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流水地貌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1.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分类
类型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分布规律
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蚀柱 、风蚀蘑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菇、雅丹
大的区域
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沙丘(有固定沙丘和流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动沙丘之分)
小的区域
4 |海岸地貌
类型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1)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地下溶洞发育。 (2)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沛。 (3)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4)土壤: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2 |各种常见地貌有什么分布规律?
在广袤的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边缘,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的 沙漠之地。这是一片浩瀚的戈壁,终年寂静无人,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一个个形态诡 异的土山在漫天的黄沙之下时隐时现,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在大戈壁上的 沙漠城堡。
1 |喀斯特地貌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 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① 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 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广西、贵州、② 云南 等地最为典型。
3.分类
地貌 分类
具体地 貌类型
成因
备注
地表 喀斯
溶沟、洼地、峰林等 流水③ 侵蚀 作用 特地 貌
提示:可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回答。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石。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就是石灰岩(碳酸钙岩)。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岩石中的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就会有 更多的地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发生溶蚀作用。 (3)高温多雨的气候。降水越多,温度越高,流水溶蚀作用就越强烈,喀斯特地貌就越 容易发育。

地貌学 第四节流水地貌PPT

地貌学 第四节流水地貌PPT
在下沉速度线左下方范围,那里水流速度既不足带 走床面泥沙,又不足以支持上游来沙使之继续在水中悬移, 因此来沙迅速沉积,成为沉积区;
在下沉速度和侵蚀速度带之间范围,是个搬运区, 流速不能侵蚀河底泥沙,但上游来沙却不致沉积下来,故成
四、流水的堆积作用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直径0.06-2.0毫米的 相当于沙一级的泥沙颗粒最易受侵蚀,它的起动速度 最小,当流速为12~15厘米/秒时即可带走;小于 0.01毫米粒径泥沙(粉沙、粘土)是呈悬移状态,不易 沉积的物质。
2、悬移(suspension) 指较细小的泥沙,通常是细粉砂 及粘土,当河流中紊流的上升流速大于它 的沉速时,可以上升到距底床较高的位置 而随水流以相同的速度向下游搬运。
三、流水的搬运作用
3、溶移(solution) 溶解搬运是可溶性物质被水溶解,在河流 中呈均匀的溶液状态被搬运带走。它是一种重要搬 运作用,但对河流的地貌特点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溶解搬运的物质在河谷中沉积的数量是极其微少的, 几乎全部被河水带到海洋中沉淀。
(1)、弱冲刷带。位于分水岭地段,地形和缓,集水 量较小,片流冲刷能力很弱。 (2)、冲刷带。位于坡面中部,坡度较陡,片流水 量因沿程补给(雨水)而增大,冲刷强烈。 (3)、淤积带。位于坡麓,由于坡度转缓和流速降 低而发生淤积。
(一)、暂时性流水作用
2、暴流作用
暴流又称为沟谷水流,它是暂时性的线状流水, 有固定的流路,但它与另一种线状流水即河流又有很 大不同。它的水文特点是:
贵州黄果树瀑布
美国尼亚加拉瀑布
二、流水的侵蚀作用
(3)、侧向侵蚀(lateral erosion) 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任何一条 自然河流,由于地表形态的起伏和岩性差异,河床的发育 总是有弯曲的。弯曲处,流水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向 圆周运动的弧外方向偏离(即偏向弯道的凹岸),促使水流冲 击侵蚀凹岸。即使比较平直的河道,水流在地球自转偏向 力(即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下,也可发生侧向侵蚀,北半球河 流偏向右岸侵蚀,南半球河流向左岸侵蚀。侧向侵蚀的结 果使谷坡后退,沟谷或河谷展宽。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 复习总结课件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 复习总结课件
第四章地貌
章末复习
重点问题探究
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资料1 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 问题1 为什么喀斯特峰丛山地会出现石漠化现象? [思维线索] 这里土地退化一般是石漠化,抓住喀斯特地貌特征和该地区 社会经济来分析。 答案:喀斯特峰丛地貌山地环绕,山体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地表 溶蚀裂隙发育透水强,不利于植被、土壤发育,植被稀少。西南地区人口 多,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 问题2 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 [思维线索] 抓住我国西南云、贵、桂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喀斯特地貌地表 特征来分析。 答案:我国西南云、贵、桂地区的降水季节变率大,冬、春降水少,喀 斯特地貌地表溶蚀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所以干旱;西南云、贵、 桂地区夏秋降水多为雨季,喀斯特峰丛地貌山地环绕,洼地多,排水不畅, 所以涝。
FAST选址大窝凼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 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 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 土”,大窝凼附近人烟稀少,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蔽周围的人为 电磁波干扰。
【地理视角】 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天文望远镜的区位条件。 2.结合FAST区位选择,考查喀斯特地貌成因、特征及其对人们生 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素材】 1.潟湖概况 潟湖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 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 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 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 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积 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 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黏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海岸与滨 岸坝之间,有水道与外海相通的浅水区。滨岸坝是由波浪堆积而成的沙坝 或砾石坝,或是珊瑚礁坝,相应地分为两种类型:海岸潟湖和珊瑚潟湖。 潟湖形成后,由于与水体连通性的差异,其水体盐度出现差异,据此可 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

地貌学课件:流水地貌

地貌学课件:流水地貌

(二)、坡面徑流作用
1、坡面徑流作用的方式 沖蝕 搬運 堆積
2、影響坡面徑流作用強度的因素
(1)、降水強度
(2)、地形
坡長 坡度
坡形
(3)、地表組成物質
(4)、植被 (5)、人為作用
(1) 降雨量與降雨強度
片流的侵蝕強度主要決定於降雨量和降雨 強度,其中尤其以降雨強度為重要。單位時間 內降雨量愈大,片流流量愈大,對斜坡沖刷破 壞愈強烈。
流水地貌概述
1、流水地貌的概念
流水在運動過程中,使沿程的物質發生侵蝕、搬運 和堆積,形成了各種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這類由流水 作用所塑造的各種地貌,統稱為流水地貌。
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
圖4 尼羅河沿岸平原
2、地表流水主要的來源
(1)主要來自大氣降水。 (2)地下水或冰雪融水的補給
3、地表流水的主要類型
2、掌握泥石流、洪積扇、河漫灘、 階地和三角洲等的地貌特徵和形 成;
3、理解河流侵蝕基準面和地貌侵 蝕迴圈等河流地貌發育理論。
四、重點難點
1、溝穀的類型及其演變; 2、洪積扇、泥石流的形態及其成因; 3、河床地貌、河漫灘、階地和三角
洲的形態與成因; 4、分水嶺的遷移與河流襲奪; 5、戴維斯的侵蝕迴圈學說; 6、河流的作用。
淺凹地(淺 平低窪地)
坡度變大,沖 刷強度加大 。
橫剖面多 呈V字形
侵蝕紋溝
坡度變緩, 發生堆積 。
縱剖面微 凹向下
坡積裙
2、坡積裙
1、含義
在坡面流水作用下,被帶到坡地平緩處或 坡麓地帶堆積下來的坡積物,圍繞坡地分佈形 成的地形,形似裙邊 。
2、物質組成 由粉砂、砂和塊礫等碎屑物質組成。
3、沉積特點 (1)自頂部向前緣,機械組分由粗變細。(2) 碎屑物的磨圓度很差,分選性不好。(3)垂直剖面 上,稍具層理結構,順坡傾斜,出現韻律性成層 堆積和碎屑物質透鏡體。

第4章 流水地貌

第4章 流水地貌
速转化为坡面径流。土壤渗透率高、颗粒结构好,可以吸
收一部分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小;土层厚,吸水较多,
也可减少地表径流量,使侵蚀减弱。 植被可以防止雨滴对坡面的冲击和减少坡面径流冲刷。 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根据坡地侵蚀和堆积强度,划分为三个带
水深曲线 泥沙含量曲线
坡面冲刷
56—65
66—75
沟壑冲刷
76—85
坡度
>86
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
坡度小于20°时,冲刷能力随坡度增大而增强较快。大于20°时冲刷能力仍有增大,到 40 °左右达到最大,其后随坡度增加而冲刷能力递减。
另外,土壤结构对坡面侵蚀也有很大影响。由粘土构成
的坚实地面或基岩裸露的地表,雨水很少下渗,大部分迅
地表水流的类型
地表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同时也可接受地下水或冰
雪融水的补给。 • 按水流形式分为: 面状水流(坡面径流)、线状水流(沟谷或河槽水流) • 按照水流的持续性分为:
暂时性水流(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常性水流(湿润气候区)
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形成的地貌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 (一)坡面径流的形成
大,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
a4
地 形 坡 度
a3 a2 a1
0
降雨强度不变时,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
0a1,0a2,0a3,0a4 坡长相等、坡度不同
冲刷程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5—15 16—25 26—35
无侵蚀
36—45
46—55
在冲沟发育过程中,若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沟谷水流得到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

河流上游地区存在大量山岳冰川,中游N沟谷多泥石流灾害发生。

(1)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字形,主要是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导致的。

(2)图中P处地貌是,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

M处地貌是,属于地貌。

(3)指出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可能存在的冰川地貌。

(4)目前,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为减少N地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答案:(1)V;下切或下蚀(2)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流水堆积(3)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植树种草;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解析:(1)河流上游河谷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流水下切作用强烈,河谷比较深,横剖面呈V字形。

(2)图中P处是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而形成的牛轭湖。

M处位于河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3)图中河流上游地区为山地地形,其上可能存在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减少N地泥石流,可以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宣传措施等方面分析。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等;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等,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在坡地上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加大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小提示】流水地貌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沟谷、V型谷等(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如长江三峡、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成壑的地貌形态. );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冲(洪)积扇等。

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多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河流在流经岩性差异明显的河段时,由于差异侵蚀,可能会形成瀑布景观。

地貌学:第四章 流水地貌

地貌学:第四章 流水地貌

与大多数发育在山口平缓地区、坡度不足10而面积广阔的冲积扇不同, 慕士塔格山的冲积扇面积袖珍,但坡度可以达到20,几乎一次大规模的 山洪就能造就出一个这样的“非典型”冲积扇。一个个近似标准三角形 的冲积扇紧密地排列在山口,边缘被另外一个同样三角形的绿洲所掩盖, 构成了这样一幅独特的风景。
流淌在四川泸定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河岸两侧山谷陡峭。由于可开垦居住的 土地非常有限,泸定县城只能建在山麓的冲积扇上。从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两岸的冲积扇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房屋建筑所覆盖,一座公路桥连接着大渡河 两侧的交通。河面上还可看到一条铁索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泸定桥。
雨滴的溅蚀与降雨侵蚀力成正比,也与地 表水层厚度成正比,与土壤抗剪强度成反比。 后者受土粒间的结合力、植物根系粘结力以及 土壤紧实度等的影响。
坡面实际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
a.直线坡、b.凸形坡、c.凹形坡、d.混合坡
二、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1、坡面径流的三个作用带
(1) 不明显冲刷带
(2) 冲刷带
雨滴溅落到地面,形成一个小坑。土 粒被抛向空中,扰动了土壤表面。
在片蚀过程中,雨滴对地面的打击也是相 当重要的。雨滴在垂直降落地面时,最高速度 可达7--9米/秒,因此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土 粒受雨滴冲击可以溅到60厘米高和1.5米远的 地方。据估计,一次倾盆暴雨能够扰动多达每 公顷225吨的土壤。在一个倾斜的地面上,雨 滴溅击侵蚀使土壤缓慢地向坡下蠕移。
表2 坡积裙与倒石堆比较
形成原因 物质组成
主要特点
倒石堆
崩塌堆积地 貌(倾卸式急 剧堆积)
碎石与土混杂 堆积,石块或 以块石主。
自顶部向前缘,机 械组分由细变粗。 结构松散、杂乱、 多孔隙,大小混杂 无层理。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

2、泥石流(Debris flow)
泥石流是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 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其中粘性泥石流 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
密度大,搬运力强,是洪流的5-50倍;爆发突然,来 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是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洪积物与坡积物的区别
① 洪积物具有明显的相变, 但比较粗略,各带之间没 有截然的界线
②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 成分较单一,不同地点的 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 分选性差 ④ 磨圆度较低 ⑤ 层理不发育 ⑥ 在剖面上呈现多元结构
① 不具分带现象 ② 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
般比洪积物成分更单纯, 砾石少,碎屑多,而洪积 物砾石丰富 ③ 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④ 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 ⑤ 坡积物略显层状 ⑥ 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构 成坡积裙,厚度小;而洪 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积 扇,厚度较大
A、扇顶相:以巨砾、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为主(槽洪
相),夹有细粒沉积透镜体,巨砾间为后续水流细粒 充填,发育急流交错层理。因为有短暂的后续水流, 使细粒物质被带走,因此孔隙度大。
B、过渡相:从砾石过渡到砂,以砂为主,为漫洪相
砂土夹槽洪相砂砾组成。
C、扇缘相:主要是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漫洪相)
看起来象“纹泥”,透水性差。
沉积学标志
• 沉积结构--营力结构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叠瓦式
离散式 弥散式
充填式
非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洪积物的结构
槽洪相透镜体
漫洪相透镜体
“多元结构”:槽洪相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 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 元结构”。砾石透镜体代表古河道位置,砾石ab面逆指上游。

新版湘教版-流水地貌

新版湘教版-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 一、流水侵蚀地貌 定义: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地表,将地表物质带走,使得一些地区地表物质减少形成流水侵蚀地貌 三种侵蚀类型 溯源侵蚀方向:向源头方向侵蚀对河谷形态的影响:向源头方向侵蚀河段:河流的源头 下蚀方向:向下侵蚀 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使河床加深 河段:河流的中下游 侧蚀 方向:向河谷两岸侵蚀 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使谷底展宽 河段:河流的中下游 不同河段的河流作用情况 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现 象。

在离心现象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 冲刷凹四岸,使四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 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 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 发生堆积。

曲流示意图 应用: 以沉积为主,水较浅,主要人类活动有发展城镇 建设用地、淘金活动 以侵蚀为主,水较深,主要人类活动有加固堤 坝、建设深水码头 河曲与牛轭湖 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曲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 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河流阶地 形成过程 二、流水堆积地貌 定义:被流水搬运的物质,在流水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会沉积下来,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常见的堆积地貌 冲(洪)积扇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冲(洪)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形成过程: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出山口,坡度降低、流速降低,泥沙堆积而成河漫滩平原 形成过程: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数个河漫滩相连,就形成了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地貌特点:河流入海或入湖处多呈三角形,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或湖泊方向呈放射状分布形成过程: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地势平缓,流速减慢,同时河流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冲积平原 山前部分较大,沉积物颗粒粗 中下游地区,坡度和缓,沉积物颗粒较细 河口处,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三、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 滑坡 含义: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形成条件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泥石流 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 危害 (1)河流侧蚀时,河道逐渐被拓宽,泥沙沉积形 成河漫滩。

4流水地貌

4流水地貌

2、搬运作用
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3、堆积作用
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 包括: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沉积物 细粒———粗粒
流水的分选作用
§2、片流(坡面径流)地貌
Sheetflow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 地表物质、地形条件; ▲形成浅凹地和坡积裙
河漫滩的类型
②汊道型河漫滩:是心滩并岸而成的 河漫滩。洪水期心滩的两侧对岸发生 强烈侵蚀,泥沙通过底流带到心滩两 岸堆积,成为高起的沙堤,沙堤之间 为洼地。 ③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顺直或微弯 河床的两岸。 微地貌由河岸向陆可分为三个部 分: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湖沼洼 地带。
(四)阶地(Riverterrace)
③侵蚀基准面下降:由地壳升降运动或 阶地的成因3 气候变化引起。 由地壳变动引起侵蚀基准面变化而 形成的阶地,称为地动型;由气候变化 引起的侵蚀基准面变化而成的阶地,称 为水动型。 基准面下降后,河流向外伸展,原 来河口附近出现裂点,加速河流下切。 以后裂点位置不断上溯,裂点以下出现 阶地,阶地面与裂点以上的河漫滩位置 相当。
1、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 最低点所作的连线。为一上凹形曲线。 河 源 海 拔 高 度 上游:比降大,水量小,下蚀受限; 中游:下蚀最快; 下游:比降小,水量大,堆积旺盛;
均衡剖面
水平距离 河 口
2、河床的平面形态
①顺直型(河床曲折率<1.5): 浅滩与深槽相间分布,间距为5 — 6 倍河 床宽度。 ②弯曲型(河床曲折率> 1.5): 自由曲流:分布于冲积平原上; 深切曲流:分布于山地区。 ③分汊型: 其发展取决于汊道的分沙比和分流比。 ④散乱型: 河床比降大,水量变化大;宽浅,无固定 主槽。

第四章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 地表物质、地形条件; 形成浅凹地和坡积裙
不明显 冲刷带
冲刷带
淤积带
第二节 沟谷水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一.沟谷水流作用与沟谷发育 1.沟谷水流的特性
沟谷是暂时性线状水流侵蚀的结果,这种地形分布 十分广泛,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带的草原或山 麓地带更为常见。
这种沟谷水流与前面讲到的面状水流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是线状的,但它又区别与另一种经常性的线状 水流-河流,此种水流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特性,相 应地形成了一系列独特地地貌类型。 2.沟谷水流的作用
量减少,泥沙物质增多,在河流上游也可以堆积为主,在同一
时间,同一地段内,侵蚀和堆积也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在弯曲 河段,凹岸侵蚀,被侵蚀的物质由于环流的作用,被搬运到凸
岸堆积下来。
由此可见,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只 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内,不同条件下,它们的作用强度和 性质不同而已,所以不能把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孤立起来, 机械地划分侵蚀、堆积过程。
而且也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冰雪地区发生,
只不过它们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而已,所以流水
是地表外营力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作用营力之一。
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及其相应的沉积,是陆
地上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与沉积相类型。
流水地貌的研究,对水工建筑、航道整治、水
土保持和矿产地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推移
颗粒太大而不能悬浮的沙、 砾石集中在河底,以滑动、 滚动和偶尔低跳的方式移 动,这种搬运形式称之为 推移。
河流的搬运方式(据K.W.布泽)P—深槽;R—浅滩;W—河水面
推移质——粗沙、砾石 跃移质——细砾石、沙
悬移 粒径较小的粉沙与 粘土,在流水中呈 悬浮状态搬运,这 种搬运形式称之为 悬移。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考点大全笔记综合题1、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其中 C 环节名称为,人类通过(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 A 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填“河口三角洲”或“海蚀崖”)地貌,其外力成因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 A 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则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比冬季(填“高”或“低”),理由是;请描述夏季该海域盐度值的水平分布特点答案:(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水汽输送;跨流域调水(2)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3)增大(4)低;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入海淡水多,稀释海水盐度由河流入海口向外盐度值升高(或离河口越远,海水盐度越高)解析:(1)由示意图知各环节分别是:A 是径流、B 是海水蒸发、C 是水汽输送、D 是降水。

故此图是海陆间的大循环。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人类建水库、开凿运河、跨流域调水、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都会引起水循环的变化。

农业的发展、围湖造田、森林的破坏,也会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

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地下漏斗、地上的断流,次生盐渍化,水质恶化、沿海海水入侵,干旱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

在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中,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是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

(2)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和“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循环是“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象。

水循环是“传输带”,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流水的侵蚀形成 V 形峡谷、瀑布如长江三峡;流水的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流水的沉积在上游形成山麓冲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4流水地貌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4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 .坡面径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 .沟谷水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3 .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发育4 .河口地貌与流域地貌本章内容: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改变地表形态,同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其它地方进行堆积,形成堆积地形。

这类由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按其流动形式可分为:①面状水流(坡面径流):通常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无固定的流路,时分时合,多呈薄层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

②线状水流:是指在沟谷或河槽中流动的水流。

按水流的持续性,又可分为暂时性水流和经常性水流两种。

前者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后者在湿润气候区分布普遍。

第一节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在倾斜坡面上所形成的薄层状的水流。

坡面径流是地表水流形成的初期阶段,它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等特点。

坡面径流的形成受降水强度、蒸发量、土壤渗透率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其形成初期呈漫流状态,之后发展为无数细小股流沿坡度最大方向流动。

坡面径流对坡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

影响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D卷候: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②地形:a.坡度:坡度愈大,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但坡度加大却又使坡地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小,造成冲刷能力的相应减弱。

据观测,在坡度小于20°的范围内,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随着坡度的加大而迅速增大;大于20°冲刷能力乃有增加;至4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冲刷能力就随着坡度的加大而递减。

b.坡长:一般坡长愈长,沿程流量不断增加,冲刷能力相应增强,但随着坡长的增加,水流搬运的泥沙量随之增多,水流因耗能而可能使冲刷能力变小,甚至产生泥沙的堆积。

C.斜坡形态③斜坡组成物质:影响到斜坡的抗蚀力和渗透率。

第四章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

横向环流与河流侧蚀
(3)涡流
环流轴直立的涡流——掏蚀河岸
环流轴水平的涡流——使床底沙波向下游移动, 并掏蚀河底。
2.河流作用
向源侵蚀(溯源侵蚀)—裂点后退
侵蚀作用 下切侵蚀(磨蚀、冲蚀、溶蚀)
侧方侵蚀(横向环流,地球偏力)
悬移 河流作用 搬运作用
跃移
推移(滚动或滑动)
V
堆积作用
侧压力
mg
河流裂点
天然堤决口 天然堤 地上河 河间积水洼地 沼泽 牛轭湖 河床 河间地泛滥平原
决口扇 天然堤决口 天然堤 河间积水洼地 沼泽 牛轭湖 河床 河间地泛滥平原
冲积平原的结构与微地貌
山前平原
地上河
中部平原
滨海平原
1.地上河;2.决口扇;3.天 然堤决口;4.天然堤;5.河 间积水洼地;6.沼泽;7.牛 轭湖;8.河间地泛滥平原
微弯河流与弯曲河流示意图
Figure 10.54 Incised meanders can form by uplift
(3)分汊型河床
河床呈莲藕壮,窄段 为单一河床,宽段河 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江 心洲,水流分成多股 汊道。 江心洲与河漫滩一样, 洪水期才被淹没。
Figure 10.19 (A) A midchannel bar can divert a stream around it, widening the stream. (B) Braided stream. Bars split main channel into many smaller channels, greatly widening the stream.
第四章 流水地貌
Chapter 4 Fluvial Landforms

地理必修件流水地貌

地理必修件流水地貌

流水搬运: 水流将地表 的岩石、土 壤等搬运到 其他地方, 形成新的地 貌
流水塑造: 水流对地表 的塑造作用, 形成瀑布、 峡谷等
流水地貌的 变化:随着 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变 化,流水地 貌也会发生 变化,如河 流改道、湖 泊干涸等
流水地貌的类型
河流地貌:包括河床、河岸、河漫滩等
河流峡谷:河流深切形成的峡谷地形
河流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 水资源的分布,为水利工程 提供水源
河流的生态价值:可以保护 生态环境,为水利工程提供
良好的生态环境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可 以形成水库、湖泊等水利工 程所需的地形条件
河流的文化价值:可以传承 历史文化,为水利工程增添
文化内涵
流水地貌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调节气候:流水地貌可以调 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的影 响。
THANK YOU
汇报人:
河流阶地:河流侵蚀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三角洲:河流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地 形
河流瀑布:河流流经陡坡形成的瀑布地形 河流曲流:河流弯曲形成的曲流地形
流水地貌的特点
3
流水地貌的形态特征
河流地貌:包括河床、河 岸、河漫滩等
河床:包括河槽、河心洲、 河滩等
河岸:包括河岸坡、河岸 平台等
河漫滩:包括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阶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流水地貌可以揭示地球表面的 演化历史,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 球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流水地貌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 环境的审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洪水、滑坡等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如灌溉、发电等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wdv Q - 流量 (m3/s) w -宽度 (m) d - 深度 (m) v - 流速 (m/s)
Strahler, A. and Strahler, A., 2004. Physical Geography. Wiley, NY.
2.1 河流侵蚀作用
• 河流水流有破坏地表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 • 三种方式
第三节 河流地貌
一.河流的作用 二.河谷的基本形态 三.河床地貌 四.河漫滩 五.河流阶地
河流系统 第三节 河流地貌
集水(支流)系统
输送(干流)系统 精品课件
分流(河口)系统
一、河流的作用
河流:一种天然的、由一定区域内的 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长期性沿狭长 凹地流动的水流,小者称溪、涧,大 者为江、河、川。
3.漩涡流
天然河道两岸不规则,河床起伏不平,对水流起到一个障 碍的作用。当水流绕过障碍物时,水流围绕一个公共轴转动 ,形成漩涡流。
直轴漩涡-河岸附近沿垂直轴旋转,冲蚀岸边。 横轴漩涡-形成于河床底部岩槛和沙坡附近,下蚀,塑造 河床。 (翻转流)
精品课件
2、河流作用方式
侵蚀、搬运、堆积
精品课件
河流流量 (m3/ s)
溶解质 悬移质
悬移 推移质
跃移 滚动
滑动
一条河流的搬运能力指的是它所搬运床底最大颗粒的大小。 水流搬运的单个推移质的重量与流速的六次方成正比(M=C V6) 水流能够携带通过断面的含沙量称水流的挟沙能力(kg/cm2),
2. 3 河流的沉 积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
包括: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地转偏向力对弯道环流起 着增强(右岸为凹岸时)和 减弱(右岸为凸岸时)作用精品课件
(2)双向环流-表层辐散型和表层辐聚型双向环流
表层辐散型横向环流
表层汇聚型横向环流
涨水时(洪水),顺直河 道河床中部的水量比靠近两 岸的增加快一些。河床横向 水面呈上凸形,表层水流从
河床中部流向两岸构成表层 水流辐散、底部汇聚的横 向环流。两个横向环流系
速点的连线。
精品课件
1、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1.1 层流与紊流
在紊流状态下,水质点以涡体形式不规则运动, 流向与流速均不断偏离其时间平均值,称为脉动。
脉动不仅使水流内部各层的水质点相互混杂,并 可掀起床底泥沙。
紊流
1.2 环流与螺旋流
横向环流-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流动。表层的横
向水流方向与底部的横向水流方向相反,在过水断面 上形成一个闭合的流动系统,称为横向环流。
精品课件
V形 谷
侧蚀 侧积
泛滥平原雏形
山嘴 山嘴 山嘴
山嘴
上游河谷,具有交错分布的山嘴、陡峭的谷坡和坡面冲刷或块体运
动,以及多瀑布
精品课件
山地河流横剖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隘谷:谷坡陡峭或近于直立,谷宽与谷底几近一致,河谷极窄, 谷底全部为河床占据。
嶂谷:是隘谷进一步发展而成 ,两壁仍很陡峭,但谷底比隘谷宽, 常有基岩或砾石滩露出水面以上,可以通行。
峡谷:隘谷和障谷进一步发展形成峡谷。峡横剖面呈明显的“V” 字形,有时呈谷中谷现象,谷坡陡峭,坡上有阶状陡坎。坡面 冲刷和块体运动
障谷=嶂谷?
精品课件
一线天 隘谷
嶂谷
嶂谷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峡谷
金沙江虎跳峡
金沙江虎跳峡
精品课件
河谷的发展历史
初期:河流坡降较大,多为深 狭的峡谷地形,谷底常有急 流、瀑布和壶穴
统。掏蚀两岸,在河床中部 发生堆积。
退水时(枯水位),顺直河 段河床中部流速较大,水面 呈微微下凹形,两岸表层水
流流向河床中部,构成表层 水流汇聚、底部辐散的横 向环流。这种环流能够进一
步侵蚀河床中部,而在两岸 形成浅滩堆积。
(3)复合环流
自然界的河流并不是只有单一的河道,在平原地区常常有许多 个支汊,水流分为几股,每股都有其各自的主要流。每个分汊河 道在离心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洪枯水位水面不同状态的影响下, 可能性成多个环流。这种一个河流中由三个以上环流组成的环流 称复合环流。
冲蚀作用 气穴侵蚀(cavitation) 水力冲蚀(hydraulicking) 拔蚀(Plucking)
磨蚀作用(abrasion ) corrasion, evorsion(涡流侵蚀))
溶蚀作用(corrosion) 。
精品课件
河流的侵蚀机制
• 水流流过泥沙时,其上部流速快,压力小,通过泥沙下部的 水流,受到较大阻力,流速小,压力大,因而在泥沙颗粒上 下产生压力差,使泥沙颗粒获得了上升力,掀起河底表层松 散颗粒。
精品课件
二、河谷基本形态
河谷:以河流作用为主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
横断面
谷坡:常有阶地发育 谷底: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
精品课件
河谷纵剖面
上游:(峡谷)河谷深窄,谷壁 陡峭,呈V形谷,河床纵剖面坡降 较,谷底多急流、瀑布,两岸山 嘴交错分布 中游:(宽谷)谷地宽浅,表现 为U字形,发育有河漫滩和阶地 下游(成熟河谷)河谷宽广,河 床坡度较小,多曲流和分汉河道 ,有广阔的河漫滩或冲积平原发 育
中期:河床纵剖面坡度变小, 侧蚀作用加强,发育曲流和河
河道:水流占据的凹槽 河道水流运动特征
层流与紊流,缓流与 急流,环流与螺旋流, 漩涡流
河流作用方式 侵蚀、搬运、堆积
精品课件
洪水位 平水位
深泓线高度
深泓线(thalweg):河流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深泓点:河流断面最大水深处;
中泓线(midstream of channel):河流各横断面表面最大流
• 水流对泥沙还有迎面冲击力,使被掀起的泥沙向下游移动, 形成侵蚀。
• 在坡度大的山地河流中,流水可推动很大的砾石使其移动, 这些砾石在移动过程中,还能互相撞击或磨蚀河床底部而进 行侵蚀。(形成千古河床?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2流水搬运作用
第一节 流水作用
流水在流动过程中携带泥沙和移动沟槽砾石的作用
螺旋流-横向闭合的水流运动与纵向水流运动结合
在一起,形成一种螺旋状前进的水流,称为螺旋流。
(1)单向环流 (2)双向环流 (3)复合环流
(1)单向环 流 水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
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 心力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 凹岸,使水流在过水断面上 形成横向比降,为保持平衡 ,受重力作用,表层水流的 水质点流向底层,底部的水 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 向凸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