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

合集下载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探讨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探讨

评估指标体系

有针对性 , 是否成熟。 但是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理论远滞后于实 设 施 建 设 ( 公 共 图书 馆 总 数 量 公 践 现状 , 这就造成了支撑理 论的不到位。 基 本 公 共 图 书 馆 、 每 万 人 公 共 图 书 馆 数 量 共 博 其次, 均等化评估的对 象应该具体化。 要对某一 区域 的基本公共 文化资源 物馆 、文化馆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 文化服务进行均等化指标评估 , 必须定位突破 口,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投入 ( )群艺馆 、每万人公共博物馆、 站 、 美术馆 数量 是一个庞 大的范 畴 ,我们将其作为突破 口还是将服务产 出作为突破 基本公共 广播 电视 ) 每千人 文化馆 、 群艺馆数量 口还 没有一定统一 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 , 等化评估对象 的典型化是 文化服务 均 能 力 至关重要的 , 要尽力定位有效的评估载体。 另外 ,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需要量化处理及 系统分析。 由于评估 本身 多少会涉及到无法有效量化 的因素 ,因此为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定位规范合理 的测量指标 , 是一个挑战 。此外 , 避免评估 时主观性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也是值得关注 的问题。在基本 公共文化领域 , 服务本身就 存在诸 多不确定性 因素 , 加之体系构建者 以及实践者在评估指标 的选择上也存在不一致 的地 方, 因此 , 少评 减 估主 观任 意性所事业来 的负面因素是必须 的。
级指标基 本公 共文化服 务能力包括 了 2个二级评 估指标 , 分 别是 : 基本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以及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 的产出。 资源投 公 共 文化 服 务 均 等 化 是 指 向 全体 不 同 区域 、不 同层 次 的 居 民 提 入衡 量 的是 一 个 地 区 在 某 一 时期 能 够 调 动 的 社 会 资 源 , 括 资 金 、 包 人 供 大体 相 同 的 公共 文化 服 务 , 它具 有 发 展 的层 级 性 和 阶 段性 , 共 文 公 力、 物力 以及基础设施等 ;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出是衡量一个地区 化服 务均 等化 有助于公平分配 ,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随着我国经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资源配置 , 包括 文化消费支出、 人均资源 济的持续发展 ,许 多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之间存在诸多不协调 的 占 有和 分 配 、 公众 和 各 组 织 参 与 公 共 文 化服 务 的程 度 等 。 的因素 ,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的供 求出现 了矛盾 , 并呈现非均等化 二级指标涉及到的三 级指标参数有 : 政府文化事业的财政 投入 、 的态 势 , 因此 , 某 个 区域 进 行 公 共 文 化服 务 的均 等 化 评 估 显 得 尤 为 对 基 本公 共 文 化 设 施 建 设包 括 公 共 图 书 馆 、 物 馆 、 术馆 、 播 电视 博 美 广 重要。 等、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情况等三个具体指标参数。其中 , 财政投 1 基 本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均等 化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的关 键 问题 入 是一个量化指标 ,主要是用来评估某个地区基 本公 共文化服务均 评估指标体 系是一个能够有效反映项 目或者变量变化状态的系 等化的财政投入状况 ;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量化指标 , 它考察 统。通过评估指标体 系,人们可 以充分发挥其在决策支持方面的作 的是公共文化服务规模、 服务水平以及服务 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 公共 用, 从而为经济 、 社会 以及人文发展方面提供 帮助 。将指标体系的理 文化资源的产出考察 文化资源的资源配置 、 使用效率 、 惠及人 口, 包 念融 合到基本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领域也是适 当可行的。但在实际 括 资金效率 、 机构效率、 员效率 、 人 设施效率 、 运作效率等多个方面。 的操作运行 中发现将评估指标体 系应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表 1 基 本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均 等 化 水 平指 标 体 系 领域 并不容易 , 存在 一些关键 问题 , 必须得到足够 的重 视 , 主要体 现 级 指 标 级 指标 三 级 指 标 二 四 级 指标 在 以 下 几 个 方面 : 政 府 文化 事 业 公共 文 化 财 政 拨 款 额 首先 , 支撑均等化评估指标体 系的基本理论必须要明确 。 基本公 的 财 政投 入 公共 文化 财政 支 出 占政 府 财政 支 出的 比重 共文化服 务均 等化是一个社会与文化相交融的系统 ,评估指标设置 人均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财 政 支 出 额 是 否 合理 以 及 全面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公 共 文 化服 务 方面 理 论 是 否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设施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装修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2. 服务内容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3. 服务质量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 服务管理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方面,确保服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三、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实施路径1. 制定标准:由政府主导,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包括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同时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宣传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3. 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应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和整改。

4. 评估改进:定期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思考
“ 管制型 ”政府变 为 “ 公共服务 型”政府 。建 立一 个 能够承担起公共服务责任 ,以公民服 务为己任的
政府 。
化产 品创作 的形态, 内容 、形式和手段 。一是 要实 施 “ 品发展 战略”,创 作和推出一批展示人文风 精
采 ,反映时代精神 、体现地域特色 、深 受群众 欢迎
化科技 卫生 “ 下乡 ”活动, 民众喜 爱的文 艺节 三 把 目、图书、音像等送到基层 。四是文化机构要面 向 基层 , 制定年度公益性文化项 目实施计划, 结合 当地
实际和按 照基层群众 的意愿 , 提供 文化产 品和开展 文化服务 。
服务整体水平的要件之一 。设施是公 民享受公益文 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一是要立足于 当地经济社会发
神州民俗 21年 期 第10 00 4
辜会文化 土
关 于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均 等 化 建 设 的 思 考
吕 鹰
( 黄埔 区文化馆 广东 广州 500 ) 1 7 0
[ 要] 摘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 向全体 公民提 供公共服务职 能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财政
投入的均等化 是公共 文化服 务均等化 的基础。政府要承担起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的重任 。
财 政投入结构对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有着导 向 性 的作用 。要建 立文 化投 入 的稳 定增 长机 制增 长 幅度 。认真 贯彻 《 国务 院办 公厅 转 发财政 部 中 宣 部关 于进 一步 支 持文 化 事业发 展 若干 经济 政策
的优秀文艺作 品。二是要在文 学、戏剧 、音乐、舞
蹈 、影视等方面 多创作赞 美生活 、塑造 典型、讴歌
劳动 、陶冶情操 的精 品节 目, 得 民众 的喜爱和参 赢
与 。三 是加大 文 化资源 配 置 向基层 倾斜 。开展文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围绕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文明办〔2016〕10号)精神,现就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以下统称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红色阵地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文化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生活,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文化育人。

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旨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优化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体验活动,如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的普及和推广,以及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更加便利的文化服务等。

通过这些服务,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还规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
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也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等的文化活动、项目和服务。

该法律还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文
化服务的监督,确保各项服务的实施情况。

同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应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优化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将为公众提供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通过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提高文化素质,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旨在促进全民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文化社会,实现国家的文化自信。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

智库时代·274·智者论道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刘秀鸿(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当前,人们逐渐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也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多并且更高的需求。

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那么就必须要不断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知识经济;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6-0274-002近些年来,我国开始更加重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且在此方面也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并且也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成绩较为显著。

然而,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就不能够充分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会导致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到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影响到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就要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均等化的发展水平。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概述在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体系是非盈利性的,会为民众传播先进、科学的文化,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有着公益性、公平性与普及性的基本特点。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在充分遵守公平公正基本原则、尊重文化自由选择权,并且结合社会文化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将均等的服务以及产品提供给广大公民,以充分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

通常状况下,此概念主要涉及到两层面:首先,均等化并非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以及单纯的均等分配,其是根据科学、完善的制度安排,在确保不同居民地区以及城乡能够获得公共文化产品机会的基础上,使得不同地区的公民都能够得到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得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1],使得其不同的需求以及自由的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

如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及均等化的措施

如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及均等化的措施

如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及均等化的措施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上升到新的高度,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需要。

公共文化馆是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

为此,本文通过介绍文化馆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中的意义与当前文化馆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中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从而引出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有关对策,供有关人士借鉴学习。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服务效能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方也叫文化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目前我国各省市基本都有文化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化馆将被建设。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质、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决定了文化馆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文化馆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中的意义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现数量指标化、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过程程序化,保障公民享有优质与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

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但均等化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和单纯的等额分配,它强调的是机会均等和过程均等。

且均等化是在尊重人们自由选择权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02•【字号】新政办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21〕8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2日关于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4号),推进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健全充分发挥自治区和各地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自治区以下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确保财政公共文化投入水平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主要内容(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1.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简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简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2018年第295期公共文化简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肖莉文(汕头市文化馆 广东 汕头 515031)[摘 要]文化馆作为我国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同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因其特点、性质、作用决定了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文化引领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助推剂,因此,一个社会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本文将以汕头市文化馆为例,对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做进一步分析。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目的。

而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成员,这就要求其在承担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固有使命的同时,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发挥自己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本文认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有以下三点:(一)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实现民众精神追求提供广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每位公民享有充分的文化权益,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也是政府赋予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是文化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 71 -普及性与广泛性,馆内组织的文化活动涉及的娱乐方式多,需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基于文化馆自身特点,汕头市文化馆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展对市民的免费培训。

免费培训的课程包括了舞蹈、歌咏、潮剧、书法、剪纸、电脑、美术、灯谜、钢琴、太极拳等,以“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普及培训与提高培训相结合,现场授课与教学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创新,以“实现文化惠民、提高文明素质教育”为最终目的。

四个扎扎实实具体指什么

四个扎扎实实具体指什么

四个扎扎实实具体指什么近平围绕青海工作提出“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那么,四个扎扎实实具体指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四个扎扎实实的内容,一起来学习吧。

四个扎扎实实具体指什么内容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引青海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作为文化部门,如何以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州,找准结合、真抓实干,坚持把“四个扎扎实实”总体要求落实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谈一些粗浅体会。

深刻领会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讲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时,强调青海的主要任务是补齐扶贫脱贫短板、优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科技创新短板、生态环境短板。

就文化产业而言,海西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加快海西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但客观地讲,我们的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仍处在层次较低的起步阶段,这与海西州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还不相适应,与州委州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比如在柴达木形象内涵挖掘方面,目前主要还集中在矿产资源富集、自然地理之美上,对历史、宗教、民族等文化方面的深度挖掘不够、运用不够。

在培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市场主体方面,投入不足,规模微小,实力不强,缺少品牌。

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虽有认识,但保障举措跟进不足,观念不新,人才缺乏等不少困难和问题。

对此,首先要以更高站位认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把握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是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途径,深刻认识到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是需求的问题,而是积极扩大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作者:陈丽霞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2期摘 ; 要: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文化馆的工作,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进行探索。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有益尝试中图分类号:D630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87-0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出了全面部署。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必须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将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以增强其活力,从而提高公共文化的惠民效益。

笔者作为区文化馆业务干部,结合工作实践对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方面做些探索。

一、标准化、均等化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手段与目标《意见》提出:标准化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之我见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之我见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之我见作者:王春梅来源:《参花(下)》2017年第10期摘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群众广泛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

促进公共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是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认清制约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各种因素,找到解决的方法与路径。

笔者作为基层文化馆的一名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实践,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进行探索。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文化馆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现状(一)文化馆的社会职能文化馆是新中国诞生后由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

长期以来,文化馆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文化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面。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曾对文化馆社会职能进行了界定,即识字教育、文艺活动、政治宣传,后来逐渐增加了进行科学知识教育、行政管理以及业务开展等社会职能。

从实践看,各个阶段文化馆的作用和职能都不尽相同。

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馆只有识字教育之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馆逐渐侧重于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满足。

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馆又有了新的使命和职能。

虽然文化馆的职能和服务内容不断变化,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始终未变,服务对象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文化馆最基本的任务与职能。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21世纪,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文化馆而言,其服务活动不仅要普及,而且还要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标准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标准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1.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的权利:公民有权获得国家所规定的基本文化服务和设施、社会保障性文化服务和设施,包括免费或有偿的文化活动及其环境、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文化资源服务和设施。

2.考虑不同需求和特殊人群补偿:根据居民收入、居住地域和特殊人群的需求,补偿文化服务和设施的使用费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和财政投入的社会效益。

3.保障文化活动的自由参与: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确保最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强化文化活动的自由参与,降低参加者获取文化服务的门槛,不得占用文化活动的资源,便利、方便居民参与文化活动。

4.保障空间和设施的资源公平:建立有效的空间和设施资源管理机制,在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均衡各地区的文化设施分配,保证公共文化空间和设施的资源公平性,并具备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环境条件。

5.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覆盖基本的文化服务领域,以及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节庆等活动,逐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地域和范围,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各阶层的公共文化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1.提高服务品质标准: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质量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满意度,使文化服务具备明确的面貌和更高的标准。

2.加强监测评估:采取适当的问卷调查、受访调查、在线反馈评估等形式,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定期定量的检测和评估,了解公众文化服务需求,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文化服务质量管理。

3.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本地特色的服务体系,形成城乡统筹服务体系,完善各渠道渠道,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域覆盖面扩大,并确保所有的文化服务在同质量、同水平的情况下,保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推行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根据文化服务质量的标准,完善文化服务行政许可制度,明确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实体和机构,并对不符合标准的文化服务进行符合规定的处罚。

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重点改善文化服务管理和服务流程,加快文化服务效率提升,有效地补充文化资源,改善文化活动招投标流程,规范文化服务签约及督促落实,有效改善文化服务质量。

浅谈如何进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浅谈如何进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文化与艺术194作者简介:何向东(1964— ),男,汉族,安徽芜湖人。

主要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文化馆承担着重要的文化服务职能,是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分馆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发挥文化馆职能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分馆的高效管理和引导,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模式(1)组织架构。

为了贯彻“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的理念,建立以县级(区)文化馆为总馆,各文化站为分馆,村(社会服务点)为支馆的总分馆架构。

纵向形成总馆牵头分馆、支馆联动,横向形成各分馆、支馆间相互成网、共享资源、人员流动的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人员组成新的服务体系,发挥各馆的优势和亮点。

(2)管理体制。

在当前的总分馆管理体制中,主要是由总馆和各乡镇政府文化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对分馆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整,由各级主管部门对分馆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调研,结合整体的建设规划,突出分馆特色的同时,实现总分馆体系建设的高效推进,实现经费、设备、资源、师资、服务、培训和考核的统一融合。

(3)服务模式。

总分馆体系的建设中,要保证统一的服务标准,结合管理体系的构建,形成统一的服务模式,提升总分馆体系整体的服务水平,充分展现标准化及均等化。

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总馆要做到对活动方案的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到分馆的特点和实际管理水平,对资源有效进行整合,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各个分馆间的互通,结合实际,实现分馆间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管理理念陈旧。

文化馆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事业单位,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受老的理念影响,创新发展的理念不够。

一直以来认为文化馆的职能仅仅是围绕着“文艺”工作的小圈子,没有现行“大文化”的格局和卓识,管理人员、职员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充满着排斥,工作开展过程中比较传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从文化权利探讨文化馆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从文化权利探讨文化馆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教育管理【案例背景】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

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乏,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一方面给我的的实验教学带来了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我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天上午第三节课,我拎着满满一盒子实验仪器匆匆从实验室赶向教室,还没进班,就听到里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做实验,哈哈……”“看,那是什么?“大家安静,在开始上课前我先强调几点,首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第十六章电磁场的学习了,这一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师特意准备了很多实验。

”讲到这里,班上顿时又是一片掌声。

“第二”,我继续说道,请大家一定要爱护实验器材,如果有同学不按实验规则,随便破坏实验器材是需要照价赔偿的。

”说完,我就正式教学。

带领大家认识磁体以及通过实验研究磁体的一些性质及特点。

在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就让课代表将磁体,大头针等实验器材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探究。

班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请大家按照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我又提高分贝在班上强调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眼神顿时盯着一个人——小李同学!“怎么回事?”我第一时间质问道。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看着地上裂为两段的条形磁体,小李委屈的说道。

“没用了!”“要赔钱啰!”“刚好裂成两半,一半一个磁极!”下面的同学开始讨论了起来。

当时的我十分生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正准备好好训斥小李一顿时,我忽然想到如果我当众训斥了小李,对小李的伤害会有多大?以后他还会用心去实验吗?如果学生因为怕损坏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实验,辛苦准备的实验还有什么作用?”想到这里我就接着大家的议论声反问了一句:“这个条形磁铁还有用吗?”“肯定没用了。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建设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加大了对政策的指导,严格的考评和督导。

“精细”建设、“优质”的建设,推动了“基本”的“均等化”,但仍面临不足的问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设施网络,加强供需对接、创新的是人才的培训体制、公共数字文化的构建来完善。

关键词:新时代;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引言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认为,公民的文化权益是一项重要的人权。

公共文化的实质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

十八年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均等化、规范化、均衡发展的构想,并对如何促进现代化的公共文化事业进行了展望。

十九大在深入剖析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群众文化建设、推进全民文化教育、丰富群众体育”的要求,为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标准化均等化的内涵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大体相适应、普遍平等的公共文化事业。

虽然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在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但是,作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其核心还是由国家来承担。

民众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读书看报等公众参与行为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基础的公共文化事业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全部精神需要,还要保证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既是底线公正,也是发展公正,其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中国新时期的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是在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等条件下实现全民平等、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

实现城、乡、群体的“三个均等”,是实现城乡均衡的目标。

平衡的衡量标准应考虑地区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保基本”和“兜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规范化、均等化”。

平衡应以最少的公平为基础,以提供最少的社会福利为基础,而不是以整体的形式提供,其数量和质量要兼顾民众的根本需求和政府的财力。

深化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调研

深化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调研

深化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调研前言:新时期在推进“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中,200余万新老昆山市民戮力同心,合力推动昆山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强大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荣膺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列。

可以说,没有千千万万新昆山人的精诚奉献,就没有昆山蝉联“百强县”之首的综合实力;没有五湖四海各族同胞的创造性劳动,就没有产业结构“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的跨越式发展;没有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商的投资兴业,就没有今日昆山富民强市的大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实现该目标,就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适应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更广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人人享有机会平等,人人同享中国梦。

总体而言,近年来新市民在第二故乡——昆山,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亲和氛围,也享受到较高水平普惠均等的公共政策。

比如前期,昆山相继启动“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和新昆山人精神家园”计划。

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的多重原因,促进新市民更高水平实现“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简称“三化”)目标依然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昆山市委做出了深化十一项改革的部署,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昆山市委宣传部就新市民“三化”改革,自5月以来,先后到高新区、周市、总工会等地(单位)调研。

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6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为53%和47%。

问卷涉及身份认同、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等方面。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在20个问题中,身份认同感方面,53%的新昆山人非常认同,47%的选择认同;家庭生活幸福方面,88%的新昆山认为幸福,12%的认为基本幸福;另有70%的受访对象感到在昆生活工作心情愉快,30%的感到基本快乐;在生活过程中,53%的新昆山人认为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47%的认为有所改善。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3月1日起实施,明确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等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增加免费或者优惠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同时,《条例》还鼓励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

目前,江苏已全面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省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010年的601平方米增加到1490平方米,拥有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据悉,《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地方层面出台的第一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将全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会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表示,贯彻实施好《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对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文化惠民生、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准确把握《条例》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做好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务求实效、便民惠民。

各有关部门要着眼创新点,探索改进机制、提升效能,改变传统公共文化单一的供给模式,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找准切入点,推进资源的互联互通。

据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介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此次立法率先专设了“社会参与”一章,通过10个具体条款,将此前江苏省各地各部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予以法制转化。

省文化厅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的大好契机,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

新时期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摘要: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是实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然而,新时期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对策党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深化“建设文化强国”思想,十九大明确“坚定文化自信”战略,由此可见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确定的我国在文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因此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新时期党和政府重要探究课题之一。

1.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之中。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面貌有很大改变。

许多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成为标志性建筑,为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改革焕发出活力,在拓展服务内容、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质量上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公共文化机构开阔了眼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不断创新,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批公共文化机构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方面做出了贡献。

2.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因地制宜,逐步深化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已经广泛推广的举措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基础,许多来自基层的创造。

有的做法从地方先行先试到全国推广历时数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作者:祁红霞
来源:《牡丹》2019年第21期
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动力,是民族凝聚力的源头。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当前,国家逐渐重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怎样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高效利用文化馆这一渠道进行有益尝试,是近些年来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将文化覆盖范围扩大,是本文要进行的课题探索。

新时代,我国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

文化馆要大力推广和开展群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合理运用宣传手段,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发挥文化引导作用。

当前,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实现标准化、均等化。

因此,本文分析了如何实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必的标准化、均等化。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一)基础服务设施与网络覆盖相结合
当前,各地要将基础服务设施与网络覆盖相结合,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和均等化。

例如,浙江省大力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大批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館拔地而起。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经建立300余个县级以上的文化中心,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成效显著。

浙江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其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

当前,人们要合理利用网络,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加大城乡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二)信息化条件下公共服务存在的矛盾
信息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来丰富和协调文化信息资源,虽然小范围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缓慢。

受资本的驱动,信息技术和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较差,技术和人才相对匮乏。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文化进步,但是区域差异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信息服务必须实现均等化,以消除“信息孤岛”。

如果经济发展缓慢,就难以实现信息均等化,公共文化体系的标准化与均等化就更难实现。

二、逐步实现文化馆公共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策略
(一)明确发展原则,树立责任意识
文化馆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文化馆的受众是广大群众,它是对群众开展文化教育的主要平台,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

文化馆要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发展原则,积极履行职能与义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同时,文化馆要注重文化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
文化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文化馆要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各地要强化对文化馆的管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文化馆运行模式。

同时,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文化馆规模和文化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形式。

其间,要重视信息服务建设,提高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影响力。

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和文化馆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加强统筹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以促进文化与信息的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三)拓展惠民项目,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的扶持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国家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间,文化馆要深入农村,组织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

国家要给予农村政策扶持,推广广播电视设备,强化信息化网络服务,宣传新型文化发展理念。

县级文化馆与图书馆要加强对书籍与信息的统筹管理,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惠民文化项目。

文化馆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创新,最终实现文化惠民的目的。

三、结语
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文化馆必须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同时,文化馆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分享与交流,积极落实文化惠民项目,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作者简介:祁红霞(1971-),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