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使用之体会和建议
对七年级数学(苏科版)教材的认识与建议[原创].doc
对七年级数学(苏科版)教材的认识与建议镇江市第四中学任曙在新一轮基础教冇改革中,新的《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几I-年的《教学大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七年级数学(苏科版)新教材随Z取代了III教材,木人在使川新教材的过程屮,不断摸索前进,不断与使川多年的III教材对比,从屮受到了许多启迪.一、版面及栏目设计新颖、富有启发性.新教材一改传统教科书严谨、刻板、抽象的味道,图文并茂,给人以生动、亲切、活泼的感觉,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每章的章头部安排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一翻开教材就能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屮冇效的使川计算器或计算机等.新教材力图采川“问题情紮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对新知识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稈.新颖的栏目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在问卷调杏中学生写道议一议'能使我们充分地发表白己的意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开阔思路,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达到合作学习的H的”;做一做'不仅让我们在学屮玩玩屮学,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并且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论,才是深刻的,真实的,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数学实验室'使我们感受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提高了白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阅读'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我们知识面,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想一想’能拓展臼己的思维,能探讨更多的问题”;“'数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社会实践调查,感受生活就是数学,同时也使我们学会如何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撰写数学小论文,交流研究成果”.一•、改变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苏科版的数学教材较Z前省编教材边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新教材Z所以新,笔者认为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以前教师是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现在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纟H.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最重要的是:教师是数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现者.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检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同时在课堂教学屮,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穆的趣味性、现实性,帮助学生积累冇关数学操作活动经验,获得一•定成功经验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冇家”.三、创设情境,引领问题探究.教材在编排上充分体现了走讲生活,贴近生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主题,注重创设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稈,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思考、创新;有强烈的层次感,使得好、屮、差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例如在新教材第二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节,新教材采用了平时常见的足球比赛创设情境,以净胜球数为计算方式,引入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并通过数学实验室,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在第三章《从三个方向看》是以唐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关于庐山风景的一首诗为情景导入,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方向看同…物体,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既具有时代气息,也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充分强调合作意识,动手意识,研究性和探索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白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种背景,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得到淡化,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转变.在这种学习方式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拥有者,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他将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对学生的“合作” 结果进行分析、评判,并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rti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Z间rh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合作交流既是-•种学习方式,也是-•种教学模式,分组要体现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新教材的第四章《字母表示数》的数学实验室中,是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片,按不同方式拼大正形,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在课堂教学屮,学生做的答案在交流时都非常精彩;在笫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角的这一节,学生通过一付三角形和量角器动手做一做,再通过动手折纸感受角平分线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这些做法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动脑的过稈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经丿力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简化运算,改变了以前的繁、偏,强调新的计算方式如计算器的运用.在七年级有理数运算教学屮,学生对43X8、79+96等计算,都愿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器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它的广泛使川对计算的影响较大,同时计算器的使用要求运算的结果多样化,使佔算受到重视,在解决实际问题屮更实际,也为今麻学习统计等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在新教材分三次介绍计算器的使用,第69页第9题就明确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两题,而探索研究屮的第20题,如果使用计算器计算,就不算“难题”了.这就是说计算器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能体现主体性,更有利于学生门主构建知识,学习更具个性化,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川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六、新教材采用“混编”的形式,强调学生对数学统一性的认识.以往的初屮数学教材都分为代数、几何两本书,并按各白的体系进行编排.而新教材则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采取“混编”的方式,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这样编排能够体数学备分支Z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教学内容的变化,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致于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白信心,同时,代数与几何内容的“混编”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统一性的认识,避免因代数、儿何人为分册而造成学生思想上的不相容.当然,从最近几个月的课改实践来看,我们认为新教材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K每一章的编写应该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稈标准为依据,关注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即突出数与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体现数学的柴体性.但是,新教材中有些章节之间的知识体系不连贯.如有关鉴式部分的内容,上册初步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下册则介绍蕖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以及整式的加减等运算法则.从实际教学屮我们发现,这一部分知识的呈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思维的跳跃.我们建议将《整式的加减》移到上册《去括号》Z后,这对后继学习《一元一次方稈》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处理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2、课时安排要尽可能合理.新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而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但是在有些章节内容的编写上安排的课时远远不够.如在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屮的《用方稈解决问题》这一节,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比使用旧教材的效果要差.我们建议在这一节内容的编写上应适当的增加一些课时,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3、对做一做、议一议的思考.现在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节都有做一做、议一议,总感到做一做、议一议会花去很多时间, 等到大家做一做、议一议好了以后,早已下课,许多该完成的知识没有完成,特别刚开始时十分明显,如何把握好做一做、议一议呢?做一做、议一议要注意控制好时间,可以让学生记时,不能让他们慢慢地做过去看,议过去看,也不是都要做,部要议,可以不做的就不要做,可以不议的就不要议,是不是说教材出问题,不,其目的主要体现在每一个人部获得成功,特别是差生.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做一做、议一议才充分体现教材的精神,否则类似于流水作文.。
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体会作者:卢秋华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5年第09期摘要:教材是师生学习的蓝本,教材的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现行苏科版数学教材提出修改建议,使初中教材不断完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呈现;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23-001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内容呈现的顺序和知识的整合方面做了调整。
已经改进的地方有:一、知识的整合更好,知识体系更好。
更方便学生学习掌握,有效地减少遗忘。
例如概率统计知识的整合。
由原来旧教材的七章内容:七下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七下第十三章感受概率;八上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八下第十二章认识概率;九上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九下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九下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遍布五个学期,改为现在的五章内容:八下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八下第8章认识概率;九上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九上第4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九下第8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
只在连续的三个学期出现,体系性更强,学生更易于学习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二、证明的提出更早,更规范。
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增强。
证明由原来的八下第十一章才提到,修改到了现在的七下平面图形的认识之后提出。
新教材在七上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曾结合有关概念用“因为……所以……”引导学生弄清因果,在此基础上七下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结合平行线的有关内容,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的方式进行推理,到七下十二章“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范例,采取了形式化的三段论证-“因为……所以……(……)”完整的呈现了命题证明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演绎推理以及综合法的书写。
遵循小步子、多层次的原则,逐步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认识及思考
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认识及思考一、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认识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下面谈谈我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1注重生活联系,形式活泼多样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逐步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这个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
新教材中穿插了许多图表,降低了思维难度,更使得学习充满乐趣。
数学的价值只有通过与现实相联系才能体现出来,而新教材恰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去感悟和理解所学的各个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
如七年级第五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节,通过天坛、地球仪、高楼大厦等学生身边事物的介绍,让学生感受球、柱、锥、面、线、点,觉察到几何就在身边。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2注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做”数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苏科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操作、活动、思考、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习惯。
3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新教材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其发现数学、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
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也是新课程“过程性目标”在教材上的反映,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例如七年级上第五章《图形的变化》,在七巧板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涂上不同的颜色,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
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的全过程之中。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思考与编写建议
离 地 面 的 高 度 这 部 分 图 形 ( 4) 进 一 步 使 问 题 结 构 明 图 ,
晰 , 便 于 学 生 自学 课 本 。 也 二 、 方 法 前 后 处 理 可 统 一 。 于 迁 移 配 便
A A E
苏 科 版 数 学教 材 ( 中 ) 出现 配 方 法有 两 处 : 初 中 一 处 是九 ( ) 8 上 第 8页 ~ 9页 , 配 方 法 解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 8 用 思 考 与 探 索 如 何 解 一 般 形 式 的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a x+
确 至 .m ) U 1 ? 0
图 3
图 4
将 实 际 问题 抽 象成 几 何 问题 的关 键 是 画 出草 图 , 画 图 是 思 考 问 题 的 起 步 ,准 确 的 图 形 能 反 映 问 题 中 的 已 知 与未 知 之 间 的 关 系 ,所 以 所 画 草 图 应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教 材 上 的 图形 ( 3 隐 去 了 小 明 眼 睛 离 地 面 的 高 图 ) 度 , 样 给 人 感 觉 不 妥 , 为 实 际 计 算 气 球 的 高 度 时 必 这 因 须 加 上 眼 睛 离 地 面 的 高 度 。建 议 在 图 上 画 出 小 明 眼 睛
( 州市 汤汪 中学 , 苏 扬 江
从 20 0 4年 秋 学 期 开 始 , 校 使 用 苏 科 版 的 初 中 数 我
学 教 材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者 感 到 教 材 有 几 个 地 方 需 要 笔 加 以改 进 , 议 如 下 。 建
一
扬州
250 2 0 4)
再如 , 科 版九 册 ( ) 材第 5 苏 下 教 5页 中 的 问 题 。
问 题 2为 了 测 量 停 留 在 空 中 的 气 球 的 高 度 , 明 . 小
苏科版数学教材建议
对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一点看法一、版面及栏目设计新颖、富有启发性.新教材一改传统教科书严谨、刻板、抽象的味道, 图文并茂给人以生动、亲切、活泼的感觉, 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每章的章头都安排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使学生一翻开教材就能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新教材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对新知识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 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 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新颖的栏目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写道:“‘议一议’能使我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加强同学间的交流, 开阔思路, 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做一做’不仅让我们在学中玩, 玩中学, 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并且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论, 才是深刻的, 真实的,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数学实验手册’使我们感受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阅读’拓展了我们的视野, 扩大了我们知识面, 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想一想’能拓展自己的思维, 能探讨更多的问题”;“‘数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社会实践调查, 感受生活就是数学, 同时也使我们学会如何搜集信息, 整理料, 撰写数学小论文, 交流研究成果”.二、改变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苏科版的数学教材较之前省编教材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新教材之所以新, 笔者认为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以此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 以前教师是讲授知识, 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现在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最重要的是:教师是数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现者.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 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现实性, 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数学操作活动经验, 获得一定成功经验和学习兴趣, 从而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三、创设情境, 引领问题探究.教材在编排上充分体现了走进生活, 贴近生活, 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主题, 注重创设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 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激发学生思考、创新;有强烈的层次感, 使得好、中、差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例如在新教材《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节, 新教材采用了平时常见的足球比赛创设情境, 以净胜球数为计算方式, 引入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并通过数学实验室, 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在第三章《从三个方向看》是以唐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关于庐山风景的一首诗为情景导入, 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 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既具有时代气息, 也易于学生接受,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充分强调合作意识, 动手意识, 研究性和探索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种背景, 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得到淡化, 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转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拥有者, 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 他将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对学生的“合作”结果进行分析、评判, 并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 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合作交流既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分组要体现出“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这样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新教材的《字母表示数》的数学实验室中,是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片, 按不同方式拼大正形,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 促使学生合作交流、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做的答案在交流时都非常精彩;在《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角的这一节, 学生通过一付三角形和量角器动手做一做, 再通过动手折纸感受角平分线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做法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动脑的过程中, 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 使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 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简化运算, 改变了以前的繁、偏, 强调新的计算方式如计算器的运用,在七年级有理数运算教学中, 学生对43×8、79+96等计算, 都愿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器的特点是快速、准确, 它的广泛使用对计算的影响较大, 同时计算器的使用要求运算的结果多样化, 使估算受到重视,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更实际, 也为今后学习统计等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在新教材分三次介绍计算器的使用,如果使用计算器计算, 就不算“难题”了.这就是说计算器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能体现主体性,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学习更具个性化, 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 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六、新教材采用“混编”的形式, 强调学生对数学统一性的认识.以往的初中数学教材都分为代数、几何两本书, 并按各自的体系进行编排.而新教材则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 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层次的展到高层次的综合, 不断深化.采取“混编”的方式,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这样编排能够体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联系, 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而且教学内容的变化, 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致于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 代数与几何内容的“混编”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统一性的认识, 避免因代数、几何人为分册而造成学生思想上的不相容.当然经过几年实践来看, 我们认为教材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每一章的编写应该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关注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即突出数与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系, 体现数学的整体性.但是, 新教材中有些章节之间的知识体系不连贯.如有关整式部分的内容, 上册初步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 下册则介绍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以及整式的加减等运算法则.从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 这一部分知识的呈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思维的跳跃.我们建议将《整式的加减》移到上册《去括号》之后, 这对后继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样处理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2、课时安排要尽可能合理.新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而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但是在有些章节内容的编写上安排的课时远远不够.如在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节,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 比使用旧教材的效果要差.我们建议在这一节内容的编写上应适当的增加一些课时, 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3、对做一做、议一议的思考.现在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节都有做一做、议一议,总感到做一做、议一议会花去很多时间,等到大家做一做、议一议好了以后,早已下课,许多该完成的知识没有完成,特别刚开始时十分明显,如何把握好做一做、议一议呢?做一做、议一议要注意控制好时间,可以让学生记时,不能让他们慢慢地做过去看,议过去看,也不是都要做,都要议,可以不做的就不要做,可以不议的就不要议,是不是说教材出问题,不,其目的主要体现在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特别是差生.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做一做、议一议才充分体现教材的精神,否则类似于流水作文.2015-3-20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关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体系的五点思考4页word
关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体系的五点思考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因此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适用,教师用书对教师的教学有明显指向性,是编书者的最大目标和最高要求。
顺应各方面的因素,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于2007年9月在我校开始使用,在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对教材以下几点思考:一、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开始越来越多的转化为例举式定义就苏科版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而言,对代数式已没有明确的定义。
原来教科书是这样定义的:用运算符号把数字与数字、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代数式。
现在苏科版教科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像n 2,s/5,0.8a,b/a,2n+500,abe,2ab+2ac+2be等式子都是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代数式。
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概括出以上式子所共有的数学特征,并用扼要的文字语言描绘出来。
要让学生自主准确概括,这个要求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是不容易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步步为赢”,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原来的定义直接告诉学生,而少了学生自主总结概括的过程,学生对概念的映象就不够深刻,同时不利于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苏科版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定义,如七上课本12页,正负数的定义,也是例举式定义,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比0大的数就是正数,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等。
可以发现,教材从重基础开始转变成基础与能力并重。
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二、教材更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编教材在七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引人中,形象的用到了天平,在实际生活中,当天平左右两边的份量相等时,天平就平衡了。
而方程就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这一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方程的概念。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内容及教学经验分享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内容及教学经验分享初一数学是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以“学生为本、知识为主、能力为重、立德为先”的教学理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使学习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教授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悟。
一、教材内容全面系统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全面,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主题。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教材提供的丰富案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各类问题都涉及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有多种思路和方法。
三、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教材中设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几何单元中,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测量问题;在统计与概率单元中,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问题导入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在函数单元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和图形,自己总结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中,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深入解析和实例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文将从分析教材中的优点入手,探讨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逻辑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的习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例如在解析几何章节,通过详细的图示和解题思路的拆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几何问题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强调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不仅仅是一堆抽象的符号和定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比如在方程与不等式章节,教材中会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式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教材中的习题设计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章节,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连线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及其函数关系,从而发现函数中的某些规律。
这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4.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思维空间想象和几何思维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几何图形和实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例如在平面几何章节,教材中通过构建实物模型、探究几何性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实践中发现。
这种注重空间想象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析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析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教学中注重解析与启发,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引入新的概念和知识点时,经常会通过实例来进行引导与解析。
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材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并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问题。
这种实例引导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问题解决的思路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设计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
教材中的问题往往是多样化的,并且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材会给出不同的数据,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归纳。
这种问题解决的思路训练,可以使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
在学习几何时,教材会布置一些证明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证明思考。
证明题目往往需要学生观察问题的特点,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运用合理的逻辑推理来进行证明。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个性化教学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材中的习题种类丰富,涉及到不同的思维水平和难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练习。
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培养数学思维的学习习惯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通过设计合理的习题和练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材中会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读与学习技巧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读与学习技巧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业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初步接触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阶段,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一数学教材,达到得心应手的学习效果,则是每个初一学生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初一数学知识。
一、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解读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是基于新课标要求编写的教材,在内容和难度上都与传统教材有所不同。
该教材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该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1.1 初中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初一数学教材的前几章主要介绍了数的概念、自然数和整数的性质,以及基本的四则运算。
这些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实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2 几何图形与图形变换几何图形和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初一数学教材涉及了点、线、线段、射线、平面等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常见图形的性质和构造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等变换方法。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要注重观察和实践,通过绘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1.3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涵盖了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如频数、频率、平均数等,并提供了一些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初一数学教材的学习技巧除了对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的解读,下面将介绍一些学习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初一数学知识。
2.1 提前预习教材在开课前,可以提前预习教材。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和概念,对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评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评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进行评析,探讨其对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效果。
一、单元设置合理,从整体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的单元设置合理,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按照数学的不同分支知识进行划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
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和建立模型等思维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考方式,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
在每个单元中,教材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例如,在代数单元中,教材会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模,并通过数学推理和计算得出解答。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 passively 接受知识转变为 actively 构建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几何单元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的抽象表示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讨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时,教材会通过构建几何图形和推理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推理方法。
这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提升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加强实践与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经常引入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概率单元中,教材会设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概率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解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解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而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正是以此为指导原则,通过解析问题、引领思考和开展实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进行解析,探讨其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通过解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解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示例,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自己进行拓展思考。
同时,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教材还会引导学生类比、举一反三,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抽象思维。
例如,在教材中,通过解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几何图形的相似性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思维方式。
通过这样的解析,学生可以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引领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引领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一些思维导图、问题导入和思考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提出疑问,并且通过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材中,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法。
教材不仅提供一种解法,同时还给出了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解题思路的可能性。
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地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三、开展实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理解苏教版初二数学教材注重开展实践,通过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的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教材中,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引入和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例如,在教材中,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建模和实际测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评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评析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媒介,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进行评析,探讨其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和改进之处。
首先,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有以下几点突出之处:一、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思考教材中注重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如购物结账、量体裁衣等。
这样的示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数学思维。
二、加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教材中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法。
这些问题涉及到多个数学概念,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创设探究性学习任务和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法。
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其次,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方面也具备以下优势:一、强化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教材从数学思维的本质出发,重点讲解数学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通过举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训练逻辑推理的方法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逻辑推理题目,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逻辑推理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然而,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材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也存在一些改进之处:一、缺乏扩展性问题教材中的问题解决部分缺乏足够的扩展性问题,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拓展思维。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缺少启发式问题教材在问题设计上过于注重答案,较少给学生留下解题的自由空间。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解析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解析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解析——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在这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进行解析,并探讨其中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如何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支持。
一、突出问题解决过程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将解题过程作为教学的重心。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涵盖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和技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灵活的解题思路。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数学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们会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
教材中的扩展习题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并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教材中的图表、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习题解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四、关注数学应用和跨学科思维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数学应用部分,介绍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出跨学科的思考能力。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评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评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近年来,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的角度进行评析,探讨该教材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业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通过合理设计的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模式。
例如,在几何部分的教学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通过引入丰富的几何图形、定理和推理方法,激发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其次,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通过设置一系列有趣且实际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代数部分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代数式解决物体运动问题、数据分析问题等,激发学生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创造新的解决问题方式和方法的能力。
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通过引入一些有争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论部分的教学中,教材引入了一些经典的数论问题,如费马大定理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苏教版初三数学教材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数学学习平台。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
A
● I
● ●,I lI
B C B D
教材安 排了 四个 部分的课程 内容 :数与 代数” “ “ 、图形
几何 ” “ 计 与 概 率 ” “ 合 ‘实 践 ” 、统 、综 j 。注 重 了十 个 核 心 概 念. 十个 核 心 概 念包 括 如 下 : 展 学 生 的 数 感 、 号 意 识 、 发 符 『观 念 、 何 直 观 、 学 分 析 观 念 、 算 能 力 、 理 能 力 、 白 J 几 数 运 推 模 型 思 想 、 用 意 识 和 创 新 意 识 。充 分 体 现 了 “ 应 四綦 ” 即 荩 础 : 知 识 、 l技 能 、 今 数学 思 想 、 本 活动 经 验 。教 卿 在 教 学 荩本 蔡 基 过程 巾要将十个核心概念 内容和“ 四荩 ” 有机地结合 。 “ 综合 t实践” j 内容的设置 , 如课题 学习《 作l 盖的 长 制 九
一
和建 议 。
苏科版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 ( ) 面 体现 了新 课 程 标 : 出的 理 念 和 目标 1全 隹提 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 (0 1 ) 出 : 2I年 提 数学 课程应致 力于实现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 H标 . 面 伞俸学生 . 要 适应 学生个性 发展的需要 , 得人人都 能获得 良好 的数学 教育 . 使 不同的人扯数学 卜 得到不同的 发展。特 别强 调了数学教育 是 整 个 人 教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 程 内容 注 重 了十 个核 心 概 念 , 分体 现 了“ 2课 充 四基 ”
则
如定卯 直角三角形 斜边 的巾线等 于斜 边的一 的弓 卜 l 入 。 原来 一 般在 学 了特 殊 四 边 形 矩 形 的性 质 和 判 定 后 才 引入 。 如 图 . I B 中 . A C=9 o , R △A C B 0
举。 ( ) 分 概 念和 定理 的 引入 别 出心 栽 3部
有 的学 生 说 垂 商 的位 置 比较 特 殊 . 的 学 生 说 B D 有 A = C D 时 . 有 学 生 说 B = D时 位置 比较 特 殊 , 而 引 出 A 还 DC 从 三角形的高 、 角半分线和巾线 。 奉例 电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发现结论 .渗透 了运 动 变化 的思 想 。 ( ) 要 的 数 学概 念 与 数 学 思 想 体 现 了螺 旋 一 升 的 原 4重 I -
证 明 : 延 长 B 到 D, 0 使 ^
O = B连接 A C DO, D、D。 证 明 四边 形 A C B D是 矩 形 . 根
D
【 关键词 】 苏科版教材 ; 中数学 初
随 着 我 国 荩 础 教育 课 程 改 革 的扁 动 ,江苏 地 区 由 原来 的 人 教 版 教 材 换 成 了 南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义 务教 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简 称“ 师大版初中数学教 ( 华 材” 和 由凤凰 出版传媒集 团江苏科 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的 义 )
.
橡皮筋 的一端同定狂 AA C的顶点 A ,另一端从点 B B出 发移 动 到 点 C. 这个 过程 巾 , 些 线 段 、 的 大小 发生 在 哪 角 了变 化 ? 问题导弓 : l你认 为橡皮筋在运动过程 巾 . 有哪些位 置 比
较特殊?
/一
疗体 纸盒》 《 、丢弃 了多少塑料袋 》 和数 学活动 《 计包 装纸 设 箱 》《 、平面 图形 的镶嵌》 培养 了学生综 合运用有 关的知识 等 法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 培养 了学 生的问题意识 、 应用 意识和创新意识 . 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尤其是教材尾页 积 设 计 的数学 活动评 价表 对提 高学 生 的综 合 素质 是一 个创
一
、
问 题 : 纸 片 展 开 如 图 ( )连接 C 你 有 什 么 发 现 ? 把 4. D, 问题导引 : 图巾与 A D相等的线段有哪些?C ‘ A D j B的大小 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发现结论 , 商观而有趣味性 。 又如 . 引 入 _ 在 -角形 的高 这个 概 念 时 , 来 一 般 通 过 面 原 网给出概念 .而苏f4i ' , ̄七年级数学教材设计 了这样一个情 1
家 的在 线 视 频 答 疑 巾 . 各 个 版 本 教 材 的编 排 进 行 了 讨 论 , 对
() 1
( 2)
() 3
B
( 4)
c
各个版 本的教 材对 教学 内容把握不一 。提 出了为什么不统 教材呢?有时更希望 伞周统一教科书 , 这样能使教帅更好 地把握教材 、 把握课标 , 电有利 于外来打T的子女。 本文 就苏科版书 巾数学教材谈一下使用 后的几点体会 U
据矩形 的对角先相 等而得出结论。 u 而苏 科 版 八 年 级 数 学 教 材 在 学 等腰 _ 形 的 轴 对 称 _角 性 时便 引人 了 。取 一张 直 角 三 角 形 纸 片 , 按下 列步 骤 折 叠 :
A
C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 简称“ ( 苏科版初 巾数学 教材” ,经过实践 ,每种版 _ 的教材 都有各 自的亮点和不 ) 本 足 。南教 育部办公厅组织实施 的“ 国培计 划(0 】 21 ” l —— 义 务教育骨干教 师远程培训活动 巾 ,许 多学员 t土 尚忐 等专 』
学 科 讲 坛
W NL D 0H N E l A A G
苏科版 初 中数 学教材 使 用之体 会 和
文 /倪 小 红
【 摘
要 l 着我 国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的 C边上的 中线 ,求证 :
BO=/ AC
。
本 的教 材 百 花 齐放 ,每 种 版 本 的教 材 都 有 各 自的 亮 点 和 不 足 。 本 文 就 苏科 版初 中数 学教 材谈 一 下 使 用后 的 几 点 体会 和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