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 的气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凝结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动与探究实验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 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11同 D、……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 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是关注物质的性质、 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情景导入
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⑴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⑵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⑶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过滤、蒸馏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二氧 化碳和水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 内容: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
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河北中考改编)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1)用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将锥形瓶翻转 后注入20 mL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二 氧化碳生成。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汽 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 则证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若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
硬度小,密度小于 水,难溶于水。
点燃后
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 火焰
取一根静、持续燃烧,火焰
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 石蜡有 可燃性。 上方有 黑烟,火焰分 三 层,
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
内层底部淡蓝色。
火焰分为外焰、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
点燃后:发黄光,放热,石蜡融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中间未变色, 而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将一干而冷的烧杯倒立在蜡烛上方, 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的燃烧有水生成。若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倒立在蜡烛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出的氧气有何不同?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 蒸气含量不同
收集两瓶空气;再用排水法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进行 对比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教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教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单选题1.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棉线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答案】D【解析】【解答】A. 氧气有助燃性,但不可燃,不符合题意;B. 二氧化碳是气体,且不可燃,不符合题意;C. 棉线可燃,但不是烟,“烟”是弥漫的固体小颗粒;D. 冷凝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可以形成烟,而且可以燃烧,符合题意;选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

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燃烧中蜡烛熔化B. 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C. 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答案】C【解析】【解答】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导致的,是化学变化.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故选C【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有不同于反应物的其它物质生成,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判断即可.此题是对化学变化的考查,解题时要抓住化学变化是由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即可解决问题.3.梦鑫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答案】C【解析】【解答】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不合题意;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不合题意;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符合题意;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本题研究了蜡烛的燃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考点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4.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 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 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C.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做法正确;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置之不理的做法不正确;C、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做法正确;D、不懂就问,积极探讨,询问老师或同学来探究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的做法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探究蜡烛燃烧,利用实验的观察和实验的结论,根据探究的学习目的来分析解答.本题以蜡烛燃烧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明确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B. 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C. 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浊D. 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并放出热量,正确;B、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正确;C、将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可以燃烧,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版)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1 科学探究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答案】B【解析】为了确定壹元硬币是否由铁制成,“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

知识点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下列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D.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反应现象,是实验结论,故A错误;“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能通过感官感觉到,故B正确;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水,以在蜡烛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故C错误;因为在没有验证前我们不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应说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

3.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③蜡烛燃烧能发光、放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答案】D【解析】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

吹灭蜡烛时,在蜡烛的上方会出现少量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固体(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考点1 科学探究的意义、方法和环节其意义有:(1)特别强调了“过程”的经历,对教师来说,可以使其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对学生来说,可以使其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移;(2)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3)重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4)科学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化学课程中的所有内容。

2、猜想与事实验证:前者是在提出(或给出)的问题之后,针对所提出(或给出)的问题据推断出猜想是否正确,或者是直接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各环节具体如下:(1)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供探究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2)猜想与假设: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的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3)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包括选择仪器、试剂等等;(4)进行实验:按实验正确的步骤,细心规范地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5)收集证据:收集并整理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以及其它与猜想假设有关所有资料、信息等等,为了验证猜想与假设做好充分的准备;(6)解释与结论: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猜想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7)反思与评价:主要是要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实验方案、现象、解释等方面与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能与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8)拓展与迁移:将自己经过辛辛苦苦、快快乐乐地科学探究出的实验结论,不断地发扬光大,拓展开来,进而将其迁移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情感态度: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3.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在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化学学科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将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认真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实验安全和实验伦理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突破要想使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3.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1.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实验探究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①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中。

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
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

在桌面上
②收集空气将空的集气瓶正放
在桌面上
片盖住瓶口
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
④氧气含量是否相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⑤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呼气
气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 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 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实验探究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人呼出的气体
结论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 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 气味的气体。
3、实验内容、步骤、现象及结论
探究内 容
二氧化碳 含量是否相同
实 验 步骤
实验现象
向一个盛空气的
澄清石灰水加入到
集气瓶和一个盛呼 盛空气的集气瓶,石灰
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水无变化 ;加入到呼出
分别加入少量澄清 气体的集气瓶,石灰 石灰水,振荡。 水 变浑浊 。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
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
,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D )
①蜡烛燃烧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源自A、①②③B、②③④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接上页 3、英国化学家戴维对一种新金属的描述:“用 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小块银白色的金属投入水 中,它浮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 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与水发生剧烈 的反应,放出氢气。过一会小球逐渐缩小,最后 完全消失。”归纳一下其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蜡烛是否重新燃烧


蜡烛煅烧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
结论 1、蜡烛燃烧需经三个阶段:熔化、气化、点燃。 2、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水 和 二氧化碳 。
探究
实验
烟和雾的区别: 烟:由固体小颗粒组成 雾:由小液滴组成
二、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查找的有关资料: (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含量 越多,木条燃烧越旺;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二氧化碳含量越多,且浑浊物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火; (4)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有少量二 氧化碳和水蒸汽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圆柱形、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其次,焰芯温度最低。

如何用实验确定?④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来检验?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熄灭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试管。

【课前】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预习检测: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预习检测: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收集证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与交流等基本环节。

一位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这是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_____。

3.当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完成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观察化学反应的三个阶段:_____的现象→_____的现象→_____的现象。

5.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

(填上述数字序号)6.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能力提升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能力提升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版)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答案】B【解析】“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

2.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含量明显降低的是氧气,故选B。

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活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D.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答案】C【解析】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可观察到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使石灰水的量不足,也会吸收部分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出现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的现象,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

4.根据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用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的过程发生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3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

(4)图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初三上人教新课标1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看,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觉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看、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觉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学案导学,合作交流【教具】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白纸(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1.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3.可供参考的信息有:参看下面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1)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水槽中。

(2)将饮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向瓶中慢慢吹气,收集满后,在水下赶忙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得出结论: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水蒸气的含量。

跟踪训练1.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越多。

氧气能够使带炎星的木条,木条燃烧越旺,说明越多。

2.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3.下列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4.通过“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们吸入的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1.区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闻气味 B.观看颜色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2.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一段时刻会变软B.冰冷的冬天,家中窗户的玻璃会显现好看的冰花C.夏天清晨,花园绿地中草上有专门多露珠D.对着一片干燥的玻璃吹气,玻璃片上显现一层水雾3.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觉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C.CO2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取5.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看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连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定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6.某公园的有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的塑料球内充有3平方米的空气,小朋友能够漂浮在不中耍球,但在球内时刻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阻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刻长短的关键因素是()A.人体内的含水量 B.球内的氮气含量C.球内的氧气含量 D.球内的明暗程度7.某化学爱好小组实验测出,人在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1)请你判定:X气体是;(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它的体积分数却减少了,缘故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设计实验: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
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结 论: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探究三:对熄灭蜡烛的探究
设计实验:观 柴察去蜡点烛燃熄蜡灭烛时刚有熄什灭么时现 产象 生发 的生 白。 烟用 ,火蜡
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熄 烟灭,蜡蜡烛烛时会,重产新生燃白烧烟起, 来用 。火柴去点白

探究一、对蜡烛点燃前的探究
观察
取一支蜡烛,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
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小结 (1)蜡烛由什么组成?
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
(2)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形状?
探究二、对点燃蜡烛的探究
探究1、蜡烛的火焰 外焰 内焰
焰心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3、点燃蜡烛时 (1)蜡烛的火焰分 三 层, 最外层 最明亮, 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焰心 温度最低,所 以,实验室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常用酒精 灯的 火焰的外焰 。
(2)用一只干燥(冷)的烧杯和一只用澄清 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片刻,发现烧杯内壁出现了 水雾 和澄清 石灰水 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水 和 二氧化碳 。
提出问题:蜡烛的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进行猜想: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入
设计实验:火焰中,1秒后取出,观察、比较
其不同部位被烧焦程度。
结 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探究3:蜡烛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进行猜想:是水和二氧化碳
分别取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和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4、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 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品讲义: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品讲义: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版)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讲义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八个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蜡烛的某些性质,掌握最基础的化学实验操作。

3.初步学会对人体吸入、呼出气体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化学来于生活。

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

2.点燃蜡烛,蜡烛火焰分为 层,温度最高,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将烧杯倒过来后,迅速向烧杯中滴入少许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3.对比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可知:(1)氧气的含量:空气(填“﹥”“﹤”或“﹦”下同)呼出的气体。

(2)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 呼出的气体。

(3)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知识点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燃烧探究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观察蜡烛圆柱形,乳白色、红色等,有轻微气味蜡烛因加入颜料而呈现各种颜色用指甲划蜡烛划出刻痕石蜡较软点燃前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燃着时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观察现象产生黄白色光亮火焰;蜡烛火焰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暗淡;中间的一层明亮;最外一层不明亮。

蜡烛火焰由于受气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三层火焰从内到外称为焰心、内焰、外焰。

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 1 s—2 s 后取出火柴梗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第二层次之,里层变黑最慢。

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的石蜡蒸气,温度最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共1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共16张PPT)
4、实验结束时应熄灭!!蜡烛
① 伴随 的现象
实验现象 石蜡熔化
发光
放热 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 内焰最亮,焰心最暗。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可燃 性
将漏斗倾斜,划燃火柴,放 在漏斗底端,观察现象。
在漏斗底端套一支试管,一 段时间后取下试管,用大拇 指堵住试管口,用胶头滴管 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 察现象,得出结论。
(一)点燃前
红色 固体 有气味
在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
易切 浮在水面上
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
不溶于水
实验现象
① 伴随 的现象
发光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1、实验时应先将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 2、注意观察蜡烛、火焰及其周围有什么现象 3、燃过的火柴放入废渣缸
,正确的方法是 ( AC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状态
颜色
气味
物理
沸点 性质 密度
熔点 硬度
放热
发光
化学 变化
颜色 改变
生成 沉淀
生成 气体
∆对 于 蜡 烛 的 燃 烧 , 你 还想知道什么、还有 哪些疑惑?课后继续 探究,下节课和大家 分享。
冒白烟, 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友情提示:
1、要顺着白烟的方向点燃 2、2人合作完成试验,一人吹灭
蜡烛,一人迅速划火柴点燃白烟 3、要等到石蜡融化时再吹灭蜡烛
点燃高低不同两支蜡 烛,用烧杯罩着,哪支 蜡烛先熄灭?
∆利 用 你 的 知 识 , 解 释 高楼火灾逃生,为什 么弯腰贴近地面下楼?
(多选)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践,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
-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从实验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进行合理分析。
2.难点: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的认识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互相批改,共同进步:
-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ຫໍສະໝຸດ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方法与操作技能,巩固知识点。
-分享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数据整理、图表绘制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某一化学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2.交流分享,互相学习:
-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包括实验现象、数据分析等。
1.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掌握化学知识。
3.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
4.针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讨的能力。
5.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化学知识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石蜡是一种白色、质软、
有滑腻感、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的固体物质,可燃烧,燃烧时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
燃着时:
燃着的蜡烛
点燃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层 最亮而且温度也最高。
燃着时: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 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
获得化学知识
课堂练习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D )
A.食盐水
B.酒精
C.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C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D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D.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
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 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 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 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 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 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 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 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 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 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我们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探究结果:
现象 结论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 上凝结有水。
二氧化碳 氧气

吸入气 体含量
较少
较多
较少
呼出气 体含量
较多
较少
较多
课堂小结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2.点燃蜡烛 3.熄灭蜡烛
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用火柴点燃 火顺白烟将蜡 刚熄灭时的白烟 烛重新点燃。
结论
石蜡燃烧有水 和二氧化碳生 成。
刚熄灭时产生的白 烟是石蜡蒸汽,说 明蜡烛燃烧时先由 固态变成液态,再 蒸发成石蜡蒸汽, 而后燃烧。
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 验中应关注那些方面?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 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 许多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
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三、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 体有什么不同
步骤1:收集呼出的气体(两瓶) 步骤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步骤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步骤4:用水蒸气检验 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 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含水蒸气多。
化学实验
途径: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结果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作用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 本不变色而外焰部 分碳化变黑
火焰分为外焰、内 焰、焰心三部分,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 时应用外焰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3)用一干燥烧
杯,罩在火焰上方,
片刻,取下火焰上 方的烧杯,迅速向 烧杯中倒少量澄清
烧杯内壁有水珠 生成,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石灰水振荡。
2. 熄灭时
(1)熄灭蜡烛,
有白烟从烛芯 飘出。
收集空气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装有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并 振荡,观察现象。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现 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 论 体含量较多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 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 察现象。
用燃着的小木 条检验气体
现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 象 中木条熄灭
结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 论 含量很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 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出的气体中观 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 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对着干燥的玻 璃片呼气
现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 象 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结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 论 量较多
新课导入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 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 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 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 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诺贝尔 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 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 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 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得无 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
(1)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2)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 立在水槽内;
准备收集气体
(3)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 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收集呼出的气体
(4)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 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呼出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过滤 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
蒸馏
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 验室(1747年)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
拉瓦锡利用天平 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 燃烧的本质。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药品
化学实验
途径: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结果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作用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 出的气体的研究
旧知回顾:
A. 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也越多;
B.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 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即氧气可以助燃;
C.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步骤1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熄灭后:
点燃蜡烛刚熄灭 时的白烟。
蜡烛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1. 点燃蜡烛
(1)用火柴 点燃蜡烛,观 察蜡烛火焰
蜡烛安静、持续燃烧, 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 晃,火焰上方有黑烟, 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 且明亮,中层较暗,内 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可燃性
(2)取一根 火柴,迅速平 放在火焰中, 1S后取出
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B )
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氧
二 氧





5.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 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 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 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 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气。
诺贝尔的实验室
诺贝尔的炸药工厂
诺贝尔生产的炸药 应用于开山筑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的方法,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 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 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 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的重要手 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 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