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控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

第七章 简单控制系统

操纵变量的选择 操纵变量的选择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把用来克服干扰对 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 操纵变量。 最常见的操纵变量是介质的流量。
操作变量 通过工艺分析
确定
系统的干扰
16
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
举例
如果根据工艺要 求,选择提馏段某 块塔板(一般为灵 敏板)的温度作为 被控变量。
图7-7 精馏塔流程图
31
举例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为了在控制阀气源突然 断气时,炉温不继续升高, 断气时,炉温不继续升高,采 停气时关闭) 用了气开阀 (停气时关闭) , 方向。 是“正”方向。炉温是随燃 料的增多而升高的, 料的增多而升高的,以炉子也 方向作用的。 是“正”方向作用的。变送 器是随炉温升高,输出增大, 器是随炉温升高,输出增大, 也是“ 方向。 也是“正”方向。所以控制 器必须为“反方向” 器必须为“反方向”,才能当 炉温升高时,使阀门关小, 炉温升高时,使阀门关小,炉 温下降。 温下降。
19
图7-9 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示 意图
对象静态特性的影响-放大系数K 对象静态特性的影响-放大系数K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适当范围 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越小越好 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
20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时间常数
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不能太大 干扰通道:大些有利于控制 干扰通道:
11
举例
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的选择
图7-4 精馏过程示意图 1—精馏塔;2—蒸汽加热器
图7-5 苯-甲苯溶液 的T-x图
图7-6 苯-甲苯溶液的 p-x图
12
从工艺合理性考虑,常常选择温度作为被控变量。 从工艺合理性考虑,常常选择温度作为被控变量。 原因 在精馏塔操作中,压力往往需要固定。 在精馏塔操作中 ,压力往往需要固定。 只有 将塔操作在规定的压力下, 将塔操作在规定的压力下 , 才易于保证塔的分 离纯度,保证塔的效率和经济性。 离纯度,保证塔的效率和经济性。 在塔压固定的情况下, 在塔压固定的情况下 ,精馏塔各层塔板上的 压力基本上是不变的, 压力基本上是不变的 , 这样各层塔板上的温度 与组分之间就有一定的单值对应关系。 与组分之间就有一定的单值对应关系。 所选变量有足够的灵敏度。 所选变量有足够的灵敏度。

质量管理学第七章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学第七章  质量控制
9
四、产品流通过程的质量控制
(3)如果价值较高的产品在物流运输、装卸、储存等过程中, 因各种原因造成了破损,特别是外包装的破损,应及时进 行现场破损检验,并提供客观的检验报告。
(4)为保证货物在适当的环境顺利完成装柜,应进行入柜监 装。
(5)物流仓库库存盘点则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库存量、商品 摆放位置、整体环境以及物流仓库的管理水平等信息。
14
一、质量波动与变异
(一)质量波动的性质
质量波动是不可能完全消灭 的,但却是可以减少的,在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在特 定范围内的。
客观存 在性
生产过程受到各类因素影响,
必然会产生质量波动。
可控性
性质
随机性
产生质量波动是一个正常的 现象,而如果没有质量波动 反倒是不真实的。.
普遍性
产生质量波动的影响因素是 随机发生的,是不可预测的。
17
二、过程质量控制的原理
• (一)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3.过 程维 护与 改进
•过程控制通过对过程的分析、监控和评价等手段,消除 其存在的异常因素,维护其稳定性,并使其标准化
过程
监控 与评 价 过程
•针对过程中工艺的不同特点和影响质量的不同因素,需要选 取合适的方法对过程进行监控,如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检查 并记录工艺参数等。
8
四、产品流通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物流过程质量控制
物流过程质量控制涉及到搬运、储藏、运输安全等方 面,诸如下述的一些较为关键的环节:
(1)在物流仓库集中检验,对成本和产品交付周期进行了有 效控制,确保了交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在出货目的地发生变更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物 流过程中的返工和筛选进行快速响应,以满足出货计划的 要求。

管理学第07章控制

管理学第07章控制
控制的对象不同,为它们建立标志正常水平的标准的方法也 不一样。
(一)确定控制对象 控制标准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特征。
1.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2.资源投入 3.选择控制重点
组织无力、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成员的所有活动进行控制,只能
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
思考题:根据扁鹊的故事讨论那种管理控制的效果最好?为什么?
管理学
8
二、制定控制标准依据的原则
(一)反映计划要求的原则 任何控制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计划为前提的,控制活动的一个重要 目的就是要保证实际活动按照计划要求进行。
(二)控制关键点原则
任何控制活动都不可能覆盖管理活动的所有细节,但是,控制活动必须要覆盖管 理过程中的关键点。
而我的中兄的医术和治疗,是最擅长于治疗患者的病情初起之时,及时将疾病清除于 未祸之先。一般的人都以为他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小范 围内传播。
但是,我治疗的疾病病例,大都是治疗于患者病情严重之时。一般的人都看到我在病 人经脉上扎针或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者动手术,操作过程能够眼见目睹。所以大家都以 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
第七章 控制
管理学
1
第七章 控制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就是为了改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 展方向,在受控对象发生偏差时,设法使其复原的过程。
管理学
2
二、控制的特点 在正式开展控制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清楚了解管理控制的特 点,并在后续的控制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标准。
管理学
8
(二)控制标准的形式 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和计划活动的要求,控制标准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1.定量控制标准 2.定性控制标准

第七章管理的控制职能(新)

第七章管理的控制职能(新)

7.1.2 控制的类型
• 控制工作的类型,根据控制工作的需要,
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分为许多类别。 • 按照控制过程中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可以 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7.1.2 控制的类型
• 前 馈 控 制 (Feed forward control) : 在 工
作正式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 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是将可能的偏 差消除于产生之前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控 制原因的控制。也叫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
第七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始终监督他人,以保证 应该采取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保证他 人应该达到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 ----斯蒂芬.罗宾斯
本章主要内容
控制概述 控制过程 控制方法
§7-1 控制概述
原因: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
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 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 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 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数字计划为控制提供依据。
非预算性控制: 更多依靠观察、报告等传统
手段进行控制。
7.3.2 控制的方法
预算控制:
预算是以数字化的计划,授权于各部门而不
致失去控制。 预算在形式上是一整套预计的报表和其他附 表。
预算的分类
收支预算:有关收益及其来源和各种费用支出的预算 实物预算:以实物为计量单位的预算 投资预算:固定资产以及其他方面的投资预算 现金预算:根据收支预算确定的现金收支预算 综合预算:考虑各种因素后的多项内容的预算
7.1.1 控制定义、原则与必要性
控制的原则(2):
行动原则 ----控制必须对已发生的偏差采 取措施 例外原则----关注于突发或意外事件 控制关键点原则 ----集中精力于主要影响 因素

西财《质量管理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质量控制

西财《质量管理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质量控制

第七章质量控制思考题1.结合实例说明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质量控制是为了使产品以及相关的各个体系、过程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是防止不合格品产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所以需要对影响到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因素进行判断、识别和分析,确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控制,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简单说来,质量控制的概念就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或实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控制的具体目的在于监视过程,进行控制、诊断和调整,使过程处于受控的状态。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根据质量要求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并进而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度发生的过程。

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质量控制是一个为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控制过程。

2.两类质量波动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根据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的性质,可以将质量波动分为两类,即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

1.偶然波动。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称为正常波动或偶然波动。

偶然因素属于不可避免的因素,是在控制状态下存在的因素。

偶然因素对质量波动的影响程度通常很小,但对其改善往往需要大量成本。

偶然波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始终存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偶然因素是随机变化的,表现为产品质量波动的无规律性;偶然因素通常是不容易简单消除的。

2.异常波动。

异常因素也称为系统因素,其引起的质量波动称为异常波动。

与偶然波动相对应,它表现出另外的一些特点:异常波动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而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异常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比如人为的因素或者是机械设备的故障;异常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因异常因素的系统性,其对产品质量波动的影响也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和方向性。

可见,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它们对质量波动的影响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甚至形成更为微妙的关系。

现代控制理论-第7章 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第7章  最优控制

(3)控制规律:
u* kx(t)
P由黎卡提微分k 方Q2程1BT得P 到 边界条件:P(tf)=Q0

PA AT P PBQ21BT P Q1 P(t)
例:求解使:J最小的u*(t)
0 1 0 x 0 0x 1u,
பைடு நூலகம்
J
第二节 状态调节器
在不消耗过多控制能量的前提下,使系统各状态在受 到外界干扰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一.无限长时间状态调节器
1.原系统:可控系统

2.性能指标: 说明:(1) J

x Ax Bu, y Cx
12表0 (示xTQ1系x u统TQ2要u)d求t 状态变量偏离平衡点的累积
u* kx(t)
3.控制规律
k Q21BT P
正定实对称P由黎卡提代数方程得到:
PA AT P PBQ21BT P Q1 0
例:求使J最小的u*(t)。 0 1 0
解:
x 0 0x 1u,
J

1

(xT
x uTu)dt
误差最小,这xTQ意1x 味着因某种原因系统状态偏离平衡点,控制
作用应使它很快回复到平衡点,调节器的名称由此而来
(2) 表示在控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最小
J中(3的u)TQ权Q2u1重半正定,Q2正定,用来确定状态变量与控制能量在
即寻求控制规律,使系统的状态变量x(t)按性能指标J的要 求,在无限长的时间内达到平衡点
1.原系统:可控、可观系统
x Ax Bu, y Cx

2.性能指标:J

1 2

[(y
0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

.
6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程序与技术
一、控制实验有以下程序: 1、选择课题,确立研究假设 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其次是简化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重 要影响的因素,最后确立自变量和应变量,并在假 设的描述中详细地说明所要探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
7
在有关大众传播诸多因素中依实验目的并参照 有关理论或定论,选择一对与研究目的相符的因果 关系因素来作为实验变量。
二、撰写研究报告
.
23
思考题: 1、控制实验法的特点有哪些? 2、掌握控制实验法的步骤和程序。
.
24
.
20
三、控制实验主要关注的条件 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以下条件: 1、信源的条件——测试信源可信性与传播效果 之间的关系; 2、信息内容的条件——测试不同的信息内容是 否会导致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3、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测试不同的内容 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各自具有什么样的说服效果;
卢因
.
3
这一方法需要在经过特殊设计的专门的实验室 中进行。实验室内应配有阅读机、录音机、放映机 以及各种记录、测量反应的仪器,对实验室的形状、 灯光、色彩等也会有特殊的要求。试验进行时必须 人为地控制某些变量以观察特殊变量与传播效果之 间的因果关系。
.
4
二、控制实验的特点
1、研究对象较少;
2、 研究环境是在实验室人为的环境中。
第七章 控制实验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报告
.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控制实验:在传播学中,控 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 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 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 系。
.

第七章 控制

第七章  控制
可以防止类似偏差的再现,并且,通过反馈,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 策能力,提高组织效率。
三、控制的作用
3.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在具有良好反馈机制的控制系统中,通过反馈,施控者不仅可以
及时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纠正所发生的偏差,还可以从反馈中受到 启发,激发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
三、控制的作用
4.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 一个组织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情景导入——为什么又没有做好?
就在陈立君认为一切都已经安排就绪,这一次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大 赛,从而大大提高社团的影响力时,各种问题开始不断出现:实践部部 长是个急性子,办事风风火火,在许多具体的比赛规则还没有通过集体 讨论、向学工部汇报的情况下,就擅自拍板将比赛规则发送给了各参赛 队;外联部邀请企业家遇到了困难,却一直没有及时向上反映,导致宣 传海报迟迟不能定稿;而办公室,对各个部门花钱根本没加以控制,预 算完全成了一张废纸。
2.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是一种强制性控制,它是通过行政权力系统实现的, 要求严格执行各种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
(二)按时间划分
控制活动可以按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哪一阶段,而划分 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
(三)按控制对象划分
1.产出控制
产出控制是为了监督产出或业绩。管理者用来监督产出的重要 手段有业绩的财务标准、组织目标和运营预算等。
(二)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3.控制与领导的关系 领导职能的发挥影响到组织控制系统的建立和控制工作的质量。
同时,控制职能的发挥又有利于改进领导者的领导工作,提高领导 者的工作效率。
二、控制的特点
1.整体性 从控制主体看,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是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责

控制工程基础—第7章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算

控制工程基础—第7章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算
稳态误差 :
ss 0
(3)Ⅱ型系统(N=2)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Kp=∞,稳态误差ss=0。 图7-4 所示为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其中图7-4a为0型系统;图7-4b为Ⅰ型或 高于Ⅰ型系统。
图7-4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系统对斜坡输入X(s)= R/s2的稳态误差称为速度误 差,即
图7-6 单位加速度输入的响应曲线
表7-1 单位反馈系统稳态误差 ss 输入信号 系统 类型 阶跃 x(t)=R
R 1 K
斜坡 x(t)=Rt
R K
加速度
R 2 x( t ) t 2
0型 I型 Ⅱ型

R K
0 0
0
三、其它输入信号时的误差
如果系统承受除三种典型信号之外的某一信号x(t) 输入,此信号x(t)在t=0点附近可以展开成泰勒级 数为 :
1 R R ss lim s . 3 2 s0 1 G( s ) s lim s G ( s )
s0
( 7-20 )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定义为:
K a lim s G( s )
2 s 0
( 7-21 ) ( 7-22 )
所以
R ss Ka
(1) 0 型系统(N=0)
稳态误差 对式(7-5)进行拉氏反变换,可求得系统的误差 (t) 。对于稳定的系统,在瞬态过程结束后,瞬 态分量基本消失,而(t)的稳态分量就是系统的 稳态误差。应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很容易求 出稳态误差:
E ( s) ss lim ( t ) lim s ( s ) lim s t s0 s0 H ( s)
K v lim sG ( s )

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 控 制)【圣才出品】

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 控 制)【圣才出品】

第七章 控 制1.经典控制模型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答:实施管理控制活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必须确定标准。

标准是指评定管理绩效的尺度,它是用来比较将来、目前和过去行动的准则。

标准可以具有多种形式。

(2)必须能够获得表示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偏差的信息。

这些信息必须是可以说明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可以按照标准来评定的信息。

一般来说,这类信息应当便于收集,如评价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就可以获得较为明确的信息(产量、产值、利润、税收等),但有些部门或行业由于部门特色或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业绩不易评定,如法律工作部门、妇女工作部门、人事部门等政府机关。

(3)必须有可能采取措施来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偏差。

这一步骤是在断定必须采取行动纠正偏差,并且具有纠偏能力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否则,控制就无法实现。

上述三个条件之间存在着逻辑的联系: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衡量实际情况的依据;没有信息就无法判断形势;不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整个控制过程就无法进行,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2.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生效的条件各是什么?答:(1)有效的间接控制取决于以下假设同时存在:①工作绩效可以准确衡量;②人们对工作绩效具有责任感;④偏差能够及时被发现;⑤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出台纠正措施。

然而,上述五项假设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难以同时满足,从而使间接控制容易失效。

(2)有效的直接控制依赖于三个假设前提:①主管人员主观上没有故意犯错误的企图和行动;②客观上,合格的主管人员所犯错误最少;③管理工作的绩效可以衡量,而且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一些有用的判断标准。

3.有效控制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答:(1)有效控制的原则为:①控制要有计划。

a.计划是控制的标准,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实现计划是控制的最终目的。

计划制定得越详细、越明确、越可行,控制就越容易。

所以,要做好控制工作,首先要做好计划工作。

b.控制本身也需要有计划。

对于主管人员来说,不仅要建立控制标准,还需要明确控制工作的步骤、重点、方法和目标。

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

3.授权与审批制度

花旗银行 审贷分离,企业授信额度管理,信贷 授权审批控制,三人信贷委员会批准制 度。(至少三人批准签字) 其中最主要的是信贷授权审批制度。
4.内部检查与稽核



总行业务部门对其下属分支机构业务部 门的对口检查(要求报送并审查有关业 务资料、财务报表、专门问题报告,召 集分支机构行长或业务部门经理座谈会 听取报告、了解情况) 总行审计部门对其下属机构的检查 银行内部日常自查及外聘审计和会计师 进行检查,


对风险进行分析 风险测量 客观数量统计 确定回报率 决定是否接受该风险 建立反馈机制,监督决策的有效性 风险分析的反馈与调整
控制影响力



一般性外部影响力:供应商、顾客、小 规模投资者、大股东 特定的外部影响力:政府(法律和政 策)、监管部门。 内部影响力:组织结构模型
董事会的职责



内部导向型控制的基本要素



组织的预算体系 确定组织收入来源,组织资源的分 配和利用,成本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 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送 内部审计 通过内审,主管人员可以对公司的经 营情况进行分析和修正。
外部导向型控制要素

公司年报和年度会计报告 机构投资者的关系管理 执行职能
90年代的银行危机
6.员工管理方式

员工手册 敞门办公制度 员工年假制 信息交流
巴塞尔体系的内控原则

原则14: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是否 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 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授权和职责分 配的明确安排;将银行承诺、付款和资 产负债账务处理方面的职能分离;对上 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 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以及检查上述 控制措施和有关法律规章遵守情况的职 能。

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21
将实际绩效与标准 进行比较
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
标准正在被达 是 到吗 否
差异是可接受 是 的吗
否 标准是可接受 是
的吗 否
修改标准
通过
通过
识别 差异
纠正 绩效
整理课件
22
第三节 控制的类型与根本原那 么
输入
执行计划活动
执行计划活动结果
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现场控制
当问题发生 时进行纠正
反馈控制
问题发生 后加以纠正
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工作失误
方案不周〔标准不客观〕:原先制定不科学, 环境发生了变化。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实施纠偏费用低于偏差带来的损失;
在各种方案中,找出效果最好的方案。
整理课件
20
三种管理措施:
维持现状:当偏差在合理范围内或纠偏措施的本钱 费用大于纠偏成果的收益时可不采取行动。
整理课件
1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小故事:“走出沙漠〞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 肯·莱文发现之前,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人走 出了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贫 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屡次都没有走出去。 为什么?
整理课件
14
定量的控制标准:
整理课件
3
具有挖苦意义的是,与许多国家航天管理局工程所不同的 是,这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足的时间来发 现望远镜上的错误。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 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的失事,完工后的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2年。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2.适度控制——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花费最少控制效果最佳(控制的成本与效益成反比,如P580图) 3.客观控制——有效的控制必须符合组织的实际。 (1)能够正确地反映组织活动在失控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 (2)采用的标准与计量范围应符合客观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 4.弹性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与手段。 (1)控制标准、控制计划、预算要有区间弹性 (2)控制者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权利区间(授权)
纠正偏差。
4.管理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 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其不同点: 1.一般控制的实质是简单的信息反馈和有效控制。而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要计量实际成效,并把它与标准相比
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随之作出必要的纠正。
+ 应收帐款
+
销售收入
=
厂房、建筑物+设备
本章小结 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各项职能有效履行的保证,通过控制职 能的履行可以检查其他各项职能运用的效果,纠正其他职能履 行中的偏差。 (1)控制职能的履行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控制方法是否正确合 理,同时更注重预防可能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 (2)控制职能履行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管理突破,推动管理 工作不断的完善,推动组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管理审计——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绩效全面、系 统评价和鉴定
统计分析控制——通过对过去的资料或未来的预测 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规律,对未来的活动进行控制
(一)预算控制 预算——是用数字编制的反映组织在未来某一个时期的综合计 划。

第七章 电机控制PWM

第七章  电机控制PWM

• 图7-2: PWM 时基框图
• 可以将PWM 时基配置为以下四种不同的工作模 式:
• 1. 自由运行模式 • 2. 单事件模式 • 3. 连续向上/ 向下计数模式 • 4. 带双更新中断的连续向上/ 向下计数模式。 • 这四个模式通过PTMOD<1:0> 控制位
(PTCON<1:0>)选择。 • 注: • PWM 时基模式决定模块产生的PWM 信号的类
第七章 电机控制PWM
• 7.1 简介
• 电机控制PWM (MCPWM)模块简化了产生多 种同步脉宽调制输出的任务。特别是它还能支持
• 以下电源和电机控制应用: • • 三相交流感应电机 • • 开关磁阻(SR)电机 • • 直流无刷(BLDC)电机 • • 不间断电源(UPS)
• PWM 模块具有如下特性: • 专用时基支持TCY/2 PWM 边沿精度 • 每个PWM 发生器都有两个输出引脚 • 每个输出引脚对均可互补或独立工作 • 用于互补模式的硬件死区时间发生器 • 可由器件配置位设置输出引脚极性
7.3 PWM 时基
• PWM 时基由一个带有预分频器和后分频器 的15 位定时器提供(参见图15-2)。时基 的15 位可通过PTMR 寄存器访问。 PTMR<15> 为一个只读状态位PTDIR,显 示PWM 时基当前的计数方向。如果PTDIR 状态位清零,则表示PTMR 正在向上计数。 如果PTDIR 置1,则表示PTMR 正在向下计 数。通过置位/ 清零PTEN 位 (PTCON<15>)来使能/ 禁止时基。当 PTEN 位由软件清零时,PTMR位不会清零。
(2)
•注 • 1: SEVTDIR 与PTDIR (PTMR<15>)比较以

第七章 分程控制系统

第七章  分程控制系统
第七章 分程控制
一、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分析
分程控制系统的定义:
一个控制器的输出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器,执行器分别 按控制器输出的不同范围工作的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多个执行器:与有选择器的按 操作变量进行的选择的控制系统不同 ●分程工作:与多个执行器并联运行不同
分程控制系统示意图
按照这些条件, 当调节器(包括电/气转换器)输出信号小于0.06 MPa时, A阀动作, B阀不动; 当输出信号大于0.06 MPa时, B阀动 作, 而A阀已动至极限。 由此实现分程控制过程。
一、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分析
间歇聚合反应器的控制问题
T
Y
冷水
“VA2 ”
蒸汽
“VB1”
控制要求:反应开始前,需要用蒸汽加热以达到反应所需 的温度;当反应开始后,因放出大量反应热,需要用冷水 进行冷却。要求全过程自动控制反应器的温度?
图中表示一台控制器去操纵两个调节阀, 实施过程(动作 过程)借助调节阀上的阀门定位器对信号的转换功能。
例如图中的A、 B两阀, 要求A阀在调节器输出信号压力在0.02~ 0.06 MPa之间变化时, 作阀的全行程动作, 则要求附在A阀上的 阀门定位器在输入信号为0.02~0.06 MPa时, 相应的输出为 0.02~0.1 MPa, 而B阀上的阀门定位器, 应调整成在输入信号为0.06~ 0.1 MPa 时, 相应的输出为0.02~0.1 MPa。
二、选择性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结合
、 三 选择性控制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作业:
6-1、3、4
6.1 概述 选择性控制,取代控制,超驰控制
控制系统要求: ● 正常时,克服干扰,维持生产平稳运行 ● 达到安全极限时,具有应变能力,采取相应

护理管理学控制职能

护理管理学控制职能
(五)按控制的组织结构划分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分层控制
第一节 控制职能概述
四、控制的原则 计划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关键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第二节 控制的基本过程、方法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
(一)确立标准
护理系统常用的控制标准:时间标准、质量标准、程序 标准、行为标准
(二)衡量绩效
1、选择合适的衡量方法 2、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第三节 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一、风险管理
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 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一)风险的概念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三)风险管理的目标 (七)护士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
1、风险的报告者 2、风险管理的实施者 3、参与风险管理的在职教育者 4、风险管理成效的评价者
主要的控制方法,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对发生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3、结果控制(后馈控制)
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避免错误事态扩大,具有滞后性弱点
第一节 控制职能概述
(二)按采用的控制手段划分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三)按控制来源划分
-正式、非正式组织控制、自我控制
(四)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
-预防性控制、更正性控制
定期召开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对每 季度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讨 论、总结、整改;建立药品、物品安 全检查机制,每月15日前全面检查并 记录,使护理缺陷管理进一步完善。
(三)纠正偏差
注意:找出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被纠正的对象;选择正 确的纠偏措施
第二节 控制的基本过程、方法
二、控制的基本方法
(一)行为控制法
直接监督 目标管理 行政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按控制信息的性质划 反馈控制 (同期控制) 分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前馈控制(P317)
反馈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 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 行总结,即是用系统过去的信息来指导现在和 将来。它所利用的信息是受控系统的输出信息。
1)反馈控制的优点。它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
"我們如何保有改變與 持續改善的能力,以 實現我們的願景?"
五、其它控制法
1、审计控制; 2、财务控制; 3、比率控制; 4、统计分析控制等。
第7章
控 制 基 础
控 制
控 制 方 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 控制的过程 • 控制方法 • 有效控制的要求 难点: • 有效控制系统的设计
可以避免的“哈勃望远镜”事 故
很多人想到太空时,首先在脑海中出 现的名字大多就是尼尔· 阿姆斯特朗。而当 科学家想到太空时,他们脑海中出现的是 哈勃太空望远镜。二十年来哈勃望远镜一 直在为我们探索宇宙的起源之谜,它被称 为是人类所进行的最具科学意义的太空项 目之一。从它拍摄的宇审照片上,我们每 人都能回顾到宇宙在130亿年前的模样。
三、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 方法,可将控制分为以下类型(见 表6—1)。
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 预防性控制 分 更正性控制 2、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 事先控制 (按控制活动的进程) 过程控制/现场控制 结果控制/事后控制 3、按控制的来源划分 组织控制 非组织控制 4、按控制的程度划分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二)对照标准进行检查/衡 量实际工作绩效
(三)纠正与标准和计划相比产生的偏差
(1)顺差,即实际执行结果优于控制标准。出 现顺差表明被控对象取得良好的绩效,应及时总 结经验、肯定成绩。但顺差太大也应引起注意, 这可能是因为原定的目标或标准不合理,应对其 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予以修正。 (2)逆差,即实际执行效果劣于控制标准。这 表明被控对象业绩不好,必须迅速、准确地查明 原因,从而为采取矫正措施提供依据。
1、标杆控制 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 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 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 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 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 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 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标杆控制的心理学基础在于人的 成就动机导向,认为任何个人与组织 都应设定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 的目标,只有这样,个人和组织才有 发展的动力。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 什么问题?
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没有良 好的控制,再完美的计划在执 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这 些问题对组织来说可能是致命 的。
Hale Waihona Puke 7.1控制基础 控制的概念
控制的两个基本前提 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基本过程
一、 控制的概念
控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 由控制的概念可以看出,控制与 计划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计划 是控制的前提;另一方面,控制是确 保计划正确实施的保证。计划与控制 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1.控制标准的内容和形式(P324)
2.控制标准的要求
(1)简明,即对标准的量值、单位、可 允许的偏差范围要有明确说明;对标准的 表述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 (2)适用,即标准要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 现,要能够反映组织活动状态。 (3)稳定,即标准要能适用于一段较长的 时间,即使有弹性,也是在一定的原则范 围内变化。
行为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 生产控制法 综合控制法 其它控制法
一、 行为控制法
由于人的行为是由人的价值观、性格、 经验、需要、社会背景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这些因素又都很难用精确的方法加以描 述,因此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就成了控制中 最复杂的部分。 常用的行为控制方法有评价与奖惩等。
二、预算控制法(P352)
预算控制是管理控制中常用的、 也是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预算控制 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 来检查、监督和控制各个部门的活动, 以保证各个部门或各项活动在完成组 织目标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达到控制的目的。
运用预算方法对企业组织进行控制, 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预算不能过细、过死,要有一定的 弹性。对于主要的活动及其费用的支出, 应严格控制。但对一些细小的活动,则不 能也不必面面俱到。 (2)预算目标不能取代企业目标。预算 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有些管理者热 衷于使自己部门的费用支出不超预算,而 忘记了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千方百计地去实 现企业目标,这是不可取的。
2、库存控制
3、质量控制
迄今为止,质量管理与控制已经经历了 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20—40年 代,主要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 查。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40— 50年代,以统计方法作为工具,对生产过 程加强控制,以提高产品质量。
(3)全面质量控制(TQC)阶段
令人悲哀的是,如果有一点更细 心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镜片的生产商珀金斯-埃默 (Perkings-Elmer)公司,使用了一 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来生产如此精密 的镜片。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 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 置没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毫米的 误差导致镜片被研磨、抛光成了有误 差形状。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
破窗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 家组织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实验。他找了两 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某 一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 的贫民社区。停在贫民社区的那辆车,他 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一 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摆了一个星 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这位心理学家用锤 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 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入了全面质量 管理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建立一个以保证 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企业全体员 工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多指标、全 过程、多环节及综合性的特点。 一般而言,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可以概括为PDCA(Plan,Do,Check, Action)循环 。
四、综合控制法
但并不是说只要有逆差就需要采 取矫正措施的。一般来说,当偏差较 小、尚在允许范围内时,就不必采取 什么措施;当偏差较大时,就必须针 对造成偏差的原因,尽快采取对策。
造成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在企业内部, 也可能是在企业外部;可能是可控的,也 可能是不可控的。有关人员必须对此进行 认真深入的分析。如果偏差是可控因素造 成的,就要落实部门、人员、方法、步骤, 贯彻执行矫正措施。如果偏差是不可控因 素造成的,就必须对控制标准进行修订, 甚至有时还需改变计划。
二、控制的两个基本前提
1.必须有明确、完整的计划 控制要以计划为依据,所以,控 制之前必须先有计划;没有计划,就 没有控制的标准,也就无法进行控制。 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 果就越好。
2.必须有明确完整的组织机构
一是要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 即明确由何部门、何职位、何人来负责何 种控制工作。 二是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必须有明 确规定。只有这样,通过控制工作发现的 偏差,才能明确应由谁来承担责任和应由 谁来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他许多NASA项 目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 而是有充足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 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 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的 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两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哈勃 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过程中的 细节根本就不关心。事后NASA中 一个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 人说:“至少三次有明显的证据说 明问题的存在,但这三次机会都失 去了”。 幸好在1993年的维修任务之 后,望远镜恢复了计划中的品质, 并且成为天文学研究和推展公共关 系最重要的工具。
控制标准的要求
(4)可行,即标准既不能过高,也不 能过低,要使绝大多数职工经过 努力都可达到。 (5)可操作,即标准要便于比较、衡 量、考核过程中的使用。
3、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控制的对象不同,为它们建立标 志正常水平的标准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 的方法有三种: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 预期结果;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 期结果;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工程(工作)标准。(P325)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 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 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四、控制的基本过程(P321)
(一)确定控制标准 由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计划和 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控制标准的 确定必须以计划和组织目标为依据。 控制工作的范围很广泛,因而,为进 行控制而制定的标准也有许多种。
了解工作失误的原因,为进一步实施创造条
件,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工作效率。反馈控
制可以为奖惩提供依据。 2)反馈控制的缺点。反馈控制有一个 致命的弱点即滞后性,很容易贻误时机,增 加控制的难度,而且损失往往已经发生了。
现场控制
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 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 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 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 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及时纠正。 例如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
三、生产控制法
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性组织而言的 控制。对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性组织, 其主要活动为如下的一个动态过程: 投入原材料、零部件、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经过转换或经营生产出产品或 劳务;销售产品或劳务。在企业的管 理活动中,必须对以上各个环节进行 控制,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对供应商的控制

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 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 合作的双赢关系,帮助他们提高原 材料的质量; 通过持有供应商股份的办法加强对 供应商控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