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测试:第一单元1沁园春 长沙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说他是文人,他却有“四渡赤水格外兵”的韬略,“教导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识;说他是武夫,他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妙语。
他踌躇满志,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看透人生,慨叹人生易老天难老;他狂傲自信,一举一动尽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
在黑暗的旧社会,他照亮了星空,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心。
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骄,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领袖——毛泽东。
美字体携来百[来源:学科网ZXXK]侣曾游。
忆[来源:学科网ZXXK]往昔峥嵘岁月[来源:Z_xx_]稠。
[来源:]赏美文秋来更当读“毛诗”①毛主席诗词,是可常读常新的,但秋来更当多诵读。
②由于毛主席与秋天好像格外有缘,他的诗兴秋来更易勃发。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他生前发表的28首诗词中,就有十来首诞生于秋天,也在秋天,他与世长辞……③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但主席素来不喜言愁,其诗词中有“愁”字仅五处。
这五处也都是早年之作,此后不复言愁,盖性格使然也。
④性不言愁,是由于主席志向远大。
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这其间早已有他小小年纪对父亲的宣誓打底:“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诚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进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唯此之故,他“风物长宜放眼量”,发觉“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执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又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万水千山只等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我辈该是“中华儿女多奇志”,毛主席的诗句影响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立志!⑤性不言愁,是由于主席人脉深厚。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恋情之感人肺腑,主席亦属罕见之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桑子·重阳》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阳”是题目,它是现代诗歌,也是新诗,因为它产生于“五四”以后。
B.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
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词人。
D.下阕中描写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词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下阕说“不似春光”,又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和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和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和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诗文阅读(6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6分) 1、(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甚至她的,。
(戴望舒《雨巷》)(3)寻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4)失其所与,,,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5)①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②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任选一题)(二)文言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9题。
(36分)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燕太子丹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太子丹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 樊於期遂自刭。
燕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乃令秦舞阳为副,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秦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L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
操其室。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②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A.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B.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C.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D.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答案】A【解析】(1)“数人”对“壮士”进行补充说明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薛显”是“又败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在中国周代有公、伯、侯、子、男五爵”爵位顺序有误应为“公、侯、伯、子、男”【答案】C【解析】(3)C项“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可知他并不是明朝建立后一直镇守北方重镇——北平【答案】(4)①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他击败俘虏他的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②顾时率领部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解析】(4)①“耀兵城下” 状语后置句在“兵”后省略了“于” 应是“于城下耀兵” “劲” 得力的“复” 再次②“帅” 通“率” 率领“引去” 退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省略了主语“顾时”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A. 上阕首句作者以祖逖自励表达立志报国的气概隐含国事堪忧的沉痛B. “依旧一新亭” 语浅而情深表达作者对东晋名士痛感国土沦丧的同情C. 上阕最后三句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锋利的宝剑状山势挺拔气冲斗牛D. 这首词抒写作者欲为国效力却终被埋没的慨叹词气雄豪情绪苍凉【答案】B【解析】(1)B项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答案】(2)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一掬钓鱼坛上泪”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解析】(2)“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思是“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本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的心情“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意思是“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其中“一掬钓鱼坛上泪”运用典故词人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泪”字直抒胸臆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 以景结情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表达出词人的年华空老而又壮志难酬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2)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3)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B.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C.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D.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答案】B【解析】“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错意在说明环境变了身份变了行为方式变了人与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故选B【答案】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豆花以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解析】【答案】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解析】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D.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1)D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2)B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五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答案】D【解析】(3)D项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答案】(4)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解析】(4)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 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再将材料二第三段“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答案】(5)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5)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六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5.(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A. 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B. 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C. 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D. 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答案】C【解析】(1)A项“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错误文章中说的是“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 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B项“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错误并非最终结果也无积极与消极之分D项“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错误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故选C【答案】C【解析】(2)C项“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3)D项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质疑的重要性【答案】(4)①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②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③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④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解析】(4)从材料一“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可总结出“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从“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可以总结出“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 从材料二中“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可总结出“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从“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可总结出“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答案】(5)①首先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这个话题提出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接着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通过举例论证强调了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③最后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解析】(5)材料一第一到三段首先从在阅读状态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写起简单论述“共鸣”与“冲突”的关系后引出了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四到五段作者举了林冲的例子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作者通过对比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的不同来论证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最后最后一段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为图1的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标题6.(2)简要评价图2的创意创意【答案】(1)【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长空利箭网遍全球【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拟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要求标题中包含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拟写标题可以从时间、地点、新闻主体、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把握有时也要考虑新闻主体的特点、属性等另外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图1下方的字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通过所给的这些文字考生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第一新闻主体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北斗” 结果是“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收官再依据“全球卫星导航”与“组网卫星” 可知新闻主体的特征是“网遍全球”或“组网全球” 明确这些信息之后考生再结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 作答此题答案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该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既点明了新闻主体“北斗” 又写出了事件的结果“收官” 还写出了新闻主体的特征“组网全球” 非常完美②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评价图标创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图标的组成内容并对内容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图标创意进行正确评价图2 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蕴含着太极阴阳鱼图形和长柄勺状的司南图形最上和最下分别标有中英文标识在深蓝色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内画有北斗七星司南图形下面有网络化地球图案明确图标的这些组成部分后考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图2的创意进行评价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因为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团团圆圆圆形更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图标中太极阴阳鱼与圆形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它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答案】(2)【示例】①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②图标中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系统志在建设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系统③图标中的北斗七星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④司南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北斗七星一起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古今结合映刻着浓重的中国色彩和民族骄傲感⑤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则形象生动体现了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解析】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编打算了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希望你喜爱。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斡旋(wò) 苍穹(qióng) 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C.梦魇(yǎn) 菁华(jīnɡ)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D.懵懂(měng) 箴言(zhēn) 泊车(bǒ) 少不更事(gē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囊括切蹉荟萃一堂克不容缓B.匮乏峻工器宇轩昂不负重望C.面临牟取金碧辉煌严惩不贷D.睿智草介枉废心机理屈词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家庭深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自己的投票确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宝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B.熏染隐晦淡薄C.熏陶隐晦淡薄D.熏染隐讳淡泊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经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行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化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养教化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化的了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在确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消遣媒体深思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单元测试卷1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
“扶贫先扶智”理论认为,通过人的智力帮扶,赋能于人,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在此过程中活化、开发和培育多方面的潜能,形成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高低,由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迁移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持续性发展,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
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包容性增长、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途径。
包容性增长即机会平等的“益贫式增长”,旨在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
当前仍然存在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遭到挫折的结果。
从社会的角度看,对穷人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不足是贫困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源之一;从家庭的角度看,父母对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投资不足是导致下一代继续陷入贫困的原因之一。
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是收入低下,更应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
他将可行能力定义为,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组合。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求我国扶贫战略由“脱贫”转向“防贫”,即防止贫困的生产和再生产,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涉及两个群体——儿童和父母,贫困代际传递不仅仅是贫困现象的继承,还包含导致贫困的不利因素在代际传递。
世界银行在《公平的进步——世界各国代际经济流动》报告中,基于代际流动的全球数据库总结了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之间的三个渠道。
一是父母教育会影响子女教育,进而影响其收入,如受过教育的父母会更倾向于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父母教育会影响子女的非教育特征,如受过教育的父母会帮助其子女获得更好的非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子女的收入水平;三是父母的非教育特征对子女收入也存在持续性影响,如相对富裕的父母所居住的地区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都更好,可以为其子女提供更好的经济机会。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4)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6)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7)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8),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二、基础(每小题3分,共9分)2.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A.岁月稠(chóu)遏(è)止漫溯(shuò)B.彳亍(chì chù)瓦菲(fēi)寥廓(kuò)C. 凄婉(wǎn)火钵(bō)惆(chóu)怅D.凌侮(wǔ)漂泊(bó)跫(qióng)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左右,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这次再版,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D.今天来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十多所学校的领导。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甲】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分析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醒: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二、阅读与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7.填空。
(6分)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之情。
8.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6分)致橡树(节选)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9.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2分)10.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4分)(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12分)诗意赵丽宏诗意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60分)
1.(1)问苍茫大地(2)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3)战地黄花分外香(4)作别西天的云(5)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6)独自彷徨在悠长一个丁香一样的(7)勿施于人(8)君子坦荡荡(每个空格2分)
2.(1)壮志豪情(革命豪情)(2)朦胧爱情(思恋之情)(每个空格3分)3.上面汉字的字义与部首代表的意义有关。
(上面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代表的意义有关)
4.(1)“六畜”改为“牛羊”,或“稻麦”改为“五谷”(2)答案示例: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
5.(1)躁瑟(2)“强悍”改为“顽强”或“强大”(3)①和④对调6.(1)写不好汉字,甚至写不出汉字。
(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2)网络的普及。
(网络时代的来临)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7.触觉听觉喜爱
8.答案示例:《海》的形式美体现在“建筑美”,诗行的排列富有层次感,两行一个层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
(如从“音乐美”或“绘画美”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9.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10.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
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句中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运用修辞格相同的一项是()A.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C.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出自《过秦论》这里的一夫“一夫”指陈胜“七庙”七庙本来指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庙此处代指秦朝的社稷意思可译为一个人起来发难(指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就灭亡了因此该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对偶B.橹盾牌意思是指血流成河可以漂起盾牌此处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C.藩篱边境、屏障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边境” 喻体“藩篱”D.敲扑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意为通知此处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本体“刑法” 喻体“敲扑”2.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A. 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B. 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C. 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D.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答案】B【解析】例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运用借喻赠人玫瑰比喻给予人帮助人而余香比喻自己的精神收获A项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语句把不节约用水最后一滴水会变成眼泪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把“生命”比喻成“一面镜子”表明生活要积极对待生活C项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拿“留守的儿童”和“有父母照顾的儿童”对比D项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语句运用“亲密”“信赖”人格化的词语赋予动物以灵性把“动物”比作朋友把“人类”比作“动物的伙伴”表明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B. 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C. 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D. 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答案】D【解析】A项“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B项“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拟人不当感情色彩与人物心情“闷死了”不协调C项“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比喻不合语境应改称“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故选D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六月我们看海去》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企盼与渴望C. 《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趾高气扬的“同学少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而“万类”的自由与被压迫人民的不自由则是暗比B. 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四季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D. 用诗歌唤起失落用诗歌展望明天用诗歌吟唱希望诗歌是苦难人生的润滑剂是照亮生活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启明星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激越的时代特征以极大的号召力勉励青年人积极投身到水深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创造自己最富有的人生【答案】A【解析】B中指各个事物之间毫无关系应该改为“各不相同”;C中为贬义词应为“意气风发”;D中“水深火热” 比喻痛苦的生活应为“热火朝天”5.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古典散文滥觞于《尚书》其中有一部分是殷商后期和西周初期的文告语言艰涩古奥诘屈聱牙而在私学和民间则逐渐出现了一种比较通俗的新文体《论语》就是这种新文体的代表作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程颐曾经指出《论语》中“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 所谓“自然” 也就是通俗化、口语化有些文句简直是现场记录如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写孔子接待一位盲人的情景声音神态栩栩如生语言轻便明快罕譬而喻“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A. 滥觞B. 诘屈聱牙C. 栩栩如生D. 罕譬而喻【答案】C【解析】A项滥觞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结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读起来不顺口结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此处形容“声音形态” 使用不恰当D项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结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6.(2)《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荆轲剌秦王》一文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解析】(1)由“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可推知答案注意“沉浮”的正确书写【答案】(2)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解析】(2)由“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可推知答案注意“彷徨”的正确书写【答案】(3)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解析】(3)由“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可推知答案注意“瞋”的正确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本诗开篇写了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7.(3)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有什么深刻的含意A.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运用的通感的手法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B. 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C. “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D.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通感的手法” 诗人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云当作人来写故选A【答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解析】(2)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答题思路为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景物表达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某种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表达某种情感除此之处还可以从结构上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比如为下文作铺垫诗人描绘了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滚滚洪涛它们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让人联想到当时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答案】“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解析】(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句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 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中我们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B. 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C. 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法制D. 在历史上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答案】B【解析】解“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原文为“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D按原文意思其他思想家批评的是“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的问题而不是选项中说的“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这件事另外选项说“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也不符合文意【答案】D【解析】(2)本文没有使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答案】C【解析】(3)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文本不符原文说“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即它并不是直接拿来指导现实的.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唐诗偶尔也孤独孤独时杯酒消愁9.(2)【答案】宋词是缠绵的一张红笺一支紫竹笛相思千万里【解析】【答案】宋词经常会寂寞寂寞时无语凝噎【解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
”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
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
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
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
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
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
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
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
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
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姓名:得分: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
它的萧sè(),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烦zào()萧sè()(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4分)改为(3)文中划线的句子在照应上存在不当,请作调整。
(4分)和对调(只填序号)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淡忘了如何书写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特别是中国国粹毛笔书法,善为者已日渐减少。
“许多大学生写的字,真没法看。
”3月20日,在江西省人才招聘市场,不少招聘单位的主管人员发出类似感慨。
不少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是,当招聘单位让其填表时却往往不仅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患上了“书写遗忘症”。
在某中学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李老师有同样的感叹,她教的学生写字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书写潦草、生硬。
有时,她布置学生写作文,有的同学交的竟是打印稿。
(1)以上消息反映了青少年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什么问题?(5分)答:(2)以上问题产生的背景是什么?(4分)答:二、阅读与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7.填空。
(6分)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之情。
8.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答:(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6分)致橡树(节选)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9.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2分)10.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4分)(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12分)诗意赵丽宏诗意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式化的标准答案。
不过我以为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缤纷多姿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每时每刻它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荡漾在你的心胸。
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
诗人可以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绿谱写诗行,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动情咏唱。
夏日的炎阳照耀着一朵初绽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
我想,例子是永远也举不完的。
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会感受到不同的诗意。
而我们所拥有的大自然是何等辽阔多彩。
人群中当然也能找到诗意,这种诗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更深沉,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
”这种说法,本身就富有诗意,是对人世间美好景象的一种诗意的解释。
有些人只是从人的外表中发现诗意,譬如少女的明眸和秀发,譬如在音乐中翩然作舞的青春肢体……而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灵的诗意。
是的,在人群中寻觅诗意,其实是一种对真诚的渴望,渴望真诚的友谊,渴望真诚的爱和被爱,渴望真诚的呼唤能得到真诚的回报。
有时候,相识几十年的熟人会形同陌路,对方的灵魂永远被一堵墙封锁着。
有时候,陌生的心灵却会在一瞬间碰撞出美丽璀璨的火花。
那一瞬间,可能是茫茫人潮中的一次邂逅。
目光似乎是不经意的相遇,却毫无阻隔的也看见了对方的心灵。
也许从此便消失在人海中,永远再无相逢的机会,可是记忆中却点燃一盏不灭的灯。
只要你想起人海中那一缕清澈透明的目光,心中的这盏灯便会发出晶莹动人的光芒。
诗意也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的抒发常常如喷泉涌动、瀑布飞泻,它是人类良知的智慧的情不自禁的流露。
面对残忍和凶暴发出的愤怒的呼喊,也可以是诗意的宣泄。
目睹人间惨剧后迸洒出悲戚的热泪,发出哀恸的长叹,也可以是诗意的绝响。
有时候,在孤独中同样能寻求到诗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样的意境;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这样的意境。
远离尘嚣,陶然于大自然永恒的宁静,当然是诗意盎然,现代人几乎无法体会这种独酌天籁、陶然忘忧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多么的迷人。
现代的喧嚣常常使心灵疲惫,寻求诗意的心灵却可以在喧嚣中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
这种孤独绝不是与世隔绝、超凡入圣,而是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地遐想。
诗人好比夜莺,坐在漆黑之中用优美的声音唱着自己的孤独。
现代人生活空间的狭窄和闭塞无法封锁心灵的翔舞,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可以飞向任何你想抵达的目标。
诗意,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者创造的一种情调。
不管生活的节奏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酿成这种情调的土壤却永远存在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诗意、撒播诗意。
当你的心被浮躁或者冷漠笼罩,当你对生活和人生丧失了激情和爱,那么诗意便会离你而去,就像小鸟毫不迟疑地飞离凋零的枯枝。
11.结合全文,概括说说诗意是什么。
从文中可以看见,诗意存在于哪些地方?(4分)诗意是诗意存在于12.结合文意,谈谈人怎样才能在孤独中寻求到诗意?人如何才能感受和撒播诗意?(4 分)13.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你认为最富有诗意的场景?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把它写出来,不超过20个字。
(4分)三、作文(60分)14.任选下面一题写作。
(1)离别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时刻,离别的方式、离别的心情也千差万别。
关于离别,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描绘,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都是。
它既意味着一段故事的结束,又预示了新的征程的开始。
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60分)1.答案略2.(1)壮志豪情(革命豪情)(2)朦胧爱情(思恋之情)(每个空格3分)3.上面汉字的字义与部首代表的意义有关。
(上面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代表的意义有关)4.(1)躁瑟(2)“强悍”改为“顽强”或“强大”(3)①和④对调5.(1)写不好汉字,甚至写不出汉字。
(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2)网络的普及。
(网络时代的来临)二、阅读与鉴赏(40分)6.触觉听觉喜爱7.答案示例:《海》的形式美体现在“建筑美”,诗行的排列富有层次感,两行一个层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
(如从“音乐美”或“绘画美”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8.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9.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
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
10.诗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之美,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创造的一种情调。
诗意存在于大自然中,人群中,人的情感及孤独之中。
11.远离尘嚣,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遐想,用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激情和爱。
12.言之成理即可,适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三、作文(40分)参考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
我想握住你的手双手合十,我向天祈祷,让时间忘记如何流逝,让空间忘记如何转移。
请带我回到那千万年前的古希腊,去握住你的手,感受你的灵魂――苏格拉底。
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走进哲学这神圣而神秘的领域。
那是握无比向往却又没有勇气触及的地方。
有你相伴,我会勇敢很多。
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赤足而行,感受脚底对于世界不同的感触和对思想的刺激;和你一起与别人交谈,更直接地去体会甚至领悟你所说的一切。
当别人问你:“哲学是什么?”你说:“认识你自己。
”简单的五个字却无比耐人寻味。
自己,是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是最亲近的朋友,也是最危险的敌人。
又谁可以真正认识自己?摆脱身体对自己的控制,去听从心底最纯经最原始的声音,与崇高的精神思想同行?我想,认识自己会是一辈子的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去探索和发掘智慧。
你说:“真正的智慧是自知和无知。
”自知既认识自己而无知,是一种态度,是谦逊而又不知满足的态度。
你说,知道得越多,才发现知道得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