坡 危 险 滑面 以及相 无 应 的安 全 系数 。有限元 强度折 减法将 强度折 减技 术 与数值 模拟 方法进 行 结合 , 需要 过 多 假设 就 能 直 不
接得到 安全 系数 并 确 定最 危 险 滑面 。因此 , 于 有 基
坡 应用 中往 往存 在较 大误 差 , 以应 进 行 必 要 的三 所
坡 为研 究对象 , 用 有 限 元分 析 软 件 ANS 应 YS建 立
三维数值模 型 , 拟边坡 在 重力作 用下 的变形情 况 , 模
借助 于有 限元 强度直至边 坡 的塑性 区实现贯 通 , 到边坡 临近破 坏 得 时的变形 情况 , 时 的折 减 系数 即为 边 坡 的安 全 系 此
法对 边坡 稳定 性进 行 了评 价 , 示 了有 限元 强度 折 显 减 法是 分析边 坡稳 定性较 好 的方 法 。
峭, 山顶 绝 对 高 程 6 0 7 0 1, 大 高 程 7 0 m。 2 ~ 4 I最 T 8 地形相 对切 割深 度 8 ~ 1 0m, O 2 山坡 陡立 , 度一 般 坡
摘
要: 以京 化高 速 公 路 二 期 KC 3标 段 岩 质 高 边 -
公 路伸 人 山区 , 出现 了越来越 多 的高 陡边坡 , 目前 用 于边坡 稳定 性分 析 的模 型 大 部分 基 于二 维 平 面 , 忽 视 了其 空 间效应 , 用 二 维分 析 其 结果 推到 实 际 边 采
数 。结果表 明, 坡 的安 全 系数 为 1 0 , 小 于 安 边 .4 远
维 分析 , 以便 得 到更 为可 靠 的 分析 结 果 。本 文 借 助 有 限元 ANs Ys分 析 软件 , 合 实 际工 程 高 边 坡 的 结 地 质情 况建 立三 维立 体 模 型 , 边 坡 的变 形 进 行 分 对
西南山区高等级公路层状岩质边坡失稳判据研究

3  ̄6 m, 直 光 滑 , 面 间 充 填 棕 黄 色 粘 土 0 0c 平 层
( 为 1 5~3 。 C为 0 0 ~0 0 a 。边坡 0), . l . 3MP )
1 1 当岩层 倾角 a 5 . <4 。
当岩层倾 角岩层 倾 角 a 4 。 , 坡失 稳 的 < 5时 边 破坏 方式是平 面滑动 或滑移 一拉 裂 , 图 l 见 。
在施工期 间及 后 期 运 营 期 间 多 次 发 生 块 体 平 面
滑动 。
用式 ( ) 算 该 边 坡 的极 限 高 度 H… 一3 3计 7
1 , 一 3 / 0 0 7 < 1 为 不 稳 定 边 坡 , 中 取 2K 1 75 — . 4 , 其
一
2 . 、 一 2 Pa、 一 4 。 2 5。 c 0k 口 O。
等于岩层 倾 角 ( 图 2 , 坡 失 稳 的破 坏 方式 是 如 )边
滑 移一 曲 L 。 弯 2 ]
21 0 0年 第 5期
刘 宏 力 等 : 南 山 区高 等 级 公 路 层 状 岩 质边 坡 失 稳 判 据 研 究 西
4 3
自2 0世 纪 8 O年 代 以 来 , 以孙 广 忠 口 等 利 用 材
为 3 ~ 6 。 5 O。
H一 m 面吉
收稿 日期 :0 00 —6 2 1—50
㈤ 12 .
当岩层倾 角 a 5 ≥4 。 当岩层 倾 角 a 4 。 , 路边 坡 开挖 坡 角 卢 ≥ 5时 公
式中: G为岩 体 自重 , = h c s/ ; 、 为 结 构 G= 7 L oa 2 c = 面 的抗 剪强度 指标 ; 、 a L为结 构 面 的倾 角 和长 度 ;
料 力 学 中 的 压 杆 稳 定 理 论 对 顺 层 边 坡 失 稳 的 判 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姓名:王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程力学指导教师:熊渊博20070520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高等级道路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地扩大。
由于中西部地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工程建设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大,边坡地质灾害也更为突出,边坡问题从简单的土坡延伸到复杂的岩质高大边坡,因此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将变得更加重要。
大多数边坡岩土体是由非匀质,各向异性的不连续介质组成,自然边坡在受侵蚀、下切和人工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岩体的应力方向和大小,在不断地发生调整和变化,加上各地区初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亦各不相同,因而边坡岩土体中应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是相当复杂的。
本文基于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山区高速公路桥基岸坡及陡坡路基稳定试验研究,研究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
首先综合归纳了岩土工程分析的定性、定量的方法,阐述了数值分析原理;从岩体材料的弹塑性有限元的基本思想着手,对岩体材料参数进行合理的假设,并且利用各种屈服条件和准则建立起了弹塑性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同时对加载方法和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工程锚固的实际,将锚杆的作用加入到岩体及节理的本构关系式中一起进行考虑,建立起加锚节理岩体的弹粘塑性本构关系式。
最后以某高速公路上一处大桥岸坡为例,利用编写的桥基岸坡稳定性分析程序,进行峡谷岸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使用有限元程序ANSYS及自行编写的有限元程序对两岸坡作为整体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
通过天然状态下岸坡应力位移特征与设桥后岸坡应力位移特征以及两桥基局部应力位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再考虑锚杆的作用,得出相应的结论。
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实用可靠,符合工程实际。
本文的解答结果不仅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相应问题。
而且作为本文特例包含了以往文献的若干结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岩体高边坡;加锚节理;稳定性;弹塑性有限元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s of superhighway become more and more urgent. For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cale and effort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geologic hazard of slope is more serious. Moreover the questions of slope extend from the simple slight slope to the high complicated rock slop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slope stability becomes more important. Most rocks slopes are made up of anisotropism, inhomogenize and discontinuous medium. Under erosion, down-cutting and excavation, the direction and value of the stress of rock slope is adjusting and changing constantly.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initial geostress in each area is also different, so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law of the stress is quite complicated.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 of the traffic of Hunan Province: The stability study of bank slope in bridge foundation and abrupt slope in road bed at superhighway in the mountain area. At first,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ze methods in rock soil projects are synthetically summed up,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principle is explained. Based on the basic idea of elastic - plastic FEM of rock mass materials, the rock mass materials’ parameters have been rationally assumed, and then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on 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set up by using various yield conditions and criterions. And the loading methods and slope safety factors a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fact of anchoring in engineering, the function of the anchor is added into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rock and joint, the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which have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anchor and joint of elastic-plastic is set up. Finally, this method for jointed rock high slope is applied in a bank slope of superhighway. Using the compiled FEM program and the current software ANSYS to contrastively analyze the canyon base bank slope stability, the character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of bank slope in the natural state and the bridge's setting up state, the character of the local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enhance bridge base are contrastively studied. At last, the effect of anchor rod is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at this method can easily and accurately analyze the problem of slope stability, an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project.硕士学位论文The analysis method and results can be used to settle the correspond problems of practical project, and the special examples used in this paper contain a lot of previously known results.Key words: High-speed highway;High rock slope;Joint with anchor rod;Stability;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 绪论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边坡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公路的科研、设计、施工以及养护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边坡包括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在自然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山体斜坡、河谷岸坡、海岸陡坡等;后者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规模不同、陡缓不等的斜坡,例如道路工程中的路堑、路堤边坡,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的基坑边坡,露天矿山的边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河渠道边坡,船闸、溢洪道边坡、引水渠道、进口边坡、土石坝边坡及坝肩边坡等。
大多数边坡岩土体是由非匀质,各向异性的不连续介质组成,自然边坡在受侵蚀、下切和人工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岩体的应力方向和大小,在不断地发生调整和变化,加上各地区初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亦各不相同,因而边坡岩土体中应力的分布、变化规律是相当复杂的。
由于边坡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的岩土工程,而边坡的失稳常常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正确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