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2014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南通市][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1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2、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整理(人教)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整理(人教)

⑶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秦国确立封建制度】;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促进经济发展,国
富】;
③奖励军功,以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㈣炎帝、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诞生。
【中国古代史】
㈡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禹死后,国王。从此,。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㈢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㈠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他们会制造工具;知
大发展。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㈢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主阶级专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的效果最显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和粟的国家。(⑵,著。

※战国是中国古代完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其主要形式是
(3)两地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等生产部门,同时会制造陶器,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边远山区,加强了西周的统治,使其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道用火。
㈣商鞅变法:⑴观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适应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
二十万年。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使用⑵变法的原因(背景):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
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还教人们挖井,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014年中考历史考纲考点

2014年中考历史考纲考点

2014年中考历史考纲考点一、中国古代史1、商鞅变法P25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陈胜吴广起义P25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P25★4、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P26-27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P276、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P287、★宋代的社会生活(练习册P9、古代史考点P9)★8、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P29-30)9、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P30-31 10、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P3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练习P1211、古代科学技术(华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故宫)P31-3412、孔子、百家争鸣、★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P34-35二、中国史1、鸦片战争P362、★《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民族危机加剧P36★邓世昌的史实3、★戊戌变法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P37-38★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P384、五四爱国运动及五四精神P385、★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长征及长征精神P39-405、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P40 ★6、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P40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P41 ★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练习P38)★重庆谈判P419、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4110、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鲁迅、聂耳、徐悲鸿、冼星海、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1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P4412、一五计划、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P45★1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练习P50)14、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P4615、对外开放P142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2014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2014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2014.4《中国古代史》(七年上册)(一)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1、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谈一谈秦朝统一的历史作用: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时出现割据状态,但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3点,(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字体,(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

2、张骞通西域:汉武帝年间(1)经过: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出使次西域。

(2)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

(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丝绸之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⑴路线: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

(起点——长安;终点-欧洲)⑵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4.从图中得到的历史信息:①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②骆驼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③丝绸之路分南北两道。

(人教版)2014届九年级上册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识记讲解

(人教版)2014届九年级上册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识记讲解

初三历史要点第二课:大河流域的国家:1、古代埃及①时间:前3500年,②河流:尼罗河③位置:非洲东北部,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2、古代巴比伦:①时间:公元前18世纪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③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制阶级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①时间:前2500年②河流:印度河和恒河③亚洲西部④雅利安人和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握国家行政,军事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纳税,供养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力,受到奴隶制的压迫。

4、早期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①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者②大河上游冰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三课:1、雅典城邦特点: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2、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①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雅典繁荣的表现: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3、古代罗马:罗马城形成(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时期(前2世纪,于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帝国时期(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标志西欧奴隶制度灭亡,封建制度逐步形成。

4、大河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比较:大河文明地处大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实行专制统治。

希腊海洋文明:多山靠海,岛屿密布,海岸曲折;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实行民主政治。

第八课:1、西方字母文字演化:象形文字(古代埃及,形成于前3000年,用图形表示事物)---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前3000年左右。

2014年中考历史提纲(中国现代史)

2014年中考历史提纲(中国现代史)

2014年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考点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八下P2-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筹建新中国(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空前盛会)(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因为确立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国都——北平改为北京;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五星红旗;历法——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意:国徽是1950年才确定)2、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新中国成立)(1)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代表54个代表团体,28响代表中共28年的奋斗历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最重要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国家独立自主);(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说明人民当家作主);(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或开始了新纪元)。

注意:新篇章(或新纪元)的理解。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2:了解第“一五计划”。

(八下P20-21)“一五年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1、背景(指导思想):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4年中考历史知识梳理全解

2014年中考历史知识梳理全解

[键入文字]2014 年中考历史知识梳理全解2014 年各地中考陆续来临,在备考的最后的时间里,要做好知识梳理,小编整理中考历史知识梳理。

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充实地过每一天。

并预祝大家在中考取得好成绩!六月中旬的中考即将如约而至,历史作为一门应考科目,涉及到初一至初三的六本书大概两百多个考点,面广、量多。

怎样在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更加有效地去复习?来自苏州草桥中学的沈莺给大家建议如下:一、化繁为简,构建网络经过第一轮的地毯式复习,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有些同学头脑里的知识点还是零碎的、孤立的。

对此,有必要化繁为简,构建网络。

每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学可以打破课本原来的框架,寻找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和中外联系,把相关的知识拉连贯、串成线,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复习将会使书本由厚到薄,建议同学们以一个单元或一本书为单位做思维导图,也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绘制时间轴等方式,构建知识网络。

比如八年级下册书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 年1956 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6 年1966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 年1976 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 至今是改革开放时期。

然后理清每个阶段发生哪些大事以及所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又可以加深理解,有助于提高同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追随热点,关心时政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中考试题中也比较关注热点问题。

材料题的设置常常以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力图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要多关注重大热点事件。

如:中国梦、节能、环保、边疆问题、国家统一等。

周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013)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作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山区,加强了西周的统治,使其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时间和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2)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4)意义: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起封建制度,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2014年上期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上册1-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七千年,已栽培了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七千年,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1-3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后来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炎黄战蚩尤),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

尧舜禹时期形成了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制。

1-4.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战胜,建立商朝。

3)、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定都。

4)、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和镇守疆土,战时带兵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5、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1-6.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是的齐桓公。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赵、魏、韩由晋分裂而来(三家分晋)。

1-7.1)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提倡与汉族通婚(汉化改革)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效法日本,变法图强,结果失败了,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①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即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②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5.改革开放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改革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世界历史上的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学习唐朝,使日本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历史的转折,俄国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的基础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改革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殖产兴业”(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社会生活方面“文明开化”、军事上“富国强兵”(也是此次改革的目的)作用:使日本摆脱了危机,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的基础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涉及课本内容:七上1——3课中考目标要求:了解元谋人、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中考内容1、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中国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河姆渡和半坡是我国典型的原始农耕文化。

4、河姆渡原始文化:距今约七千年,发现于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培育出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5、半坡原始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发现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最早培植出粟,住半地穴式的房屋,会制造彩陶(动物图案);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出水稻和粟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培育出水稻,半坡居民培育出粟;7、炎帝: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曾与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

8、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相传①他教人建造房屋,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②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

9、炎、黄部落结盟后长期发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常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涉及课本内容:七上4、6、7课中考目标要求: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知道春秋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中考内容:1、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2、夏朝:【470多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启继承禹的王位,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公元前1600年,夏桀暴虐,夏被商汤所灭。

3、商朝:【500多年】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

2014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2014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中国历史第二册四、明朝和清朝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12、顺治帝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014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2014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二、尧舜禹的“禅让”
1.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
2.约建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
2.战胜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和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大战后
二、战国七雄
1.战国、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第 1 页 共 39 页
2.内容:周天子把等,封他们为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2014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2014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2014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机密)时期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2014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2014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摘要】距离2014 年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在正是中考备战的关键时期。

为了让大家更高效的复习,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
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总结归纳中考历史核心考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考历史重要考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考历史考点解读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年中考历史考
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14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近代化的探索中考历史考点必背侵略与反抗中考历史必背考点主观备考资料2014 中考历史高频考点2014 中考历史考点预测2014 年中考历史必考点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辅导2014 中考历史考点第一册历年考点2014 年中考历史考点精选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考历史重要考点新疆与中央政府关系2014 中考历史复习考点精编2014 中考历史必考点分析历史事件中考历史必背考点文艺复兴运动2014 中考历史考点预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4 年中考历史必考点美国独立战争2014 年中考历史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时期如何实现中考目标,就在于此时的全力以赴。

希望我们提供的2014 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能全力助大家中考拿到高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考试范围(14单元,53 课时)七上第三单元;七下第三单元;八上第一、三、六单元;八下第三、四、六单元;九上第二、四、八单元;九下第二、四、七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7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5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3课收复新疆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北伐战争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2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3第11课民族团结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4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2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5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2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3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七上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知识点课程标准内容教学目标达成统一国家的建立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秦统一六国的时间、人物、意义;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军事方面大一统的措施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了解造纸术,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医圣”张仲景了解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秦汉雕塑成就 西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史记》的作者和体例;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0课“秦王扫六合”1、秦统一六国:①时间:公元前221年;②人物:秦王嬴政;③意义: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注意:秦朝与秦国的区别)④都城:咸阳 2、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皇帝 最高统治者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军事)(行政)(监察)郡(守)郡县制 地方政府县(令)3、秦统一措施:①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推广为隶书;④思想上:焚书坑儒;⑤军事上:北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目的:抵御匈奴),南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2、陈胜吴广起义:①原因:秦的暴政;②时间:公元前209年;③地点:大泽乡;④结果:起义军在陈建立了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但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⑤影响: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秦的灭亡和西汉建立:①重要战役: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成语:破釜沉舟)②秦亡:刘邦率兵攻入咸阳,秦朝灭亡;③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君主专制主义集权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都城—长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1)背景:“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提供条件。

(2)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3)意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①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②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率使团,访问西域许多国家。

③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①路线: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经过西亚,再到欧洲;②作用:沟通中西交通。

③汉武帝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第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项目人物时期成就纸西汉早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造纸术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数学东汉《九章算术》科学张衡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医学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为“医圣”宗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道教兴起于我国民间。

史学司马迁西汉编写《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例)通史,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雕塑艺术秦秦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明珠。

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知识点课程标准内容教学目标达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朝的建立;满族入主中原;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和社会危机要措施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戚继光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列举明清小说的主要成就北京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清时期的主要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第15课明朝军权的加强、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明清两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1、明朝的建立①时间:1368年;②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③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2、明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时增设东厂。

④加强文化专制。

采用八股取士,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

3、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①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②清朝建立:时间:1644年;建立者:皇太极(清太宗);都城:北京。

4、清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①设军机处,雍正帝设立。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②兴文字狱:A、原因:是强化君权的需要,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巩固满清统治贵族的统治地位,康、雍、乾三朝大兴文字狱。

B、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抗击外来侵略:1. 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戚继光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2.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时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驻藏大臣的设置: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时,新疆维吾尔族“回部”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企图分裂祖国,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政策1.主要表现: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内迁沿海居民,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③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2.主要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及时向世界学习,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是中国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