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新理念下地理课堂如何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新理念下地理课堂如何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进行了两年多的地理新课程实验,我发现地理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虚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扔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未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与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新理念下高中地理式教学论文
新理念下高中地理的探究式教学探究【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可见,探究式学习是当下地理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地理教学有必要对探究式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1. 引言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或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的一种方法。
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获得新知和提升能力更加明显。
与传统教学活动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具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关系更趋和谐。
探究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形成新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利用好一切课程资源,重视探究式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2. 促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思考2.1 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发智能”。
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应不失时机地将探究活动引入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利用教材和地图册等学习资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地理知识。
新理念下地理教学方式的新转变
新理念下地理教学方式地新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地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地显著特征.教师地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地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地促进者.随着新课程地实施,改变原有地单一地被动地接受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地多样地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成为教学改革地核心任务和广大地理教师地共识.一、原有地理教学方式存在弊端传统地理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地讲授为主,教师离不开课本和教案,学生获取知识地唯一途径就是教师和课堂,因而教师也被赋予“知识地化身、文明地使者”这样崇高和神圣地地位.学生地学习方式是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要特征.学生学习就是按照老师地布置“读书”、“练习”和“考试”.这种教学方式地优点是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系统地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较短地时间内获得较多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地形成是基于我们传统地教育观念下地传统教学体系.它是一种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地教学体系,教学地全部任务在于完成知识点地传授.因而,完成认知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地中心或唯一任务.当然,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地形成,其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和学生追求“急功近利”地一种必然地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步入信息时代地今天,其弊端是显而易见地:首先,传统教学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学习实践中导致了学生认识过程地极端处理.学生学习仅仅是接受和记忆地过程,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地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种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地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传统教学方式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地能力,忽视、压制学生地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地不断丧失和学生地主体性、能动性地不断销蚀.第三,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学习地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地时间内,运用同样地学习条件,以同样地学习速度掌握同样地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地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地做法,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最终学生地“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教育教学管理地难度越来越大并形成“恶性循环”地态势.二、了解现代学习方式地基本特征,掌握转变教学方式地实质和内涵转变教学方式不是振臂一呼、一蹴而就地事情,只有把转变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和学生地内在需要,教学方式地转变才能成为可能.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地全面推进,地理课堂发生了明显地变化,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地多样化地现代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但在这种变化地背后却又分明潜藏着隐忧,暴露出了浮躁、肤浅、盲从和形式化地倾向.教学方式地转变停留在热热闹闹地浅表层面,教师和学生地内在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转变教学方式地实质和内涵,了解现代学习方式地基本特征.、教学方式地转变意味着教学方式地整合.教学方式地转变绝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由单一性教学方式转向多样化地教学方式,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教学方式地转变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地学习品质和学习精神,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为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地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地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地过程.学习不是一种外在地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地精神解放运动.、教学方式地转变,是以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地.转变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地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地质疑和对教师地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地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方式地转变本质上是转变人地生存方式.教育地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自由、民主意识,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具有健全个性和独立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了文明生活方式地现代公民.教学方式地转变在本质上就是生存方式地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学习方式地转变,就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在学校地教育中,而是贯穿在学生学习与生活地方方面面.由此可见,转变教学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地变革.只有把握转变教学方式地实质和内涵,才能不断提高课程改革地质态,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那么,现代教学方式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主动性是现代教学方式地首要特征.学习应该是学生地内在需要和一种学习责任地承担.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地需要和一种责任,学习才会变地有兴趣,才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地体验.这种学习才是一种真正地有意义地学习.我们选择教学方式地目地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地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地自觉性,发挥学生学习地主观能动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地核心特征.学生在学校整个地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地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地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地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地能力.独特性是现代学习方式地重要特征.每个学生地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地体现.提倡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地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空间.同时,学生地独特性也是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地教育教学资源.体验性是现代教学方式地突出特征.学生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地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和发展地过程.因此,我们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注重感悟和体验,这不仅是理解知识地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地需要.问题性是现代教学方式重要地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指出,学生产生学习地根本原因是问题.现代教学方式把问题看作是学习地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地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过程.所以,我们要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地形成和培养.上述五点特性不是截然分开地,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地有机地整体,我们正是必须从整体地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地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学方式地转变.三、树立地理教学新理念,实现地理教学方式新转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地合作者,是学生学习地引导者,是学生学习地促进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创设良好地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地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基于对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弊端地认识,对现代教学方式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地把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在地理课堂对现代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教学主要通过学习“对生活有用地地理”“对未来有用地地理”,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用先进地教学理念作指导,根据现代教学方式地基本特征,确立新地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新原则即使学生想学、使学生能学、使学生善学、使学生选学、使学生合作学.教学过程设计四个主要环节:(一)自主自学.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采取小组合作地形式完成对所要学习内容地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地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地独立性.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可以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教师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将不懂地问题记录下来.(二)质疑问难.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地主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地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地主动性.学生将自学过程中不懂地问题进行交流,形式主要是辩论、答记者问等.(三)课外延伸.这个环节主要是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地能力.主要是将学生和教师收集到地资料进行交流.为培养学生地探究意识,我还组织学生以小组地形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办手抄地理报等.(四)小结评价.这个环节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地独特性和差异性.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和对自己地学习做简要评价.地理教学方式地转变,使学生学习地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方法也越来越灵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地快乐,他们在地理学习中享受生活,感悟生命,品味幸福,健康成长!。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初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
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了大胆的改变。
经过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对于初中地理新课改有了些许心得和体会,也发现了新课改的一些缺乏之处。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篇1一、教材的改变与教辅材料的落后〔一〕教材的改变今年初一地理教材与往年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主要表达在一下几个方面:1、取消了课本中对于重点内容的总结新教材中已经取消了旧版本中各个章节重点内容的文字表述。
在旧教材中,较易把握,而在新教材中,那么需要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这个改变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尝试,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归纳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自主学习去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今的学生不管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堂的领悟才能、学习根底来看都无法到达新教材设计的初衷,再加之高一地理的学科地位,这种改变反而加重了老师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负担。
2、取消了一些根本知识的铺垫在旧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第一节课文都会对本单元所要用到的根底知识先进展学习,再引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简而难,例如:旧教材《世界的海陆分布》中的比拟。
新教材中那么取消了这些根底知识的铺垫,这种内容上难度的突然增加使得学生无法适应学习这么抽象的内容,他们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充旧教材中的根底知识,才可以较好地理解并掌握,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和学生课堂的学习量。
3、案例、活动的增加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案例和活动的大量添加那么是一个创新之处。
新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
另外,个别活动的问题设计不科学,有些问法太简单。
〔二〕练习与课改的不同步任何一次教学改革都必须有相应的辅助措施,这次进展的新课改对于教材的改变只能说差强人意,但是练习和配套的地理图册那么没有任何的改变。
新理念下农村初中地理式教学研究
浅谈新理念下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师生的位置有了明确的规定,即: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诱导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理念被引入到课程改革中,但在农村教学中还未得到有效的应用,在此,着重探讨了新理念下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新理念;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个领域对教育都提出了创新。
我国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教育目的在于:“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变化十分必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理念被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但是在农村实施过程中还未得到真正实现,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新理念下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
一、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所谓地理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地理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的认知,其教学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有质疑、探究、讨论等,以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基准点,地理问题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诱发学生深入探究,在实践的探究过程中分析、总结自然现象,从而形成一种地理学科的信息资料收集、感受和体验,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内涵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整个探究过程都充分体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符合以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教学中所采取的“填鸭式”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硬性记忆,重知识轻过程,使得学生感觉地理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甚至出现厌倦的情绪,而探究式教学改变了这种教学现象,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转型,地理教育也应该实现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李家清老师提出的新理念地理教学,将对地理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理念地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注重挖掘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新理念地理教学还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如户外考查、实验室实践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新理念地理教学是一个开放、自由、创新和实践的教育模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地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1 -。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6、地理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7、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8、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特点:1、地理课程地位,设置类型多样;2、地理课程目标全面,重视能力培养;3、课程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4、地理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4、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教材加工、语言表达、动手表达、指导实践、开展活动以及运用技术等能力);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5、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12、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基础地理教育的改革,和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
13、地理教材:广义上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上则通常是指地理教科书。
14、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教育发展、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知道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3、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创新摘要:由于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地理科学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所以地理教师运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是必须的,大多数地理教师具有这种意识,因而能够做到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运用。
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地理课程则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在运用专业语言上已经注意到学科语言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教师注重运用地理语言阐释地理概念、说明地理事实、解释地理原理与规律。
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需要运用语言形式来表述和解释地理原理与规律,因而严谨性也是衡量地理教师语言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
调查反映,极少部分教师的地理语言还缺乏严谨性,这在今后的教师培训和研修中,还是要给予重视的。
1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特点1.1课前行为。
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前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准备工作。
他们都能够认识到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能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但是多数教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足,在讲解新课前,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没有做到量化的测试,因而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就有可能失去针对性,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取向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会考纲要和考试大纲,而不是依据课程标准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来制定,这是“应试教育”的做法,应当逐步改观。
1.2课堂行为。
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讲解教学仍然是地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从问卷看,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学生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程式,多数学生赞赏讲解、活动、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提问方面,多数学生喜欢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而地理教师的提问存在的问题是:提问难度把握不住、提问缺乏针对性、提问后给出的思考时间比较短和问题随意性较大等。
地理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二
地理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二地理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4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起色。
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入一些教学的误区,给新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通过远程培训,听讲座,看案例,解读课标,以及专家讲谈,颇有收获,厘清了许多认识,对教学、教师成长非常有益。
一、课堂教学注重探究,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地理社会调查、地理科学实验和地理文献研究等。
探究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绘制一张模拟地铁线路规划图、模拟规划一个居住小区的`商业网点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学习。
地理问题的探索学习,有利于创设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课堂教学,注重角色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垄断者,而是一个和学生平起平坐,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合。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以高一地理”城市热岛效应”一课为例-新人教版
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以高一地理”城市热岛效应”一课为例摘要: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最本质的变革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式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本文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详细教学案例,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并简要的浅析了探究式学习的优点和传统教学的缺点以及探究式学习出现的缘由。
同时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要求和范围作了一些初探,目的是在现阶段以接受式教学为主的环境中提倡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参加、合作与创新,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和创建性思维的目的,努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学创建力引言: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
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独立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理念。
在这样的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导下,构建符合学生内部心理的学习活动,主动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实践对于中学地理教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中应用主要是从探究性提问;探究性探讨;探究性演示这三方面来探讨[1]。
本文是把探究式学习理论应用到“城市热岛效应”这一课中,为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供应一些理论与实际的指导,以期对中学地理老师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程序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肯定情境,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对特定的问题或试验现象绽开探讨,并在探究中主动获得科学学问和探讨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
探究式学习具有课题的选择性;教学过程的多样性;课堂资源的开放性;设计自主性等特点。
该教学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实力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依据以下的基本步骤绽开教学:第一步:明确问题——产生爱好;构建现有学问;结合过去的阅历;确定几个可能的调查方面。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结构以及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系统地论述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运用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在重心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知识的一味传授转移到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由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从统一标准的运用转移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的教学。
在教学模式上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成为教学改革主流。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新型理念,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实现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含义与特征1.探究式教学法含义探究是一种求真的活动,是一种对知识质疑并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
探索式教学法以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引,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对“探问”“质疑”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研究,从而为学生构建具体的知识体系,并形成科学的求知观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2.探索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一是以科学性的问题为线索。
学生以提出的具有科学性的问题为依托,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讨论探究活动。
问题提出的依据是客观现实中的实体和现实现象,问题的提出与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相关联,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导引下对科学现象根据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解释。
二是探究教学法以学生活动主体。
在问题的发现和研究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只提供问题和所需的事例,整个观察、思考、讨论的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探究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仅仅是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对提出的问题自觉主动探索、解决,掌握事物的属性和现象发生的起因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使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地理新新知识、新体系、新模式
的实际 既便于老师的教授,又利于学生的学习 既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又符合应对高 考的需求 我们在努力尝试,能否达到目的还请实 践来证明。
几个常见的问题
问: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经典内容,对自然地
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 各要素一一剖析,有较强的系统性,感到知识 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而高中地理新课程中 “地理1”以“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 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 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等四部分,感到没有原来的系统性好。请您谈 谈如何看待现行课标中自然地理知识的联系?
新理念、新知识、新体系、新模式
——国家新课标中学地理教材
南京师范大学 王 建 教授
目标定位
面向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生
活中常见的地理景观,能够理解世 界上一些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
沙漠
干旱荒漠区的地表,由于组成 物质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由裸露岩石、砾石、砂、或者泥岩 (粘土)组成的荒漠,依次叫做岩 漠、砾漠、沙漠或泥漠。 由风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做 风积地貌。风积地貌包括沙波纹、 沙堆、新月形沙丘、抛物线沙丘、 金字塔形沙丘、纵向沙垄、沙丘 链等。风蚀与风积地貌是干旱区 的突出特征。
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
蒸发、 蒸腾使水变 为水蒸气, 从水圈、岩 石圈、生物 圈进入大气 圈,水蒸气 在大气圈中 随大气环流 而运动,最 后以降雨、 降雪等形式 回到水圈、 岩石圈、生 物圈。
人在四大圈层中的地位
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又与一般的生物有着本质的 区别。人类与四大圈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地球表 层系统中的位置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表示了三重含义:
(1)人类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但又不 同于一般的生物;
论新理念下民族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优化论文
论新理念下民族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摘要】贵州各县高中全面课改后,地理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师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打破多年来已经习惯的教学方式,实属不易,更何况处于县级区域的民族类高中,面对学生民族特征比较明显的状态,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学,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重新洗课;自主探究;贵在实践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县高中也进行了全面课改,地理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师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打破多年来已经习惯的教学方式,实属不易,更何况处于县级区域的民族高中,面对学生民族特征比较明显的状态,新教学理念下如何更快地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能力过硬的学生呢?一、重新洗课,构建审美观民族高中地理是一门难教的学科,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因为初中升高中不计地理分数,使许多学生从初中就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力度不够,养成了畸形的学习观念;其次是受文理分科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文科,地理成绩好坏并无大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良性发展。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教学就止步不前,我们要改变观念,树立信心,充分利用好课堂,将地理课上得有声有色,丰富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重建地理学科的审美观和魅力。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新的课改后,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来贯穿教学全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能力和水平。
二、端正态度,强化自主探究学生本来是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只是在长期的被动学习中,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罢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
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5篇
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1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基于这一理念,本课时通过学习“欧盟”这一案例,让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国家及首都,认识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在了解欧盟的基础上,认识到经济上联合的优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教学重点:欧盟在欧洲西部的作用及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欧盟的学习,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袖珍国”和欧盟的资料。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04年是“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于2004年10月10日在中国拉开帷幕,到2005年7月结束,为期近一年。
出示一组幻灯片:故宫午门前音乐会光彩的舞台,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法国印象派画展之阿尔弗莱德·西斯莱《莫瑞桥》,法国艺术、烟火表演等精美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同法国的密切关系。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
课堂活动一:走进欧洲西部教师:出示幻灯片“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高亮度显示欧洲西部。
学生:查图分析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2023年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体会1(2879字)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地理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我认真践行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收获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运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国家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开篇指出:“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学习对生活又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不难看出,这一理念提出的目的是“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在实施地理新课程中,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成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正确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技能和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处理地理新课程和现实生活关系时,常注意其间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经纬网”教学中,就以学生看电影、找座位的生活经验来安排教学活动,可让学生凭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座”次序,找到自己的座位,借助于这个实例,学习用经线、纬线的交叉点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当地理知识融入生活情景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容易突破“经纬网定位”这一难点。
再如教学“气候的变化”时,提前布置学生每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学习播音员怎样由卫星云图预报天气,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农事、调整出行计划,感知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能让学生认识到:很多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地理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从而感到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生活的确有用。
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学生获取了新知识,形成了新经验,拓宽了他们的地理学习空间。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转型和创新。
地理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这个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李家清教授在其新理念地理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考。
首先,李教授指出传统地理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理念地理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其次,李教授强调地理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自己的多元文化素养和全球视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最后,李教授提出了一些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式学习、项目制学习等,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理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李教授的新理念地理教学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 1 -。
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3Jun.2006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张海山1,赵玉莲2(1.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内蒙古赤峰024000;2.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昌330032) 摘 要: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出发,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具体建议.关键词:新课程;地理理念;教与学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3-0124-02 基础教学改革纲要提出:“过去的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程一改过去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并要求落实到行动上,让实践来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并检验认识的正确性.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1.1 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新的学生观强调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时刻不忘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1.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充分考虑教材的地区适应性,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唤起学生在复杂多变时代求生存、求发展所需的能力.1.3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大的方面讲,新教材包括了反映全球变化趋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特别是地图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1.4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 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学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2.1 地理教学的具体要求2.1.1 改变“师讲生授”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在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例如,讲到“气旋与反气旋”时,可不直接提问:“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它们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分别的气流特点如何?它们分别带来什么天气?”可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1)台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为什么?(2)台风一般形成于何处?为什么?(3)受台风侵袭时,一般会形成什么天气?为什么?(4)台风来临前后,对我们地区的风向有何变化?为什么?(5)台风给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6)从地球运动角度来看,什么条件下台风将不会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为什么?”根据平时分成的学习小组,让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形成讨论意见.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可作补充回答.通过这种迂回式提问、探讨、交流,可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通过解决问题,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更使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新颖性等创新思维要素得到了训练.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新课程倡导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以学定教,课时教学设计动态化.课堂上学生的质疑会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应加以充分利用,并不断反思教学设计.例如对沙尘暴问题的讨论,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给出发生沙尘天气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概括总结沙尘暴的天气特征.(2)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这种天气的原因和主要发生的时间.(3)引导学生分析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是什么?(4)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什么?(5)深化思维,提出沙尘暴会有好处吗?”通过教学的精心设计,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经常闪现出创新的火花.2.1.2 改革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倡导探究式学习,就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获得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421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弄清哪些课程适宜于探究式学习.按照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步骤进行.例如在讲到“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时,可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张美国东北部地图,图中含有自然景观、自然资源和铁路线等信息.(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自然景观要素、自然资源和铁路线的分布状况,会发现分布不均;(2)让学生分析本区最大的城市建在何处?(3)提出假设:第一,考虑交通条件,城市应该建在内河运输、铁路运输方便的地点;第二,考虑资源条件,城市应该建在有大铁矿的默萨比山脉附近;第三,考虑农业生产,城市应该建在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的依阿华地区;(4)根据上述三种假设,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5)说明选择的理论与依据;(6)在地图上,查证这个城市是位于密歇根湖南端的芝加哥,它是美国北方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再如,对沙尘暴教学也可采用探究式方法:(1)选择有关的地理景观图片,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沙尘暴的特点.让学生从大量的地理景观图片中辨别哪些是沙尘暴.(2)让学生分析形成沙尘暴天气现象的原因,可以从自然、人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③通过互联网、报纸、专业书刊等方面收集证明假设的论据.(4)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同时可附带搜集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为解决沙尘暴问题提供思路.(5)学生给出的结论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师最后给予肯定的结论.3 地理教学的具体建议3.1 构建平等和谐的生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结论.例如,2005年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世界的人口问题》教学案例,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得出人口再生产要与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结论.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地理规律、原理的得出水到渠成.从而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同时组织学生搜集、获取地理信息资料进行研讨与交流,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会慢慢形成.3.2 重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现有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更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教育带来的潜在影响.例如在讲“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一节时就可运用多媒体教学.(1)教师可投影A、B两组景观图.A、B两组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讨论两组图片有什么不同?学生会总结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2)教师提出为什么不同?从而使教学转入对影响经济发展条件的探讨.(3)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材料.印度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学生分析后回答:历史条件.(4)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视材料.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学生答:社会条件.(5)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的国家,自然条件不优越,工业生产也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为什么?这又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回.答: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经济较富裕的国家,这就是影响经济的资源条件.通过多媒体所展现内容的提示,比较容易得出课题研究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通过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学到比知识更可贵的学习和研究的方式方法.3.3 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班级授课的教学目标以多数学生适应为主,但毕竟存在一部分跟不上授课计划的同学,此时可以尝试个体教学模式部分替代班级授课途径.例如学生分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各个小组学习进程的差异,深入各小组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同时要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鼓励那些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4 注重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讲清知识的应用地理教学应把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形成学生的地理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阐明人地关系作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因为一个人不管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做农民要科学种田,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兴建工厂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市场、交通、信息等区位的选择;经商做生意要研究各地的生活习惯,资金的周转和商品的流通;交通建设要注意各地的地质构造以及人流、物流等,科学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合理有序有度,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要讲究区位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到地理的有用性.总之,要搞好地理教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学设计呈现一种动态化过程,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责任编辑 白海龙)521。
中学地理教研中的模式(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地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学地理教研中的模式。
二、中学地理教研模式1. 教研组建设(1)明确教研组目标: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完善教研组制度:制定教研计划、活动安排、考核评价等制度,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
(3)优化教研组成员结构:根据地理学科特点,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业务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并吸纳青年教师加入。
2. 教学研究(1)集体备课:组织教师针对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课题研究:针对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解决途径。
(3)教学观摩与反思:定期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地理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反思自身教学,不断改进。
3. 教学评价(1)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制定全面、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标准。
(2)开展教学评价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3)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4. 教师培训与发展(1)开展新教师培训:为新教师提供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地理学科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3)搭建教师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
5. 教学资源建设(1)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教学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教材。
(2)收集与整理教学素材:收集国内外优秀地理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3)建立地理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类地理教学资源,方便教师查阅、下载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