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电大2017秋《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电大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7年电大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 至2 章)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4是研究0-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1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 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017年电大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年电大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第 1 ― 3 章)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6 、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P76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

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

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 或称“榜样” ) 的行为 ( 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 )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儿童心理学形考练习册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考练习册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期末考试占总分比例的70%◇注:论述分析题给出的是答案主干,答题时自己可适当展开一些;作业1第1—2章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P3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P6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P16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P15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P27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P27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P29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P29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P31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二、简答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P3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P5、P6答:中世纪以前,人们多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原则;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3、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P6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三个理论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P7答:1儿童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3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具有主体性;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儿童本质是积极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10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建议:记忆5条即可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P8答: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三、论述分析题1、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由他们的遗传特征决定的,环境只能支持他们的成长,所以,她为孩子提供温暖、宽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发展他们特长的条件和机会,但很少强迫或监督孩子;请分析这位母亲对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P9答:这位母亲是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遗传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由基因决定;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养只起引发作用,是辅助性的;因此这位母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并不强迫和监督孩子;2、如果研究者试图研究经历了父母离异的5岁儿童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样的方法将最为适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儿童的发展答:1观察法、临床法和个案研究法较为适用;2因为观察法在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可借助自己的感官,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如摄像机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观察;临床法与访谈法相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并用;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此外,其他方法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心理物理法等;3、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埃里克森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2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斯金纳,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班杜拉,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3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信息加工理论,计算机使用详细的数学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心理学家产生了将人类大脑看作信息流动的符号操作系统的观点;维果斯基,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生态系统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作业2第3—4章一、概念题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P392、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P403、阿普加量表——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P52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P575、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P66二、简答题1、简述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P38答: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2、简述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P43、P47、P48答: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分娩过程有三个阶段:宫颈扩张与收缩;胎儿娩出;胎盘娩出;可能的并发症:缺氧、早产、足月低体重儿;3、简述新生儿的反射;P49答: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4、简述神经元的分化、突触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含义;P57答:婴儿的大脑生成了大量额外的神经元和突触联系,来接受各种刺激;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其功能和联结将逐渐固定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将失去其突触,以备将来弥补大脑损伤和支持大脑发展新的技能;5、简述各脑区的成熟顺序、大脑偏侧化与用手偏好的形成;P58-59答:各脑区成熟顺序是自下而上的:从枕叶、颞叶开始到顶叶,最后是额叶;偏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大脑右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左侧;用手偏好: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6、简述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的原则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P61、P63 答:原则: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不同步性: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略有不同: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生理系统的发育是一个不同步的过程;7、简述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P64答: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激素、睡眠习惯、营养、疾病、受伤、情感;8、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笔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P73答:三个阶段,1涂写;2模仿和临摹;3流畅书写;9、简述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P69答:基本趋势:由上至下——头、颈、上肢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肢的发展;由近及远——近躯干的肢体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手、腿等后发展;个别差异:动作发展早晚与早期运动经验有关;还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以及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示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三、论述分析题1、举例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P42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少有三种方式:被动的互动、唤起性的互动、主动的互动;1被动的互动: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2唤起性的互动: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激,与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老师可能更喜欢漂亮的婴儿,而忽略长相一般的婴儿;3主动性的互动:是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儿童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能适应、能胜任的环境,这也使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儿童,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微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例如,有社交倾向的儿童,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来或到朋友家去,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回避型的幼儿会主动避免大型的社交活动,选择自己单独进行的活动如搭积木,看书;2、尽管胎儿生长的环境与子宫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请问影响胎儿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44答:1致畸因子;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常见的致畸因子包括一些药物,以及烟、酒精和一些辐射、化学污染;2母亲的其它因素;1母亲的疾病;疾病会改变母亲的生理状况,恶化胎儿生长的生理环境;2母亲的营养;营养良好的母亲在整个怀孕期内,健康状况比营养不良的母亲好,她们贫血、流产、早产等的机会也更小,胎儿发育更好,生出的孩子也更健康;3母亲的情绪压力;尽管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神经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母亲的情绪状态还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3、9月份,年轻的芳芳老师刚刚接手一个“全托”的小班;她应该怎样安排孩子中午的午睡和晚上的睡眠请你给她一些建议;P64答: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串珠子等,使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抑制状态;卧室环境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安定幼儿的睡眠情绪,使幼儿较快入睡;此外,在幼儿快要醒来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也有助于防止幼儿突然醒来而引起的不快或惊吓;对于实在不想午睡的孩子,也不必勉强,可以允许他们躺一会儿,或在非睡眠区域安静地玩;至于晚上的睡眠,上述方法也适用;另外,建议在睡觉前安排一些睡眠“仪式”,让孩子睡觉前经常有顺序地经历一些相同活动,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该是睡觉的时间了”;睡前千万不要让孩子情绪激动,否则孩子就很难安然入睡了;4、贝贝的妈妈想促进她3周岁的儿子动作能力的发展,而有人建议她让孩子背三字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结合你学习“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发表你的看法或建议;P75答:1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径;儿童渴望运动,运动使儿童释放体能,心情愉快;所以,成人要多为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2父母和教师的态度对儿童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批评、挑剔孩子在运动或动作上的表现,那么就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阻碍孩子动作的发展;3目前,社会上过分强调儿童的符号能力及训练,反而忽视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作业3第5—6章一、概念题1、视觉偏好法——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P802、视觉悬崖实验——吉布森等人精心设计了一种装置——视觉悬崖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P833、知觉整合能力——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P834、幼儿的记忆策略——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P875、感知运动图式——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P886、客体概念——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P91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P1098、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如“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P1129、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P122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同化与顺应;P88答: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这就是同化;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这就是顺应;2、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P88-89答:共六个阶段:反射练习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次级循环反应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心理表征阶段;3、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P92答:特点为自我中心性、前概念性、泛灵论、直觉思维、分类能力;4、简述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P102-103答:儿童早期经验会影响日后智力潜能;家庭环境的质量和特点起决定性作用;父母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也是重要因素;5、举例说明词义的过度扩张、词义的过度缩小和语言的过度规则化;P112答:词义的过度扩张,即儿童扩大了单词的外延和使用范围例子参见P112;词义的过度缩小,是指儿童过于狭隘的使用某一词汇,缩小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例子参见P112;过度规则化的现象,如“我大方,你小方”;6、举例说明母亲会有哪些方式对孩子不正确的言语陈述作出反应;P121答:有三种反应:1扩充;以某种纠正的或完整的形式复述儿童的陈述;2重新塑造;以某种不同的结构重新阐述儿童的话语;3澄清问题;表示听者没有理解该叙述,要儿童再次进行交流尝试;三、论述分析题1、8个月大拉拉饿了,妈妈还没回来,拉拉开始哭闹,爸爸就给她放了一首巴赫的钢琴曲,拉拉安静下来,可是3分钟后她又开始哭闹,爸爸就换了贝多芬的命运,拉拉又安静下来;请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概念解释拉拉的反应;P79-80答: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答题时请结合例子分析2、婴儿早期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再认、再现是记忆提取的两种主要方式,儿童何时出现这些能力的要促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你有什么建议P86-87答:1表现在:对刺激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条件反射和模仿行为;2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再现回忆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3学前儿童就已经出现了复述;到6岁时,重复才开始会对记忆产生作用;让6岁的孩子记住一个手机号码,他会不断的重复直到他认为他记住了为止;幼儿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语言材料较少;3、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不大方;三岁:我不会抢;我大方,哥哥小方;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三岁:我大方;我的房好大好大;五岁:我的方比你的大;三岁:我的方更大;五岁:我的方最大;三岁:我的方最最大;试以这两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为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方面;P106答: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惊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1在语音方面,3岁的弟弟有了汉语语音的知识;他能熟练地把一连串的杂音,分析为有意义的信息;当他听到一个新词——“大方”,马上会重复为汉语语音的“大方”;2在语意方面,3岁的弟弟有断词的能力:他知道“大方一点”应断为“大方”,而不会是“方一”,又能够从上下文领悟到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大方”是一种美德,还会使用“大”和“小”相反的含意,创作一个新词——“小方”;3在语法方面,3岁的弟弟还掌握了句型变化的知识:他知道如何表达“大、更大、最大、最最大”的层次;当5岁的哥哥把“方”用在“我的方比你的大”的句型中时,3岁的弟弟能进一步用“更”来回答,表示他了解前一句是比较的句子;4在语用方面,3岁的弟弟似乎了解妈妈的第一句话只是形式上的问句,不必回答,第二句才是反驳的重点;4、试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P118答: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从三个方面讨论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作业4第7—8章一、概念题1、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P1332、情绪理解——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P1353、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P1364、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P1385、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P1456、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P1607、自我认识——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P1628、自我控制——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P1679、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P16510、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P172二、简答题1、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P133答:第一阶段,普遍移情,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在2岁左右出现;第三阶段,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约在2~3岁产生;第四阶段,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移情,是个体进入童年期后期才逐渐成熟的;2、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P135-136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4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P138-140答:1出生头几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6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31岁以后,开始使用一些策略减少不愉快情绪;418-24个月,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3-6岁的幼儿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够使用很多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4、简述情绪表达规则;P141答: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社会成员要符合一系列的社会规范;根据这些规则,人们可预测别人的行为,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即使是学前儿童,在大多数情景中,也要求遵循这样的情绪表达规则,甚至要用不同的情绪来代替自己的真实感受;情绪表达规则有四类:①最小化规则;②最大化规则;③面具规则;④替代规则;5、依恋与日后的发展有何关系P153答:依恋是婴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稳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首先,这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第三,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6、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电大-2017年10月《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2017年10月《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 4 分,共4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的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能力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儿童心理学形考练习册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考练习册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期末考试占总分比例的70%◇注:论述分析题给出的是答案主干,答题时自己可适当展开一些。

作业1(第1—2章)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P3)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

(P6)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P16)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P15)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P27)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P27)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P29)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

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P29)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P31)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二、简答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P3)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017年电大秋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2017年电大秋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请选择正确的答案)1. 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 反射练习时期B. 习惯动作时期C. 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2.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A. 0—1岁B. 1—3岁C. 3—6岁D. 0—6岁3. 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 出生后一年C. 出生起D. 出生后两年4. 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想象”活动的是A. “真香!”B. “我要吃!”C. “这是什么?”D. “这儿有个苹果。

”5. 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 华生B. 斯金纳C. 马斯洛D. 班杜拉6. 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哪个阶段?A. 无分化阶段B. 低分化阶段C. 依恋形成阶段D. 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7.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A. 学习B. 游戏C. 劳动D. 手工8. 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D. 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9.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 后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前习俗水平D. 超习俗水平10. 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平行研究D. 实证研究11. 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 观察学习B. 我学习C. 直接学习D. 强化学习12.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 心理活动的速度B. 心理活动的强度C.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D. 心理活动的平衡性13. 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是A. 社会文化影响B. 移情C. 性别角色认知D. 同伴相互作用14. 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为A. 1岁B. 2-3岁C. 4岁D. 7岁15. 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 反射练习时期B. 习惯动作时期C. 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 感知行动时期16.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2、纵向研究3、实证研究法4、横向研究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 把被研究者称为().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与()。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和()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和()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 分)1、直觉行动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记忆策略4、自传体记忆5、记忆恢复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39 分)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

2、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的普遍原因。

3、对于婴儿来说()和()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4、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5、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6、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7、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

8、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有重要联系。

9、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10、尽力减少环境中的()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作业4
1.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D.社会环境和教育
2.儿童的年龄越(),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3..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D.触觉
4.“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深度知觉5.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

B.再现
6.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B.榜样
7.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 )开始。

.2岁左右
49.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B)。

A.马斯洛B.托马斯C.维果斯基D.罗杰斯
50.下列哪项不是自我体验。

(D)
A.自尊B.自信C.内疚D.自立
51.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调控(D)
A.自制B自立C.自主D.自信。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最新〕作业1〔第一---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ACDCD CBCAB二、名词解释题1.最近开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开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开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开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3.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简答题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开展的奉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开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开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开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根底上,这是十分可贵的。

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开展奠定了一定根底,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开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开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拟,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拟结果来表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臵视崖装臵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2017年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7年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期末考试占总分比例的70%◇注:论述分析题给出的是答案主干,答题时自己可适当展开一些。

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

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秋季最新版)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 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 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 。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 婴儿从( 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 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 B) 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10.儿童经过多次尝试, 经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 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经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B)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 也依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 这段话出自( 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儿童依靠( B) 进行思考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 行动还没有目的, 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B)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 智慧动作出现, 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D)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 +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60分)阶段测验一题目1概念题01.学前儿童心理学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题目2概念题02.发展答:发展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历程中,心剃头生、发展的特点和纪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剃头展的特点和纪律。

题目3概念题03.个案研究法答:个案研究要求对某个学前儿童或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阐发其心理特性,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而进行准确的题目诊断与有用的干预行动。

题目4概念题04.跨文化研究法答:跨文明研究法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文明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在研究时通常选取文明差异较大的被试进行比较。

题目5概念题05.纵向研究答: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进行重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6概念题06.横向研究答: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尝试,以探究心剃头展的纪律或特点。

题目7 概念题07.观察研究答:观察进修是指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可以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进修、无尝试进修。

题目8概念题08.替代强化答:替代强化是指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题目9概念题09.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有构造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历、办理题目。

题目10概念题10.同化与顺应答:同化是指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2017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2017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2017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正确2.横向研究是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

错误,应为纵向研究。

3.纵向研究是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

正确4.抓握反射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

正确5.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确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正确7.婴儿从生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正确8.XXX和XXX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

正确9.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错误,应为有意记忆。

10.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的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正确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XXX。

错误,应为XXX。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进行思考。

正确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惯动作时期。

错误,应为反射练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正确15.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正确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以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3.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以及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方面。

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和照顾。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11.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克伯屈B.桑代克C.格赛尔D.皮亚杰2.格林斯潘在其著作中将0~5岁婴幼儿发展分成6个阶段,以下那个表述是错误的。

()A.0~3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一:专注关心B.3~6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二:建立关系C.7~12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三:运用思想D.13~24个月幼儿进入阶段四:问题解决3.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格赛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4.格赛尔通过()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双生子爬楼梯实验B.延迟满足实验C.感觉剥夺实验D.经典条件反射实验5.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A.观察行为B.强化行为C.消退行为6.以下不属于观察学习组成部分的是()。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操作过程D.动作复现过程7.通过榜样的操作形成有系统的活动并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

A.象征模式B.抽象模式C.参与性模式D.行为模式8.以下属于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观点是()。

A.强化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同一性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9.皮亚杰认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A.经验B.知识C.教育D.运动10.以下不属于“活教育”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陈鹤琴1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人对于社会化的兴趣的观点,把学前儿童期发展分成4个阶段。

(×)12.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13.学前儿童的生物性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不是孤立片面地成熟,而是与他们的情绪、语言和认知能力等发展相伴相随。

(√)14.妊娠期妇女的情绪状态不会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15.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期待性和应答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A.0—8.9岁—3岁—6岁—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8.设臵视崖装臵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判断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臵移动;错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对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错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对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错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对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错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对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错三、问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四、分析题答: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作业21、在B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2、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阶段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4.“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5、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D三岁左右6.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7.A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恋感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9.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10.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11.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12.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14.下列D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15.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机制起作用;A.奖励和示范 B.批评 C.教育 D.表扬二、判断题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对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错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错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对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对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错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错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对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对1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对1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错1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对1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对1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1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错1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对1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对1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对19. 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错2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三、问答题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再认好于回记忆;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3、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和种类是什么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18——24个月,特征定位策略5岁以上,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4岁,提取策略;4、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熟悉环境的改变;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后天经验所致;克服恐惧的措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了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我们还可以在幼儿群体中树立勇敢的榜样;不要因为孩子害怕某些事物而惩罚或嘲笑他;不要对孩子的恐惧,特别是为了获得关注而产生的“害怕”过分关注;通过游戏活动矫治孩子的惧怕心理;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和神秘感;帮助孩子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预防恐惧的发生;让孩子对惧怕的事物逐渐“习以为常”;5、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四、分析题答: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作业3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道德理想阶段2、在A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B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4、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A.他律道德水平B.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 C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对道德成熟的影响;A.认知能力B.智力C.成熟D.教养9、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10、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B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11、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C;岁岁岁岁12、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C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13、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DA.心理活动的速度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D.心理活动的平衡性14、“江山移改,禀性难移”是指B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人格15、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16、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C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二、判断题1.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大,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大人可暂不予理采;错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对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错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对5.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错6.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对7.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对8.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对9.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错10.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有关;错11.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对12.儿童的早期依恋对其日后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1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错14.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的交往;对15.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对16.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对17.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对18.儿童在教师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错19.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对20.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错三、问答题1、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3、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4、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地参与游戏;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游戏中有人与人物的交流;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5、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万能不变的;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四、分析题答: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作业41、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2、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3、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4.“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A;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5.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B;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6、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BA. 挫折B. 榜样C. 强化D.惩罚7、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B开始8、B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9、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B ;A.马斯洛 B.托马斯 C.维果斯基 D.罗杰斯10.下列哪项不是自我体验;DA.自尊 B.自信 C.内疚 D.自立11.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调控DA.自制 B自立 C.自主 D.自信12.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A.华生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13.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14、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起源学说的是A维果茨基15.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是谁的思想AA.维果斯基 B.华生 C.班杜拉 D.托马斯二、判断题1.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错2.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错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错4.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为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错5.4-5岁儿童已经能在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联想;对6 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对7.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错8.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对9.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对10.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错11.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错12.合作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最高的一种游戏;错13.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错14.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错15.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对16.在儿童性别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错17.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错18.消极强化就是惩罚;错19.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错20.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成熟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三、问答题1、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气质有类型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2、以社会性参与程度可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简述操作性游戏的发展阶段: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4、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从对自己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的客观评价;5、维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1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3维果斯基将学校中的教学与发展比作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可能性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一个正确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启示:对儿童的教育存在最佳时期,一定时期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调整,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四、分析题答:1 儿童心理的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遗传一方面保证了人类性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为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2说明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反之,则可能造成终生障碍;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基尼就失去了这一关键期培养,以后语言的发展就很难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2013秋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判断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错)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对)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对)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对)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错)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对)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对)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对)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错)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对)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对)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错)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对)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错)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对)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错)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对)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错)三、问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5、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

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

(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四、分析题材料:红红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

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红红的气质类型,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1.在(B)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2.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阶段?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

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自我—他我中心D.超越自我中心。

4.“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5、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D)。

A一岁左右 B 两岁左右 C 两岁半左右 D 三岁左右6.(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嘴7.(A)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恋感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9.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

A.早期依恋关系B.正常母爱C.细心照料D.必需的营养10.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A.无分化阶段B.低分化阶段C.依恋形成阶段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11.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12.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A.年长同伴B.教师C.家长D.其他同伴14.下列(D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A.谦让B.帮助C.合作D.攻击性行为15.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机制起作用。

A.奖励和示范B.批评C.教育D.表扬二、判断对错题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

(对)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错)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

(错)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对)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对)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

(错)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错)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对)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对)1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对)1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错)1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对)1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对)1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对)1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错)1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对)1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

(对)1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

(对)19.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

”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错)2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对)三、问答题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再认好于回记忆;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简述儿童记忆策略发展阶段和种类。

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18-24个月);特征定位策略(5岁以上);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4岁);提取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