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及完善监管措施的对策
国际热钱涌入我国的影响与防范
1 李振 宇, 1 于文涛。 国际热钱流 入的
一 置羞
表 1误 蒺 与遗 漏项 E 下的 热钱 娥模 j
年 调整矗的 经 常项 目 资本与金 快速进 出 份 储备资产 ( 亿美元) 融项 目 ( 亿美元)
2 0 l l .O 03 4 6 8 2 0 19 . 5 04 8 1 7
一
、
度。 因此 , 只有 明确表示政府的中立态度 , 并承认 以上行业存在 巨大泡沫和崩溃的风 险,可以影响投机者的心理 ,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投 资者预期 。 ( 对跨境资本征税 一 二) 一直接税与间接税 在人 民币套利预期无法 完全消除的情 况下 , 对跨 境资本流动征税及实行 无息存 款准备金制度都能增加 “ 热钱”套利成本 , 从 而 有 效 抑 制 国 际 “ 钱 ”大 涌 入 。对 跨 热 境资本流动征税相 当于直接税 ,无息存款 准备 金制度 则相 当于对 资本 流人 间接 征 税。这两种税 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促 使流人国内的资本减少 ,期限延长 ,提高 了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 ) 三 完善人 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制度 要 完 善 人 民 币 汇率 形 成 机 制 ,努 力建 立稳健 的 、有弹 性的人 民币浮动汇 率制 度 。这 是 个 很 重 大 的 问题 ,但三 元悖 论 是 思考 的出发 点 。在外汇 储备 和管理 制度 上 ,要 努力 从 顺 差 型 收 支政 策 向平 衡 型 收 支政策转变 ,间时结汇 制度 ,仿 照 日本和 德国的汇藏于民的政策 。 ( 要继续加大各部门对入境资金的监管 四) 力度 监 管 部 门如 外 汇 管 理 局 、金 融 监 管 机 构 、 关 、 安 以及 地 方 政 府 要 联合 起 来 , 海 公 提高监管效率。具体来讲 ,外汇管理机构 要进一步完善对经常项 目、资本项 目和外 债 的审查机制。海关要加强对 出口环节货 物 的价 格 申报 管理 。在对 企 业 出 口产 品 申 报方面 ,要建立起 一套行之有效的海关估 价 体 系 。金 融 监 管机 构 要 加 强 对 外 资 金 融 机构的监管力度 ,强化银行对大额国外转
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热钱流入成为了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热钱流入是指投资者将大量资金迅速流入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行为,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投机和短期投资目标。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来说,热钱流入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对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1. 市场波动性增加热钱流入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投机交易,这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投机性资金的快速进出会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 金融风险加大热钱流入会引发金融风险的积聚。
大量的热钱涌入,往往会导致金融市场过度繁荣,过度扩张,一旦市场发生调整或资金回流,就会引发金融风险。
而一旦金融风险爆发,将严重威胁到中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3. 资本外流风险加大热钱流入还会增加资本外流的风险。
热钱流入往往是短期性的投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很容易选择将资金撤离,导致大量的资本外流。
这不只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也会减少国内投资机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为了减轻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引入有效的资本流动限制措施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本流动限制,规范短期资本流入。
可以采取设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外汇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资本的流动,并降低热钱流入的规模和频率,从而减轻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2. 增强金融监管能力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应对热钱流入带来的金融风险,有效管控金融市场波动,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3.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
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吸引更多长期性投资,减少短期投机行为,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11浅析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011年第4期□/宋怡博浅析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一、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一)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动因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保证资本的安全性是国际热钱的特性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年均GDP 增长率在9.5%以上。
新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趋势。
因此,在我国良好的投资背景下,就吸引了国际热钱逐步流向我国。
⒉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逐利是国际热钱的根本属性,而人民币汇率预期持续升值是国际热钱逐利的重要手段,是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重要原因。
自从2005年7月汇改前到2010年12月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到1美元兑6.68元人民币,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4%,这给国际热钱流入我国增添了重要动力。
⒊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间的利差加大增值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热钱的首要目标,而国家间的利率差则是国际热钱流动的首要原因。
2010年11月初,美联储公开宣布联邦基准利率依旧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超低利率不变;欧元区国家自2009年5月以来一直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日本从2010年10月份把利率从0.1%降至0-0.1%,接近零利率,而我国在2010年10月一次加息,12月再一次加息,并在11月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美联储联邦基准利率与我国上海同业隔夜拆借利率的差额不断走高,这必然会引发国际热钱持续不断流入我国。
⒋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上涨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楼市与股市都才刚刚起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升值空间。
自2009年以来,随着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开始探底回暖,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带动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上涨。
同时,美联储与2010年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是继2008年底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又一次以购买长期国债回笼资金再投资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强劲复苏。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其对策
浅析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热钱的特点、流入中国的原因、现状以及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监管;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步放宽居民个人对境外投资的限制等。
希望我国能在最大程度上平抑热钱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减轻热钱流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热钱;人民币升值;经济影响;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01一、热钱的定义及其特征热钱是指国际上无特定用途的短期投机性资本,它们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非常快,追求最高的报酬及最低的风险,一般进行套利、套汇及资本的升值活动,倾向短期投资。
近年来,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及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些短期资本频繁游走于各国,具有隐蔽性、高流动性、活动领域不固定性及攻击性等特点。
从热钱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热钱投资领域及地区的特征。
首先目标地区经济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高的投资回报率;其次目标地区有可炒作的对象,如粮食、肉禽、房地产和股票等;再次目标地区货币有升值的预期,以便在热钱进入后进行套汇活动;最后目标地区与国际其他地区有较高的利差,并有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以便热钱进入后进行套利活动。
因此,可以合理地判断,热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会选择经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新兴市场国家[1],而中国又成为首选。
因此,中国成为国际热钱的“众矢之的”。
二、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首先,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额首次超过三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很大的压力,而热钱的流入无疑给人民币的升值雪上加霜。
热钱进入国内首先要结汇,从而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占款,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不得不大量购买美元,因此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造成人民币的被迫发行。
由于货币的乘数效应,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了国内的通胀压力,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引言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幻,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和政策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热钱投资,虽然热钱流入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全面剖析。
热钱流入的概念热钱是指短期跨国资本流动,以投机为目的,通常伴随着高投资风险与高回报目标,不是为长期投资而来,而是为了利用短期汇率波动和高额利润而来。
热钱流入是指这些短期跨国资本流入一个国家或地区,以购买资产为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高回报或投机利润。
热钱流入的负面影响汇率风险热钱流入可能造成汇率升值过快过高,这不仅会对出口企业造成压力,还可能增加企业的债务压力,甚至影响雇佣就业。
激发通货膨胀热钱流入也会加剧通货膨胀,因为热钱的涌入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这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进而让投资人面对增加的生活成本。
稳定性风险热钱投资的流动性和短期性使热钱流动的方向容易受到短期事件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市场的过热或过冷,从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应对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和信息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以便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热钱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同时,应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指导,避免投资者盲目跟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货币政策管理通过完善货币政策调节机制,改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控制,以保持外汇市场平衡和货币政策协同。
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应该加大对创新和技术更新的投资力度,推动国家实施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战略,使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
结语总之,热钱流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特质。
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经济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正确看待热钱流入的作用,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热钱”输入渠道、规模及监管对策
二、 当前 国际“ 热钱” 的主要输入渠道
在我 国对外来投机资本实施严格限制 的情况 下 ,热 钱 ” 流入采 取 了 多样 化 、 “ 的 隐蔽 的方 式进 行 。 近年来 , 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渐增强 ,热钱” “ 的输入手 段也不断“ 陈出新 ”成为我国监管部 门面临 的一 推 , 个 巨大 难题 。 相关 专家 的近期 研究 调查成 果表 明 , 当 前 国际“ 热钱 ” 主要 通过 以下 渠道输 入 : 1以资本项 目的名 义流入 。 . 在我 国逐步放松 对资本项 目的管制后 , 资本项 目成为国际投机资本 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 。热钱”通过资本项 目输 “ 入 的渠 道 主要 为 : 是利 用 国内某 些地 方政 府 实施 一 的招商引资政策进行虚假投资 , 将无实体产业投资 需求的资本投入投机利润较高的房地产 、 有价证券 等领域 。 二是 国内投资者通过在 国外成立特殊 目的 的公司, 在境外通过银行借款 、 出让公 司股份 、 发行 可转 换债 券等 方式募 集资金 , 行返 程投 资 。 进 三是 一 些国际金融机构、 大型跨 国公 司通过从 内部调拨资
的证 据 表 明 , 热钱 ” “ 冲击 是 引发 1 9 年墨 西哥 金 融 94
在我 国 , 自中 央 银 行 实 施 了 以市 场 供 求 为 基
础、 参考一篮子货 币进行调节 、 有管理 的人 民币浮 动 汇 率 制度 后 , 民币 汇率 中 间价 已 由20 年 7 人 05 月
成为迫 切需要 关 注及解 决 的问题 。
国际 上对 “ 钱 ” 热 的定 义虽 有不 一 , 基本 反 映 但
了其主要特点 , :1热钱 ” 即 () 是在国际间专 门从事 牟 繁 , 集
中活动于投机性 产业 【 如证券市场 、 2 ] ( 房地产市场
浅析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吸引大量热钱流入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然而,热钱带来的投资和资金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风险。
本文将浅析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讨论相关的对策。
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短期经济波动热钱具有高度流动性,投资者通常快速进出市场。
当大量热钱涌入中国金融市场时,可以推动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这种短期经济波动可能会影响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
2. 资本外流风险一旦市场出现不利的变化,热钱可能会迅速撤离。
这种资本外流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特别是当国家经济面临挑战时,例如贸易战或金融危机,热钱的撤离可能会加剧危机并导致金融流动性的紧缩。
3. 金融市场扭曲大量的热钱流入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扭曲。
由于热钱通常倾向于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将导致这些市场的价格快速上涨。
这种市场扭曲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的累积。
4. 货币升值压力大量的热钱流入可能导致货币升值的压力。
由于热钱是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将增加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
当货币升值时,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热钱对策1. 强化资本流动管理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以控制热钱的流入和流出。
可以采取措施包括设立监管机构、强制银行和企业报告资本流动、加强外汇管制等,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防范相关风险。
2. 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从制度上减少金融市场扭曲和潜在泡沫的风险。
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避免不正当的市场行为。
3. 推动结构性改革通过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吸引热钱的同时,应鼓励外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通过增加生产力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来降低对热钱的依赖。
4.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减少货币供应和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
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与监管对策
胁 。金 融 监 管 当局 应 强化 监 管手 段 , 源头 上 阻止 热 钱进 入 , 维护 金 融 体 系安 全 。 在 以
【 关键词】 热钱 ; 渠道 ; 管 监
1 热 钱 及 其 影 响
以成 为 热 钱 流 人 的 渠 道 。
由于 中 国地 方 政 府一 直对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采 取 鼓 励 与 吸 引 的 政 策 . 所谓热钱 , 又称 为 国际 游 资 , 《 帕 尔 格 雷 夫 经 济 学 大 辞 典 》 在 新 中 用 于 直 接 投 资 的 外 汇 既 可 以在 银 行 开 立 现 汇 帐 户 保 留 . 可 以 通 过 银 也 的定 义 如 下 : 在 固 定 汇率 制 度 下 , 金 持 有 者 或 者 出于 对 货 币预 期 贬 “ 资 行 卖 出 。 就 便 利 了 热 钱 的 流人 : 这 首先 以直 接 投 资 的 名 义 入境 , 后 通 然 值 ( 值 ) 投机 心 理 , 者 受 国 际 利 率 差 明 显 高 于外 汇 风 险 的 刺 激 , 升 的 或 过银 行 兑 换 成 人 民 币 , 借 助某 些 方 式 投 资 于 中 国股 票 市 场 及 房 地 产 再 在 国 际间 掀 起 大 规 模 的 短 期 资本 流 动 , 类 移 动 的短 期 资 本 通 常 被 称 这 市场 。 为 热 钱 ( 资 )。 游 ” 通 过 Q I 渠 道 对 中 国资 本 市 场 进 行 证 券 投 资 .是 外 资 进 人 我 国 FI 大 量 历 史 证 据 表 明 , 于金 融危 机 的产 生 热 钱 难 辞其 咎 。19 对 9 4年 A股 市 场 的合 法 渠 道 。然 而 , 过 购 买具 有 Q I资 格 的 海 外 金融 机 构 通 FI 底 , 西 哥金 融 危 机 爆 发 , 资 抽 逃 使 得 墨 西 哥 外 汇 储 备 在 2天 内减 墨 外 未使 用 的投 资 额 度 , 钱 也 可通 过该 渠 道 流 人 中国 。 热 少 4 O亿 美 元 、汇 率 在 3天 内 暴 跌 4 .7 、 股 市 在 2个 月 内暴 跌 21 % 在 我 国现 行 制 度 下 , 不要 求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的注 册 资 本 等 于 投 资 并 4 .4 79 %。19 9 7年 , 钱 冲 击 波 又从 泰 国开 始 引爆 , 此 过 程 中 , 国经 热 在 泰 总额 , 足部 分 可 以用 外 债 补 足 。 种 模 式 被 称 为 “ 注差 ” 式 。 这 不 这 投 模 在 济 遭 到沉 重 打 击 , 果 就 是 5 后 6家 银 行 被 挤 垮 、 铢 贬 值 6 % 、 市 狂 泰 0 股 种模 式 下 , 债逐 渐 成 为 热钱 进 入 中 国境 内 的便 捷 通 道 。 目前 外 商 投 外 泻 7 %。 融 危 机 随 即 席 卷 东 南 亚 , 0 金 菲律 宾 、 马来 西 亚 、 国香 港 地 区 、 中 资企 业 的 外 债 主 要 有 三 个 来 源 : 是 国外 银 行 提 供 的 贷 款 ; 是 国外 一 二 韩国、 印尼 和 日本 都 受 到 冲 击 。 出 口商 、 国外 企 业 和 私 人 的 贷 款 ; 是在 华 外 资 银 行 的 贷 款 。 中第 二 三 其 时 隔 十 一 年 , 钱 又成 为 越 南 金 融 危 机 的 始 作 俑 者 , 越 南 金 融 热 使 项是 最 重要 的外 债 来 源 。目前 中 国 大 陆对 国 际商 业 贷 款 的 指 标控 制 不 体 系遭遇了灭顶之灾 : 先是股市暴跌 , 20 首 从 0 7年 1 0月 到 2 0 0 8年 6 是 十 分 有 效 , 国 内外 商 投 资 企 业 的 外 债 也 没 有 担 保 限 制 , 对 因此 热 钱 月 , 短 短 8个 月 的 时 间 内 , 志 明 指 数 从 1O 在 胡 16点 下 跌 到 了 3 6点 。 9 可 以 通 过外 债 形 式 进 入 中 国境 内 。 其 次是 汇市 走 低 . 南 盾 兑 美 元 大 幅 贬 值 。 后 是 房 地 产 市 场 跳 水 。 越 最 与 23 地 下 钱 庄 渠 道 “ 下 钱 庄 ” 目前 尚无 明 确 定 义 , 其 操 作 手 . 地 到 但 20 0 7年 底 相 比 , 志 明市 某 些 地 区 的 房价 已经 下 跌 了约 5% 。 胡 0 法大同小异 . 即通 过 在 境 内和 境 外 分 别设 立 拥 有一 定 资金 数 额 的分 支 实 际 上 , 南 金 融 危 机 不 是 一 个 偶 然 事 件 , 具 有 金 融 危 机 的 共 越 它 机构 , 以在 地 下 钱 庄 的 国 外 分 支 机 构 付 款 、 内分 支 机 构 取 款 的方 式 国 同 性 根 源 : 币 的连 续 大 幅 升 值 吸 引 大 量 热 钱 投 机 , 票 市 场 、 地 产 本 股 房 进 行 资 金转 移 , 之 亦 然 。 钱 通 过 地 下 钱 庄进 入 中 国 的模 式 是 , 反 热 先将 市 场 等 资 产 价 格 迅 速 上 升 , 济 泡 沫 在 大 幅 膨 胀 后 破 灭 . 油 、 材 经 石 原 美 元 打 入 地 下 钱 庄 的 境 外 账 户 ,地 下 钱 庄 再 将 等 值 人 民 币扣 除 费 用 料 、 食 价 格 暴 涨 推 高 通 货 膨 胀 率 , 后外 资 撤 退 引 发 本 币 贬值 或 者 粮 最 后 , 入 境 外 投 资 者 的 中 国境 内账 户 。地 下 钱 庄 的 主 要 功 能 在 于 满 足 打 金融体系崩溃。 些 通 过 合 法 渠道 无 法 进 出 中国 国境 的 需 要 , 如 洗 钱 和 毒 品 交 易 引 例 越 南 金 融危 机 为全 世 界 的 通 胀 再 次 敲 响警 钟 , 提 醒 我 国 金 融 监 也 起 的 资 金 流 动 和 大额 换 汇 等 。正 是 由于 地 下 钱 庄 的 “ 色 ” 景 , 得 灰 背 使 管 部 门应 重 视 和谨 慎对 待 热 钱 。 照 中国 社 会科 学 院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按 些 国际 著 名 机 构 在 是否 利 用 地 下 钱 庄 问 题 上 持 格外 谨 慎 的态 度 。目 研 究 所 张 明对 热 钱 规 模 的估 计 ,0 5 2 0 2 0 ~ 0 7年 流入 我 国 的 热 钱 分 别 为 前 使 用 地 下 钱 庄 向境 内注 入 资 金 的 , 以港 台 投 资 者 居 多 。 2 8 、0 8和 3 5 2227 8 1亿 美 元 ,三 年 热 钱 流 入 的 累 计 规 模 为 8 1 亿 美 21
热钱流入的现状及建议
热钱流入的现状及建议国际热钱是一个在现代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历数发生过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无不跟国际热钱的流动相关。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伊始,大规模热钱开始涌入中国。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热钱涌入中国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攀升,呈现出流入数量多、短期流动速度快、流动渠道多和进入领域广等特征。
热钱的大量涌入以及它无法规避的投机性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忧,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际热钱呢,简单来说,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短期国际流动资本。
国际热钱流动性很强,表现为现金、活期和短期存款、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衍生产品、基金等形式。
外汇、股票、房地产是国际热钱投资的主要对象。
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等带来的高收益是国际热钱投机性移动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一)通过经常项目流入第一,国际热钱通过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虚报进出口价格、预收货款、延迟付汇、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流入。
第二,通过收益项下的职工报酬流入,例如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企业以发工资为名义,通过货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
第三,借道海外捐赠和侨汇等经常转移项目流入。
(二)通过资本项目流入第一,国际热钱通过FDI的名义流入,FDI的外汇既可在银行开立现汇保留,也可通过银行卖出,通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股市及楼市。
这些方式包括高报企业所需的资本金、改变资金用途或纯粹虚假投资、在项目审批时化整为零或利用增资扩股、境外并购等时机和方式逃避监管。
第二,通过购买具有QFII资格的海外金融机构未使用的投资额度流入中国。
(三)通过地下钱庄流入这是2008年以来国际热钱流入的新兴渠道。
通常是先将外汇打入地下钱庄境外账户,地下钱庄再将等值人民币扣除费用后,打入境外投资者的中国境内账户,不需要外币形式上的实际流入。
(四)通过个人渠道流入国际热钱还可以通过内地居民每人5万美元结汇额度、香港银行每天8万元人民币电汇限额、现金携入、亲友间直接兑换、香港兑换店兑换以及外籍人士一次性购房结汇等个人渠道流入国内。
“热钱”涌入中国的路径及对策
“热钱”涌入中国的路径及对策作者:刘铁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8期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市和房价上涨。
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面临的热钱形势,分析了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渠道,研究热钱流动对中国的影响等,提出一系列监管热钱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进一步解决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金融监管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150-02一、境外热钱流入的原因1.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元贬值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境外热钱对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预期不仅直接驱使境外热钱入境,还使得境内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近年来的结汇量快速增加,转化成人民币投向境内市场。
随着美元逐步贬值、中国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猛增等,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没有得到真实反映、长期被低估,使得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以期获取汇率调整后的收益。
2.良好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在证券监管方面的强力推进下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种价格长期并存的历史,为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各种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下,大批境外热钱源源不断涌入中国,主要目标是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升值。
3.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表现和预期。
2000年以来,中国GDP始终保持8%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未来预计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维持良好的市场预期。
4.中国的高利率及存贷款之间的高额利差。
热钱跨境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赚取利润,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付出的成本。
对于实体经济中的热钱来说,其跨境流动的收益包括人民币汇率升值收益以及投资收益,成本则主要是跨境流动的机会成本。
(1)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为实体经济中热钱的跨境流动提供了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导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常会受到本国国内资本规模的制约,为了补充国内资本不足,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常常采取引入国际资本的方式。
这些国际资本除了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国内,还有一部分在国内以有价证券、短期借款、短期投资等从事资产增值投机买卖的短期资本的形式存在,我们把这些国际短期资本称之为热钱(hot money)。
热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高流动性。
如果热钱规模较国内投资大,其高流动性很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形成明显冲击,甚至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8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巨额游资在亚洲各国金融市场的炒作和快速撤离,最终导致了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的崩溃。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明确昭示了关注国际短期资本动向的重要性。
就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热钱在中国境内的规模逐渐增大。
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由负转为正,首次为中国境内热钱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证据和先兆,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增无减,涌入中国的热钱规模也在扩大。
虽然中国政府多次表示近期不会对人民币进行重新估值,但由于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这些热钱有可能以各种形式仍然留在国内进行短期投机活动,从而对国民经济形成不良冲击。
而且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估计在不久的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热钱涌入中国。
因此,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在中国再度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前研究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极为必要的。
二中国热钱规模概算[1]本文将通过对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测算中国的热钱规模,考察的起点是2002年。
原因在于,国际热钱和汇率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贸易或资本账户将外币直接兑换成人民币,是从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中获利的最便捷的方式。
国内出现热钱的迹象也是随着2002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开始显露的。
表1列出的中国外汇储备总量、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以及相关的误差与遗漏项金额等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误差和遗漏项由负转正,表明从2001年到2002年资本由外逃转为流入,且这一数值到2003年进一步增长到184.22亿美元,增加了136%。
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与监管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金融之窗○
科技信息
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与监管对策
魏光强 (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 山东 济南 250023)
【摘 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热钱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地下钱庄等渠道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金融体系安全构成了一定威 胁。 金融监管当局应强化监管手段,在源头上阻止热钱进入,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
以成为热钱流入的渠道。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一直对外商直接投资采取鼓励与吸引的政策,
用于直接投资的外汇既可以在银行开立现汇帐户保留,也可以通过银 行卖出。 这就便利了热钱的流入:首先以直接投资的名义入境,然后通 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中国股票市场及房地产 市场。
通过 QFII 渠道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 是外资进入我国 A 股市场的合法渠道。 然而,通过购买具有 QFII 资格的海外金融机构 未使用的投资额度,热钱也可通过该渠道流入中国。
表 1 三批供试品中林可霉素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
200907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90702
20090703 平均值(%)
标示量含量% (n=3)
92.82
93.26
92.12
92.73
RSD(%)
1.1
0.95
1.2
1.1
以上三批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中林可霉素含量为标示量的 92.73% 2.10 与药典方法的比较 用药典规定的流动相:0.05mol/L 硼砂溶液 (用 85%磷酸调 pH 值至 5.0)-甲醇-乙腈(60:36:4)分别配制对照品溶 液和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 试 品 溶 液 各 10μl 进 样,记 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同时将所测的结果与本法比较,结 果见表 2。
国际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视中国经济金融动向。伺机进入。一旦金融政策调整吖现偏颇,蛰
伏下来的大量国际热饯便会兴风作浪。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有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热钱漉入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4年以来。中国实施的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 都是为抑制国内通货髟胀的潜在压力.货币供应最的增长也一直保 持在14%左右。但是国际热钱对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造成了极大 的压力。因为国际热钱大量涌人。迫使央行被动地增加货币投放, 从而减少相关货币政策的效果。央行的这种被动性是由于中国银行 汇率政策造成的。根据银行的汇率政策,中国对进来的外汇只能被 动地兑换,而且进来多少就必须兑换多少,如果国际热钱不断涌 入.人民币的需求就会不断上升,最终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由 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增加,会促进热饯进入,又会加大中国货币的 投放,从而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上升。最终有可能进入一 个恶性循环。大大降低宏观政策的效果。 (二)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 近几年中国进出El贸易势头强劲,国际收支出现持续较大顺 差,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出现逆差,加上其国内经济长期 疲软,美日等国为转嫁本国经济困境。借口近年中国外汇储备迅速 增长。极力助推、鼓噪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热钱涌人中国产生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使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激增,加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 压力,扩大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只要人民币升 值预期不变,流人的国际热钱会继续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更 大。 (三)国际热钱流入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类似予亚洲金融危机前国际热钱流人东南亚各国的情形,2003 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际热钱流向了中国房地产,瓤且对中国房地产 市场已经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冲击。央行上海分行的(2004年上海市
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l—11月,通过多种
浅谈热钱流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8/09 总第 376 期 13
经济金融观察
在目前的银行换汇管理方面,内地银行允许每人 5 万美元 的换汇额度、香港银行允许每天兑换 2 万港币至人民币和每天 向内地银行汇款 8 万人民币的安排,是热钱流入最主要的两个 合法漏洞。对个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个人热钱流入途径中最常 用的是每人每年 5 万美元的结汇限额,有 49%的受访者使用。 有的受访者用了多达十个亲友的名义结汇,受访者平均使用了 1.7 个国内个人账户汇入。尤其对于在海外个人,使用此渠道的 受访者比例更高达 85%。其次常用的人民币汇兑渠道是香港银 行允许每天 8 万人民币电汇限额,在所有受访者中有 20%使 用,在香港居住的受访者中有 34%使用。此外,有 15%的受访 者与亲友兑换,9%使用地下钱庄或黄牛的渠道,7%使用外币 兑换店,7%使用现金携入的方式。
堵塞制度漏洞,打击热钱流入渠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对 于虚假贸易,通过严格稽查贸易结汇过程,做好备案登记制度; 对于地下钱庄,通过堵疏结合,在全力打击这种非法金融活动 的同时,深挖地下钱庄的存在原因,在制度上予以引导,使其从 地下走上来,置其于金融监管之下。
国际热钱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宏观经济国际热钱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张 益 西南财经大学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国际热钱的形成机制,流动渠道以及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制度安排,政策监管,税费调节等方面探讨了应对国际热钱流动可以采取的措施并为我所用的思路。
关键词:热钱;国际资本;资金流动;汇率机制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01-02国际热钱,又称国际游资、逃避资本,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流动的投机性资金,短期性、流动性和投机性是其主要特征,这些国际游资流动的目的只为追求短期利润和逃避风险,所以也成为引发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国际热钱通常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的形式流入我国,有研究认为,目前在我国沉淀下来的热钱规模已达万亿美元,每年流入的热钱也在千亿美元以上,这些热钱一般会进入我国的楼市、股市等市场,获取足够利润后又迅速撤离,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
国际热钱为什么要争相流入我国?当然是为利而来。
1.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机会颇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已经连续保持十多年7%以上的高速增长,做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内各类市场蓬勃发展,各种投资机会层出不穷,各项政策制度又还不尽完善,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海外热钱抱着到中国市场捞一笔就走的心态涌入了我国。
2.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升值也是吸引国际热钱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把人民币当做一种资产,那么她的升值必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国际热钱瞄准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差,将人民币作为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在不断推高我国外汇储备的同时,也推动人民币陷入了一个“升值—预期升值—再升值”的循环当中。
3.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利差较大即使美联储在2015年末加息后,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依然维持在0.25%-0.50%的区间,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率长期徘徊在0左右,甚至已进入负利率时代,而我国在经历2015年的连续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依然有1.5%,而且由于放开了利率浮动上限,部分商业银行实际存款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
中国“国际热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1苏州大学 , 江苏 苏州 25 0 ; . 1062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舟 山 362 ) 10 1
[ 摘 要]在我 国对外来投机 资本 实施严格 限制 的情况下 ,热钱” “ 的流入采取 了多样化、 隐蔽的方式进 行。 如何有效遏止 国际热钱流入 和流动性过 剩 , 需要从 解决我 国经济发展 中的 自身结构 问题、 整人 民币升值预 调
一
、
引 言
20 年第一季度流入我 国热钱 的数量 , 08 见表 1 。 表 1 20 —20 年第一季度流入的“ 02 0 8 热钱” 数额
( 位 : 美元) 单 亿
年度
新 增外
截至 20 0 8年 4月 底 , 国外 汇 储 备余 额 已经 高达 中
1564亿美元 , 个数 字实 际上 已经 超过 了世 界主要 7 76 . 这
肘 有关 国 家经 济 政 策 等 高 度 敏感 , 能 迅 速 地 作 出反 应 , 并
“ 热钱 ” 一188 226 966 (4 5 .4 7 . 6 .8 5 U263 l53 8 7 .7 42 .3 34)(6 .1 .9 869 )
3 08 03 20 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资料计算
目的的“ 热钱” 。
汇储备
贸 易顺 差 338 3 . 43. 14 .8 74.0 22 7 .3 印 7 9 9 8 279 17 6 62 3 外 商直 接 投资
—
热钱 ( o Moe) 又称“ H t ny , 逃避 资本 ” R f e ai1, ( e geC pa) u t
达 10 以上 , 中 以 20 7% 其 07年 上 半 年 为 最 : 半 年 为 上
国际热钱流入对经济的影响及监管建议
利差驱动
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国际资本为追求更高收益而流 入国内。
汇率预期
如果预期某国货币将升值,国际投资者会提前流入该国,以 获取货币升值的潜在收益。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避险需求
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相对稳定的国家,以避 免风险。
资本逐利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钱通常会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市场,以实现资本增值。
日期:
国际热钱流入对经济的影响及监管 建议
汇报人:
目录
• 引言 • 国际热钱流入对经济的影响 • 国际热钱流入的原因分析 • 监管建议与对策
01
引言
热钱的定义与特点
•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金,热钱的 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 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的目的是纯粹投机盈利 ,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
市场活力
国际热钱流入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和流动性,为市场 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负面影响
经济波动
国际热钱的流入和流出常常受 到全球经济环境和投资者情绪 的影响,可能导致经济的波动 。大量热钱突然流出可能导致 股市下跌、汇率波动等不良经 济后果。
通货膨胀压力
国际热钱流入可能导致国内货 币供应增加,进而引发通货膨 胀压力。通货膨胀的加剧可能 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造成负 面影响。
国际热钱流入的背景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增长迅速、投资回报率高 ,往往成为国际热钱流入的目标。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国际热钱流入对经济的影响及监管建议,有助于更好地 认识和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在以下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国际热钱流入对经济的具体 影响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监管建议。
浅议我国热钱的流入及防范对策
称 F I是 发展 中国家 克服 资金 和技 术 “ 颈 ” 加 快 D) 瓶 . 经 济发展 的有效 途径 。近 年来 . 商直接投 资对我 国 外 经 济效率 的提 高和经济增 长所 起 的作用 非常重要 因 此全 国各地政府 都利用 自己的优势 . 可 能地 为外商 尽 提 供优 惠 、 利 的投资 条件 吸 引外资 , 便 一定 程度 上放 松 了监 管力度 。这种情况下 , 一些 热钱持有者 就有可 能会借 助一些便 利条件 . 通过 设立空壳 公 司等 方式伪 装成 直接投资进 人我 国. 以非法手段 结汇后挪 作他 再
着合 法的外衣 , 常隐蔽 , 非 很难被 发现 。
( ) 一 伪装 成 贸易项 下货款进入
( ) 三 通过 外商直接投 资进入 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 ( oe nD rc Iv s n, F ri i tn et t简 g e me
1 过高报 出 口价 格的方式进入 例如 国外热钱 . 通 持有者 与国 内贸易公 司签订 了一 批货物 的 出 口合 同 .
大, 给热钱 的流入 带来可能。近年 来, 内股 票市场 、 国 房地 产市场 等均 出现 了大幅波动 , 影响 了我 国经济
的正常发展 , 热钱就是 其 中的一个重要原 因, 这是我 们必须面对的 , 也是 亟待 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 热钱 ; 入 渠道 ; 险 防 范 流 风
中图分类号 :8 0 F3
பைடு நூலகம்
交货 、 收汇 ” : 外采购 商 向境 内供 货商 购买商 境外 即 境 品 . 品在境 内使用 , 由境外采购商 向境 内供货商 该商 并 支付外币货款。 近年来 . 随着我国 国际贸易的持续扩大 以及 与国际经济 融合度 的加深 ,境 内交货 、 收汇” “ 境外 的交易方式越来 越多。由于这种交易方式 的资金 流没 有对应 的海关监 管的货 物流 .只凭 贸易合 同等无法判 定其真实 的贸易 背景 . 从而为热钱 的流入提供 了渠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 革伊始,大规模热钱开始涌入中国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热钱涌入中国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攀 升,呈现出流入数量多、短期流动 速度快、流动渠道多和进入领域广 等特征。热钱的大量涌入以及它无 法规避的投机性渐渐成为我国经济 发展的重大隐忧,给中国经济带来 极大的风险。
国际热钱通过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 投资者虚报进出口价格、预收货款 、延迟付汇、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 流入。第二,通过收益项下的职工 报酬流入,例如珠三角地区的来料 加工企业以发工资为名义,通过货 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第三 ,借道海外捐赠和侨汇等经常转移 项目流入。
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吸引国际热钱流 入的重要因素,而大规模的热钱流 入,增加了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 使人民币升值预期得到强化,形成 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套汇资金流 入一外汇供给增加一人民币升值压 力增强一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 循环机制。
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及完善 监管措施的对策
LOGO
摘要: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 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 国际流动资本。近年来,大规模热 钱迅速流入中国,呈现出速度快、 渠道多等特征,其无法规避的投机 性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
工作365网,找工作 RT5R
它和欧洲委员会在1996年签署 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达成彼此在 信息交流,技术援助和其他商定 领域的互助,帮助南盟产品进入 欧洲市场。1997年与加拿大国 际开发署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促 进双方经济交流,尤其对南盟在 加德满都的结核病中心提供技术 和其他帮助。
南盟-日本特别基金于1993年建 立,在南盟各成员国和日本商定 的领域内提供财政帮助和支持。 此外南盟和东盟还定期就双方共 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磋商。
联系成为了南盟首脑会议的中心议 题,得到了区域内部(还有区域之 外)包括政界、企业界、智库学界 、民间社团和媒体的广泛讨论。地 区联系不仅是指道路、铁路和运输 连接,还包括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对于南盟来说,现在有必要制定 一个清晰切实的战略落实相关政策 、方案和项目。连接必须是建设性 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因为南盟从2006年6月开始运作南亚 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不同的阶段逐 步过渡到关税同盟,共同货币,而受 第九届首脑会议(马累举行)委任的 知名人士小组预计在2020年南盟将实 现经济联盟,其报告和建议打算在科 伦坡举行的第十届首脑会议上公布。
南盟与联合国一些机构,地区组织和 国家在经济以及其他商定的合作领域 有一些联系。尤其是与联合国贸易与 发展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药物管制 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经济 和社会委员会(亚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