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况味》课件(正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
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
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
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
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
他推翻了。
➢ 林语堂因翻译“幽默”(Humor) 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 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 默文学,因此有“幽默大师”的美誉。 主要著作有《吾国吾民》、《生活的 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等。
• 在一千字的短文中,开头 讲抽烟就不慌不忙的用了 将近三百字,这符合林氏 在《写作六诀》里讲的要 “随兴所至”,才能 “兔 起鹘落翰神飞”。
• 接下来讲到他爱秋的“古色苍茏 ”,与其他 三季比较:
作者部分经历

烧掉结婚证书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城内,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
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
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 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 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 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Baidu Nhomakorabea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
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
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 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 大学留学。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 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鲁大学攻读,获 得硕士学位,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终其
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美色当前,欣赏
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与妻相处之道
•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 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 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 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 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 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 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 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 起来了。
分析
• 1 秋天黄昏独坐抽烟时心头“轻松”、“自由”情绪的生成,缘于其 对“静寂”、 “温香”情调的感知。
• 2 扣住“温煦”、“暗淡”之共同特征,从抽烟情景之描写过渡到对 “秋天的意味”之阐发。
• 3 作者于秋有偏爱,爱的其实是初秋。初秋之所以可爱,正在由它的 “成熟”带来的“温和”。起始处的情景描写与这里的议论由此得到 扣合、呼应。
关于林语堂
• 1 本文作于1941年1月。作者时年46岁,正初入
中年之列。
• 2 论语派 • 3 20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 • 4 林语堂散文的文体模式

论语派
•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 表人物为林语堂。《论语》于1932年9月16日在上海 创刊,林语堂主编。提倡幽默,倡言“不谈政治”自 命“言志派”,反对涉及“党派政治”的“载道派”。 《论语》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 刺。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作者简介
➢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 又改为语堂。现代作家。福建龙溪(漳州)人。曾 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 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在 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学 校任过教授。1966年由美返台定居。 1976年3月 26日去世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 中,享年82岁。
• 在30年代《论语》时期,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 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文风就已经视读者为 “老友”,自觉追求“以谈话腔调入文”,但这种文 体的真正成熟,则是在其战时创作中,这篇《秋天的 况味》写于1941年,是能代表其风格的成熟之作。
林语堂在创造一种散文笔调,
闲适是这种笔调所形成的文体特征。
• 林语堂选择的是这样一种道路:与现实拉开离, 以自由主义立场写“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文章。 林语堂自评散文:“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 宙文章”。他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林语 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 出的艺术个性。他的幽默显得从容睿智,行文结 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 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娓语式笔调是林 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
林语堂经典语录
•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 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 环境的摧残。
•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 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 过路的旅客。
• 真正的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迷你裙 一样,越短越好。
文本解读
• 林语堂是一个自由主义人文知识分 子,他学贯中西,著作宏丰,散文、 随笔是他作品中的精华。他结合外 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 作品的长处,加上他本人的天赋气 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 灵性、富幽默的特色。
课文讲解(总体)
• 文章一千多字,不分段,文字随思绪而飘,随兴而起, 随兴而止,颇为自然纯熟。林语堂的文艺观既受西方浪 漫主义和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又深受中国道家 文化的影响,他作文反对讲章法,而推崇“性灵”。他 说:“作文章轨范以自茧,笔法章法以自缚,仁义道德 以自绳,是非毁尊以自戒,先斫丧其生命,桎梏其性灵, 使之不动,不动而欲得其势,其美、其气、其文,愚孰 甚焉?”
• 4 从不同角度反复作比,既显示出自己心态的“轻松”、“自由”以 及知识的渊博,又凸现了温和、“纯熟”所内蕴的诗意。
• 5 卒章显志。作者吟咏“秋天的况味”,其意乃在讴歌“纯熟”、 “恢奇”的人生之秋。
• 文章从独坐沙发抽烟开始,由烟的“温煦的热气” 而想到“秋天的意味”,才想到“诗文上秋的含 义” 是萧杀、凄凉、与他所理解的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